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员干部学习力“四转化”助力小河经济跨越发展
巧家小河党员干部学习力“四转化”助力经济跨越发展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近日,小河镇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契机,在着力提高全镇党员干部学习力的基础上,再次提出“立足实际,学以致用,努力把学习力转化为推动小河镇跨越发展的思路、决策、能力、本领”,使提高学习力的过程成为增强本领、推动工作的过程。
一是转化为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的实际行动。通过学习,促进思想解放、观念更新,营造敢闯敢试、奋发进取的环境氛围。从而把握我镇发展大势,抢抓机遇,推动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以先行抢占先机,以先试闯出新路。
二是转化为加快转变,科学发展的政策思路。通过学习,密切关注各种形势的发展变化,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以发展促转变、以改革促转变,努力消除不利于转变发展方式的障碍,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三是转化为“解民忧、谋发展”的有效举措。通过学习,继续强化宗旨意识,把“解民忧、谋发展”摆在发展的优先位置抓紧抓实。优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重点抓好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工作,办好为民、惠民实事,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我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是转化为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创先争优的生动实践。通过学习,自觉遵循党的建设规律,推进党建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推进全镇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的完善,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继续加强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形成人人负责、人人干事的良好氛围,切实把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小河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潘其丽)(小河镇:
第二篇:提高党员干部学习力 推动福建跨越发展
提高党员干部学习力 推动福建跨越发展
孙春兰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胡锦涛总书记今年春节来闽考察时,殷切希望我们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思想理论素质。学习力是学习的动力、毅力、能力和效能的综合体现。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的决策部署,必须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大力提高党员干部的学习力,以更强的学习力促进运用科学发展观干事、创业水平的提高。
一、提高党员干部学习力是实现福建跨越发展的迫切要求
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两岸人民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当前,福建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正处在关键时期。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充分体现全省人民的热切期盼,必须全力推动福建跨越发展。大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学习力,对实现福建跨越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提高学习力是顺应发展大势、赢得竞争主动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竞争激烈,形势逼人。福建发展要融入世界潮流,必须着力提高跨越发展能力,增创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后劲、活力。学习力是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各级党员干部只有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责任感,重视学习,加强学习,加强对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规律性问题的研究,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才能积极顺应经济发展大趋势,抢占发展制高点,赢得竞争主动权。
提高学习力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福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任务更加繁重,必须有更高的本领、更强的执行力、更有效的举措。各级党员干部只有增强学习上的紧迫感,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紧紧围绕推动福建跨越发展,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努力提高谋划发展的本领和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才能贯彻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福建发展新跨越。
提高学习力是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迫切需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实现福建跨越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各级党员干部只有努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培养,把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转化为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水平,激发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学习
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才能不断增强生机活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为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着力提高党员干部学习力
现代社会,党员干部素质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掌握了多少知识,更取决于学习力的强弱。必须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努力提高党员干部学习力,进而形成更强的创造力、竞争力。
更新学习理念是提高学习力的重要前提。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树立学习是政治责任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态度,以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主动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作终身追求,融入政治生命,自觉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树立全员学习的理念,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主体作用,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树立工作学习一体化的理念,把学习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全部过程,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努力做到学习和工作“两不误、两手抓、两相益、两促进”。
突出学习重点是提高学习力的基本要求。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必须重点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党的历史,着重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广泛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党建等多方面知识,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根据本职工作的需要,加强对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做到“博”与“专”相结合,求知与修身共进步,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学习能力全面提高。
创新方式方法是提高学习力的有效途径。要坚持和完善已有的党委中心组学习、海西大讲堂、百场社科专题报告会等有效做法,积极探索创新团队学习、互动式学习、反思式学习、研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使学习充满活力。要搭建新平台,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党委讲师团等主阵地作用的同时,进一步运用好党员活动室、社区活动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乡镇文化站等多种载体,组织流动课堂,为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提供便利。要开辟新途径,充分发挥互联网覆盖面广、传播快捷的特点和优势,开设网上学校、论坛等,使网络成为学习的新途径。要拓展新空间,根据党员干部的不同需要,努力提供“菜单式”服务,让党员干部在学习内容、方式、时间上有更多的选择。
转变学风是提高学习力的关键。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注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好“三个紧密结合”:同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紧密结合,在总结推广省委专题调研、工作“拉练”检查和“走出去”考察学习的有益经验和做法的基础
