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白银市经济转型的建议
对白银市经济转型的建议
白银市通过培育多元支柱产业、实施4大民心工程、解决民生突出问题、打造城市精神等一系列转型措施,遏制了经济下滑势头,保持了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坚持以经济转型为根本,带动社会、生态、文化全面转型。
二、坚持产学研结合、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结合、自力更生和借助外力结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接续产业结合。
三、坚持推进“6个转变”。发展思路必须由程式化、一般化向抓项目、重载体转变,产业选择必须由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和初级产品向高新技术产业、资源原材料精深加工和新兴产业转变,开发方式必须由自我开发为主向借助外力求发展、全方位开放开发转变,产业布局必须由比较分散向强化园区、实现集群转变,资金投入必须由主要依赖国家投资向坚持国家、地方、银行和民间投资并举转变,环境建设必须由单纯提供优惠政策向注重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
在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中,白银市属于历史欠账最多、财力状况最差、生态环境最恶劣、面临困难最多的城市之一,纵向比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省内兄弟城市和全国同类城市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目前,“两高一资”型工业结构没有大的改变,工业产出80%以上为能源、原材料和初加工产品。环境污染问题突出。部分资源型企业投入不足,装备落后,工业“三废”排放量很大。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各种生产要素紧缺,资金、人才等大量外流。
一、发展有色金属深加工,(主要是铝铜)壮大有色金属稀土新材料产业。铝的用途极为广泛,主要有:
(一)铝型材(包括建筑型材、和工业型材两大类。其中工业用途又分为①交通用:汽车、地铁、交通列车车厢等。②电力工业用:铝杆,电机外壳,电缆等。③电子及家电用:配件外壳,散热片等。④国防:各种武器装备构件。)
(二)汽车铝部件:发动机、散热、轮毂等。
(三)铝板、铝带、铝箔:(建筑装饰板材、印刷用PS板、家电涂层铝箔以及铝基复合包装材料)铜的用途也很广泛,主要有:
(一)铜板、铜带、铜箔:(作为电子产业,汽车产业的铜配件深加工的原材料。)
(二)电子、家电行业:铜散热管、散热板、接插件集成电路等。
(三)汽车工业:散热器、制动系统管路、刹车摩擦片、配电系统)
(四)电力工业:变压器铜带、冷凝管、中高压电缆等。
(五)铜工艺品
由于铝铜缺口的用途广泛,市场非常大,并且绝大部分产品的加工生产都有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因而不存在大的风险。建议:①将西北铜加工厂和长通集团的控股权转让给国内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让这两个企业做大。②通过招商,引进有实力、技术先进的有色金属加工企业。③鼓励引导我市民营企业家投资办厂。
二、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做大特色农产品生产深加工产业,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农产品生产深加工产业要打特色品牌。主要发展优势中药材种植及保健品生产加工。在高扬程灌区(景泰大部、靖远北部为沙漠半沙漠气候)、干旱半干旱山区(会宁大部、靖远、平川一部分)沿黄灌区(靖远、白银区一部分)三类地区分别侧重发展部分品种。
在高扬程灌区、枸杞种植已初成规模,要创出自己的品牌,搞好深加工,进一步增值(枸杞籽油、枸杞叶保健茶等)。另外建议引进发展沙漠红柳大芸种植技术。新疆民丰县、内蒙一些地区已有成熟技术。人工将其接种寄生于红柳根部,则明显加快生长速度。亩产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
在干旱半干旱山区,由于气候与定西地区类似,可发展多种中药材种植。(在定西大部分县区,中药材种植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获国家授予的“党参之乡”、“黄芪之乡”、“当归之乡”等称号,被列为原产保护地)我市发展的“121”雨水集流、地膜粮食种植等技术已很成熟,完全可以用来发展中药材种植。
在沿黄灌区,由于日光温室技术已打破了气候和季节限制,种植条件更加优越,完全可以探索种植部分只有南方才能生产的中药材。建议可以发展养殖药用水生动物。如:养水蛭。水蛭就是常说的蚂蟥,它的身体中含有一种叫水蛭素的物质,能抗凝血,是治疗心脑血栓的特效药,在医疗上有广泛用途。1988年起,我国就大量出口日本。原为野生,全国各地都产。现已发展出成熟的人工养殖技术。水蛭生命力极强,环境要求低,雌雄同体,很容易繁殖。养殖主要是投食和调节水质,(食动物血块和蚯蚓等)半年就可捕捞。适宜生长温度为15-30℃,利用日光温室技术可常年生长。亩均水面收入可达2-4万元。
随着国际上对中医药优越性的认识加深,发达国家已逐步放开了对中医药的限制,中药的消费量将不断加大,中药材价格必定会继续上涨。
三、实施引大工程武川蓄水绿化生态工程。
兰州将秦王川几千个矿坑防渗改造后变为水塘,利用季节时差蓄水,发展水产养殖、扩大灌溉面积,改善生态环境,我市可在武川乡实施类似工程,绿化荒山,减少风沙,改善市区空气质量。还可发展养殖,使农民增收。
:zhaolj@bhsf.cn
第二篇:对加快我县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
对加快我县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
——盂县政协委员 李忠红
据《大元一统志》(1303年)载:盂州有“炭窑十三处,去县南招贤村,岁办官课。”现代考古也证实,从元代起,盂县的采煤业就进入了繁盛时期。可以说,盂县的采煤历史至少有70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在市场需求大、价格上涨快的形势驱动下,煤炭开发强度达到极限。按可采保存储量计算,全县煤矿最多可开采15—20年。由于资源分布和占有的不均衡性,在未来10年中,大部分煤矿企业将因资源枯竭而不得不关闭,同时一批以煤炭资源加工为主的企业和高耗能企业也因生产成本增加而使生产经营将难以为继。资源枯竭、后劲不足、接续产业跟不上已是直接而现实的问题,对于“一煤独大”的盂县经济而言,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山西省委也提出了转型发展的目标。二十多年来,盂县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也提出了许许多多有关调产、转型发展的科学可行的意见、建议,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引导支持下,也对转型发展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建设低碳、绿色环保的生态家园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但总的来看,煤焦耐三大主导产业仍是我县经济的主要增长点。2009年,一二三产业比重为3.39:63.49:33.1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一产1.2%、二产67.63%、三产31.17。而煤炭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县工业增加值的8成以上,引进和新建成的新兴产业正处在成长期,尚未形成强大的支撑力量;财政收入来自于煤炭及相关产业的份额占到6成以上。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特别是近几年来经济增长的动力还是以价格因素和投资拉动为主。科技含量高、有规模、有效益、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凤毛麟角,能够拉动全县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型产业链远未真正形成。“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综合判断盂县当前的经济形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
