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特色农业的实践与思考(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3 03:19: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发展特色农业的实践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发展特色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篇:关于发展特色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立足乡情、突出重点、创新实践、务求实效,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速产业融合提升,形成了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乡主要农业发展有水产、肉兔、林竹三大支柱产业,促进了农业增收、农

业增效、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一、××*乡的基本情况

二、××*乡发展特色农业的实践经验

1、加强组织领导,营造经济发展环境

为了保障全乡特色农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开创产业新局面,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乡长为组长,分管副乡长为副组长,农技、农经、成教等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发展特色农业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指导等相关工作。进一步优化环境,更新观念,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突出重点扶持,营造有利于特色农业发展的软硬环境。

2、加强机制创新,完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的特色农业。乡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帮助业主与农户签订协议、合同,规范了土地流转档案资料,建立健全了土地流转信息发布。大力推进“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为主体。全乡三大支柱产业先后成立了惠民养兔、富强水产、五一苗木专业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为发展平台,具体运行机制采取了“五个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销售,使专合组织社员在资金上得到了扶持、技术上得到了指导、防疫上得到了帮助、销售上得到了保障、收益上得到了增加。

3、加强项目支持,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力度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的关键。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通过不懈努力,先后争取到了农业综合开发、兔基地建设和大佛水库右分干渠建设,积极协调电力部门实施农网改造,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和完善农村道路网络,显著改善了各村道路条件,全面提高了乡村路网通达能力。在建的大佛水库右分干渠建成后,将进一步解决全乡的灌溉和养殖水源问题,促进全乡特色农业的发展。

4、加强生态循环,注重产业延伸

大力探索兔粪养鱼、兔粪种林等循环种养模式。发展以沼气工程为主的畜禽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构建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的特色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和循环产业链。限制污染型企业进入,防止了产业之间的相互冲突。以发展生态产业为主导,形成了产业内在联系,建立了生态环保的特色农业产业链,保存了完好的生态系统和优越的生态环境,拥有较大规模尚未开发的原生态绿地,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显著优势,把良好的生态作为第三产业的基础,通过第三产业带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从而推进了特色农业的发展。

三、××*乡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考

1、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以富强水产、惠民养兔、永定养鸭和永天养猪、五一苗木等专业合作社为发展平台,突出“三点、三线”。“三点”:即××*乡综合配套服务点、群英水库乡村旅游点和永乐村新农村示范点。××*乡综合配套服务点位于乡

政府所在地,主要为各产业发展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群英水库乡村旅游点主要产业为水产、林竹和乡村旅游;永乐村新农村示范点主要产业为水产、家禽和乡村旅游。“三线”:即井分路沿线、大佛水库右分干渠沿线和水产养殖环线,重点打造水产、畜牧、林竹三大支柱产业,走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组织化发展之路,建成永乐村、锣心村、和平村三个现代农业园区。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土地整理、现代农业项目,以大佛水库右分干渠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农村道路网路,全面提高农村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形成以乡道为区域骨干,通村通组公路为基础的干支相连、布局合理、具有较高通达能力的农村公路网路;加强渠系硬化整治力度,更新改造机电提灌设施,对田家沟、永乐、跃进、尖钵等村毛坝水库渠系尾段实施延伸,增加灌溉面,改善和提升农田灌溉能力,积极修建蓄水池,大力开展节水灌溉建设,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结构,全面实施农村电网改造。

4、培养壮大发展实力,延伸产业链条

一是加强专合社组织内部管理,完善“五个统一”服务机制,不断发展壮大专合组织经济实力,更好的为社员提供帮助。二是依托华象竹业和全乡竹编传统,大力发展茨竹生产,加强苗木基地建设,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5个百分点,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休闲观光旅游发展相结合,使林竹产业成为休闲观光农业的重要景观资源,鼓励业主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实现一、三产业互动,着力打造集观光休闲、垂钓、体验农业为一体的特色旅游,享××*生态之旅,品××*生态之鱼,吃××*绿色之兔。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畜禽加工、林竹加工,促进农产品加工向精深方向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在强化以特色农业发展为重点的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形成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二日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第二篇:关于发展特色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立足乡情、突出重点、创新实践、务求实效,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速产业融合提升,形成了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乡主要农业发展有水产、肉兔、林竹三大支柱产业,促进了农业增收、农

