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3 04:11: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研究》。

第一篇: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研究

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依法治国、建立法治社会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司法机关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是司法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且日见突出。司法腐败如得不到有效遏制,将直接影响依法治国的进程。本文试就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预防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职务犯罪对策

司法机关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是司法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研究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采取预防对策,对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立法治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

1、司法机关收费款、罚没款、扣押款及赃物的管理不规范诱发了贪污、挪用公款犯罪的发生。司法机关依照法定权限行使相应的收费权、罚没权、扣押权,个别司法人员往往利用这些权力,采用收入不进帐侵吞公款、挪用自己保管的现金等方式大肆贪污、挪用公款供个人使用。

2、利用职务之便收受、索取贿赂是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司法人员履行的裁定权、处分权成为个别司法人员进行权钱交易的工具。涉及受贿的犯罪嫌疑人主要采取索取和非法收受手段收取当事人的钱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3、违反程序法搞刑讯逼供是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一个顽症。有些办案人员没有严格执行刑诉法的有关规定,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对认为有罪的犯罪嫌疑人搞刑讯逼供,构成职务犯罪。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而这种职务犯罪往往被认为是突破案件的有效方式,屡试不衰。一旦被举报或控告到检察机关,也往往是顾及关系,大事化小,小是化了,做内部消化处理。

4、利用职权搞徇私舞弊是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又一表现形式。个别司法人员受他人请托,徇私、徇情或受贿、枉法,采取隐瞒事实、故意包庇等手段使明知有罪的人不受追诉。

二、司法人员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

1、受利益驱动,不惜挺而走险。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正经历着转轨的阵痛,社会分配体系不可避免地出现贫富差距。而商品经济的逐利性又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不少人产生严重的“拜金主义”思想、享乐主义思想,总想超前消费,互相攀比。另一方面,司法工作人员所处的执法环境也不尽人意,接触阴暗面较多,对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了解较多,受到的负面影响也较大,而自身职业又普遍带有条件差、危险性大,待遇低的特点。于是一些放松了人生观、价值观修养的司法人员受利益驱动,思想开始偏斜,为寻求心理平衡,不惜挺而走险,以手中的职权来换取金钱、他们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腐朽观念,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2、特权思想严重,依法办案观念不强,造成渎职侵权犯罪。由于司法工作人员所处地位特殊,他们明知逼供会给审讯对象带来肉体上、精神上的痛苦,但他们急于结案,采取了极其错误的做法,以致最终酿成审讯对象死亡或伤害的恶果,引起极大民愤。这种行为,究其实质就是特权思想作怪。握有“扫黄”权力的司法人员对查获的涉嫌卖淫的“三陪女”,甚至仅仅是怀疑是卖淫的女人,就强逼其招供前来嫖娼的男士姓名,不招则不放人,以致一些被抓女人信口胡诌,乱招乱供,扰乱了社会秩序,在社会上造成极坏影响。可以说这些人既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又破坏了司法干警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还损害了党和国家机关的威信,实在不可取。

3、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得不到监督的权力往往是产生腐败的“温床”。近年来,虽然国家陆续出台了《法官法》、《检察官法》、《警察法》、《律师法》,但可操作的具体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加之现实条件的限制,所以对司法人员的制约相应也较空泛。可以说这些法律原则性的多,具体性的少,弹性的多,刚性的少,宽容性的多,威慑性的少。所以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了极大限制。个别处于领导岗位的司法人员,将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视为乌有,“一言堂”现象时有发生;有的部门办事程度不够公开,工作透明度不高,造成“暗箱”操作,为权钱交易提供便利;还有的基层派出所,特权思想严重。所有这些,使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更具有隐蔽性、难于发现,而一旦发现,往往已造成严重后果。

4、“贪内助”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当前,有些领导同志自身本来并无犯罪的主观故意,但经不起“枕边风”的常年累月的鼓动,在不知不觉中走上犯罪道路。这些“贪内助”所起的消极作用的确不容忽视。个别公安人员的家属收受案件关系人好处以后,对该人员千方百计吹“枕边风”,使其磨不开面子,做个顺水人情。就这样“一不小心”走上了犯罪道路。

三、预防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对策

第二篇:职务犯罪及预防对策研究论文

目录

论文提纲………………………………………………………………………………………2 内容摘要……………………………………………………………………………………….3 关键词…………………………………………………………………………………………...3

一、职务犯罪的特点.............................................................................4

二、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6(一)思想信念动摇...................................................................................6

(二)特权思想严重...............................................................................6(三)法制观念淡薄及存在侥幸心理.......................................................7

(四)工作机制管璀和管理万式尚待完善...........................................8

(五)监督制约机制松懈,制度流于形式...........................................8

二、建立职务犯罪预防体系...................................................................8

(一)强化思想建设...............................................................................9

(二)强化法制建设..............................................................................10

(三)强化干部制度建设......................................................................10

(四)强化监督机制..............................................................................11 参考文献.................................................................................................14

论文提纲

一、职务犯罪及其特点

l、大案要案增多;

2、利用职务之便腐败人数增多;

3、团伙作案增加;

4、犯罪方式科技化:

5、廉洁度下降。

二、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 l、政治素质低;

2、特权思想严重;

3、法制观念单及存在侥幸心理

4、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尚待完善;

5、监督制约机制松绑,制度流于丁形式.

三、建立职务犯罪预防体系 l、强化思想,政治建设;

2、强化法制建设;

3、强化干部制度建设;

4、强化监督机制;

工作中: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动员社会力量,发 挥整体效能,检查机关:立足检察职能,围绕检察职权,不搞越权预防,配合各部门有效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更好地服从利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

职务犯罪及预防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贪污贿坼作为腐败问题的重要表现,对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隐患。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是党和国家腐败斗争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存当前腐败问题易发、高发的关键时期,检察机关应加强对职务犯罪的查处力度。然而在实际的职务犯罪侦缉中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这给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困难,严重影了反腐败斗争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职务犯罪 原因 预防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腐败现象犹如“明珠蒙尘”,反腐擦去的是尘埃,剜去的是腐肉,打掉的是腐败分子,只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中国共产党一定能永葆生机和活力。正像总书记所指出的,有党心民心作力量源泉,反腐败斗争必定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很多“四风”问题被曝光,一批领导干部因违纪违法问题相继被查处。所以职务犯罪是当前最重要的犯罪行为。职务犯罪的预防是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贪污贿赂犯罪、渎职、侵权犯罪在事前采取有关预防措施,不断促成抑制犯罪因素的增长,着力铲除犯罪的根源和苗头,防止止发生职务犯罪的一种治本式的行为。

一、职务犯罪的特点

职务犯菲通俗的讲就是腐败,它是指国家公职人员滥用职权谋取 私利,侵犯公共利益,腐蚀、破环现存社会关系的行为;其本质特征 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职务犯罪,主要表现是贪污、贿赂、挪用公 款等经济犯罪,是腐败现象最突出的表现.从整体上来看,职务犯罪 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在行为的严重性上,大案要案急剧增多。从涉案金额看,过上贪污、受贿数万元可称为大案,而现在犯罪金额在几十万元、几 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兀的屡屡出现;从行政职务看,运去职务犯罪多发 生在一些掌握具体钱、物的一般工作人员之中,他们的行政职务、级 别一般不高,若出现

