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时间:2019-05-13 03:09: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11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11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一篇:第11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11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二、名词解释

l.个性: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

质的独特组合。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要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主要看他的言行表现,而在言语和行为两者中,行为表现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个性。

2.自我意识: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存在以及

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

3.需要: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它在心理上通常被体验

为一种不满足感,或者是有获得某种对象和现象的必要感。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需要分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两种。

4.动机: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

动力。动机可能是意识到的,也可能是未被意识到的。

5.兴趣;人积极地接近、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心理倾向。兴趣有三个特点;指向性、情绪性和动力性。

6.气质: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

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反应的大小)、平衡性(兴奋或抑制的优势)及灵活性(转换的速度)、指向性(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倾向于内心世界)方面。气质的特点包括天赋性、遗传性、稳定性。

7.性格: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的特点包括对现实稳定的态度、惯常的行为方式。

8.能力: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通过人的活动体现出来;反过来,能力又是成功完成活动的条件。

9.智力分化论 :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最初是混沌不分化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起先是一般化的智力,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些智力因素群。这种理论认为,将智力分成一般智力(决定一个人智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和特殊智力(完成某些特定任务所必需的)的分法比较适合于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

10.智力复合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最初巳经是复合的、多

维度发展的,其发展趋势是各种智力因素的比重和地位不断变化,复合性因素的比重越来越大。

11.智力内容变化论:这种理论认为,同一智力因素本身随着年龄增

长而发生变化。同是智力的一般因素,在婴儿期,其内容是感知动作性质的,以后则是认知性质的。

三、简答题

l.个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个性具独特性,是独特性和共同性的统一;(2)个性具整体性,是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体;(3)个性具稳定性,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4)个性具社会性,是社会性和生物性的统一。

2.说明个性的结构特点。

答:(l)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多层次的动力结构系统,主要包括个性的调控系统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今方面;(2)个性的调控系统包括个性的调节系统和个性的倾向性,前者以自我意识为核心;后者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3)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3.个性开始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答;一般把3-6岁作为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标志有四方面:(l)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2)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3)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4)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4.学前儿童活动动机发展的表现是什么?

答:(l)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的主从关系;(2)从直接、近景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间接、远景动机占优势;(3)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到内部动机占优势。

5.说明动机和需要的关系。

答:需要和动机既有联系又有差别。需要是一种刺激,人的活动动机是在这种刺激下产生的:如有了某种需要,人就会想办法满足它,从而产生活动动机;但需要产生之后,并不一定就成为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需要变成动机往往要有一个发展阶段。处于萌芽状态的需要,能使有机体产生不安之感;需要增强到一定程度,会使人产生一定的愿望;而愿望变成动机的过程还需要有一定的诱因条件,才能为满足愿望而采取行动去达到一定的目的。

6.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是什么?

答:在儿童性格差异日益明显的同时,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l)活泼好动;(2)喜欢交往;(3)好奇好问;(4)模仿性强;(5)好冲动。

7.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答:(l)操作能力最早表现,并逐步发展;(2)语言能力在婴儿期发展迅速,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3)模仿能力发展迅速,是幼儿学习的基础;(4)认识能力迅速发展,是幼儿学习的前提;(5)特殊能力有所表现;(6)创造能力萌芽。

四、论述题

l..学前儿童气质对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发展的意义。

答:(一)儿童的气质是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对儿童能力、性格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二)儿童气质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从而影响个性发展。因此,父母和 教师要避免儿童气质中的消极因素对自己教养方式的影响。(三)不同气质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接受培养。对胆汁质的孩子: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反复制人习惯内粗暴;对多血质的孩子:培养热 情开朗的习惯能够及稳定的兴趣,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对粘液质的孩子: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防止疑虑和孤独。

2.试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答: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表现为:(l)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儿童由1岁前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到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2)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孩子会叫妈妈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更重要的是15个月已经开始知道自己的形象。(3)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自我于是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名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时,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4)自我意识各方面发展(3岁后),在知道自己是独立个体的基础上,逐渐开始了简单的,对自已的评价;进入幼儿期,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已开始发展。幼儿期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有个基本的规律,即3-4岁期间,儿童自我评价发展迅速;4-5岁期间儿童的自我控制发展迅速,而自我体验的发展相对较平稳,趋于渐变状态。

3.试述学前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对其心理和行为发展的意义。答:学前期儿童的一些个性特点对他们后来的发展有很直接的影响,成为个性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学龄前期儿童个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儿童日后的发展。也可以说,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特点,都可以在我们小的时候找到根源。这也提醒教育者,要注意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学前期儿童个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需要、动机、兴趣、气质、性格及能力的发展各方面。

五.案例分析

儿童在2、3岁的时候经常说“我的”,开始不让人家动他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孩子逐渐会用“我”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儿童会说“我”这是自我意识萌芽的重要指征。1岁前的儿童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不能把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来,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当儿童学会正确使用我这个词时,可以说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了。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概念:记忆是人脑对过去感知或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是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

作用:记忆有助于学前儿童知觉、想像、思维和言语的发展,对儿童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

发展趋势:儿童出生后即已产生记忆,到入学前记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趋势是:记忆保持的时间在延长;记忆提取方式在发展;-记忆的容量在增加;记忆的内容不断扩大,这种趋势是随着年龄增长由低到高逐步递进的过程。

特点:学前儿童记忆在不同年龄阶段上的变化比较明显:新生儿期是记忆发生的时期,主要是短时记忆,是一种习惯化和最初的条件反射。1~3个月是长时记忆开始发生的时期,3个月的婴儿的长时记忆能保持4个星期。3~6个月婴儿的长时记忆有很大发展,5~6月婴儿已有.48小时的记忆。6—12个月的婴儿再现的潜伏期明显地延长,对社会性刺激和杜会性交往的记忆在这个时期迅速发展,所以,婴儿的“认生”越来越明显。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使 l—3岁儿童的记忆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如符号表征能力的产生、记忆潜伏期的延长、出现初步的回忆能力和延迟模仿等等。

3~6岁儿童的记忆水平有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是无意记忆、机械记忆、形象记忆继续发展;而且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另一方面是记忆的意识性和理解性明显地提高;.表现为有意记忆、意义记忆、语词记忆和记忆方法继续发展。

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作用:记忆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保持和遗忘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记忆过程就是保持与遗忘作斗争的结果。教师要正视幼儿记忆保持的特点和遗忘规律,特别是要研究和运用记忆恢复规律,通过各种手段排除影响''保持"的因素,减少遗忘,提高幼儿的记忆水平,使他们掌握更科学的记忆方法。

第二篇: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十五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 第一节:个性的概述

一、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动力方面特征的表现: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

气质特征不是指一个人一时一事的偶然表现,而是许多情况下的一贯特征。

◇气质的类型及表现

1、希波格拉底的体液气质说: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生于肝的黄胆汁过多——容易激动,好发怒,不可抑制;——胆汁质;

