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突出六个重点发展县域经济
县一级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联结点,县域经济是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在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小康社会进程中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全市、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速度。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应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大力发展“六种经济”。
一、狠抓项目建设,壮大工业经济
工业是县域经济的“火车头”,也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实力的重要标志。工业不发展,就不可能进入发达经济阶段,也就谈不上实现现代化。作为农区大县,只有大力发展工业,加快工业化进程,才能逐步摆脱经济实力不强、发展速度不快、发展后劲不足、财政基础不稳的突出问题,才能加快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步伐。
县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农区大县,人均耕地近3亩,农业税占了全县财政总收入的76.7。今年农业税降低3个百分点,县财政就减收3600万,随着今后两年内农业税逐步取消,面临着办公经费从哪里来,人员工资从哪里发的严峻形势。仅仅靠农业,很难摆脱农业大县,农民穷县,财政弱县的困境,只有发展壮大工业,才能实现富民强县目标。为此,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工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发展工业经济,把领导力量向工业倾斜,把工作精力向工业集中,把工作重点向工业转移,大力实施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战略,真正让工业在发展中打头阵、唱主角、挑大梁,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发展工业,最重要、最根本的是搞好项目建设,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没项目难发展。必须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以项目建设牵动工业经济乃至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今年以来,我们按照“一切经济工作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经济建设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招商引资以工业项目为重点”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农产品资源、工业知名品牌、现有工业基础,全力以赴上项目,成立了由县四个班子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六个招商引资专业组,落实一把手亲自抓、一套班子经常抓、一支队伍专业抓的工作机制,做到“四个不动摇”,即发展工业坚持民营化的发展取向不动摇,坚持外向化的发展策略不动摇,坚持品牌化的发展重点不动摇,坚持园区化的发展模式不动摇。由于目标明确,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今年县工业经济运行呈现较好发展势头。今年上半年,全县新上工业项目52个,总投资近亿元。全县限上工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4.8,实现利税同比增长43.2,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0.4,增幅居全市前列,限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居全市前列,在岗职工人均月工资较上年同期增长14.6。
二、优化发展环境,发展民营经济
实践证明,凡是县域经济实力强的地方,都是民营经济发展快的地方。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退国有进民有、退集体进个体,大胆地去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把发展的焦点放在民间,把市场主体定位于民营,壮大私营企业、培育个体大户,使民营经济摇风展旗,成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力军。
县始终把民营经济作为富民强县的战略举措来抓,坚持“县域经济民营化”。一是放活。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放宽民营经济的准入领域和准入条件,在政治上、政策上、舆论上给予鼓励和支持,使民营经济总量迅速膨胀,全县民营企业达到700多家,个体工商户达到2000多户,成为解决就业、财政增收的重要支柱。二是改制。我们按照“积极稳妥,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强力推进”的原则,打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攻坚战,取得了较好效果。全县48家限上企业,大部分实行了股份制改造、分拆转让等改制,催生了一批民营企业,实现了企业转换机制、职工转变身份、企业增加效益、国家增加税收的目的。化工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县化工总厂,在被化工集团租赁以前,企业已是资不抵债,经营困难。通过租赁改制后,该集团当年就投资3000多万元对现有工艺、设备进行了大规模、全方位的技术改造,完成了年产4万吨合成氨生产线。今年以来,该集团又投资9600万元新上了年产3万吨甲醇、6000吨三聚氰胺项目。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新增产值1.5亿元,实现利税4800万元,将有力带动全县工业经济的发展。三是支持。坚持对民营经济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加大在土地使用、收费减免、技术创新、项目审批、工商登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激活民间资本。我们出台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十六条规定和十二条制度,严格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查处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行为,切实维护民营业主的合法权益,做到多支持、多帮助、多服务、多指导,少设卡、少指责、少收费,营造了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环境的改善,也吸引外地客商和本地商户纷纷到谋求发展。
