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煤炭工作要突出六个重点
2012年煤炭工作要突出六个重点 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34.8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占到78.6%和72.8%,同比增加2.1和1.9个百分点。与“十一五”开局相比,能源消费总量翻了1.4倍有余,煤炭消费总量增长超过了一半。
增产!增产!2011年,中国煤炭生产年增量逼近3亿吨,问鼎全球产量、消费量、进口总量等诸项指标。加快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十二五”唯有背水一战!
2月24至25日,全国煤炭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讲话,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作工作报告。
刘铁男指出,2011年,能源系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坚持主题主线,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科学谋划“十二五”能源发展,加强供应保障能力建设,大力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统筹“两个大局”、利用“两种资源”,确保能源供需总体平衡,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作出了积极贡献。煤炭工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原煤生产总量达35.2亿吨,同比增加8.7%。
刘铁男强调,能源工作要坚持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抓好能源战略的制定和行业规划的组织实施,努力加强能源行业管理,充分发挥产业政策、行业标准、技术法规的引导作用,切实提高能源转化效率。要制定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要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能源行业发展水平。
刘铁男指出,“十二五”时期是煤炭行业转方式、调结构,实现从量的增长到质的转变的重要时期,要切实抓住机遇,积极推进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要正确认识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有所下降,但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不会发生改变。要科学引导煤炭工业的发展。坚持科学布局、集约开发、安全生产、清洁利用、保护环境的发展方针,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建设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大型煤炭基地、大型现代化煤矿,保障煤炭稳定供应,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矿区环境质量,提高矿工生活水平,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刘铁男提出煤炭工作要把握好的六个重点。一是坚持保供给与控总量相结合。保障市场平稳运行,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形成“倒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从战略上谋划煤炭开发布局。按照“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的原则,形成煤炭资源开发的战略梯度。三是努力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按照能源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长产业链和高附加值的要求,着力提高煤炭加工转化效率和效益。四是加强煤炭行业管理。做好行业管理基础工作,科学谋划发展思路,强化煤炭资源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五是更加注重安全生产和改善民生。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生产和煤矿职业健康防护水平,建立职工收入增长机制,推进煤矿棚户区改造,努力改善矿工生产、生活条件。六是深化和扩大煤炭国际合作。
第二篇:发展现代农业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发展现代农业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2006年12月22日~2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总的思路和目标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为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切实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
(二)务必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粮食生产;
(三)加快构筑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四)着力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
(五)不断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六)大力加强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建设。
会议强调,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从当地实际出发,从最有利于农民、最需要解决、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着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又要防止一刀切、搞单一模式;既要科学规划、立足长远,又要防止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
第三篇:突出六个重点,争创一流业绩
突出六个重点,争创一流业绩
---环卫中心主任范辉
环卫工作争创一流,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上下功夫:
一、要在树立国际化理念上下功夫,争创一流业绩 提高东城区环境卫生工作水平,要对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规律进行研究,用国际化、现代化理念来引领东城区环境卫生工作。从国外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城市环境卫生工作情况来看,可归纳为以下几种趋势:一是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越来越多地采用先进技术特别是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实行智能环境卫生工作。二是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实行和谐环境卫生工作。三是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综合性、系统性越来越强,越来越需要实行综合环境卫生工作。要进行思想观念更新,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要瞄准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并最大限度地采纳和应用。
二、要在建设大环卫机制上下功夫,争创一流业绩 进一步贯彻落实东城区关于环境卫生管理的三段责任制,即:街道办事处做好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在院内安排容器集中存放垃圾,垃圾不出院、不落地;环卫所做好定时、定点上门收运垃圾及胡同的清扫保洁工作;城管执法部门做到及时纠正乱扔、乱倒、乱堆、乱放垃圾等影响环境卫生、违反《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的行为,真正形成各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强化我区环境卫生工作的有效监管。此外,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建议将胡同环境卫生作业纳入全区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在胡同环境卫生质量综合评分中,引入居民、商户参 1
