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职教育论坛会议[推荐5篇]

时间:2019-05-13 03:24: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高职教育论坛会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高职教育论坛会议》。

第一篇:2011高职教育论坛会议

2011高职教育论坛闭幕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

在这美好的金秋时节,在风光宜人的下沙,2011高职教育论坛即将闭幕,在此我代表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各位领导祝贺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同时向出席本次论坛的各级领导,各位嘉宾,中外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向为活动付出辛勤努力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高职教育论坛会上,来自国内外的职业教育专家和兄弟院校的领导,同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人士,齐聚一堂,共商教育发展大计,共画21世纪教育发展战略,共同探讨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寻求扩大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途径,这次活动取得了成功,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这三天的会议期间里,大家围绕“推进教育创新,注重内涵发展”听专家讲座、分组经验交流、观摩特色展示,凸显了大会“尊重个性、务实进取”的会风,分会工作必将更稳健、更深远。会议上,×××等领导作重要讲话,称赞了承办方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优质精细服务,并认真探讨了对今后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的看法以及对各大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现状的应对政策。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现状及其成因,尝试探讨高等职业院校如何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构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制定符合时代发展需求、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应对策略。

近几年,国家鼓励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有关政策相继出台,高等职业院校呈现出积极发展的态势,招生总量连续几年都超越了本科生,就业率也在逐年提高。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又强调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为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且,目前各产业不同程度地面临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引进、掌握、应用、推广等问题,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实验、开发、制造、测试、销售、售后服务等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对实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的需求也将日益高涨。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众多高等职业院校依旧面临着生源与就业两大基本因素的制约,再加之院校自身客观存在各种问题,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为此,我们共同协商提出了新的工作任务和殷切的期望。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可以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做点贡献。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高兴而来,满载而归,会后我们将回到各自工作岗位,继续为推动高职教育发展之路做出贡献,希望各位代表能够把本次论坛所学所悟所感带回去,将创新的理念、政策成果带回去,做高职教育发展的传道士和实践者,共同将高职教育之路推向更高峰。让我们携起手来,脚踏实地,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我们坚信,高职教育之路一定会迎来更大的发展,创造更加骄人的业绩。最后,殷切盼望各位来宾能够一如既往的关注与支持高职教育论坛,我们期待来年与您的重逢。!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现在我宣布,2011高职教育论坛闭幕!

11211039

王萍

第二篇:论坛会议稿

食‘德’安全 品味‘赢’销

2013(广东)食品安全营销高峰论坛 陈董受邀分享食品安全经营之道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陆续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备受消费者关注,“安全”已经成为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考虑因素,另一方面,食品行业企业也在各自的产品领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如何让品牌拥有更多消费者的忠诚度与信任感,成为了许多食品企业争相讨论的话题。

9月23日,由广州日报.粤传媒举办的2013(广东)食品安全营销高峰论坛“食‘德’安全品味‘营’销”在广东南昆山云顶温泉举行。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州市质量安全监督局、各协会的主要领导以及壹号食品、蒙牛、广州酒家、加多宝等知名企业代表及消费者代表集聚一起,就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壹号食品作为农业农头企业,在品质把控上从源头开始就严把质量关,从育种、养殖、屠宰、配送、销售等全部在公司的监控下,以确保消费者买到的是健康、安全、美味的壹号食品。壹号土猪品牌作为践行食品安全的行业领头羊,公司陈生董事长受邀出席本次论坛,并作主题演讲。论坛上,陈董结合二十多年从事食品饮料行业的经验分析,现今食品安全问题实质情况比二十年前是有好转,但要彻底改变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几代人的努力。陈董表示很多食品安全的问题都发生在源头,在于对散户经营者的管理,壹号土猪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商业模式就是将壹号土猪的源头牢牢进行把控,从而保证猪肉品质。在谈到整个行业的发展时,陈董强调,除了遵守政府监管的行为规范之外,关键还要重建我们的信仰、道德、价值观,要对生命产生出敬畏感。在本次高峰论坛会上,蒙牛、广州酒家相关负责人也分别以食品安全管理为主题进行经验分享。

