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展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

时间:2019-05-14 21:0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发展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发展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

第一篇:浅谈发展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

浅谈发展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拿九里区来说,GDP从1996年的5.38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44.01亿元,一般预算收入从0.25亿元到

2.3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016元增加到7110元。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少数领导干部割裂了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关系,放松了党风廉政方面的学习,致使自己抵挡不住金钱和美色的诱惑,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所以,本人针对这种现象,通过认真调研分析,发现发展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是相辅相成的。发展经济建设,顾名思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努力创造更多的财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党风廉政建设要求的是必须勤政为民,廉洁奉公,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单从两个概念的字面意义看,似乎两者是各自独立的个体,没有任何内在联系。实际上,发展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二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证明,如果在改革开放中不坚持党风廉政建设,那就人心难定,社会难稳,国家难安,经济建设就很难顺利进行。反过来说,如果脱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也不可能真正取得成效。因此,我们必须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坚持不懈地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两手同时抓、两手都要硬,以维护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切实保障我们的经济建设始终能沿着社会主义的航向前进。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关系应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党风廉政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反腐败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必然要求,是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的重要保证。”因此反腐败是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器。在环境上,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在经济上直接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扰乱资源的合理配置,带来经济利益的恶性冲突和经济秩序的混乱,阻碍了改革的深入和生产力的发展;在政治上,它极大地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破坏国家政治和法制的统一,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思想上,它助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极大地危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损伤了广大党员干部搞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创造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是党风廉政建设和经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是纪检监察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一种富有成效的方式。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从预防和铲除滋生腐败土壤着眼,主动深入到经济建设第一线,参与重大经济活动,在参与中服务,在参与中监督,自觉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二、党风廉政建设是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优化器

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应该是政治清明、社会有序、人人遵守公共道德的和谐社会。为此,要真正确立起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融为一体”的观念,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融入到其他各项工作中去,实现党风廉政建设和经济生活发展各项事业的协调并进。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优化发展环境。通过深入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去发现问题、揭露问题,致力于排除制约、干扰发展的各种消极因素,积极查办案件、开展

专项治理、严格执法监察,打击破坏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腐败行为,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通过民主评议行风,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促进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促使其转变职能,规范执法行为,悉心营造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主动参与重大经济活动,对一些重大建设项目招投标和工程建设、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国有企业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重要经济活动,纪检监察机关应积极发挥监督作用,主动参与,提前介入,由事后查处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由“灭火”变为“防火。现阶段我国由于新旧体制的转换,体制、机制和管理制度上还存在许多空隙和无序状态,同时监督管理体制、机制仍不够完善,特别是“事权、财权、人权”的运行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这些为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机会。因此,我们要从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入手,围绕权力制约、行为规范、资金监控等问题,改革现有的体制机制制度,从深层次上消除滋生腐败现象的条件。

三、党风廉政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护航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没有现成模式可以效仿的,在探索中前进,每出台一个新政策和规定,不可能十全十美,都有一个不断完善、逐步配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提早预防和及时纠正少数品行不端的人钻政策和制度的空子,就必须运用舆论的、经济的、党纪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予以谴责与制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查办案件的力度,对于那些严重危害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利益的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活动,给予严厉打击,这对于经济建设既是一个护航作用,也是一个保驾的作用。从近几年查处腐败案件上看,哪些单位存在严重的腐败现象,就会影响和抑制群众积极性的发挥,进而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甚至因腐败使一个企业或单位倒闭破产也不乏其例。加大查处腐败案件,顺乎民心,合乎民意,有利于排除阻碍经济发展不利因素的困扰,理顺群众情绪,缓解社会矛盾,调动和发挥广大劳动者干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体制转换过程可能成为腐败现象的易发、多发期,为此,必须加大查处力度,在转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集中力量纠正违法违纪行为,保障现有体制的相对健全。反腐败是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的有效举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和国内外竞争的日益加剧,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已成为新一轮抢占发展先机的第一竞争点,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大力整顿经济发展秩序。如果一个地区,执法部门随意执法,大搞权钱交易,这样的环境,还有哪些商户前来投资,势必被市场经济无情抛弃,发展经济也就无从谈起。