一、全县经济转型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实际行动推动转型发展。2008年提出了培植八大主导产业、拓展六条实现途径的的“8+6”工业提升,按照“稳定一个基础、壮大两大产业、夯实四大基地、完善两个体系”的思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并提出要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培植新兴产业集群。2009年,出台了《关于实施兴工强县战略加速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就工业园区建设、产业层次提升、招商引资、壮大骨干企业、科技创新、奖励等提出了许多富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意见。按照“重视粮食、做强干果、提高蔬菜、发展加工、完善体系”的方针,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现代农业。可以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转型发展的步伐较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具备了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基本条件。主要表现在:
1、农业产业化初具雏形。经过多年努力和探索,我县农业转型初步形成了种植——特色种植(粮食、小杂粮、大棚蔬菜、干鲜果、花卉等)、养植——规模养殖(猪、牛、羊、鸡、兔等)两大产业链条,建成了粮食、畜牧、干果、蔬菜农产品加工等多门类生产体系,涌现出了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
2.新型工业化进程明显提速。通过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煤炭产业向综合高效发展。并以新型能源和新型材料工业为主攻点,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特别是中小企业,在转型发展中,初步形成了五个产业链条:一是煤矿——电力产业,煤变电;二是煤矿——化工产业,煤化工;三是煤矿——焦化产业,煤焦化;四是煤矿——服务业产业;五是煤矿——旅游业。一批特色产业欣欣向荣,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此同时,着力抓好耐火、冶金等传统产业的新型化、规模化,走低碳、生态、循环发展之路。
3、园区基地建设方兴未艾。西小坪工业园区主体建设和功能配套,为发展以耐火产业为主导的上下游产业奠定了基础。苌池煤电工业循环经济园区正在建设施工。鑫磊煤电化建材工业园区正在进行基础工程建设。孙家庄、南娄、牛村三个铝矾土天然气烧结园区,已初具规模。近年来,通过联合新上、技改扩张等形式,重点抓好大中型企业发展,形成了10个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同时,农业发展以粮食、蔬菜、核桃、小杂粮、万寿菊“五大产业” 为重点,倾力打造“五大基地”。一些中小经贸物流园区建设也是红红火火。
4、转型发展的能力有所增强。按照低碳、节能、环保的理念,继续加快对原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转型换代,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发展循环经济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使我县煤矸石、炉渣、粉煤灰、秸秆,甚至垃圾都有了综合利用的
效率。同时,企业普遍重视科技创新投入和技术攻关,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涌现出了京武牌焦炉硅砖、大寨核桃露、吉天利铅酸蓄电池等名品,以名优产品带动了产业升级。欢乐喝彩、佳佳美小杂粮也已经立足市场,2009年已经有八个农产品进行了无公害认证。近年来,一批企业家依托煤炭生产积累的资金,进军旅游商贸等产业,投资领域更加开阔、多样化。
4、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更加优越。我县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劳动力资源、水力资源,石太客运专线的通车,阳
五、太阳、新中高速公路的建设,为加快转型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利的契机。特别是县委、县政府为优化经济环境,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创建了良好的招商引资机制,有着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
二、影响和制约转型发展的突出问题
客观分析当前我县转型发展的形势,总体上呈现出了扎实推进、健康发展、成效明显的良好势头,但仍存在一些影响转型升级发展的问题。
一是职能部门对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紧迫感不强。职能部门作为经济转型的主要组织者和重要引导者,对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推动产业更新周期不断加快、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缺乏足够的忧患意识,对经济总量扩张中掩盖的产业结构、技术内涵等问题认识不足,抓机遇、调结构,抢速度、促转型的紧迫感还不强;对政府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主导作用认识不到位。从我县经济转型发展的现状来看,真正大项目、大企业的转型发展多属企业自行择业,而非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扶持。许多项目也是企业个人提出后,政府才参与。职能部门的信息库建设严重滞后于全县经济发展进程。而职能部门所引导发展的项目,多数属于能够向上争取资金的“短平快”的小项目,对经济整体转型发展贡献不大。职能部门对于在转型发展中的项目投资调控能力更是微乎其微,一些在外地不能生存、明显有污染的蓄电池、化工等类型企业进驻我县,还有一些项目重复投资,造成“产能过剩”,内耗严重,对我县今后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二是转型发展主导产业不明朗,产业集聚载体建设步伐不快。尽管县委、政府在转型发展上下了功夫,动了脑筋,但许多听起来、看起来很合理的东西,往往停留在纸上,徘徊犹豫,坐失良机。而实际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是产业门类比
较杂、分布比较散,主导产业优势不鲜明。对如何聚焦
一、两个产业,集中力量打造产业链,思路不够明确。忽视农业,轻视中小企业的现象普遍存在。孵化、集聚科技产业的“园区”建设步伐不快,大多数还停留在规划阶段。鼓励转型的扶持政策缺乏长远性、延续性,有些项目的准入门槛过高,标准过严,致使一些已经立项的项目也不能全力开工,尽快建成。目前,除少部分工业园区发展规模和层次水平较高之外,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数量有限、规模小、档次低,县城仅有的几家蔬菜果品市场、建材市场等,规模小,档次低,市场承载能力差,服务功能不完善,很难能够满足转型发展的需要。转型发展的布局也不尽合理,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进展很不平衡。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渠道不畅,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少,支柱产业的市场影响力和辐射力十分有限,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竞争优势。
三是解决转型发展的瓶颈难题还没有大的突破。当前影响和制约我县经济转型发展存在五大瓶颈,亟待突破。一是人才问题。经济转型需要大量的具备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项目管理方面、领土整治和区域经济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而我县支撑主导产业领军企业、一流研发团队偏少,各类型、各个层次的管理人才相当匮乏。多数工业企业仍在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方面寻找价值有限的竞争优势,缺乏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科技研发能力薄弱,最终导致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行业内产品结构趋同导致恶性竞争,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狭窄。农业科技人员是“科技兴农”的主力军,而我县农技推广体系则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投入不足等诸多问题,直接导致了农业科技队伍的老化、流失。二是资金问题。经济转型涉及到多层次、多领域,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而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在发展中,我县绝大多数的企业资金来源于企业自身积累,而其他方式争取的资金相当有限,企业扩大规模和技术改造受到限制。同时,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常因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大量缩小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导致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难,发展举步维艰。三次产业发展的不协调,导致了财税收入比例的不合理,致使一般预算收入太少,县财政无力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扶持更多的新型产业。三是土地问题。建设用地与基本农