三、加快结构调整,做强特色经济
县域经济在一定意义讲就是特色经济。特色就是优势,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必须立足县情,发挥优势,培育品牌,走好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的路子。
作为农村人口占80以上的农业大县,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农业,主要特色也是农业。我们在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坚持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培育特色。在巩固壮大“全国第一大县”、“全省优良第一大县”等老特色的同时,发展壮大标准化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等新特色,使成为全省第一个通过验收命名的“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以猪沼粮、猪沼果、猪沼菜和林草牧沼综合开发等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得到国家农业部的高度重视和项目支持。牌生猪和牌花生制品等农副产品品牌,也成为内增收入、外增竞争力的优势产品。
县除拥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外,还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河砂资源等优势,我们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宣传这些资源,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县的河砂每年实现税费收入达500多万元。发展县域经济还要学会无中生有寻找特色,要善于在资源之外做文章,重资源而不能唯资源,重传统而不能唯传统,重基础而不能唯基础,在这方面,县也在勇于探索,以坚持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努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
四、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经济
县域经济也是开放经济,无外不快、无外不活、无外不强。当前,我们聚集发展能量的根本出路就是“两眼向外”,借助外力求发展。今年以来,特别是省、市、县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县从发展县域经济的新形势和的实际出发,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一是营造开放的思想。针对我县部分干部群众思想上长期存在的小农意识、封闭保守等落后观念,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了“换脑工程”,通过组织外出考察、召开县域经济发展动员大会、开展“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讨论、邀请浙同志到我县作“解放思想”主题报告等形式,促进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各级干部的发展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明显增强,你追我赶、加快发展的氛围也日益浓厚。
二是创造开放的环境。制订了鼓励外来投资的若干规定,重新修订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出台了招商引资项目工作实施奖惩的意见和优化经济环境的若干规定,并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效能监察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对骏马化工分厂等18家企业实行了第一批挂牌重点保护,严查“三乱”行为,使发展环境得到优化,外在形象进一步提升,全县逐步形成了“重商、亲商、优商、安商”的良好氛围。
三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使全县上下进一步形成了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格局。今年上半年,全县共引进建成和在建项目86个,投资规模较上年同期实现大幅度增长。此外,还有大批意向性项目正在联系和洽谈中。更为可喜的是,由于我们宣传广泛,政策优惠,广大群众也开始关心招商引资,积极提供线索、联系项目,全民招商的局面正在形成。
五、树立经营理念,发展城镇经济
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县域城镇建设,不仅能促进工业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还能有效启动内需,缩小县域经济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把城镇化作为优化城乡结构、统筹城乡发展、转移农村劳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战略来抓。