高峰论坛上,因自称20年不喝自来水的网络热门人物赵飞虹女士作为消费者代表,发表了对健康安全食品强烈渴求的心声,并表现了对壹号食品等诚信经营企业的支持。大家纷纷表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要靠政府监察部门加强监管,更要靠企业的自律,站在良心道德的层面进行生产经营,与消费者实现共赢。

论坛上,华南理工大学雷鸣教授表示,作为食品企业,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任重道远,同时呼吁更多的大企业、大品牌能够加入到壹号食品、广州酒家等践行安全食品企业的队伍中来,引领食品行业朝向更健康、安全、和谐的方向发展。

第三篇:高职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报告(民盟教育论坛)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

单强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1

“混合所有制”本是经济领域的专业术语,是指由不同产权主体合作而建立的经济组织,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股份制经济,通过不同的股份占比来确立运营决策权和合法收益权。不同的产权主体包括国有、集体、私营、外资等,其合作形式则包括国有(集体)资产之间相互叠加形成的合伙制,民间资本相互叠加形成合伙制,以及国有(集体)资产与民间资本共同组成的混合制三种。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要突破。《决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国国有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逐步推进股份制改革并取得明显成绩,不仅有效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巩固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加强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而且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了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目前,90%的国有企业已实现了股份制改革,中央企业净资产的70%在上市公司,中央企业及子企业引入非公资本形成的股份制企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已占到总户数的52%。2统计表明,2010年混合所有制经济占工商登记企业注册资本的40%以上,2012年混合所有制经

3济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3%,占全国税收的47.03%。混合所有制在国企改制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经济领域的“混合所有制”能否运用于职业教育领域,实现办学体制与机制改革的突破,这是政府、院校和民间资本共同关注的问题,有必要进行充分的调研与分析,进而在顶 1 本文是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委托研究课题,成员有王寿斌、刘慧萍,教育部高职高专处林宇处长对初稿提出了修改意见。2 张卓元,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什么样的经济,《求是》2014-4-16 3 张卓元,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什么样的经济,《求是》2014-4-16 层设计方面进行总体架构。

一、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明确指出“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推动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5月2号,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把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以政府文件的方式予以发布,允许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教育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

从社会学和经济学角度考证,“混合所有制”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党的十五大文件中。党的十五大提倡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即“改制”)、发展不同经济成分交叉持股的股份制企业,其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提高国有经济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能力。从实践层面看,实行“混合所有制”可以做到在一个企业或公司内部不同所有制资本能同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同等受益,较好地发挥了各种资本的优势和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和资本的运行效率,不仅搞活了经济,而且还纠正了长期以来脱离国情的单一公有制结构,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专家估算,目前混合所有制经济总体上占我国经济的比重为1/3左右。按1992年以来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推算,到2020年,全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总体占比将超过40%,以致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微观主体。统计表明,从1999年到2012年,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全国税收的贡献率逐年提高,1999年占11.68%,2012年为47.03%。不容忽视的是,在我国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过程中,也曾一度走了弯路、闯了误区,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主要体现在,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很多地方的国有资产被公开变相侵吞,借助股份制的形式半卖半送、明卖实送,不仅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而且还让一部分人借改制一夜暴富,既搅乱了社会价值取向,又败坏了社会风气。沉重的教训值得汲取。所以,在推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务必要防止将改革错误地引导到资本主义经济控制国有经济、瓜分国有资产的道路上去,要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严密的过程监控,充分认清和控制资本无限追求剩余价值的冲动,以免酿成事与愿违的恶果。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把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提上教育改革的议事日程,这是深化改革的大势所趋,在充分激发公办院校办学活力、支持民办院校做大做强的同时,我们更有必要全面总结经济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得与失,更好地设计和指导教育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案与实践,以让多种形式的职教办学成为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

如何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职教办学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混合所有制将是办学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教育部领导非常关心和重视高职院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鲁昕副部长在多次会议上表示,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实行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方式,用市场的力量来办学。鲁昕说,这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办学体制,首先要对这类学校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产权结构和分配机制都发生变化。学校院系主任可以做教师、可以做教授,也可以到企业做人力资源部的部长,校长可以做学校的管理者,同时也可以到企业做CEO。为了把握全国高职战线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基本情况,2014年8月受教育部职成教司高职处委托,由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组成课题组进行调研,同时,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也立项支持进行《基于制度创新的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研究》的课题研究。2014年9月,课题组编制了《全国各省(市、区)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情况调查问卷》,向全国各省教育厅高教处发放问卷 31份。其中,安徽、广西、山东、吉林、青海、山西、新疆等7个省(市、区)返回了调查问卷。从回收问卷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对“混合所有制”办学持谨慎观望态度。