一、两个县处级干部犯罪,就视为“高官”。但 是,现在县处级职务犯罪却极为常见。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的提高,一些新的犯罪行为方式会产生,侦查和查处面临的新问题将会更多,在法律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及时有效的开展打击必然会受到影响。职务犯罪后果严重,还在于罪犯实施犯罪行为后,往往将犯罪所得挥霍一空或携款潜逃,使追赃款 工作无法进行。即使对其绳之以法,但国家因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却无法弥补。

(二)在行为的主体上,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卷入腐败活动的 人数有上升趋势。虽然所涉及人员的绝对数量不大,但由于卷入者位 高权重,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极为惊人,***案、徐才厚案就是典型。且从事公务的人员与非从事公务的人员往往相互勾结,共同犯罪。

(三)有组织的团伙作案日益增加。近年来出现大量窝案和串案,在权力部门内结成有领导、有分工的违法犯罪团体,有组织地滥用权 力。湛江走私案、厦门走私案令人触目惊心,(四)犯罪手段和工具日益科技化。随着信息技术、电子网络的 运用和普及,一些犯罪呈国际化、智能化,隐敞性、突发性等特点,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的提高,一些新的犯罪行为方式将会产生,查处将更加同难。

(五)权力的廉洁度普遍下降。国家工作人员中 “吃一点,用一点无关紧要”思想广为泛滥.在任何牡会,对腐败行为的判断都有一定的量和质的标准。这些标准构成了追究违法违纪责任的起点。但我们知道,国家干部行为规范的底线在往高于这一基点。于是在权力 的廉洁状态和腐败状态之间,形成一种未达到追究违法责任的地步但 权力本身并不干净的空间,这种状态被称为“准腐败”。“准腐败” 的大量发生使权力的廉洁度普地下降,而其严重性是它构成职务犯罪 等腐败现象群发的丰厚土壤。

二、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

职务犯罪现象如此严重,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微 观层次上个人素质方面的,也有宏观层次上制度机制方面的,而究其 根本原因则是权力的失控。土要的原因如下:

(一)思想信念动摇

理想信念对共产党人意味着什么?习近平有个形象贴切的比喻,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职务犯罪的干部大多没有良好的思想基础,又放松自身学习,不注意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严格自律。在市场纾济的大潮中,我国实行开放政策,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资金等,同时难免会使资产阶级生活万式中消极腐朽的东西涌入国门,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侵蚀,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金钱和物质占有欲,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世界观、人生观错位,价值观扭曲,把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文化带入执法领域中,为实现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便把手中的权力视为交换的筹码,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把公正执法扔到了脑后。究其根本原匿是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想信念动摇,最终蜕变为社会的渣滓。

(二)特权思想严中 当前职务犯罪发生的罪根本原因是特权思想严重,从而使自己手 中的权力性质发生扭曲,特权思想有两种表现,一是在这些联务犯罪的干部中,往往拥有特权,以管人者的身份自居,自认为高人一等,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当作耍特权的资本,认为自己可以不受法律约束,凌驾于法律之上。二是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为 人民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忘记了“权力来自于人民”、“人民公仆 为人民”的崇尚宗旨,忘记了干部的本色是为人民服务,价值观错位,人生观扭曲,消极腐朽思想恶性膨胀,为已谋取私利,大肆进行贪污、受贿等犯罪活动,从而走向人民的对立面。

(三)法制观念淡薄及存在侥幸心理

职务犯罪的干部大多没有牢固树立公正执法的思想观念,在实际 工作中也就不可能自觉遵照法律规定做到依法办事。违法办事的干部 往往认为工作不会出问题,自己不会犯错误,就是发生了一些违纪违 法情况,还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对工作缺乏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兢 兢业业对待每项具体工作。

被调查的犯罪嫌疑人都不是法盲,都懂得什么是犯罪,也知道犯 罪的后果但他门之所以明知故犯,一个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心存侥幸。

职务犯罪的主体在利用职务犯罪时,往往具有隐蔽性的特点,这就 会使职务犯罪主体对犯罪产生一种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利用职务进行 犯罪不会被人发觉,在这种侥幸心理的驱使下,一些职务主体自然会 自我解除心理上对刑罚的恐惧,毫无顾忌地去实施各种职务犯罪.

(四)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尚待完善

少数基层领导对干部职务违纪违法导致的各种问题认识模糊,加 之受“难免论”、“难管论”的影响,行动上自然对干部失察、失管、失控。对违纪违法干部无原则地加以袒护和纵容。领导干部的一岗双 责制度,明确规定既要抓业务也要抓队伍建设,但少数领导往往只顾 压任务定指标,忽视讲纪律,提要求;只注重完成工作任务指标数字,不检查完成任务的方法利手段,不检查制度规定的落实情况。因此,工作上满足于一般化的部署要求,缺少深入检查;对违纪违法干部姑息迁就,.缺乏严肃批评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停留在表层,缺乏渗透到每个环节的具体借施。尤其是不能有效地启动预防机制,处理上又失之于宽。

(五)监督制约机制松懈,制度流于形式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都普遍制定了相应的预防职务犯罪的规定、纪律、制度、办法等,但在具体落实上,却缺乏广度和深度,没有起 到干部之间相互监督,部门之见相互制约的作用。如在一些司法机关 中,存在刑讯逼供等严重违法行为,法规制度失去应有的约束力成了一纸空文。这些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也是监督制约机制没能正常运转的结果。

三、建立职务犯罪预防体系

职务犯罪等腐败现象已经侵蚀着社会结构的每环节,已经泛及 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党和国家一贯清楚地认识到腐败的严重危害 性,一贵重视与腐败斗争。反思我国历次的反腐败斗争,虽然功小可 没,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针对目前现实,深感开展预防 职务犯罪工作任重而艰难,似于是被动的预防。

打击是惩治职务犯罪的治标措施,预防才是治本之策。人们往往 关注打击职务犯罪而忽视预防工作。惩办渎职侵权犯罪令人解气,但 更重要的是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以减少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损 失,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预防职务犯罪本人认为应做好“四强”

(一)强化思想建设

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国家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依托,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 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对国家工作人员进行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和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行理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政治 素质,牢固树立大公无私、勇于奉献、勤政廉洁、甘当公仆的思想观念;克服特权思想,增强严格执法、依法办事的法制观念。

不少事实证明,“千腐败、万腐般、都是思想先腐败”。徐才厚、***、***等,这些高级干部之所堕落,都是从思想蜕化变质开始,逐步滑向腐败深渊的。以此为鉴,必须从思想上强化预防职务犯罪的建设,在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思想上筑起预防职务犯罪的坚固堤坝。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大思想教育力度。要把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特别是中高级干部的教育作为重点,把党性、党风、党纪教青作为培训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思想教育既要突出教育的广泛性,又要讲究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既要讲实效,又要造成一定的声势。要求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把纪委、组织部门、宣传部门、党校、以 及新闻单位,文化艺术部门的力量集中起来,发挥思想教育工作的整体优势,形成纵横交错的思想教育网络,造成强大的思想教育攻势。