上,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第一线,不断了解省情、开阔视野,比学赶超、转变作风,解决问题、促进发展;同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的建设紧密结合,认真查找和解决影响发挥党委(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主要问题,查找和解决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突出问题,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同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紧密结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大力弘扬古田会议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建立健全制度是提高学习力的根本保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习制度。建立健全集体学习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领导班子定期务虚,保证县(处)级以上党组织集体学习每月一次。建立健全党员个人自学制度,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学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规定,抓好检查落实。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省级领导干部每年至少安排1个月时间、市县级党政领导干部每年安排2个月以上时间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制度,认真落实全省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建立健全述学、考学、评学、督学和奖惩制度,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纳入党建评先、文明单位评比和干部考核重要内容,形成长效学习机制。
三、把党员干部学习力转化为推动福建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必须坚持立足实际、学以致用,努力把学习力转化为推动福建跨越发展的思路、决策、能力、本领,使提高学习力的过程成为增强本领、推动工作的过程。
转化为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的实际行动。通过学习,促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营造敢闯敢试、奋发进取、激情创业的环境氛围。通过学习,把握发展大势、抢抓机遇。尤其要抓住当前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两个重大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把对台、生态、港口等优势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成效。通过学习,推动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以先行抢占先机,以先试闯出新路,一切有利于加快发展的都可以大胆试、大胆闯。要抓住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的有利时机,先行试点,努力巩固和扩大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的地位和作用。
转化为加快转变、科学发展的政策思路。通过学习,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以发展促转变,坚持在扩大内需中突出投资引领作用,进一步壮大总量、提升质量,在更高起点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极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政策,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推动区域
协调发展,加快生态省建设。以创新促转变,加快海峡西岸创新型省份建设,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构筑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势产业,打造海峡西岸高新技术产业带,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以改革开放促转变,努力消除不利于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实施更加积极的大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转化为民生优先、为民惠民的有效举措。通过学习,强化宗旨意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抓紧抓实。坚持民生优先,全面加强社会建设,优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继续扩大就业、促进创业,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医改、校舍安全、文化、养老“四大民生工程”,抓好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工作,集中财力,加大投入,继续办好为民惠民实事,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转化为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创先争优的生动实践。通过学习,准确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党的建设,不断推进党建理论创新。自觉遵循执政党建设规律,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继承和发展党的建设成功经验,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在全省推广“168”(一套责任机制,六步工作办法,八个方面作用)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加大治庸治懒力度,形成人人负责、人人干事的良好氛围,切实把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福建跨越发展的强大力量。
第三篇:提高党员干部学习力,推动福建跨越发展
孙春兰:提高党员干部学习力 推动福建跨越发展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胡锦涛总书记今年春节来闽考察时,殷切希望我们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思想理论素质。学习力是学习的动力、毅力、能力和效能的综合体现。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的决策部署,必须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大力提高党员干部的学习力,以更强的学习力促进运用科学发展观干事、创业水平的提高。
一、提高党员干部学习力是实现福建跨越发展的迫切要求
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两岸人民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当前,福建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正处在关键时期。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充分体现全省人民的热切期盼,必须全力推动福建跨越发展。大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学习力,对实现福建跨越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提高学习力是顺应发展大势、赢得竞争主动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竞争激烈,形势逼人。福建发展要融入世界潮流,必须着力提高跨越发展能力,增创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后劲、活力。学习力是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各级党员干部只有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责任感,重视学习,加强学习,加强对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规律性问题的研究,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才能积极顺应经济发展大趋势,抢占发展制高点,赢得竞争主动权。
提高学习力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福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任务更加繁重,必须有更高的本领、更强的执行力、更有效的举措。各级党员干部只有增强学习上的紧迫感,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紧紧围绕推动福建跨越发展,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努力提高谋划发展的本领和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才能贯彻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福建发展新跨越。
提高学习力是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迫切需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实现福建跨越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各级党员干部只有努力加强思
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培养,把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转化为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水平,激发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才能不断增强生机活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为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着力提高党员干部学习力
