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反腐倡廉从根源抓起
反腐倡廉从根源抓起
化工学院A092124吴盼
内容摘要:腐败问题如今日益严重,加强反腐倡廉越来越重要和紧迫。执政党对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理解。反腐倡廉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为完成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各项任务提供有力保证。
关键词: 反腐倡廉根源措施意义
腐败天然就有隐蔽性、对抗性、反调查等特点。如果不加紧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和推进政府的体制改革,腐败现象就将继续严重威胁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反腐倡廉建设应贯穿于社会主义经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领域。任何事物均有其发生发展的内在必然性,腐败亦是如此。我们要达到惩治腐败、治病救人的目的,首先必须清楚了解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源。只有了解了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才能实现根治腐败问题的最终目标。
一、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源
腐败是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的现象。腐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其产生、发展、蔓延与泛滥的一个过程。在初期,腐败主要表现在受点小礼品、吃喝玩乐等,随着受贿数量的增加,腐败的性质也会随之改变,接着,一个人腐败还会影响到他人,人人一起腐败。甚至出现集体腐败现象。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源总结起来又四方面。
腐败问题是思想根源问题。思想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贪官之所以“贪”,是因为他没有正确的思想,抵御不了“名,利”的诱惑力,从而产生了贪污腐败的行为。掌握一定权力的人自己思想已经变质,已经经不起金钱美女地位声誉及其他一些东西的诱惑,这是自在因素,很多腐败分子被抓后反省时常说,自己当年也是怎么怎么的革命,但最终却禁不起什么什么的诱惑,以致走上犯罪之路,这是不正确的,蚊子不叮无缝的蛋,如果不是自身素质不够,应该能抵挡得得一些诱惑的,这是一个干部的基本素质。当年毛泽东同志反腐败斗争之所以有效,与强调思想上反腐败是直接相关的,当然,思想上反腐败很难掌握,所以当年的反腐败虽然有效却存在着激进与过头的做法,这是不可取的。
腐败问题是社会价值观念问题。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旧体制的某些做法还在起作用的情况下,经济活动很容易受到权力的左右,给权钱交易打开了方便之门。同工不同酬、地区差别、行业收入差距等等拉大了贫富差距,贫富不均现象十分突出,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公务员的收入比较低。一些公务员对收入低和不同部门国家工作人员之间收入差距较大的现象不满意,造成一些人心理失衡并动摇一部分党员的信念,致使这些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变化,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自觉或不自觉地走进“金钱至上” 1的误区。以前,我国社会价值观提供的是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但现在提倡保护私人财产,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由于我们没有及时地跟上社会价值观上的讨论与辩析(对社会、特别是干部在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与培养不够),所以,“人不为已,天诛地灭”,“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职位是暂的,钱是自己的”等一些价值观泛滥成灾,社会腐败风气实在不良;特别让人注目的是,纪检部门在划分受贿时竟然以拿点易耗物品(如吃掉的烟、酒)不计入受贿金额的做法,使得更广大的干部大行吃喝之风,上酒家、舞厅、包厢成为干部正常的工作活动(而百姓正是因此更加断定国家根本不想反腐败,而且这种腐败造成的资金浪费因其范围广大而数额更为巨大)。
在这样的社会价值观指导下的干部时刻承受着腐败诱惑的困扰,只有那些能与社会不良风气作斗争的人才有可能抵抗住腐败的社会干扰,大多数人是随波逐流的,自然也容易走上腐败之路了。
腐败问题是权利不受约制问题。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移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目前,我国权力分配过于集中,民主集中制得不到体现,对于关系个人利益的重大问题,如人事任免、大额经费开支等等,往往是少数人说了算或个人说了算。我们目前的干部仍然有地下工作的传统,做什么都是暗箱操作,这样,一些干部自然会产生“瞒天过海”捞一把的念头,而且,事实上,极大多数的腐败行为是极其安全的,被查处的腐败事件确实是极少数的,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干部个人负责制是对的,但应该是负的责任,而不是个人权力负责制,这一点常因为叫责权利统一而被一些当权者混淆起来。改革政府时一定要注意,权力必须受制约,行政必须在阳光下进行,要尽最大可能让行政公开化,这是杜绝腐败的重要条件。另外,我们的纪委、法律部门的管理由于其附属于地方政府(没有相对独立性)而便其监督作用大受影响。
腐败问题是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问题。目前应加大新闻舆论监督和代民说话的功能。很多腐败问题在初期已经被百姓发现,但没有正常的途径来指正、来披露,结果使得腐败问题一直要到极其严重时才能被上级有关部分查处。
二、反腐倡廉的重大意义。
