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挖文化优势资源 加快建设文化强区
深挖文化优势资源 加快建设文化强区
南溪区委副书记、区长肖敏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发展动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南溪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厚,塑造了南溪丰富的古文化、水文化、酒文化、食品文化,必将成为支撑南溪未来发展的不竭源泉。
一、南溪文化发展概况
自西汉以来,南溪古代文化逐渐繁衍,宋初设县就建有孔庙,崇尚儒学。明清时期,南溪进入古文化黄金时代,著名的“叙州三杰”中,有两人是南溪人(分别是著名教育家罗肃和著名书法家包弼臣)。开国元勋朱德在南溪居住达七年之久,“朱德旧居”现保存完好,革命先烈孙炳文,川南农民暴动领袖郭伯和,五粮液鼻祖邓子均都是南溪人。南溪文物古迹甚多,城内古有“九宫十八庙”,境内有“八景”,现保存有元代“镇南塔”(城南),明代“映南塔”(城东南),长江上游至今最为完好明清古城楼3座(文明门、广福门、望瀛门),古城墙1000余米。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南溪加大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文化事业得到巨大发展。截止目前,南溪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点525处(含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个(南溪豆腐干、南溪哈号),文物旅游景区景点9处,馆藏文物1200多件,古籍线装书1.3万余册。有国家三级文化馆1个、三级图书馆1个,保留有全市区县唯一的川剧团和县级电视台。南溪是省级文化先进区,建有省级“文化先进乡镇”4个,市级“文化先进乡镇”8个,省级“文化示范中心”1个,市级文化示范社区4个。
二、南溪文化发展形势分析
(一)发展优势分析。南溪历来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培育,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创新工作机制,文化事业得到较大发展,较周边区县形成了明显优势。
一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计划投资2亿元,集游泳馆、综合体育馆、文化科技综合馆、综合文娱馆为一体的文化体育中心即将建成,15个乡镇均建起300平米以上综合文化站,214个行政村实现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全覆盖,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5处。在滨江新城建设之初,南溪就十分注重城市文化与自然风景的结合,打造了3.5公里露天博物馆,成为南溪城市形象的一大标志。
二是文化体系基本健全。高起点、大手笔编制《南溪区文化振兴规划》,现已通过专家评审,即将启动实施。成立食品文化研究所,农业专家大院投入使用,豆制品检测中心、环保研发中心、白酒研发中心正加快建设。成立农村电影放映队,每个乡镇配备2—3名文化专干。拥有文艺队伍51个,图书发行销售业等其他文化单位42家,仙韵艺术团、南溪川剧团、洪州艺术团和飞翔鸟乐队等骨干文艺团队在川南享有较高知名度。
三是文化品牌逐渐形成。与战旗文工团、成都阿佩克斯公司、成都太阳神鸟文化传播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加强文化品牌打造,先后举办两届豆腐干食品文化节、两届春节联欢晚会,创作南溪原创歌曲及MTV数十首,“金竹西瓜节”、“红岩梨花节”等文艺品牌声名远播,“铁军文化”、“豆腐干文化”已打造成为南溪的文化名片。深化与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四川美院等高校教育合作联盟,“两基”迎国检高质量通过,连续十二年荣获全市高考万人上线率第一名,南溪“川南教育明珠”地位进一步巩固。
(二)发展劣势分析。受经济发展等客观条件制约,南溪虽然在文化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很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一是文化资源开发不足。由于历史客观原因,南溪部分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遭受风化腐蚀,损毁严重。原有的桓侯宫、城隍庙、开元寺、熊家寺、包弼臣故居等也因自然灾害、城市建设等被拆除,孙炳文故居、游家大院、赵家大院、罗龙寺等,使用人无力日常维护,部分建筑保存状态较差,恢复起来有很大难度。
二是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南溪地处西部内陆,市场化程度不高,人们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识不够,产业化层次比较低。全区文化单位规模都比较小,至今没有一家网络性文化单位,更没有具有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文化创意、网络游戏、广告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产业的市场活力还没有得到有效激发。
三是文化创新能力不强。全区从事文化事业工作的专职人员不多,懂创作、懂管理、懂策划的高端文化人才很少,文化发展生命力不强。现有的文化资源未能很好地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导致本土文化发展缓慢。相关部门对南溪文化发展的研究不够深入,还缺乏系统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部分文化建设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南溪文化发展的思路与策略
(一)坚持文化保护与文化发掘相结合,着力丰富文化内涵。文化是历史积淀的产物,需要丰富多样的载体,才能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南溪文化资源丰富,基础条件优越,十分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构建区域性文化强区。要加快推进文化振兴工程,加强对古城墙、古城楼、古墓葬的保护力度,恢复“三门五街”历史风貌,塑造“长江古码头、明清夜生活”的城市文化品牌。要传承革命老区文化,挖掘南溪铁军深刻内涵,塑造新时期独特的“南溪铁军”文化品牌。要积极整合现有资源,依托文化研究所、大学生创意产业园等平台,组建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深入研究南溪文化如何形成?有何特点?精神内涵是什么?深入挖掘南溪文化发展脉络,人文故事精髓,积极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动南溪文化事业大繁荣。
(二)坚持文化建设与体制改革相结合,着力发展文化产业。要实现文化大发展,就必须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激发市场活力。通过几年的努力,南溪在文化建设上做了很多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文化产业化发展道路依然任重道远。要积极借鉴“宝安模式”的经验做法,从战略定位、政策激励、改革攻坚、强化服务等方面,打出文化体制改革“组合拳”,建立健全投入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营运机制“四个机制”,强势推进文化强区战略。坚定地走市场化道路,加强对南溪文化资源的包装,推动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转型。要瞄准文化产业发展前沿,创新文化发展投融资模式,力争引进文化创新创意产业园项目,在“十二五”期间,培育2家以上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同时,着力塑造“学在南溪”教育品牌,加快推动全市中小学生拓展培训中心、补习中心建设,力争引进1—2所大专院校来南办学,推动南溪文化产业大发展。
(三)坚持文化发展与品牌打造相结合,着力塑造文化精品。优秀文化产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准。要深化与相关单位战略合作,加强精品文化建设,塑造文化品牌影响力,以小精品营造文化大气候。按照扶持一批、引进一批、集聚一批、开发一批“四个一批”战略,注重文化产品市场开发,鼓励和扶持文化产业伸到创意、研发、生产等原创领域,以群众文化推动精品文化,以精品文化提升群众文化。以“南溪哈号”、豆腐干手工制作等民间技艺为载体,大力培育草根文化,打造具有南溪特色的文艺品牌。加强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民间优秀