与评价,并建立奖惩制度,将检查成绩与街道环境保洁经费相挂钩,实现奖优罚劣。
三、要在创新工作机制上下功夫,争创一流业绩
加强环境卫生工作,不断提升东城区环境卫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一是要建立发现问题机制。二是建立综合协调研究和解决问题机制。三是建立工作督办和落实责任机制。四是建立评价考核机制。五是建立科技创新机制。
四、要在标准化、科学化工作上下功夫,争创一流业绩 一是要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化制度,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按照国家标准委和区政府的整体部署,我中心成立了标准化工作小组,启动了环境卫生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标准化体系建成之后,管理工作要按标准化体系实施,达到“四个到位”,即:认识到位、宣传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
二是要充分发挥长效机制作用,加强规范化管理。从健全环卫行业管理体系入手,加强督查督办、确保政令畅通,提高环卫中心整体执行力。理顺环卫作业机制,严格作业标准,进一步完善检查、考核、奖惩办法,提高作业质量。
三是要充分发挥科技作用,切实提高环卫作业水平。一利用行政区划调整的机遇,加强对信息化的投入。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建立长效应急管理机制,建立信息通信网络以及环境卫生问题快速反应与处理机制,加强GPS车辆的管理,做好监视、记录、反馈等项工作,促进环卫作业上质量、上水平。
五、要在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上下功夫,争创一流业绩 一是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培养使用机制。要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进行大胆实践,在中心管理岗人员范围
内,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考试、考核,择优公开竞聘基层副科级领导干部。
二是要多种培训提升职工队伍素质。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大力弘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行业精神,开展职业道德培训,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素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工队伍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
三是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针对东城区环境卫生工作的特点,注意引进各类专业人才,特别是引进在东城区建设信息化环境卫生工作方面的专业人才,不断提高东城区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六、要在提升服务水平下功夫,争创一流业绩
一要聚焦民生干实事。以加快和谐环卫建设为中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确保职工队伍稳定。一是加强环卫设施建设,更新环卫机械设备,提高环境卫生质量。二是处理好职工思想上、生活中、工作上的问题,加大不稳定因素的排查,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
二要健全责任干成事。要注重健全上下贯通的责任体系,围绕既定的目标,把任务分解到项目、落实到个人、量化到进度,把关键抓牢,把细节抓实,把每一项任务完成好。
三要突出重点干大事。一是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高标准完成环境卫生保障,促使东城区环境卫生水平迈上新台阶;二是加速垃圾楼合理化布局建设,解决垃圾对接点污染问题,促进环境卫生面貌有一个较大变化;三是积极探索机扫作业新模式,加强人机配合,提升道路环境卫生整体效果。
2010年8月28日
第四篇:突出六个重点发展县域经济
县一级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联结点,县域经济是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在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小康社会进程中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全市、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速度。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应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大力发展“六种经济”。
一、狠抓项目建设,壮大工业经济
工业是县域经济的“火车头”,也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实力的重要标志。工业不发展,就不可能进入发达经济阶段,也就谈不上实现现代化。作为农区大县,只有大力发展工业,加快工业化进程,才能逐步摆脱经济实力不强、发展速度不快、发展后劲不足、财政基础不稳的突出问题,才能加快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步伐。
县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农区大县,人均耕地近3亩,农业税占了全县财政总收入的76.7。今年农业税降低3个百分点,县财政就减收3600万,随着今后两年内农业税逐步取消,面临着办公经费从哪里来,人员工资从哪里发的严峻形势。仅仅靠农业,很难摆脱农业大县,农民穷县,财政弱县的困境,只有发展壮大工业,才能实现富民强县目标。为此,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工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发展工业经济,把领导力量向工业倾斜,把工作精力向工业集中,把工作重点向工业转移,大力实施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战略,真正让工业在发展中打头阵、唱主角、挑大梁,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发展工业,最重要、最根本的是搞好项目建设,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没项目难发展。必须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以项目建设牵动工业经济乃至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今年以来,我们按照“一切经济工作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经济建设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招商引资以工业项目为重点”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农产品资源、工业知名品牌、现有工业基础,全力以赴上项目,成立了由县四个班子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六个招商引资专业组,落实一把手亲自抓、一套班子经常抓、一支队伍专业抓的工作机制,做到“四个不动摇”,即发展工业坚持民营化的发展取向不动摇,坚持外向化的发展策略不动摇,坚持品牌化的发展重点不动摇,坚持园区化的发展模式不动摇。由于目标明确,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今年县工业经济运行呈现较好发展势头。今年上半年,全县新上工业项目52个,总投资近亿元。全县限上工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4.8,实现利税同比增长43.2,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0.4,增幅居全市前列,限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居全市前列,在岗职工人均月工资较上年同期增长14.6。