2014年10月18日,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在泰州举办年会,课题组接受委托负责筹划了“激发高职院校办学活力”分论坛,“高职院校章程建设”和“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被列为提升高职办学质量和活力的两大要素。“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块由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单强主持,课题组邀请了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董圣足做了《混合所有制与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的专题报告,南通理工学院(原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唐永泽分享了《高职院校实行混合所有制的探索与思考》案例,中国职教学会副会长俞仲文、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李玲、沈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黎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贾文胜、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劳汉生等参加了圆桌论坛。论坛上收集了9所高职院校的体制改革案例,与会的560多名会议代表参与了现场讨论。

此后,课题组又通过文献调研、微信访谈、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全国的总体情况进行进一步了解。有近20所院校表示有混合所有制成份,分别是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南通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应天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中山火炬 职业技术学院、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永城职业学院、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

根据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整理成本报告。共分成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必要性与可行性、现状与问题分析、实现路径和建议四个部分。

二、高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根据经济学意义上的“混合所有制”概念,针对高职院校的实地调查结果,我们认为职业教育领域的“混合所有制”可分为“大混合”和“小混合”两个层次。“大混合”是指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私有资本、外资这四种资本中,国有资本与其它三种资本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共同出资举办职业教育,在院校法人层面实现了混合。其中,国有资本与其它三种资本之一进行混合是必要条件。“小混合”是指学校内部二级办学机构层面或具体项目层面的混合,包括二级学院、专业、实训基地、研发中心等载体中的混合,但必须以法人资格出现,否则属于一般的校企合作。因此,判定“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的核心要素有两个,一是必须有国有资本参与,是国有资本与其它资本的混合;二是“混合所有制”的办学主体必须是独立法人。

(一)必要性

高职教育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尤其是2006年国家示范建设项目启动以来,随着内涵建设和办学体制机制的改革不断深入,高职整体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办学活力初步显现。然而,无论公办高职还是民办高职,由于体制的原因都未能充分释放办学活力。同时我们也看到,非公即私的单一的办学格局,既不利于深度的产教合作,也不利于高职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

公办高职需要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释放办学活力。公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主导着学校的办学、管理和评价。学校主要领导由党委组织部门直接任命,按照行政干 部进行管理,致使学校行政化色彩强烈,消弭了院校长的办学热情和创造性。学校在教师聘任、考核、收入分配等方面缺乏自主权,也抑制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公办高职形成了内部缺乏竞争机制,外部缺乏市场导向的局面。随着国际高等教育竞争的日趋激烈,产业转型升级呼唤高职要灵活面向市场办学,公办高职通过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成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核心。

民办高职院校需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争取国家财政扶持,增强办学实力,强化外部竞争能力。民办高职院校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出资人的原始投入和学生的学费,日常办学经费的90%以上来自学费,还要负担沉重的还贷压力。民办高职的收费普遍高出公办高职2-3倍,但实际拥有的办学经费却不到公办高职的一半。这种巨大的办学投入和学费标准的反差,使得高职内部难以形成公平的竞争机制。国家财政对民办高职的扶持,必然以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以及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的确立为前提。如何突破民办高职家族制的办学体制,混合所有制提供了新的路径。

由此可见,无论单纯的公办还是单一的民办都有自身先天的弱点,公办高职的实力和民办高职的活力如果能够在混合所有制的框架下得到融合,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无疑能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可行性

1.具备了良好的舆论环境。自1997 年党的十五大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与基本经济制度相吻合的新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这是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求精神,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和 途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三十条”意见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支持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进入各级各类教育,探索举办混合所有制学校,容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鼓励盈利性的民办教育机构补全建立激励机制,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学校的法人资产结构。这给高职院校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提供了宽松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