生于心脏的血液过多——热情、活泼好动——多血质;

生于脑的粘液过多——冷静、沉稳——粘液质;

生于胃的黑胆汁过多——敏感、抑郁——抑郁质;

2、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学。

巴甫洛夫在自己长期的研究中,发现高级神经活动的神经过程有三个基本特征: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

根据这三个特征在个体身上的不同组合,产生不同的神经活动类型,其中最典型的有四种: 强、不平衡、兴奋占优势——不可遏制型(兴奋型)

强、平衡、灵活——活泼型强、平衡、不灵活——安静型

弱、不平衡、抑制占优势—— 弱型(抑郁型)

◇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稳定性:气质与神经系统得先天或遗传特征有关,一经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

可塑性:生活条件、社会环境和身体健康状态的强烈转变会产生气质的掩盖现象

二、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指人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1、受好坏的价值判断

2、具有相对稳定性 】

◇性格的分类

·按内外向分:

1、外向型:感情外露,不拘不节,勇于进取,适应环境快,但有时轻率。

2、内向型:深沉老练,处事谨慎,深思熟虑,交际面窄,灵活性差。

·按独立性分:

1、独立型:有主见,不易受外来因素干扰,有坚定的信念,独立判断事物,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2、顺从型:缺乏主见,易受他人意见左右,依赖性强,易与人相处。

·按功能分:

A型性格:为取得成绩而不断奋斗;有竞争性;不耐烦;时间紧迫感;过度的敌意和过旺的精力;对人、对已、对工作过高要求。

B型性格:按部就班,从不加班加点,将生活看成是享受而不是战斗。放松坐着与人谈话。C型性格:逆来顺受,忍气吞声。

◇性格与气质

区别:

1、先天获得还是后天形成;有无好坏之分;

2、相对独立性

联系:

1、气质使性格显示独特色彩

2、气质促使人更易形成某种性格特征3.性格掩盖和改变气质

三、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个体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它是活动顺利完成的必备心理条件。

例如:唱歌——旋律感、节奏感、才能: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天才:才能的高度发展 ◇能力的种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是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在各种活动中共同具有的最基本能力(智力、运动、操作能力)

特殊能力:是指为完成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它是在特殊的专门领域内必需的能力。

【例如: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体育能力和写作能力等都属于特殊能力。】

2、运动、操作能力和智力

运动、操作能力: 操作能力是指操作、制作和运用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劳动能力、艺术表现能力、体育运动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等都是操作能力

智力:指人认识事物的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各项活动任务最主要最基本的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等

◇能力与知识、技能

◆第二节: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

◇传统的气质类型

·传统的气质类型是古希腊医生希波克利特提出的。他把气质分为四种类型:抑郁质,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巴甫洛夫发现的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传统的类型相吻合。◇根据基本生活活动模式划分

布拉泽尔顿(Brazelton,T.B.1969)的三种气质类型:一般型,活泼型,安静型。

 气质特点受到环境的影响可以弱化或被掩盖,到6~7岁时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年龄越小的儿童,气质掩盖的情况会越少

·活泼型: 是名副其实“连哭带闹”来到人世的,他等不及任何外界刺激就呼吸和哭喊。护士给他穿衣服时,他大喊大叫,脚挺直用力踢,用手推开护士。他一旦睡醒就哭,在夜深人静时常常能听到他没有停顿的啼哭声。

·安静型:孩子出生时就不那么活跃。他安安静静地躺在小床上,眼睛睁得大大的,四处环视;很少哭,动作柔和缓慢。

1.充分考虑到每个儿童的气质特点

·研究儿童气质的意义在于第一,使成人自觉地正确对待儿童的气质特点。第二,针对儿童的气质特点进行培养和教育

2.要善于理解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不足之处

3.利用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

胆汁质:训练自制力(站岗),不大声训斥,抑制急燥

多血质:表扬适度,批评具体,担任班干部。粘液质:参加集体活动,提供发言机会。抑郁质:多鼓励、少批评,找个伙伴,安排具体工作,不看刺激的画面。

◆第三节: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儿童性格的萌芽

·儿童的性格是在儿童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

·气质差异对婴儿性格的萌芽有所影响。

·成人的抚养方式和教育在儿童性格的最初形成中有决定性意义。

·两岁左右,随着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出现了最初性格的萌芽。◇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个性的独特性和典型性是辩证统一的。

·幼儿期的典型性格也就是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幼儿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是:①好动②好奇、好问③好模仿④好冲动

◇学前儿童性格特征的稳定性与变化

·学前儿童的性格已经开始形成,出现了相对的稳定性。

·性格发展的稳定性与变化,主要受环境的影响。和气质特征紧密联系的性格特征,更多受遗传的影响,是比较稳定的。由此形成儿童性格与周围环境相互助循环性影响,使最初形成的性格特性不断得到加强而逐渐稳固。

◆第四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产生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意识是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区别之所在。个性的形成有赖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而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是个性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我意识表现为对自己的认识、态度和行为的调节。它包括三种形式,即自我认识(狭义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内我调节。

◇自我认识的发展

(一)对自己身体的认识

1.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2.认识自己身体各部分。3.认识自己的整体形象。

4.意识到身体内部状态。5.名字与身体联系。

(二)对自己行动的意识

动作的发展是儿童产生对自己行动的意识的前提条件。

(三)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意识

掌握“我”字是自我意识形成的主要标志。婴儿从知道自己的名字发展到知道“我”,意味着从行动中实际地成为主体,发展到意识了自己是各种行动和心理活动的主体。◇自我评价的发展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它可以包括三种形式:掌握因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社会性比较,即从与别人比较中对自己作出评价;自我检验,或狭义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大约从2—3岁左右开始出现。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和幼儿认知及情感的发展密切联系着。

(一)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二)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三)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

◇自我调节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必须体现在自我调节或监督上。自我调节包括许多方面,如起动或制止活动,动作的协调,动机的协调,活动的加强或削弱,心理过程的加速或减经,积极性的加强或减缓,行为举止的自我监督和校正等

第三篇: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教案

项目十: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一、教学目的

(一)了解学前儿童个性及其构成、个性形成理论

(二)熟悉学前儿童气质的类型,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的特点和组成部分

(三)掌握家庭对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

(四)掌握塑造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

二、课时安排

3课时

三、重点难点

(一)重点

学前儿童气质的类型、家庭对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

(二)难点

(五)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案、视频

六、课程主要内容

导入:引导学生读书上案例,并思考:针对两个个性迥异的孩子,教师该怎么做才最适合他们的发展? 讨论,教师小结

任务一:个性的基础知识

一、个性的概念

(一)讲解个性的概念

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及能力等。

二、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一)先天气质差异(出生至1岁前)