二、优化发展环境,发展民营经济
实践证明,凡是县域经济实力强的地方,都是民营经济发展快的地方。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退国有进民有、退集体进个体,大胆地去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把发展的焦点放在民间,把市场主体定位于民营,壮大私营企业、培育个体大户,使民营经济摇风展旗,成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力军。
县始终把民营经济作为富民强县的战略举措来抓,坚持“县域经济民营化”。一是放活。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放宽民营经济的准入领域和准入条件,在政治上、政策上、舆论上给予鼓励和支持,使民营经济总量迅速膨胀,全县民营企业达到700多家,个体工商户达到2000多户,成为解决就业、财政增收的重要支柱。二是改制。我们按照“积极稳妥,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强力推进”的原则,打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攻坚战,取得了较好效果。全县48家限上企业,大部分实行了股份制改造、分拆转让等改制,催生了一批民营企业,实现了企业转换机制、职工转变身份、企业增加效益、国家增加税收的目的。化工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县化工总厂,在被化工集团租赁以前,企业已是资不抵债,经营困难。通过租赁改制后,该集团当年就投资3000多万元对现有工艺、设备进行了大规模、全方位的技术改造,完成了年产4万吨合成氨生产线。今年以来,该集团又投资9600万元新上了年产3万吨甲醇、6000吨三聚氰胺项目。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新增产值1.5亿元,实现利税4800万元,将有力带动全县工业经济的发展。三是支持。坚持对民营经济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加大在土地使用、收费减免、技术创新、项目审批、工商登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激活民间资本。我们出台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十六条规定和十二条制度,严格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查处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行为,切实维护民营业主的合法权益,做到多支持、多帮助、多服务、多指导,少设卡、少指责、少收费,营造了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环境的改善,也吸引外地客商和本地商户纷纷到谋求发展。
三、加快结构调整,做强特色经济
县域经济在一定意义讲就是特色经济。特色就是优势,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必须立足县情,发挥优势,培育品牌,走好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的路子。
作为农村人口占80以上的农业大县,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农业,主要特色也是农业。我们在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坚持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培育特色。在巩固壮大“全国第一大县”、“全省优良第一大县”等老特色的同时,发展壮大标准化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等新特色,使成为全省第一个通过验收命名的“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以猪沼粮、猪沼果、猪沼菜和林草牧沼综合开发等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得到国家农业部的高度重视和项目支持。牌生猪和牌花生制品等农副产品品牌,也成为内增收入、外增竞争力的优势产品。
县除拥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外,还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河砂资源等优势,我们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宣传这些资源,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县的河砂每年实现税费收入达500多万元。发展县域经济还要学会无中生有寻找特色,要善于在资源之外做文章,重资源而不能唯资源,重传统而不能唯传统,重基础而不能唯基础,在这方面,县也在勇于探索,以坚持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努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
四、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经济
县域经济也是开放经济,无外不快、无外不活、无外不强。当前,我们聚集发展能量的根本出路就是“两眼向外”,借助外力求发展。今年以来,特别是省、市、县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县从发展县域经济的新形势和的实际出发,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一是营造开放的思想。针对我县部分干部群众思想上长期存在的小农意识、封闭保守等落后观念,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了“换脑工程”,通过组织外出考察、召开县域经济发展动员大会、开展“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讨论、邀请浙同志到我县作“解放思想”主题报告等形式,促进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各级干部的发展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明显增强,你追我赶、加快发展的氛围也日益浓厚。
二是创造开放的环境。制订了鼓励外来投资的若干规定,重新修订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出台了招商引资项目工作实施奖惩的意见和优化经济环境的若干规定,并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效能监察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对骏马化工分厂等18家企业实行了第一批挂牌重点保护,严查“三乱”行为,使发展环境得到优化,外在形象进一步提升,全县逐步形成了“重商、亲商、优商、安商”的良好氛围。
三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使全县上下进一步形成了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格局。今年上半年,全县共引进建成和在建项目86个,投资规模较上年同期实现大幅度增长。此外,还有大批意向性项目正在联系和洽谈中。更为可喜的是,由于我们宣传广泛,政策优惠,广大群众也开始关心招商引资,积极提供线索、联系项目,全民招商的局面正在形成。
五、树立经营理念,发展城镇经济
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县域城镇建设,不仅能促进工业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还能有效启动内需,缩小县域经济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把城镇化作为优化城乡结构、统筹城乡发展、转移农村劳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战略来抓。
