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7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7、祖父的园子导学案设计(上)
五河县沫河口中心小学 黄友刚
一、学习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双臂、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迫害、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厘米、绞尽脑汁”等词语。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
1、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自豪和愤懑交织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
三、知识链接
1、草履虫: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体圆筒形,前端较圆,中后部较宽,后端较尖;从背上看,形状像倒置的草鞋底。全身布满大致同长同细的纤毛,纵行排列,用以行动。身体的一侧有一条自前端斜向腰部的凹入小沟,称“口沟”。口沟底有口,口沟内有较为长密的纤毛,可鼓起水涡而摄取水中的细菌和其他有机物作为食料。
2、进化论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创立的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
3、哥白尼与“太阳中心说”:在古代,人们由于眼界狭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有限的,太阳、月亮和众星都围绕地球运行。16世纪,波兰杰出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根据30年的天文观察和推算,认为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在每时每刻地环绕太阳运转。但那时欧洲的封建教会不支持这样的观点,谁提出这个观点,就会遭到教会审判异端教徒的法庭的迫害。所以,哥白尼直到临死前,才把自己关于“太阳中心说”的著作发表。
布鲁诺的遭遇:布鲁诺是意大利的科学家,他是哥白尼的推崇者,而且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他指出宇宙中有许许多多像太阳系一样的星系,而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由于热情传播这一新天文学说,他被教会推到审判异端的宗教法庭,在监禁7年后被活活烧死。
伽利略的遭遇:17世纪,意大利的天文学家伽利略,非常赞同哥白尼的观点,他寻找方法,给这种观点以科学的证实。但是他还是遭到了教会的谴责。宗教法庭把他传去,不断地审讯他,折磨他,让他跪下宣誓放弃自己的观点。但是当伽利略站起来后,他不禁喃喃自语道:“可是,地球仍然在转动呀!”后来,伽利略被监禁在家中,不许外出。
4、词语积累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禁”读jīn。如:听爷爷讲他过去的苦难,我情不自
禁地流下了眼泪。
轻盈:这里形容动作轻快。如:她迈着轻盈的步子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如:在集体生活中要自觉地约
束自己的言行,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绞尽脑汁:费尽脑筋,拼命地思考。如:这道难题我绞尽脑汁也没找出答案。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如:周老师很严厉,讲话时总是一本正经的样子。
澄澈:水清见底。
天赋:自然具备,生来就有。
进化: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演变。
绞尽脑汁:形容费尽心思。
眉目:事情的头绪。
困窘:形容为难;感到难办。本课指我面对老师的误解和同学的嘲笑,不知道怎么办好。
5、读后感:《童年的发现》
今天,我们学习了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的《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在童年
时的一项科学发现,重点叙述了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作者那种求知若渴的精神和
他那惊人的想象力读后我很受启发。他之所以在童年就会有这个发现,主要是因为:第一,敢于提问;第二,反复思考;第三,大胆想象。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大胆思考,更重要的是要有勤奋钻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是充满神秘的。小时候,我对什么都感到好奇,喜欢看《十万个为什
么》,还经常跟在爸爸、妈妈身后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人是从哪里来的?火箭怎么
能升上天空?什么是原子弹?为什么一年要分春夏秋冬?这些问题常常使爸爸、妈妈都目瞪
口呆,他们被我问住了答不上来时显得很狼狈,有时就胡乱编个答案搪塞过去,我也就似懂
非懂地相信了他们。
通过学习《童年的发现》,我懂得了一个道理:科学是一项严谨的事业,来不得半点马
虎和虚假。曾经听说,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的。可我曾看过著名生物学博士曹虎的一篇文章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才知道人类的远祖到底是森林古猿还是海猿,至今还是一个谜呢!