2.经济领域的探索为高职改革提供了经验。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相互参股等,改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此拉开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序幕。10多年来,国有公司通过各种形式的股份制改革,实现了国有资产与民间资本的有机结合,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混合所有制在国有企业改制的成功实践,为高职领域的探索提供了经验,人们在观念上和心理上也易于接受。

3.办学者和民间资本有一定的“混合”积极性。近10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国家示范高职建设以来,一批有企业家精神的高职院校长脱颖而出,他们的领导力、执行力在校企合作中得到很好的历练,完全有能力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另一方面,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充满信心,对转向投资职教有理性认识,这也吸引了民间资本高度关注高职办学体制改革,客观上具有投身高职办学的积极性。

三、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问卷调查表明,我国现有的高职高专办学体制的特点是“非公即民”,且以公办院校为主体,民办院校作为补充,股份制或者混合所有制学校寥寥无几,势单力薄。返回问卷的7个省份对非公办高职院校均无生均补助,有3个省份明确表示近两年没有公办院校改制计划,2个省份态度不明,1个省份表示有计划,另外1个省份表示鼓励民办职业 教育进行混合所制改革。虽然此次调查获得的样本较少,我们仍然惊喜地发现,高职院校已经出现了三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形态:

1.公立民办型。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学院的前身为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培训学院,1999年9月8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开办资金由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全额拨款,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市劳动局参与,属公立性质。经过2001年、2003年的两次国退民进的改制,成为混合所有制的办学体制。2006年4月,学院第一大股东苏州光华集团向学院管理层转让10%的股份,实现了管理层持股计划。2007年,经过一系列兼并、转股,学院注册资本金增至8791万元,学院股东由六方组成:上海翔宇教育集团(40%)、苏州光华集团(40%)、苏州沸点教育咨询管理有限公司(9%)、学院管理团队(9%)、苏州市教育局(1%)、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1%)。最终形成以民间投资为主、管理团队参与、政府引导的办学体制,参照民营机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2007年成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公有民营型。以齐齐哈尔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该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91年的黑龙江东亚大学,1993年接受委托管理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职工大学,1998年又接管了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的8所学校(含技工学校、中小学和幼儿园),1009名教职工(其中近400名离退休教职工)与母体剥离,组建黑龙江东亚学团,原有各校的国有资产由东亚学团无偿使用。2001年,黑龙江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齐齐哈尔职业技术学院,按照民办体制和民营机制运作。2012年7月,齐齐哈尔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学院资产进行评估,正式确认国有资产占33.96%,滚动发展起来的集体资产占65.42%,教职工个人资产占0.62%,形成公有民营的办学体制。黑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把学院列为副厅级事业单位,核定300个事业编制,经费自筹,主管部门为齐齐哈尔市政府。

3.民办公助型。以南通紫琅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紫琅职业技术学 院建于2000年6月,由江苏江海科教开发有限公司和陈明宇个人联合投资,属于民办高职院校。2012年6月,江苏江海科教开发有限公司与江苏省教育厅直属的江苏教育发展投资中心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共建。江海科教开发公司持股58.64%,陈明宇个人持股36.36%,江苏教育发展投资中心持股5%。2013年4月获得民办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成为江苏省第一所登记为民办事业单位法人的高职院,同时获得江苏教育发展投资中心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走上民办公助的办学道路。江苏应天职业技术学院也属于此类。

同时,还有一些院校正在探索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带有小混合所有制的色彩。如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与沈阳亚伟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亚伟信息管理学院,企业提供部分实训条件、师资及课程,双方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学费,实质上已经具备了混合所有制的性质,只是没有进行法人登记。此类办学模式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都有案例。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还处于摸索阶段,地方政府、高职院校、民间资本对这一改革也是顾虑重重,究其原因,主要有:

1.制度环境尚不完善。尽管高层在提倡混合所有制改革,但配套的制度和政策尚未出台,这使教育主管部门、院校长和民间投资者无法规避风险。另外,从思想观念方面来看,长期形成的“非公即私”的固有观念,阻碍着办学体制和管理运行机制的变革。包括很多院校长在内,认为混合所有制与公办高职无关,只适合民办高职改革。

2.缺乏改革动力。从公办高职院校来看,混合所有制就是要引进民间投资,改变学校性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这必然要打破大锅饭,砸烂铁饭碗,把学校推向市场,这存在着较大风险。公办院校习惯于依赖财政拨款的安逸生活,缺乏改革的内在动力。