业增效、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一、××*乡的基本情况

××*乡位于井研县城西北方向8公里,幅员面积33.3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总人口10476人,耕地面积16840亩,全乡属浅丘地貌,海拔365—465米,主要为酸性红棕色土壤,属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雨热同季,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8摄氏度,无霜期335天,乡内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井分公路横穿而过,水泥路实现村村通,乡域内有群英、桑树嘴水库2座,大佛水库、毛坝水库渠系横穿全境,基本实现人人喝井水、户户用沼气、村村改电网、水渠全配套、公路网络化。属于典型的丘区纯农业乡,基本无工业经济、保存了完好的生态系统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全乡森林覆盖率达45%,人均年纯收入4253元。

二、××*乡发展特色农业的实践经验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不断寻求发展农村经济的突破口,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乡优势特色农业发展较快,除传统的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和油菜种植外,逐步形成了水产、肉兔、林竹三大支柱产业。目前,全乡水产养殖大户125户,养殖面积5078亩,主要养殖斑点叉尾鮰、武昌鱼、青鱼、花白鲢等优质品种,年总产量达5300吨,总产值6000万元;标准化规模养兔户1000户,标注化笼位3.6万个,年总出栏商品兔达50万只,总产值1500万元;全乡林竹种植14500亩,乡内竹编加工企业2个、木材加工企业1个,年总产值大2000万元。全乡特色农业发展优势明显,主要有如下实践经验:

1、加强组织领导,营造经济发展环境

为了保障全乡特色农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开创产业新局面,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乡长为组长,分管副乡长为副组长,农技、农经、成教等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发展特色农业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指导等相关工作。进一步优化环境,更新观念,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突出重点扶持,营造有利于特色农业发展的软硬环境。

2、加强机制创新,完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的特色农业。乡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帮助业主与农户签订协议、合同,规范了土地流转档案资料,建立健全了土地流转信息发布。大力推进“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为主体。全乡三大支柱产业先后成立了惠民养兔、富强水产、五一苗木专业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为发展平台,具体运行机制采取了“五个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销售,使专合组织社员在资金上得到了扶持、技术上得到了指导、防疫上得到了帮助、销售上得到了保障、收益上得到了增加。

3、加强项目支持,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力度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的关键。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通过不懈努力,先后争取到了农业综合开发、兔基地建设和大佛水库右分干渠建设,积极协调电力部门实施农网改造,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和完善农村道路网络,显著改善了各村道路条件,全面提高了乡村路网通达能力。在建的大佛水库右分干渠建成后,将进一步解决全乡的灌溉和养殖水源问题,促进全乡特色农业的发展。

4、加强生态循环,注重产业延伸

大力探索兔粪养鱼、兔粪种林等循环种养模式。发展以沼气工程为主的畜禽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构建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的特色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和循环产业链。限制污染型企业进入,防止了产业之间的相互冲突。以发展生态产业为主导,形成了产业内在联系,建立了生态环保的特色农业产业链,保存了完好的生态系统和优越的生态环境,拥有较大规模尚未开发的原生态绿地,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显著优势,把良好的生态作为第三产业的基础,通过第三产业带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从而推进了特色农业的发展。

三、××*乡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考

××*乡今后发展特色农业的总体思路:“以生态产业为主导,整合特色产业资源,实现一、三产业互动发展”。即:依托良好的生态和环境优势,以打造生态产业为主线,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基地建设为基础,加强农产品加工向精深方向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产业内在联系,种、养

业循环,促进一、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以富强水产、惠民养兔、永定养鸭和永天养猪、五一苗木等专业合作社为发展平台,突出“三点、三线”。“三点”:即××*乡综合配套服务点、群英水库乡村旅游点和永乐村新农村示范点。××*乡综合配套服务点位于乡