我想,长大后,我一定接过这根科学的魔棒,象费奥多罗夫那样弄清究竟谁是我们的老祖先。
第一课时
一、问题逻辑
1、自由朗读文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3、反复朗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
4、仔细地读读着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
5、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
6、默读课文,思考:“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
二、学法指导。
1.课前,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故事读一读。
2.本课的重点是讲作者童年的发现。着眼点不要放在发现本身,而应该放在发现的过
程上。也就是说,应该知道“我”童年时为什么会有这个发现。要自主读书,充分地读书,了
解作者是怎么发现的。通过读议明白:作者童年时之所以会有这个发现,跟他的敢于提问、不断探究、大胆想象是分不开的。
3.要在读书中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反复读书尝试理解,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跟
大家交流讨论。比如:“做梦飞行真的是在长身体吗?”“老师为什么误解我?”“作者最后一句
话是什么意思?”等等问题。对于涉及到的生物学的知识,有兴趣的同学可课外查阅资料解决;
跟理解课文有关的问题,可深入读书,展开讨论来解决。
4.要重视有感情的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有助于更深入地体会作者好学探究的精神和
大胆的想象及作者的情感。要注意指导对发现过程的朗读。关于描述梦的一段,通过“只
要……就……”“甚至”“那样……那样……”“似乎”等词语,要读出梦的神奇和梦中飞行的美
妙;关于请教老师有关梦的问题部分,要读出好奇的心理和迫切探究的心情。
5. 关于写字的学习,应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匀称,笔画简单的“汁、亏”两字,不
能写得过于单薄;并且注意联系已有知识,总结书写规律,如“胚、臂”两字,部首同是月字,但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月”的写法也不同。结合这两个字,回忆学过的其他月字部的字,掌握书写规律。
6、关于“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的学习可根据学习计划,分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计划:(1)找出有关的句段。(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话
或一个词语。(3)在白纸上画出简单的发现流程图。
三、学习反思。
四、作业布置。
1、抄写课文中描写“我”的发现的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
3、写出近反义词
近义词:祸患()迷恋()妨碍()惊讶()
反义词:轻盈()澄澈()
五、归纳小结。(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
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由()引出了为什么会在()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
2、课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开头到“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讲“我”九岁时发现了(),却在后来因此受到()。第二部分(“我的发现起于梦中飞行”到“我想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讲“我”发现()前后经过。第三部分(“又过了三四年”到全文完),讲“我”在课堂上得知自己()竟然与()完全相同2010-04-20 22:14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8、童年的发现导学案
五河县沫河口中心小学 黄友刚
第二课时
一、问题逻辑
1、默读课文,思考:从“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依据,画出相关的句子。
2、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交流。
3、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
二、学法指导。
1、根据自己的理解,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重点理解。
(1)“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
①“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轻声朗读这段话,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
◇如果你也做了这样一个梦,或者你真的能飞了,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②“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朗读这段话,哪些地方是“我”的幻想?
◇当“我”发现或者是幻想了这样一个规律时,“我”是怎样的心情?(格外高兴、得意„„)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我”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
①“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
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找一找“我”问了几个问题?把问题画出来。
◇想一想,这些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个问题套着另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
◇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这段话。
②“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想象“我”研究以条鱼的样子,朗读这句话。
◇你觉得“我”会翻来覆去的看些什么?会想到一些什么?
(3)“我”是一个幽默的孩子。
①“幸亏他没有容我解释„„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你觉得这段话哪些地方很幽默,为什么让你读着想笑?
◇举例说说“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可以举例,比如:在科学史上,科学家受迫害的事例很多。如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就曾因为在天体运动上的发现受到审判并被投入监狱。哥白尼热情地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
◇你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我们无论想做一件什么事情,还是要做一件什么事情,都要(),都要有足够的()去面对„„
②“听完这句话,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朗读这句话,体会其中的幽默和机智。
2、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
可以从多个角度自由的讨论,比如:
(1)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要大胆创新,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2)童年的胡思乱想就是一种“发现”。
(3)童年很美好。„„
三、学习反思。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①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②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我跟你可不同,事情过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笑出了声音,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③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3、写一写自己的“发现”。
五、归纳小结。(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本文是对往事的回忆,回忆的内容按()先后安排。文中有多处()的描写。这些描写把“我”()过程中及()前后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了。
2、本课讲的是作者(),反映了儿童()的特点和惊人的()。
3、课文先概述了(),然后具体叙述(),最后写()。
4、作者语言(),对自己童年的发现颇(),对因童年的发现而被老师误解有一丝的()。,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结果(),但“我”从中也()。
第二篇:小学五年级语文下 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58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22人。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看,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家长又疏于督促,还需老师加强辅导。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需要老师好好引导教育。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共八组: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
