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建筑保护条例

时间:2019-05-13 03:5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州古建筑保护条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州古建筑保护条例》。

第一篇:苏州古建筑保护条例

苏州古建筑保护条例

(2002年 9月27日苏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制定2002年10月23日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2003年1月1日施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维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风貌,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古建筑的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古建筑,是指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下列建筑物、构筑物:

(一)建于1911年以前,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民居、寺庙、祠堂、义庄、会馆、牌坊、桥梁、驳岸、城墙、古井等建筑物、构筑物;

(二)建于1949年以前,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优秀建筑和名人故居。古建筑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鉴定、确认,报市或者县级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列为控制保护建筑,并设立保护标志。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古建筑保护工作的领导,将古建筑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建设规划。

第五条 市、县级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市、县级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保护古建筑的规划工作。发展计划、建设、财政、公安、工商、海关、房管、园林、民族宗教、教育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古建筑的有关保护工作。

第六条 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古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义务,对破坏、损害古建筑的行为有权进行劝阻、检举和控告。对在古建筑保护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七条 古建筑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保护管理责任人:

(一)古建筑为私有的,所有人为保护管理责任人;

(二)古建筑为非私有的,使用单位为保护管理责任人;作为民居使用的,管理单位为第一保护管理责任人,使用人为第二保护管理责任人;

(三)没有管理单位的古建筑,由所在地的区、镇人民政府确定管理单位,管理单位为保护管理责任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与保护管理责任人签订保护管理责任书。保护管理责任人变更时,应当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保护管理责任转移手续。

第八条 古建筑保护管理责任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按照古建筑保护的要求进行日常养护、维修;

(二)落实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

(三)接受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古建筑保护的业务指导和培训。

第九条 古建筑比较集中的街道、镇和村可以建立保护组织,协助做好古建筑的保护工作。

第十条 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划定古建筑保护范围,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划定相应的风貌协调保护区。古建筑比较集中的区域,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古建筑整体保护规划。在古建筑风貌协调保护区或者古建筑比较集中的区域内进行建设的,不得破坏古建筑的环境风貌,其建设方案必须征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一条 古建筑不得擅自迁移或者拆除,确需迁移或者拆除的,必须征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对需要迁移或者拆除的古建筑,实施单位应当确定迁移或者拆除的方案,做好测绘、文字记录和摄影、摄像等资料工作,落实古建筑构件保管措施。拆除的古建筑构件不得擅自出售,应当报请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第十二条 在房屋拆迁过程中新发现古建筑的,拆迁人必须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及时向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保护方案,具体实施所需经费由拆迁人承担。

第十三条 维修古建筑不得任意改变和破坏原有建筑的布局、结构和装修,不得任意改建、扩建。除经常性保养维护和抢险加固工程外,古建筑的重点修缮,局部复原,建造保护性建筑物、构筑物等工程,必须经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承担古建筑维修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工程资质,并接受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

第十四条 单位和个人自筹资金维修古建筑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其维修的面积和程度给予奖励;古建筑为国有的,可以允许其在一定年限内免费使用。非国有的古建筑有损毁危险,所有人具备修缮能力而拒不履行修缮义务的,当地人民政府可以给予抢救修缮,所需费用由所有人负担;也可以予以置换或者购买。

第十五条 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购买或者租用古建筑。古建筑可以作为参观游览场所和经营活动场所。古建筑不得超负荷使用。作为民居使用的,可以参照房屋拆迁补偿的有关规定,逐步迁移居住人口,改善居住环境。

第十六条 不得在古建筑内外乱搭建或者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得在古建筑及其设施上刻划、涂污。禁止走私、盗窃古建筑构件和附属物。公安、工商、海关等部门依法没收的古建筑构件和附属物,应当及时无偿移交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处理。需要立案的,结案后应当立即无偿移交。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在财政预算内安排古建筑保护专项经费,用于古建筑的维修、征购和古建筑保护奖励。 第十八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资助古建筑的保护。鼓励将私有的古建筑捐赠给国家。