腐败是党之大敌、国之大敌、民之大敌。党风的好坏关系人心向背,而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因素。党的执政地位,既为我们党提供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又增加了脱离群众的危险。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如果不坚决反对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会走向自我毁灭。必须从党的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意义,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永葆党的先进性。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决反对腐败。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好;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牢;只有坚决反对腐败,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党的性质,实践党的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我们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完成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各项任务提供有力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强反腐倡廉建设,为实现党的十七大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提供有力保证。加强和改进行政监察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和廉政勤政。加强和改进行政监察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和廉政勤政,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党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牢牢把握“两个重点”,扎实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本质要求,力量所在和政治优势。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能不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要看我们党的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对人民群众的态度、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是对党的作风好与不好的最高裁定。因此,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坚决反对和防治腐败,把党建设成为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全面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利于建设一个廉洁的政府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我们政府的基础,就是要建设一个务实、高效、廉洁、让人民放心和满意的政府。而一个廉洁的政府尤为重要。因为只有一个廉洁的政府、得到人民信任的政府才能够一心一意促进经济发展,才能够采取各种措施实现社会公正。而且政风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党风的好坏既对政风和社会风气状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直接反映着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
一个廉洁的政府对于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既要靠把经济建设扎扎实实地搞上去,又要靠把反腐倡廉工作切切实实地搞好。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还存在,一些腐败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把反腐倡廉作为重要内容,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持之以恒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我们党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切实加强党风政风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三、如何从根源反腐倡廉
反腐倡廉要从根源抓起,,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反腐倡廉应坚持党的领导,以党治党。中国无论是搞民主改革还是反腐败工作都必须保证一个根本前提,那就是国家稳定。而只有做到“以党治党”国家政
权才能稳固,我们才能有机会探索适于我们的民主改革,适于我们的反腐败方式。在反腐倡廉过程中应强调基层党员对领导的监督和基层党员的民主权利,扩大基层民主,加强对基层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坚持党的领导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各级党委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担负起全面领导反腐倡廉建设的政治责任,完善总体部署,加强工作指导,狠抓工作落实;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努力实现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人员素质和工作作风的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质量和水平。反腐倡廉应在法律上采取特别措施,依法治党。在以法治党的过程中首先要强化司法机关的独立性。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司法机关的经费独立出来,单独列入国家预算,由中央财政统一划拨。我国现行的司法机关没有独立的经费来源,办公、办案经费及物质保障完全靠地方财政拨款维持。这非常严重地影响了他们执法的公正性。所以强化独立性的第一步和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解决司法机关的经费来源。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是党内部分权利从政府转到了司法机关,而司法机关是受中央管的,这就实现了在法制条件下的“党要管党”,党就受到了法律和党的双重管理。既保证了党的权利的集中,又实现了“党内民主”。依法治党其次要加强法制建设,重法制廉,邓小平同志指出:“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 当前,我们要按照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要求,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法律、制度上来保证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沿着法制的轨道健康有序的进行。