【例】有的孩子爱哭闹,有的孩子好动,有的孩子好安静。

(二)个性特征的萌芽(1-3岁前)

孩子的各种心理过程包括想象、思维等逐渐齐全,发展迅速。

(三)个性初步形成(3-6岁)

孩子个性的完整性、稳定性、独特性及倾向性各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标志着儿童个性逐步形成。

三、个性形成理论

(一)重点介绍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1.弗洛伊德——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所说的“性”,英文为“Libido",指的是人们追求一切快乐的原始欲望,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

2.介绍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1)口唇期(0到18个月)在这一阶段口,唇,舌是动情区 这一阶段容易出现依赖和攻击性。

(2)肛门期(18月到3岁)这一阶段的性感区是肛门,在这一阶段容易出现两种性格:肛门排放性性格和肛门便秘性性格

(3)性器期(3岁到6岁)其性感区在生殖器,出现了性格分化,在这一阶段容易出现恋母情节和恋父情节

(4)潜伏期(6到12岁)在这一阶段。儿童的玩伴多为同性(5)生殖期(青春期到成长)这一阶段也叫两性期

(二)介绍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1.介绍埃里克森: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1902.06.15—1994.05.12)美国精神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2.介绍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信任对不信任的冲突(0~1.5岁)

解读:(1)社会性信任表现在胃口好,睡得深,大小便通畅。

(2)如果成功解决了本阶段的发展危机,儿童的人格中便形

成了希望的品质,这种儿童敢于冒险,不怕挫折和失败,容易成为易于信赖和满足的人。

(3)如果危机不能成功解决,儿童的人格中便形成了恐惧的特质,这种儿童胆小懦弱,易成为不信任他人、苛刻无度的人。第二阶段:自主对害羞、怀疑的冲突(1.5~3岁)解释什么叫自主:一个人按自己意愿行事的能力。解读本阶段发展重点:生理特点:支配自己的身体

心理特点:有独立自主要求

语言特点:“我”的出现

本阶段发展任务: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获得自主和自我控制感,克服羞怯感和自我疑虑。

第三阶段:主动对内疚(3~6岁)

解读:本阶段发展任务: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生理发展特点:身体活动更精细,活动扩展家庭以外 心理发展特点:口头语言发展关键期

形象思维发展最快发展时期

行动更有目的性和主动性

游戏是儿童的主打活动

3.解读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任务,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人格。

任务二: 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

一、气质的概念

是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例】“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气质和人的神经类型有直接联系。

二、学前儿童气质类型

(一)根据神经类型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及灵活性的不同,一般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

(二)讲解: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特征

胆汁质:外向,脾气急躁,易激动、难约束,直爽,精力旺盛,多血质:外向,热情、活泼好动,敏感,反应快,善于交往,兴趣变化快,发言积极

粘液质:内向,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情绪不外露,注意力稳定,有毅力 抑郁质:内向,敏感,细腻,幻想、胆小、孤僻,迟缓 分别举例说明

解析林黛玉、贾宝玉、张飞等人物的气质类型

(三)讨论:为什么要研究幼儿气质? 教师小结:

(1)能够准确判断幼儿的气质(2)能够正确对待幼儿的气质。抑郁质:胆小,敏感。

胆汁质:反应快、有开拓精神,好冲动。粘液质:迟缓、有毅力。多血质:灵活、好分神。(3)能针对幼儿气质进行培养教育

胆汁质:训练自制力(站岗),不大声训斥,抑制急燥 多血质:表扬适度,批评具体,担任班干部 粘液质:参加集体活动,提供发言机会

抑郁质:多鼓励、少批评,找个伙伴,安排具体工作,不看刺激的画面

三、讲解学前儿童气质的稳定性与变化

个性心理特征中,气质是最早出现的,整个儿童会保持相对稳定。

气质相对稳定,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后天的生活环境与教育,可以改变原来的气质类型。

气质的“掩蔽”现象 气质无所谓好坏

任务三:

学前儿童性格的发展

一、讲解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在人的个性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集中表现。

二、婴儿期性格的萌芽

3岁左右,儿童出现了最初的性格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群性

2.独立性 3.自制力

4.活动性

三、幼儿期性格的萌芽 活泼好动 好奇好问 模仿性强

项目二已学过相关内容,这里简单复习,请学生举例说明

四、家庭对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

(一)亲子关系:即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态度,对个体性格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欣赏视频:挑战不可能:和和和爸爸一起完成飞镖攀岩

(一)家庭结构 解释:

1.核心家庭:指夫妻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2.主干家庭:指夫妻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3.联合家庭:指家庭中任何一代含有两对以上夫妻的家庭,如父母和两代或两代以上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是兄弟姐妹婚后不分家的家庭。4.破裂家庭:指夫妻双方因不和离婚或其中一方去世。

(二)家庭氛围 融洽的家庭氛围,孩子信心十足,有安全感,容易形成热情、诚实、友爱、善于交往的性格。

不融洽的家庭氛围,父母关系紧张,孩子缺乏安全感,对人不信任,长期担心家庭悲剧发生,心理上形成巨大压力,容易形成冷漠、孤独、执拗的性格。

(三)父母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儿女模仿的榜样。父母随便发脾气,讲不文明的话,做不道德的事,就会在儿女心里产生消极影响。因此,父母要注意自身的榜样作用,为孩子树立良好形象。

任务四: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有两个基本特征

1.分离感:即一个人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身体和心理的各方面都是和他人不同的。

2.稳定的同一感:即一个人知道自己是长期地持续存在的,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不管自己有了什么新的特点,都能认识到自己是同一个人。

二、讲解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一)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

1岁以前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分开,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时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1-2岁)

孩子会叫妈妈,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

(三)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

掌握代名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正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时,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的产生。

三、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学前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 1.对自己身体的认识

(1)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2)认识自己身体各部分(3)认识自己的整体形象(4)意识到身体内部状态(5)名字与身体联系

2.对自己动作和行为的意识

(1)动作的发展是儿童产生对自己行动的意识的前提条件。

(2)1岁左右,婴儿通过偶然性的动作,逐渐能够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3.对自己内心活动的意识

(1)儿童从3岁左右开始,出现对自己内心活动的意识。

(2)4岁以后,开始比较清楚意识到自己的认识活动、语言、情感和行为。

(二)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 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

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3.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 七:作业布置 项目考核:

学前儿童气质有哪几种类型?为什么要研究学前儿童的气质?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哪些特点?为什么成人对幼儿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 八:教学后记

第四篇:专题五 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探讨

专题五 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探讨

学前心理学教案

专题五 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探讨

教学目标

理解掌握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的规律;应用学前儿童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和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重点难点 重点为学前儿童个性心理特征和倾向性发展的规律,难点为学前儿童个性心理特征发展的规律。教学方法 精讲法,文献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实地考察法,讨论法。课时安排 9课时 教学过程