田保护是一对很尖锐的矛盾,土地手续制约着很多项目的实施。四是环境问题。近年来,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虽有下降,当仍高于全省水平。全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920立方米,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量的42%。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消耗很大,生态环境的代价也很大。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是我县经济转型发展中需要长期面对的重大挑战。五是基础设施问题。突出表现在城乡基础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需求,公共服务平台功能还不完善,不能为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经营机制、人才机制、融资机制不顺,对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明显不足,新的经济增长点匮乏,严重影响我县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四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畅。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现有管理体制已不适应要求。对国有企业而言,主要是政经不分,行政管理职能和经济运行职能混为一体,造成“两个不到位”。即,行政、社会事务日益繁琐,行政管理难以到位;作为独立承担经济责任的主体,经济活动大多采用行政手段。已成立的园区或集团,企业的诸多功能和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经济运行的市场化也不到位。再者,县委、县政府有关促进转型发展的具体扶持政策非常少,缺乏推动转型必要的政策激励和制度保障。各级各部门普遍重视建设大项目、大企业,对中、小创业者发展关心不够,普遍对中小企业检查多、引导少,罚款惩处多、批评教育少,使很多创业者在起步发展阶段就失去创业信心,很难做大做强。
三、加快我县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
加快经济经济转型步伐,把有限的要素资源引导和配臵到优化存量、培育新的增长点上来,大力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不仅对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而且对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1、在认识上求突破,增强加快转型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当前的经济衰退期即将过去,危机过后必将迎来新的增长周期,只有在立足当前保增长的同时,不失时机地着眼长远调结构、促转型,才能在未来的产业竞争中赢得先机。从全省看,各市县都在应对环境资源困境中,积极谋求以科技创新、转型发展为主题的战略转型。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此消彼长,“敌进我退”,各地发展态势咄咄逼人。机遇稍纵即逝,我们今天看好的项目,可能明天就被其他市
县抢先发展。时不我待,所以我县必须尽快闯出一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才能在未来发展中争先进位。产业转型不抓不行,抓慢了也不行。产业链上的优势企业和优势资源必然向领先集聚的区域流动,抓慢了,现有的优势也会失去。在创新型经济中,企业创新,企业是主体,产业创新,必须政府为主导。新一轮产业竞争中能否抢占先机,就看政府职能部门有没有选准产业的眼光、引导产业集聚的智慧和先发制人的速度,领导干部有没有勇担风险、开创未来的境界。
2、在产业定位和集聚上求突破,进一步明确转型发展方向。县委、县政府关于转型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思路已经清晰。就是:把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作为转型的根本,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模式,坚持传统产业与接续产业的有机统一。现在转型发展的关键就在于落实。选准了就要集中资源、集中要素,按照产业集群的要求重点培植、打造。要依据主导产业发展要求,对产业布局和功能区域重新规划,完善产业集聚、升级的行动计划。对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企业和集聚度低的产业项目,及早谋划淘汰、转移,为主导产业集聚发展腾出空间。“三煤”(煤焦、煤电、煤化)、耐火、冶金产业作为全县未来工业产业竞争的主力,不仅县里要在关键技术、关键生产节点上集中力量、集中投入,为集聚发展拓展空间,还要引导其他中小企业在产业转型中主动进入“三煤”、耐火、冶金产业链,形成以工业园区为核心,辐射全县的产业发展格局,举全县之力,抢占“三煤”、耐火、冶金产业发展先机,打造国内有知名度的特色化产业基地。农业转型以特色打品牌,大力发展蔬菜、干果、特色养殖等优势特色产品,积极开展各种生态园区建设。服务业在转型发展中,要紧紧抓住日益便利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物贸产业,上档次增效益。同时要积极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民俗文化旅游,振兴文化产业。继而通过旅游反哺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着力增育经济增长新亮点。
3、在引进和培育领军企业上求突破,培植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产业链关键节点企业。领军企业决定产业和产业链高端化的程度,对全县主导产业集聚发展起着支撑作用。一方面,要加大对领军企业的引进力度。把握产业链上关键节点的核心技术进步动态,瞄准先进地区的高端产业,可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强化“点对点”定向招商。另一方面,要
引导现有骨干企业创新升级。加强政策扶持和服务,推动现有骨干企业在扩大规模的同时,着力提升科技内涵。积极创造条件,鼓励骨干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研制、开发新产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导骨干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提升带动产业升级的能力,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帮助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资本结构,提升产业持续发展能力。
4、在引进一流创新人才和团队上求突破,缓解高端人才瓶颈制约。鼓励和支持企业引进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持续研发能力并能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机会和环境。同时与高校联合,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创新意识、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企业家。鼓励企业通过委培、定向等方式与院校联合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一方面推进知识创新成果向技术创新、产业创新转化;另一方面加快培养产业急需的科研和管理人才。职业教育要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还应包括对企业在职员工的后续教育,通过新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管理者和劳动者素质。