(二)强化法制建设

必颂重点抓住两个方面:一是立法;二是执法。一方面必须切实加强预防职务犯罪的立法工作。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职务犯罪预防、惩戒、监督等方而的法规,比如建立《国家公务员监督法》、《预防职务犯罪法》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和规范的的预防职务犯罪的法规体系,使预防职务犯罪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在职务犯罪高发期,治乱要用重典,所制订的法观要加大惩罚的力度,量纪量刑要从重,要增加职务犯罪的政治成本和经济成本,在政治和经济上要给予职务犯罪分子沉重打击,使其在党内无藏身之地。另一方面要克服执法中的“软骨病”,排除各种干扰,刚正不阿执法。要坚决杜绝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罚代刑,以及贪脏枉法的职务犯罪问题发生。一定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殊公民。只要违法的都要依法严惩,以震慑职务犯罪分子。

(三)强化干部制度建设

一是抓住当前机构改革和企业改革的有利时机,加快政府职能的 转变,精简机构,实行政企分开,防止枝钱交易。是进一步推进干 部制度改革。按照“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任用领 导干部。在党政机关普遍推行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崩,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和民主讨论干部等制度。要建立健全用人失察责任追究制度。对选拔任用干部中违反干部政策,造成失误的必须严肃追究责任。三 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福利利分配方式。对领导干部的褔利待遇要由“实物化”改为“货币化”,尽可能实行领导干部住房、工作用车、出差食宿标准纳入其工资褔利中,取消福利性的实物分房和公款接待,从根本上杜绝领导干部在住房方面谋私和坐超标车、公车变私车、屡屡更换新车以及公款大吃大喝现象.四是要绝对保证国家机器“吃皇粮”,军队、武警部队、政法机关及其他所有党政机关与所办经营性企业彻底脱钩,一律不再从事经商活动。执收执罚部门实行“收支两条线”,铲除职务犯罪现象产生的土壤。五是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完善有形建筑市场等各类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同时要进一步增加行政办事的透明度,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等。增加用权行为的透明度,由“暗箱操作变为“阳光行动”,根治“黑箱”伯”。此外还要大山推行政府采购和会计委派等制度。总之,要通过改垃,努力寻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和精神文明适应的方法,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职务犯罪。

(四)强化监督机制

马克思主义监督学说认为,监督是国家的一种职能,是维护一定 社会政治和经济秩序的手段。从政治学的角度看,不受监督的杈力必 然走向腐败。应该肯定,我们党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不少党内监督的好 制度和经验.但是,监督体制还不够完善,没有形成具有足够约束力 的监督体系,是目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特别是对掌握各级和各部门单位最高权力的党政“一把手”,由谁监督,监督什么,如何监 督没有明确的规定,更缺乏经常有效的具体监督措施,导致对他们的 监督“失控”,进法违纪的比例上升。针对这些监督方面存在的突出 问题,应从七个方面强化监督机制的建设:一是强化党内监督。要通 过加强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 民主评议制度等,强化党委内部的监督和纪委的监督。二是强化权力 机关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在人民代表大会 的权力中,监督权是最重要的一种。要充分发挥各级人民代表人会及 其常委会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的法律监督和工 作监督的作用。三是强化行政监督,主要是要扩大监察机关的权限,例如,给予监察机关查阅、查封银行存款权、停职检查权、奖励权,以及开除的处分权等。同时要完善行政监察管理体系,使之能相对独 立行使监察权。此外,还要加强行政监察队伍建设,培养一支训练有 素,懂政策、法律和技术的监察队伍。四是强化经济监督。这方面的监督主要是指国家授权经济监督职能的专门机关和其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机构,按照一定的法律、制度和纪律对一切机关、团体、企事 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以及国家公务人员的经济行为进行监察和督促,这是防止贪污、贿赂、挥霍浪费等职务犯罪现象的重要手段。特别要 加强财务监督制度,用法律制度保证财会人员的政治、经济地位不受监督对象支配,依法独立行使经济监督权,抓好对本单位本部门执行财会制度情况的监督。五是强化民主监督。重点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协机关民主监督的职能作用,围绕反腐倡廉,积极抓好民主监督。六是强化群众监督。要明确便于群众对权利监督的重要内容和监督的方 法,同时要依法保护群众的监督权,调动群众监督的积极性。七是强化舆论监督。要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尝试给予新闻媒体的知情权、调查权、评论权、曝光权,使之不失为制约职务犯罪的锐利武器。

综上所逆,职务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通过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工作中,必须贯彻党中央关于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要求,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动员全社会力量,发挥预防工作的整体效能。检察机关,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必须立足于履行检察职能,紧紧围绕检察职权,不搞越权预防,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配合和系统预防、部门预防与社会预防相结合,防止在工作中检察机关在国家政治结构中的分工和定位,更不能“种了别人的地,忘了自己的田”。只要我们运用正确的手段,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敢于坚持不懈地同腐败问题作长期而坚决的斗争,才能有效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才能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

参考文献

1、武田:《预防犯罪的庇佑之路》[M]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8年8月

2、樊风林 宋涛:《职务犯罪法律对策及治理》 [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

3、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中共中央宣传部 2014年6月

第三篇:财务人员职务犯罪的几个特点和预防对策

财务人员职务犯罪的几个特点和预防对策

近年来,湖滨区检察院在查处职务犯罪中发现,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它方法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以及非法使用公共财产的贪污、挪用公款犯罪,具有四个特点:一是高发性;二是便利性;三是作案手段隐蔽性;四是串连性。因此,遏制财务人员职务犯罪十分必要,笔者建议:

一、以身作则,树立管理者的榜样作用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单位一把手不廉洁必然会对被管理者的会计、出纳人员产生心理反差,一旦心律失衡,便会出现你贪我也贪,不贪白不贪的心理,遇有机会小试成功后,会由最初的心悸,变为心安理得。再则,管理者如有腐败行为,一般都会被会计、出纳人员所掌握,于是领导在会计、出纳人员面前就会腰杆不硬,说不出“硬话”,对会计、出纳人员的错误行为只能是睁只眼闭只眼,以求得相安无事。因此管理者必须先管好自己,廉洁自律,发挥榜样作用,以榜样作用去影响人、管好人。

二、预防关口前移,严把财务人员“入口”

会计、出纳人员的选用,是非常重要的,选用得当,对一个单位的经营管理起促进作用。反之,会给一个单位带来严重损害甚至使其破产倒闭。因此,一要严格标准,选用财务人员要具有相应的专业任职资格。二是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的条件选拔任用财务人员,防患于未然。三是改革财务人员管理体制。变传统的选拔任用制,为会计委派制;不仅会计人员实行委派制,而且出纳人员也要实行委派制。