反腐倡廉应加强制度建设,解决制度问题。解决制度问题就要解决权力过分集中而又不受制约的问题,只有权力受到制约,才能够从根本上防止腐败的滋生。因此,反腐倡廉应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努力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成效。在反腐倡廉的过程中,推进权力的阳光运作,把过于集中的权力适当合理进行分散;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行了规范和制约,对行政处罚的罚则进行了细化;充分利用党务政务公开平台,对权力进行定期公开、随时公开、点题公开、专题公开,并通过民主评议督查各单位权力清理是否到位、公开是否到位、风险查找是否到位、防控措施是否到位。通过全面清权、依法减权、科学分权、规制限权、公开“晒”权和民主评权,确保了权力的阳光运行。同时,在政府改革时抓好权力分配与监督问题,尽可能不要再留下重大权力监督盲点,在责任、权力、利益问题上,要在明确权力是人民给予的同时,确立责任是人个负责制、权力是监督行使制、利益是社会监督制“三制”统一,要让三制观念深入公务人员的心里。
反腐倡廉应加强思想教育,改变思想根源。因此,要倡议进行社会价值观讨论,引导全社会的反腐败观念。现在社会有点正邪不分,鱼目混珠,缺少正气,这很危险。腐败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要在全社会开展反腐败的大讨论,树立正气,主张正义。特别对公务人员(不仅仅是公务员),要象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一样,进行不流于形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严肃官场纪律,不要空喊做人民公仆,要务实,做让百姓信任的公务员。其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思想上进行反腐败教育。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高中级干部不
断加强世界观改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践行共产主义道德、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要继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廉政建设思想,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全党进行普及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教育,重点学习《廉政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等法规。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增加法制观念,坚决同腐败现象做斗争。
总之,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惩处是手段,监督是关键,改革是根本。
第二篇:反腐倡廉-从基层抓起
反腐倡廉
——从基层抓起
胡锦涛主席在第十七届中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努力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成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政治保证。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本人认为,正在股份制改革的农商行,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势在必行。
银行业承担着扩大信贷规模、支持投资项目建设的重要职责,确保资金高效、安全、廉洁运行的任务异常繁重。从当前反腐倡廉工作形势来看,银行业仍然是腐败案件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反腐倡廉形势严峻、任务艰巨。正确认识形势,是科学决策的依据,也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近年来,农商行系统在总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特别是各个支行抓制度建设,抓源头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党风行风日见好转,员工的满意度有了提高,出现了心齐劲足的局面。但由于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也还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重经营轻廉政。在经营绩效是利益分配的主要依据时,业务经营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基层行全力奋斗的目标,因此基层行往往忙于业务经营,而疏于反腐倡廉工作。甚至少数人错误地认为:支行的工作中心是发展业务,廉政建设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业务经营是硬指标,而反腐倡廉是软任务;单位经营效益好,收入分配就高,反腐倡廉作用不大等等。这些观念都是极其错误的,经营可以带来一时的收益,但廉政却是长久效益的保证。
(二)重集中轻民主。作为业务经营单位必然存在信贷、财务、基建、后勤等公权力的运用,而公权力太集中,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相对减少就容易滋生腐败。一些费用的开支议事程序和决策方式大都在小圈子内运作,集中较多,民主、公开、透明不够。
(三)重形式轻效果。形式主义是腐败的帮凶。近几年来,农商行风风火火的狠搞了几次反腐教育活动,但实际效果不明显。长期以来,比较习惯于从文件到文件,从会议到会议,看硬件和书面材料多,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少,以致“蝼蚁之穴”变成了“溃堤大洞”。重立制轻执行。就以反腐倡廉工作为例,文件年年都在发,但远没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规章制度既没有多少约束力,也没有多少震慑力,更没有很好地转化为执行力。
而形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为何?就本人不成熟的观点来看,我以为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思想认识上的欠缺。一是对腐败行为的危害性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把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与抓业务经营对立起来,文件上虽然写着要求,而一旦忙起业务任务来就顾不得了。二是认为腐败现象到处都是,根本