在城市化建设上,县一方面出台了户籍改革政策,另一方面做好资本置换、经营城市这篇大文章,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变城市资产为经营城市资本,加速城市资产向经济效益高、发展潜力大的产业及经营有方的经营者流动,不断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以城镇建设带动产业聚集和升级。县城建设上,我们以土地开发为突破口,实行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走好“以地建城、以地养城”的路子,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也初步形成了以地生财、以财兴城、以城兴业的良性循环。几年来,我们还累计投资近亿元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实施各类实事工程40多件,使城市形象和功能明显提升。在小城镇建设上,我们坚持经济立镇,产业兴镇,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放宽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限制,加快了各种产业、资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集中,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小康村建设上,我们结合生态村治理、村庄归并、土地整理等,形成了以等一批具有特色的生态型小康村建设模式。通过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力拉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县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5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8.2。
六、开发人力资源,发展劳务经济
目前,我们9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集中在县域范围内,劳务队伍规模庞大。这笔资源如果开发利用得好,就是优势、是财富,开发不好可能就是负担、是包袱。无论是从关注民生的角度,还是发展县域经济的角度
第二篇:突出三个重点发展镇域经济(正本)
突出三个重点发展镇域经济
凉水井镇党委、镇政府
2010年3月2日
我镇毗邻沅陵县城,辖64个村(居)、6.5万人, 总面积560.5平方公里,是全县地域面积最大的乡镇。2009年,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四个加快”发展思路,以富民强镇,构建和谐凉水井为目标,突出工业、特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个重点,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实现了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5亿元,增长23 %;实现财政收入700万元,增长4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增长20%;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950元,增长10%。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工业经济,壮大发展实力。工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导。一年来,我镇坚持把工业放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优势,以壮大工业规模为目标,以培育优势项目为重点,以优化环境为手段,不断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壮大镇域经济实力。全年新上规模企业3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总数达10家,规模企业总产值、工业投资分别完成2.38亿元、8000万元,分别增长33%、47%。一是着力抓好项目建设。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工业的理念,围绕项目编制、项目争取和项目建设等工作重点,狠抓落实,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全年编制了《凉水井镇未来五年重点项目建设规划》,整理重点项目19个,总投资达4.5亿元。其中,重点工业项目达6个,投资达2.3亿元;狠抓森达化工、鑫涛矿业和菩恩矿业等3家年产值过亿元投产项
1目的协调服务,确保项目顺利建设或开工投产。二是着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按照全县“一园四区”工业发展思路,积极协调沅陵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一期工程建设顺利启动,为全县工业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三是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坚持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事关工业发展的大事抓落实,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政府镇长为副组长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推行目标管理,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与干部待遇直接持钩,切实增强镇村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同时,组织村支书、村主任、县(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镇直部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进行民主测评,促使职能部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二、抓特色农业,夯实发展基础。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一年来,我镇按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工作思路,立足全镇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群众发展特色农业,夯实了经济基础。共投入特色开发资金480万元,实现特色产值3991.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21.3 %。一是着力开展招商引资。在认真做好项目包装的基础上,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工作思路,积极组团参加县内外各类招商活动,不断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全年引进县内外资金3300万元,在岩屋潭库区放养50多万尾、美国叉尾回鱼网箱528口,新建新亚木业、青青木业等木材加工企业6家,年创产值5000多万元。二是着力加快基地建设。认真落实相关优惠政策,不断从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对特色产业开发大户的扶持力度,壮大农业特色基地。全年新增生猪养殖大户21户、水果大户26户、茶叶大户3户、新开发茶叶600亩、药材2万亩,猪、牛、羊、家禽年出栏量分
