第一篇:14中共广州市委关于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实施意见
中共广州市委关于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实施意见
(2012年9月19日)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12-11-04 来源: 广州日报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根据《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决定》,就推进我市民主法治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1.总体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开拓创新、先行先试,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成功经验,大胆探索具有广州特色的新途径、新形式、新机制,着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民主法治建设水平,为广州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和法治保障。
2.目标任务。今后五年,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实现以下目标任务:重大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不断提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更加充分;社会力量进一步汇聚,民主法治建设合力进一步形成;地方性法规规章更加完备,公共权力运行更加规范;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司法更加公正高效;全社会法治意识普遍增强,法律权威进一步树立;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监督实效明显提高;公民合法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
二、完善重大事项决策机制
3.健全党委重大决策工作机制。健全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和完善党委重大决策程序规定。坚持“三不决策”(没有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的不决策,没有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方案的不决策,没有经过可行性研究和咨询论证的不决策)制度,进一步完善“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的使用)决策程序,健全酝酿、提议、论证、研究、审议、决策机制,加强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决策工作的衔接,充分发挥党委在决策中统筹领导、协调各方的作用。充分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完善全委会、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行和完善全委会和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加强重大事项决策咨询,充分听取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重视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和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厅,配合单位:市委政研室)
4.健全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工作机制。各级党委要支持和保证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讨论决定权。严格落实市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办法。对应当由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都要纳入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事项范围。建立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两院”有关重大事项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和定期工作协调机制。“一府两院”在每年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应由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建议议题,经政府常务会议或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会议讨论通过后,由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决定是否纳入年度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计划。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要开展专家咨询论证,广泛听取民意,着力提高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水平。(牵头单位: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配合单位: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法院、市检察院)
5.健全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广州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和重大决策听证办法,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坚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作为重大决策必经程序。认真落实重大事项报同级人大或其常委会审议制度和政协民主协商制度。增强行政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完善重大行政决策预公开制度。培育和发展公共政策咨询机构,建立咨询委员会制度。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定期评估制度,探索实行决策后第三方评估。对违反决策规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追究责任。(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配合单位:市政府研究室、市法制办)
6.完善政治协商纳入决策机制。各级党委要认真贯彻市委政治协商规程的有关规定,每年根据年度工作重点或同级政协党组提出的建议,研究确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进行政治协商的年度计划,以及在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政治协商的年度计划。坚持就重大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的原则,做到对重大问题的协商在党委决策之前、人大表决之前、政府实施之前,加强重大问题在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协商。由党委或党委、政府联合作出的本行政区域内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大局的重要决议、决定、意见,应当经过政治协商。凡是经过协商的重要议题,在提交党委、政府讨论时,应当附上协商意见。重要协商成果要列入党委常委会会议或政府常务会议进行研究,形成采用成果的意见,作为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协商意见督办落实联席会议制度,落实督办责任。(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厅,配合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
7.推动决策征询民意工作。进一步明确重大行政决策的范围,制定并公布强制听证事项目录。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建立民意吸纳反馈制度,健全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决策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发挥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大众传媒等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注重引导民意的集中形成和有效表达。(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厅,配合单位:市政府办公厅)
三、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8.拓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渠道。坚持差额选举制度和联合提名候选人制度,依法保障选举人的选举权利。通过来信来访、市长信箱、政风行风热线等渠道,推进市民群众与党政部门之间的直接沟通对话。通过《羊城论坛》、《政协委员之声》、广州人大网、广州政协网、大洋网等平台,拓宽群众知情知政、表达民意的渠道。实行电视和互联网直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推进立法听证、行政听证制度化,探索把法律监督、重大事项决定等列入听证范围。(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厅,配合单位: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
9.完善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坚持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和下访等制度,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定期约访群众,镇(街道)干部要即时接访群众,村(社区)干部要上门走访群众。党政主要领导要认真阅批群众来信,及时研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发生敏感问题或重大事件时,要及时与群众直接对话。各级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主动发现并认真研究解决群众的具体困难。各级社会工作委员会要定期分析社情民意,研究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各单位各部门要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落实维护群众权益的措施。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改进信访工作方法和考核办法。(牵头单位:市信访局,配合单位:市社工委)
10.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依法依规履职。加强各级人大代表与选民和选举单位的联系,在全市街道和较大社区设立人大代表之家,定期安排各级人大代表接待群众,支持人大代表收集和反映民意,推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支持政协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界别,积极建言献策。进一步保障和规范代表议案、建议的提出和办理工作,完善议案决议落实和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机制,加强对落实和办理情况的检查监督,坚持落实和办理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完善办理政协提案办法,坚持党政主要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制度,落实提案承办单位分管领导负责制,及时反馈提案办理情况。(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厅,配合单位: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
11.发挥统一战线凝心聚力作用。深入推进“同心工程”,拓展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渠道。完善民主党派负责人参与重要外事、内事活动制度。健全市委主要领导到基层调研邀请民主党派负责人参加的制度。深化各级中共党员领导与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健全政府部门与民主党派、工商联的对口联系制度。落实党外代表人士建言献策“直通车”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群众、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积极探索和拓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牵头单位:市委统战部,配合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民族宗教局)
12.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密切联系广大职工、青年和妇女儿童等群体,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组织和代表他们参与社会协商对话、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发挥好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加强对其成员的服务,建立维护成员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牵头单位: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