政府所在地,主要为各产业发展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群英水库乡村旅游点主要产业为水产、林竹和乡村旅游;永乐村新农村示范点主要产业为水产、家禽和乡村旅游。“三线”:即井分路沿线、大佛水库右分干渠沿线和水产养殖环线,重点打造水产、畜牧、林竹三大支柱产业,走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组织化发展之路,建成永乐村、锣心村、和平村三个现代农业园区。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土地整理、现代农业项目,以大佛水库右分干渠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农村道路网路,全面提高农村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形成以乡道为区域骨干,通村通组公路为基础的干支相连、布局合理、具有较高通达能力的农村公路网路;加强渠系硬化整治力度,更新改造机电提灌设施,对田家沟、永乐、跃进、尖钵等村毛坝水库渠系尾段实施延伸,增加灌溉面,改善和提升农田灌溉能力,积极修建蓄水池,大力开展节水灌溉建设,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结构,全面实施农村电网改造。

3、扩大发展规模,优化品种质量,打造××*品牌。到2015年,全乡水产养殖面积达8000亩,水产品年总产量达8000吨,年总产值达9000万元以上。巩固现有养殖优质品种,针对市场需求大力推广养殖丁贵、鲟鱼、乔壳等名特优品种,完成“××*生态鱼”商标注册,着力打造“××*生态鱼”养殖品牌,建成水产养殖省级示范乡。依托哈哥兔业和××*惠民养兔专业合作社,到2015年,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大户100户以上,建立规模养殖示范片10个,每户配套一条便民路、一口饮用水井、一口沼气池,商品兔年总出栏达到80万只以上,年总产值3000万元以上。通过推广科技培训、品种改良等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完成“××*绿色兔”商标注册,着力打造“××*绿色兔”养殖品牌,建立绿色“优质商品兔”基地,建成井研县第一兔业大乡。

4、培养壮大发展实力,延伸产业链条

一是加强专合社组织内部管理,完善“五个统一”服务机制,不断发展壮大专合组织经济实力,更好的为社员提供帮助。二是依托华象竹业和全乡竹编传统,大力发展茨竹生产,加强苗木基地建设,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5个百分点,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休闲观光旅游发展相结合,使林竹产业成为休闲观光农业的重要景观资源,鼓励业主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实现一、三产业互动,着力打造集观光休闲、垂钓、体验农业为一体的特色旅游,享××*生态之旅,品××*生态之鱼,吃××*绿色之兔。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畜禽加工、林竹加工,促进农产品加工向精深方向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在强化以特色农业发展为重点的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形成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二日

第三篇: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考

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考

摘 要:特色农业是指各区域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凭借各具特色的农业资源,独特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手段,开发出具有区域特色和较高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并进行产业化生产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安陆特色农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只要充分利用安陆特有资源优势,安陆特色农业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

关键字:发展 特色农业 思考

安陆是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

优越,是全国商品粮基地、湖北省46个粮食主产县之

一。近几年来,安陆在继续巩固国家粮食主产县市地位的同时,通过优化调整种植调整,强化农业科技推广,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发展形势良好。在此,笔者主张在安陆建立以特色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前提的市场化、技术化、产品化和标准化的新型农业体系,以增强在国内国际农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面,笔者就安陆特色农业的发展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安陆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

近年来,农民增收问题成为农业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农业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矛盾也急需解决。而特色农业正是解决这两大难题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1、解决安陆农业两大难题的需要

农民增收问题,是安陆目前急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安陆农产品从总体上看比较单一,投入成本较大,但

缺乏特色,在市场上价格偏低,影响了农民增收。要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途径之一就是根据地区特点,发

展与农业相关的产业,即抓好二、三产业,通过大农

业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途径之二是在农业内部发

掘增长点。即是当地的“特色”,是安陆要着重扶持的主导农产品和支柱农产品,实现就地增收。

农民再就业问题,是安陆目前急待解决的难题之

二。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一部分被工业和第三、四产业吸纳,而相当多的农民

工处于半失业状态。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农民“离乡

不离土”、“离土不离乡”的观点,建议各农业区域

就地吸纳或交互吸纳农村劳动力,以缓解目前农民大

量涌入城市所带来的压力,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业

专业化生产正是完成安陆农民再就业的重要途径。

2、提高安陆农产品竞争力的需要

近年来,国家、湖北省和安陆市都加大了开放力

度,农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应对相对“质优价

低”的外地农产品的冲击,减少竞争压力,成为安陆

农业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此时提出特色农业,正是顺应农业发展趋势,减缓竞争压力的必然。安陆