5、在创新投入机制上求突破,拓宽项目产业融资平台。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一要积极完善政府投入模式。财政性科技投入要适当调节投入方向和时机,扩大在企业初创阶段的投入比例,放大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对新兴产业项目给予切块扶持,切实发挥好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二要向上争取资金。加强与国家、省有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支持,加快推进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省、市实施的重点产业发展专项工程,争取国家和省级重大专项项目和参与重大专项配套。争取省重点结构调整项目补助资金、无息贷款和奖励资金支持。加强资本运作和再融资能力,实现低成本扩张和产业升级。三是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采取补助、贷款贴息和按设备投资额一定比例补助等方式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和成长型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四是加强与金融机构的经常性联系。召集有关银行和重点企业进行接洽,采取多种形式向金融机构推荐重点项目,争取商业性银行的贷款支持,继续完善银政企筹融资平台,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创造条件;
6、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上求突破,着力提高自身竞争力。一是转变观念,切实增强企业自主转型发展的紧迫
感和主动性。帮助和引导企业强化自主创新意识,促进和实现企业真正向创新驱动转变。二是完善创新制度建设,以制度推进企业创新。要把技术进步与企业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结合起来,重点建立健全企业创新制度,确立技术创新在企业的核心地位。三是鼓励引导企业加快科技投入。使企业不断加强对科研和人才投入,真正成为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四是建立专项引导资金,帮助企业进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设立重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基金,帮助企业扭转现实中普遍存在的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的做法。五是深入开展专利、品牌、商标、标准四大带动战略。把推动企业创新和实施专利、品牌、商标、标准战略结合起来,以此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7、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求突破,为加快转型发展增添动力。县委、县政府要把经济转型发展摆在全县发展的重要位臵,加强对转型规划、组织管理、体制机制等重大问题的统筹指导,及时协调解决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建议县委、县政府及时成立“经济转型发展办公室”,对转型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作专门研究,确保“重点项目重要领导重点抓”,建立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目标责任制,保证行政管理和经济运行市场化都能充分到位。要想方设法,优化新兴产业发展环境。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财政支持、等方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在现有的良好条件和基础上,加快建设创新载体,扶持传统产业的企业投资新兴产业,吸引创新人才,营造创新环境。
第三篇:经济转型
经济结构转型
中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在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正以前瞻的目光面向未来。中国经济转型,不仅将为国内发展奠定基础,对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发展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具有深远意义。温家宝在报告中指出,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夯实长远发展基础。我们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加快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经济转型的必然性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金融领域风险没有完全消除,各国刺激政策退出抉择艰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可能加剧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加上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经济增长中投资所占比重过大、一些地方“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产业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调整结构,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社会经济的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转型措施
措施一: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
①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用好技改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节能降耗。
②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推动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③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引导企业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社会责任。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努力把我国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
措施二: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措施三: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o ①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抓紧修订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服务网络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减少、简化行政审批,坚决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②继续落实财政对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央财政预算内技术改造专项投资要覆盖中小企业,地方政府也要加大投入。
③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鼓励建立小企
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措施四:加快发展服务业。
①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
②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等面向民生的服
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
③农村服务业基础薄弱、发展潜力大,要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科
技信息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
④加快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进一步
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逐步实现国家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基本同价。
措施五: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
①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 ②要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处
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
o
第四篇:白银市发展循环经济纪实
忠实履行使命:白银市发展循环经济纪实(上)