艺人的保护力度,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各种形式,拓展文艺展示平台,提高南溪文化的区域影响力。
(四)坚持文化产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着力激发文化活力。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以丽江为例,2011年丽江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182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46亿元,“丽水金沙”、“印象丽江”、“纳西古乐”等文化品牌享誉全球,丽江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经验,被中外专家誉为“丽江模式”。南溪在这方面也有明显优势,应加快推进旧城文化、风貌改造工程,精心策划长江文化休闲体验区、江滩浴场、湿地公园、水上主题公园等项目建设,争创“4A”级旅游景区。着力引进2—3家有经验、有实力的旅游发展公司,加大云台山森林公园、灌口风景区打造力度,高规格发展星级农家乐、体验农场和休闲度假村,加快融入川南旅游环线,激发南溪文化发展活力。
(五)坚持文化打造与城市商业相结合,着力提升文化价值。要实现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实现与城市商业的彼此融合。“十二五“时期,南溪提出了要打造宜宾城市副中心,构建未来城市核心商圈,就必须突出自身特色,找准自身定位。要深入分析周边城市商业特点,实施差异化、个性化发展思路,突出南溪的城市品位。要以桂溪河商业古街、重大休闲旅游项目建设为契机,注重把握城市细节,体现城市文化,实现商业元素、文化元素、个性元素有机统一。大力发展管理咨询、中介服务、科技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餐饮、住宿、交通等配套服务水平,积极承办省内外有影响力的论坛、商贸洽谈、体育赛事、节庆活动等品牌展会,以城市商业推动城市文化发展。
(六)坚持文化繁荣与人民需求相结合,着力实现全民共享。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健
康发展。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南溪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要继续加快重点文化项目建设,重点打造具有南溪特色的“文化地标”。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完善区镇村三级文化体育服务网络,提升城镇文化功能和文化品位。深化农村电影放映、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营模式,发展现代文化传播体系、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步伐,让人们群众同步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第二篇:文化强区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要任务
(一)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筑牢全区人民的思想基础
强化理论武装,提高党员干部的学习力。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努力在全区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动力、基本道德规范。以学习型城区建设为载体,加强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调研交流制度,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展“学习型互动平台”,办好《学习型》期刊,举办好东丽学习节。开展理论下基层活动,推动科学理论进基层、进课堂、进头脑。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科学提炼新时期“东丽精神”,使之成为东丽人民的共同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开展“学经典、读党史、讲传统、树信念”活动,树立和践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全基层讲师团,深入开展国情区情教育、形势任务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百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办好“记者在基层”、“百姓关注”等栏目,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推进全民文明行动,提高文明城区创建的影响力。深化“诚信东丽”主题活动,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形成“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深化“六进乡村”共建活动,以文育民,以文富民,让群众在参与中得到实惠。深化“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选树一批身边好人。深化“义工服务”志愿活动,打造全国蒲公英爱心聚集地,筹建义工服务指导中心,举办国际义工文化节。加强青少年道德规范养成教育,推进少儿书屋、主题文化公园建设。制定“八大环境”规划,争创全国文明城区。
(二)实施文化事业惠民工程,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立区、街、社区三级公共服务网络,坚持建设、管理和使用并重,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筹建东丽博物馆、少儿馆等标志性建筑,各街建设示范型文体中心,各社区建设标准型文体活动站。健全社区书屋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提高使用率。各街成立数字电影放映队,建立固定放映与流动放映相结合、公益放映和商业放映相补充的电影公共服务体系。
打造文艺特色精品。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在社会生活中激发创作灵感,精心选取题材,创新艺术手法,努力创作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倡导文艺创作本土化,推动“爱家乡、赞东丽”系列文艺创作,力争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地域特色鲜明的精品力作,不断有优秀作品获全国大奖。提升“文化杯”文学评奖的总体质量和水平,努力打造全国群众文学评奖第一品牌。鼓励一切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艺创作,抵制低俗之风。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依托传统节日和本土民俗民风,培育新市民文化、节庆文化、企业文化等特色文化。开展“书香进万家”和各类读书、征文、演讲等活动,引导干部群众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养。实施“百团计划”,充分挖掘整合演艺资源,打造一批群众文化品牌。组织“名人名剧”下基层活动,精心培育植根群众的文化载体。支持机关、学校、社区开展廉政文化、科普文化、和谐文化等特色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保护和传承历史文脉。深入挖掘大郑剪纸等特色文化资源,加强对我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和文化传承。结合第三次文物普查,完成对所有文物普查登记和建档工作。精心做好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老姆庙、泰山行宫的修缮利用。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做好基本符合条件的区、市级非遗项目的升级申报工作。