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种类繁多,但由于多以小农户

经营的方式生产,难以在市场上形成气候。安陆农业

抗衡外地农业的压力,需要实现农业生产的特色化,规模化和产业化。

3、安陆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自九十年代国家对农产品放宽政策,农业的发展

开始由单一的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

束。由于僵硬老化的农业生产模式,造成了农产品种

类少,品质差,销路窄,价格跌的局面。为此,突出

地方特色,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农业迎合市场需求的特

色产品,安陆才能在日益发展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

之地。

综上分析,特色农业作为减轻国际国内市场压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手段,将在安陆农业经济可持

续发展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将成为安陆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安陆发展特色农业的制约因素

安陆特色农业的发展虽然存在有利条件,但也有

一些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特

色农业的发展。

1、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安陆市地处南北气候交汇处,西北部多丘陵低山,历

来旱涝灾害比较频繁,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较差。

2、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现实问题。一方面是种养

殖大户需要集中土地扩大生产规模,发展农业生产;

另一方面是绝大多数农户不愿意把土地交给他人经营,认为自己种田吃粮,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市场风险。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变通处理土地问题的现实矛盾和政策约束。

3、高素质的农技专业人才流失严重。由于农技人员应有的待遇难以兑现,造成农技人员流失,目前农业技术业务骨干“青黄不接”的现象,为今后农业服务和农技推广工作留下了“后遗症”。

4、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由于我市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多为老、弱、病、残、妇,影响了农业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养,农业生产水平难以提高,土地撂荒现象严重,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5、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依然偏低。近年来,尽管我市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增加较快,但是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依然偏低,农业组织的抗市场风险能力和盈利水平不强,不足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三、安陆特色农业的思考和建议

1、着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突出抓好无公害、绿

色产品农业标准的制订和执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加大农业创名牌工作力度,不断完善品牌的宣传、促销手段。做到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规程,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测,使品牌农产品能迅速走进市场。继续实施“一镇一品”战略,大力推行“一村一品”,把安陆白花菜、南乡萝卜、吉阳大蒜等品牌打出安陆、打出湖北、打出中国。

2、特色农业产业化、标准化

要长期保存特色农业的市场竞争活力,要对抗外地农产品“低价”的优势,实现特色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生产是第二步。产业化经营能大大减轻地区对固有资源的依赖性,尤其对气候地理条件的依赖性,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能够确保产量的稳定性,从而降低市场由于需求波动而产生的风险。

特色农业标准化生产是在其产业化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集合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的成果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农业生产形式,它将是安陆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长期目标。要继续依托神丹公司、午时药业等企业,搞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3、特色农业知识化、技术化

特色农业技术化,包括生产管理的技术化和市场的信息化,不论对于特色农业中较为传统的水产农业、旱地农业、高优农业,还是新兴的旅游农业、生态农业的农业等,整个过程的系统化、技术化管理都是其活跃于市场的生命线。一方面,一个地区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努力改造产品品质,以技术提高其产

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在特色农业的管理上,都需要知识化、技术化管理。如质量检测、病害预防、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等方面。今天,信息技术在安陆农业的发展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加快土地流转

给予农民相关的政策支持,鼓励土地以租赁、延

包等多种方式流转,发展反季节蔬菜、食用菌和珍稀水果等特色农业,使“种田不比打工差”已成为安陆农民的共识。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补贴力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增加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减少农业灾害损失,以鼓励农民和农业合作组织投资现代设施农业。三是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农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以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