四、发展基层民主
13.完善村(居)委会自治制度。坚持村民委员会成员直选,全面推进居民委员会成员直选。完善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制度,确保选举依法依规。坚决查处拉票、贿选等不正当行为,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利用宗族势力、黑恶势力以及非法组织等干扰破坏选举的活动。逐步减少居委会协管、协办政府行政性事务,充分发挥其自治组织功能。完善社区自治组织体系,努力实现社区居委会专职人员向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继续优化村委会干部的年龄、知识结构,探索专业社会工作者驻村服务。凡涉及村(居)民利益的重要事项,都要由村(居)民会议或代表会议集体讨论决定,保障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深入推进村(居)务公开,不断健全财务第三方管理制度。(牵头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社工委)
14.完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依法在企事业单位建立工会组织,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作用。依法制定劳动规章制度,健全工会民主选举制度。认真落实《广州市劳动关系三方协商规定》,及时调处劳动纠纷,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支持职工参与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健全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等制度。推进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牵头单位:市总工会,配合单位:市国资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经贸委、市工商联)
15.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独特优势。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登记程序。大力推行社会组织“去行政化”改革,加强社会组织法人治理,促进社会组织民间化、自治化发展。加快推进社会组织“去垄断化”改革,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激励环境。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服务、监督和管理,增强社会组织的自治能力。(牵头单位:市民政局)
五、加强法治广州建设
16.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健全立法项目论证制度,选准选好立法项目。继续完善经济领域立法,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领域立法。建立健全法规规章多元起草机制,杜绝部门利益法制化。拓宽民主立法渠道,凡制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都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探索实行立法项目成本效益分析,建立健全立法后评估、公众意见反馈、法规规章定期清理、规章有效期等制度。(牵头单位: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配合单位:市法制办)
17.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加强对权力运行的规范和制约,确保行政权力在法律范围内运行。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便民高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推动行政执法重心下移,加大对镇(街)综合执法工作的保障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制度,健全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审查、持证上岗制度。加强执法协作和执法争议的协调,实现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建立行政复议简易程序、行政复议专家咨询和论证制度。全面推行政府部门聘请法律顾问制度,加大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力度,发挥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工作在促进依法行政方面的作用。健全依法行政考核制,将依法行政作为一级指标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评体系。完善行政问责制,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牵头单位:市法制办,配合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监察局)
18.维护司法公正和权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禁止干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办案。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办案,提高办案质量,维护司法公正。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建立重大疑难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专家评审制度和信访复核公开听证制度。深化司法工作改革,优化司法机关内部职权配置,全面推进量刑规范化工作,实施案件简繁分流。拓宽公众监督司法工作的渠道,扩大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中基层群众的比例。继续深化审判公开、“阳光检务”,增强司法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推进案件评查工作常态化,及时整改带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严明司法纪律,严惩司法腐败。(牵头单位:市委政法委,配合单位:市法院、市检察院)
19.建立“三打两建”长效机制。认真总结“三打两建”(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商业贿赂,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工作经验,坚持以打促建,着力加强信息平台和载体建设,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用监督管理和失信惩戒制度,促进在市场监管各环节建章立制。强化企业依法诚信经营意识,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牵头单位:市委政法委,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商局)
20.拓宽保障公民权利救济渠道。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资源,建立完善法制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服务三结合的工作机制。完善基层法律服务网络,推进城乡法律服务均衡发展。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改善律师执业环境。规范法律服务市场秩序,加大对各类法律服务咨询公司的监管力度,规范律师执业行为和公民代理行为,鼓励和支持社会法律志愿力量参与公益性法律服务。建立完善法律服务人员诚信档案。加大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力度,依法缓减免诉讼费。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将法律援助经费纳入市、区(县级市)财政预算,更好地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牵头单位:市司法局,配合单位:市法院、市财政局、市工商局)
21.深化普法宣传。广泛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以与公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重点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培养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意识。加强司法权威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教育,促使公民自觉承担司法裁判风险,尊重司法裁判结果,履行司法裁判义务。认真实施“六五”普法,创新普法宣教方式,善于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传播途径和载体,增强普法效果。(牵头单位:市司法局)
六、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22.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依法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加大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的力度。逐步将行业管理、社会生活服务管理等职能转移给有资质条件的社会组织。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制定政府购买服务的标准和规范。推进政府服务规范化,完善行政机关向社会提供行政服务行为的规章制度,明确服务内容、标准、程序和时限。严格落实中央和省有关规定,取消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整合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法制办)
2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建设“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法制化,合理界定部门权限,明确职责分工。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加大机构整合力度,统筹党委、政府机构设置,优化政府部门行政权力配置,推进市和区(县级市)大部门体制改革,构建大规划、大经济、大监管、大卫生、大农业、大交通、大建设、大文化等大部门格局。进一步理顺市、区(县级市)两级政府事权关系,创新两级财政管理体制。在继续下放事权的同时,完善财政、人员管理等配套保障政策。研究探索垂直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垂直管理部门与区(县级市)政府的权责关系,强化区级政府行政权。推进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增强镇政府的管理职能。积极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优化街镇社区设置。(牵头单位:市编办,配合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财政局)
24.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清理压减行政审批事项,重点在投资建设、社会事业、非行政许可审批领域清理、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对于公民、企业和社会组织能够自主决定、自担风险、自行调节、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不再审批。能够通过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解决的事项,取消政府管制。能够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达到管理目的的事项,取消事前行政许可。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减少环节,压缩时限,实行跨部门并联审批。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以备案制为主的企业设立管理体制,降低市场准入成本。推进区(县级市)综合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并逐渐覆盖镇(街)、村(居),实行“阳光审批”。推进服务质量公开承诺制。严格落实问责制度,加强行政审批绩效管理。健全行政审批投诉受理、处理和结果公开制度,严格责任追究,对违法设定和实施行政审批事项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要依法追究责任。(牵头单位:市法制办,配合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工商局)
25.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政府工作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事项,一律向社会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保障性住房、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招投标、安全生产、征地拆迁、价格和收费等信息的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健全舆情危机处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监管体系,构建行政效能投诉网络,完善政务公开评议制度。将政务公开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政务信息公开情况的督查,对不公开、半公开、假公开的,要严肃批评、限期整改;对因此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监察局等部门)