第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以下规定处罚:

(一)违反本条例第八条规定,责任人不履行保护管理职责造成古建筑损毁、坍塌的,责令其恢复原状;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拆除的古建筑构件未报请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处理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在房屋拆迁过程中新发现古建筑,拆迁人不听劝阻仍进行施工,不保护现场的,责令停止破坏行为,限期采取补救措施,并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维修古建筑任意改变和破坏原有建筑的布局、结构和装修的,或者任意改建、扩建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分别由规划、文物、公安、城管、海关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一)损毁依照本条例第三条第二款规定设立的古建筑保护标志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三款规定,未经批准在古建筑风貌协调保护区或者古建筑比较集中的区域内进行建设的;

(三)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擅自迁移或者拆除古建筑的;

(四)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在古建筑内外乱搭建或者堆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在古建筑及其设施上刻划、涂污的,走私、盗窃古建筑构件和附着物的。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古建筑灭失、损毁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三条 本条例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郑志然:苏州古城区的古建筑保护

郑志然:苏州古城区的古建筑保护

在苏州古城内,至今还保存着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江南古典园林8处,列入全国、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2处,列入市级控制性保护建筑的有250处,其他还有大量的古井、古桥、古街巷和上百万平方米的古民居。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历届党政领导在国务院批准的《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在城市发展中以古城为中心保护区,以“一体二翼”,五组团的型式向周边发展,摒弃了“千城一面”的情况。现在苏州的经济发展已在全国排名第四、五位,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前不久又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但苏州的经济发展越快、名气越大,对苏州古城保护的压力就越大。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全国上下加速城市化进程中,古城苏州又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GDP每年以二位数的增长,苏州城市的知名度在全国迅速提升和国家户籍制度的改革,苏州城市人口迅速膨胀。据官方统计,2008年末苏州户籍人口(大市范围)约629.75万人,而外来流动人口也有600万左右。据《苏州日报》2011年5月3日关于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初步汇总公报:苏州全市登记到总人口1176.9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含户口待定人口)637.77万人,外来人口已达539.14万人。同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普查相比,十年户籍人口(同前)共增加59.30万人、居住在苏州半年以上外来人口共增加311.61万。

其中市辖区常住人口407.4万。两次普查的10年时间,年平均增长率为

4.93%。这样的增长无疑会给古城保护和城市持续发展带来压力和冲击。

尤其是遍布全市的小巷内的古建筑中租住的外来人员,为了生活尽自己所能经营各种营生。有的在小巷内开小吃店、有的在门口摆菜摊、有的推车在小巷内卖水果、有的回收废品把古建筑作为堆场仓库,幽静的小巷成为了中转站,使原来代表苏州古城特色、秀美幽静的姑苏小巷,蜕变成了农村的小集镇,一到晚间,一些人在客流量大的地段摆出了大排档,电子喇叭高音播放狂歌劲曲,打破了苏州古城固有的安雅。而在这些转租给外来工的古建筑内,有的是用于服务性行业的酒店、足浴、饭店员工集体群租,严重超负。外来人员打工单位的“老板”们更是普遍没有古建筑保护意识,当然更不可能去教育打工者,于是有的就在古建筑厅堂板壁旁烧煤气灶,有的乱拉电线,险象环生,对古建筑的木结构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苏州古城区已发生多起外来民工在古建筑中动用明火,导致房毁人亡的恶性事件,特别是2009年底在平江历史街区箓葭巷有一回收废品的外来人员在古建筑中烧回收来的电线取铜丝,造成一座纱帽厅被焚毁,其本人身亡的恶性案件,教训尤深。城市化进程、城乡一体化的本意应该是把三十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果,城市及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经济利益逐步扩散、惠及农村,而不是让农村落后的理念、生活方式带到城市。而苏州古城这些具有较高文化历史内涵的古建筑,是千百年来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城市文化资本,应该发挥它们在今天的社会经济发展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历史文化作用,但现在却成了大量外来人员廉价的居住和经营场所,这是严重的资源配置不合理,也和科学发展观的原则相违背。