三、管理规范化,打造“贪”不到的铜墙铁壁

严格科学的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标志和客观需要。财务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管理手段,其自身有科学内涵。一是建立健全内部管理体制。二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财务管理制度及其实施细则,以使本单位的财务工作有章可循无漏洞可钻。

四、依法行政,强化内部监督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一要强化财务人员的内部监督。司法机关在查办贪污、挪用公款案件的同时应加大对财务人员玩忽职守方面的宣传教育,强化其不履行特定监督责任就有可能触犯刑法,承担法律后果意识。二是强化外部审计监督。对财务工作的审计,除了单位内部的审计部门外,国家机关、国有大型企业还要接受各级审计机关的专门审计。审计人员要有较强的法律责任意识,严格执行《审计法》有关规定,对审计人员的玩忽职守行为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避免暗箱操作,增加财务工作的透明度

一要增加财务工作的透明度。财务工作有一定的保密性,但不能因为要保密而将财务工作神秘化,否则必然出现以“合理”借口“暗箱操作”回避群众监督。另一方面,扩大监督面,充分调动群众的监督热情,积极参与监督,将财务工作臵于“阳光之下”,一些“灰色”、“黑色”支出必然不会出现,促进单位领导廉洁自律。因此必须增强财务工作的透明度,为财务人员廉洁自律创造良好环境。二是铲除腐败温床“小金库”。国有企事业单位私设的“小金库”其资金依然是“隐形”的国家财产。检察机关查处的案例表明,“小金库”的存在一

1害国家二害小家,有关职能部门应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将“小金库”的危害结果告知财务人员,使其远离“小金库”。

(一)现状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职能有着“服务”与“监督”的两面性。目前由于体制上的束缚,我们只片面地强调了“服务”一些行政事业、企业单位财务监督不力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虽然有的单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领导与财会人员素质不高和审计监督不力等现状,但主要的还是由于现行领导体制与现行财务体制存在的弊端而造成的。个别单位行政领导一句话,一纸签字,就可以随意开支报销,随意支配资金。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实际上只对领导服务,看领导的眼色行事,不敢履行“监督”职能。行政上受本级领导,业务上受上级业务部门指导的现行会计体制,造成了目前某种程度上的财务机构、财务人员是腐败者的“囊中之物”。不少财务工作者,也有“端着谁的碗,就受谁的管”的模糊认识。领导存在的违法乱纪行为,他们想说不敢说,知情不敢报,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履行监督职能的积极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近年来行政事业、企业单位所发生的各类违反财经法纪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财务管理较混乱,人员素质不高。一是内控制度不健全,有些部门、单位缺乏相互制约的财务监督机制,赊账过多、过滥,对实行统一有效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二是有些财务人员是领导的关系或亲属,有的未经业务培训,有的政治素质不高。

2.隐瞒收入,私设“小金库”。一是有些事业单位利用国家赋予的职权、巧立名目,对外乱收费,存放于有关科室,用于干部职工的生活补贴。有的事业单位为了逃避财政对其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监督管理,将预算外资金记入往来款项。有的企业为了达到偷漏税收、延期交纳或占用税款的目的,少报当期产品销售收入;有的企业为了达到缓缴增值税和所得税,占用税款,减少财务费用的目的,对产品销售收入的实现不是以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和收到货款或取得索取货款凭证作为其产品销售收入的实现,而仅仅以销货款回笼作为销售收入的实现;有的企业为了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采取将产品销售收入作为代购代销收入进行账务处理;二是有些单位私设“小金库”,截留、隐匿、转移单位收入私存乱放,不列入本单位财务部门大账内,搞私房钱。

3.财务报告失真,固定资产管理混乱。一是单位的财务报告本应根据总账和有关明细账中的部分数字来填制,而目前有些单位却根据不同需要和目的来填制财务报表,从而出现了同一单位同一时期向不同的部门报送的财务报表其数据各不一样。有的是随意填报,有的是根据单位领导意图而报,有的是图利而填,有的是为了赶进度估几个数字应付而报送。二是新增固定资产不入账等问题比较突出,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没有列入财务账核算。由于这种核算不规范,购进的未能全部如实登记,变卖或报废的没有及时冲转、造成账实不符。4.现金失控,多头开户。一是有的单位用发票、国库券、个人银行存款、白条借据等抵顶库存现金;有的单位不遵守开户银行核定的现金库存限额,无限度地增加现金库存量,甚至超出数倍;有的单位为了方便或拖欠银行贷款等而直接坐支现金;有的单位千方百计套取现金,使用现金呈随意化状态。有的单位还采取乱收费,隐瞒、坐支预算外资金,挤占、挪用、滞留专项资金。二是有的单位为了逃避财政监督、银行收缴贷款和应计利息,今天在这家银行开了一个银行账户,明天又到另一家银行开设另一个账户,如此不断地变换手法;有的单位则是应金融部门招揽存款而到多家银行开设银行账户;有的为了逃避财政监督或逃避银行债务在多家金融部门开设银行账户。

(三)原因分析

一是财务监督不到位,有些部门、单位领导疏于管理,缺乏依法理财的意识,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二是财务管理的内控制度不够完善,有些单位虽然建立了一定的内控制度,但流于形式,不能有效执行;三是资金使用管理缺乏计划性,一些部门、单位只从自身利益出发,明知故犯,损害了国家利益;四是监管部门对各项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不够及时,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监督不够严格,对违纪违规问题的处罚力度不够,致使有些问题长期得不到很好的纠正;五是票据使用管理不规范。

三、实时加强财务监督的对策

(一)加强财务管理,强化财务人员的素质。一是加强财务管理,应从领导者抓起,会计法规要成为行政领导和企业管理者的必修课,让领导者认识会计法规还有“执法”与“监督”的职能,进而让领导者用会计法规来约束自己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自觉主动地接受会计人员的“监督”与“监控”,健全内部内部制度。二是强化财务人员对会计法规的学习。使财会人员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法律责任、权力及其义务,加强财会监督的力度与有效

性。

(二)加强财务监督,提高财务监管水平。一是财务监督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财务政策、规范财经秩序的重要保证。在进一步健全财务监督机制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放在完善规章、制度上,逐步实现监督管理的规范化。财务干部要以深化财政改革、加强和完善财政管理为中心,做到收入监督与支出监督并举,专项检查与日常监督并重,开展定期的监督检查。在监督环节上,重点加强对资金分配、使用情况和效益的监督检查。二是提高财务监理水平,建立起财务部门、主管部门、资金使用单位、审计部门相互制约的预算执行监督机制,发挥监督工作对财务运行的预警保障机制。

(三)强化外部监督,双管齐下。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党中央、国务院对财务监督工作都非常重视,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此,一是各级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税务等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集体的财务监督要经常抓、抓深入,抓薄弱环节,抓违反财经法规案件的查处,对违反财经法规的案件要发现一件查处一件,且要一查到底。对典型的违反财经法规案件要进行公开曝光,起到一个警示作用。二是各监督部门除了进行联合监督检查外,实行监督双管齐下,担负起各自的职责,特别是各级财政部门要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集体企业的日常财务监督管理,通过深入基层单位剖析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集体企业的财务监督得以强化。

