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建设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03:21: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第一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正在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实现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来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才能更好地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 基本特征 创新与发展 意义与价值 论文正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确立的背景

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然而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针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我们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和配置人、财、物等等这些资源,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当时的主客观条件:客观条件: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主观条件: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资本主义才实行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计划经济进行了大胆的突破,一共有三次历史性的突破,由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观念,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从十二大到十三大,突破了把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十三大到十五大,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 [1]。

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形成1、邓小平理论强调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是照搬任何外国模式的社会主义。

2、邓小平理论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邓小平理论强调市场经济必须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反对单一的计划经济模式。

4、邓小平理论主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体质。

5、邓小平理论主张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长期共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

6、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反对僵化封闭。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一般特征

既然市场经济不具有制度属性,它的运行体现的是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现代经济的共性,那么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就具有共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即企业行为的自主化;经济关系的市场化;宏观调控的间接化;经济运行的法制化等。

如果说市场经济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那么,社会主义制度则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总的来说我国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正如邓小平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2】

2、制度特征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为特殊的方面,其它的个性特征都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第二,在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收入悬殊,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优势互补的作用,把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创新发展

1)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从现实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2)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优化工业布局。在工业布局上要遵循效率优先的原则,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和优势企业集中。生产布局不应片面追求均衡和自成体系。

3)持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发展不协调,不仅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影响社会经济的进步和水平的提高,而且会引起整个经济的波动和社会结构的不稳定,因此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4)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普遍快速,“发展到一定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3】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与农村都得到了发展,但是出现了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严重问题。农村的生产条件与生活条件仍然非常落后,与蓬勃发展的城市经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国绝大多数群众稳定地解决温饱、进入小康之后,今后10到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这一伟大历史性任务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可以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邓小平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多次强调农业问题的重要性。他说“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4】“农业,主要是粮食问题,要避免过几年又出现大量粮食进口的局面,如果那样,会影响我们经济发展。【5】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明显变化,使作为新兴产业的第三产业得到较好发展,国民经济中能源、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等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方面,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年年递增,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实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总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指引下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推动了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同样,也要体现在经济发展上,没有经济高度发展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践证明,要实现社会和谐,根本的是要保证经济和谐,而经济和谐只有通过经济的不断发展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充满活力、协调发展、稳定有序的社会,其中经济发展处于基础地位,只有经济发展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只有经济发展才能保持社会充满活力,只有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稳定有序。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既注重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经济发展,又注重社会和谐发展和全面进步;既注重当前发展,又注重可持续发展,由此推动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进而推动中国社会的和谐构建。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2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288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5]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9页

第二篇: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调查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调查

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

年级:大二

班级:牧医103班 学号:42

姓名:吴小恒

摘要:现今农村的经济在快速发展,并且发展经济的方式多样化,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独有的特色。而畜牧专业对于农村自主创业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在养羊场实习期间,不仅可获得专业知识方面的进步,而且也对农村经济建设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在以后的创业中,选择哪一项更有明确的目标,不会去盲目创业。关键词:

熟悉

巩固

贮存 实习目的:

1.把课本中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2.巩固专业知识,培养自己诊断能力

3.通过实习了解社会,为以后从事什么行业有一个打算 实习场地:

金华华顺生态养羊场 实习内容:

在老师提供的联络方式后,我在七月八号到了华顺生态养羊场。我没有走进养羊场的时候,我想通过这次短短的一个月的实习,来巩固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在疾病的诊断方面有一个开荒辟地的开始。在实习期间也是对社会的一种接触,通过这样去了解更多的农村经济建设问题,为以后创业有些了解和熟悉。也想在实习期中对养羊的市场未来趋向有一个更加明确的了解,以下就是我对在实习期间的一些总结和心得:

虚心学习,不懂要问

俗话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因此虚心请教好问者,肯定能学到更多的知识,然而实习期间也不例外,只有不断的学习和请教才能填补自己专业知识方面的缺陷。虽然在大一时段对专业理论知识有所熟悉,但是能够结合实际运用到生产当中去还是有一段距离的,特别在动物疾病诊断方面。然而在实习的华顺生态养羊场的经营户,已有了六年的养殖经验,并且对养殖方面有着自己的见解。这也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在不懂的方面我也虚心请教他们,这样使我在实习期间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实事求是,认真做事