当前,举国上下正在实践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化进程,并且贯彻到历史名城的保护中,这是摆在我们

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我们今天进行的城市化建设,要缩小城乡差别、东西差别、贫富差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但是我们在快速发展经济和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决不能以牺牲我们的传统文化为代价。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化进程中,就是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安置城市人口,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来说,更是如此。苏州历来是一座包容的城市,苏州能发展到今天,就是几千年来新老苏州人共同奋斗的结晶。但以唯物主义的眼光分析,苏州古城的人文历史资源和周边的山水自然资源又是很有限的,她对于人口的承载能力和接纳程度也应是有限的。

在目前城市化进程的大趋势下,仅靠地方政府和现有政策体制,已经难以解决,必需有国家高层领导引起重视,实施“顶层设计”,对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建设中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现在,历史文化名城在现代化建设中“保护和发展”的命题已经到了无法回避、刻不容缓加以研究解决的时候了。否则再过几十年,就会对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贯彻、践行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古城保护的关系?这是在新形势下城市发展的新课题,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根据中国的国情,不必要偏面地和发达国家比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我们要学习,而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曾经走过的弯路我们没必要重复。我们只有实事求是,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认真研究、应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创新思维,改革不利于古建筑保护的体制,统筹兼顾,尽快走出一条在城市化进程中古建筑保护的新路来。

一、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外来民工进城的全面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这里,不妨让我们回顾一下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由革命前辈吴亮平、匡亚民同志到苏州来为古城保护开展调查的历史:这时“文革”刚结束不久,百废待兴,反映在城市建设、古城保护方面欠帐相当突出,文物古迹损坏严重。国内园林古建陈从周等专家见状忧心如焚,四处呼吁“救救苏州”。在此情况下,当时的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党校顾问吴亮平和江苏省人大副主任、南京大学名誉校长匡亚明同志不顾年事已高,怀着对苏州古城和历史文化深厚的感情,来苏州开展调研,和苏州地方政府一起写成调查报告,向党中央国务院汇报,同时撰文媒体,在上海《文汇报》发表了《苏州园林名胜亟待抢救》一文,从而引起了当时的中央领导胡耀邦、邓小平、陈云等高度重视,并分别对苏州的古城保护做出了重要的批示。在此后不久,邓小平又来到苏州调研,两度对苏州地委和苏州市委领导重提要保护好苏州古城这件大事。他指出:“要保护好这座古城,不要破坏古城风貌,否则,它的优势就消失了,要处理好保护和改造的关系,做到既保护古城,又搞好市政建设。”其时,国务院其他领导也对苏州的古城保护十分重视,组成由国家经委、建委、计委、城建总局、旅游总局等部门参加的中央调查组,专程来到苏州进行古城保护的专题调研并汇报国务院,国务院对此做出了批复,把苏州列为当时唯一的一个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历史文化名城,并和江苏省政府一起,在财政上对苏州给予了大力支持。从而使苏州古城在中央政府的直接关心下,在国务院批复的《苏州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近30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重视,全市人民共同努力,苏州古城风貌保护上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大量的文物古迹被保留下来,九处江南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苏州古城保护实际上还有最后一场古建筑保护的攻坚战。如前所述,古城保护又面临新的严峻形势。如果我们现在不引起高度重视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那么,当年党中央、国务院对苏州古城保护做出的重要批复及苏州历届党政领导和全市人民上下努力所取得的成果就会被渐渐侵蚀。有人说过:“现代人可以复制一百个纽约,却不能复制一个苏州”。

因此,我们必须先摸清情况,了解目前苏州古城区究竟有多少外来人员,和苏州原籍人口占多少比例?在苏州古建筑中住了多少外来人员?他们的就业、生活、医疗、孩子的就学、计划生育状况;对苏州古城造成怎样的压力?根据苏州的经济实力和发展规划,对古城区人口做出怎样的控制规划?等等。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思路,制定新政策