第四篇:发展特色农业

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农村旅游经济

——关于城关镇西河村发展的调研报告

刘红星

城关镇西河村位于县城西边沟底,距离县城仅1.5公里,过去因交通不便,地理环境不好,农村经济发展困难。近年随着县城人群体到西河锻炼休闲的增多,加之西河水利风景区建设初步完成,为西河村发展村级旅游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基础。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通过对该村的详细调研,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西河村应当围绕以乡野农村水利观光和休闲健身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城镇人群休闲娱乐和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以展特色农业为主,充实农家乐形式,发展农村旅游经济。它是一个市民需要、农民受益、前景无限广阔的新兴产业。具体如下:

一、西河村基本情况

西河村现有三个村民小组,640人,总耕地面积748亩,由于位于狭窄沟川地带,全村河川水浇地仅42亩,其余706地均为沟坡地,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很差。全村农业生产以水地种植蔬菜为主,沟坡地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另在荒山荒坡上种植有400亩花椒和10亩核桃。2013年全村种菜收入25.3万元,第一产业收入仅75.8万元,可以说农业生产除因离城近蔬菜销售方便收益较高外其他农业包括经济林收益很差。

二、西河村发展乡村休闲娱乐的优势、现状与问题

西河村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洗肠泉”为古代高僧佛图澄开

肋洗肠之地,“搠枪泉”因武帝饮马而得名,“跪姑泉”被定为“宫泉”。1997年以前这里是通往县城西北的交通要道,但是随着新西河桥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曾经繁华的西河村渐渐被人们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千年普济寺断续香火,军队营房破烂不堪,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近几年来,随着人们锻炼身体的需要和休闲娱乐需求的发展,离县城较近有沟有河的西河村成为县城人群健身娱乐的“后花园”,每天从县城到西河村健身娱乐的人越来越多,平均每天有2000多人的流量。2013年,澄城县委、县政府依托“十二五”规划,充分利用西河村有水、近城、便于休闲等特点,作出“实施西河风景文化旅游开发项目,把西河村开发建设成集水上游乐、休闲避暑、农家餐饮等现代休闲服务于一体的绿水生态风景区”的重大决策,拉开西河走向生态田园的序幕。西河风景建设被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亮点走进政府工作报告,“投资2500万元,实施县西河生态风景区建设工程”成为县长向全县40万人民公开承诺的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

目前,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完成投资1841.7万元,对县西河河道进行综合治理,累计治理河道2.89Km,新建排水涵管2处,新修下河踏步23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水务局投资120余万元,新增实施了8座拦水坝工程,使西河老桥上下游1km范围内形成了3.6万平方米水面景观;省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使用项目总投资1212万元,对县西河风景区河段及沿河两岸山坡进行绿化和水土流失治理。这些项目的建设为西河

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奠定了基础,现在已经有农家乐、农家烧烤等出现,村民也自发形成了新鲜蔬菜销售群体。

通过调查,我认为,西河村具有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突出优势,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引导。

1、发展能力不足,市场观念不强。首先是群众对乡村休闲旅游的产业地位认识不够,没有看到乡村旅游广阔的市场前景。认为没有多少效益,发展路子不多。该村的村民多数外出打工,条件好的也多在外地或县城安家,不愿意回村创业,现有群体没有投资发展能力。

2、基础落后,功能配套不全。目前县城通往该村的道路差,有一条水泥路得是很窄,离县城处道路污水垃圾纵横,严重影响消费群体进村。风景区内没有娱乐设施,留不住来往人群,现有接待消费者的农家乐的硬件设施较差,整个基础设施的配套不全,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要。

3、缺乏规划,零乱无序开发。目前,该村发展休闲娱乐等产业还处于自发状态,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作指导,农家乐都是由经营者自己谋划、自行设计、自主建设起来的,导致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4、形式单一,特色不够鲜明。在发展中没有和农业发展结合,没有特色,难以吸引人。由于缺乏市场理念、定位不准、现有农家乐大都缺乏文化内涵、多数是个体经营,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且多以副业形式开展,故经营效益也不是很好。

5、没有在“乐”字上做文章。没有规范化经营观念,村民小农意识浓厚,只注重眼前利益。在农家乐建设和经营中没有在“乐”字上做文章,只顾赚钱,有的还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不是真正的农家乐。

