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诉讼费问题两个请示的复函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诉讼费问题两个请示的复函
[公布日期]1994年8月23目
[文(令)号]法函[1994]48号
[类别]民事诉讼·诉讼费用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鲁高法函[1994]38号《关于当事人申请先予执行应否收取先予执行费及结案时如何承担的请示》和鲁高法函[1994]39号《关于当事人不交纳或不能足额交纳案件受理费、上诉费,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应否收费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当事人申请先予执行应否收取先予执行费及结案时如何承担的问题,按我院制定的诉讼收费办法精神,凡执行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协议以及先予执行的,均不收取申请执行费,只收取执行中实际支出的费用。先予执行中实际支出的费用,结案时由承担给付义务的一方承担。
二、关于当事人不交纳或不能足额交纳案件受理费、上诉费,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应否收费的问题。原告起诉或当事人提起上诉后,按照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或上诉费,是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一个前提。如果当事人没有交纳案件受理费或上诉费,或者没有足额交纳案件受理费或上诉费,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又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或不足额预交的,人民法院则不应立案受理,案件不进入诉讼程序。这种情况不存在诉讼费用的负担问题。诉讼中当事人申请撤诉,案件已进入诉讼程序有诉讼费用的负担问题。因此,当事人不交纳或不能足额交纳案件受理费、上诉费,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不应收费,当事人已预交的部分,法院应予退还。
第二篇:《关于临时工等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标题】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临时工等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内容分类】劳动关系
【颁布单位】劳动部办公厅
【颁布日期】19961107
【实施日期】19961107
【主 题 词】临时工 问题 答复 函
【发 文 号】劳办发〔1996〕238号
------------------
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临时工等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劳办发〔1996〕238号
重庆市劳动局:
你局《关于临时工等问题的请示》(渝劳发〔1996〕51号)收悉。经研究,函复如下:
一、关于是否还保留“临时工”的提法问题。《劳动法》施行后,所有用人单位与职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各类职工在用人单位享有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此,过去意义上相对于正式工而言的临时工名称已经不复存在。用人单位如在临时性岗位上用工,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依法为其建立各种社会保险,使其享有有关的福利待遇,但在劳动合同期限上可以有所区别。
二、关于职工被强制戒毒或自愿戒毒,戒毒期间是否算旷工或事假,以及能否按《企业职工奖惩条例》或《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予以除名或辞退的问题。此问题由用人单位按照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办理。
三、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的“工勤”人员包括哪些人员以及是否适用《劳动法》问题。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工勤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中,不实行或不能参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应当按照《劳动法》及其配套规章的有关规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
劳动部办公厅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七日