二、在《苏州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制定苏州古建筑保护实施规划,加强保护力度和资金的投入。

苏州市政府早在2003年就公布了《苏州古建筑保护条例》等保护古建筑的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并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古建筑的保护。现任市长代表苏州市古建筑保护领导小组和苏州市房管局签定了“十一五”期间《文物古建筑抢修保护责任书》,逐年实施。每年投入抢修经费约2000万左右。近5-6年来,苏州的古建筑现状仍不容乐观,每年都有因台风暴雨刮塌、火灾烧毁的报导。民营资本参与也是困难重重、步履艰难。苏州的古建筑保护主要存在着:古建筑面广量大,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古建筑内原居民搬迁难;政府收取的土地出让金高;私房产权过户交易手续繁等几道坎。而政府由于投入资金不足,原则上对文物保护单位是“维持原状”的维修,对控保建筑局限于“抢险加固”,不能从根本上实施对古建筑恢复原貌性的保护,甚至对古建筑保护带来更不利的效果;由于资金不足,不能对原居民实施搬迁,原有的违章建筑不能拆除反而更合法化;原使用权人的房屋即使自己不住,也不能实施有偿收回,只能任其转租给外来人员,从而住更多的人;这些名为国有资产的古建筑,政府部门却不能实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由于维修资金不足,造价低,维修简单,古建筑原有的历史痕迹经过维修只会丧失,等等。

所以,要对苏州这么多优秀的古建筑全面实施保护,必须以政府为主体,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因为古建筑房产产权大部分属国家所有;保护规划和文物管理规定又由政府掌控,土地使用权属国家所有并收取土地出让金,把古建筑修复保护好了,又是对整个古城来说是功在千秋的大事。所以古建筑保护以政府为主体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不能认为发了几个鼓励民营资本参与的文件就解决问题了。政府只有把属于他该解决的问题做好了,民营资本才能顺利地参与。如果政府把该办的事也推给民营资本,那么,要么使民营资本参与成为一纸空文,要么是滋生腐败。政府作为古建筑保护的主体,应该把古建筑保护列为地方政府每年的实事工程,并在立项、文保、规划、搬迁原居民等问题上给予政策的保障,或有地方政府先行实施,然后再把古建筑推向市场,多渠道地鼓励民营资本通过拍卖、招标的形式,公平、公开的参与苏州古建筑的保护,这样民间市场才有广阔的前景。

三、政府要加大对苏州古建筑保护的投入

面临苏州古城区列入市级以上文保单位的古民居有100多处,控保建筑有250处,还有大量未列入控保的清代、民国时期的古民居属于房管局的直管公房大约在100万平方米。据了解,苏州近几年的维修资金投入,在文物局口子列入财政拨款用于维修广州保护单位的资金每年是200万左右,在房管局口子用于控保建筑维修的资金每年是2000万左右,所以管理部门面对面广量大的古民居只

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根本不能对古民居实施恢复性保护。当然,对这些古民居全部搬迁原居民实施恢复性保护要几十个乙,一下子要全部财政投入也不现实。但实际上我们要改变思维方式,先从财政投入几个亿,作为启动,然后多渠道融资,发行古建筑债券、基金、信托投资等等,带动民间资本投入,滚动式发展,这样有十年二十年时间,苏州这些曾为苏州城市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现在又濒临衰败的古民居定能大为改观,重放异彩。