三、西河村发展乡村休闲娱乐产业的对策与措施

我们认为应当坚持四项原则,采取四项策略

(一)坚持四项原则

1、突出乡土特色的原则。对于都市人群来说,乡村休闲娱乐就在于乡村的特有魅力,既要保持乡村的特有的“农”、“土”味和“野”味,也要保持乡村旅游资源的原汁原味。从农业入手,可以依托该村蔬菜种植强项,迎合城区人员消费喜好,结合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大棚时鲜蔬菜,时令水果,反季节蔬菜等农业产业,结合自采自摘,净菜超市等项目,使之成为具有吸引力的观光农业基地。也可以利用沟坡发展经济效益好的土鸡养殖,野鸡养殖等项目,并结合农家乐现场进行消费,以吸引群众喜好。

2、保护环境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开发是目的,保护是前提。只有山表示水秀才有吸引人,必须要保护好西河村的水、两边沟坡的林、植被等自然资源。特要维护好当地的生态资源,防止人为的破坏和污染,把西河变成臭水沟,让群众丧失消费心情。

3、自然美与人工美相协调的原则。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在其原有的自然风景的基础上进行的加工改造,因而要使自然美和人工美有机的结合起来,协调二者的发展,使其变得山更青、水更秀。起居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都要

既考虑服务功能的完善和配套,也考虑与乡村景观协调,使之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给人以生态良好、环境优雅、独具特色的饮食环境。

4、突出特色效益的原则。发展乡村休闲娱乐要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只有突出特色才能做到少投入、多产出。要尊重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观念,多考察,多调查,有针对性进行开发,同时又要做好基础设施改善,加快水面开发游乐设施,并发掘民间文化,建设有质量、有特色、有内涵的娱乐消费产业。

(二)采取四项策略

1、科学编制规划,合理开发资源。要在学习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本村休闲游乐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制订出适合本村的发展规划。要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作出统一管理安排,对资源的利用进行统筹协调,对产业的开发进行细致谋划。规范引领,合理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民俗文化、传统饮食和制作工艺等资源,稳步发展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美味佳肴型农家乐。

2、借助各方力量,外引内联开发。建设好乡村休闲娱乐项目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首先,村政府要积极争取,在配合县上建设好后续水利风景区建设项目的基础上,争取各种农村建设性项目资金,加快本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全力做好通村道路和文化广场建设,为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环境。第二,争取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给本村旅游的各种项目发放更多的就业创业贷款。第三,要大力招商引资,利用本村外出干事人

多,路子多,资金活的优势,以一些好的娱乐项目吸引外来资本和工业资本投向本村旅游的开发。与此同时,要充分调市民和农民的主体积极性,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通过以项目换土地、土地作价或土地使用权为筹资方式,采用股份制开发等形式吸引外部资金。此外,还可以让村民以资源入股、资金入股等形式,或以工代资,以劳动力转化为股份等形式,共同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

3、重大项目带动,辐射引导发展。西河村旅游发展应当借助县上的大力支持,坚持“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的战略。要利用大项目扩大影响,发挥它们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大批中小项目和农家乐的发展,使乡村旅游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4、加强宣传推介,实施品牌营销。首先要做出几个精品项目,紧接着就要大力宣传推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借助中介机构,以水利风景、农家美食、传说遗迹、消费低廉、绿色健康、田园风光、周末休闲、回归自然等等为卖点对外营销。要在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项目进行整体包装的基础上,举办乡村旅游展示会、新闻发布会加以宣传推介,并以各种节庆活动促销,促进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

2014年6月4日

第五篇:关于特色农业信用担保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特色农业信用担保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养大户贷款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农村信贷由于受农户分散涉及面广、贷款额度小、农业风险大等多种因素影响,放贷难同样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两难问题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紧要任务。xx区通过依托供销

社组织开展农业担保体系建设,创新扶农促农的新模式,探索出一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一、开展农信担保体系建设的主要经验做法

xx区农信担保有限公司创建于2007年5月。经xx区人民政府批准,由区财政和区供销总社共同出资建立,8月1日正式注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其中区财政出资180万元,占90%,区供销总社出资20万元,占10%。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区农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分别代表财政与供销总社为出资股东。