现代社会,党员干部素质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掌握了多少知识,更取决于学习力的强弱。必须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努力提高党员干部学习力,进而形成更强的创造力、竞争力。更新学习理念是提高学习力的重要前提。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树立学习是政治责任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态度,以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主动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作终身追求,融入政治生命,自觉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树立全员学习的理念,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主体作用,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树立工作学习一体化的理念,把学习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全部过程,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努力做到学习和工作“两不误、两手抓、两相益、两促进”。突出学习重点是提高学习力的基本要求。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必须重点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党的历史,着重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广泛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党建等多方面知识,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根据本职工作的需要,加强对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做到“博”与“专”相结合,求知与修身共进步,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创新方式方法是提高学习力的有效途径。要坚持和完善已有的党委中心组学习、海西大讲堂、百场社科专题报告会等有效做法,积极探索创新团队学习、互动式学习、反思式学习、研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使学习充满活力。要搭建新平台,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党委讲师团等主阵地作用的同时,进一步运用好党员活动室、社区活动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乡镇文化站等多种载体,组织流动课堂,为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提供便利。要开辟新途径,充分发挥互联网覆盖面广、传播快捷的特点和优势,开设网
上学校、论坛等,使网络成为学习的新途径。要拓展新空间,根据党员干部的不同需要,努力提供“菜单式”服务,让党员干部在学习内容、方式、时间上有更多的选择。
转变学风是提高学习力的关键。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注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好“三个紧密结合”:同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紧密结合,在总结推广省委专题调研、工作“拉练”检查和“走出去”考察学习的有益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第一线,不断了解省情、开阔视野,比学赶超、转变作风,解决问题、促进发展;同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的建设紧密结合,认真查找和解决影响发挥党委(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主要问题,查找和解决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突出问题,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同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紧密结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大力弘扬古田会议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建立健全制度是提高学习力的根本保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习制度。建立健全集体学习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领导班子定期务虚,保证县(处)级以上党组织集体学习每月一次。建立健全党员个人自学制度,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学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规定,抓好检查落实。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省级领导干部每年至少安排1个月时间、市县级党政领导干部每年安排2个月以上时间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制度,认真落实全省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建立健全述学、考学、评学、督学和奖惩制度,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纳入党建评先、文明单位评比和干部考核重要内容,形成长效学习机制。
三、把党员干部学习力转化为推动福建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必须坚持立足实际、学以致用,努力把学习力转化为推动福建跨越发展的思路、决策、能力、本领,使提高学习力的过程成为增强本领、推动工作的过程。转化为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的实际行动。通过学习,促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营造敢闯敢试、奋发进取、激情创业的环境氛围。通过学习,把握发展大势、抢抓机遇。尤其要抓住当前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两个重大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把对台、生态、港口等优势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成效。通过学习,推
动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以先行抢占先机,以先试闯出新路,一切有利于加快发展的都可以大胆试、大胆闯。要抓住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的有利时机,先行试点,努力巩固和扩大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的地位和作用。
转化为加快转变、科学发展的政策思路。通过学习,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以发展促转变,坚持在扩大内需中突出投资引领作用,进一步壮大总量、提升质量,在更高起点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极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政策,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生态省建设。以创新促转变,加快海峡西岸创新型省份建设,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构筑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势产业,打造海峡西岸高新技术产业带,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以改革开放促转变,努力消除不利于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实施更加积极的大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转化为民生优先、为民惠民的有效举措。通过学习,强化宗旨意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抓紧抓实。坚持民生优先,全面加强社会建设,优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继续扩大就业、促进创业,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医改、校舍安全、文化、养老“四大民生工程”,抓好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工作,集中财力,加大投入,继续办好为民惠民实事,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转化为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创先争优的生动实践。通过学习,准确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党的建设,不断推进党建理论创新。自觉遵循执政党建设规律,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继承和发展党的建设成功经验,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在全省推广“168”(一套责任机制,六步工作办法,八个方面作用)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加大治庸治懒力度,形成人人负责、人人干事的良好氛围,切实把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福建跨越发展的强大力量。(作者:中共福建省委书记)
第四篇:深入学习**经验,促进**经济跨越发展
深入学习敖陵经验促进经济跨越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在全县上下深入推进县委、县政府“四大战略”,共谋经济发展之际,周边乡镇经济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我们乡如果不迎头赶上,抓住机遇,促进发展,将会远远的甩在后面,更加贫穷与落后。那么,我乡又如何
立足于本地实际,紧紧围绕发展这第一要务,促进我乡经济跨越发展呢?