(四)建立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一是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约束机制,如《财务管理制度》、《财务预决算制度》、《发票收据管理办法》、《内部审计实施办法》,严硌财务会计报告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推动了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工作的顺利进行,对财务的规范运作和监督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国有资产是事业单位、企业开展业务活动和完成工作任务的物质基础。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能够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率。在国有资产管理中,要防止重钱轻物的现象,把管钱和管物结合起来,同时要科学合理地配臵和使用各项资产,在满足业务需要时,又要防止重复购臵、积压和损失浪费,最大限度地发挥资产的利用效益。

加强财务监督要正确处理好5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财务管理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好领导与财务人员的关系;三是正确处理好审计与被审计的关系:四是正确处理好财务总监与单位财务人员的关系;五是正确处理好主管领导把关与领导班子集体把关的关系。

第四篇:司法系统职务犯罪原因特点、预防对策

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原因、特点及预防对策

银川市人民检察院 李秀花

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是司法腐败的突出表现,也是社会危害最为严重的腐败现象之一。一旦司法工作人员发生腐败,突破了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不仅个案得不到公正处理,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都将受到严重的冲击。2008年以来,银川市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较为突出,出现一些严重的失职、渎职犯罪及窝案串案。为此,我们加强对此类犯罪的调查研究,深入发案单位了解执法状况,分析犯罪的现状、原因、特点,查找单位在制度、机制方面的漏洞,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以期从源头上遏制犯罪。

一、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原因

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银川市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处司法工作人员犯罪案件72件91人,其中,公安系统51人占56%,法院24人占26.4%,司法行政系统14人占15.4%,检察系统2人占2.2%。所立案件中,贪污贿赂案件26件35人,占立案总件数的36%,总人数的38.5%。渎职侵权案件46件56人,占立案总件数63.4%,总人数的61.5%。通过案件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一)涉案罪名相对集中,贪渎交织现象严重。在查处的案件中,涉及的贪污、受贿、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四种罪名的70人占76.9%。其中,贪污16人,受贿17人,玩忽职守21人,滥用职权15人。其他罪名较少,徇私枉法7人,执行判决裁定失职渎职4人,虐待被监管人员3人,民事枉法裁判2人,徇私舞弊减刑2人,刑讯逼供1人,非法拘禁1人,挪用公款2人。司法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犯罪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索贿、受贿犯罪。犯罪人在利用职权徇私情的同时,又大肆敛财,造 成了极坏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司法的公信力和法律的尊严。如:银川市中级法院执行局原正、副局长李峰、张金光、兴庆区公安分局富宁街派出所民警徐全都是因为收受贿赂而滥用手中的权力实施了犯罪行为,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

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枉法执行判决裁定失职、渎职虐待被监管人员民事枉法裁判徇私舞弊减刑刑讯逼供非法拘禁

(二)涉案的部门和人员相对集中。从案件分布来看:公安系统主要集中在经侦、刑侦、缉毒、看守所、基层派出所等部门;法院主要集中在执行、审判以及基层法庭;司法行政系统主要集中在监狱及基层司法所。从犯罪的人员级别来看:处级以上的5人占5.5%,科级以上38人占41.8%。部门负责人或单位的骨干及关键岗位人员42人占46.2%,他们一般都掌握

***050处级以上科级以上部门负责人系列1

一定的决策权或者处分权,往往成为被拉拢腐蚀的重点对象。一些干警对工作不负责而失职渎职或为了谋取利益而滥用权力等。如:宁夏第二强制戒毒管理科副科长闫春荣收受他人贿赂私放三名强制戒毒人员,被判处有期徒刑。

(三)公安系统犯罪人数居多,协警犯罪所占比重较大。立案查处的72件91人中,公安系统35件51人,占立案总件数48.6%,总人数的56%。在51人中,协警25人,占立案总人数的49%。

(四)渎职侵权现象严重。在查处的72件91人中,贪污贿赂案件26件35人,占立案总件数的36%,总人数的38.5%。渎职侵权案件46件56人,占立案总件数63.4%,总人数的61.5%。

人数3556件数264602040贪污贿赂60渎职侵权案件80100

尤其是监狱和基层司法所,立案查处14件14人,其中,渎职侵权案件13件13人,占立案总件数和总人数的92.9%。其次是公安系统,在立案查处的35件51人中,渎职案件25件34人,占总件数的71.4%,总人数的66.7%。渎职现象特别严重,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和极坏的影响。

(五)“窝案 ”、“串案”突出,危害性极其严重。一名官员落马,往往会带出一批官员甚至是高级干部,即所谓的“群体效应”。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庭3名执行法官就因一案被追究刑事责任。在一起徇私舞弊减刑、玩忽职守窝案中,银川监狱直属一分区区长王力、七监区监区长李立群、监狱刑罚执行科科长赵龙以及狱政科等部门6人被判刑。兴庆区检察院查 处的王献海、韩鹏等人行贿案中,受贿人马彦生犯罪金额高达220余万元,涉案单位和个人多达70余个,犯罪时间从2004年至2011年长达7年之久,犯罪行为涉及银川、吴忠、固原、石嘴山、中卫五市,几乎所有的基层法院都被牵扯其中。共有30余名法官,1名检察官,10名司法行政人员被追究了责任。近50名司法工作人员同时“触犯法律的高压线”,其性质之恶劣、影响之严重,在宁夏司法史上堪称前所未有,严重损害司法权威,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

二、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

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的特殊性是构成这类犯罪的前提和基础。究其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环境的影响,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不到位,定位不准确。少数政府机关主要负责人对预防职务工作认识不到位,定位不准确。认为党风廉政建设是虚指标、软任务,不易出成绩,只要使干部不越雷池、不闯“红灯”,队伍不出大事就行了;甚至个别单位领导认为预防职务犯罪的主体是检察机关,由检察机关一家承担预防职务犯罪的职责,对于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抓的不紧,措施不多,制度和机制不健全,监督不力;有的单位领导对预防工作重视不够,没有配备相应的人员,只有纪检书记一人兼顾单位党风廉政工作;有的单位忽视了对其工作人员职业道德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致使一些人经不住腐朽思想和社会不正之风的侵蚀,把手中的权力当作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二)以案谋私,追求物欲。少数司法工作人员平时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价值观念发生扭曲,思想发生偏差,法制观念淡薄,私欲恶性膨胀。在特权思想及“有权不用,过 期作废”的思潮影响下,进而萌发利用职务之便行贪污受贿之念。如兴庆区公安分局富宁街派出所民警徐全明知被害人是重伤和田某是嫌疑人,却不立案侦查,致使田某不受法律追究。还收受贿赂2万余元,通过关系,将强制戒毒人员张某从戒毒所私放,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三)机制不够健全