第三篇: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第九节请示
一、请示概述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报请性公文。《办法》::“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二、请示的特点
请示的特点主要有三:
(一)超前性:请示必须在办事之前。凡请示中需要上级批准、指点、帮助的部分,都应该是还没有付之实行的。先干后请示、边干边请示,是违反办事原则的。
(二)说明性:请示的目的在向上级说明情况,请求帮助。一是要说明理由,理由越充分,越能说服、打动上级;二是要说明有什么请求,请求越明确具体,越便于上级考虑。
(三)单一性:请示必须坚持“一文一事”,不能在一份公文中同时请示两件的事情。这主要是为了便于上级处理,避免产生混淆或延误。
三、请示的类型
根据行文目的的不同,请示可分为三大类:
(一)请求批准类:下级机关希望或打算做某件事,而批准权在上级机关,就要通过请示,请求批准。做什么事该由哪一级批准,一般都有规定。凡要做超越权限的事,都必须请示上级批准。这类请示内容的重点是说明办这件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目的是希望上级同意办这件事。
(二)请求帮助类:下级机关在权限范围内可以办的事情,区条件限制无法办好,可以通过请示,请求上级帮助。这类帮助可圳是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也可以是政策方面的。还有一种情凋是,下级想做某件工作,但政策界限还把握不准,或者思想上还有些问题不明确,这时也可以通过请示,求得上级的帮助。下面是一篇请求拨款的请示:
(三)请求批转类:一般是职能部门就与自己业务范围有关的全局性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请求上级同意,并批转各有关部门执行。这类请示和呈转性报告十分接近。
四、请示的写作
请示因内容单一,目的较单纯,所以写法上变化不大,总的说:,要注意这样几点:
(一)要遵守行文规是。
请示的行文规则,《办法》和《条例》有明确的规定,综合起来有四条:
1、请示应当一文一事。请示事项涉及其他部门业务范围时,应当经过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后上报;经过协商未能取得一致意见时,应当在请示中写明。
2、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请示应按正式渠道送上级机关除特殊情况外,不应直接送领导者个人。
3、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请示时,应当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4、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
(二)理由要充分要求要合理
陈述理由,主要应说明做某件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如果是请示帮助的,还要说清楚自己的困难所在,理由说得越充分。请示的目的越容易达到。对上级提要求,要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尽量做到合理。
(一)格式要正确,语言要得体
请示的标题一般用“事由加文种”的形式,不能只写“请示”二字。请示的正文多半按请示理由、请示事项、结束语的顺序写。结束语根据请示内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习惯写法。
请示正文之前写受文单位,正文之后署发文单位和日期。请示的语言要得体,因为是请示上级办理,所以语气要谦虚委婉,但又要实事求是。
第十节批复
一、批复 概述
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指示性公文。批复用于答复下请示。最早见于1948年11月18日华涨人民政府政务会议通过的《办事通则》。
二、批复的特点
批复的主要特点有二:
(一)针对性:针对“请示”这一文种,针对请示的机关,针对请示的问题。批复是针对性最强的文种,一定要有请示才答复;请示什么问题就答复什么问题,不宜扯到别的问题上去;主送机关一定是原请示单位,如果批复对其他下属单位也有指导意义,可以用抄送或公开发表等办法解决。
(二)指导性:批复针对请示表态或发表意见,对下级的工作有指导、规范作用,下级不能违背上级的批复。比如上级不批准的事,就不能做;上级规定要做的事,要千方百计完成。
三、批复的类型
针对请示的内容主要是请求批准和请求帮助两个方面,批复也可以分为两类:
(一)表态性批复:主要是答复请求批准类的请示,或同意,或不同意。同意的不必再说理由,不同意的一般要略说理由,使下级知道为什么不同意。下面是两个这类批复的例子。
(二)批示性批复,针对下级 请示的事项或提出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带有指导下级工作的蛋性质。批示性批复的作用相当于“指示”下级必须遵照上级批复的精神执行。
四、批复的写作