我认为:思路就是出路,观念就是财富;只有解放思想,加快发展才能造福于群众;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改变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局面。结合县委、县政府“四大战略”,结合我乡的地理条件,因地制宜,治水兴路调整结构,实践治坡、治水、治路、治窝、治愚的五治方针,我相信一定会取得阶段成果。
在这方面,仁寿县敖陵乡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借鉴。
敖陵张地处龙泉山脉二峨山中段,幅员面积37.5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16个经济社,13450人。耕地面积14500亩,地广人稀,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完全靠天吃饭,属典型旱山村。农民人均纯正收不足1000元,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群乡生产生活十分艰苦。
“有女不往敖陵嫁,男下山,女出嫁,剩下全是白头发”是该乡的真实写照。
然而,穷则思变。面对落后的面貌,他们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发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大力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了推过农业产业化调整,短短几年时间,全乡面貌焕然一新。截止2005年底,全乡共投入资金600多万无,新修樯道水泥路35公里,通村达80,打大小水窖4000个,建蓄水池20万立方米,基本保证了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形成了以山村枇杷、宝峰蜜柚,正华蜜柚、千丘华仁枣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优质水果面积达12500亩,水果收入占全乡农民总收入的70。如今是水泥路绕山转,花果四季飘香,外商纷至踏来,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路子。
是什么力量唤醒了这里的人们?是什么力量打破了这里的沉寂?又是什么力量化腐朽为神奇,短短几年让这片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追寻他们乡的发展轨迹,道理却如此简单:
(一)因势利导,借力而行。因为穷,群众想致富,就要因地制宜调结构;因为有果树,果树需要水,就要解决水源;因为有了水果,水果需要销售,就要修好路。针对水难,运输难的问题,2003年新一届的党委、政府抓住实施新农村扶贫工程的契机,用三年时间在全乡实施集雨节灌工程和村道水泥路建设。正是由于他们乡党委、政府及时把握了群众所盼所急,因势利导,借力而行,把党委政府为民办事的良好愿望转化为群众的内在动力,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二)村民自治,阳光操作。兴办公益事业,让农民抽工投劳投资,历来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当,容易引发农村矛盾。鳌陵乡党委政府的做法是坚持“群众的事情群众决定办,群众的事情群众办”,按照“三自四民主”的要求,用好用活村民自治。
(三)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和其他地方一样,敖陵乡修路治水调整结构同样遇到部分群众思想不通,不理解,不支持的问题。结构调整之初,乡党委从外地引进一批优质果苗,由干部组织分发到农户,帮助其栽种,但干部白天一走,群众晚上就拔。为了打破僵局,乡党委组织村社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到龙泉、浦江等地学习考察,学习外地经验,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同时,发动党员干部“领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以实际行动带领、带动群众致富。
(四)转变职能,强化服务。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深化,农民群众更加迫切需要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为了做大做强水果产业,真正达到富民增收的目的,他们乡上成立了乡农业服务中心和水果产业化发展办公室,专门负责向果农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指导和营销服务。在指导果农、壮大水果产业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敖陵乡发展变迁的生动实践,为我们乡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示:
启示一:要促进我乡经济跨越发展,始终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一个乡能不能发展,不在于有没有丰富的资源,也不在于地理位置是否优越,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领导班子。我们乡要实现发展,那么党委、政府一班人就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根据我们乡的实际制定发展规划、确立发展目标,并始终按照既定的目标不断的抓下去,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新需要,通过“治坡、治水、治路、治窝、治愚”,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较好地解决我乡群众长期以来行路难,用水难、致富难等问题。
启示二:要促进我乡经济跨越发展,必须打破“求稳怕乱”的思想障碍,敢抓敢干。鳌陵乡的发展变迁昭示
第五篇:努力实现四大新突破推进经济跨越发展
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就是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用较短时间走完发达地区较长时期所走过的路。这是一种突破式的发展,脱离固定模式的发展。县委提出“大干新三年,实现新跨越”的号召和“力争到200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5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25、县城面积新增4平方公里、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综合实力在省市排名中大幅前移”的目标,是加快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性目标。从国际国内的宏观环境和有利条件来看,从我县的发展基础和发展势头来看,这一目标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根据“大干新三年,实现新跨越”的目标,今年全县经济工作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突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三件大事,加快实施“四大经济战略”,提高“三化”水平,努力实现产业项目建设、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环境四大新突破。
——围绕增强投资拉力,努力实现产业项目建设的新突破。项目支撑产业发展,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没有项目,就难以成就企业;没有企业,就难以成就产业;没有竞争力强大的产业,也就没有实力强大的地方经济。只要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抓好产业项目建设这个龙头,经济实力自然水涨船高。要充分发挥产业项目建设的“推进器”作用,利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使投资保持较高的增速。要通过项目建设使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具体化、步骤有序化,使资源利用集约化。推进产业项目建设要坚持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具有比较优势、拉动作用强、促进经济发展作用大的项目,使今年全县重点产业项目向金银、煤炭、水电、烟花爆竹、冰糖橙、旅游等主导产业及其深度开发集中,向城镇、交通、农田水利、电力网络等公共基础设施集中,向优势企业改造提升集中。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业主负责”的办法,建立市场化的资金筹措机制,吸引融聚各类资本,确保产业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产业项目建设管理机制,优化产业项目建设环境,确保产业项目建设保持强劲态势。