反不了,天天喊反腐败好像越反越多,人们已变得有些麻木不仁了,由此患上了思想认识“疲劳症”。三是“潜规则”使认识模糊,思想觉悟倒退。不容讳言,虽然时下反腐力度不断加大,但潜规则却大行其道,助长了行业不正之风,助长了腐败,“不搞潜规则就要吃亏”的观点盛行。潜规则毒化了社会空气,毒化了党风行风,使得一些人不走正道走邪道,不靠实干靠投机。
(二)体制的不健全。改制后的农商行就如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一般,虽然成长喜人,但内部却存在着难以掩盖的矛盾。而人员上的不足则是其最迫切的问题。岗位设置不科学,兼职较多,难以达到有效的预防作用,从而影响了反腐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发表一下仅作参考的意见:
(一)加强学习,加强世界观改造。不注意学习,不注意主观世界改造,就会滋长“失落心理”、“补偿心理”、“攀比心理”、“侥幸心理”,就会在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成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俘虏。时代是不断前进的,知为行先,学无止境,改造无止境,党性修养无止境。我们要像周恩来同志讲的和做的那样“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做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世界观改造不止,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去实现党性修养的目标。要按照“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要求,通过不断的学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
(二)加强责任意识,注重廉洁自律。守土有责,责任重于泰山。我认为加强廉洁自律修养,应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要自重。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名誉,注意自己的言行。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要恪守以廉为荣、以民为重的准则,为人做事要与自己的身份相吻合,不失之于轻浮、流俗,注意维护自己的形象,经得起群众评论。二要自省。就是严于解剖自己,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检点自己的作风。在廉洁自律方面不要老看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而要多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更不能明明有问题却“自我感觉良好”。遇事要三思而后行,看一看是否符合廉洁自律的规定,一旦发现有所背离,马上加以纠正,而不能迁就自己,更不能以无人知晓而放纵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三不四的人进不了圈,乱七八糟的事沾不了边。三要自警。就是经常用党纪国法告诫自己,慎重运用手中的权力,不可越雷池,不可闯红灯;经常用那些违法犯罪、腐化堕落的案例警告自己,前车之鉴,不能重蹈。世上有些事情可以有千万次失败,只有一次成功就行;但有些事情纵然有千百次成功,却经不起一次失败。四要自励。就是经常用艰苦奋斗精神来激励和鞭策自己。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乐于清贫,苦已为民,是理智的生活、智慧的人生,是幸福快乐之源。对于领导干部,党和人民在赋予我们权力的同时,也给予了相应的待遇,应该说不低了。想想广大下岗失业职工和贫困的农民,我们应从心灵上多些愧疚和震憾,从思想深处多些自足和清醒。我们要讲奉献、讲牺牲,做艰苦奋斗的楷模,并以此感到光荣和自豪。
(三)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检查。作为服务行业,理所当然是服务于大众的。群众的监督是一种警戒,是一面镜子,经常想一想、照一照,检查自己有什么不足和缺点,及时加以改进和纠正,对自己的成长有好处。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如果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对自己身上的毛病讳疾忌医,发展下去,没有不出问题的。缺乏监督、不受监督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铁律。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把自己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下,自觉接受监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行业职责,推动农商行的发展。
基层是对外服务的窗口,代表着整个农商行的形象,作为一名基层员工,我应增强主人翁意识,遵规守纪的法制意识,清正廉洁的自律意识,继续推进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和廉政文化等建设,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精心构建能带给人们幸福感的商业银行。
杨洋
2011.3.21
第三篇:反腐倡廉,当从“源头”抓起
反腐倡廉,当从“源头”抓起
——学系列讲话谈廉政感悟
工程管理与建设处 程凯
根据“两学一做”活动要求,近期我认真阅读了《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反腐败论述摘编》等书籍,同时,我也从网上阅看了很多反腐倡廉,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学习心得,很受教育,很有休会。通过学习和思考,我的廉政感悟就是:反腐倡廉,当从“源头”抓起。
一、抓好“个人”源头
打铁还需自身硬,国人要自强自律,拒绝诱惑,坚守本心,反腐倡廉当从我们个人自身抓起。
一是坚定信仰,知足常乐,要有平常心。坚持慎独、慎微、慎权、慎欲四种谨慎态度面对生活中各种诱惑,管住自己的心,不起欲,不乱想;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拿,不乱办;管住自己的嘴,不乱吃,不乱说;管住自己的腿,不乱跑,不乱去,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二是勤于学习,提升自己,要有进取心。要勤学多思,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力戒低级庸俗,不要滥交朋友、不搞庸俗人际关系。多读书,多思考,培养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和业余爱好,闲暇之余多陪陪自己的家人和孩子。三是淡泊名利,感恩回馈,要有感恩心。要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热爱社会;懂得孝敬长辈,尊重领导,团结同事;不追求名利,只注重内心安宁,做“心灵富豪”,一心为公,为民奉献,扶贫帮困,回报社会。