批复一般比较简短,表态性的批复常常只有几十个字或一两百字,指示性的批复略长一些,也以几百字的为多见。批复写作要注意这样三点:
(一)要先回应后批复。批复是针对请示写的,所以批复正文的开头,一定要表示来文已经收到。一般要写明来文的标题或发文字号,并加“收悉”、“收到”等字眼。回应之后才是批复,或表态,或指示,或既表态又指示。
(二)态度要鲜明,措辞要明确。批复是指导性的,是下级行动的依据,所以态度一定要鲜明,措辞一定要明确,不能让下级产生误解。如果不同意下级的请示,一般要说明原因。指示的内容如果比较多,最好分点列出,以便下级容易把握。
(三)要及时批复。批复的时间性比较强,因为下级有问题请示,总是希望尽快得到上级的答复,以便开展工作。
第十一节函
一、函概述
函是机关之间办理日常公务的交往性公文。
《办法》规定:“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绦例》规定:“函用于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二、函的特点
函的特点主要有二:
(一)形式灵活,适应性强。函主要在机关之间起桥梁作用,机关之间各种各样的交往很多,有时为了一件事情,需要反复磋
商,函的形式十分灵活,正可以适应这种情况。函虽然主要用于平行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交往,但有时也可用于上下级之间的交往。比如一些一般性、事务性的询问和答复,就不一定用请示和批复,而可以用函。又比如有些工作上级机关想和下级机关商量着办,不带强制性质,这时也不宜用“指示”一类文种行文,而可以用函。
(二)务实性强。函多用于解决具体事务,内容实在,务实性强。有什么需要,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意见,有什么请求,有什么情况,一五一十摆出来就行了,一般不必讲大道理。
三、函的类型
根据内容性质,函大体可分为四类:
(一)商洽函:用于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讨论问题,如商量业务培训、人员调动、信息交流、物质供应等等。商洽函多用于平行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
(二)问复涵
(三)请准函:用于向没有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如征用土地要向国土部门申请,装电话总机要向电信部门申请,派团出境考察要向公安部门申请,等等。有隶属关系,下级向上级请求批准,用“请示”;没有隶属关系,不论单位级别高低,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一律用“函”。
(四)知照函:用于把自己管辖范围的事项告诉有关的机构。平行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可以使用,上下级机关也可以使用。
四、函的写作
函在格式与写法上,与一般书信基本相同,要注意这样两点:(一)一事一函,直陈其事。(二)语言要平实、亲切、自然。
第十二节会议纪要
一、会议纪要概述
会议纪要是记载会议情况和精神用以公布或传达的纪实性文件。
《办法》规定:“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拟写会议纪要并非所有会议的必要组成部分,一般是较多人关注或波及面较广的会议,在没有用新闻公布会议内容,也没有发表会议决议、决定等的情况下,可以用会议纪要的形式,记载会议的情况、精神、决议等,或加以公布,或向上汇报,或向下传达,让人们据以了解会议情况。
之所以要把会议纪要列为公文文种,我们理解,主要是因为会议是指导工作的常用形式,而会议不一定都有形成文字的决议或决定,用会议纪要的形式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可以作为指导工作的依据,它比口头传达更具准确性。列为正式公文文种后,它的指导性更加强了,上下行文也更方便了,不需要再用‘t通10’
知”去批转或转发了。
二、会议纪要的特点
会议纪要的主要特点有三:
(一)纪要性
(二)约束性
(三)知照性
三、会议纪要的类型
会议纪要分为三大类:
(一)决议性会议纪要:多半是有一定权力的机构召开的研究工作的会议,纪要记载会议的主要精神和议决事项,可以作为传达和部署工作的依据,对今后工作有指导意义。在所有的会议纪要中,这类会议纪要是最常见的。
(二)协议性会议纪要:由代表不同方面的不同机构联合召开的商讨共同关心问题的会议,纪要主要记载各方取得的一致意见,对各方今后的工作有约束力。
(三)研讨性会议纪要:研讨问题或交流情况、经验的会议,各抒己见,不需要统一意见,不需要作决议,纪要只要把各方的主要观点、意见或情况记下就可以了。
四、会议纪要的写作
(一)会议纪要一般是在会议结束后起草的,经主管领导人签字同意才算定稿。协议性会议纪要则要与会各方领导人都同意才能定稿。写会议纪要要以会议记录、会议报告和发言、会议决议为依据.(二)会议纪要的标题最常用的形式是“会议名称加文种”.(三)会议纪要的正文一般分为会议概况、会议内容、结束语三个部分。
会议概况介绍开会时间、会议名称、会议议题、出席者、主持者、会议过程等。
会议内容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介绍会议讨论和决定的主要事项。这部分要写得观点鲜明、主题突出、内容充实,不可出现重要缺漏。