三、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

1.亲子交往是指儿童与其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之间的交往。它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早期亲子交往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刺激,为儿童认识周围世界、发展认知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其次,父母对婴幼儿情绪情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再者,父母与儿童的交往对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和交往的发展,道德品质和行为的形成更具有直接的影响。2.亲子交往的作用机制

/ 23

专题五 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探讨

学前心理学教案

婴幼儿与父母的交往对其各方面心理发展均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是通过父母的示范、行为强化和直接教导等途径实现的。行为强化是指父母在交往过程中,通过对儿童行为的不同反应来巩固或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或态度习惯。父母改变儿童行为的反应主要有三种:权力控制、撤除关爱和引导。相对而言,引导法最有利于实现父母改变儿童态度和行为习惯的目标。

3.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

亲子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着来自亲子双方及周围环境的诸多因素的制约。首先,父母的性格、爱好、教育观念及对儿童发展的期望,对其教养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其次,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状况等,通过父母一方间接地影响着亲子交往的状况。第三,儿童自身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特点是影响亲子交往的另一重要因素。最后,亲子交往还受着家庭以外的其它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邻里、社区的风气、舆论,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以及托儿所、幼儿

/ 23

专题五 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探讨

学前心理学教案

园的要求和教养方式等,均可能影响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和对待子女的行为、态度。

4.父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父亲是儿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对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儿童从2岁左右开始,就偏好于与父亲一起游戏,也就是说他们更喜欢在游戏时与父亲在一起;而且在同父亲一起游戏的过程中,孩子得到极大的兴奋和满足,他们通常玩得很活跃,很愉快,并因此而对父亲产生强烈的依恋情感,父亲成为儿童除母亲之外的最重要的安全依靠。在陌生或令人恐惧的情境中,父亲和母亲一样能够使婴幼儿平静、放松,减轻焦虑。父亲与儿童交往的数量、质量对儿童的智力有一定的影响。有人用智商测验考察儿童智力水平与早期父子交往的关系,结果发现与父亲在一起积极交往机会多的儿童,其智商较高,智力较发达,而且这种影响在男孩中比在女孩中更明显。另一些研究是对早年失去父亲的青少年进行调查,结

/ 23

专题五 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探讨

学前心理学教案

果发现他们的数学成绩和数学能力远远不如正常儿童;而且父亲离开儿童越早,离开的时间越长,儿童将来数学能力发展所受到的影响就越大。在父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中,性别角色是最突出、最深刻的一个方面。父亲不仅为男孩提供了模仿、学习男性角色的范型,而且为女孩掌握女性角色提供了重要的对照物。现有研究资料均发现,尽管父母双方对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获得和发展均有较大影响,但父亲在这方面的作用比母亲更大。

(二)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

1.同伴关系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的又一重要社会关系。它为儿童提供了与众多同龄伙伴平等和自由交流的机会,因此与同伴的交往使儿童在更大的范围内体验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这是他们发展社会能力,提高适应性,形成友爱态度的基础。此外,同伴关系对儿童情感、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也具有独特的影响作用。①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行为向友好、积极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儿童

/ 23

专题五 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探讨

学前心理学教案

发出社交行为,如微笑、请求、邀请等,从而尝试、练习自己已学会的社交技能和策略,并即时作出调整,另一方面,观察对方的社交行为,学习、尝试新的社交手段,丰富自身的社交行为。②同伴交往是学前儿童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良好的同伴交往能使儿童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心情轻松、活泼和愉快。同时,良好的同伴关系也能成为儿童的一种情感依赖,有重要的情感支持作用。③学前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观察学习和积极探索,有助于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不同的孩子带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他们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因此,同伴交往可为儿童提供了分享知识经验,互相模仿,学习的重要机会。同伴交往也为儿童提供了大量的同伴交流、直接教导、协商、讨论的机会,这都非常有助于儿童扩展知识,丰富认知,发展自己的思考、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同伴交往可为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首先,同伴交往为儿童进行自我评价提供了有效的对照标准,其次,与同伴的交往为儿童对行为的自我调控提供着丰富的信息和参照标准。

/ 23

专题五 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探讨

学前心理学教案

2、儿童同伴交往的发生发展

儿童的同伴交往在其出生后第一年就开始出现,婴儿在6个月左右能和同伴相对微笑并发声,到10个月左右,婴儿之间的行为表现出某些应答的特征,即一个婴儿的社交行为引起了另一个婴儿的反应。出生后第二年,尤其在1.5岁之后,婴儿之间相互影响的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影响的内容和方式也越发复杂,出现了彼此间互补性的交往行为。2岁后,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最主要形式是游戏。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社会性参与程度,可以将游戏分为六种类型。(1)无所用心的行为;(2)单独游戏;(3)旁观;(4)平行游戏;(5)联合游戏;(6)合作游戏。其中平等游戏和联合游戏较多,到学前晚期才开始出现有组织的合作游戏。

3、同伴交往有四种类型

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是不同的。庞丽娟采用上述方法对4-6岁幼儿同伴社交类型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的社交地位已经分化,主要有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一般型四种基本类型。

/ 23

专题五 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探讨

学前心理学教案

1.受欢迎型:受欢迎型幼儿喜欢与人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且常常表现出友好、积极的交往行为,因而受到大多数同伴的接纳、喜爱,在同伴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从同伴提名分上看,他们的正提名分很高而负提名分很低。

2.被拒绝型:被拒绝型幼儿和受欢迎型幼儿一样,喜欢交往,在交往中活跃、主动,但常常采取不友好的交往方式,如强行加入其他小朋友的活动、抢夺玩具、大声叫喊、推打小朋友等等,攻击性行为较多,友好行为较少,因而常常被多数幼儿所排斥、拒绝,在同伴中地位低,关系紧张。从同伴提名分上看,他们一般正提名分很低而负提名分很高。

3.被忽视型:与前两类幼儿不同的是,这类幼儿不喜欢交往,他们常常独处或一人活动,在交往中表现得退缩或畏缩,他们既很少对同伴做出友好、合作的行为,也很少表现出不友好、侵犯性行为,因此既没有多少同伴主动喜欢他们,也没有多少同伴主动排斥他们,他们在同伴心目中似乎是不存在的,被大多数同伴所忽视和冷落。这类幼儿的正、负提名分都

/ 23

专题五 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探讨

学前心理学教案

很低。

4.一般型:这类幼儿在同伴交往中行为表现一般,即不是特别主动、友好,也不是特别不主动或不友好;同伴有的喜欢他们,有的不喜欢他们,他们既非为同伴所特别的喜爱、接纳,也非特别的忽视、拒绝,因而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一般。从提名分上看,这类幼儿的正、负提名都有一定的得分,两者都处于居中的水平。