(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生字表
(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
(二)教材特点:
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2、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3、专题设置更加灵活,编排形式在继承中又有发展
4、导学和练习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变化
6、在“综合性学习”中,指导学生设计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引导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三)单元重点、难点
第1单元: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第2单元: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二是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三是丰富语言积累;四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第3单元: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第4单元: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第5单元: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第6单元: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第7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第8单元:一是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二是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三是要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四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体现双向互动。
2、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
2、培养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要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时间安排:
时
间
内
容
课 时 第1周~第3周
第一组
走进西部
12课时
第3周~第4周
第二组
永远的童年
13课时
第5周~第6周
第三组
语言的艺术
10课时
第7周~第10周
第四组
他们让我感动
12课时
第11周~第13周
第五组
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13课时
第14周~第15周
第六组
走进信息世界
14课时
第16周~第17周
第七组
作家笔下的人
10课时
第18周~第19周
第八组
异域风情
10课时 选读课文:
8课时 总
计:102课时
第三篇:语文:7《珍珠鸟》教案(语文S版五年级下)
7、《珍珠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由于“我”为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地呵护它们,逐渐得到了它们的信赖。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
二、过程与方法:
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语句,了解“我”是怎样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着“信赖”又创造了怎样美好的境界。从而进一步理解作者为什么笔尖泻下这样的感受。然后联系生活实际,与同学交流自己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着句话的理解体会。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靠相互之间的信赖。
教学重点:
知道虽然珍珠鸟很怕人,但是由于“我”为它们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呵护它们,才使得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给“我”带来情意,从而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要靠彼此的信赖。
教学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 教法与学法
讲授法、朗读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摘抄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
3、学习作者精心呵护一对大珍珠鸟的内容。
4、试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作者精心呵护一对大珍珠鸟的内容,初步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关爱。
教学过程:
(一)读题目,师生共同介绍作者。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并强调一些字词的读音,如:垂蔓、葱茏、啄着、撞得、嚓嚓、较远、扒开、趴在、颤动、好熟、呷呷嘴
2、学习“巢”的笔画,订正“框”的笔顺。
3、结合课文相关语句,理解词语意思:决不、神气十足、再
三、信赖
4、检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将订正过的字词在句子中朗读准确。
2、默读课文,想想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3、全班交流。
(四)师生共同介绍珍珠鸟,了解到它是一种怕人的鸟,阅读课文中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练习朗读。
(五)品读作者精心呵护一对大珍珠鸟的内容,初步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关爱。
(六)作业: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摘抄课文中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由于“我”为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地呵护它们,逐渐得到了它们的信赖。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靠相互之间的信赖。
教学重点: 知道虽然珍珠鸟很怕人,但是由于“我”为它们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细呵护它们,才使得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给“我”带来情意,从而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要靠彼此的信赖。
教学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齐读课题。先播放珍珠鸟的视频画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是怎么描写珍珠鸟外形的?冯骥才先生饲养了一家三只珍珠鸟,在小鸟与大作家相伴的日子里,作者曾以他的笔触流泻下了一时的感受,还记得是什么吗?齐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初读了课文,你知道是说的是谁信赖谁呀?(珍珠鸟的雏儿信赖作者冯骥才)
(二)学习课文: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1至5自然段,大家知道了那一对大珍珠鸟与作者一点点?(熟悉了)可作者是怎样描写小珍珠鸟逐渐信赖作者的呢?出示自学提示:认真默读课文第6-16自然段,从哪些语句看出小珍珠鸟逐渐信赖了作者?你有什么感受?做简要批注,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默读自学批注,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教师设想:学生学习的切入点可能会有多种,如:按照文章顺序谈,也可能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也可能将两处联系起来谈,这都是允许的,教师要顺学而导,以学定教。
(1)“探脑袋”:小珍珠鸟的好奇心多强呀!(2)“屋里飞”:
小珍珠鸟在屋里的具体表现让我们忍俊不禁,它都去了哪呀?(笼子四周——柜顶上——书架上——灯绳旁——画框上——窗框上)地点变化了这么多,但我们为什么没有错乱的感觉,作者是如何巧妙描写的?(用了三个“一会儿”)瞧,我们低年级学过的表示时间短的词大作家用的多巧妙呀,没画下来的同学快快批画积累下来。
小珍珠鸟在屋里四处活动,看来,它不仅活动的地点变了,活动的?(方式)也变了。如果我就是作者,谁能来扮演小珍珠鸟告诉我原因好吗?师生进行对话。
师:你这只小家伙为什么起先只在笼子四周活动呢?
师:为什么又敢在我的屋里飞来飞去呀?
师:你为什么要落在柜子顶上呀?
师:你为什么那么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还敢啄我尊敬的那些大文豪的名字呀?
师:你一定觉得撞灯绳,跳上画框很有趣吧?窗子都打开了,你站在窗框上为什么都不飞出去呢?
自由读,指名读。
(3)“喝茶水”:
它的这一系列举动,确实有了很大变化。看来大家越来越了解它了,能结合课文内容补充一下吗?[出示文字片] 它先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它是一只的小鸟。然后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感受,它真是一只的小鸟。它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它更是一只的小鸟。指名回答。你们填写的这些词,不禁让我想到都和文中哪个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怕人的鸟)珍珠鸟的性格也变化了?能将你的感受朗读出来吗?