3.民间资本担心被同化。从民间资本的立场考虑,确保资产保值增 值和相对独立是重要考量指标。但由于目前推动改革的政策制度尚不健全,很多民办高职的投资人担心因股比缩小或稀释而失去对学校的控制权,以往的投资被同化,因此普遍不敢也不愿国有资产注入。如何既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又保护好民间投资者的财产安全,是制度设计的核心。产权关系清晰、各方责权利明确、管办评分离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

四、高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及政策建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基于这一基本原则,高职院校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

1.公办自行改制。从理论上来说,完整的产权应当包括所有权、管理经营权、收益权、资产处臵权。“混合所有制”改革正是针对产权的改革,因此,仿照国企MBO改革思路,由政府牵头对公办院校资产进行清算,将其部分股权转让给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可以成为阻力最小的改革方式。管理者和教职工拥有学院的管理权及增值部分的收益权。以此为突破口建立起高职院校全员聘任、绩效考核、能上能下的灵活机制。此种改革若从优质公办高职如国家示范(骨干)率先试点,成功率会比较高。

2.公办吸引民资。公办高职可以向民间资本开放,引进优质的企业、教育集团或民办高职,形成产权关系上的“混合”。这种模式适合办学比较困难的公办高职院校,尤其是那些没有财政拨款的国有企业举办的高职。此类公办高职也可以在体制不变的情况下,直接委托给管理层按照民营机制经营。此外,公办高职亦可在二级院系层面进行专业建设、基地建设等领域的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尝试。

3.国资注入民办。对办学规范、拥有法人财产、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的优质民办高职,政府以注资、购买服务、生均拨款等形式予以扶 持。政府资金形式的投入可以折算成部分股权,仍由民间资本控股,形成民办公助的办学模式。此项改革可以考虑在民办省级以上示范高职试点,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造,引导民办高职办出特色、创立品牌。

4.公办接管民办。对于经营不善,办学已出现较大困难或濒临倒闭的民办高职院校,如果通过市场手段无法化解,建议政府对其资产进行清理核查,按就近原则由优质公办高职院校吸收兼并。合并之后的“混合所有制”学校,民办部分按其折合的股份参与管理,形成公有为主、民有为辅的办学模式。

5.民办托管公办。对办学效率低下、社会认可度低或财务难以维系的公办学校,尤其是国企举办的学校,建议政府委托给办学有特色、运营状态较好的民办高职院校经营。合并之后的“混合所有制”学校,国有资产折合成股份享有一定的管理权。形成民资为主、国资为辅的办学模式。

6.中外合作办学。鼓励高职院校寻求与境外职业院校、教育集团或相关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引进国际课程体系、资格证书和管理模式,创新“混合所有制”办学形式,培育一批国际化的高职院校。

针对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在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针对性地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力支持改革。产权制度改革涉及面广,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党政部门主要领导要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意义,通过各种方法鼓励、支持高职院校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和探索。

第二,教育主管部门精心设计试点,稳步推进。教育部可遴选一些率先实施“混合所有制”办学的高职院校进行试点,成立“混合所有制办学联盟”,及时交流改革的经验与问题。鉴于“大混合”模式改革牵涉面广,我们建议从“小混合”入手,由点到面,逐步改革。鼓励高职院校把校企合作紧密的重大项目、专业、二级学院登记为独立法人,用 新机制运行。积累改革经验,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和层次。

第三,制定扶持政策,激发地方政府和院校的改革动力。国家要尽快制定相关政策,对举办“混合所有制”的职业院校进行重点扶持,以鼓励和促进试点院校健康发展。比如允许混合所有制学校注册为事业法人,教师的养老保险参照公办院校执行;允许混合所有制院校根据办学质量,自主决定学费标准;允许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自主决定招生规模、招生对象、招生范围,考试录取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政府对混合所有制学校的学生给予生均拨款或一定的补助;政府在购买服务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混合所有制院校的改革;对“混合所有制”试点院校领导的遴选、任期和待遇另订标准,引导高职院校长走上职业化道路。