二、抓好“制度”源头
要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认真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一是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预防制度建设。并不是所有人员都能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按制度计划到党风廉政建设教育中心去看看,到反腐倡廉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去走走,常打预防针,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二是要加强权力监督制约制度建设。完善监督制度,保证权力的授予和运行受到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会导致腐败!规范权力行使,强化权力监督,从制度源头上防治腐败。
三是要加强惩治制度建设。惩防并举、惩治腐败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要加大违法查处力度,提高腐败犯罪的违法成本,杜绝权力失衡现象的发生。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
三、抓好“组织”源头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因而,各级党组织、纪检监察部门要担负起执行和维护政治纪律的责任和加大检查监督的力度,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
一是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要带好头。各级领导干部、机关要带头依法办事,遵守法律,带头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要求下级机关做到的,上级机关要带头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必须做到。要自觉接受各级组织和群众的监督,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二是提升纪律制度执行力。严格执行反腐倡廉各项规定,确保制度得到切实执行,让纪律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执行党的纪律制度不能有任何含糊,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的发生。
三是落实“两个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各级党委、纪委要把问责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严格实行“一案双查”,以追责问责倒逼“两个责任”落实,加速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大气候、大环境。
第四篇: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从源头抓起
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从源头抓起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重点阐述了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和提高制度执行力的问题。3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中央和国家机关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任务分工会议上再次强调: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必须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制度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加强整体规划,抓紧重点突破,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笔者认为,深入贯彻中纪委《关于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意见》,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注重从源头抓起,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一是着力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要遵循科学评估、超前预防、务求实效的基本原则,认真排查党员干部在执行公务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从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查找风险部位、评估风险指数、界定风险等级,分级分类制定措施,严格检查考核、反馈实施效果。
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纪委监察局召集,1
组织部、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及市工商、税务、土地、规划、人事劳动、等所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会议主要任务是对源头治腐重点工作任务立项和任务书分解情况进行部署,听取各单位源头治腐工作动态、制度建设情况,交流沟通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研究安排各单位全年源头治腐工作。
三是建立源头治腐重点任务立项制度和任务书制度。要求各单位、各部门,根据实际,每年年底提出下一2—3项源头治腐重点工作任务,上报源头治腐联席会议办公室,由联席会议办公室进行汇总梳理,拟定立项的内容及重点,提出《源头治腐重点任务立项报告》,报监察局长办公会议和纪委常委会研究并通过后,由源头治腐联席会议办公室制作成《源头治腐重点工作任务书》下达源头治腐相关成员单位。对列入工作任务书的工作实行分级承担,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制,以确保落实。年终据此对相关责任单位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四是建立源头治腐工作报告制度。每年年初,上报工作计划安排或工作方案,以书面形式报告工作进度、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落实措施等;年末要专题报告制度执行、任务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等。在落实所承担的反腐败抓源头工作任务中遇有重要情况和重大事项随时报告。