(4)“啄笔尖”:同桌合作朗读这一段。
(5)“肩头睡”:
作家不是最珍惜自己的创作时间吗?不是最怕自己的创作思路被打断吗?(出示资料:冯骥才先生的话:“我的生活秩序是很严的。无论有多么忙,我还是要保证每天有写作的时间。”)小鸟在作家创作时睡在他肩头的画面却被作者称作美好的境界,对比冯骥才先生的这句话,不矛盾吗?你有什么感受吗?(冯骥才将呵护小鸟看得比写作更重要)
我们也和作者深有同感,都不忍心搅了小鸟的甜梦,我们该怎么读这一段呢?指名读。提示学生应轻声慢读。
(三)回读第1—6自然段:
1、看来,在作者的精心呵护下,小珍珠鸟的活动地点变化了,我们感受到小珍珠鸟的活动方式、性格也发生变化了,它越来越亲近“我”,越来越信赖“我”了。透过小珍珠鸟的变化,你感到仅仅是小珍珠鸟信赖作者吗?
大鸟也信赖我,它们允许自己的孩子飞出笼子,与“我”亲近。
2、文中哪些语句体现出一对大珍珠鸟也信赖“我”?你不禁想读一读课文的哪些段落?默读1—6自然段,画一画相关语句。
3、谁来朗读你画到的语句,体现一对大珍珠鸟也信赖“我”。学生朗读所画语句。
(1)“它们就像躲进深有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伴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2)“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的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3)“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四)关注描写人的语句,体会信赖是彼此创造的:
1、不论是大珍珠鸟,还是小珍珠鸟都对“我”产生了信赖,但这珍珠鸟一家为什么会对“我”产生信赖呢?(因为是“我”精细呵护它们的缘故)画一画描写“我”精心呵护珍珠鸟的语句。学生朗读,体会“我”对鸟的爱。归纳出:不看——不管——不伤害——不停——不写
2、此时,我们再来体会作者的感受。你感到仅仅是鸟信赖人吗?作者坚信只要通过自己的精心呵护;自己对小鸟的尊重;自己的付出的爱,就一定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扩展升华课文内容:
1、作者仅仅是想表明生活中只需要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吗?(不,人与人之间都需要信赖)
2、是呀,有了信赖使世界多了一抹温馨的色彩,是什么才能使“信赖”永驻人间呢?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为是“爱”!因为爱,所以作者对珍珠鸟一家呵护备至;因为爱,所以作者笔下的小鸟也充满了灵性。在大千世界里,何处不需要关爱,何处不需要信赖?让我们再深情地读读作者那富有哲理又打动我们的话吧!齐读:“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3、你能仿照作者“信赖,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写一句有关信赖的句子吗?学生写后汇报。大家都对信赖有了更深的感悟,就让我们心中多一份信赖,充满爱的情感,一齐努力地去追寻作者所期望的那种境界吧!
(六)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回忆自己的生活中,亲身经历或读到过哪些人与动物,人与人彼此信赖的事,写下一篇日记。
板书设计:
7、珍珠鸟
大鸟信赖探脑袋
珍珠鸟————————————人屋里飞 小鸟爱喝茶水
啄笔尖 教学反思:
肩头睡
第四篇:五年级语文备课 (7)
灌云县东王集心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陶校长的演讲
第二课时 上课时间:2012年9月11日
总课时数:2 学习目标:
1.能说出陶校长的后几问分别包括那些意思? 2.能运用学法进行自学。
教学重难点:能说出陶校长的后几问分别包括那些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7课,陶校长演讲的题目是什么? 2.他的第一问是什么? 3.为什么要这样问? 4.如何才能做到呢?
二、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自学这段
要求:看看这一段问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 2.学生自学本段。3.小组交流讨论。4.集体讨论: a.问了什么? b.为什么要这样问?
c.朗读指导,突出“有了„„才„„” d.怎样才能做到?
e.朗读指导,突出“要想„„就„„就„„” 5.有感情朗读课文。6.小结学法。
三、学习余下段落 1.学生自学三四两问。2.小组交流讨论明白了什么? 3.全班交流:
a.你明白了什么?