因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把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同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全党工作的中心,为改革开放稳定大局服务,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反腐败斗争事关大局、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又要看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局,中心就是要把经济搞上去。

第二篇: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

发展生态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

编辑:admin 时间:2011-1-31 21:19:00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贯彻落实这一精神,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生态经济,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是发展生态经济的根本举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必须始终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一核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为此,应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

大力开发推广节能、环保先进技术。一方面,加强节能、低碳、环保技术的攻关和突破。从政府层面来说,应制定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科技规划,加强领导和指导,加大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组织科研力量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自主创新,努力在重大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特别是要根据现阶段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在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开发和循环利用技术、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技术等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另一方面,大力推广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引导企业引进和采用国内外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并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装备。抓住落后产能相对集中的重点行业,依法坚决淘汰那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安全生产条件不达标的企业,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注重总结推广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的先进经验。

促进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能源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能源资源决定着经济发展的类型和性质,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布局。比如,建立在煤炭、石油等化石资源基础上的经济是工业经济,建立在土地资源基础上的经济是农业经济,建立在太阳能、氢能等资源基础上的经济是生态经济。从能源资源的视角来看,经济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其主要特点是资源不可再生、环境污染严重;二是以太阳能、氢能为代表的新型能源经济,其主要特点是资源可再生、污染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逐步实现由以煤炭、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经济向以太阳能、氢能为主的新型能源经济或低碳经济转变。与此同时,还应重视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急剧增多。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垃圾历年累积堆存量达60多亿吨,有200多座城市饱受垃圾问题的困扰,而许多城市现在仍然采取填埋、堆肥、焚烧等不科学的方法来处理垃圾。这不仅严重浪费可再生资源,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应改变以往把垃圾等废物视为包袱和灾害的观念与做法,将其视为再生资源和巨大财富,通过加快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手段,努力防止垃圾造成的“二次污染”,并充分挖掘其巨大的资源潜力,实现“二次利用”。

重视利用荒野这一宝贵资源。所谓荒野,是指未受人类活动干扰或者人工改造较少的自然环境。在传统观念中,荒野是没有多少价值的。然而,在生态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荒野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有价值。荒野是一种具有原生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点的自然系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休闲价值、审

美价值。应进一步转变对荒野的认识,深入研究荒野资源的价值,在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的前提下不断创新荒野资源利用的方式,科学利用和合理开发荒野资源,努力做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来源:人民网

第三篇: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江夏

发展生态经济 建设生态江夏

胡亚波

2011年第5期 ——生态建设

近几年来,江夏经济快速发展,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县域经济排名第一名。区委、区政府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明确提出,江夏要在全省率先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十二五”时期,江夏经济要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克服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生态经济,走生态立区之路。

一、突出园区特色功能,建立创新型的生态工业体系

生态工业体系是生态经济的核心。生态工业是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以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多层次循环利用等为特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经营和管理的一种综合工业发展模式。江夏将依托东湖高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开发区,围绕国家火炬计划·武汉江夏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的建设,打造特色功能园区,做强现代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三大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承接东部沿海和外资新兴产业转移;注重配套产业链,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生态工业体系建设。

一是做好战略性园区产业发展引导规划。重点突出庙山、藏龙岛、大桥新区三个主体开发园区的特色功能。藏龙岛以光电子信息和总部经济为主要特色,庙山以轻工机械制造和生物医药园为主要特色,大桥新区以重工业及配套产业链为主要特色。三个开发区在主体功能的框架之下,进一步细化若干个产业集群。南环线一带的乡镇街工业园区,以承接三个主体开发区辐射产业链和配套产品为主,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

二是按照园区功能分区落实项目。在划分三大园区主体功能的基础上,制定《江夏区经济开发区开发引进项目指导目录》,认真梳理现有项目库的项目和意向性的项目,采取协商和双向交流的方式,按照各园区的功能统一组织协调项目落位。利用各种机遇,组织大型招商推介活动,推进新一轮的大开放、大开发和大发展。