加大对优秀民间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广泛开展本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活动,发挥群众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实施文化产业振兴工程,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健全协调推动机制,出台东丽区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成立东丽区文化产业协会,形成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打破文化企业发展资金瓶颈制约,建立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国有融资平台,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显著提高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使之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壮大文化产业规模。加快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催生文化创意企业,发挥集聚效应,打造产业集群,推动文化产业带发展。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加快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支持华侨城天津文化演艺中心、旅游创意岛和天津市印刷城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文化产业链合作与产业整体水平提升。
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培育群众文化消费理念,培养健康文化消费习惯,引导文化消费热点,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有力促进文化消费。建设集休闲、娱乐、体验于一体的东丽文化广场,改造提升老影院,建设区级数字影厅和街道小型数字影厅,满足群众文化消费需求。挖掘整合我区生态、工业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项目,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充分挖掘本区丰富的历史文物、人情风俗等文化资源,开发东丽旅游纪念品,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四)实施文化体制创新工程,促进文化市场繁荣规范
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完成新华书店转企改制,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逐步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严格执行文化资本、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强化文化市场监管,维护文化市场秩序。
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强文化市场和要素市场建设,重点发展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影视剧、动漫游戏等产品市场,加强综合交易平台建设。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建设一批大型文化流通企业和文化产品物流基地,建设完善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建立文化产权交易所,规范文化资产和艺术品交易。
拓展文化对外交流渠道。深入挖掘我区大郑剪纸等特色文化资源,重视和发展民间文化交流,搭建具有东丽特色的文化产品对外推荐和展销平台。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政策措施,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推动图书、音像、影视等文化产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鼓励文化单位同国外有实力的文化机构进行项目合作,推动特色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五)实施文化传播促进工程,营造昂扬向上的舆论氛围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更好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的重要作用。区“两台一报一网”围绕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大主题、重大典型,创新载体形式,大力宣传中央和市区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投身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崭新精神风貌。
搭建对外宣传平台。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及网络媒体,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地开展对外宣传工作。将中央市级主流媒体的主要新闻栏目确定为主攻方向,整合区内新闻资源,加强合作与策划,形成对外宣传舆论强势,充分展示全区发展成果,提升东丽整体形象。健全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提高对外宣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建立区广播电视新的节目制作和播出平台,提升广播电视服务的传播能力。
规范互联网管理。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形成以“东丽在线”为骨干的网络媒体群。强化网上舆论引导,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深入开展文明网站创建活动,推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不为有害信息提供传播渠道。建立舆情监视平台,掌握运用网络搞好对外宣传的主动权,加强新闻传播秩序的规范管理,确保导向安全。
(六)实施文化人才聚集工程,培养造就高素质文化人才
抓好各级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宣传思想文化部门工作机构,充实工作力量。配好配强街道党委宣传委员、宣传干事和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设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对服务期满高校毕业生报考宣传思想文化部门的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实行定向招录。落实关于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的各项规定,形成专兼职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抓好区文联建设,健全各类文艺专业协会,发展和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
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力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制定本区文化人才培养规划,造就一批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善于开拓的创新型人才,一批既懂文化工作又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一批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具有研发能力、能够占据某一领域科技制高点的科技型人才。对文化领域的领军人物、高层次文化人才实行特殊政策,重奖突出贡献者,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人才支撑。