第四篇:校长论坛-探索和建立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生态

探索和建立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生态

经过近30年尤其是近10年的努力,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不仅有了长足的规模扩张,而且有了清晰的目标定位,特别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的实施,《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落实,进一步明确了类型定位,确立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有力地促进了发展。然而,如何从更高层面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探索并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依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课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为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众所周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从上世纪80年代的短期职业大学起步,采用不包分配、不迁户粮关系、不发放统一心芯的毕业证书和高收费的政策,解决高中毕业后城镇待业青年的读书问题,在期间的近20年中,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始终存在着要与不要、性质几何的争论和反复,“不重视”是个真实写照,“夹缝中生存”是基本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既不算理论成熟、政策认可、财政支持、特色培育、社会认可,也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条件。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国家确立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方针和政策,其中以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重要的助推力量和主要抓手,尤其是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以省(市)为主要统筹主体,赋予省级人民政府院校设置审批权之后,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截至2008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数已达高等学校数量的2/3,在校生规模达到50%,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数量上翻天覆地的发展,质量上的不断提高,类型办学特色的初步形成,尤其是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支持,不仅给高等职业教育再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正因为有了规模和数量的存在,才产生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使得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必然。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的精神,教育部、财政部于2006年开始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3年来的实践证明,百所示范校的遴选过程,事实上已成为政府和社会认同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百所示范高校的建设过程,事实上已成为学校重视办学模式突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过程,成为促进内涵建设和类型特色形成的过程,其效应已远远超过预期。在这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中央财政撬动,地方财政重点支持的结果已十分明显,学校积极重视内涵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认真对待并努力开展专业、课程、师资队伍、校内外实训基地等项目建设的绩效也已非常有效,大面积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更具现实和指导意义。所有这些,都成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条件。

二、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生态是一项系统工程

高等职业教育半壁江山局面的存在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推动,使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摆上了重要日程,并成为条件和可能。但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示范高职如何带动所有院校发展,重点专业如何带动专业群建设,沿海发达地区院校如何支援西部地区院校发展,高职院校如何在内涵建设、质量文化等方面真正形成自身特色和类型定位,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必然,仍然是一项待推进的系统工程。

建立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建设体系。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内涵建设最为重要,其主要包括:牢固树立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就业面向基层,岗位面向一线,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学努力避免理论化、学术化和脱离实际;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办学,面向基层企业、面向行业一线,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并重,重视把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技能标准引进教学,再加以吸收和创新;重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培养学生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定的职业信念,扎实的职业技能,娴熟的职业能力,清晰的职业意识,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注重真实职业环境(工作场所)的营造,使学生从学生时代就享受职场氛围,陶冶职场文化,熟悉职场流程,掌握职场技能,适应职场岗位;注重职业证书教育和考核,实现学历证书和岗位资格证书的协调统一,真正做到课程与证书的一致和衔接。

建立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体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基本标志,在近几年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已经受到重视,但如何从尝试走向普遍,从主要依靠人脉关系走向全方位机制建设,仍是一项大的工程,浙江省提出“发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设高职教育强省”,是很好的口号和举措,但从全国范围内看,机制上尚未有效破题。高等职业教育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校企合作上做到:校企合作有制度乃至法律保证,国家立法或政府立规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承担职业教育的义务与责任;校企合作共同建立教学场所、实践或生产性实训基地,真正把行业(企业)的工作要求和文化引入教学;建立由学校和行业(企业)互渗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做到同教一门课、同写一本书、同育一方人;建立学校教师与行业(企业)职员自然的流通体制,相互交流、轮岗工作和教学,共同促进育人工作开展。

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质量文化体系。中国几百年的封建社会和文化传统养成了重理轻文、重理轻术的传统,再加上在人才使用过程中的唯文凭论,使得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难以得到重视。正因为这样,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可持续,必须在质量建设上充分注意:确立特色化的质量观,把紧贴实际、瞄准职业、对准岗位作为衡量高职教育质量的标志之一,并积极加以实践;确立多样化的质量观,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岗位建立起适合要求和特点的质量考核观,把适应性、有用性、有效性作