三是大力推进园区企业清洁生产。开发园区要积极打造清洁生产的要素环境,为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打好基础,进一步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企业节约、降耗、减污和增效,使产品、产业结构符合清洁生产的发展方向,逐步扩大区内清洁生产企业试点面,加强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指导和服务,建立健全促进清洁生产的激励性政策,强化清洁生产的监督管理。

二、突出南部生态特点,建立现代化的生态农业体系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借鉴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江夏将充分发挥南部农业规模化的优势,重点发展都市农业、循环农业、特色农业,形成鲜明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和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群,打造现代化的生态农业体系。

一是建设农业循环经济园区。以中化东方、金林等有机肥料厂为龙头,建设乌龙泉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农业循环经济龙头企业,配套发展与龙头企业相关的农业产业链,推进林果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以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乃至几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

二是加快农业生态小区建设。以法泗怡山湾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农庄为示范,建设猪—沼—稻(林、果、菜、鱼)模式的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小区。以全区35个万头猪场为中心,强化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治理,规模化养殖小区粪便无害化处理,大力发展沼气能源、沼液灌溉、沼气发电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形成循环经济特色产业群。

三是加强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农业资源优势,重点建设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板块。加大龙头企业引进和建设力度,大力推进符合都市农业发展方向的大棚农业、基地农业和生态农业,逐步形成 “八大产业化基地”,即以107国道为轴线的苗木花卉基地,以梁子湖岸线为纽带的有机绿茶基地,以江夏园艺场为中心的绿色瓜果基地,以范湖沿江和天子山大道沿线为重点的武嘉蔬菜基地和环城蔬菜基地,以法泗桂子米为代表的优质稻及莲藕基地,以舒安湖泗为主产区的藠头苎麻生产基地,以南部老区为主体的杉木丰产林基地和以梁子湖、汤逊湖、鲁湖等湖泊为环状的水产基地的产业化生产格局。

三、突出区位优势特点,建立独具特色的现代商贸物流和生态旅游业体系

现代商贸、物流和生态旅游业是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服务业。江夏将抓住山水、人文资源丰富和交通发达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和生态旅游业,逐步构建独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一是大力发展水陆空联运的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业作为新的产业形态,一方面该产业本身符合生态经济的要求,另一方面物流产业的发展将有利于促进区域内信息与商品的快速有效流动和增长,拓宽区域价值创造的空间,优化企业的战略竞争资源,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江夏将充分发挥郑店区域内京珠、沪蓉、青郑高速交汇京广铁路、长江水道、107国道等交通发达的优势,做大做强华中物流产业园,将该园区作为战略大园区来谋划,形成与白沙洲大市场相呼应的物流区域;加大招商引资推介力度,打造集建材市场、钢铁市场、家具市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汽车交易市场、日用工业品仓储物流以及综合运输调度信息服务中心为一体的华中地区最大的物流中心。加强与武汉港的联合,以武汉第二机场建设选址江夏为契机,逐步形成水陆空联运的现代物流中心,以物流经济带动全区经济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一是壮大发展连锁超市业态。全区将以中百仓储、武商量贩店为龙头企业,以纸坊中心城区发达的超市和仓储业为依托,建成一个功能完备、辐射全区的现代服务流通网络,促进农副产品和生活必需品的集中采购、配送。二是以江夏定位为武汉中等卫星城市的发展战略,快速发展大专院校、新增住宅小区内的服务业,发展壮大社区服务业业态。三是加快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壮大发展农村自由经济业态,为农副产品入市,为农民经商创建一个方便、舒适、快捷的场所。四是壮大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业态,引导零售业、餐饮业、宾馆等服务行业建立商业门户电子网站,支持无店铺销售有序发展,推行网上交易活动,争取在最大限度节约商业用地的情况下,使我区服务业更加优质、便捷和繁荣。

三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以《江夏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蓝图,围绕“一舰三湖三山”的旅游发展定位,做好生态旅游、文化休闲旅游文章,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拓展江夏旅游市场,精心打造中山舰、武汉巴登城、梁子湖风景区等江夏旅游主打品牌;抓紧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快藏龙岛湿地公园、庙山麻雀湖湿地公园建设,着手规划三门湖、梁子湖青山岛等环湖旅游景区,引进开发森林公园(熊廷弼公园);积极打造以村为主体,集生产生活旅游为一体的“两型”低碳和谐的生态景区;大力发展环山、环湖、环路、环景区的农家乐旅游景点建设,完善周边配套设施,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推动旅游休闲产业发展。■