提高文化人才综合素质。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发现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鼓励和扶持文化专业人才。加强职业道德和作风建设,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教育引导文化工作者坚守社会责任,克服浮躁心态,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争做优秀文化的传播者、道德品行的示范者。
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保障措施
健全组织领导,形成强大合力。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牢牢把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各级党委要切实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文化建设成效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业绩的重要依据。支持人大、政协履行职能,支持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发挥作用,推进文化建设科学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搞好宏观统筹。全区各领域、各部门要结合城市化进程,围绕经济、文化、建筑、景观等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要素,研究制定文化改革发展的各项长远规划和政策措施。区设立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投入机制,营造有利于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的发展环境。
营造舆论氛围,督促检查推动。召开全区动员大会,明确责任主体,制定责任分工,分解目标任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发挥主力军作用,制定实施方案,加强协调推动,创新开展工作。各新闻媒体制定宣传方案,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区委成立督查组,定期编发督查简报,确保全区文化建设各项政策措施和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区委号召,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区委的统一部署,以坚定清醒的政治自觉,以创新务实的工作态度,以干事成事的创业激情,用心把握,用心工作,用心落实,用心实践,全力打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攻坚战,共同兴起全区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推进东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第三篇:袁纯清:发掘丰富文化资源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袁纯清:发掘丰富文化资源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日期:2012年02月15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http://theory.people.com.cn/GB/17115162.html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站在时代高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山西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山西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也是文化发展的大好时期。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像重视地下资源一样重视文化资源,像重视煤炭产业一样重视文化产业,既做好“地下”这篇文章,又做活“地上”这篇文章,加快建设中部地区经 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互促互动中实现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目标。
强化精神支撑,凝聚文化繁荣发展的精气神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兴国之魂更加深入人心。山西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作支撑,夯实全省人民奋发进取的共同思想基础。
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民。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把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使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更加入心入脑。针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使广大群众澄清模糊认识、明确是非界限,增强对党的理论和事业的认同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
通过创新发展思路凝聚人心。山西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不转型发展,没有出路;作为欠发达地区,不跨越发展,会永远落在后面。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 验区,为山西科学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我们从解决思想、理念、观念问题入手,推进思想解放,增强发展信心,明确发展方向,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让科学发展的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和转型跨越发展的主战略更加深入人心。目前,全省上下正在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全面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加快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步伐,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通过弘扬光荣传统提振精神。信念坚则事业成,信心足才能干劲足。用人民群众在各个时期铸造的伟大精神教育人民群众,更有说服力、感召力。这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实践,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入丰富内涵。我们大力弘扬以“不畏艰险、艰苦奋斗、敢于胜利、无私奉献”为核心的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和以“以人为本、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奋力拼搏”为核心的右玉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激发干部群众攻坚克难、敢于胜利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胆气,提炼升华具有影响力、引领力的崭新文化成果,并融入党的建设、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
打造精品力作,用优秀文化作品鼓舞人、感召人
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 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三晋大地,培育了崇尚文化、热爱艺术的民风,创造了璀璨夺目、富有魅力的文化。今天这样一个富有活力、蓬勃发展的时代,更加呼唤一大批讴歌美好、反映时代、鼓舞人心的精品力作。