灌云县东王集心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b.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引导学生理解三四两问。4.朗读指导。5.齐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复述课文。板书:
26.陶校长的演讲
身体有没有进步?生命之本
每天四问 学问有没有进步?前进源泉 工作有没有进步?打牢基础 道德有没有进步?做人根本
第五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教材说明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教材说明
依据本套教科书“放低起点,小步快进,激励自主,成功达标”的编写原则,本册教材在第一、二学段教材编写特色的基础上,遵循《语文课程课标》第三学段的目标要求,从课文的遴选到练习的设计,从教材的编排到呈现的方式,从课型的确立到“积累与运用”栏目的设计,较之以前,都有了一些改进或变化。为了配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的使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读懂教材,使用好教材,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内容、编写特点、教学目标与实施建议作简要的介绍,供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参考与借鉴。
一、本册教材的基本内容
本册教材继续按主题组元,其八个单元的主题大致为:
风景名胜爱的颂歌
真情世界智慧人生
科学视界尊重生命
革命传统传统文化。
(附本教材的目录两页)
每个单元包括课例、“积累与运用”两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3篇(含批读课文),略读课文1篇。精读课文后列有导学、导教功能较强的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则较简略,它有助于师生正确把握课型。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了“课文链接”,提供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积累与运用”由温故知新、语海拾贝、互动平台、口语交际(或综合性学习)、习作与自主阅读六个栏目组成。全册共有精读课文22篇(含两篇批读课文),略读课文8篇;“自主园地”附有8篇自学课文,共计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到批读,到略读到自学,按四个层次编排,体现循序渐进、由扶到放、由讲读到自学的设计思路。
本册要求会认、会写163个字。为了便于教学,这些生字先分别在精读课文后的生字方格里列出;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教材后又附有生字表。
二、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1.选文上:既突出多元视角,又具有文化品位
翻开本册教材,一个多姿多彩的阅读世界呈现在大家面前。细细浏览,我们会发现本册教材选文的视角多元,品质高,且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适合儿童阅读的中外名家名篇约占了二分之一,足见其文化教育含金量高、文学品位纯正。
选文视角的多元与具有文化品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展示地域风情的名家美文。如第一单元以写景为主的主要课文,那柔情似水的《故乡的“水墨画”》让学生走进故乡那涨满菱角的池塘,观看红蜻蜓、花蝴蝶、小青蛇,还有鼓眼睛的青蛙在菱盘上尽情的嬉戏,去采撷刚出水的、鲜嫩的、清甜的菱角;那洋溢欢声笑语的《海滨仲夏夜》让学生欣赏“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的火焰,闪烁着”,以及苍穹中那“一串流动的珍珠,和满天的星星互相辉映,煞是好看”的美景;而热情奔放的《草原即景》,像寂静的、广袤无边的大海,而风呼啸时,又像奔腾的千军万马,动与静的草原带给人们无穷的遐想;还有那弥散淳朴民风的《吐鲁番的葡萄沟》等,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示着华夏大地自然的美,让学生与作者一道去欣赏祖国山川的美景,让学生的心与优美的文字一起飞扬。其次,是用真情编织的爱的颂歌。如二、三单元的课文以叙述与抒情为主,这八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对荡气回肠的友情、催人泪下的亲情、梦绕魂牵的乡情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对生活、青春以及儿童的“异想天开”予以了由衷的赞美与真诚的欣赏,展示了人世间的真、善、美。如《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通过对爱德华在灾难中第三个电话内容的寻觅,让我们从他朴实无华的生命留言
——“妈妈,我爱你”中,感受到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挚爱与无限的眷恋;十八岁的少女达格妮从大音乐家弹奏的《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优美乐曲中,不仅听到了真诚的祝福“你是黎明的曙光,愿幸福陪伴着你”,更感受到了“信守了10年前的诺言”的美好诚信;还有《我和乌丽娜》中两位小朋友逛古城、数古桥中结下的诚挚的同学情谊……这些课文用“人性的美”、“心灵的美”、“情感的美”,给学生的心田注入真、善、美的清流,引导学生崇善、从善。
第三,彰显中外人民智慧的发明创造。如四单元的课文就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毕升的梦想》让我们在为爱动脑筋的毕升的执着而为之倾倒的同时,更为他的发明对世界文化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而感到骄傲自豪;从《最佳路径》的创意中,我们再次真切地感受到有不少的创造发明都曾有一段“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过程,可见丰富人生阅历是多么的重要;《迟到的奖赏》用深情的笔触,介绍万维网的发明者科学家蒂姆把公众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以发展科学、造福人类为己任,为人类营造一个统一的网络世界,方便“人们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他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的确让人心生敬意;《与太阳赛跑》用大朋友的口吻告诉小学生:要做生活的强者,就要始终走在时间的前面,“假若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让学生感到“惜时”不仅仅是一种人生态度、进取精神,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第四,有弘扬民族文化的经典名胜。如八单元的课文充盈着优秀的传统文化气息,脍炙人口的《诗词两首》,既让人感受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那清新的田园风光、淳朴的乡村生活,又让人领略西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季美景;《我爱你,中国汉字》深情地赞美了汉字独有的魅力与韵味,它的形象、声音、气味,它蕴含的情感,发生的变化,想象的魅力,“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那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读来令人振奋;《闻名中外的“三孔”》让人们在欣赏古建筑——孔庙、孔府、孔林的壮观时,一面感受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文化的博大精深,一面不得不惊叹建造者们的巧夺天工,“三孔”布局的完整、造型的优美、工艺的精湛、碑刻的珍贵、孔墓的大气等。