(作者系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政府区长)

第四篇:发展民营经济建设和谐社会

发展民营经济建设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向全党和全社会发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员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展是和谐的基础所在。xxxxx县委、政府立足xxxxx实际情况,提出了“林牧富民、工业强县、旅游兴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着力培育和壮大水电、冶金、化工、建材四大支柱产业,促进民族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贯彻落实《xx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如何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做出新的贡献,是摆在县委、政府面前新的课题。为此,我们对全县民营企业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找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针对情况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意见建议。

一、民营企业发展势头较好

目前,xxxxx共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20户,其中:有电力企业5户,冶金企业5户(含林河集团冶金公司),化工企业4户(含林河集团磷化公司)、建材企业3户、食品企业2户、采矿企业2户。产品涉及发电,铁合金、电石、黄磷、工业硅、炸药、甲酸钠、活性碳、水泥、煤、道渣及农户土特产品等六大类18个品种。到2004年底,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97747.2万元,实现销售收入95046.5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0693万元,创利税16102.2万元,实现利润8817.3万元,分别比2003年同期增长61.8%;53.8%;53%;88.9%;166%;其中:电力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87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4%;比2003年增长34.9%,冶金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3781.8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5%;比2003年增长104.9%,化工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338.3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2.6%;比2003年增长33.1%,建材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355.3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5%;比2003年增长0.8%,食品业完成1234万元,占全工业总产值的1.3%,比2003年增长71.9%。

2005年,县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xx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企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民营企业顺势而上,发展势头良好。1—2月全县民营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208万元,增长26.1%;工业总产值9163万元,增长28.42;工业销售产值11251.7万元,增长60.2%;销售收入8855万元,增长25%;利税总额455万元,增长16%。

二、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电力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从全县目前电力情况看,电站装机已达到28.8万KW,但由于县内装机上省网2.98万KW的负荷、上乐电网8.2万KW的负荷、上金洋网3.5万KW的负荷等共14.6万KW负荷直接输送到县外消耗,因此,县内可用装机负荷仅有13.9万KW,根据近几年情况看:丰水期出力在80%左右,平水期出力在50%左右,枯水期出力在20%左右,综合丰、平、枯三段电站出力情况,县电网平均出力在50%左右,也就是说,全县全年可用装机负荷约为6.95万KW,而县内耗能企业负荷为12.4万KW,远不能满足县内耗能企业消耗,枯水期尤为严重。由于电力不足,预计每年将减少发电量4865万KWH,减少电力产值1010.3万元,减少电力工业增加值802.7万元。

2、工业结构性矛盾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从目前全县民营企业结构来看:一是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二是资源型、能源型产业比重大,技术先进、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比重校三是产品结构矛盾突出,一般产品多、优质产品少,中低档产品多、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少,初级产品多、附加值高的产品少。四是环境保护与现实生产之间不协调,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协调并进存在长远和全局观。

3、用地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县项目工程建设的最直接的、无法预期的制约因素。

由于国家继续巩固宏观调控成果,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稳定的货币政策和严格的土地政策,并受“资金、能源、交通运输、土地”四大生产要素的制约。可以说国家宏观调控对部份行业和领域的影响,今年较之于去年更加突出,而我县的投资领域基本都在调控影响的范围之内。因此,今年我县大部份投融资项目存在贷款、土地征用困难,严重影响了项目投资进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将影响到2005投资任务的完成。2005年,我县列入市以上重点建设项目4项,其中省重点建设项目1项,分别是:黑竹沟竹笋、鲜辣酱深加工项目,同时并列为省重点建设项目;玉林桥电站;金岩电站;巴溪电站。这些项目无一例外的由于用地的冻结而陷于停工状态,目前停工时间已近一年,已严重影响到项目的建设和工程的如期完成。