“白银到2012年循环经济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将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50%,这一数字鼓舞人心,白银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巨大,势头强劲,值得全国学习”,这是国家循环经济调研组组长郭启明在银调研时对白银发展循环经济做法给予的充分肯定。
进入新世纪以来,白银市面对资源枯竭的严峻形势,全市人民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等不靠,先后与189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大企业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发展循环经济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白银市被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火炬计划白银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被甘肃省列为“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授予白银市“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范例奖”。
白银处在兰州“一小时经济圈”,境内有白兰、刘白高速公路,三条国道三条省道,包兰铁路、甘武铁路、平川矿区铁路支线穿越白银里程251公里。黄河沿岸土地宽阔平坦,中心区建设用地多为荒山荒坡,适宜布局较大的循环经济项目。白银矿产资源富集,“三废”储量巨大,现已探明的金属矿有铜、铅、锌、金、银、锑、钨、锡、钼等10多种。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回收利用率低,综合利用各种有价元素潜力巨大。非金属资源煤炭、石膏、石灰石、陶土、凹凸棒、石英石等储量较大。伴随着铜资源的开发建设,以原材料、能源生产为主是白银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有色、化工、煤炭、电力四大主导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8%,已初步形成了“煤、电、冶、化”一体化的区域综合生产体系,是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甘肃重要的能源基地、化学工业基地和高扬程灌溉区。
目前,白银现堆存冶炼废渣3。3亿吨,含有18种有色金属,其中铜金属含量100万吨以上。由于有色金属冶炼加工规模大,冶炼废渣年产出量大,工业废气排放量为699。13亿标立方米,以二氧化硫为主,二氧化碳排放量260万吨。全市废水排放量为3190万吨,重金属污染构成黄河白银段特征性污染。
能源供应充裕,工业基础良好,全市已建成和在建电厂装机容量390万千瓦,2008年发电量136亿度,供电量86亿度,黄河流经白银258公里,城市日供水能力30万吨,富余10万吨。风能、太阳能、水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有色金属生产能力40万吨,稀土分离加工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煤炭、电力、化工、建材、轻纺等工业配套发展,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农畜产品特色鲜明,加工增值空间较大。
近年来,面对资源枯竭的严峻形势,白银人民艰苦探索,勇于实践,与189家科学院所、高等院校和大企业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发展循环经济在干部群众中形成了共识,成为了一种人文自觉,循环经济进入起步和加速阶段,资源型城市转型向前推进。科学发展观在白银的具体实践就是城市转型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这是白银市人民群众的历史使命,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拓宽发展道路:白银市发展循环经济纪实(中)面对资源枯竭的严峻形势和雄厚的工业基础,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等不靠,积极探索和拓宽以循环经济发展促进城市转型之路。2007年,我市同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联合修订、编制了《白银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得到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四位院士以及国务院研究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甘肃省经委、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大学等13名专家的大力支持,分别出具了评审意见,给予大力指导,为白银循环经济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和重点。各方认为,《白银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具有比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建议国家支持其尽快实施,为白银的发展谱写新篇章。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对白银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列入白银市循环经济项目38项,总投资519.2亿元,投资规模占甘肃省总投资的57.6%。
我市重点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取得了初步成效。六户企业和园区(白银公司、稀土公司、靖远煤业、国电靖远发电公司、白银金奇化工科技公司、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被甘肃省列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园区。正在探索“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和“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模式,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2008年,“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白银)论坛”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白银转型的现实选择和有效途径。投资2.48亿元的白银公司铜冶炼制酸系统改造和投资4亿元的三冶炼三废治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作为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大项目已经建成。全市资源综合利用、燃煤工业炉窑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绿色照明、节能建材等重点项目已经完成,一批新项目正在实施。中科宇能风电叶片、重庆双赢化肥生产、中国水电三局风电设备、中集华骏车辆制造、西藏矿业碳酸锂生产、南京雨润肉类食品、福建盼盼膨化食品、蒙牛乳业等项目已建成投产。日光温室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迅速推广,得到了民革中央和国家各部委的重视、支持,为白银的经济转型和循环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市循环经济项目工业增加值22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8.3%,清洁生产企业8户,资源综合利用率42%。
迎来希望的春天:白银市发展循环经济纪实(下)
我市循环经济将按照科学发展、统筹规划、重点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必须抓好试点园区、重点行业、骨干企业、重大项目的跨越式发展。这一个个园区、一个个项目,必将为白银的城市转型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白银的发展也必将迎来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建设白银循环经济园区,打造循环经济大平台。白银循环经济园区,西起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经刘川工业集中区、东至平川区,长65公里,宽3至8公里,总面积260平方公里。区域内现有工业增加值95亿元,其中,煤炭工业增加值13.68亿元,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35.09亿元,电力工业增加值20.98亿元,化学工业增加值8.36亿元。除“一五”期间已建成企业和近年来新建成的项目外,待开发面积绝大部分为荒漠盐碱地区,农用耕地少,农业人口少,地势平坦开阔,基础设施配套成本低,发展循环经济条件优越。到2012年,区域内工业增加值将达到260亿元,其中,循环经济工业增加值达到140亿元。重点发展有色和稀土金属材料、特色精细化工、能源等循环经济,打造有色和稀土金属采选业及废弃物综合利用、精细化工副产品废弃物综合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基地。同时,形成承接区域工业废弃物再利用的大基地。