四、在城市化进程中,要强化城市管理和古城保护的执法力度

60年前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进城前还进行了入城政策学习,规定了严明的纪律,如今,在城市化、工业化、城乡一体化浪潮下,农民自由进城,并无规范训导,给古城古建保护带来的挑战屡见不鲜。这个问题单靠一个部门是难以解决的。只有在政府对古城区居住人口总量控制的前提下,组织公安、城管、文物、房管、工商、计生等部门联合行动,对古城区及古建筑居住的外来人员进行普查和有计划的外迁,才能见效。比如在房管局的直管公房中的古建筑,要加强使用权房的转让、转租管理,未经房管局的许可,不得转让、转租;对自己有房、现在不居住在古建筑的使用权房,可以实行有偿回收;公安部门对于没有住房、没有固定职业的外来人员,要在发放暂住证上把控;对于无照经营、流动设摊、随便破墙开店、影响古城古街风貌的,工商、食品卫生、城管等部门要依法管理,疏堵结合,对确实来苏参加城市建设和服务性行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建议政府在古城区外围开辟新的居住点,而不是无组织地让他们居住在古城区的老街巷的古建筑内。这也是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搞好古城保护行之有效的方法。

2009年来,苏州市政府每年都投入了专项资金进行老街巷和古城风貌持整治维修,但化了大量的资金,还是偏重于“硬件”的整治,老街巷、古建筑、外墙刷新了,往往管理的“软件”没跟上,达不到古城保护的目的。在新形势下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管理和古城保护,是一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的新课题,又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政策性强、又很精细的工作,我们只有深刻理解、实事求是的运用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并把她付诸实践,由政府牵头,多部门合作,街道、社区参与。实行条块结合、明确职责、分工包干,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要把执法管理和宣传教育相结合,政府要对古建筑中的居住使用人长期进行宣传教育,落实古建筑保护措施和使用中的保护责任人。

五、走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保护修复古建筑,对保护苏州古城、城市发展意义重大,前景看好

苏州的古建筑保护好了,不仅对保护苏州古城风貌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传承优秀的苏州历史文化保存了大量的物质基因,对我们这一代和后人都是十分宝贵的财富,即使在当今,修复好的古建筑,也能为现代生活服务。

保护修复好古建筑,要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实行政府主导,分类指导,市场化运作,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对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如各类博物馆、图书馆、画廊、书场等,作为为广大市民提供精神食粮,满足市民文化需求的场所。这部分主要应该由政府投资。

对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会所及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客栈、酒店,这部分古建筑经政府做好前期工作后大量推向市场,鼓励民营资本参与,推动旅游业向深度发展。

对经过修复、完善生活设施的古建筑,可以继续发挥它的居住功能。可以根

据苏州古建筑路、进式布局,以先进为单位,以市场价出租、出售给有一定经济能力又喜欢古建筑的人们居住,这样既有利于古建筑的保护,政府又增加了收入,可以改变目前低租金、高损耗、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

我们伟大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把一个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逐步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当然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也有曲折,我们对于真理的认识也是逐步在提高,我们是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在当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一定要从现在起就十分重视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我们要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引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不断研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坚持文化和经济同趋、传承和创新并重,在政府规划、政策的引导下,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我们就一定能把苏州古城区的古建筑保护好,修复好,进一步彰显苏州千年古城的历史文化风貌。

(作者系苏州敦本堂古建筑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理事。本文为作者于2010年11月参加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在北京举办的古建筑保护再创新高峰论坛的交流论文,刊发时编者有技术性增删、修改。)

第三篇:古建筑保护之浅谈

051808108 储呈诚

古建筑保护之浅谈

为了响应团中央关于大学生应积极投身参加社会实践的号召,今年暑假我们小组去苏州园林参观中国著名的古建筑,我们还联系了苏州古建筑保护协会,向他们了解、学习古建筑保护措施及方法。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或者加入到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活动中去。

在苏州园林我们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适度开发、寻找保护和发展的契合点。一方面,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资金,而政府的财力有限,只有通过开发经营来获得资金;另一方面,开发经营的过程中很难保证不对文化遗产造成损害。在这种情况下,寻找保护和经营的最佳契合点就成了当务之急。与居民住宅相融合是苏州古典园林的特点之一,所以园林的保护范围是至关重要的,既要使园林及其周边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又不能影响到市民的正常生活。对于园林周围环境的保护,不仅不能破坏原来的风貌,还要拆除了与整体风格不相符合的建筑。从外观上看,(园林)它是没有一个明确的保护圈,但是政府为了重视对古典园林的保护,所以对它的保护定了几个保护区域,一个就是绝对保护区,那就是它本身,然后周围有一个建设控制地带,在这个整个建设控制地带之中,那就有一个建设上、规划上的要求。除了在规划上加强对苏州园林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当地有关部门还想方设法发掘园林内涵,进行挖掘性保护。这些挂在墙上的石刻,刻制的是明代建成拙政园时所设计的31景,随着年代的推移,很多景观都已经消失,园林工作者仔细查找史籍,将最初的设计图用石刻的形式展示出来,重新和游人见面。