4、东能集团董事长问题已对我县四川大电的健康带来很大影响,并直接影响到我县电力事业的发展。四川大电是我县电力行业的龙头企业,长期以来,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作为我县这样的电冶结合工业发展格局的县,四川大电发展的好与不好,直接关乎县域经济发展大局,也是我县经济发展的“睛雨表”,但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其集团总公司东能集团董事长出了问题。东能金岩电站计划投资10000万元,因2004年东能集团账户被冻结,导致工程建设已全面停工,无力建设。如果这一问题在短期内得不到妥善处理,将在业主、施工单位和被占地农民之间造成新的难以调和的矛盾,带来更大的稳定隐患。

5、我县区域经济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制约,矛盾日益显现。我县区域位置、经济基础和资源条件决定着我县经济发展模式是开发利用资源,发展县域经济。电冶结合的工业经济模式是我县的经济发展特色。但是,由于2004年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对高载能的冶炼行业加大了产业发展的诸多限制,投资紧缩,土地使用受限,金融支持力度明显下降,以致部分民营企业由于资金原因,在企业技术改造上心有余而力不足,技改步伐放缓,直接影响企业减负、扩容,生产能力上升难度增大,产品效益和产值受到影响。

三、建议措施

1、加强电力协调

工作,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从去年工业经济的运行情况来看,电力供应紧张仍然是困绕我县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整顿和规范电力秩序迫在眉睫。一是要按照“电力法”规定的“一县一网一公司”,严格规范全县网络,减少电量流失,增大县内电量消耗,确保高载能企业平稳运行。二是加大高载能企业与电网公司的用电协调,在电力十分紧张的枯水期,通过电网公司争取大网支持,下载电量弥补县内电量不足。三是督促全县境内各主要发电企业加强机组检测与维修,缩短检修和技改的时间,在丰水期多发电、为高载能企业及早开炉提供充分的准备,确保全县能源供需协调发展。

2、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抓好项目建设。一是积极主动向盛市汇报,力争解决项目的用地问题,努力完成玉林桥、巴溪、金岩、幸福一级电站、峨美路等项目及农业产业化黑竹沟竹笋、鲜辣酱深加工项目近642448万元投资计划,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企业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含量高、产品效益好的项目。林河黄磷技改、恒业工业硅项目完成4000万元投资。三是加强对在建重点工程项目的督促检查力度,及时了解项目建设实施进度和资金投放使入情况,做到项目建设阶段性有检查、有汇报。协调好银企、政企关系,切实搞好服务,加快在建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

3、帮助支持企业备足原材料,防止生产脱节。督促冶炼企业加快原燃材料的准备和生产设施的检修和维护工作,为电力丰期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创造条件。针对个别原燃材料供应紧张、价格上扬的问题,协调相关部门和企业加快工作,争取多产出。同时,协助企业到境外争取货源弥补境内供应不足,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减少废品、次品,提高产品质量等级。

4、加大环保投入,合理安排技改升级项目。一方面坚决执行国家环保政策,凡是达不到国家环要求的企业一律停业整改直至关闭;另一方面积极督促企业使用已有环保设施,严厉查处环保设施形同虚设的问题,确保环境安全;与此同时,根据环保政策需要,督促企业新增环保设施;在新增技改项目建设的同时,按照环境保护“三同时”的要求一并实施,避免因政策因素导致企业停产和关闭。

5、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坚持以黑竹沟集团1万吨鲜辣酱和1.5万吨调味笋项目的建设为龙头,走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战略,促进农产品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和农民增收。形成以黑竹沟集团土特产品公司、五旺食品公司、刘氏粉丝食品公司、土香坊食品公司、天麻公司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加工企业,壮大食品加工工业。

第五篇: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

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这二者能否兼顾?可以说,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至少在短期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对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分配资源的问题作出取舍:在其中任何一方面增加资源的投入,在短期,必然会减少另一方面资源的投入。对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这一矛盾尤其尖锐。但是从长期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一定是矛盾的。环境的改善可能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

从客观上来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彼此依托、互相推动的。一方面21世纪所提倡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环境作为经济成本的一个部分,因而环境保护成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持续生产能力,因而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了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我们今天所说的环境保护,不只是单单的保护,或者是消极的防治,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对环境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自然规律的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损害,那么我们将受到自然的严厉惩罚。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为经济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其主要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首先可持续发展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其次,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再次,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