别达到2.86万头、7651头、2.5万只、22.8万羽。三是着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采取引导、扶持等措施,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做大做强,带动特色农业发展。共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个,涉及蔬菜、茶叶、畜牧等4个产业,带动农户1.2万人。重点引导王家岭村专业养殖蛋鸡合作社筹资171万元,修建厂房4500平方米,饲养世界著名的良种蛋鸡“德国罗蔓粉”2.64万羽;扶持蔬菜种植大户100多户,种植蔬菜20多个品种500多亩;扶持养羊专业户400多户,年出栏山羊1.5万多只。三是着力搭建发展平台。重点从宣传引导、基础建设、规范管理等方面入手,狠抓农村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向群众宣传政策、科技、农产品供求、土地流转等涉农信息,有效地解决了过来农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信息不灵、资金不足、品质不优、产销脱节、效益不高等突出问题。共投资30万元,新修农村一体化信息服务大楼100平方米,配备电脑5台,建立大型电子显示屏1台。
三、抓基础设施,改善发展环境。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一年来,我镇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历史机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发展环境。全年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583万元,同比增长68%;完成通达通畅工程建设43公里,新建移动基站站点18个、沼气池90口、太阳能热水工程13处。一是积极筹措配套资金。坚持资金不到位决不开工的原则,因势利导地发动村民通过“一事一议”或捐资等办法积极筹集资金,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二是强化资金监管。将村民自筹资金纳入镇财政,实行报帐制管理,定期将工程资金使用情况向群众
进行公示,做到“帐目清白,百姓明白”,维护了群众利益。三是严把工程质量。坚持从规划、标准、施工等方面入手,狠抓工程质量监管,严把施工队伍准入关,坚决不允许非正规队伍承包工程;严把原材料采购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工地;严把工序管理关,坚持按工序进行操作;严把责任追究关,实行责任终身追究制;严把质量检测关,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四是优化施工环境。积极为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做到解决问题不拖、不推、不回避,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限时解决。
第三篇:突出六个重点,争创一流业绩
突出六个重点,争创一流业绩
---环卫中心主任范辉
环卫工作争创一流,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上下功夫:
一、要在树立国际化理念上下功夫,争创一流业绩 提高东城区环境卫生工作水平,要对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规律进行研究,用国际化、现代化理念来引领东城区环境卫生工作。从国外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城市环境卫生工作情况来看,可归纳为以下几种趋势:一是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越来越多地采用先进技术特别是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实行智能环境卫生工作。二是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实行和谐环境卫生工作。三是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综合性、系统性越来越强,越来越需要实行综合环境卫生工作。要进行思想观念更新,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要瞄准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并最大限度地采纳和应用。
二、要在建设大环卫机制上下功夫,争创一流业绩 进一步贯彻落实东城区关于环境卫生管理的三段责任制,即:街道办事处做好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在院内安排容器集中存放垃圾,垃圾不出院、不落地;环卫所做好定时、定点上门收运垃圾及胡同的清扫保洁工作;城管执法部门做到及时纠正乱扔、乱倒、乱堆、乱放垃圾等影响环境卫生、违反《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的行为,真正形成各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强化我区环境卫生工作的有效监管。此外,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建议将胡同环境卫生作业纳入全区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在胡同环境卫生质量综合评分中,引入居民、商户参 1
与评价,并建立奖惩制度,将检查成绩与街道环境保洁经费相挂钩,实现奖优罚劣。
三、要在创新工作机制上下功夫,争创一流业绩
加强环境卫生工作,不断提升东城区环境卫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一是要建立发现问题机制。二是建立综合协调研究和解决问题机制。三是建立工作督办和落实责任机制。四是建立评价考核机制。五是建立科技创新机制。
四、要在标准化、科学化工作上下功夫,争创一流业绩 一是要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化制度,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按照国家标准委和区政府的整体部署,我中心成立了标准化工作小组,启动了环境卫生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标准化体系建成之后,管理工作要按标准化体系实施,达到“四个到位”,即:认识到位、宣传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