七、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
26.加强党内监督。深入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推动党内监督制度化。健全常委个人定期向常委会报告工作、常委会定期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等制度。推行地方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开展党内询问和质询制度。坚持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等制度。完善党内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制度。建立健全党代表参与重大决策、参加重要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列席党委有关会议、联系党员群众的制度和办法。推进党务公开,完善和落实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党务信息发布等制度,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度,落实党政正职不直接分管人、财、物和行政审批制度。深入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在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同时,着力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建设,探索实行党员领导干部家庭财产党内申报、防止利益冲突和利益回避制度。(牵头单位:市纪委,配合单位:市委办公厅、市委组织部)
27.加强人大监督。把贯彻落实新型城市化发展重大决策部署作为监督的重点。完善监督议题确定机制,选准选好监督议题。深化对财政预算的监督,完善市人大常委会加强预算审查监督工作规定,推进“公共财政”、“阳光财政”建设。加大对司法工作的监督力度,落实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司法工作规定,增强监督司法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完善对政府垂直管理部门以及市属国家级开发区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机制,防止出现监督空白。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调研、专题询问、工作评议、满意度测评、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方式方法,增强监督刚性和实效。(牵头单位: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配合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法院、市检察院)
28.加强民主监督。坚持市委每年确定一至两项重要工作交由市政协组织开展专题视察,加大对重点工作民主监督的力度。健全党外人士特约监督员制度,适当增加民主党派、工商联成员担任特约人员的数量,拓宽政府和司法机关聘任特约人员的领域。规范邀请民主党派、工商联参加有关调研、视察、检查和对口联系、情况通报等制度,积极为民主党派、工商联知情问政创造条件。创新民主监督形式,探索开展视察与评议相结合的监督形式。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意见办理反馈机制,实施对办复情况的跟踪和评价。(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厅,配合单位:市委统战部、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
29.加强行政监督。强化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创新层级监督机制。加强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执行的监督,强化行政复议纠错功能。加强行政监察,提高行政效能。加大智能监察力度,构建廉政风险智能防控体系。强化审计监督,深化财政审计,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立完善政府专项资金绩效考评机制。(牵头单位:市监察局,配合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法制办、市审计局)
30.加强司法监督。注重发挥司法机关的监督职能,健全审判、检察、公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工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鼓励、倡导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行政机关要自觉履行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和裁定。(牵头单位:市委政法委,配合单位: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法制办)
31.加强社会监督。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平台建设,保障新闻机构和新闻采编人员依法从事采访活动的权益。探索实现新闻舆论监督法制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有效途径,依法管理和规范舆论监督,维护舆论监督的正常秩序。通过设置意见箱、设立热线电话、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完善公民批评、检举、评议公职人员制度。深入开展基层评议机关活动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建立健全对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反映问题以及网络舆情的处理反馈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公众反映的问题,认真调查核实,依法处理并反馈或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建立完善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保障机制,坚决制止和严肃处理对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打击报复行为。(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市直机关工委)
八、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32.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以广州政府网和各部门、各区(县级市)政务网站为依托,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不断扩大网上业务办理范围,积极探索推行网上预约、网上咨询、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复,增强网上服务功能。加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进一步完善市、区(县级市)电子监察系统,全程监督行政审批项目从受理到办结的各个环节,及时纠正违规行为。(牵头单位:市科技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法制办、市政务办、市监察局)
33.强化网上信息发布。探索利用“中国广州发布”平台及网络论坛、博客、微博、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与市政府门户网站相结合,及时公开政府信息。探索建立网上新闻发布会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引导网民以积极理性的态度依法依规有序参与公共生活,推动网络民主的有序化,防止对正常司法活动造成干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34.打造网络问政平台。创新政民互动模式,实施网络问政,推动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同步响应、协调策应。建立网上百姓热线系统。整合网络资源,形成以市政府门户网站为主体,由市政府部门网站、各区(县级市)政府网站组成的开放有序的网络体系和问政平台。定期开展部门、领导和网民网上在线访谈、网下见面座谈活动,实现双向交流沟通。建立完善网络问政处置反馈机制,推动网络反映问题尤其是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
九、强化工作保障
35.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全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本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对需要制定有关制度措施的,要抓紧研究制定;对需要健全完善制度措施的,要抓紧健全完善;对已制定施行的制度措施,要认真贯彻执行;对违反有关制度规定的,要严格追究责任。各牵头单位和实施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抓紧制定贯彻落实实施意见的具体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措施、进度安排及任务分工,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实施意见落到实处。除上级党委、政府就有关工作有明确时限要求的外,各牵头单位和实施单位要在本实施意见施行后一年内完成有关工作制度、配套措施的制定工作;特别重大复杂的,要在试点探索的基础上两年内完成有关工作制度、配套措施的制定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加强队伍建设,落实工作力量、工作经费等方面的保障。建立工作情况检查、通报和交流制度。把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情况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和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厅,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政府办公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第二篇: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穗字〔2007〕1号)
【发布单位】广州市
【发布文号】穗字〔2007〕1号 【发布日期】2007-03-21 【生效日期】2007-03-2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州市
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穗字〔2007〕1号)
各区、县级市党委,市直局以上单位党委(党组):
现将《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加强要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对于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形成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整体合力。各牵头单位和责任部门(《实施意见》中括号内排在首位的为牵头单位,分管牵头单位的市委、市政府领导为责任人;其他单位为责任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开展工作,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实际,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着力解决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推进各项工作。
各区、县级市党委和市直局以上单位党委(党组)请于今年9月底前,将贯彻执行《实施意见》的情况报告市委。市委将于今年底对贯彻执行《实施意见》的情况,组织一次全市性的督促检查,以确保有关规定落到实处。
中共广州市委
二○○七年三月二十一日
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大力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和《中共广东省委印发〈关于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大力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要求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发[2007]3号)精神,树正气、严纪律、强作风、勤为民,为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广州、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提供有力保证,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坚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