环境保护就是采取行政、经济、科技、宣传教育和法律等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适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它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环境保护的内容大体可分两方面:一是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包括保护城乡环境,保持乡土景观,减少和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环境的调节净化能力,确保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库的持续发展,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二是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即防治在生产建设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污染物质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环保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我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展开,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因此,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与对抗,到当代的自觉调整,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 1 律的客观反映。有些同志认为环保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的,认为要保护环境必然要牺牲经济的发展。这些年的实践证明,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可以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美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状况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可资借鉴的范例。经济要发展,环境要保护,经济发展不能停止,把经济增长停下来,治理生态环境,即所谓的“经济零增长论”,那将因噎废食。经济发展不但不能停,且应该尽可能迅速发展,否则永远不能摆脱经济技术落后。但把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也是不对的,其实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发展经济是根本,没有经济的发展,缺乏足够的技术、设备、投资,也就谈不上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反过来,没有良好的环境,连人的生存健康都保障不了,当然也谈不上发展经济。而且,一但生态环境改善了,又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如回收废物废油,可增加社会财富,资源得以循环反复利用;植草种树固沙,增加草原和耕地面积,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所以,今天的经济建设已不仅仅限于创造物质财富,也包含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治理环境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与治理生态环境,是一个国家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的问题,处理得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大有益处,我们应当实行经济要发展,环境要保护把主要力量放在发展经济上,这一方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

一:从人们对两者重视的层面上理解:我们应该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摆在同样的位置。可能在短时间内这两者会存在一定的冲突,但是在长期内,经过人为的调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会趋于一致。

二:为了保护环境而限制一些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并不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能并行相矛盾。比如说,一些地方有时为了环境的保护可以适当限制一些高污染产业的发展,而在其他产业加大投入,这样并不会影响整体经济向前发展的趋势,却能一定程度上能更好地保护环境。当然这并不是对每个城市和地区都是适用的,要依据各个地区的特色和资源而定。

三:两者并非矛盾关系,不是有我就没他的那种互斥。只要选择恰当的经济发展方式,就不会给环境带来毁灭性的污染或破坏。而且环境很好且经济很发展的地域是存在的,直接从事实上印证了二者可以共存。

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这二者能否兼顾?可以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一定是矛盾的。环境的改善可能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

从客观上来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彼此依托、互相推动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唇齿相依,是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的。

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自然规律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为经济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战略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即:发展与持续性,发展是前提,是基础,持续性是关键,没有发展,也就没有可持续性;没有持续性,发展就行将终止

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与可持续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放弃发展,则无可持续可言,只顾发展而不考虑可持续,长远发展将丧失根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其主要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

下载浅谈发展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发展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

    1、文化的重要性——旗帜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灵魂之所系、血脉之所依,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根基。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

    农村教育与经济建设发展的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姓名:学院: 专业: 学号: 农村教育与经济建设发展的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一、调查数据 概况: 本村共有2814人,土地面积4106亩。本村的农作物主要以土豆、玉米为主,绿色蔬菜为辅,另有烤......

    农村教育与经济建设发展的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姓名: 学院: 专业: 学号:农村教育与经济建设发展的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一、调查数据 概况: 本村共有2814人,土地面积4106亩。本村的农作物主要以 土豆、玉米为主,绿色蔬菜为辅,另有烤......

    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和谐德州

    发展生态经济 建设和谐德州 山东省德州市地处鲁西北平原,改革开放前长期以传统农业为主,曾是全国30个贫困地区之一。近年来,德州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大......

    发展生态经济建设优美乡村

    发展生态经济建设优美乡村 陈莉 沐川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幅员面积1408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196个行政村,人口25.9万人。县境内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林竹翠绿,空气清新,......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作者:吴光玲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8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加剧,建设节约型社会是......

    教案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历史教学论 教学题目: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041201042 朱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

    服务经济建设推动职教发展

    服务经济建设推动职教发展服务经济建设推动职教发展—☆☆县☆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边陲☆☆县是※※面向陕、渝的门户,虽是山清水秀之地,却是国家级贫困县和全省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