具体来说,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坚持大作品表现、大集团运作、大景点支撑、大服务引领、大会展集聚的发展战略,提炼最具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山西文化符号,创作生产一批特色鲜明、水准较高的大作、大片、大戏,增强山西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树立山西人民坚韧不拔、锐意进取、务实诚信、敢于超越的形象。二是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既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热情讴歌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生动展示人民群众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又坚持以正确的价值观念、高超的艺术技艺、绚丽的表现手法反映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创作生产更多既通俗易懂又内涵深刻、既水准精湛又雅俗共赏的文艺作品,使优秀文化产品成为引领时代风尚的载体、扩大影响力的桥梁、宣传山西的窗口。三是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加大对优秀文化产品生产的支持力度,不断推出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力作,通过先进理念、高端策划、有效运作,做到可视、可感、可消费,形成有鲜明地域特色、有较高质量和思想内 涵的文化品牌,让优秀文化产品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先锋作用。四是坚持挖掘历史底蕴和反映时代特征的统一,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深入挖掘丰富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为之注入改革创新的时代元素,创作出更多融历史感、时代美为一体的文化精品,使文化的生命力在传承中得到延续、在创新中得到张扬。
着力改革创新,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改革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改革带动文化大发展,创新促进文化大繁荣。只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大动力。
在改革中增强文化单位的活力。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动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文化事业单位进一步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通过培育扶持优势文化企业增强文化竞争力,支持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联合兼并重组,建立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特色鲜明的“晋”字牌骨干文化企业。
在改革中增强文化要素资源的活力。坚持行政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促进生产要素和社会力量向文化产业聚集,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确保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提高,并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引导社会资本、非公有制文化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引导社会资本、资源型企业进军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推动文化项目园区化、联合化发展,打造文化品牌优势、集群优势、板块优势。
在改革中增强文化产业的活力。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环保产业,也是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山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要按照做大在文化、拓展在旅游和创意在文化、扩张在科技的思路,牢牢把握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牢固树立抓文化产业就是抢占经济社会发展制高点的新观念,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重点领域,把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重视现代科技在文化发展与传播中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升级、产品换代,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拓宽文化产品服务范围和领域。
在改革中增强文化机制的活力。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严格执行文化资本、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市场准入和 退出政策。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科学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有效解决发展动力不足、效率不高、布局不优、机制不活等问题,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文化科学发展的新格局。
在改革中增强文化人才队伍的活力。在解放思想中把握文化人才发展规律,深入研究文化人才培养成长规律,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力度,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把培育与引进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各个类别、各个层次人才的培养,健全文化人才选拔使用、评价激励机制,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和领军人物,大力培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高新技术、新媒体等领域急需人才,发掘培养扎根基层的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和文化积极分子。
坚持文化惠民,牢守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点
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文化只有深入群众,才有广泛影响力;只有群众真正参与,才有持久生命力。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不论公益性文化事业还是经营性文化产业,都要突出人民群众在文化生产、创造、消费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坚持把文化繁荣发展与文化惠民结合起来,切实保障人 民群众的基本权益,让群众文化消费有能力、文化活动有场所。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优先安排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公益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
注重通过文化产品反映群众实践、生活和感情,组织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群众、深入一线,提高文化产品的亲和力与感染力,推出更多反映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创造幸福生活的作品。着力推动群众参与,大力扶持群众利用自有资源自办文化,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使群众“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导自演、自谋发展”的特色文化活动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公办文化的重要补充,使基层群众精神生活真正活跃起来、丰富起来。