1.着力提高理论素养,进一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坚持不懈地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掌握精神实质,提高理论素养。以迎接党的十七大和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主线,把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学宣传的主要内容。要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狠下功夫,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政治清醒,坚定理想信念。要结合工作实践,自觉学习现代经济、科技、社会管理、法律等知识,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不断丰富做好领导工作的知识武装和知识储备。(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广州的能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自觉做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表率。坚持把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同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结合起来,着眼于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与和谐社会建设中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以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善于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加强世界观改造的思想指引和精神动力,转化为促进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作为,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转化为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转化为发扬人民民主、坚持依托办事的能力,转化为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转化为驾驭复杂局面、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能力。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情况特别是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市委政研室,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市政府研究室)
3.健全学习教育机制,进一步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牢固树立终身学习、创新学习、务实学习的观念,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职责、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生追求。切实加强各级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健全理论学习和考核制度,继续办好“广州讲坛”和“广州市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系列讲座”。市委和各区、县级市以及市直局以上单位党委中心组成员一年至少参加8天以上集中学习,结合分工每年至少研读4本业务书籍,有选择地阅读若干理论文献资料。健全和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继续深入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党政“一把手”每年至少讲一堂党课,作一次辅导报告,写一篇学习体会。健全反腐倡廉教育机制,继续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坚持举办局以上党政“一把手”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会。健全教育培训制度,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高等院校举办各类专业知识培训班,特别是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培训,每个领导干部在任期内要参加一次以上脱产培训。(市委宣传部,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委党校、市教育局)
二、坚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
4.着眼为群众谋实利,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继续实施各项民心工程,认真制定和实施市委、市政府《关于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若干问题的决定》,从办好群众最需要、财政可承受的实事入手,明确任务、明晰责任、细化分工、狠抓落实,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成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认真贯彻《广州市教育经费投入与管理条例》,健全和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着力解决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发展农村卫生、社区卫生,提供社会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重点帮助困难群众就业,每年保持新增就业岗位20万个。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具有广州特色的社会保障“五道防线”,把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居(村)民全部纳入“低保”。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住房保障的普惠度。全面完成农村“五通”工程,落实各项惠农支农措施和农民减负增收政策,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继续实施“分类救济”,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住房难、子女读书难、打官司难等问题。(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农业局、市交委、市劳动保障局、市建委、市国土房管局、市水利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
5.落实执政为民要求,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严格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征地建设“三条红线”、国企改革“三条准则”和环境保护“三个一律”的要求,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着力解决在农村土地承包和土地征收征用、城市房屋拆迁安置、教育收费、医疗卫生服务、企业重组改制、药品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保基金管理、环境保护、支付务工人员工资、社会治安、物业管理等方面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和具体实施办法,坚决纠正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办事不公、法制观念不强和损害农民利益等问题。完善纠风专项治理工作责任制,加强行风政风督查工作,建立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长效机制。(市监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委、市国资委、市国土房管局、市教育局、市劳动保障局、市卫生局、市建委、市交委、市工商局、市环保局、市物价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安监局、市质监局)
6.推进平安广州建设,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观念。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和恐怖活动,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继续落实好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七个办法”,完善信访、调解、维稳等部门协调联动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巩固和发展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格局,努力把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健全严打工作长效机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切实推进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出租屋等重点部位管理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不断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公共安全责任制,健全突发公共安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突出抓好生产、城市交通、公共卫生、食品、药品、环境和消防等方面的安全监管,完善城乡防灾减灾体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走私贩私、偷税骗税和不正当竞争等行为。扎实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社会民主法治水平。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合法立法,提高立法质量。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民族团结,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形成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整体合力。(市综治办,市维稳办、市委政法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法制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国家安全局、市交委、市民政局、市文化局、市国土房管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工商局、市水利局、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质监局、市民族宗教局、市打私办、市流动人口办、市应急办)
7.健全联系群众制度,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坚持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作风建设的核心。继续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形成密切联系基层、广泛接触群众的长效机制,促进机关融入基层、干部融入群众。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坚持和落实党政领导机关群众接待日制度、党政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基层单位联系点制度等,建立新提拔领导干部任信访督查专员制度,各级领导干部每年要包案处理1件以上重要信访案件,切实减少集体访、越级访。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善于通过人大、政协和人民团体加强与人民群众沟通联系,坚持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外人士联系交友制度。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改进机关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坚持依法办事,提高工作效能,进一步发挥党政机关“三个走在前面”的排头兵作用。继续扎实开展和改进基层评议机关活动,完善机关作风和行政效能投诉监督机制。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充分发挥政风行风热线作用,领导干部带头“上线”接听群众电话,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掌握民情、体察民生、了解民意、集中民智,使各项决策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市级党政领导干部每年下基层不少于2个月,区、县级市和市直局以上单位党政领导干部不少于3个月,县级市和镇领导干部每年住村进户分别不少于10天、20天。(市委组织部,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委统战部、市直机关工委、市监察局)。