结束语是正文部分的小结,往往对与会者、下级机关、有关群众提出一些希望和要求。一般是会议内容比较重要、比较复杂的才写结束语,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明了的可以不写结束语。
(四)会议纪要由会议主持机关撰写,可以在最后署机关名称和撰写日期,也可以只在正文中写出主持机关,不另外署名。
第四篇:适用法律问题的请示的复函(本站推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吕洪斌与浙江象山县荣宁船务公司水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一案有关适用法律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2005]民四他字第48号)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2005]鄂民四终字第41号关于吕洪斌与浙江象山县荣宁船务公司水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一案有关适用法律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本案是水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等有关法律以及合同的约定确定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根据你院认定的事实,吕洪斌为本案的实际托运人,运单上记载的托运人南海市西樵祥安货运贸易部仅为接受吕洪斌委托与承运人中国扬子江轮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子江公司)签订合同的人。根据合同约定适用的《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以下简称《货规》)的规定,收货人有权就水路货物运单上所载货物损坏、灭失或者迟延交付所造成的损害向承运人索赔。虽然吕洪斌向武汉海事法院提供了黄永明出具的证明其代理吕洪斌收货的“证明”,法院并未予以认定,你院请示报告以及武汉海事法院民事判决中并未认定吕洪斌为涉案货物收货人的地位,亦未说明有证据证明吕洪斌因货损而产生损失,故尽管吕洪斌与承运人之间存在运输合同关系,但尚无证据证明吕洪斌对承运人具有货损请求权。你院应当在二审程序中对此事实予以查明。
在认定吕洪斌具有货损请求权的前提下,扬子江公司作为承运人签发了涉案运单,吕洪斌与扬子江公司之间存在以运单为证明的水路货物运输合同关系。作为实际完成运输任务的浙江象山县荣宁船务公司(以下简称荣宁公司)应当作为该航次水路货物运输的实际承运人。根据《合同法》以及《货规》的规定,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货物发生的货损承担赔偿责任。承运人将货物运输或者部分运输委托给实际承运人履行的,承运人仍然应当对全程运输负责。故扬子江公司作为本次运输的承运人,应当对吕洪斌的货物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货规》还规定:承运人与实际承运人都负有赔偿责任的,应当在该项责任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但根据你院请示报告中认定的事实,本案货损的发生是“希望”轮全部责任所致,荣宁公司对货物发生损失无过错,不应承担赔偿责任,故要求实际承运人荣宁公司对吕洪斌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缺乏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
此复。
2006年3月14日
附: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吕洪斌与浙江象山县荣宁船务公司水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一案有关适用法律问题的请示
(2005年10月20日[2005]鄂民四终字第41号)
最高人民法院:
吕洪斌诉中国扬子江轮船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象山县荣宁船务公司水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一案,前由武汉海事法院作出[2004]武海法商字第64号民事判决。浙江象山县荣宁船务
公司不服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案经我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就其中的争议问题请示。现将本案审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上诉人(原审被告)浙江象山县荣宁船务公司(简称荣宁公司)。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吕洪斌,男,江苏省常州市东南开发区阳光建材批发部业主。住江苏省常州市东南陶瓷商城96仓库。