在实习期间,我悟到了一个道理“要么不去干一件事,要去着手干一件事就把它做好”对于我来说,做每件事的态度会更好。实事求是对我来说,是把自己摆放的位置一个明确,不要不懂装懂。那些在实习期间想到的对某种事物有着看法或者建议,应该实事求是的把信息分享给那些工作人员,你把信息分享给别人的同时,可能别人哪儿有有着你没有想到的看法告诉于你,然而你因这样可以学到额外的东西。我想实事求是不光光在工作中用的到,其实在交流中也用的到。

认真做事是一种态度,在实习期间每天都有放羊的两个时间段:一个是从早上的八点到中午的十一点,二是从下午的三点到傍晚的六点半。在放牧的时候,认真的把每次放牧的羊群管理好,在这期中可以学到不少的东西,然而我有时也会存在着纰漏或疏忽。认真做事当中,放牧就占到了绝大的部分。我们不需要把事情做的很完美,只求把小事用心的做好,当你把每件事能够很好的完成,把大事做好也就不远了。在认真做事学到的东西是不可估量的,更是对某些能力的一种贮存。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善于观察 善于沟通

在华顺生态养羊场,养羊的数量有两百多只,可以算是金东区最大的养殖户。然而在我实习期间,羊群出现了流鼻涕、咳嗽、食欲下降等,听经营户人员说由于打了胸膜性肺炎引起的不适之症,也因为这样有多只样出现了流产的现象或者死亡。在喂养期间和平时,应注意观察羊群或羊只的状态,然而不光光在羊舍的羊群进行观察,且在放牧期间对羊群的观察也是很重要的,由于气温高,有些体质较差的,容易中暑,行走无力,不注意观察混在羊群中是很难发现的。

对于那些躲在一边胃口不好的羊,应注意观察粪便、肤色、尿液等,就像绦虫病就能在粪便中找到绦虫的节片。对于那些通过观察出来的问题或者疑点应及时的跟工作人员沟通,有时自己的疏忽没有发现问题,应及时的跟他们进行询问或是沟通。沟通对于观察羊群还是建立人际关系都是很好的有效剂。在这个方面我还存在着不足,洞察能力还有些缺乏。实习总结

以上就是我在实习期间的感悟感言,通过这次实习让我学习了很多的东西,有了不少的进步,我想实习和总结都是有必要的的“一门课”,在大二的学习中,我对自己的目标有了进一步的确定,在专业理论知识也要好好巩固。

第三篇:经济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

一、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首先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国家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其次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第三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第四要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二、在农村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改善农村市场环境。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2006年要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

三、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种粮收益,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适度利用国际市场,积极保持供求平衡。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产业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四、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园艺、畜牧、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产品对外贸易磋商,提高我国农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能力。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各级财政要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并可通过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

五、加快发展循环农业。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制定相应的财税鼓励政策,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质产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加大力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加强,中国的制造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国的制造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然而,中国要从中、低端产品的“加工厂”转变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过去,中国很多制造商只是别人的生产基地,很少创立自己的品牌。但产品的经济价值主要来自创新和品牌。在这种缺乏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国内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企业的竞争力受到明显的制约。

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健全国家技术创新,尤其要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法律和政策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逐步制定和实施了若干有关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但还很不完善,重要的是缺少一部有关国家创新体系和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法。因此,要通过修订法律使科技进步法成为国家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基本法;对政府采购法、企业法以及税法等相关法律也要进行修订,将鼓励自主创新、规范市场行为和创新行为纳入这些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

(2)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主体

针对我国企业发展实际情况,我们必须通过发展战略转型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要积极发挥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壮大自主创新的主体。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才能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

(3)推进教育创新,培育创新人才

教育能否发挥其培育创新人才、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的作用,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成败的关键。一是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创新源和科研院所智力源的作用,增强高校科研投入,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发挥高校人才培育功能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实验室人才和创业型人才相结合,培养一批既懂科技又懂市场的新型的创新创业人才,最终推动创新。三是改革高校、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激发大学与科研院所的创新动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推进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机制;特别是增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和市场的联系,引导它们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合作教育,增强科研立项的市场导向意识,提高成果的市场转化率。

(4)发挥政府制度保障作用,营造创新环境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政府作为创新活动的重要参与者,除了在公共技术研发投入中发挥引导作用外,其最大的职能在于提供制度保障,营造创新环境。政府应该在法制规范、政策制定、舆论营造中发挥服务型作用,如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行为进行鼓励和保护;建立以鼓励冒险、分散风险的风险投资制度,为自主创新提供金融支持体系;在创新环境上,政府要为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完善创新活动硬件和软件环境。