1、准入机制的不健全,人员素质较差。准入机制随着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经历了漫长的推动过程。由于前几年准入机制的过宽,大量的文化水平较低及非法律专业人员进入政法机关,使司法队伍鱼目混杂、良莠不齐,一些文化水平低、责任心不强,靠“任命”式获得检察官、法官资格的人依然在执法办案,且占有非常大的比例,甚至是中层领导或办案“主力”。在查处的案件中,专科及以下文化程度52人占57.1%,如:金凤区法院原执行庭庭长曹某某因明知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的盗窃犯罪人张某某未被交付执行,而未履行监督职责,导致被告人处于失控状态又重新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6个月。同时,曹某某签字借出的张某某案审判卷宗未及时归还,导致卷宗丢失,曹某某因涉嫌玩忽职守被相对不起诉。这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之后,又两次因丢失卷宗材料被行政处罚。从现状看:一是没有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员依然在办案第一线行使与己资格极不相称的法律职权,有的甚至规避统考准入,被任命为检察长、院长类职务,迂回取得法律资格。二是通过“司法考试”人员不经过熟悉岗位技能实战演练、参与出庭审判等岗位锻炼,就直接承办案件,独当一面,出现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形,容易导致渎职失职类犯罪产生。三是由于人员短缺,工作压力大,政法机关的临时聘用人员较多,尤其是在公安和法院,存在大量的临时聘用人员。这些人员不属于政法 机关在编人员,单位平时对他们疏于管理和教育,使其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和执法观念。如:2011年5月西夏区公安分局协警员靳某,在值班期间,因内勤牛某叫其去加油,靳某在没有确认当班领导同意的情况下,明知协警员不得驾驶警车,却违规驾车加油,结果与一辆摩托车发生碰撞,导致摩托车司机抢救无效死亡。

2、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与诉讼法律法规不衔接、不配套。诉讼法律法规虽然对基本诉讼程序作了明确规定,但要将这些程序规定具体落实到操作中,仍然需要完整、配套的制度和措施加以明确和细化。一方面,由于管理工作分散在公、检、法、司各单位以及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不能形成规模;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使管理成为政法各部门的一种附属职能,所以很难制定出一套与诉讼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另一方面,由于这种混杂的管理模式所表现出来的管理上的分散性、操作上的无序性和心理上的随意性,恰恰顺应了普通人追求自由和惰性的本能,使得管理者失去制定配套制度和措施的积极性。

3、临时聘用人员管理机制不健全。调查发现:有的单位严重缺乏办案力量,导致一些临时聘用人员长期代行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司法工作人员职权,自身产生角色错位,加之这部分人员工资待遇较低,工作强度较大,在单位属于“好使唤”的人员,容易产生心理失衡,逐步走上吃、拿、卡、要,甚至犯罪的道路。如:西夏区分局文昌路派出所协警员李瑞军,在被辞退后,又因工作繁忙,被叫回帮助办理案件,2011年6月李瑞军和另外两位协警员姚铭、陈瑞阳在未经领导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出警将贩卖考试作弊器的刘某、李某抓获,并将罚没款21000元私分,被判处有期徒刑。调查中还发现,银川市 公安局及下属分局招聘协警员高达2000余人,已具有相当规模。而公安部门对于协警的管理制度只是散见于一些规章条例。这些规章条例大多内容空泛,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在落实和监督管理方面,很难实现应有的约束力。这些管理监督方面的漏洞,使犯罪人有机可乘。而一旦发现他们有违法违纪等问题时,用人单位则简单的将他们除名,且不留案底,导致一些人被A单位辞退,又迅速被B单位录用,埋下了不安全隐患,极易成为司法、行政执法队伍的乱源,引发一系列犯罪行为。

(三)管理和制度存在缺陷,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由于政法机关人事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完善、不科学,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给一些人可乘之机。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单位规章制度不健全,落实措施不到位,对于重点单位、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风险点查找不全面、不准确,风险防控措施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个别单位干脆没有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如:永宁县公安局查找风险点1条,而刑侦、缉毒、经侦、治安等9个部门风险点是“零”。

(四)“诉讼掮客”的出现严重干扰司法公正。近年来,“诉讼掮客”十分活跃。在查处的司法腐败案件中,律师搞灰色代理向法官行贿,已成为了一种潜规则。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律师队伍管理比较松散,司法主管部门认为律师是自由职业者,不拿单位工资不好管理,因而,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监督机制,使其游离于政法队伍外缘,结果是不仅他们自己犯罪,还将一些司法人员拉下了水。如:我市查办的哈少宁受贿一案,就是因为康乐公司法律顾问白某从中为委托单位“引荐”,主审法官哈少宁经不住诱惑,才走上犯罪的不归之路,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甚至一些“诉讼掮客”与法官之间形成了利益链条。如马彦生受贿案中,从中“引荐”的法 官、检察官、律师及其他人员多达19人(其中,律师10人),在其受贿的220余万中,“掮客引荐”就达91.5万元,占41.6%。如:宁夏昊德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建祥,就曾三次为代理的三起案件“引荐”并给马彦生行贿9万元。

(五)打击不力、惩处不严。政法人员职务犯罪的查处与被查处双方均为政法人员,查处起来存在畏难情绪。一是查处难度大。有些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带有浓厚的“因公”情结,有时责任难以分清,罪与非罪的界限难以界定,查处此类案件时,说情多、阻力大,致使有些案件查得不深不透。二是瞒案不报。个别政法机关为了“遮丑”或者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发案后不向有关机关移交。三是量刑较轻,不足以警示震慑犯罪。从判决结果来看,相当一部分案件被判缓刑和免予刑事处罚,从而使一些人产生了漠法心理。四是对行贿犯罪和行贿行为的放纵。行贿和受贿是犯罪共同体,他们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引起受贿的直接原因是行贿。但在现实中,行贿犯罪越来越被“轻刑化”甚至免刑化。调查中发现:司法工作人员大多是被动性受贿,有的案件当事人在办案人拒贿后,将贿款臵于办案人员办公室后迅速逃离,办案人员无奈将该款上交单位纪检部门。但是,单位处理结果令人遗憾:无一例外,单位纪检部门将所有上交的现金、礼品等全部退还行贿人或作为执行款处理。这些贿赂款,少则一次性给办案人员缴纳了几百元电话费,大多数则是一次性的给予办案人员人民币2万元左右,最多的达到了5万元,这种处理方法,无疑放纵了行贿犯罪,也为受贿犯罪打开了方便之门,影响执法公正和法律尊严。

三、预防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对策

犯罪的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层次、多角度的预防 措施才能起到遏制犯罪的作用。

(一)提高思想认识,准确定位。单位领导要坚决克服对预防职务犯罪错误思想和模糊认识,提高对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认清楚本单位就是预防职务犯罪的主体,要将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与单位党风廉政工作融为一体。与单位的其他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制定预防职务犯罪计划,健全工作机制并组织实施。加强对职务犯罪多发、易发岗位和环节以及下级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党纪党风廉政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廉政意识,形成自愿参与监督、自觉接受监督的良好氛围。

(二)突出教育的基础作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1、突出教育的前瞻性。围绕司法工作发展,把反腐倡廉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司法系统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紧密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际,在全系统内开展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加强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防线。