三、坚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8.坚持求真务实,推动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有新转变。坚持在深入实际中转变作风,在推进工作中改进作风,在实践中锤炼作风。树立正确政绩观,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搞主观臆断、违背客观规律的“拍脑袋”决策,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和盲目攀比,不喊哗众取宠的口号,不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破坏环境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要更加注重调查研究,主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推进工作。领导干部下基层,要轻车简从,不搞迎送。改进会风文风,严格会议报批和会议规模,严控文件发放范围。会议和文件精简四分之一,文字精简三分之一。建立与常委分工负责制相适应的会议制度,使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从文山会海中摆脱出来。巩固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项目及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的工作成果,防止反弹。全面清理各类领导小组,总数减少50%以上,确保领导干部把精力投入到干事业、抓落实中,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市委办公厅,市纪委、市政府办公厅、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人事局)
9.注重攻坚克难,推动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新突破。各级领导干部在深入实施富民强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要敢于直面困难、正视矛盾,主动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同干部群众一起研究办法,采取措施,推进科学发展。对于关系发展、关系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敢于迎难而上、靠前指挥,主动牵头解决。要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中心镇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城市建设管理现代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努力打开工作局面。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经常到分管部门和单位指导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市委政研室,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研究室、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委、市国资委、市信息办、市农业局、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市外经贸局、市城管支队)
10.深化改革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有新进展。继续发扬敢为人先、务实创新精神,在机遇面前不迟疑,在挑战面前不畏缩,在成绩面前不停顿,努力做开拓创新、务实进取的表率。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求真务实中推动创新,不断破除发展障碍、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加大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重点领域改革攻坚力度,进一步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结合分管工作,每年形成1至2个富有建设性的调研报告,推进科学决策。(市发展改革委,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研究室、市委宣传部、市经贸委、市国资委、市信息办、市农业局、市规划局、市旅游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局)
11.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广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新成效。坚持把促进广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际成效作为对作风建设的检验,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定下来的事情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的工作要督促检查、一抓到底,重大事项和关键环节要亲力亲为、抓出实效。以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部署的各项任务为重点,建立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和创造性,善于发现和果断处理问题。实施和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制度。以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和奖惩制度,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保证促进广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对落实工作不力的要及时批评和纠正,由于官僚主义、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市委办公厅,市纪委、市政府办公厅、市委组织部)
四、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12.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勤俭办事。大力提倡勤俭节约的风气,牢记“两个务必”,做到“五个力戒”,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重大项目建设、财政资金使用、政府采购等方面要坚持精打细算,加强预算管理,严格审计监督,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继续做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资产的清查和处置工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通知》(中办发[2006]3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公务接待标准,建立行之有效、管理规范的公务接待制度。严格执行会议费、差旅费管理有关制度。认真落实镇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原则上在食堂接待制度及村、组不准招待党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规定。稳步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和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改革,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市人事局)
13.坚持艰苦奋斗,坚决制止奢侈浪费行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控制党政机关修建楼堂馆所,经批准的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标准,坚决制止奢侈浪费行为;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游山玩水和进行高消费娱乐;加强对领导干部出国(境)证件集中管理、出国(境)审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以学习考察、办班培训、招商引资等名义变相公款旅游特别是出国(境)旅游的不正之风。进一步健全节庆和达标评比活动审批制度,严格控制活动规模和经费开支,切实管好用好财政资金。严格按规定配备、购买、使用小汽车。加强对党政机关各种公务消费费用的监管,并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的广泛监督。(市纪委,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委组织部、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市外经贸局、市公安局、市人事局、市外办、市财政局)
五、坚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
14.严格执行党的纪律,确保中央和省政令畅通。牢固树立全国、全省一盘棋思想,坚持局部服从全局、服务全局,形成顾全大局、令行禁止的良好风气和自觉行动。坚决执行党的政治、经济、组织、群众和宣传等工作纪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和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善于在全省发展大局中思考和行动,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和服务功能,模范带头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决反对阳奉阴违,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把维护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中央和省政令畅通。(市纪委,市委组织部)
15.加强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市委中心工作顺利实施。坚持每年开展党建工作大检查,加强对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决策部署及市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完善责任追究办法,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把责任追究与平时的监督检查、考核评比、职务升降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监督检查工作的综合效果。善于把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与广州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真正做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纪委、市委组织部)
六、坚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
16.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党委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严肃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认真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自觉维护集体领导,保持党委领导集体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及重大原则问题上的高度一致。班子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贯彻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民主,注意听取不同意见。进一步健全党委工作规范,认真执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基本制度。进一步完善市委全会、市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对重大问题坚持集体讨论决定,涉及全局和长远的问题提交市委全会讨论决定。完善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对集体决定的事项坚持谁分管、谁负责、谁落实。(市委组织部,市委办公厅、市纪委)
17.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增强党委工作透明度。建立健全市委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制度,规范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工作。全局性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及时向党内通报,积极疏通和拓展下级组织和党员向上级反映情况和意见的渠道。完善集体决策制度、民主协商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询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重大决策要向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通报,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积极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民主评议、质询听证等制度,充分发挥以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基层民主作用。(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委政研室、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纪委、市政府研究室、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物价局、市总工会)