第五,有趣有益有用的科技天地。在《有趣的生命时钟》中“走进绚丽多姿的生物世界,我们会发现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命时钟,许多生物的活动是按照昼夜的节律周期进行的”;在《送你一片绿阴》中,领教“爬山虎”的特点与作用——“我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大”,“不仅可以吸收环境中的噪音,而且能够吸附飞扬的尘土”;在《体验“航天生活”》中感受像云一样轻柔的“航天飞机服”,体验“失重”状态的美妙,无定式的睡觉姿态的可笑;在《采访周博士手记》中认识太空水、纯净水、矿泉水、开水各自的利与弊。科技文章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科普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第六,尊重生命的美好境界。在《珍珠鸟》中让学生体会作者与珍珠鸟的和谐相处,认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意义;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体验小女孩的孤苦无依,她只能在火苗中想象好吃的烧鹅、圣诞树的美丽、奶奶的温柔慈祥,生命在寒冷与饥饿中,在充满火光的期盼中燃尽,使我们倍加珍惜幸福的生活,亲情的温暖。在《胡杨赞》中,认识胡杨“长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地千年不腐”的生命,胡杨“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的毅力,胡杨“只知道默默地奉献,从来没有索取”的高尚品行;《到山下去看树》中感受战士们长年驻扎在冰天雪地的高原默默奉献生命的崇高,以及到山下去看树的悲壮与“奢侈”。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生命的顽强,意志的坚定,想象的美好。
第七,具有教育意义的革命传统故事。《贺龙钓鱼》中,简陋的鱼竿“凝聚着贺龙革命必胜的信念,对战友骨肉般的深情厚谊。”让学生认识老一辈革命家高尚的情怀;《小兵张嘎》中,小嘎子勇夺敌枪的机智勇敢让人钦佩与崇敬;《江姐》临刑的话语“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展示了革命者对死亡的从容,对敌人的蔑视,对革命的坚定信念;《骄傲吧,祖国》中,我们看到第一个涉足死亡地带——南极腹地文森峰登山探险的一名中国女科学家,热爱科学、献身科学、不懈探究的身影,体验“中国人在南极发现铁矿”的喜悦、自豪、骄傲!
综观整册教材的阅读文本,无论是经典的童话,厚重的传统文化,革命的故事,还是优美的散文、动人的诗歌,抑或是科技小品文,新闻作品等都给予了学生多方面的精神营养,心灵陶冶,让学生受到古今中外经典作品的感染和优秀时文的激励,以培植学生美好的情感,使之能涵养品性,净化情感,充实精神,提升思想。
2.体例上:既注重学段衔接,又不失螺旋上升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增强,本册教材的精读课文、批读课文、略读课文所占的篇幅较之以前有所调整。全册书32篇课文,其中有22篇精读课文,8篇略读课文,批读课文仅有两篇。批读课文的呈现形式有所改变,即不再由编者作旁批引领,而是把批读的空间完全留给学生,让学生借助课后的提示自主阅读,自主批注,养成边读、边想、边动笔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阅读的质量。
“课文链接”——为了帮助学生学好文本,同时增强生活阅历,开拓文化视野,积淀文化底蕴。本册教材的部分课文,如《草原即景》《生命的药方》《和太阳比赛早起》《献给守林人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毕升的梦想》《小兵张嘎》《江姐》《诗词两首》《闻名中外的“三孔”》等,在课后新增了“课文链接”的栏目。这栏目或介绍相关作家生平事迹与主要文学成就,(课文链接118页、171页)或简介相关的背景知识或资料的(课文连接136页、)为学生的阅读扫清了障碍,引领学生走进经典,亲近名师,提升品位。
“互动平台”——进入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习得必要的读写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本册教材的八个《互动平台》通过师生或者学生之间的即兴交流讨论,帮助学生及时地梳理、巩固本单元或本期需要学到的相关的、也是必要的读写知识与方法。如一单元(19页互动平台)重在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形象;二单元(40页互动平台)则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线索与思路;三单元从习作的角度(62页互动平台),既引导学生感悟本单元课文结尾的作用,又鼓励学生尝试着写出有创意的、吸引人的结尾,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五单元(104页互动平台)重在巩固已学会的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七单元(152页互动平台)让学生把握写读后感的方法;八单元(173页互动平台)启迪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这些“互动平台”的内容既源自本单元的文本,又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读写目标的要求,做到了突出学段特点与年段特点,让学生在把握年段特点的基础上,由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习作,上升到自主发展。
3.练习上:既强调基础学习,又不失学法引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的练习上。本册教材在练习设计上既强调基础学习,又不失学法引领。课后的问题与练习,紧扣教材重难点,突出年段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积累与表达的语文素养。如《故乡的“水墨画”》(课后练习5页)一课后先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中描写的情景。”这道题旨在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把握课文内容;接着设计了“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在描写中的作用”,这道题重在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咬文嚼字”,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进而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语感;第三道题抄写叠词,既让学生积累语言,又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叠词的音韵美,节奏美;最后一题是背诵课文2.3段。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从词语积累上升到句段积累,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本册教材每篇精读课文后都安排了三道或者四道题,有的引导朗读或默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有的抓住重点段落或重点语句进行深入理解;有的从表达方式上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特点;有的要求勾画出段落的中心句,或归纳每一段的内容;有的从抄写、背诵方面提出要求。“课后练习”从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习阅读方法,同时也更加关注文本,揣摩语言。