除了采取这种挖掘性保护措施外,苏州古典园林还进行了大量的恢复性保护,通过查找资料、对照遗址,许多没有保存的园林部分或是整个园林又真实地展现出来。园林里的建筑、山水的保护和修复都是严格按照规划进行的,由于苏州园林中的建筑大部分是木质结构,所以修复工作有着严格的要求,全部由专业队伍完成,以求更真实地展现其原有的历史风貌。每一步操作都是按照原来的风格,(园林)它的高度、计量、颜色,必须是保护原来的风貌和原来的建筑风格。

任何事物都有新陈代谢的过程,苏州园林也不会永远存在,甚至地球也不可能永远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保护世界遗产的责任是尽量延续它的存在。世界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特殊的艺术,它对我们现代人在传统特色的道路上发展是一个基础,同时它有它自己的特色,在艺术上有非常珍贵的东西,它是将一种文化的精华凝缩在一个载体上面,是一个文化的载体。所以这些世界遗遗产的价值是使文化上的东西能让后人得到继承和发扬。

第四篇:古建筑保护

古建筑保护(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buildings)

在中国,指对有历史价值的古代宫殿、寺庙、民居、工程构筑物等进行的保护。其中一部分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范围内,如北京的故宫,一部分则不在其中,如河北省的赵州桥以及各地的民居等。国务院对古建筑保护有专门的指令性文件。

第五篇:古建筑开发与保护

古建筑与旅游业

古建筑作为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不仅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进作用,还对我国的国民素养起着积极地教育作用。然而,我国古建筑的开发与保护现状却令人堪忧。

一、古建筑在旅游业中的现状

古建筑在旅游活动中日益凸显的焦点地位。目前,很多古建筑已经成为了旅游的热卖点,例如:北京故宫、龙门石窟、秦始皇陵„„这些景点不仅平日里门庭若市,到了节假日更是人山人海。例如:2010年的“十一”黄金周,北京故宫一天的客流量就达到了12万人次,直接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而每年近700万人到访,令这座入住过24位中国帝王的宫殿,承受着沉重压力。

古建筑污染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有能力出游的“闲人”越来越多,不在乎“票面压力”的人也越来越多。游人的增多带给古建筑的不仅是噪声污染、光污染、环境污染„„更多的是古建筑的磨损。例如:北京故宫的地面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陷,而在英国公布的一批全球面临破坏的旅游目的地中,北京故宫“榜上有名”。

古建筑维护经费不足。目前,我国很多旅游景点的古建筑都出现了年久失修的状况,一是因为旅游景点自身的维护经费不足,另外就是国家对古建筑维护经费拨款的不足。这不仅使我国的古建筑的维护面临危机,更使其保存面对巨大的挑战。

古建筑的再建与新建困难重重。很多地方政府为发展旅游业已对部分古建筑采取了再建和新建工程。从国家对于古建筑的保护条例来说,这项举措是值得提倡的;但就目前我国古建筑的再建和新建工程来看,这些工程虽然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古建筑的风貌,但却不能恢复其原有的历史价值。此外,已建好的古建筑不是特色太少,就是商业化气息太重,还有个别的古建筑根本就是移花接木,不仅与当地的历史文化不符,而且建造风格也是乱七八糟。

二、古建筑在旅游开发中的问题

古建筑的价值在旅游活动中得不到体现。古建筑作为一种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结合体,其所固有的历史价值、建筑价值、美学价值„„在旅游活动中都得不到深刻的体现。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旅游的游览层次大部分还停留在走马观花的层次。