上述四种同伴交往类型,在幼儿群体中的分布是各不相同的。其中,受欢迎型幼儿约占13.33%,被拒绝型约占14. 31%,被忽视幼儿占19.41%,一般型幼儿占52.94%。

从发展的角度看,在4-6岁范围内,随幼儿年龄增长,受欢迎幼儿人数呈增多趋势,而被拒绝幼儿、被忽视幼儿呈减少趋势。在性别维度上,以上四种类型的分布也是很有意思的。在受欢迎幼儿中,女孩明显地多于男孩;在被拒绝幼儿中,男孩显著地多于女孩;而在被忽视幼儿中,女孩多于男孩,但男孩也有一定的比例。

/ 23

专题五 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探讨

学前心理学教案

5、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

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受着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有早期亲子交往经验,学前儿童自身的各方面特征,及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等。

(1)早期亲子交往经验

大多数儿童从出生之日便开始了与父母的交往,这种亲子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满足了儿童的生存需要,而且为他们学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技能和行为提供了丰富的源泉。首先父母之间,父母与他人之间,以及父母与儿童之间,都在进行着交往。对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情境下,父母的语言、行为都会有很多的差异,这些都成为儿童学习、仿效的榜样,他们通过观察、模仿可以学会如何与不同对象交往、如何处理不同情形的方式、技能。其次,亲子交往中儿童并非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者,他们也通过微笑、言语、哭泣、身体动作等向父母表达需求与感受,甚至发起交往。其间,他们不但实际练习着社交方式,而且发现自己的行为可以引起父母的反应,由此可以获得一种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概念。这种概念是儿童将来自信心和

/ 23

专题五 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探讨

学前心理学教案

自尊感的基础,也是其同伴交往积极、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再者,不少心理学研究指出,婴儿最初的同伴交往行为,几乎都是来自于更早些时候与父母的交往。比如婴儿第一次对成人微笑和发声之后的2个月,在同伴交往中才开始出现相同的行为;儿童对同伴的态度和行为特征大多是其父母与人交往特征的“翻版”。可见,儿童在早期与父母的交往经验对其同伴交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2)儿童自身的特征

儿童自身的身心特征一方面制约着同伴对他们的态度和接纳程度,另一方面也决定着他们自身在交往中的行为方式。首先,性别、长相、年龄等生理因素,以及姓名,影响着儿童被同伴选择和接受的程度。幼儿一般偏向于和与自己同性别、同年龄的儿童一起玩耍;那些长相较好、名字好听的儿童比较容易被同伴最初接纳和喜欢。其次,儿童的气质、情感、能力、性格等个性、情感特征影响着他们对同伴的态度和交往中的行为特征,由此影响同伴对他们的反应和其在同伴中的关系类型。对儿童同伴交往关

/ 23

专题五 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探讨

学前心理学教案

系影响最大的是其在交往中的积极主动性、交往行为及交往技能。从前面不同社交类型幼儿特点的介绍中也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幼儿在社交积极性及交往行为方式上的差异,从根本上导致了幼儿在同伴中的不同地位,形成了不同的社交类型。被拒绝幼儿之所以被同伴所排斥、拒绝,正是因为其交往中的行为方式不恰当,攻击性行为方式多,而友好、积极行为方式少。而被忽视幼儿之所以被忽视,在同伴心目中没影响和地位,其主要原因在于其缺乏交往的主动性,在同伴群体中消极、退缩,同时也因此而既少积极、友好行为,也少消极、不友好行为,并缺乏社交经验和技能。

(3)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观察发现,活动材料,特别是玩具,是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婴儿期到幼儿初期,儿童之间的交往大多围绕玩具而发生。他们为玩具而争抢,甚至发生“武力”冲突;通过玩具表达对同伴的邀请,如把手中的玩具递给同伴,或接受同伴提供的玩具,以表示对对方邀请的响应。他们还在使用玩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牙将和与他人

/ 23

专题五 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探讨

学前心理学教案 的分享、合作等。如儿童A正在玩一个十分可爱的洋娃娃,儿童B看见,很受吸引,也想玩,并试图去拿,这时候A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放弃洋娃娃给B玩,要么自己继续玩。无论哪一种选择,都会使A与B发生交往,或者表现为分享、轮流,或者发生冲突和争抢。在交往的过程中,A和B都能感受到对方对自己玩洋娃娃的愿望的制约,于是都不得不注意对方的情感、要求和反应,并据之协调自己的行为,以使围绕这一玩具的交往顺利进行。

玩具对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还体现在玩具的不同数量和特征能引起儿童之间不同的交往行为上。在没有玩具,或有少量小玩具的条件下,儿童之间经常发生争抢、攻击等消极的交往行为;而在有大玩具,如滑梯、攀登架、中型积木等的条件下,儿童之间倾向于发生轮流、分享、合作等积极、友好的交往行为。也有研究表明,在只有一些很小的、可个人控制的玩具,如球、小火车、小型积木等的条件下,儿童倾向于单独摆弄手中的玩具而很少与同伴发生交流、分享。

/ 23

专题五 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探讨

学前心理学教案

活动性质对同伴交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在自由游戏情境下,不同社交类型的幼儿表现出交往行为上的巨大差异,而在有一定任务的情境下,如在表演游戏或集体活动中,即使是不受同伴欢迎的儿童,也能与同伴进行一定的配合、协作,因为活动情境本身已规定了同伴间的合作关系,对其行为提出了许多制约性。

因此,在儿童日常活动中,我们要注意为儿童创设、提供一定数量的利于儿童展开合作、轮流、分享的大型玩具;当幼儿玩小型玩具时,多鼓励、引导幼儿展开分享、交流,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积极交往行为的展开。同时,自由游戏活动情境是我们了解幼儿真实交往行为的有利时机,要注意观察其与同伴的交往,并有意识地组织幼儿进行一些有任务、规则的集体游戏活动,以集体统一的目标、规则规范幼儿在交往中的行为表现,促使幼儿的社交行为进一步向积极方向发展。

(三)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行为

1、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 23

专题五 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探讨

学前心理学教案

儿童从很小的时候就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尤其是同情和帮助、分享、谦让等利他行为。

观察发现,1岁之前,儿童已经能够对别人微笑或发声t这种积极性反应表达了最初的友好倾向。当这些儿童看到别人处于困境,如摔倒、受伤、哭泣时,他们会加以关注.并出现皱眉、伤心的表情。到1岁左右儿童还会对处于困境中的人做出积极的抚慰动作,如轻拍或抚摸等。在婴儿与成人共同游戏的过程中,他们会用自己的手指指点某些物品,并尽量使成人跟随手指注意到被指物品,这种指点动作反映着儿童最初的分车行为。