经济结构转型

中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在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正以前瞻的目光面向未来。中国经济转型,不仅将为国内发展奠定基础,对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发展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具有深远意义。温家宝在报告中指出,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夯实长远发展基础。我们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加快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经济转型的必然性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金融领域风险没有完全消除,各国刺激政策退出抉择艰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可能加剧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加上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经济增长中投资所占比重过大、一些地方“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产业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调整结构,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社会经济的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转型措施

措施一: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

 ①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用好技改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节能降耗。

 ②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推动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 ③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引导企业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社会责任。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努力把我国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

措施二: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措施三: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①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o 紧修订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服务网络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减少、简化行政审批,坚决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

 ②继续落实财政对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央财政预算内技术改造专项投资要覆盖中小企业,地方政府也要加大投入。

 ③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鼓励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措施四:加快发展服务业。

 ①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

 ②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

 ③农村服务业基础薄弱、发展潜力大,要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科技信息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

 ④加快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逐步实现国家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基本同价。

措施五: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

 ①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

 ②要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

缓解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我国10月宏观经济数据,居民消费指数同比上涨4.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1%,蔬菜价格涨了31%,创两年来的新高。由于受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多重因素影响,防控通货膨胀可能是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流动性充裕和通胀预期较强背景下,要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通过“内外并举,两拳出击”,切实缓解物价持续上涨的问题。

我国居民消费指数持续向上是一种“内外夹击”的多因综合症,既有国内市场成本上升推动和货币超发的影响,也有来自国际市场输入型通胀的作用。

首先,成本上升是推进物价上涨的重要推手。我国当前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劳动力供给逐步从无限供给向局部短缺转变,促使劳动力成本上升。其次,货币超发引起人民币“内贬外升”,导致内外流动性夹击,推动我国物价上涨。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引致货币需求的扩大,以及大量外汇流入,央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有关统计表明,2000年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比例为1.5∶1,2009年为1.8∶1,到今年9月已上升到2.6∶1。货币供应速度远远超过GDP增长速度,流动性过剩现象明显,进一步加大国内通胀压力。最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引导美元贬值,削弱了美元资产对短期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导致大量短期国际资本涌入收益率较高的中国。

治理当前的通货膨胀,需要内外并举,双管齐下,两只“拳头”出击。

一方面,我国要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应对不同环境下的外部冲击,缓解外部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要充分利用G20国际平台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避免一些国家以邻为壑引起国际金融振荡。要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对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大宗农产品的谈判能力和定价话语权,扩大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多项措施,从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两方面“双管齐下”,缓解国内致使物价上涨的多重压力,提升政府治理通胀的驾驭能力。要全面认识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资本流动三者的内在联系,统筹处理银行利率调整与汇率改革间的关系,在引导国内资本合理流动的同时,也要防止国外短期投机资本大量流入引起的流动性过剩风险。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收入分配制度、资源能源价格机制等改革要采取渐进方式,减缓叠加效应。要引导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增强消化高成本的能力,防止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所造成的物价过快上升。当前,要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引导大量富余的社会资本和新增信贷流向实体经济,缓解潜在的通胀压力。政府要合理引导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防止搭车涨价和乱收费推高通货膨胀,避免物价高涨引起经济剧烈振荡和心理恐慌。

贯彻区域协调发展,缩小经济差距

贯彻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对于我国顺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两大宏伟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继续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使地区经济、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进一步缓解,地区间的社

会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逐步形成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态势。要加大转移支付和财政性投资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健全市场经济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健全合作机制,鼓励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

一、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落实和深化西部大开发政策,巩固和发展西部开发成果,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重点是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把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改善和加强西部地区公共服务等。

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要注重解决影响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和生态性矛盾,增强内在活力,改善软、硬经济环境,为长期较快全面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振兴奠定坚实基础。重点是要突出体

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对内对外开放等。

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要加强农业、资源型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培育和发展中心城市和重点产业带,加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初步实现中部崛起。重点是进一步扩大开放,承接海外和沿海的产业梯度转移;加强综合协调,加大对区域资源的整合力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要促进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体制转型,进一步加快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进程,逐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能力,率先在全国实现产业升级,力争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目标,提前实现现代化。重点是加快培育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为中心的都市经济圈和城市群,提高区域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第四篇:暑期实践调查报告-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调查

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调查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经济进行全面发展,最终建设成为文明和谐、经济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此2010年八月份,我来到家乡河北省故城县武官寨镇香炉坡村,对目前该村经济重心--皮草产业进行调查。

关键词:新农村生活幸福皮草产业和谐

香炉坡村,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对此,我对该村经济建设进行了调查。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一)香炉坡村的特征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