农信担保公司以服务“三农”和控制风险为重点,建立了一整套适合农村信用特点的规章制度,并依托供销社大力开展经营业务活动。成立至今,为全区224家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种养业农户提供贷款累计担保249笔1605万元,担保涉及粮食、农机、生猪、奶牛、家禽、蔬菜、水产、水果种养殖等种类。据初步测算,农信担保贷款促使农业产值增长近1.6 亿元,助农增收达1000万元以上。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认识统一,定位准确。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催生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种植养殖大户,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载体。随着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加快,它们对资金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又同样遇到了资金不足告贷无门的困扰。因此,组建农信担保公司,是发展效益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客观要求和迫切需要。

(二)优化结构,规范运作。一是建立贷款担保业务制度,把好授信对象关。制定了《xx区农信担保有限公司担保程序》,把授信担保的范围界定在:全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种植养殖农户、农副产品购销大户及其他涉农相关企业,重点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二是建立风险责任与工作业绩考核制度,把好调查研究关。三是建立分级审批制度,把好担保审批关。四是建立反担保制度,把好防范风险关。通过建立反担保制度,区农信担保公司在目前已办理的249笔授信行为中,有13笔提前偿还贷,目前没有发生一起坏帐。五是建立基层担保窗口受理制度,把好服务关。农信担保公司将全区除大陈镇外其余8个街道划分为四个服务区块,使担保申请受理的覆盖面达到100%。

(三)谋求合作,协力推动。选择与xx农村信用合作银行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合作关系,既可推动农信担保工作,又可帮助农村合作银行更好开展农村信贷业务,取得双赢结果。xx农村信用合作银行给予了农信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10倍的放贷担保权限,由农信担保公司担保放贷的款项,一律按国家基准利率下浮10%执行,如出现呆账、坏账,损失部分,农信保公司承担80%,信用社承担20%。

(四)坚持宗旨,长效扶农。担保服务收费根据服务对象区别,按担保额每月0.5‰—1‰收取,真正体现了扶农支农的宗旨。规定农信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区财政出资部分的收益,全部留存公司转为风险准备金,另外农信担保公司从每年的利润分配中计提10%转为风险金。目前,xx区政府每年由区财政预算中安排10万元的专项资金建立风险补偿基金,确保开展农信担保这项支农扶农措施不但做得好,又做得长。

二、当前农信担保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农信担保为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我区农村融资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创建和运行时间较短,在担保实践过程中仍遇到许多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贷款骗保现象逐步呈现,担保资金安全受到威胁。农信担保公司成立一年多来,在农业贷款申请担保调查中发现,有8笔贷款126万元存在骗保嫌疑,被调查人员发现并识破,骗保资金占贷款总额的7.8%。

(二)信用反担保比例过高,存在担保安全风险。目前,我区农信担保公司规定的农业贷款反担保方式有三种:信用、质押和抵押反担保。农信担保公司1609万元担保贷款中,其反担保方式均为自然人为贷款人提供信用反担保,由于对信用反担保人的资信状况缺少全面的了解,对农信担保资金的安全影响很大。

(三)农信担保资金规模过小,担保能力有限。担保公司注册资金为200万元,按照担保公司与农村合作银行的协作协议约定,农村信用合作银行提供的支农贷款总额可达到2000万元。从2007年8月成立以来,农信担保

公司已经为229家农村经济组织担保支农贷款249笔1609万元,占可贷款总额的80.5%,贷款总额中大部分贷款期限为一年,而全区各类农村经济组织、种养殖大户对农业贷款的需求大,担保难以满足。

(四)农信担保公司调查人员缺乏专业性,影响调查报告的质量。目前,农信担保公司调查人员由2名农村信用合作银行退休职工和供销合作社的1名职工组成,对国家农业产业政策、支农资金管理等方面不够熟悉,提供的担保调查报告缺少全面分析意见,影响决策。