为根本要求;确立以资源集合能力为标志的质量文化观,即衡量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的办学水平,不在其拥有多少教师和设备,而要看其能使用多少教师和设备,能够整合队伍、整合资源,为我所用,为人才培养所用;确立社会性质量文化观,即考察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的办学水平,主要看其是否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是否与当地经济社会唇齿相依,高度融合;确立市场性质量文化观,即衡量和考核一个学校领导班子的能力和水平,主要不是看其本身是什么学位,什么职称,而是看其不断适应人才市场变化发展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始终能保持顺利、对口、优质就业,并使学生在岗位上很好发展。

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部组织体系。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高等学校的一个类型,必然有其组织框架和运作机制,但其作为具有明显的市场化办学特征的教育组织,必须避免和克服传统大学形似行政管理机关及胜似行政管理组织的状况,在坚持党的领导和办学方向的前提下,要看其组织和体制特色。具体表现在:学校运作上高度的开放性,即把开放合作作为总的组织文化,通过向市场的开放,形成紧密化市场适应体系;专业结构上高度的市场化,即能够适应市场发展变化而调整内部职能机构及系(院)设计和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上高度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人才市场变化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变化快速调整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真正实现教学与实践零距离;人才队伍上高度的互动性,即建立一个走得出去,引得进来的双师结构教育教学团队,学校教师与企业(行业)骨于之间形成高度的互动和流通;师生员工身份上的多重性,教师既是教师,也可以同时是企业技术骨干,学生既是学生,也是企业学徒,教学管理干部既是学校管理者,又是一个项目经理,真正形成一个亦校亦企、能校能企、校企一体的团队组织。

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虽发展很快,但目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依然不少,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可持续,宏观政策条件改善必不可少,主要包括: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高职教育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财力保证;加大政策配套力度,尤其是劳动和人事部门,有关行政(企业),应在职业资格设计和考核考试配合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加大行业(企业)参与力度,引导更多行业(企业)积极参与高职教育;加大高等教育改革力度,形成有利于高职教育更好发展的政策和人文环境;加大高职院校建设进度,建设更有利于人才培养工作开展的教学硬件和软件条件。

三、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生态的有效实践: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

事实上,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区域或者从学校个案层面,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机制都在探索和实施过程中。近年来,浙江省坚持从本身高等教育比较薄弱,而经济结构又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的特点出发,致力于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突破口,对高职院校进行高起点准入、高标准建设,尤其在支持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及时出台了大力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

提出打造高等职业教育强省的目标,并启动了建设20所省级示范校的举措。应该说,浙江省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办学质量获得了显著提升,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作为首批28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之一,近8年来一直致力于构建一个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的办学模式,并作为营造自身发展良好内外条件的有效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学校提出依托行业、团结校友、集团发展,努力实践“举行业旗、聚校友心、走集团路”,进而推动了“创金院业”目标的深入实践。

依托行业。从学校长期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行业拥有广泛的校友资源和品牌影响力的特色出发,致力于构建一个以“金融类专业为核心,经贸管理类专业为主体,信息技术专业和人文艺术专业适度发展”的专业结构,着力把重点、特色、聚集点都放在金融上。做足金融、做大金融、做实金融、做特金融、做强金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金融行业的职业人才培养、图书信息、学术交流、干部培训和考级考证五大中心,成为全国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高地,力推60%以上毕业生到金融行业就业,彰显和拓展金融行业影响力,建设高品质金融教育机构,使学院的特色发展具备良好土壤和条件。

团结校友。从学校的校友资源相对分布在全国金融行业尤其是约占浙江省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1/

4、校友成长率高又忠诚热爱母校的特点出发,通过建立法人组织的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校友总会及其各地分会,通过确立诚信文化、金融文化、校友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尤其是2300校友文化育人活动(千名学生访校友、千名校友回课堂,百名校友活人生、百名校友上讲坛、百名老师进企业)的开展,形成了校友支持母校发展的良好局面。校友牵线为母校建设捐资,校友倾力为母校设立奖学奖教基金,校友搭桥为学弟学妹实习就业,优秀校友担任母校兼职教师等情况十分普遍;校友企业与学校共建一基地,共上一门课,共写一本书,共育一方人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使学院发展拥有无限广阔的资源。