2、突出教育的针对性。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领导干部是权力的掌管者和行使者,是被拉拢腐蚀的重点对象,只有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教育,才能增强整个集体的免疫力。还要针对不同职务、不同年龄结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工作岗位的特点各有重点、分层次教育。对领导干部,主要突出权力观教育,引导他们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立党为公、执法为民;对于重点岗位、重点部门的人员,主要进行党的宗旨教育,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调查显示:渎职案件占立案总件数的63.4%,总人数的61.5%,属于司法系统案件高发区。因此,要教育广大干警爱岗敬业,恪尽职 守,彻底解决精神怠慢、不在状态、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增强责任意识和履职尽责观念,树立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切实把每项工作作为自身应当做、必须做、要做好的事;对于聘用人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适当提高他们的收入,定期开展谈话,了解他们的社交圈,把管理、监督工作延伸至八小时之外。

3、突出教育的实效性。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制方式防止腐败,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思想灌输与启发式教育、理论教育与形象化教育、正面典型引导与反面案例警示结合起来,使教育形式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增强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从而增强教育的效果。

(三)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笔者认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素应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教育机制、法规制度约束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同时从手段、辅助和保障作用考虑,还要包括规范权力运行机制、查办惩处机制、廉政测评预警机制、廉政激励机制、组织领导机制等内容。一方面应突出系统性、前瞻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坚持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工作起点和工作目标的高度一致,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以全面防范为体系目标,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建立“文化+制度+科技”的立体预防工作模式,彰显体系的整体功能。另一方面,应立足现实,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问题。

1、完善教育机制,凝聚力量,形成宣传教育整体合力。建立起干警思想动态定期分析制度。经常对干警的工作表现、思想情况深入摸查,通过听取所在部门和党支部的意见,了解干警的工作、思想状况,认真分析,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做到防微杜渐。

2、建立健全“准入”机制,严把“入口关。坚持凡进必考,进行严格的考试考核,招录考试中,应增加德育的内容以及工作责任心、事业心的测试,真正使品德高尚、有能力、有责任、能担当的人员进入司法系统。录入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岗位技能实战演练、参与办理案件、出庭审判等岗位锻炼,试用期满后方可上岗。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不能任命相应职务。

3、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要加强对司法工作人员执法、办案全过程的监督,健全执法、办案各个环节中的规章制度,严肃纪律,设立办案工作监督员。通过监督,使司法工作人员普遍树立按程序办案的意识,减少和杜绝违规办案。一是加强对案件的跟踪检查,建立事后监督检查制度,认真对已办结的案件进行检查、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违法违纪问题必须严肃查处。二是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从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入手,全面排查,科学评估,找准查廉政风险,为制定科学严密、有效管用的防控机制打好基础。三是强化竞争激励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各个部门推行双向选择,领导职务任期目标责任制、任期制,在整个政法队伍中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功者奖、过者罚、劣者出的竞争激励机制,既可保持队伍活力,提高政法队伍整体素质,又可防止某些人员由于在某些职位呆得过久可能编织起巨大关系网,滋生各种腐败的现象。四是建立聘用管理机制。严 格控制聘用数量,确因工作需要聘用临时人员的,要把好“入口关”,不仅要注意了解其专项技能,而且要特别重视了解其品德修养、教育背景、成长经历和家庭情况等,防止将一些品性不端、具有社会不良习气的人员聘入机关。要制定临时工作人员的招聘、录用、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工作机制。对于有违法违纪的及时予以处理,并予以登记、落有案底,以防此类人员再次被录用。五是针对律师、公正人员管理松散的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健全律师、公正人员教育、管理、监督机制。六是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对司法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执法犯法的现象应严肃查处,绝不放纵犯罪。

(四)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增强法律威慑力。惩治是预防腐败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要始终坚持一手抓预防、一手抓惩治,把查办案件作为工作的主业来抓,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使广大干警严格遵守纪律,克服侥幸心理,最大限度地降低违纪违法行为发生的几率。加大举报知识的宣传和举报奖励力度,使群众知道怎样利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懂得怎样举报犯罪,提高他们举报职务犯罪的积极性,以最大限度的消除犯罪的“黑数”;加强对案件处理结果的监督,严格控制不起诉案件和缓刑、低刑判决。严格减刑、假释的审批条件和程序,完善保外就医的条件和审批手续,以法律的威严震慑犯罪,减少犯罪;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查处力度。检察机关必须加大查处力度,逐步解决行贿犯罪普遍量刑较轻,甚至大量行贿犯罪人未被追究的问题。消除行贿人认为刑不上行贿者的心理。使犯罪人的法律风险和道德损失大于其非法收入,即增加其犯罪成本,从而 达到威慑和预防犯罪目的。

陈少华,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银川市人民检察院 李秀花 *** 作者简介:

陈少华,男,生于1964年,大学本科学历 宁夏中卫市市人,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教授、兼职律师,曾担在固原市中级人民法院担任法官12年。

李秀花,女,生于165年,大学本科学历 宁夏中卫市市人,宁夏银川市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处长。

第五篇: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推荐]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工作高度重视,出台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促进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提高了农民的合法收入。但是,农村基层干部以及与农村业务相关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的违法犯罪现象也在增多,使中央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不能落实到位,直接侵害了农民的利益,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下降。笔者对黄冈市3个县市区检察机关查办的涉及职务犯罪案件的情况进行分析:

一、犯罪特点

1、犯罪的主体多元化,窝案串案多。犯罪主体集中为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副主任和出纳会计,乡镇办事处的站所工作人员,以及与涉农有关其他国家工作人员,他们或各自为阵,中饱私囊;或相互勾结,共同作案。在查处的案件中,绝大部分为窝案、串案。如浠水县院查处的竹马村委会班子成员,在荒山拍卖以及领取黄冈至黄石550KV高压输电线路架设补偿款的过程中,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以要求补偿青苗、土地、树木和房屋拆扦损失为由,伙同省输变电公司送电二公司协调员陈某,采取扩大补偿数额、虚签协议、虚开收据的手段,套取省输变电工程公司的补偿款15万余元共同贪污。随后,还挖出其它14个村场干部利用同样的手段,共同贪污40万元。

2、作案的手段隐蔽,多样化。农村基层干部有的擅自涂改帐面和单据,隐瞒、截留收入;有的擅自变卖公共财物;有的重领补助、白条报假费用、虚列债务;有的利用基建发包、土地征用、农用物质购销、矿产开采过程中,伙同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虚报支出贪污公款、索贿受贿;有的利用在国家发放粮食补贴、退耕还林补贴之机,采用虚报种地面积、退耕还林面积的手段,骗取国家资金个人侵吞;有的在国家关闭“五小企业”中,采用假关闭的方式,骗取国家资金,予以侵吞。如武穴检察院查办的大金镇刘元村书记、主任刘某,采取虚报粮食耕地面积的手段,将套取国家发放的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48000元予以贪污。