原审被告中国扬子江轮船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扬子江公司)。
二、原审查明的事实及判决情况
原审查明以下事实:2003年9月19日,原告吕洪斌的货运代理人南海市西樵祥安货运贸易部(简称西樵祥安)代吕洪斌委托被告扬子江公司运输一批陶瓷制品,自广东省南海市九江港至江苏省常州港。该批货物共计5036箱,分4个集装箱装载,收货人为黄永明。同年9月22日,实际载运上述货物的被告荣宁公司所属“荣宁98”轮在锚泊中与巴拿马籍化学品船“希望”轮发生碰撞,所载货物湿损。经扬子江公司和荣宁公司共同委托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总公司宁波分公司进行货损检验鉴定,确定货损价款为147 826.76元。各方当事人对上述事实没有异议。
原审认为,原告吕洪斌通过其货运代理人西樵祥安与被告扬子江公司建立的水路货物运输合同合法有效,吕洪斌为该批货物的实际托运人,依法享有货物运输合同托运人权利。被告扬子江公司接收原告吕洪斌受托人西樵祥安交运的货物,应安全将货物运抵目的港交付。虽然货损为载货船舶“荣宁98”轮在航行途中与他船发生碰撞所致,但并不能据此免除扬子江公司所应承担的合同责任,其应赔偿吕洪斌货物损失。被告荣宁公司虽将“荣宁98”轮期租给了扬子江公司,但其作为船舶所有人实际占有船舶,负有船舶航行安全和管理货物责任。荣宁公司接受扬子江公司委托运输吕洪斌受托人西樵祥安交运的货物,为该批货物运输的实际承运人。因货物损失发生在荣宁公司实际运输货物和管理货物责任期间,其对货损亦应负有赔偿责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百一十一条,参照《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以下简称《货规》)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判决:被告扬子江公司赔偿原告吕洪斌货物损失147 826.76元,被告荣宁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三、上诉请求及理由
荣宁公司上诉称:(1)吕洪斌不具备原告主体资格。吕洪斌为证明其系涉案货物的实际托运人,一审中提供了西樵祥安出具的证明(简称《证明》)、扬子江公司水路集装箱货物运单(简称运单),内贸集装箱单等证据。但上述证据都不足以证明其即是涉案货物的实际托运人。第一,《证明》无法证明西樵祥安合法存在;第二,吕洪斌如要证明西樵祥安是其货代,应提供货代合同,而不需用一份证明来说明货代关系;第三,这份《证明》是加盖的西樵祥安的运输专用章,而非公单。因此,吕洪斌以此证据证明其实际托运人身份站不住脚。第四,西樵祥安的货代资格也未能提供证据证明。第五,从运单看,吕洪斌也并非运单上的托运人或收货人。据此,在吕洪斌提供的证据无论从形式或内容上都不足以证明其系实际托运人、涉案货物的货主的情况下,一审判决认定其系涉案实际托运人,依法享有货物运输合同托运人权利缺乏事实依据。(2)上诉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缺乏法律及合同依据。第一,上诉人并非本案运输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也没有在运单上得到披露,即使吕洪斌是实际收货人,其与上诉人之间也没有运输合同关系,运单上载明的相关条款对上诉人来说并没有约束力。第二,根据宁波海事局的事故调查报告,在涉案船舶碰撞中,“荣宁98”轮没有任何过错。而《货规》第四十六条规定的实际承运人应负连带责任的前提是实际承运人对货物负有赔偿责任,而本案中,上诉人对本起事故的发生及货物的损失并没有过错、不负有赔偿责任。第三,同一次事故受损的其他货主也曾主张上诉人承担连带责任,但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2005]浙民三终字第17号判决已明确不予支持,认为不符合法律规定。综上所述,请求二审改判上诉人对本案货损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被上诉人吕洪斌答辩称:(1)原判认定吕洪斌通过其货运代理人西樵祥安与扬子江公司订立的水路货物运输合同合法有效,吕洪斌为该批货物的实际托运人,依法享有货物运输合同托运人权利合法有据。其一,西樵祥安本案中的货运代理属于我国《合同法》第四百零三条规定的隐名代理或间接代理。西樵祥安为交易便捷,基于吕洪斌的授权,以自己的名义订立合同,在运输业中是交易习惯,且并无违法之处。西樵祥安在承运人违约而披露第三人的情形下,吕洪斌作为实际托运人依法有权行使其订立运输合同中的权利,并当然包括赔偿请求权,因此,吕洪斌具有本案适格的原告主体资格。其二,法律对于货运代理合同关系的建立并无必须为书面形式的限制性规定,西樵祥安出具的证明具有证据力,足以证实其实际为吕洪斌的货运代理人身份,上诉人对此予以否认的理由均不能成立。在原审中,扬子江公司向法院提交了西樵祥安出具的沿海内贸货物托运委托书这一证据,虽在庭审时未提交质证,但是已经构成诉讼中的自认,也就是已经认可西樵祥安本案货运代理人身份。其三,涉案运单系扬子江公司签发并履行,吕洪斌及其货运代理人西樵祥安虽未在托运人栏签章,但已经载明托运人为西樵祥安,并且,吕洪斌及西樵祥安认可该运单关于运输货物等相关内容的记载及效力,并向承运人交付了运输货物,尤为重要的是,吕洪斌所举货物发票不仅与装箱单能够相互印证,而且,在本案货损鉴定过程中,一直以货主身份与承运人及鉴定方参与处理相关事宜,上诉人与扬子江公司对此完全接受,毫无异议。