培育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集群。重点建设有色及稀土新材料循环产业链、精细化工一体化循环产业链、矿产业和综合利用循环产业链、能源和新能源循环产业链、机械和专用设备制造循环产业链、非金属矿物制品循环产业链、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循环产业链以及黄河文化旅游绿色产业链,打造多产业横向发展与资源再利用纵向延伸相结合的循环经济体系,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绿色消费融为一体,大力实施节能改造工程,淘汰落后产能,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综合集群优势效应。
白银市已被列入《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的项目主要有三大类:主要是资源化项目18项,减量化项目9项,再利用项目11项。这些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793亿元左右,实现利税60亿元以上,年节约能源99万吨标煤,节电33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硫1.9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7万吨以上,削减化学需氧量480吨,综合利用各种冶炼废渣及其他工业废弃物1.8亿吨。
循环经济重点项目主要集中在有色、化工、煤炭、装备制造、建材、农业、服务业这七大行业。以甘肃稀土集团等优势企业为龙头,重点打造有色金属及其他废弃物采造冶、深加工、再生、再加工产业链的有色行业;以银光公司、银光聚银公司、银达公司、北方三泰公司为龙头,以大宗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及废气、废液为原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生态环境相溶性较好的硝化类、胺类及一氧化碳、光化系列产品,并进行产业组合,建立原材料梯次利用的产业链,形成以硝化、氢化、光化和高分子类四条主线为核心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的化工行业;以靖煤公司、国电靖远发电公司等企业为依托,打造煤电、精细化工、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煤炭行业;按照甘肃省循环经济规划关于“依托酒钢集团、中科宇能等企业,发展风电设备制造业”的产业布局,推进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展的装备制造业;综合利用冶炼渣、粉煤灰建设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逐步整合区域内水泥企业,压小上大,促进产业升级的建材行业;建设以肉类、牧草、林果、蔬菜、瓜果、马铃薯等产品为主的循环型农业基地;建设“数字白银”,建立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服务资源型城市转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循环型服务业经济体系;强化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循环经济园区道路、给排水、污水处理、供暖、供气等工程建设,加快土地整理开发,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搞好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服务功能,将白银建设成为兰白都市经济圈综合性物流中心。
第五篇:加快经济转型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适应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的迫切要求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
(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更好地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需要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理念的形成历程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理念的提出
(二)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危机后的新发展
三、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和重大战略”的理解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是对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的深刻把握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发展指导原则的新发展新跨越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五个坚持”
(一)坚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二)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支撑
(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五)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措施
(一)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二)促进节能减排
(三)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这是对现实的清醒判断,也是对未来的关键抉择。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成功走过两步,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赛程过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关键时期。现实的压力让我们清醒地看到,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尽管改革发展的成绩巨大,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但发展中也面临许多问题,如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投资、出口、消费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大,收入分配关系亟待理顺,等等。所有这些,都凸显了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适应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的迫切要求