18.致力维护班子团结,形成和谐共事的良好局面。坚持从党的事业出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从改革发展稳定的要求出发,珍视和维护领导班子团结。坚持原则,顾全大局,把讲党性、讲原则和讲团结、讲和谐统一起来,提倡同志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坚持搞五湖四海,不搞亲亲疏疏。进一步健全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切实提高民主生活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级党委(党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要按照规定过好双重组织生活,上级分管领导每年至少指导和参加一次下级党组织的民主生活会。健全和落实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和班子成员与所分管单位的主要领导谈心谈话制度,班子主要负责同志每年至少同班子成员谈心沟通一次,班子成员每年至少与所分管单位的主要领导谈心沟通一次。坚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达到新的团结,不断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以领导班子的团结带动整个干部队伍的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和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市委组织部,市纪委)
七、坚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
19.坚持廉洁从政,自觉接受监督。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带头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自觉对照规定自查自纠,做廉洁奉公、干净干事的表率。对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在商品房买卖置换中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置或以劣换优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以借为名占用他人住房、汽车的,以赌博或变相赌博等形式收钱敛财的,借委托他人投资证券或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获取不正当利益的,为本人谋取预期的不正当利益等突出问题,要重点进行清理和纠正。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要严肃查处。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监督意识,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自觉规范从政行为,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永远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市纪委,市委组织部)
20.严格要求自己,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切实加强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提醒、约束,使他们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决不允许他们利用本人的影响谋取私利,决不允许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搞特殊照顾,决不允许为他们谋取不正当利益提供方便。对打着领导旗号要求照顾办事的,一律不准办理;发现招摇撞骗的,要及时报告。认真执行不准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的规定。开展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情况的申报登记,加强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存在的问题。领导干部在述职述廉中要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和对配偶、子女以及身边工作人员加强教育管理的情况。(市纪委,市委组织部)
21.突出监督重点,切实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进一步完善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权力制衡机制。坚持领导干部诫勉谈话、警示谈话、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质询等制度,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交流、回避和任期制度。试行领导干部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立健全对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审计制度等。重点加强对党政“一把手”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民主集中制、选拔任用干部、重大项目决策、重要资金使用、廉洁从政等情况的监督,促进党政“一把手”带头学习、严格执行和自觉维护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各项规章制度,自觉用制度规范自己行为。(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审计局)
22.健全监督机制,着力从源头上防治权力滥用。抓住正确行使权力这个关键,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有效防止权力滥用现象的发生。突出加强对审批权、人事权、司法权、财权的合理配置与制约,防范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积极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拓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健全常委会、全委会票决制度,完善防止考察失真和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的具体制度和措施。落实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健全司法机关依法接受外部监督和加强内部监督制约的机制。继续清理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建成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公开。深化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和部门预算改革,健全和落实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健全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加强政府投资监管,完善政府非经营性投资项目“代建制”工作。切实加强审计监督工作,对财政财务收支数额巨大、有财政资金分配权和审批权的重点部门实行重点审计。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制度,进一步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等结合起来,增强监督合力,提高监督实效。(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人大财经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建委、市国土房管局、市审计局)
八、坚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
23.加强道德修养,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讲操守、重品行,坚决抵制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远离灯红酒绿,远离低级趣味。培养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保持格调高雅、品位高尚的精神追求,明辨是非,克己慎行,时刻自省、自重、自警、自励,慎权、慎欲、慎微、慎独、慎友。提倡君子之交,防范利益之交,多同普通群众、基层干部、先进模范和专家学者交朋友,不断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矩工作圈、管住活动圈,真正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革命气节。(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市委宣传部)
24.健全制度规定,加强对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的监督。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的通知》(中办发〔2006〕30号)和省、市有关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外出请示报告制度等有关规定,进一步健全个人生活重大事项报告的内容、程序和方法。各级党组织每半年应将受理情况向上一级纪委和组织部门书面报告,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应对领导干部执行个人生活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坚持把领导干部“社交圈”、“生活圈”、“活动圈”列入监督范围,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企业、学校、农村、社区和家庭活动,加强家庭和社会对领导干部的正面影响和监督。(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市妇联、市直机关工委)
全市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担负起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主要领导责任,把它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党的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从制定规划、组织领导、制度保障、督促检查等方面采取措施,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牵头单位要主动负起责任,积极组织协调和督促各责任部门抓好任务落实;各责任部门要按照分工,制定相应的具体工作措施和办法,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各单位党委(党组)领导班子要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负总责,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切实担负起自己分管范围内作风建设的责任。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措施,细化要求,明确责任,认真抓好本单位本部门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范围,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尤其是主要领导工作绩效的一项重要内容,努力促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民主法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一、加强民主法治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任务,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和重点任务。
1、政治体制改革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政治体制改革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既要坚定不移实施,又要积极稳妥推进,特别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全会《决定》从三个方面提出和部署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二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三是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2、人民民主: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
全会强调:“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认为“三个更加”意味着,今后国家会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通过制度保证人民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3、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会《决定》鲜明地提出: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就是推动两个方面的创新,一个是理论方面的创新,当然也包括实践层面的创新,目的就是要更好的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们国家根本制度的作用。
全会《决定》强调:“完善人大工作机制,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近年来,我们辽宁省人大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去年以来,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先后就教育经费支出、大气污染防治、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进行了专题询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