因此,原判认定吕洪斌系涉案货物的货主及实际托运人事实清楚,证据充分。(2)原审判决上诉人承担货损连带赔偿责任依据充分。其一,上诉人作为本案运输合同的实际承运人,事实上已经在运单上得到披露。涉案运单上明确载明“船名:荣宁98”,即明确了实际承运人为上诉人荣宁公司,并且,根据上诉人一审举证,该运单签发时,正处于荣宁公司与扬子江公司定期艇船合同的履行期间。据此,运单右上角载明的关于《货规》具有合同适用效力的约定内容,对于作为实际承运人的上诉人理所当然具有约束力。其二,本案是水路运输合同纠纷,实际承运人对于货物运输中发生的属于非免责事由的货损,应按《货规》的规定,依法依约与承运人扬子江公司共同对吕洪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而上诉人对于货损事故的发生是否负有过错,则在所不问,因为这并不属于承担本案连带责任的免责事由。最后,我国并非判例法国家,上诉人所称浙江省高院的判决与本案事实并不完全相同,对本案无预决的法律效力。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原审被告扬子江公司陈述意见:(1)原审判决认定本案隐名代理成立既无事实依据又无法律依据。依我国合同法第四百零二条规定,构成隐名代理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合同;二是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本案没有证据表明扬子江公司在订立运输合同时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2)水路货物运输不适用隐名代理。《货规》起草者叶红军所著的《货规条文释义》指出:水路货物运输不适用隐名代理。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六十三条的规定,代理的前提是代理人必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从事代理活动,否则属行纪关系。而行纪行为仅适用经济贸易中的特殊情况。(3)原审认定被上诉人为实际托运人无法律依据。《货规》中没有“实际托运人”的定义,原审法院在判决书中创设实际托运人的概念,法理和实践中都是不妥当的。综上,原审原告不是涉案运输合同的当事人,无权向原审被告提起违约
之诉。请求上诉审法院查清本案事实,依法公正审理本案。
根据双方当事人诉辩,本案二审的争议焦点为:原告主体是否适格;上诉人应否承担连带责任。
四、我院对本案审理的意见
二审查明,涉案运单上载明“船名:荣宁98”。
另查明,宁波海事局对涉案船舶碰撞事故作出的《水上交通事故调查报告》结论是:本起事故完全是由于“希望”轮驾驶人的严重过失引起的,“希望”轮应承担本起事故的全部责任。
我院审判委员会对本案两个争议焦点问题的讨论意见如下:
(一)被上诉人的原告主体是否适格
审判委员会讨论一致认为,上诉人荣宁公司和原审被告扬子江公司认为吕洪斌原告主体不适格的理由不能成立,本案原告主体适格。理由如下:(1)扬子江公司签发的运单载明的托运人为西樵祥安,而且,扬子江公司在二审庭审中明确表示承认西樵祥安的托运人身份。因此,以涉案运单为依据,西樵祥安作为托运人与承运人扬子江公司之间的运输合同关系成立。(2)西樵祥安出具的书面《证明》载明:“2003年9月荣宁公司所属‘荣宁98’轮0316N航次,由扬子江公司签发运单项下RE箱号(具体箱号略),实际托运人为吕洪斌,本公司仅为货运代理人代其发货,上述货物的货损索赔权应由吕洪斌本人享有及行使”。该《证明》加盖了西樵祥安的运输专用章,该证据所要证明的事实是委托运输事宜,由该公司运输职能部门加盖其业务用章,能够代表该公司,应当具有证明力;吕洪斌与西樵祥安之间虽然没有书面委托合同,但法律规定的合同形式包括口头约定,该《证明》的内容,能够证明吕洪斌与西樵祥安之间实际上存在委托代理关系。而且,《证明》披露了第三人,明确授权由吕洪斌行使索赔权。由于西樵祥安的授权,本案上诉人和扬子江公司今后不存在就同一事由被西樵祥安起诉的风险。上诉人对西樵祥安的合法存在表示质疑,但没有提供反驳证据。因此,依据这份《证明》,可以认定吕洪斌为本案的实际托运人。另外,损失鉴定证书中载明的鉴定地点为吕洪斌公司的住所地常州东南陶瓷商城,亦可起佐证作用。(3)关于《合同法》第四百零三条的适用。本案西樵祥安接受吕洪斌的委托后以自己的名义与承运人订立运输合同,发生货损后出具书面材料证明吕洪斌是实际托运人,吕洪斌据此主张权利,符合我国合同法第四百零三条的规定。扬子江公司认为《合同法》第四百零二条的隐名代理不适用于水路货物运输合同关系仅依某学者解释,并无法律依据,且本案并不适用《合同法》第四百零二条。因此,依《合同法》第四百零三条的规定,吕洪斌作为委托人可以行使受托人西樵祥安对扬子江公司的合同权利。(4)扬子江公司作为涉案运输合同的承运人没有上诉,即视为承认一审判决,此承认当然包括吕洪斌的原告主体资格。因此,扬子江公司在二审中否定吕洪斌原告主体资格的意见属翻悔行为,由于此行为无相应证据证实,不予采纳。扬子江公司作为契约承运人的认可,对于认定吕洪斌的原告主体资格具有确定性。
(二)上诉人荣宁公司应否承担连带责任
这一争议涉及对《货规》的理解和适用,实践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和处理。