(五)信用合作银行配合不够到位,信用担保政策大打折扣。我区创建农信担保公司的时间一年多,在研究农业贷款担保具体业务中遇到困难,农民反映基层信用合作银行信贷人员以国家宏观调控,信贷规模紧缩或其他理由少贷甚至不贷资金,使信用担保政策落实难以到位。

三、发展农信担保事业的对策和建议

(一)增加资金投入,扩大担保规模,增强担保能力,促进担保公司的健康发展。在担保公司现有注册资金的基础上,由财政安排资金向担保公司增加资本金,逐步扩大担保规模,增强担保能力,进一步满足农村融资担保需求。由于担保公司是政府创办的非赢利性服务组织,加上农业贷款额度小、利率下浮等多种因素,担保公司的收入有限,对保障担保公司的正常运行问题,政府应当区别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自求平衡的做法,财政安排一定的资金补充运行经费,促进担保公司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制定农村信贷优惠政策,鼓励银行将资金更多地投放到农村。由于投资农业见效慢、盈利率低,金融机构不愿意将资金投放到农业领域。为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将资金更多地投放到农村,要尽快研究和制定农村金融优惠政策。提高农村信用贷款额度,满足农村对资金的需求,特别是要满足农业企业在农产品收购旺季对资金的季节性需求。对农村贷款实行优惠利率,依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执行下浮的部分,建议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进行财政补贴,使金融机构从农村吸收的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向农村,做到取之于农、用之于农。

(三)完善反担保措施,降低担保风险,保障资金安全。必须在制度上加以规范,在反担保措施上区别不同情况加以运用,特别是对农业企业贷款担保,要求企业尽量以质押或抵押方式提供放担保;对农户则自由选择反担保方式,如果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对信用反担保方式要尽量以合作社提供反担保,降低和防范担保风险,保障资金安全。

(四)金融部门要重视和支持农业担保的健康发展,建立风险共担机制。由于农业信贷量大面广、管理成本高且贷款风险大,这是相关金融部门想干而不敢干的主要原因。既然农业担保为金融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支持力度发挥了一定作用,金融部门也同样要为农业担保的正常运作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对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和不可预见、防不胜防而造成的风险损失,于情于理“银、保”双方都应按适当比例共担风险。

(五)切实加强农业担保机构的自身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担保是担保体系中的新生力量,其存在的客观性和高风险性决定了必须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一要加强农业担保机构班子建设。选配好既懂农业经济又懂企业管理,既懂法律法规又有金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对防范担保风险和促进“三农”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二要加强农业担保机构的思想建设。农业担保机构从业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这一根本宗旨,提倡周到服务、优质服务,千方百计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出贡献。三要加强农业担保队伍业务素质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提高提高农业担保机构的业务素质。□

下载关于发展特色农业的实践与思考(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发展特色农业的实践与思考(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白河县发展特色农业的调查与思考(全文5篇)

    白河县发展特色农业的调查与思考 白河县是传统的农业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影响全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要实现白河农业......

    我县特色农业发展情况的思考建议

    近年来,**县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发展是中心,增收是核心”,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别是近两年以来,以名优花木生产科技园区建设为契机,突出做大做强花木产业,着......

    对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几点思考

    对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几点思考摘要: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由于西部地区基础薄弱,其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依然存在无法逾越的......

    茌平县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茌平县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茌平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农业农村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团结实干建设铝城枣乡,科学发展跨入全国百强”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某市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培植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市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08年8月13日)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扎实推进新......

    特色农业发展报告

    发展特色农业,推动边贸口子镇经济发展 ——胡家营镇落实“一区两带”农业规划论文报告 胡家营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汤建明2010年是落实县委、县政府“一区两带”总体发展战......

    白河县发展特色农业的调查与思考[共5篇]

    白河县发展特色农业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刘义林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447 更新时间:2005-11-29 15:01:26白河县是传统的农业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

    特色小镇的思考与实践

    小镇更新的思考与实践 ——在传承历史与创新未来中建设枫泾特色小镇 枫泾历史沿革 据《枫泾镇志》记载,早在南北朝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枫泾南栅(华亭塘口)已成村落,建有“仁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