在人生的第二年,儿童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同情、分享和助人等利他行为。他们常常把自己的玩具拿给别人看,或者送给别人玩,有时候拿着自己的玩具加入他人的活动中,有时候帮助妈妈做些简单的事情。尽管这个年龄的孩子很难弄清到人遭受困境的原因,但他们却明显地表现出对处于困境的人们的关注,有时候是慢慢地走近哭泣着的同伴,轻轻地拍拍他(她),有时候是向一位掉了玩具的儿童提供另一件玩具,有时候又是给弄

/ 23

专题五 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探讨

学前心理学教案

伤手指的母亲拿来“创可贴”„。

2岁以后,随着生活范围和交往经验的增多,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进一步发展,他们逐渐能够根据一些不太明显的细微变化来识别他人的情绪体验,推断他人的处境,并作出相应的抚慰或帮助行为。如当一个儿童入园时因为父亲生病、住院而心情不高兴,很少言语,也不像往常一样积极地参与小朋友的游戏,幼儿能马上发现,并关切地询问;“你怎么了?”“你为什么不高兴?”当得知其父亲生病时,能劝慰他:“别着急,你爸爸会马上好起来的”,“大夫会给他治好的,”有的幼儿还马上把自己手中最喜欢的玩具让给地玩,或邀请他参加自己的游戏。

研究发现,不同儿童表达同情或提供帮助的具体做法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例如,当母亲因读报上的悲剧故事而哭泣时,孩子甲、乙、丙、丁可能有四种完全不一样的反应。甲可能因母亲的眼泪而紧张、伤心,走上前用手指给母亲抹眼泪,请母亲别哭;已几乎不动声色,但他回头询问了一声“妈妈,怎么了?”丙则冲过来,拿起登载这个故事的报纸,将它

/ 23

专题五 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探讨

学前心理学教案

撕掉扔在地上;丁则没有任何表示,充耳不闻地走到一边去。四个孩子对母亲的悲伤情绪的反应完全不同,甲很富于情感,同情、伤心;乙则表现出冷静的反应,好像要从“理智上”探究问题的原因;丙表现出一种攻击性、防御性的亲社会类型,他们经常说的一种话是“谁把他弄哭了就去打谁”;丁是一种逃避型的反应,试图排斥这些困境信号,并予以回避。而且,各个儿童的亲社会反应特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他们表达同情或提供帮助的行为性质很少随年龄增长而改变。

近年来,一些关于同情和利他行为的发展的研究表明,这些行为并非一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增多,有些不仅不增多,还可能出现减少的趋势。比如分享,在4岁到16岁之间没有发现连续增多的变化趋势;再如,面对一个摔倒在地的小朋友,较小的幼儿比较大的儿童更多地表现出同情的行为反应,面对一个受伤流血的成人也是如此。可见,同情及其他利他行为并非自然随年龄增大而增多,需要借助于教育,儿童不可能离开教育而自发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品德高尚的社会成员。

/ 23

专题五 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探讨

学前心理学教案

2、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儿童在1岁左右开始出现工具性攻击行为;到2岁左右,儿童之间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冲突,如打、推、踢、咬、扔东西等,其中绝大多数冲突是为了争夺物品,如玩具、手巾,甚至座位而发生的。

到幼儿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在频率、表现形式和性质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频率上看,4岁之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数量是逐渐增多的,到4岁时攻击性行为最多,但这之后其数量则逐渐减少。其中,尤其是婴儿身上常见的无缘无故发脾气,扔东西、抓人、推开他人的行为逐渐减少。

从攻击性行为的具体表现方式来看,多数幼儿常采用身体动作的方式,如推、拉、踢、咬、抓等。尤其是小年龄的幼儿,常常为着争抢座位、玩具而出手抓人、打入、推人,甚至用整个身体去挤撞“妨碍”自己的他人。随着言语的逐步发展,幼儿从中班开始逐渐增加了言语的攻击。幼儿时期这种带有攻击性的言语反应在人际冲突中表现得越来越多,而身体动作的攻击反应逐渐减少,到了小学阶段,儿童就很少使用身体上的攻击,而主

/ 23

专题五 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探讨

学前心理学教案

要使用这种“唇枪舌剑”来解决与他人的矛盾冲突。

从攻击性行为的性质来看,幼儿期虽然仍以工具性攻击行为为主,儿童常常为了玩具、活动材料或活动空间而争吵、打架,但是他们慢慢地也表现出敌意性的攻击行为,有时故意向自己不喜欢的成人或小朋友说难听的话,或者在被他人无意伤害后,有意骂人或打人、推玩具等以示报复。幼儿常常说这种故意气人的话:“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才不理你呢”,或者“你的玩具有什么好玩的,破玩意儿”,“瞧你这样,还想当公主,当什么当?”

但总的来说,在整个幼儿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较少以人为中心,他们很少是抱着“我要放意伤害他人”的目的而做出攻击性的行为的;但是,由于整个心理水平、交往方式和自我控制的不成熟,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很容易因为玩具和物品而发生矛盾和冲突,并经常采用身体动作或言语还击的方式来对付对方。所以,我们要注意正确认识和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性质,同时,要注意教给幼儿恰当的交往方式,特别是当自己的愿望、需

/ 23

专题五 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探讨

学前心理学教案

要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时,要注意控制自己,以积极、恰当的方式解决。

研究发现,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非常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孩的各种攻击性行为都比女孩多,他们很容易在受到攻击后采取报复行为,而女孩在受攻击时则有的哭泣、退让,有的向老师报告,而较少采取报复。男孩子还经常怂恿同伴采用攻击行为,或者亲自加入同伴间的争斗。较大的男孩在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如果对方也是男孩,他们很容易发出攻击行为,但如果对方是女孩,他们采用攻击行为的可能性则减少。

3、社会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行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它是在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儿童自身的认知水平也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1)影响社会性行为的生物因素

首先是激素的作用。目前一些研究证明,攻击性行为倾向与雄性激素的水平有关。其次,人类的亲社会行为有一定的遗传基础。在漫长的生物

/ 23

专题五 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探讨

学前心理学教案

进化历程中,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些亲社会性的反应模式和行为倾向,如微笑、乐群性等等。这些逐渐成为亲社会行为的遗传基础。再有,影响社会性行为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气质。一般的,研究发现,“困难型”儿童往往到幼儿期表现出较高的焦虑和敌对性,容易成为攻击性较强的“小霸王”。

(2)影响社会性行为的环境因素

前面所讲的各生物因素总是通过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它们对社会性行为的影响的。这些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父母)、同伴和社会文化传统及大众传播媒介。

父母和同伴对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重要影响,它们主要是通过与儿童的交往而作用于儿童的社会性行为,或对之进行巩固,或对之进行改变。

社会文化传统对于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攻击性行为的态度有程度上的差异,如有的文化极端反对和抵制攻击性行为,有的文化则对攻击性行为比较宽容。此外,经济文化水平各不相