——围绕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新突破。经济结构不优是制约我县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围绕提高县域经济整体竞争力,切实加快县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一是在调整所有制结构上要突出以股份制为主。要深刻认识“股份制经济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重要意义,大力发展以股份制为主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要大力招商引资,通过创办外商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和重组县属企业,使外资企业成为股份制企业的主体。二是在调整产业结构上要突出以工业化为主。要大力推进“工业强县”步伐,围绕煤炭、金银、水电、烟花爆竹等支柱产业,加大提质升级力度,大力培育企业集团。以知名产品为龙头,加快上下游企业纵向组合,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品牌经营,加快相关企业的横向重组,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鼓励和支持水电、铅业、铅业、银业等优势企业实施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双轮驱动,引导优质资产、优秀人才向优势企业集中,培育企业集团,打造地方工业的“航空母舰”。三是在调整企业结构上要突出以民营为主。企业民营化程度越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也就越高。要坚持“经济民营为主、企业民有为主、投资民间为主、事业民办为主”的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一切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不符合国家政策、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规定和办法,坚决革除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自觉地把民营经济作为兴县富民的大事来抓,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力量,增强县域经济的活力。
——围绕增强发展动力,努力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突破。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竞争和市场经济的要求,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把推进改革作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来抓,着力推进以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经济体制、要素市场改革等为重点的各项改革。一是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把国有工商企业改革作为全县改革的重点,按照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采取多种途径,加快县属企业改革。着力引进外资和社会资本处置国有资产,实现产权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县属企业的主要实现形式,形成以股份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今年县属国有企业的改革面要达到100、新组建公司及股份制改造企业100达到规范要求、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100进入破产程序并终结、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及国有职工身份退出国有序列达到70。按照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管理、营运、监督相分离的原则,加快形成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资本营运机制。二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取消除烤烟税以外的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率,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大力推进县属国有农业龙头企业和县属农林场所的改革改制,今年冰糖橙公司、食品有限公司要完全与政府脱钩,实行独立的市场运作。在完善和稳定农村承包制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机制改革,出台鼓励发展农业产业、调整农业结构的土地流转政策,使农村土地向规模集中,向高效产业集中。三是推进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降低投资门槛,开放投资领域,使各类资本能够按照市场机制和产业导向顺利进入各个领域投资,切实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投资“瓶颈”问题。搞活土地和矿产资源经营机制,在矿产资源拍卖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建立规范活跃的人才流动机制,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公务员公开招考、事业单位人员聘任等制度。今年要全面推开事业单位人员聘任制,特别是要加快改革教育、卫生等系统的用人制度。要建立引进高素质人才和特殊人才的良性机制,加快“人才强县”的步伐。
——围绕增强“洼地”效应,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环境的新突破。加快发展,必须优化环境;实现新跨越,必须打造新环境。要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生命力、就是竞争力的新理念,推进“环境立县”战略,在大力改造提升硬环境的同时,着力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和人文环境,打造优良环境品牌,树立开明开放形象。一是要切实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对部门执法行为、收费行为的监督和规范,特别是对煤矿税费征收秩序、医疗卫生收费、教育收费、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切实规范;要全面推行煤炭、非煤矿产品和个体工商户税费统征,从源头上防止乱收费。继续开展好行风评议工作,促进部门的行政行为,进一步接受监督,加强规范。二是要强化服务职能。要充分利用好政务服务中心这一平台,进一步扩大进中心的单位数量和服务项目,使全县的行政审批、办证办照服务基本集中在政务服务中心。要巩固全程代理制成果,加强政务服务的协调,使企业和群众享受高效率、高水平的政务服务。三是要规范市场秩序。要加强对制假贩劣、建筑领域、医药购销不正之风、逃废债务、非法煤矿、阻工挠工等破坏市场秩序的现象加强整治,确保全县市场秩序的根本好转。四是要大力查处破坏经济环境的典型案件。严格经济发展环境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破坏经济环境的行为,要严肃查处,严格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