九十年代以前,香炉坡村以种植所得为主要经济来源,由于缺水严重,靠天吃饭,年纯收入很少,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九十年代初期,该村开始引进皮草产业,并由最初的对外加工逐步发展为现在的成立较大的公司进行出口贸易,年纯收入明显增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升幅度较大。

当前新农村经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一部分,但是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推进新农村建设仍然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健康的形成,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经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农村民主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待加强。为了更好的使人民富裕,必须要求该村产业做出强有力的改变。

(二)谋求发展,改变农村产业,立足长远

香炉坡村村民意识到,单一的农业不足以让人们更富裕,也不足以完全实现小康。应开放农村,将农村产业发展到全国,甚至全世界。该村虽为农业村庄,但简单的农业种植,远远不能使人民实现小康,也更谈不上真正富裕。香炉坡村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优势,距离天下裘都大营镇仅仅20公里,使得香炉坡村有了良好皮草来源,发展了皮草加工业,香炉坡村村民充分利用了良好的优势条件,将皮毛业的兔皮褥子作为了该村主要加工产业,也有几家大型貂皮大衣生产公司,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进行出口,远销世界各国,并积极开发皮草相关产业,立足长远方能更快更好的使村民更加富裕。

二、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经济

(一)摆脱困境,自发组织

1.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实施农业综合节水技术创新工程、农产品品种更新工程、畜禽和水产品标准化养殖技术创新工程、农产品加工增值技术创新工程,加强农业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的联合攻关,村里自发组织打深水淡水井6眼,从而使土地咸蛋混浇,更科学,更能提高产量,保证农业的主业地位。

共 3 页 第页

2.村民中经济基础薄弱者,自发组织小队伍,进行集体买加工兔皮褥子的材料,驱车到附近的大营镇甚至百余公里外的保定市留史镇买材料,然后均分到各家做褥子加工,南方买成品得客户再到该村来收褥子,村民从中获得利益。皮草加工业也使更多的农民得到了更好的工作,使农民在农闲时也能有所收获,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群众的自发组织,使人们有了更高的积极性去为自己以及香炉坡的明天而奋斗。

(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档次,走向更高的舞台

1、农产品升级。将农产品(棉花、小麦、玉米等),做好二次加工,使产品有更高销售价格,更好的销售额。

2、皮草褥子升级。做到由单一的褥子向更多相关类型的产品转型,如向更高档的产品脖头褥子转变,使人们在短时间内加工出更多高价格产品,从而最终实现富裕生活。

3、貂皮大衣上台。为了加速提升产品档次,有条件的家庭合作开办公司,生产貂皮大衣,同事也增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提升了农村在一定地区范围内的知名度,该村所生产貂皮大衣主要出口到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其他欧洲市场,产品质量可以与品牌第一夫人等高贵貂皮大衣媲美,从而使香炉坡村有着更高的威望,使人民更好的体验到生活富足,小康尽在眼前。放眼世界,更高的舞台等着我们。

(三)加强农民素质建设,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朋友固然是中国重要的群体,也是中国问题最严重、最迫切需要提高其地位及生活水平、解决其矛盾的一部分。

在香炉坡村,加强农民素质也是重要任务。该村组织村民参与全村动员大会,教导该村村民要想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新农民,首先要提高我们的整体素质,更高的素质造就更佳的环境。同时,村里还印发手册宣传提高素质的重要性,告诉村民不但要让城里人能更好的看待农村人,而且无论出城,出省还是出国都要给他人留下绝对高素质的印象。

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要积极培养新型农民。所谓新型农民,就是有文化、有思想、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关键问题是,培养一代新型农民。该村建设了多个小型图书室,并多次购买有关农业、皮毛业等产业的资料、书籍供村民阅读,增加村民相关知识储备,以使其向新型农民转变。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基本问题,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香炉坡村培养新型农民,以使该村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强化新农村各方面建设,构建美好新农村

(一)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生态环境改变,让生活更卫生,安全,和谐。种植树木,治理恶性变化的土地,加强农村绿网建设,绿意昂扬,春风得意。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力度,积极开展环境优美创建活动。加强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加快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1)

(二)卫生环境及道路改造。农村给人的感觉就是脏、乱、差。统筹规划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抓好农村公路建设,基本解决农民行路难问题,对超过使用年限的公路抓紧进行更新改造,进一步扩大县乡公路容量,提高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开展以整治村容村貌、建设供排水设施和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卫生村创建活动,稳步推进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2)

(三)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施文化进村,广播电视,电影进村。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以乡村风光和乡村生活为依托,美化村民心灵。

通过调查,发现,香炉坡村民对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有信心想着更高,更强的小康家庭努力。在此,祝愿我的家乡越来越买好。