二是要充分发挥长效机制作用,加强规范化管理。从健全环卫行业管理体系入手,加强督查督办、确保政令畅通,提高环卫中心整体执行力。理顺环卫作业机制,严格作业标准,进一步完善检查、考核、奖惩办法,提高作业质量。
三是要充分发挥科技作用,切实提高环卫作业水平。一利用行政区划调整的机遇,加强对信息化的投入。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建立长效应急管理机制,建立信息通信网络以及环境卫生问题快速反应与处理机制,加强GPS车辆的管理,做好监视、记录、反馈等项工作,促进环卫作业上质量、上水平。
五、要在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上下功夫,争创一流业绩 一是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培养使用机制。要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进行大胆实践,在中心管理岗人员范围
内,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考试、考核,择优公开竞聘基层副科级领导干部。
二是要多种培训提升职工队伍素质。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大力弘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行业精神,开展职业道德培训,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素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工队伍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
三是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针对东城区环境卫生工作的特点,注意引进各类专业人才,特别是引进在东城区建设信息化环境卫生工作方面的专业人才,不断提高东城区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六、要在提升服务水平下功夫,争创一流业绩
一要聚焦民生干实事。以加快和谐环卫建设为中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确保职工队伍稳定。一是加强环卫设施建设,更新环卫机械设备,提高环境卫生质量。二是处理好职工思想上、生活中、工作上的问题,加大不稳定因素的排查,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
二要健全责任干成事。要注重健全上下贯通的责任体系,围绕既定的目标,把任务分解到项目、落实到个人、量化到进度,把关键抓牢,把细节抓实,把每一项任务完成好。
三要突出重点干大事。一是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高标准完成环境卫生保障,促使东城区环境卫生水平迈上新台阶;二是加速垃圾楼合理化布局建设,解决垃圾对接点污染问题,促进环境卫生面貌有一个较大变化;三是积极探索机扫作业新模式,加强人机配合,提升道路环境卫生整体效果。
2010年8月28日
第四篇:发展镇域经济经验交流
发挥城区优势发展镇域经济
兴国镇是**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有城区人口24万人,辖6村12个社区,经济总量在全县位于前列。
近几年,我镇围绕县委“一主四推”战略,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着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商贸服务业,着力强化社区建设和居民文明素质提升,使全镇经济社会出现了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市委提出“对接**,比学**,建设**东特大城市”的战略思想鼓舞人心,县委提出“内赶**,外比**,砥砺奋进全省20强的奋斗目标催人奋进。结合兴国镇的实际,如何赶超跨越,提速发展,我认为要从如下五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加大强工兴镇力度。兴国镇将承接县工业园着力打造石震工业集中区,目前已经落户的企业有7家,在建项目2个,今年新签一个投资5.5亿元的农副产品及水产品加工项目。我们还要进一步优化环境,树立”产业第一、服务至上“理念,加大招商力度,千方百计引进项目,为**”一主二副“培土壮力,添砖加瓦。目前,我们县四大园区及各乡镇的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在此,我建议市里有好的招商项目可以优先考虑落户到**。
二、加大强商活镇力度。兴国镇是城区所在地,必须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要依托经济开发区工厂林立的优势,搞好服务,兴办适合大众特点的餐饮服务业,引进名牌超市进兴国,引进大型物流业来县城。为迎接”新市民工程“打基础,使返乡创业人员在城区安居,在园区乐业。**县城近年来的形象和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贸、物流、服务的发展环境得天独厚,建议**要舍得,让一些要到**的国内外知名名牌优先推荐入驻**城区。
三、加大特色农业发展力度。兴国镇有胜利万亩油茶基地,千亩花卉苗木基地,**湖万亩湖蒿基地,石震千亩杨梅基地,还有近3万亩水面,生态农业和水产养殖业资源丰富,青山绿水,湖**色,全力将**、胜利等城郊村打造成”**后花园“。进一步依托城郊优势,大力推行”菜篮子工程“建设。建议把兴国建成农副产品主产区,在城区建一个大型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加快蔬菜、水产品等贸易交流。
四、加大生态旅游发展力度。**古八景都在兴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农业生态旅游,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我们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人文景观开发。
五、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兴国镇跨越发展,潜力在山,优势在水,资源在城,关键在人,关键之关键在于各级组织的”带头人“。我们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加强社区文明建设,加强市民法制建设,全力提升兴国干部群众的精神区位,构建精神高地,提升”精神气",为砥砺奋进,跨越赶超提供组织保证和凝聚精神力量。
第五篇:突出六个重点 全面提升办公室工作水平
突出“六项重点”
全面提升办公室工作水平
共青团威海市委