(作者为中共山西省委书记)
第四篇:袁纯清:发掘丰富文化资源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城市核心价值观:“包容、尚德、崇法、诚信、卓越”
■公务员队伍核心价值观:忠诚、为民、务实、卓越、廉洁”
■领导干部核心价值观:公、廉、严、能、信”践行“三个核心价值观” 建设一流省会城市
袁纯清:发掘丰富文化资源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中国 山西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发布日期:2012年02月15日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站在时代高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山西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山西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也是文化发展的大好时期。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像重视地下资源一样重视文化资源,像重视煤炭产业一样重视文化产业,既做好“地下”这篇文章,又做活“地上”这篇文章,加快建设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互促互动中实现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目标。
强化精神支撑,凝聚文化繁荣发展的精气神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兴国之魂更加深入人心。山西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作支撑,夯实全省人民奋发进取的共同思想基础。
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民。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把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使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更加入心入脑。针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使广大群众澄清模糊认识、明确是非界限,增强对党的理论和事业的认同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
通过创新发展思路凝聚人心。山西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不转型发展,没有出路;作为欠发达地区,不跨越发展,会永远落在后面。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山西科学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我们从解决思想、理念、观念问题入手,推进思想解放,增强发展信心,明确发展方向,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让科学发展的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和转型跨越发展的主战略更加深入人心。目前,全省上下正在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全面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加快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步伐,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通过弘扬光荣传统提振精神。信念坚则事业成,信心足才能干劲足。用人民群众在各个时期铸造的伟大精神教育人民群众,更有说服力、感召力。这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实践,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入丰富内涵。我们大力弘扬以“不畏艰险、艰苦奋斗、敢于胜利、无私奉献”为核心的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和以“以人为本、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奋力拼搏”为核心的右玉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激发干部群众攻坚克难、敢于胜利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胆气,提炼升华具有影响力、引领力的崭新文化成果,并融入党的建设、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
打造精品力作,用优秀文化作品鼓舞人、感召人
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三晋大地,培育了崇尚文化、热爱艺术的民风,创造了璀璨夺目、富有魅力的文化。今天这样一个富有活力、蓬勃发展的时代,更加呼唤一大批讴歌美好、反映时代、鼓舞人心的精品力作。
具体来说,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坚持大作品表现、大集团运作、大景点支撑、大服务引领、大会展集聚的发展战略,提炼最具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山西文化符号,创作生产一批特色鲜明、水准较高的大作、大片、大戏,增强山西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树立山西人民坚韧不拔、锐意进取、务实诚信、敢于超越的形象。二是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既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热情讴歌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生动展示人民群众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又坚持以正确的价值观念、高超的艺术技艺、绚丽的表现手法反映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创作生产更多既通俗易懂又内涵深刻、既水准精湛又雅俗共赏的文艺作品,使优秀文化产品成为引领时代风尚的载体、扩大影响力的桥梁、宣传山西的窗口。三是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加大对优秀文化产品生产的支持力度,不断推出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力作,通过先进理念、高端策划、有效运作,做到可视、可感、可消费,形成有鲜明地域特色、有较高质量和思想内涵的文化品牌,让优秀文化产品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先锋作用。四是坚持挖掘历史底蕴和反映时代特征的统一,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深入挖掘丰富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为之注入改革创新的时代元素,创作出更多融历史感、时代美为一体的文化精品,使文化的生命力在传承中得到延续、在创新中得到张扬。
着力改革创新,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改革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改革带动文化大发展,创新促进文化大繁荣。只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大动力。