另外,课后练习还采用了灵活安排和指定任务相结合的方式,以体现自主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比如,有的课文要求“背诵你喜欢的部分”,“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一背”,“课文中有不少描写景物的好词佳句,选自己喜欢的抄一抄”,选作题中还设计了一些动手题,如《最佳路径》的选作题(73页)“通过多种途径,查一查有关迪斯尼乐园的资料,对你感兴趣的信息进行整理,然后张贴在学习园地与大家分享”,体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有的则明确指出“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加强学习的指导性,增强教材的操作性,以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的相辅相成。
课后练习的设计,注重开启学生思维,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给予学生自主体悟、自由表达的空间。如《生命的药方》(27页)课后练习的3题指出“生命的药方”指的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30页)的第二题让学生说说从爱德华的第三个电话你想到些什么?《最佳路径》(73页)第3题“格罗培斯从卖葡萄的老太太那里受到了启发,你又从格罗培斯那里得到了哪些启示?”……诸如此类的练习设计,既倡导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理解与体验的差异,引导学生想自己所想,悟自己所悟,又注重文本正确的价值取向,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在一起,以便落实课标精神。
“积累与运用”中的练习设计也很有针对性,重视各种形式的语言、词语的积累。
“温故知新”旨在引导学生巩固旧的知识,发现新的语文学习的规律与方法。如一单元(18页)让学生领会特别的比喻句;二单元(39页)认识由AABB式的四字词构成的反义词;三单元(61页)认识与了解形式多样的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在表达上的作用;四单元(81页)理解四字词中关键字的意思;五单元(103页)感受转折关系关联词的作用;六单元(127页)从“徜徉”、“流连”、“漫步”、“徘徊”等词语在句子中的运用,知道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让学生感受汉语的丰富性与变化性;七单元(151页)将象声词单列成一道题,突出象声词的作用,让学生感受母语丰富多彩的表现力……通过词语、语言的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语海拾贝”或是成语(18页),或是农谚,或是经典名句(127页)
或是对联,其形式丰富多彩,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
“词语拾趣”(39页)用词语转换的形式,让学生在乐中积词、趣中记词。
本册教材的八次习作,旨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让他们乐意写。一单元写童年的生活;二单元写自己的一天;三单元以礼物为话题进行习作练习;四单元(83页)练习写一次运动会;五单元写自己做过的家务事;六单元写表现自己能干的事;七单元写一篇读后感;八单元(174页)写一个最开心的节日。这八次习作都是从生活入手,选材的范围广,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从多角度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记录生活。让他们感到:只要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就能找到习作的资源。让学生感受到习作就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日常生活;习作就是把生活中自己所思所想所为表达出来,让他们在习作中感受表达的乐趣,写作的快慰与自信。
本册口语交际一共五次: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设计(40页)、就小女孩在“海啸”中的机智发表自己的看法、(63页)述说自己在与同学交往中的愿望、(128—129页)说说自己看电视、电影后的感想、(152—153页)
讲传统文化故事(173—174)。这些口语交际既贴进现实生活,又符合儿童的生活阅历,有利于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互动交流中吸取智慧,学会思考,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本册教材无论是课后练习,还是“积累与运用”都在强调基础学习的同时,注重学法的引领,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持续发展,奠定较坚实的基础。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自主认识163个生字,并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会使用字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书写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抓住文章大意。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关键词语在句子中表情达意的作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4.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阅读叙事性作品,能了解事件梗概,简述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能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诗歌,能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美好的情景。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5.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会查找和处理资料的方法,学着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6.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勤思考、乐动笔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和内容梗概。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四、本册教材的实施建议
1.重视识字、写字教学
在高年级识字、写字虽不是教学重点,但是在教学中,对于笔顺偏难、笔画偏多、容易混淆的字,教师要作具体指导,引导学生用规律认记生字。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要随课完成。对于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老师要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检测。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写字时要给学生留足时空,让他们从容地写、端正地写,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2.重视阅读教学