办公室工作包罗万象、千头万绪。做好团市委办公室工作,必须立足更高的起点、坚持更严的标准,大气谋事、精细做事、和谐共事,在日常工作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围绕“献出良策”,加强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为领导班子决策出好点子、当好参谋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共青团机关的重要枢纽机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联系面广、综合性强和熟悉各级党委、政府机关工作思路和运作程序的优势,采取专题集中调研、协调有关部门联合调研和跟随领导到基层调研等多种方式,积极主动地开展调查研究。要紧扣团市委党组的决策需求,从团中央、团省委、市委以及广大青年群众关注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中选题,抓住一些事关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进行调研,形成比较成熟的意见和建议,提供给领导参考、决策。对领导暂时没有注意到的苗头性问题,要主动介入,深入调研,准确把握,做到调查在领导关注 1
之前,研究在领导思考之前,参谋在领导决策之前。
二、致力“写出精品”,提高文稿质量。文稿是办公室提供参谋服务的最基本载体之一,是衡量机关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尺之一。办公室一定要高度重视各类文稿的起草工作,文稿起草要重思想、重文风、出精品,重思想就是要认真吃透上级政策,摸透基层实际,领会领导意图,把握领导思路,凡是领导关心的工作都要尽量了解,凡是领导考虑的问题都要深入思考,力争文稿思路与上级方针政策、本地实际情况和领导思想意图相辅相成;重文风就是要在文字上要求实避虚、宁简勿繁、避免“假、长、空”的不良现象,提倡“短、实、新”的优良文风,让机关干部从“文山会海”中摆脱出来,让基层青年从“长篇大论”中解放出来,真正做到上级政策讲得清,领导意图说得透,机关干部看得明,基层青年听得懂。
三、立足“报出实情”,狠抓信息报送。第一时间、第一渠道为领导提供更多有价值、有见地、有分量的各类信息,也是办公室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手段。信息工作重在反映情况,搞内部信息重在总结工作经验和做法,反映矛盾和问题,搞外部信息重在反映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反映实际和实情;要提高信息价值,做到选题准确、标题凝练、内涵深刻、报送及时,力争使报送的信息进入决策层次,更好的指导和推动全局工作,真正地解决实际问题;在写作上要坚持实事求是,内容要简约凝练,不求辞藻华丽,更要避免空洞无物,有时还要蕴含一些提示和建议,通过短小的篇幅和较少的时间,使领导有更多的启示和收获。
四、注重“督出实效”,抓好督查落实。搞好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是办公室工作的另一项重要职责。要增强督查规范性,要把抓督查落实与抓工作部署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建立长期、长效督查工作机制;要注重督查针对性,针对团市委的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督促检查,全面准确地了解和反映有关决策的落实情况;要突出督查实效性,要做到“三个结合”:把务实与务虚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在实干之中勤于思考,在忙碌之余善于总结,使各项工作在督查、实践中不断得到改进;把快捷与严谨有机结合起来,牢固树立高效率、快节奏的观念,见微知著,准确预测,把工作做到前头,不拖拖拉拉,贻误时机;把参谋与落实有机结合起来,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揭露矛盾,在抓好督查的同时,勇于建言献策,如实反映问题,确保政令畅通,落实到位。
五、着眼“干出水平”,搞好综合协调。当前,群众工作日益被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共青团在做好青年群众工作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任务和责任也日益明确,办公室需要综合协调的事项更多了,为此必须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协作意识,在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中,积极探索综合协调的有效途径,要着力把握上情、吃透下情,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把方方面面的思想统一起来,把上下左右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各个层次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根据工作需要做到有分有合,分工不分家,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运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事务,工作人员要坚持从大局出发,不从个人恩怨出发,不以个人好恶为标准,始终摆平心中的秤秆,兢兢业业干事,堂堂正正做人,工作中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在赢得机关各部室信赖的基础上强化协作意识,通过协作凝心聚力,凝神聚气,有效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促进各项工作干出水平。
六、全力“树好形象”,强化运转保障。保持共青团机关办文、办公、办事等日常工作的灵敏、优质和高效,是共青团机关顺利运行的保障。要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注重细节服务,尽量克服工作中的疏漏,增强后勤保障能力;
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值班、文电、调研、信息、督查、会务、接待、机要、保密、网站等工作制度,做到责任分明、环环相扣、快捷高效、安全保密;要正确处理政务服务和事务服务的关系,在做好党务公开、团务公开的同时,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开展争创新“五型”机关、打造“真情伴青春”机关服务品牌等系列活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把团市委机关建设成为主动学习、务实高效、热情服务、勇挑重担、团结和谐的新“五型”机关。
二○一一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