从国际上看,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它不仅导致世界经济的深度衰退,而且也带来了全球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调整。过去那种亚洲生产、欧美消费、资源大国提供资源的模式将难以为继。世界经济包括贸易未来将进入增速减缓的时期,围绕着市场、资源、技术等方面的国际竞争更加剧烈,同时能源安全、资源安全、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以发达国家过度消费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而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增长在短期内还难以完全承担起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突显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在“后危机时代”,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把握好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全球经济可能在较长时间里处于低速增长,我国发展的外部空间将受到制约;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国家间贸易关系的调整,将使我国未来发展面临的国际产业、技术竞争更加激烈;应对气候变化的博弈和能源资源的获取,粮食供求形势和金融体制的变化调整,也将影响我国经济安全。各国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同时,都在抓紧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为未来更高水平的发展做准备。美国等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实体经济,纷纷推出绿色新政、再工业化等战略,力图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扩大优势、抢占制高点。在这一新的背景下,如果我们不能尽快适应世情变化,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就很难更好地抵御各种风险冲击,就很难改变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低端位置的状况,就很难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只有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增长更多地建立在扩大内需、结构优化、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应对新的挑战,在未来的国际经济竞争格局中赢得主动,扩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空间。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基础,除此以外,至少还应包含经济结构的优化、社会结构的改善、环境的治理和美化、收入分配的合理化等,它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除了涉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之外,还需要统筹兼顾处理好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内涵更广,要求更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贯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必将引起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过去,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重增长、轻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不高。二是发展的成果没有很好地惠及民生。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上述不合理发展方式的冲击。进入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战略意图,更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性。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面临很多的转型,包括从总量到结构、从投资到消费、从二元到一元、从开放到全球、从增长到发展等等。能否成功转型,既关系到我们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又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
日本内阁于2011年2月14上午公布了2010年日本名义GDP总值。数据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日本去年10-12月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下降1.1%,总计为54742亿美元。日媒报道说,尽管美元贬值有利于日本GDP换算美元时数值提高,但抵不过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势头,2010年日本GDP低于中国2011年1月公布的58786亿美元,日本已经正式交出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位置。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中国经济总量的增加、位次的提高使中华民族复兴的物质基础更牢固。“我们一方面要看到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也要看到我们的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我们还有很多重大的经济结构需要优化。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水和资源比较高,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质量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GDP排序在100位以后。这是中国的现实,我们要冷静客观地对待这个现实。事实上,GDP只是总体经济实力的一个方面,如果从整体经济实力来看,如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发展阶段人均GDP来看,中日差距很大。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核心指标之一,但不是唯一指标。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世界位次不断提升是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但同时更要看到,中国经济的差距和不足,看到百姓生活水平仍待提高,看到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漫长。“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不但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甚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日本的发展,比如城乡之间、经济社会之间的发展比较平衡,而我们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差距很大。”相对于GDP总量,人均GDP能更好地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数据,中国人均GDP在世界排在第100位左右。按照每人每天1美元收入的联合国标准,中国仍有1.5亿贫困人口。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近4000美元。从国际经验来看,这个阶段既拥有继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环顾全球,成功启动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不在少数,能够持续推进现代化进程并最终获得成功却不多见。不少国家在迈入现代化进程后,最初的发展势头相当不错,后来却出现停滞甚至发生逆转,关键原因就是没有及时对发展方式作出调整。对于我国而言,要成功应对挑战,保持现代化的连续性,就必须把握全局、抓住机遇,使发展方式的转变,由市场的自发走向改革的自觉。
发展是第一要务。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就意味着未来5年中国的发展将要在“世界第二”这样一个起点上往前走。人均GDP将超过3900美元甚至突破4000美元,意味着中国社会已经开始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们的经济总量是世界第二,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排在世界第99位,人均国民总收入更是排在世界100位之后。