/ 23

专题五 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探讨

学前心理学教案

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利他和合作行为的鼓励程度也不同,像墨西哥、肯尼亚等工业化水平低、社会比较简单的国家,对合作和互相关心的行为比较推崇;而美国和西欧等工业化程度高、比较复杂的社会则更多地鼓励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个人的独立奋斗。这些不同文化传统对社会性行为的不同态度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发展中的儿童,对其社会性行为发生影响。对攻击性行为比较宽容的社会,其社会成员的攻击性行为通常较多;而鼓励竞争的社会中,其成员的利他和合作行为则明显少于鼓励这类行为的社会。大众传播媒介,是一个社会传送文化和道海价值观的主要途径,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等对儿童的社会性行为的性质和具体形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现在,电视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关系已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当然,电视节目对亲社会行为也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那些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帮助和善良、关怀的故事及动画片,能为儿童学习和巩固荣社会行为提供直观、生动的示范,有助于儿童通过观察、模仿,习得亲社会行为。

/ 23

专题五 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探讨

学前心理学教案

(3)认知因素对社会性行为的影响

认知因素对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有很大影响。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认知因素主要包括,儿童对社会性行为的认识和对情境信息的识别等。当儿童从电视中认识到人和人之间需要用武力“解决一切”时,他们会做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而当他们认识到“打人给别人带来痛苦和伤心,是不应该的行为”之后,其攻击性行为则会受到一定的抑制。如果儿童在头脑里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利他观念,比如对、朋友之间就该互相帮助”;“不分东西给其他小朋友的是不好的孩子”等等,他们在面临分享或帮助的情境时,会毫不犹豫地提供帮助或把自己的点心、东西分给其他小朋友。

对情境信号的识别主要是指对交往事件的理解和对他人情绪感受的识别。在幼儿身上常常因为误解别人行为的动机而造成攻击性的反应。比如别人玩皮球时因一时疏忽而将球碰了他,而儿童会认为那人是有意攻击自己,于是采用报复行为,引起两人的冲突。在助人行为的发生中,首先需要的是了解别人的困境,但学前儿童由于认知水平的局限,较难识别一些

/ 23

专题五 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探讨

学前心理学教案

较隐蔽的信号。此外,意识到人们的需要才可能更有针对性地提供有效的帮助,这对于儿童助人的具体行为的发展也是有直接影响的。

除此之外,交往中儿童的情绪状态、心境、周围环境的气氛等对社会性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的,愉快的心境、轻松的气氛有利于合作、分享行为的发生,而挫折感、焦虑与烦躁的气氛则容易诱发攻击性行为。

[结课]

社会文化习俗等对个体个性和社会性的影响。

/ 23

第五篇:学前儿童个性发展与培养的研究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与培养的研究

——小班幼儿的个性发展与培养

淮安市实天津路小学幼儿园张佳佳

摘要:个性,广义上说,就是一个人意识的倾向和各种稳定的心理从而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狭义上说,个性就指一个人心理面貌中与共性相对的个别性,通常大家经常说的能力特征,兴趣爱好等都属于个性发展范围内。由于个体之间在心理上存在很大差别,每个人才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的独特性只有和群体的丰富相结合才能得以显示。简而言之,个性就是个体的心理特色。正因为个性是如此重要,发挥个性才成为当今社会各国普遍形成的一种教育观念,也成为了各国现在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个性发展也存在关键期,幼儿时期是个性形成与发展最关键极为重要的时期。这样,幼儿教育要发展幼儿个性的任务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小班幼儿的个性发展变化比较快属于不稳定期,而在这个时候才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发展的黄金期阶段,中国有句俗话说:“三岁看到大,六岁看到老。”这也说明了学龄前幼儿的个性发展与培养对幼儿的一生都有着极大的影响。而针对现在社会我们的幼儿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个性发展也日益趋势于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不善于倾听、更不愿意与人交流等。鉴与此我们应该更多的研究讨论出关于学前幼儿个性发展与培养的良策。

关键词:个性个性教育关键期

一、什么是个性教育

许多研究表明:良好的个性就是一个优秀人士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更是一个人心里健康的重要标志。从古到今,任何一个成功者,没有一个人不是在良好个性的支配下,经过克服重重困难、百折不挠才取得了今天事业上成功的呢!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此外,培养人的个性也已成为当今社会各国普遍形成的一种良好的教育观念,也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明确指出,“现代教育都重视个人,注意一个人的能力,他的心理结构以及他的兴趣、动机和需要„„这个受教育的个人在他自己的教育中日益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可见,未来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不仅要具有健康的个性、也要具备丰富的个性。

而目前,我国大量独生子女的个性品质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情况。有的幼儿自尊水平比较低,自信心极差;有的幼儿胆小如鼠,做任何事都缺乏独立性意识;还有的幼儿缺乏合作意识,不会与人交往,更重要的是没有同情心,有的甚至还

有极强破坏性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等等,我们班现在具有破坏行为的幼儿挺多,这都是一些令人非常“棘手”的问题。

但是,我们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位幼儿从小都有一个健康向上、活泼开朗的个性品质:比如说做事要有信心、有主见,能敢于面对困难,不怕吃苦,更能勇于创新并坚持到底;以及关心他人,互帮互助、具有责任心、懂得礼让等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我们要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身心极为健康的孩子,成为一个能在将来的激烈竟争中站稳脚步的孩子!

二、幼儿个性教育的现状

如果我们每顿饭都吃同一种东西,你还会很感兴趣吗?即使是制作得再精美的菜肴也会让人索然无味;当我们欣赏一个画展,如果每一幅画都是千篇一律,即使画得再美也会让人厌倦。成人的世界如此,孩子的世界更是如此。因此老师应做一名画师,他笔下的孩子都应具有不同的个性,而不应只做一名画匠,把每个孩子都画成同一个样子。有时,我们会在不经意中对孩子们这样说:“你们都应该xx小朋友那样,看他坐得多好看,看他想出的办法多聪明”。其实,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其他的孩子都跟同一个孩子一样呢。每个孩子都有他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想法。教师要帮助幼儿形成自己的个性,才能让孩子充分发挥出他的潜能。

我现在所在班级是小班刚升入中班,在小班刚来的时候,我班的幼儿有好几个还在包着尿不湿,自理能力也很差,有的孩子还不会说普通话,更别说所谓的幼儿个性了,家长过多的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孩子只会听从命令服从命令,有一个叫思思的小女孩,孩子长的很可爱,而且也不哭闹,一天除了自己安静的坐着以外什么都不会,你说“思思吃饭了哦!”她就对你哦一下,几分钟后看到的还是坐在那里,“思思你饿吗?”“恩”,就这样僵持着,直到我帮她把椅子搬到桌子前,把碗拿到她面前,看上去似乎有点饿了,但还是不动,在做什么呢?当然是等喂饭呀,整整一个学期,都是如此。无论和家长怎么沟通也没有用,孩子完全像个漂亮的机器娃娃一样走着家长给的路线,哪里还有发挥幼儿个性的空间呢。