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的论断。协商民主的推进有利于人民民主权利的实践,从而更好地确保人民当家作主这样一个目标的实现;那么其次就是推进协商民主,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有就是协商民主的推进有利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从而确保各级党委和政府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最后就是协商民主的推进还有助于我们推进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的转变。
全会《决定》对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明确提出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
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系统阐述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制度要求。“法治中国”将作为治国基本方略的依法治国思想进行了重大提升,释放出强烈的改革信号。
1、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法治中国”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有关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国版”、“综合版”和“升级版”,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要求和法治基本精神的“具体目标”,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具体平台。
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法治中国建设,应当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意味着“法治中国”建设将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建设系统工程。
2、行政执法体制:权责统一、权威高效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两大支柱。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着力点是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目标是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全会《决定》针对权责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提出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要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3、司法体制改革:公正、高效、权威
公平正义,是司法工作的生命线,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为了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让司法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司法改革主要侧重于立法的审查、执法的监督和司法的独立,做到这三点创新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我们司法的公正,让老百姓在整个司法的过程中、执法的过程中体会到对他们权益的保障,体会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有助于建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
全会《决定》从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等三个方面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做了具体明确的部署。
4、劳动教养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实行50多年的劳动教养制度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胡建淼认为:“劳动教养制度在历史上对于维护社会治安、确保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应当看到它的弊端非常大。中央废止劳动教养制度的决心也体现了中央对人权的高度尊重。”
中央司改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今年3月起,各地基本停止适用劳动教养,社会治安保持了平稳态势,社会各界也都认可。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起草废止劳动教养制度的议案,将按程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第四篇:中共市委老干部局推进党务公开实施意见
市委老干部局推进党务公开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市委老干部局党支部党务公开工作,促进全市老干部工作再上新台阶,根据市委《关于印发<石嘴山市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的通知》(石党发[2011]24号)和市直机关工委《关于印发<市直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的通知》(石机工委发[2011]30号)文件精神,结合本局工作实际,特制定中共石嘴山市委老干部局推进党务公开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党务公开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有效的途径和形式,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进一步落实党员的主体地位,增强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老干部工作,为努力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党务公开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实行党务公开,进一步完善党支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不断提高党内事务的开放度和透明度,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主体地位,激发参与党内事务的热情,保障广大党员对党支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实现中共石嘴山市委老干部局党支部党务公开“四规范三满意”,即内容、程序、形式、时限四规范,党员、群众、社会三满意的目标。
党务公开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发展的原则;坚持完善机制,依法办事的原则;坚持积极稳妥,规范运作的原则;坚持真实公开,注重实效的原则。
二、党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凡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党内法规要求公开的内容,以及党员群众和老干部关注的重要事项和热点问题,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的,都应公开。
1、全局和中心工作。主要是:贯彻执行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方针政策,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的决议、决定和工作部署等情况;本局局务会重要决策及执行任期工作目标、阶段性工作部署、工作任务及落实等情况。
2、思想建设。主要包括: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及落实情况,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及落实情况,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施计划和开展情况,主题教育安排及开展情况,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情况等。
3、党的组织管理情况。局党支部的设置、主要职责、机构调整、换届选举,党员发展、民主评议、创先争优,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党务工作经费管理和使用,党员权利保障等情况。
4、领导班子建设情况。领导班子职责分工、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执行民主集中制,召开民主生活会,考核评价等情况。
5、干部选任和管理情况。干部选拔任用、轮岗交流、考核奖惩,干部监督制度及执行等情况。
6、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及老干部情况。听取、反映和采纳党员、群众及老干部意见和建议,帮助党员、群众及老干部解决工作及生活实际困难,接待来信来访、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办理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重要事项等情况。
7、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执行廉洁自律规定、落实党内监督制度和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处理违纪党员等情况。
8、其它应当公开的事项。党员群众认为有必要公开的不涉及
党和国家秘密的事项。如机关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施计划及进展落实情况,困难党员补助情况,捐资救灾情况等。
三、党务公开的程序、方式、形式
(一)党务公开程序
1、制定目录。按照党务公开的内容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党务公开目录,规范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和时限等。
2、实施公开。党支部党务公开依照目录进行。如有目录外需要公开的事项,经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审核,重要事项经局支委会研究同意后公开。公开时限应与公开的内容和范围相适应。
3、收集反馈。党支部应认真收集党员、群众及老干部对本局党务公开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作出处理或整改,并将结果向党员反馈。
4、归档管理。党支部对公开的党务信息资料应及时登记归档,并做好管理利用工作。
(二)公开方式
要坚持规范、实用、简明、灵活和便于党员群众监督的原则,针对不同内容,合理确定公开形式和方式。适合在党支部内部公开的,应根据公开的内容和范围,通过党内有关会议、文件、简报、通报、公示和在信息工作平台设置有关栏目等形式公开;适合对社会公开的,可采取党务公开栏、电子显示屏以及老干部工作网等形式公开。要逐步把电子党务(电子政务)作为公开的基本形式之一。同时,把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局务公开有机结合起来。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公布党内信息,畅通党内信息上下互通渠道。开展党内事务问询和党员定期评议等活动。
(三)公开时限
1、长期公开。主要是党的有关政策规定、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办事机构等具有长期性、固定性的内容。
2、定期公开。主要是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常规性工作,原则上每季度公开一次。如发展党员、党费收缴等情况。
3、分期公开。主要指动态性、阶段性的工作,应根据进展情况分期逐段公开。跨的工作除按阶段公开外,还应在工作结束时进行总结性公开。如党组织活动情况、目标进展情况等。
4、即时公开。主要指临时性工作,如党员、干部任前公示、评先选优、考核奖惩等征求意见、党员党性分析、专题民主生活会、热点难点问题办理情况应根据情况随时进行公开。
对于重大或复杂问题,应根据公开后反馈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必要时再次公开。
四、保障机制
为确保党务公开工作有序有效进行,建立以下配套工作机制:
1、决策运行机制。在作出重大工作部署、提出重要工作意见、出台重要文件之前,由主要领导亲自负责,或指定一名局领导牵头,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认真组织调研,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反复论证,努力做到决策措施符合客观实际,具有创新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党务公开信息反馈制度。要设立党务公开意见箱,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汇总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在市老干部局工作网设立党务公开专栏,面向社会公开,方便党员群众监督反馈,同时局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召开党务公开意见收集反馈例会,负责处理、落实反馈意见的办理,并在党务公开栏、市老干部局工作网予以公开。
3、督促检查机制。局党务公开工作领导要小组不断加强对党务公开工作日常管理,定期不定期对党支部党务公开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使公开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常态化。
4、绩效评估机制。每年要通过专项问卷调查、座谈会、公开