3、案值大,后果严重。如黄梅县院查办的高岭村出纳李某伙同独山镇经管站原站长占某贪污矿山土地资源补偿费10万余元;大坝村干部集体私分矿山土地补偿费26.8万元,村支部书记杨某受贿、违法、违纪金额41万余元;七星村支部书记陈某贪污矿山资源土地补偿费20万元;魏凉村原支部书记蔡某挪用土地补偿费25万元。同时查处县矿管局局长柳某、安监局副局长王某受贿大案。一是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涉农职务犯罪有的直接侵害农民利益,从而造成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矛盾激化,群众反映强烈,上访不断,有的还引发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二是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农村基层干部是国家庞大行政机器中的末梢神经,直接面对着基层农民,其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有些农村干部贪污公款后用于赌博、嫖娼等挥霍。三是造成国家和集体财产重大损失。黄梅县铁矿开采管理部门的国家工作人员与农村干部相互勾结,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从中索贿、受贿、贪污致使无序开采,造成毁山毁田毁资源,严重地损害了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犯罪原因

涉农职务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经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村级干部的素质不高,涉农职能部门的国家干部任用不严。村委会的书记、主任、会计都是由选举产生,乡、镇、办事处党委没有对他们的品行、能力、工作作风、法律意识进行、考察,打开一眼闭一只眼,予以任用。导致一些地方的干部家族势力把权,甚至个别的地方出现“村霸村治”的现象,这些人无宗旨意识和法纪意识,上台就捞一把。乡镇办事处以及县市科局对涉农职能部门干部的任用,不是认真考察挑选,而是一个“庙”里放几个“和尚”就行了。

2、村级财务收支透明度不高,管理混乱。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上虽然采用了以村账站管为主等办法,但还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财务人员配备不齐全。有些村支部书记、主任自己兼任出纳,一手收钱,一手开支,花多少做什么,个人说了算。二是账目不清,单据、凭证不全,许多收入和支出都不入账;各种白条票据一大堆,村干部每人都有账,相互牵连,理不清楚。个别村组织的财务开支50%都是白条开支。三是不及时做账。不按规定期限做账,而是一季度做一次账,或是一年做一次账,有的干脆就不做账。四是躲避监督,设立账外账。

3、缺少监督。一是基层组织自身监督流于形式。农村基层干部之间分工不清,职责不明,财务公开制度得不到落实,造成人权、财权、物权和事权主要集中在相关负责人手中。二是乡、镇、办事处监管不力,制约机制缺失。乡、镇、办事处有些干部作风不深入、不扎实,对村级组织、基层干部的监督流于形式。三是缺乏监督。时下,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对村级事务不闻不问。有些村干部任职时间较长,在当地有一股势力,形成霸道作风,群众敢怒不敢言。

4、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大多数村的书记、主任、出纳会计文化程度较低,不懂得什么是违法,什么是违纪。他们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村干部不是“干部”,虽经村民选举,但无级别,不吃皇粮,不按规定办事也没多大问题。少数干部认为党纪政纪管不着,即使犯了法无大碍。个别干部一上台就抱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想。如武穴市刊江办事处龚隆村书记、副书记、会计利用职务之便,合伙贪污国家粮食补贴款3万余元;他们三人根本不知道其行为是违法的,只知道别人可得,我们是村里干部一样可得。

5、惩处不力。是涉农案件往往多种行为交织,多个案由混同,案件在侦查之前难以确定属公安机关管辖还是检察机关管辖,导致对有些案件的办理相互推诿,转到纪委部门调查处理,本应处以刑罚的,只作违规、违纪来追究。

三、预防政策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检察机关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的要求,按照高检院“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查办涉农职务犯罪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部署安排,保持与各级党委、政府密切联系,坚持“教育、制度、监督”三管齐下,以实现涉农职务犯罪的综合治理。

1、加强组织建设。要认真组织涉农干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体涉农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通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系统学习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农村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把群众路线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始终,做到“三请三让”:即请群众参与,让群众知情;请群众监督,让群众检验;请群众评价,让群众满意;做到注重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法制教育,从思想行动上筑牢反腐倡廉的钢铁长城。对乡、镇、办事处 的涉农干部认真进行考察,业务不熟,素质不高的予以调离,对那些软弱涣散的村支部、村委会坚决实行改组和重新选举。

2、加强基层组织的财务管理。一是对财务管理人员实行考察、考核、考试和持证上岗制度;二是深化村务公开,加大党委、政府、人民群众对村级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三是努力完善村帐站管,把好开支关,并实行定期公布,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质询和监督。

3、切实加大对涉农职务犯罪的查处力度。一是加强基础工作。全面掌握新农村建设的舆情、社情,动态收集新农村建设各领域、各环节的信息,及时发现、挖掘涉农职务犯罪,遏制犯罪初始。二是突出办案重点。要重点查办社会影响恶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党委政府关注的案件,贪污、挪用、私分涉农资金的大案要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项目审批权、资金分配管理权索贿受贿、权钱交易的案件和严重侵害农民群众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案件。三是正确处理大案与小案的关系。在突出查办大案要案的同时,对于群众联名举报,长期举报甚至引发群众上访的案件,侵吞移民安置款、扶贫款、救灾救济、粮食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关闭“五小企业”补贴款等直接侵害群众利益,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案件,即使涉案金额不大,也要依法查处,通过办案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做到查一案、教育一片、安定一方。

4、注重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检察机关加强与党委的汇报联系,积极争取党委的领导和支持,在党委领导下密切与纪检监察、公安、审计等执纪执法部门和农业、林业、水利、民政、扶贫等涉农部门的协作与配合,构建预防涉农职务犯罪工作机制,形成合力。

下载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烟草系统职务犯罪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大全五篇)

    烟草系统职务犯罪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首先感谢烟草专卖局的领导和各位同志给了我一个和大家交流职务犯罪预防知识和探讨惩治商业贿赂犯罪的机会。在座的各位都知道,烟草系......

    当前电力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当前电力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2008 年 6 月 27 日 )近年来,在广西电力系统的职务犯罪案件时有发生,仅2006年的商业贿赂案件就有4件,涉案金额19万元;大案3件,科级......

    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精选合集]

    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强化农村职务犯罪预防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近几年来,我市广泛开展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市直各单位及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均建立了预防职务......

    当前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务犯罪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当前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务犯罪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国有企事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事业改革和发展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近年来在国有......

    当前职务犯罪的特点及预防

    当前职务犯罪的特点及预防作者: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 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法院 张玉华 戴延伟 王志斌发布时间:2011-05-20 10:33:30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

    现阶段职务犯罪特点及预防重点

    现阶段职务犯罪特点及预防重点 张掖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院 洪勇 杜刚 检察机关通过依法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犯罪案件,分析其犯罪根源,预防职务......

    中外预防职务犯罪比较研究

    中外预防职务犯罪比较研究 发布日期:2009-9-25 来源: 中外预防职务犯罪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田湘波,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和湖南省廉政研......

    预防职务犯罪规范化研究初探

    预防职务犯罪规范化研究初探 预防职务犯罪规范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就是保证对外工作联系配合及时有力,对内分工协作明确有序,预防对策完善适用。为了提高预防职务犯罪水平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