五是建立内部沟通联系制度。要求纪委监察局各内设部门把在专项检查和查办案件工作中发现的源头治腐方面的问题进行及时梳理汇总,并提出整改建议,报送源头治腐联席会议办公室,由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进一步汇总并提出从源头上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意见,下达相关部门进行整改落实。
六是建立调查研究制度。加强对源头治腐工作调查研究,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反腐败抓源头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及时了解掌握反腐败抓源头工作的新情况、新动向,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提出进一步加强源头治腐工作的有效思路和措施。源头治腐各成员单位,紧密结合部门和业务工作实际,以关键环节、重点岗位为重点,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新途径、新办法,认真总结有效做法和典型经验,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各成员单位按要求每年至少确定一个源头治腐工作方面的调研课题,组织力量进行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报送源头治腐联席会议办公室。
七是建立情况通报和督办、问责制度。纪委监察局源头治腐任务完成情况和交办重点事项办结情况以及信息报送情况进行及时通报,对执行制度和完成任务好的进行表扬,对差的提出批评;对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协调事项拖延不办或落实不力的地区和部门,下达《监察建议书》或《纪检监察
督办通知书》,进行督促整改落实;对于经多次协调、督办,工作仍然不力、措施不到位、敷衍塞责的,要追究责任;对违纪违规的,严肃查处。
第五篇:从细节抓起
从细节抓起,防微杜渐
浅谈对“学优生”犯错的教育 在每一所学校里,总会有那么一些学习优秀的学生,他们被学校领导称赞,被任课老师宠爱。以至于当这些学生犯了错,我们老师总因为他们身上的优点而会特别宽容的对待他。这其实是一种教育的盲点,久而久之就会使这部分学生产生一种“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感觉,他们会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一旦在人生道路上受到一些挫折,这部分孩子中的一些便会因此受不了打击。
所以,对“学优生”犯错,我们老师更要从细节抓起,防患于未然,让我们这些学生在能够拥有聪明的头脑的同时,也能拥有强大健康的内心,从而能够在慢慢的人生道路上应对各种挫折,提升其能力。
一、辩证看待“学优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的成长,总是在正确与错误的过程中进行的。学生在校不仅需要学习知识,还需要在老师的教育下不断改正自身缺点,提升整体素质。
“学优生”身上同样也存在不少缺点,但我们老师往往由于其身上的闪光点而忽视其缺点,对于他们犯错常常是过于宽容,认为“无伤大雅”。殊不知,这样的“爱”其实是对这些学生的伤害。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会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孩子。“学优生”成绩优秀,学习自觉,作业认真,不需要老师多费心,这是他们的优点;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些孩子身上也是有缺点的,如自私、冷漠等。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成绩优秀而“以偏概全”,要真正认识到孩子是有缺点的。这些缺点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就事论事,态度明确。
对于“学优生”,我们老师应该做到有优点该表扬就表扬,使其能持续下去,以更高的目标要求自己;对于存在其身上的缺点、错误,要看清、看细,该批评时就要批评,这样才能把错误扼杀在萌芽状态,使这些孩子能更加健康地成长。
二、正视错误,勿以错小而容之
犯了错,我们需要承认它,并正视它。当我们的“学优生”犯了错,当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犯错或者“知而不改”时,作为老师首先必须得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能因为错误小而忽视或者听之任之。很多时候由于对这些学生的偏爱,导致我们老师在无意中会放松对其的一些要求,认为一点点小错误没关系的,他们一定会改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一些“学优生”的小错误会越积越多,如滚雪球一般。当它变成“大雪球”时,那么一切都晚了!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小的蚂蚁都能毁掉大堤。可想而知,小错误积多了,会对我们这些本来可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学生带来多大的影响,甚至足以“毁其一生”。
所以,作为老师,对于“学优生”身上的小错误,我们应本着负责的态度,“毫不留情”地指出来,而不是无原则的宽容。当然在“指出”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方法,要顾及到我们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往往成绩越好的学生,他的自尊心会越强,老师当面的指责会让孩子下不了台,这样也许会导致孩子的自卑。我们可以寻找一种恰当的方法,让这些孩子明白自身存在的错误,让他们能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我们老师要明白无原则的宽容那是纵容。学生有错,教师没有指出,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孩子的伤害。因为我们的学生由于经验的不足和心理年龄小,他们还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而老师在这些学生犯错的时候,没有及时指出,会给学生带来误导,使他们一步步偏离正确的“航向”。我们听过、看过太多的高科技的人才犯罪的事件,在唏嘘的同时,也要思考为什么这些人会走上不归路呢?那是因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出现了问题。