评议、个别走访等方式,广泛了解党员群众对党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最大范围地组织党员、群众公开评价党务公开的实效,科学确定对党务公开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同时,强化吸收采纳转化党员、群众对党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建议的考评力度,把成果应用与转化率等作为衡量党务公开工作绩效的重要标准。
五、党务公开的组织领导
(一)党务公开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成立市老干部局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局长孙云霞任组长,副局长张明忠任副组长,刘衍波、司红瑞、杨风华、郑惠丽、朱秀英等科室负责人或工作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职责:
1、研究、部署、指导、协调、推进全局党务公开工作,制定党务公开的工作程序和制度,确定党务公开的范围;
2、学习贯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传达落实上级有关党务公开的会议、文件精神;
3、研究、制定局党务公开的实施意见;
4、组织实施和落实党务公开工作,定期检查党务公开各项工作和制度的执行情况;
5、听取各科室对党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及时研究解决党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党务公开的方式、方法,充实完善党务公开的内容。
(二)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及职责:
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由司红瑞同志任办公室主任,朱秀英、杨风华、郑惠丽、裴爱霞为成员。工作职责:
1、负责党务公开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综合协调;
2、具体承办党务公开工作规划、指导,拟定党务公开实施意见和相关制度,制定党务公开目录;
3、统筹协调全局外网、内网党务公开栏目的设置、调整、维
护和更新;
4、负责对市局机关拟公开的党务公开信息的审查和重要内容的审核把关;
5、受理、分办、答复党务公开申请;
6、协调落实党务公开相关事项。
7、负责做好党务公开档案、归档管理工作,向上级部门报送党务公开情况及工作总结。
报:市纪委、监察局,市直机关工委、市纪委派驻第一纪检组 送:本局各局长 中共石嘴山市委老干部局
第五篇:中共市委老干部局推进党务公开实施意见
中共石嘴山市委老干部局推进党务公开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中共石嘴山市委老干部局党支部党务公开工作,促进全市老干部工作再上新台阶,根据市委《关于印发<石嘴山市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的通知》(石党发[2011]24号)和市直机关工委《关于印发<市直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的通知》(石机工委发[2011]30号)文件精神,结合本局工作实际,特制定中共石嘴山市委老干部局推进党务公开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党务公开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有效的途径和形式,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进一步落实党员的主体地位,增强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老干部工作,为努力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党务公开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实行党务公开,进一步完善党支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不断提高党内事务的开放度和透明度,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主体地位,激发参与党内事务的热情,保障广大党员对党支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实现中共石嘴山市委老干部局党支部党务公开“四规范三满意”,即内容、程序、形式、时限四规范,党员、群众、社会三满意的目标。
党务公开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发展的原则;坚持完善机制,依法办事的原则;坚持积极稳妥,规范运作的原则;坚持真实公开,注重实效的原则。
二、党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凡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党内法规要求公开的内容,以及党员群众和老干部关注的重要事项和热点问题,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的,都应公开。
1、全局和中心工作。主要是:贯彻执行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方针政策,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的决议、决定和工作部署等情况;本局局务会重要决策及执行任期工作目标、阶段性工作部署、工作任务及落实等情况。
2、思想建设。主要包括: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及落实情况,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及落实情况,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施计划和开展情况,主题教育安排及开展情况,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情况等。
3、党的组织管理情况。局党支部的设置、主要职责、机构调整、换届选举,党员发展、民主评议、创先争优,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党务工作经费管理和使用,党员权利保障等情况。
4、领导班子建设情况。领导班子职责分工、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执行民主集中制,召开民主生活会,考核评价等情况。
5、干部选任和管理情况。干部选拔任用、轮岗交流、考核奖惩,干部监督制度及执行等情况。
6、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及老干部情况。听取、反映和采纳党员、群众及老干部意见和建议,帮助党员、群众及老干部解决工作及生活实际困难,接待来信来访、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办理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重要事项等情况。
7、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执行廉洁自律规定、落实党内监督制度和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处理违纪党员等情况。
8、其它应当公开的事项。党员群众认为有必要公开的不涉及
党和国家秘密的事项。如机关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施计划及进展落实情况,困难党员补助情况,捐资救灾情况等。
三、党务公开的程序、方式、形式
(一)党务公开程序
1、制定目录。按照党务公开的内容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党务公开目录,规范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和时限等。
2、实施公开。党支部党务公开依照目录进行。如有目录外需要公开的事项,经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审核,重要事项经局支委会研究同意后公开。公开时限应与公开的内容和范围相适应。
3、收集反馈。党支部应认真收集党员、群众及老干部对本局党务公开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作出处理或整改,并将结果向党员反馈。
4、归档管理。党支部对公开的党务信息资料应及时登记归档,并做好管理利用工作。
(二)公开方式
要坚持规范、实用、简明、灵活和便于党员群众监督的原则,针对不同内容,合理确定公开形式和方式。适合在党支部内部公开的,应根据公开的内容和范围,通过党内有关会议、文件、简报、通报、公示和在信息工作平台设置有关栏目等形式公开;适合对社会公开的,可采取党务公开栏、电子显示屏以及老干部工作网等形式公开。要逐步把电子党务(电子政务)作为公开的基本形式之一。同时,把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局务公开有机结合起来。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公布党内信息,畅通党内信息上下互通渠道。开展党内事务问询和党员定期评议等活动。
(三)公开时限
1、长期公开。主要是党的有关政策规定、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办事机构等具有长期性、固定性的内容。
2、定期公开。主要是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常规性工作,原则上每季度公开一次。如发展党员、党费收缴等情况。
3、分期公开。主要指动态性、阶段性的工作,应根据进展情况分期逐段公开。跨的工作除按阶段公开外,还应在工作结束时进行总结性公开。如党组织活动情况、目标进展情况等。
4、即时公开。主要指临时性工作,如党员、干部任前公示、评先选优、考核奖惩等征求意见、党员党性分析、专题民主生活会、热点难点问题办理情况应根据情况随时进行公开。
对于重大或复杂问题,应根据公开后反馈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必要时再次公开。
四、保障机制
为确保党务公开工作有序有效进行,建立以下配套工作机制:
1、决策运行机制。在作出重大工作部署、提出重要工作意见、出台重要文件之前,由主要领导亲自负责,或指定一名局领导牵头,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认真组织调研,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反复论证,努力做到决策措施符合客观实际,具有创新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党务公开信息反馈制度。要设立党务公开意见箱,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汇总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在市老干部局工作网设立党务公开专栏,面向社会公开,方便党员群众监督反馈,同时局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召开党务公开意见收集反馈例会,负责处理、落实反馈意见的办理,并在党务公开栏、市老干部局工作网予以公开。
3、督促检查机制。局党务公开工作领导要小组不断加强对党务公开工作日常管理,定期不定期对党支部党务公开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使公开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常态化。
4、绩效评估机制。每年要通过专项问卷调查、座谈会、公开
评议、个别走访等方式,广泛了解党员群众对党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最大范围地组织党员、群众公开评价党务公开的实效,科学确定对党务公开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同时,强化吸收采纳转化党员、群众对党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建议的考评力度,把成果应用与转化率等作为衡量党务公开工作绩效的重要标准。
五、党务公开的组织领导
(一)党务公开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成立市老干部局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局长孙云霞任组长,副局长张明忠任副组长,刘衍波、司红瑞、杨风华、郑惠丽、朱秀英等科室负责人或工作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职责:
1、研究、部署、指导、协调、推进全局党务公开工作,制定党务公开的工作程序和制度,确定党务公开的范围;
2、学习贯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传达落实上级有关党务公开的会议、文件精神;
3、研究、制定局党务公开的实施意见;
4、组织实施和落实党务公开工作,定期检查党务公开各项工作和制度的执行情况;
5、听取各科室对党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及时研究解决党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党务公开的方式、方法,充实完善党务公开的内容。
(二)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及职责:
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由司红瑞同志任办公室主任,朱秀英、杨风华、郑惠丽、裴爱霞为成员。工作职责:
1、负责党务公开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综合协调;
2、具体承办党务公开工作规划、指导,拟定党务公开实施意见和相关制度,制定党务公开目录;
3、统筹协调全局外网、内网党务公开栏目的设置、调整、维
护和更新;
4、负责对市局机关拟公开的党务公开信息的审查和重要内容的审核把关;
5、受理、分办、答复党务公开申请;
6、协调落实党务公开相关事项。
7、负责做好党务公开档案、归档管理工作,向上级部门报送党务公开情况及工作总结。
中共石嘴山市委老干部局 2011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