在改革中增强文化单位的活力。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动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文化事业单位进一步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通过培育扶持优势文化企业增强文化竞争力,支持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联合兼并重组,建立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特色鲜明的“晋”字牌骨干文化企业。
在改革中增强文化要素资源的活力。坚持行政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促进生产要素和社会力量向文化产业聚集,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确保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提高,并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引导社会资本、非公有制文化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引导社会资本、资源型企业进军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推动文化项目园区化、联合化发展,打造文化品牌优势、集群优势、板块优势。
在改革中增强文化产业的活力。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环保产业,也是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山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要按照做大在文化、拓展在旅游和创意在文化、扩张在科技的思路,牢牢把握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牢固树立抓文化产业就是抢占经济社会发展制高点的新观念,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重点领域,把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重视现代科技在文化发展与传播中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升级、产品换代,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拓宽文化产品服务范围和领域。
在改革中增强文化机制的活力。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严格执行文化资本、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市场准入和退出政策。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科学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有效解决发展动力不足、效率不高、布局不优、机制不活等问题,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文化科学发展的新格局。
在改革中增强文化人才队伍的活力。在解放思想中把握文化人才发展规律,深入研究文化人才培养成长规律,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力度,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把培育与引进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各个类别、各个层次人才的培养,健全文化人才选拔使用、评价激励机制,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和领军人物,大力培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高新技术、新媒体等领域急需人才,发掘培养扎根基层的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和文化积极分子。
坚持文化惠民,牢守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点
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文化只有深入群众,才有广泛影响力;只有群众真正参与,才有持久生命力。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不论公益性文化事业还是经营性文化产业,都要突出人民群众在文化生产、创造、消费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坚持把文化繁荣发展与文化惠民结合起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让群众文化消费有能力、文化活动有场所。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优先安排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公益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
注重通过文化产品反映群众实践、生活和感情,组织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群众、深入一线,提高文化产品的亲和力与感染力,推出更多反映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创造幸福生活的作品。着力推动群众参与,大力扶持群众利用自有资源自办文化,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使群众“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导自演、自谋发展”的特色文化活动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公办文化的重要补充,使基层群众精神生活真正活跃起来、丰富起来。
第五篇:建设文化强市应挖掘好戏曲这个优势资源
建设文化强市应挖掘好戏曲这个优势资源
绍兴作为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声名远播。要建设文化强市,可挖掘的资源很多,有绍兴的人文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等等,但相对具有优势的当属绍兴的戏曲文化。首先,被誉为戏曲之乡的绍兴发源了全国第二大剧种的优美越剧,哺育了高亢激越的绍剧、新昌调腔等剧种。其次,回顾历史上世纪六十年代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被搬上银幕,并获大众电影“最佳戏曲片”奖,毛泽东同志为此写下了《七律·和郭沫若同志》的千古绝句;七十年代的绍剧《于谦》获文化部演出一等奖。这些作品成为了绍兴文化建设上的一个个闪光点。第三、近年来通过实施精品工程,绍剧《大禹治水》、越剧《西施断缆》先后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新剧目奖”。去年,绍剧《真假悟空》获得了七艺节“文华大奖特别奖”。这些成就都加深了绍兴的文化积淀,彰显了戏曲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与价值。因此,戏曲已成为文化强市建设中需要进一步挖掘的优势资源之一。
当今,文化已呈多元化发展,文化的发展无固定模式可依。根据实际着力发展本地的特色文化,能加快文化建设的步伐。文化的范畴,包容了社会生活的较大部分。虽然戏曲只是其学艺文化中的一支,但在我们绍兴却独占着较大的一方天地,具有相对的优势。
要挖掘好这个优势资源,应进一步推进精品战略的实施,加大对专业剧团的管理和投入。对重点剧目进行重点投资,抓好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好培养艺术新人的基地,做好服务工作,充分调动创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专业剧团创建有效的投入产出机制,提高其社会生存能力。建设一个集戏曲博览、演艺以及多种文化于一体的传统艺术中心,为戏曲爱好者和广大市民营造一个能参与其中的空间,也为外地游客提供一个了解绍兴文化的旅游项目。鼓励专业剧团深入基层演出,扶植民间职业剧社的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把戏曲打造成绍兴文化发展中的金名片,让其为文化强市建设增辉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