所以,对于我们的小学生,我们一定要正视其错误,使他们能在老师的教育下拥有正确的观念,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
三、因材施教
对于犯了错的“学优生”我们除了让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之外,更要引导孩子及时改正错误。对于这些学生的引导也不能千篇一律,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具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所以老师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学优生”中有些“大大咧咧,不拘小节”,所以他们对于一些细节问题考虑不周。往往也是因为自身性格因素,导致他们即使犯错了也不自知。如一些孩子会下课时大声吵闹,故意捉弄别的同学,对自己的字迹水平要求不高。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可以直接指出他的这些错误行为,让孩子首先明白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当孩子对此行为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我们可以要求孩子慢慢改正。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尽管是“学优生”,他也不可能因为老师的一两句话而马
上改正缺点了。老师要注意时刻关注这些孩子的行为,时刻提醒孩子,当他这些错误行为减少的时候,要及时激励孩子,使孩子能够保持一颗坚定的心。
有些“学优生”自尊心特别强,性格偏激,他受不得一丝批评。一旦犯错误受到老师的批评,就会跟老师唱反调。对于这样的学生,直接批评就不可取,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使教育难以进行下去。我们可以采用“柔和”的方式,作为孩子的“朋友”先来听听孩子的想法。因为这些孩子肯定因为自身的一些想法而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不了解孩子的想法,怎么来引导孩子?所以,此时老师要“蹲下来”,采用和孩子聊天的方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孩子慢慢“悟”出自己的错误。
有些“学优生”在老师面前很乖巧,在家长面前大呼小叫,没有礼貌。此时,老师可以通过开展有关“感恩”的班会、队会,加深孩子对“感恩”主题的印象;可以通过回家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的实践活动,感受父母的辛劳;可以通过“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的活动,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通过各种类型的活动,学生自然也就能感受到“父母之恩大于天”,这样也有助于这些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
“学优生”中还有一些特别内向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我们老师往往除了感觉他们成绩好之外,没有其他印象,因此会忽视对他们的教育。其实这些孩子有丰富的内心,他在成长的道路上缺少关注,会造成性格上的扭曲。如有些孩子过于自私,有些孩子爱占小便宜„„如果老师们没有及时引导,会对这些孩子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对这些孩子,老师要以更大的耐心来关注,要让他们明白老师对他们的爱。内向的孩子他往往不善于口头表达,所以一旦犯错,若老师咄咄相逼,孩子内心肯定接受不了。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更委婉的方式,如写信,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孩子写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倾诉。老师要学会从孩子的“倾诉”中获取信息,于“无声”中帮助他解决问题,让他明白“错误是成长中必经的美丽”。
学生各种各样,当他们犯错时,当我们觉察到“学优生”身上存在错误时,我们必须冷静下来,细细分析,采用正确的方式来处理,让每个“学优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
四、进行“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实质就是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学优生”由于一直在“温室”中成长,养成了娇气、懒惰等坏习惯,他们没有机会接受生活的锻炼,心理的承受能力较弱,面对困难和挫折往往不知所措,甚至一蹶不振,这样对于他们的良好品格的养成造成很大困难。所以老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增强学生的挫折耐力,使他们能在挫折中接受教训,总结经验,完善自我。
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如观看一部励志电影,读一本关于“战胜挫折”的书,让我们的学生明白前进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经历困难、挫折。让学生对此有个了解,做到“心里有数”,这样才不至于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惊慌失措。
教师可以开展各种活动,如“拔河”比赛、“大扫除”、各种知识竞赛等,让他们通过活动感受到自身的不足,感受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遵循“晓知以理、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难度适当”的原则,采用指导、教育、咨询、疏导等方法,教会学生自我调节,使这些学生能够从逆境中摆脱出来,从而健康成长。
面对挫折,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形成对挫折的正确认识,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不断积累挫折经验,正确归因挫折,学会用转移、宣泄、补偿、升华等心理防卫机制来消除受挫折后的不良情绪,让我们的“学优生”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真正含义。
“细节决定成败”!对“学优生”的教育要关注细节,对他们身上具有的缺点、错误,教师要及时指出,采取各种教育方式,让我们的学生能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能认证正视自己的缺点,及时改正,不断提高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