从“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各方面的情况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然具备较多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存在诸多挑战。一方面,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的差距扩大以及经济与社会、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等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成为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另一方面,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消费行为、社会利益格局和大众诉求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些都对现有的增长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从国际上看,能够达到中等收入的国家不少,但能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却不多,根源就在于不平衡、不协调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可持续,在于发展的模式没有根据世情、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变化而转变,最终落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我们要在这一重要时期实现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就必须未雨绸缪,切实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化解矛盾,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所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大力提升管理水平,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产业结构不合理,突出的是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足;缺乏核心技术,主要是因为投入不足、机制不健全和人才不足;管理方式粗放,主要是决策机制不灵、内控机制不严、组织管理不精细。2009年,我国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08年单位研究开发经费产出的发明专利仅为韩国的1/5。创新效率不高使得我国对外技术依赖程度较高。比如,我国服务业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和质量远不能满足需求,这不仅加大了资源环境压力,也不利于缓解就业矛盾。要根本解决我国产业发展中的结构、技术和管理等方面问题,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各项改革,完善市场体制,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的竞争力。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重大举措
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这一基础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这些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未来五年发展有许多有利条件,比如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科技教育等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断完善。改革开放使得发展的活力和潜力进一步释放等等。但在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中,也存在许多不利因素。
不利的因素集中表现在,就是我们发展当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个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了、加剧了。第二个问题就是几个方面失调,包括我们需求结构过多地依赖出口、依赖投资,我们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结构发展过多地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比重相对是比较低的,你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什么?应该依靠科技、依靠体制的活力,应该依靠管理的创新,但是相对来说,我们更多还是依靠物质投入,这个也应该转变。第三个就是妨碍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比较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但能源资源消费也大量增加。2009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美国的2.9倍、日本的4.9倍、欧盟的4.3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消费的铁矿石、粗钢、氧化铝和水泥分别达到8.7亿吨、5.67亿吨、2600万吨和16亿吨,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54%、43%、34%和52%。为了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能源资源进口越来越多,2009年石油、铁矿石等资源的进口依存
度都超过了50%。我国自然资源禀赋总体较差、人均拥有资源量偏低,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正在逐步提高,能源资源供应风险明显增加。如果说一些短缺资源可以通过进口解决,而生态环境是无法直接进口的。当前,很多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承载能力下降。近年来,一系列水污染事件,一些地区的重金属污染事件,再三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如果继续沿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增长路子走下去,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将进一步加剧,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只有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更好地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需要
经济发展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是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改革成果,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内容。“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的同时,社会事业较快发展,民生得到较好保障,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比“十五”末实际增长了47%和38%,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也要看到,有的地方,经济发展了,青山绿水没有了,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善与经济增长不相匹配;居民收入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偏低,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在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领域,投入不足,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仍较突出,这些都不同程度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破解这些难题,出路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始终把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工作首位,努力使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每一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标准。对社会主义中国而言,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而是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顺应人民的新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证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人民从发展中共享成果,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