精读课文的教学:
重视朗读、默读、批读指导。本册的朗读要求一般都安排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教师可根据课型的特点及具体要求,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理解内容,读中体会感情,读中领悟表达方法。本册重点在提高默读的速度,培养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边动笔勾画、批注的习惯。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给学生的默读留足时空,循序渐进地提出默读要求,以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
品读词句,抓重点词语,积累语言。本册课后练习安排了相当数量的抓重点词语体会其表情达意作用的练习,这对学会学生品词品句、积累语言大有裨益。
研读课文,体会情思,领悟表达方法。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文体特点,充分利用课后习题、或《积累与运用》中“互动平台”的读写知识与方法的提示,引导学生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选择地读、思、记文中需重点领悟的部分。精读课文可采用多种方法教学:或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或联系生活思考、联想和想象,理清课文的线索和思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或引导学生联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课文的人物、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阅读中,还要领会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本册教材重点要引导学生把握“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阅读方法和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体会,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会。把握说明方法重点要让学生领会使用了这些说明方法后,文章有哪些不同或表现力。
略读课文的教学:本册安排了8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只要抓住重点(或内容的,或写法的)“粗知文章大意”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在方法上,教师要更放手,让学生运用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读懂课文。
3.重视口语交际教学
本册教材安排了五次口语交际话题,如有“选感兴趣的项目说设计”;有“就在海啸中小女孩的聪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说心里”,有“交流看电影的观后感”,有“说说有关传统文化的故事”。本册的口语交际教学,要根据话题内容,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讲清楚事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上、内容的丰富上和思维的清晰上给以指导。对一些不文明的语言要加以纠正。在互动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发言。要把口语习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他人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
4.重视习作教学
创设情境,激活思维。习作应关注儿童的情感世界,应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愉悦和谐的心境,激活形象思维,使学生的情感、思维、想象均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激发学生表达的冲动,为学生的真情表达奠定基础。
减少束缚,抒发心灵。给学生习作一定的选择自由,尽量让学生围饶习作要求写自己想写的内容。本册的习作大多都是生活习作或体验习作,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充分用好教材的资源,解放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体验生活,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二是教师要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儿童的习作,不要用成人的要求束缚儿童。
澄清误区,加强指导。我们在吸收、消化习作新理念的同时,不能走入“二元对立”的误区,要处理好“个性发展”与“统一指导”、“自由表达”与“规范练习”的关系。
强调个性,但不能忽略有效的“统一指导”。我们应以文本为凭借,抓住契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言语实践,降低习作的难度,缩短生生之间的差距。当然,“统一指导”要讲究时机和方法。既不能没有,也要尽可能地越少越好,要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积累的成功的习作经历和经验,为学生自由与个性的习作奠基。到了高年级段,“统一指导”应逐步淡出,学生自主的成分应逐渐增加,直至完全自主。总之,我们既不能因为信奉统一指导而磨灭学生的个性,也不能只为学生提供一个张扬个性的机会而缺少了如何更好地张扬个性的有的放矢的指导。
倡导“自由表达”,但不能回避扎实的练习。某些教师在习作教学中,一学期只完成教材规定的八篇作文,这是不恰当的。没有一定量的习作练习就不可能带来质的提升。当学生经过练习形成了必要的习作技能之后,学生面对习作题目才会文思涌动、下笔成文。至此,学生才达能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的境界。因此,本册教材还随文安排了一些有价值的小练笔。对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千万不要让有效资源流失或浪费。
5.重视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次综合性学习:即做读书卡,做自己的习作集,在实地观察、或采访、或查资料等实践活动之后,举办《有趣的生物世界》的报告会。综合性学习:一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活动中更多的是起组织、调控、辅导、检查等作用。二是合理安排课内外的活动时间,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尽量都让学生动起来,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言语实践能力。
以上是编者就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及使用建议作的一个简要引领,仅供老师们参考,不当指出,敬请老师们斧正。作为编者,我们更真诚地期待老师们就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给我们提一些真知灼见,以便我们能更好地为实验区的老师们正确地用好教材服务。
撒播真善美的种子;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吸纳当今中外时文;
开阔学生阅读视野;
加强学生能力训练;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