第一种意见认为,本案所涉运单注明:本运单经承、托双方确认后,具有合同效力,承运人与托运人、收货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和责任界限均按《货规》等的有关规定办理。因此,应以定《货规》并入合同条款。涉案运单上载明“船名:荣宁98”,荣宁公司据此也完成了货物运输,已实际介入本案以运单为依据的运输合同关系,《货规》的相关条款对荣宁公司应当具有约束力。《货规》第四十六条规定:“承运人与实际承运人都负有赔偿责任的,应当在此项责任范围内负连带责任”。对于实际承运人的这种责任性质,没有明确界定。由
于《货规》第四十六条的内容完全照搬《海商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因此,该条关于“实际承运人负有赔偿责任”应结合海商法的规定来理解。《海商法》第六十一条明确规定:“本章对承运人责任的规定,适用于实际承运人”。同时,依照《合同法》第三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实际承运人负有赔偿责任”应理解为实际承运人在其责任期间对货物毁损、灭失承担赔偿责任。据此,对于托运人来说,实际承运人和承运人同样负有将货物安全运抵约定地点的合同义务。合同责任是严格责任,不论实际承运人在碰撞事故中有无过错,只要货损发生在实际承运人运输货物和管理货物责任期间,除非存在法定免责事由,其就要承担赔偿责任。实际承运人的这种责任,可不分合同责任或侵权责任,而是一种法律责任。另外,从实践的角度分析,本案承运人与实际承运人之间系又一轮承托运关系,如果实际承运人在本案中因无过错不承担责任,本案承运人对托运人赔偿后,必然以托运人身份向实际承运人主张权利,而实际承运人在下一轮合同之诉中,仍要承担和过错责任。也就是说,只要货物损害发生在实际承运人运输过程中,无论实际承运人承担责任的性质如何确定,承运人和实际承运人的连带责任是肯定存在的。如在本案中确定承运人和实际承运人承担连带责任,即可减少诉累。国内水路货物运输与海上货物运输有很多相同点,这也是《货规》第四十六条照搬《海商法》第六十一条的原因所在。本案一审判决即为此种意见,因此,判决荣宁公司对本案货损承担连带责任。
第二种意见认为,国内水路货物运输应当适用合同法而不适用海商法。从法理上分析,实际承运人不是运输合同当事人,依合同的相对性,其对托运人不负合同违约责任。只有当实际承运人对货损的发生有过错时,才对托运人负赔偿责任,即实际承运人对托运人只负侵权赔偿责任。《货规》第四十六条规定的“实际承运人应负连带责任”的前提是实际承运人对货损的发生有过错,否则负赔偿责任。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2005]浙民三终字第17号民事判决就是这种意见,因此,在同一次事故受损的其他货主荣宁公司主张权利时,认定“荣宁公司不是运输合同当事人,运单上载明的相关条款对荣宁公司没有约束力。荣宁公司对货损造成没有过错,其对本案货损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我院审委会讨论一致倾向上述第一种意见。鉴于此问题涉及法律适用,故决定向贵院请示,请予答复。
第五篇:30-对《关于如何理解无效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如何理解 无效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劳办发[1995]268号)
北京市劳动局:
你局《关于如何理解无效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请示》(京劳仲文[1995]115号)收悉。经研究,现函复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8条规定:“以给公民及其亲人的生命健康、名誉、荣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名誉、荣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胁迫行为。”第69条规定:“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处于危难之机,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严重损害对方利益的,可以认定为乘人之危。”据此精神,劳动部《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劳部发[1995]309号)第16条规定中所说的“职工被迫签订的劳动合同”,是指有证据表明职工在受到胁迫或被对方乘己之危的情况下,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思而签订的劳动合同。“未经协商一致签订的劳动合同”,是指有证据表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不是在双方充分表达自己意思的基础上、经平等协商、取得一致的情况下签订的劳动合同。
一九九五年十月十八日
发布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含劳动部)发布日期:1995年10月18日 实施日期:1995年10月18日(中央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