在城市化建设上,县一方面出台了户籍改革政策,另一方面做好资本置换、经营城市这篇大文章,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变城市资产为经营城市资本,加速城市资产向经济效益高、发展潜力大的产业及经营有方的经营者流动,不断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以城镇建设带动产业聚集和升级。县城建设上,我们以土地开发为突破口,实行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走好“以地建城、以地养城”的路子,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也初步形成了以地生财、以财兴城、以城兴业的良性循环。几年来,我们还累计投资近亿元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实施各类实事工程40多件,使城市形象和功能明显提升。在小城镇建设上,我们坚持经济立镇,产业兴镇,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放宽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限制,加快了各种产业、资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集中,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小康村建设上,我们结合生态村治理、村庄归并、土地整理等,形成了以等一批具有特色的生态型小康村建设模式。通过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力拉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县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5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8.2。
六、开发人力资源,发展劳务经济
目前,我们9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集中在县域范围内,劳务队伍规模庞大。这笔资源如果开发利用得好,就是优势、是财富,开发不好可能就是负担、是包袱。无论是从关注民生的角度,还是发展县域经济的角度
第五篇:突出六个重点 全面提升办公室工作水平
突出“六项重点”
全面提升办公室工作水平
共青团威海市委
办公室工作包罗万象、千头万绪。做好团市委办公室工作,必须立足更高的起点、坚持更严的标准,大气谋事、精细做事、和谐共事,在日常工作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围绕“献出良策”,加强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为领导班子决策出好点子、当好参谋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共青团机关的重要枢纽机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联系面广、综合性强和熟悉各级党委、政府机关工作思路和运作程序的优势,采取专题集中调研、协调有关部门联合调研和跟随领导到基层调研等多种方式,积极主动地开展调查研究。要紧扣团市委党组的决策需求,从团中央、团省委、市委以及广大青年群众关注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中选题,抓住一些事关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进行调研,形成比较成熟的意见和建议,提供给领导参考、决策。对领导暂时没有注意到的苗头性问题,要主动介入,深入调研,准确把握,做到调查在领导关注 1
之前,研究在领导思考之前,参谋在领导决策之前。
二、致力“写出精品”,提高文稿质量。文稿是办公室提供参谋服务的最基本载体之一,是衡量机关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尺之一。办公室一定要高度重视各类文稿的起草工作,文稿起草要重思想、重文风、出精品,重思想就是要认真吃透上级政策,摸透基层实际,领会领导意图,把握领导思路,凡是领导关心的工作都要尽量了解,凡是领导考虑的问题都要深入思考,力争文稿思路与上级方针政策、本地实际情况和领导思想意图相辅相成;重文风就是要在文字上要求实避虚、宁简勿繁、避免“假、长、空”的不良现象,提倡“短、实、新”的优良文风,让机关干部从“文山会海”中摆脱出来,让基层青年从“长篇大论”中解放出来,真正做到上级政策讲得清,领导意图说得透,机关干部看得明,基层青年听得懂。
三、立足“报出实情”,狠抓信息报送。第一时间、第一渠道为领导提供更多有价值、有见地、有分量的各类信息,也是办公室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手段。信息工作重在反映情况,搞内部信息重在总结工作经验和做法,反映矛盾和问题,搞外部信息重在反映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反映实际和实情;要提高信息价值,做到选题准确、标题凝练、内涵深刻、报送及时,力争使报送的信息进入决策层次,更好的指导和推动全局工作,真正地解决实际问题;在写作上要坚持实事求是,内容要简约凝练,不求辞藻华丽,更要避免空洞无物,有时还要蕴含一些提示和建议,通过短小的篇幅和较少的时间,使领导有更多的启示和收获。
四、注重“督出实效”,抓好督查落实。搞好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是办公室工作的另一项重要职责。要增强督查规范性,要把抓督查落实与抓工作部署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建立长期、长效督查工作机制;要注重督查针对性,针对团市委的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督促检查,全面准确地了解和反映有关决策的落实情况;要突出督查实效性,要做到“三个结合”:把务实与务虚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在实干之中勤于思考,在忙碌之余善于总结,使各项工作在督查、实践中不断得到改进;把快捷与严谨有机结合起来,牢固树立高效率、快节奏的观念,见微知著,准确预测,把工作做到前头,不拖拖拉拉,贻误时机;把参谋与落实有机结合起来,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揭露矛盾,在抓好督查的同时,勇于建言献策,如实反映问题,确保政令畅通,落实到位。
五、着眼“干出水平”,搞好综合协调。当前,群众工作日益被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共青团在做好青年群众工作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任务和责任也日益明确,办公室需要综合协调的事项更多了,为此必须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协作意识,在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中,积极探索综合协调的有效途径,要着力把握上情、吃透下情,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把方方面面的思想统一起来,把上下左右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各个层次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根据工作需要做到有分有合,分工不分家,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运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事务,工作人员要坚持从大局出发,不从个人恩怨出发,不以个人好恶为标准,始终摆平心中的秤秆,兢兢业业干事,堂堂正正做人,工作中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在赢得机关各部室信赖的基础上强化协作意识,通过协作凝心聚力,凝神聚气,有效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促进各项工作干出水平。
六、全力“树好形象”,强化运转保障。保持共青团机关办文、办公、办事等日常工作的灵敏、优质和高效,是共青团机关顺利运行的保障。要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注重细节服务,尽量克服工作中的疏漏,增强后勤保障能力;
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值班、文电、调研、信息、督查、会务、接待、机要、保密、网站等工作制度,做到责任分明、环环相扣、快捷高效、安全保密;要正确处理政务服务和事务服务的关系,在做好党务公开、团务公开的同时,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开展争创新“五型”机关、打造“真情伴青春”机关服务品牌等系列活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把团市委机关建设成为主动学习、务实高效、热情服务、勇挑重担、团结和谐的新“五型”机关。
二○一一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