集团发展。从职业教育特点出发,发起组织成立了由学院牵头,众多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和学术研究单位,中高职学校参与的浙江金融职业集团。在这一集团中,探索形成紧密型校企合作机制,推动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共同形成紧密型教学实训基地,共同开发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案例,共同建设三结合育人团队,共同推动开放合作型教学体系建设,起到了十分有益的作用。目前,集团核心成员已超过100家。

实践证明,构建“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的办学模式,对活力金院、特色金院、品牌金院、和谐金院、幸福金院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更推进了学生的顺利就业、对口就业、优质教育,促进了学院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者: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 周建松)

第五篇:高职教育

身为职业院校,如果教师的动手能力都不强,又怎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如果连职业教育的特色都逐渐消失,那毕业生将只是‘大专生’的复制,是本科院校的‘压缩饼干’ 是希望老师们实时更新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有机会应用到一线进行实践操作,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才能更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和社会不脱节。

但是,学校既没给物质奖励或补助,也没有强制要求,再加上实习单位不好找,李勇从未到媒体实习。“上学那会儿,找个报社电视台的实习,都要给用人单位交钱‘白当劳力’,现在好不容易工作了,总不能还让我贴钱去实习吧?”

职称又与收入直接挂钩,参加实践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对评职称没有多大作用,所以如果不是学校硬性安排,谁也不愿意这样做。这就好比我是跳高运动员,你让我参加铅球比赛,肯定得不到好成绩了。人尽其才,动手能力强的老师,既教理论又教实训,绝对符合双师素质教师标准。可现有的规则是只以搞理论研究写论文评职称,那谁还愿意搞实训?搞理论多好啊高职教育教师队伍的特殊性还没有在职称评定系列中得到体现,特别是实训教师没有符合自身实际的单列职称系列。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院校实训教师资格和水平无相应评定标准,造成职称无法科学评定,难以按实际岗位准确聘任,一些实训教师的应有待遇也就无法落实。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然而,目前在高职高专进行各类评估时,教授、副教授的人数似乎也成了衡量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与否的标准,这也使不少职业技术学院为了解决教师职称问题,稳定实训教师队伍,只能采取参照高校理论课教师的职称管理和评聘方法为实训教师评聘技术职务,从论文、论著、科研项目等评聘标准上,帮助他们晋升讲师、副教授和教授。

可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师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技术能力、教学方法均与理论课教师和实验人员有着明显的区别,理论课教师和实验人员职称系列的评审要求和方法对他们是不适用的。

周刚认为,在目前国家还没有设置实训教师职称评聘系列的情况下,要么实训教师向理论课教师靠拢,要么评聘标准向实验技术人员靠拢,否则就严重挫伤了实训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下载2011高职教育论坛会议[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高职教育论坛会议[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坛会议流程

    XXX行业高峰论坛会议流程 主办单位:XXX科技局、XXXXX区政府 承办单位:XXX科技局、XXXXXX网络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XXXX、XXXX 赞助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新闻......

    论坛会议邀请函(范文大全)

    论坛会议邀请函1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助力实体经济的部署,宜兴市电线电缆行业协会、上海市电线电缆行业协会、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上海浦东国际金融......

    高职教育心得

    …………心得体会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科学教育的活动就是其中之一,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

    发展论坛会议简报(范文大全)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发展论坛会议 简 报 (2009)第12期总第131期 三亚学院旅游发展研究中心2009年6月1日 三亚旅游业发展论坛胜利召开2009年度海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立......

    白马湖论坛会议通知

    关于邀请参加第八届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白马湖论坛的函 尊敬的与会嘉宾: 您好。非常荣幸邀请您参加第八届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白马湖论坛。本次论......

    论坛会议主持词(精选5篇)

    论坛会议主持词(精选多篇) 2014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 首届中阿经贸论坛组委会第一次会议讲话提纲 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 同志们: 经国务院批准,由商务部、中国贸促会......

    2013高职艺术设计论坛总结(共5篇)

    2013全国高职高专教育艺术设计与服装类专业课程建设报告论坛 论坛总结 2013年5月11日—12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课程开发与教学资......

    关于参加清华教育信息化论坛会议总结体会

    关于参加“清华教育信息化论坛”会议总结体会 2013年4月12日,参会人员王景明,参加第二十二届“清华教育信息化论坛”会议,听取了清华教育技术研究所及使用信息化技术教育教学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