古建筑的旅游开发层次不深,资源利用过度。古建筑作为一种具有高度文明的旅游资源,在我国的旅游活动中也只是一个走马观花的景点,然而就是这种层次的开发也为其带来了过度饱和的忧患。

古建筑的监护存在纰漏。大部分的旅游景点都对古建筑采取一种开发、修缮为主,监管为辅的政策。例如:我国的古建筑大部分上面都有乱涂乱画的痕迹,垃圾更是遍地可寻。

三、古建筑在旅游中的不利对策

加强政府在古建筑保护方面的作用。目前,我国对于古建筑保护经费方面的劣势已不是一时能扭转的了。因此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古建筑采取保护措施,例如:封闭重点古建筑、制定古建筑保护的条例、对于有损古建筑保护工作的行为加以处罚„„

提高景点的保护力度。出于对古建筑的现状保护,限制古建筑的游客量已是势在必行的了。热门的景点不仅可以像布达拉宫一样限制每日游客量,也可以采取节假日票面大幅上涨来限制游客量,此外景点还可以在售票处收取古建筑保护费。对于景点内的古建筑保护,不仅要派专人监督、督促游客提高公德心,还应设立一定的罚款机制,使古建筑的保护有所保障。

地方政府应加强其宣传、教育作用。古建筑作为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不仅仅只是一种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的摇钱树,更是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只有让人民真正了解了古建筑的价值,才会让人民意识到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因此地方政府在古建筑保护与宣传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

旅游发展应重视分流。北京故宫之所以客流量可以创新高,一是因为其限制门票的手段不够强硬,另外就是其旅游业发展不均衡,缺少恰当的分流手段。游客分流在平日的游览中并不重要,但在旅游高峰期却尤其重要。分流不仅可以减少游客量,还可以缓和景点压力,、间接减少景点的损坏。

有层次开发古建筑旅游资源。基于我国国民目前对于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不强烈,可将我国的古建筑旅游资源进行划分。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可采取重点保护不开发原则,或开发成专项旅游。

综上所述,古建筑作为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其开发应因地适宜,不宜杀鸡取卵。不仅要考虑经济利益,更要考虑其长远的价值影响。

下载苏州古建筑保护条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州古建筑保护条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保护古建筑》教学设计

    《保护古建筑》教学设计 第一时 教学目标: 1、欣赏、了解古建筑的特点与风格,2、临摹古建筑,懂得爱护古建筑。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欣赏了解古建筑,懂得爱护古建筑。2、要求学......

    《保护古建筑》教学设计[范文大全]

    《保护古建筑》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保护......

    保护聊城古建筑社会实践

    关于聊城古建筑保护调研 总有一些地方镌刻着历史的胎记,总有一些地方如耄耋老者,阅历丰富却步履蹒跚。而这些城市的老者今年过得怎么样呢?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学生会宿管部近......

    福建建瓯古建筑保护

    家乡古建筑保护范例“福建省建瓯市历史文化古迹保护” 福建省建瓯市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文物古迹。它既是我国古代闽越文化的摇篮,又是......

    《古建筑的保护》教案

    《古建筑的保护》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2、增强对传乘民族文化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这......

    银川古建筑保护 社会实践

    现如今国家对于古建筑的保护非常重视,但据调查显示,现在很多古古建筑保护现状调研报告建筑面临拆迁的危机。在文物保护上,过去的思路都是靠政府,但政府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许多......

    古建筑保护调查及古建筑文化调查

    访古建,知古建 收拾好第一天路途留下的疲惫,7月7日早上八点,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筑与材料工程系“拓梦队”和荆州理工职业学院“缘梦队”的队员出发前往我们实践活动的第一站—......

    浅析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保护工作

    浅析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保护工作 王小晶 2008-10-29 【大字 中字 小字】 一、前言 文物古建筑泛指我国历史上保存至今具有较高文物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建筑物,一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