参考文献:

(1)、(2)均出自:《河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暨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第五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经济建设的软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经济建设的软保障

摘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价值观的影响力受到它所代表的社会生产力的影响。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为其建立一个“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社会未来发展的信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经济建设是一种良性的促进与互动关系。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与践行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35-01

价值观与经济之间是互动的,经济的发展会要求价值观的变化,成功的价值观念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价值观的影响力受到它所代表的社会生产力的影响。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为其建立一个“软保障”。

1.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相同的基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最终目的。无论是发自主观使然还是客观决定,为社会服务是两者统一与融合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目标,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一致的。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变化,但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统一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之中。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动力价值,反过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相互蕴含着彼此的价值,而且有着共同的价值诉求,这共同的价值诉求恰恰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所追求的核心价值。由此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会场经济统一的价值基础。

1.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西方的启蒙运动为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但是同时,启蒙运动也为工业革命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当前许多发展中的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其实就是缺少了这一课,发展中国家的广大人民对实现现代化的思想落后,反过来有制约了现代化进程。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虽然是党的十八大才提出来了的,其关于国家和集体精神,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所形成的的新理念为我国社会主义设厂经济的的建设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很快对我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思想上的启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宣传和不断深入人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念有力的冲击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观念,为中国建立统一的大市场,统一各地人民的思想,国家与集体意识的极大增强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价值观念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对公平与大众意识的强调与重视,这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力量制约了权贵与资本的恶性膨胀,有力的保证了我国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转;“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确立了更民主更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促进了现代公民社会的发育和发展,这些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思想基础。

2.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人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从而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社会未来发展的信心。

2.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成功的价值观对全体人民及国家政策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一定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的传播,能使社会成员对未来产生美好的想象,从而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承认彼此有共同利益。这样人们就会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团结起来为实现共同的理想而奋斗。

在市场经济中,经营者的目的是为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市场经济往往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容易诱发市场机制的失控。因此一定要规范市场经济行为,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市场,而这就需要法律和道德等意识形态进行规范。首先,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高市场效率需要法律的支持。但是法律必须为民众所相信,体现民众的理想。所以,法律观念是制定完善法治的理论基础,也是执法守法的思想基础,而希望运用法律来约束市场经济中的失范行为、提高市场经济的效率,法律一定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平、公正。其次,规范市场经济行为,提高市场经济效率需要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持,即我们所倡导的敬业、诚信、友善。这表现为正确的价值观对不道德行为甚至是经济犯罪行为的谴责以及经济犯罪者内心价值观的冲突,另一方面是对符合社会利益、推动社会进步的经济行为的激励。

2.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创新发展。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育方法不创新,无法跟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脚步,经济无活力。坚持与时俱进,就是要求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现代科学技术正潜移默化地演变为一种文化形态,冲击着人类积淀的传统。信息技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改变了信息的传播和接收方式,是信息可以跨越民族、国家和种族的界限。针对着当前社会信息技术的爆炸性发展,社会开放程度的加大,对我们的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们的凝聚力,就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保持科学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别要注意研究因特网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充分学习先进技术,改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网络传播。我们要抓紧网络马克思主义阵地的建设,培养一支能征惯战、无往不利的马克思主义网络宣传队伍,能够有力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抗西方的“分化”和“演变”,使马克是主义理论和价值观念抢占网络阵地。

参考文献:

[1]郑永廷等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2][意]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0.[3]吴育林.社会主义道德与市场经济统一性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沈壮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遵循.[N].光明日报,2014-1-30

下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海洋经济建设

    海洋经济建设 [发展思路] 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基本思路是推进“六大联动”、实现“六大突破”: 一是实现陆海产业联动发展新突破。 二是实现陆海生产力联动布局新突破。 三是......

    申论--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农业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 一、深......

    生态经济建设

    关于发展生态经济的一些思考 今天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GDP的增长步伐让全世界侧目。但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当中,我们的资源消耗量、能源消耗量和生态环境的负担也都“领先”于......

    农村经济建设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

    关于我县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小编整理]

    三 峡 大 学 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 关于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 现状的调查报告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时期作出的......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 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这二者能否兼顾?可以说,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至少在短期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对如何在经济发展与......

    县域经济建设经验总结

    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真正实惠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和谐的发展。近年来,我们立足县情实际,在不断发展......

    全镇经济建设誓师大会讲话大全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大会,是继年初目标签状大会之后的又一个全局性重要会议,这既是一次回顾过去、表彰先进、鞭策后进的总结大会,也是一次鼓劲加压、激励斗志、决战红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