就上述说的那个女孩思思,其实我们发现这个孩子还是很要强的,并且她对音乐乐感很有天赋,有着一付天生的好嗓子,然而家长遏制了她的这种天赋,拼命让孩子学画画、学舞蹈,反而越学越差,越学孩子越厌恶,索性她就不动,那么漂亮的一个小姑娘到了今年中班的时候成了什么也不做的小胖墩,现在她的父母正在为孩子的减肥而烦恼,如果当初按照孩子自己本身的个性加以指导发展,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没有这么多的可是,所以培养幼儿的健康、丰富的个性是多么重要的。

正因为个性是如此重要,发挥个性已成为当今社会各国普遍形成的一种教育

观念,也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所有现在的教育都重视个人了,关注一个人的能力,他的心理结构以及他的兴趣爱好、动机和需要„„而受教育的这个人在他自己的教育中日益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

三、对幼儿个性教育的看法

在我国,幼儿教育是属于基础教育,同样要承担培养,发展个性的任务。但是现在的社会已经使幼儿失去了太多的锻炼机会,全是由大人一手包办,久而久之幼儿完全失去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像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幼儿大多数都是依赖性很强,与同伴交流能力很差,以自我为中心,如果纵容这种个性成长下去,那么未来的孩子们在社会生存就会很困难,不能承受失败,受挫能力会很差,为什么现在我国的孩子自杀事件越来越多了,就是没有重视幼儿时期的个性教育。

(一)多给幼儿一点自由和主动权

做为老师我们不能用死板的纪律来约束幼儿,给幼儿增加压力,应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让幼儿在愉悦轻松的生活中接受教育,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要把集体、分组、个人的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二)如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中主导的特殊作用

游戏会给孩子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在游戏中,幼儿是最开心的,没有心理压力,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逼真地扮演着各种成人在生活中的角色。我们老师比较注重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引导幼儿的创造力。例如:鼓励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要自己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学会与同伴协商角色分配。每一个小小的“成功”,都会使孩子产生愉悦心情,激起幼儿自信心,增强独立性和坚强性。

(三)给幼儿创造与伙伴交往的机会,发挥小伙伴的作用

许多心理学家研究指出:进入幼儿期后,孩子便开始与别的孩子玩耍,模仿小朋友的行为习惯,同伴间成了他们评价的参照物。例如:我们在户外活动时或共同摘草莓我们组织非同龄伙伴共同游戏、自由交谈。通过每个月这些活动的开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大有提升。也促进了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对自己的一些行为控制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四)多多组织幼儿参与讨论活动

多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而不是直接给幼儿答案,能够促进幼儿独立性的发展。幼儿受身心发展水平限制,认知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这些能力都会是最初形成阶段,行为较多的是受成人等外部条件的影响,比成人可能表现出更多的是顺从型。1岁前儿童的一切行为是依赖成人而实现的,这个时期的儿童表达自己的愿望,一般也不抵抗成人的意思。可是3岁左右儿童,出现了独立性的需要,主要表现在要求“自己来干”的动作,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无论能不能做。根据幼儿的特点,促进幼儿独特性的发展,现在就是需要把握从顺从向独立性转化的过度环节。而互相讨论是在轻松氛围下进行的,这样幼儿不仅没有心理压力,又能得到应有的锻炼,还会形成健康的气氛,从而促进幼儿独立性的发展。

(五)如何了解幼儿个性差异及其原因,应采取怎样措施

幼儿时期的个性虽然刚开始形成发展,但在爱好、兴趣、气质能力等方面还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简单的个性培养,不仅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或阻碍幼儿个性发展。教师必须要对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做深入的观察和分析:然后,根据幼儿的不同个性特点,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措施。例如:对胆小缺乏自信心的幼儿,应该对幼儿多多鼓励、多给他们更多的爱,多创造机会设法让他们去尝试解决问题,以使他们获得成功体验。多表扬他们,增进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上进心,使每个幼儿都在不同的起跑点上自信满满、嬉戏和学习。

(六)如何加强家园互动

家长资源是幼儿园与一个家庭沟通的纽带,所以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要求、教育环境尽可能的要保持一致。创办家长学校,采取园长讲座、现场活动、家长半日开放活动、亲子活动等等,让家长了解关于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重要意义以及个性培养要求与方法等知识,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幼儿个性的形成是一条及其漫长的过程,幼儿在家里的时间毕竟比在幼儿园的时间要多一些。家长的培养极其重要。因此,应加强家园合作教育,潜移默化,持之以恒的培养。

四、幼儿个性教育后的思考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感到幼儿个性发展和培养,关键是教师是否能够认识和驾驭幼儿在这个领域中成长规律,另外家长的配合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于良好的个性在老师的教育中能够形成,那么也要在家长的手中进行巩固才能把根扎的更牢了,都是为了孩子,我们愿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勤劳耕耘,让孩子们活泼、健康、全面成长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个性,使每个儿童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但现实中家长工作的难度远远的超过我们的预计,所以是否在培养幼儿的个性之前先来矫正家长的教育观,这是这次研究之后对我带来的最大困惑。

五、参考资料

(1)陈学法.个性培养与素质教育.教育研究.1998.3.(2)王天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3)柳斌.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4)期刊《学前教育》、《早期教育》、2001-2010

下载第11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11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教案

    项目八: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一、 教学目的 (一) 了解思维的概念、过程及特性 (二) 熟悉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特点、基本形式 (三) 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对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 课时安排......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教案

    项目七: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一、 教学目的 (一) 了解言语与语言的概念及区别、言语的种类 (二) 熟悉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各个阶段 (三) 掌握学前儿童言语能力的培养策略 二、 课时安......

    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一节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2、环节包括识记、保持、恢复。恢复又包括两种形......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概括性。思维所反映的是一类事物的共性和事物之间的普遍联......

    学前儿童游戏

    1、 游戏是儿童的一种自主的愉快的假想性活动。游戏是儿童在某一固定时空中,遵循一定规则,伴有愉悦情绪、自发、自愿进行的有序活动。 2、 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1)游戏是儿童自主......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试卷代号:2507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 2014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制作系统 2.音色 3.主副歌结构 4......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1.第4题 学习型家庭的概念是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史隆管理学院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系统思想、__________”管理科学新技术中迁移过来的。( ) A.学习型组织 B.优化型组织 C.发......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范文模版]

    一、选择(20%) 1.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特点P39-45:(1游戏性(内容中的游戏性、形式中的游戏性、方法中的游戏性)(2综合性(形式上的综合性、过程上的综合性、目的上的综合性)(3整体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