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功之路:吃苦耐劳是成功的有效途径
你是否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吃不了苦”是时下一些年轻人的一种通病,他们总是对目前的工作感到不满,总想找一个既轻松又能赚大钱的工作。结果往往是-好机会没有降临,宝贵的年华却虚度了。
在《大长今》第21集里,长今一心只想在比赛中取胜,用了寻常百姓们吃不起的上好牛骨炖汤,违背了太后娘娘要为百姓找出新食物的用意,结果输掉了比赛。为了让长今好好反省自己所犯下的错误,韩尚宫派长今到云岩寺去伺候年迈卧病在床的老尚宫。长今苦苦哀求韩尚宫将自己留在宫内,韩尚宫却不为所动。
长今走了之后,连生、阿昌跟令路都想成为韩尚宫的上赞内人,可是韩尚宫用训练长今的方式训练她们时,她们根本都做不到。韩尚宫问她们:“你们都是怎么搞的?说好了要做到,为什么不做呢?”
令路回答说:“我做不到。”4军事笑话 4体育笑话 4司法笑话
阿昌回答说:“我也是。”
最后连生也说:“我也是。”
为什么连生、阿昌和令路都做不到?因为她们缺少长今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韩尚宫自然不想让她们做自己参加比赛时的助手。
现在,有一个最让企业头痛的问题是:新招来的员工吃不了苦,没有一点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些人在企业里干了几天,甚至才干了几小时就辞职走人,没有坚定的意志。
一个知名企业家说:一个优秀员工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现在有些青年员工,刚到企业来工作时决心很大,可到最后总有一部分人被淘汰,一部分人成为岗位操作能手。为什么?其中的关键是被淘汰的这部分人缺乏一种吃苦的精神。任何一种工作都很辛苦,但美好的生活是靠我们用双手劳动去争取的。你有多少付出,就会有多少收获。
具有吃苦耐劳精神,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基本条件。
香港超人李嘉诚,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界领袖之一,同时他也是香港历史上的千亿富翁。他所建立的长江实业为香港的第一大企业集团。他的成功离不开吃苦耐劳精神。
李嘉诚幼年丧父,家庭的重担由他一肩扛起。14岁,正是一般青少年求学的黃金岁月,应该是忧无虑的,然而迫于生计他不得不选择辍学,走上谋职一途。他好不容易在港岛西营盘的春茗茶楼找到一份担任服务生的工作。每天清晨五点左右一般人都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他就必须提起精神从温暖的被窝中爬起,然后赶到茶楼准备茶水及茶点。每天他的工作时间长达15小时以上。生活简直就是一场严酷的考验与磨练。
舅父非常疼爱李嘉诚,为了让他能够准时上班,就买了一只小闹钟送他。他把闹钟调快了十分钟,以便能最早一个赶到茶楼开门工作。茶楼的老板对他的吃苦肯干深为赞赏,所以李嘉诚就成为茶楼中加薪最快的一位员工。
曾有人问李嘉诚的成功秘诀。李嘉诚讲了下面这则故事:
在一次演讲会上,有人问69岁的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其推销的秘诀是什么,他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讲台,说:“请你摸摸我的脚板。”
提问者摸了摸,十分惊讶地说:“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呀!”
原一平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
李嘉诚讲完故事后,微笑着说:“我没有资格让你来摸我的脚板,但可以告诉你,我脚底的老茧也很厚。”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济州岛,长今正式拜张德为老师学习医术,她希望医术学成之后有机会重回宫廷。张德要求严格,长今不分昼夜苦读医书。她常常到一个寒冷的山洞里,借着一个布偶,苦苦研读关于穴道的医书。
长今就这样吃苦受罪,研读医书,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术。长今把吃苦当挑战,以致闵政浩向中宗皇帝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微臣真心爱慕医女长今,因为她是女人,更重要的是这个女人在学医术的过程中,所表现的坚韧意志以及她吃苦受难的精神,都让微臣倾心,更尊重爱慕她。”
长今如此吃苦耐劳,她不成功,谁还配成功?
对王永庆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王永庆并没读过多少书,从小在米店当学徒,后来一步步发迹,成为闻名世界的“塑料大王”。那么,王永庆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四个字-“吃苦耐劳”。
小时候,王永庆家里十分贫穷。由于他在兄妹中排行老大,从小就担负着繁重的家务。六岁起,每天一大早他就起床,赤脚担着水桶,一步步爬上屋后两百多级的小山坡,再赶到山下的水潭里去汲水,然后从原路挑回家,一天要往返五六趟,十分辛苦。不过,这也锻炼了他的耐力。
小学毕业后,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王永庆没有继续去上初中,而是来到嘉义一家米店当学徒。在那呆了大概一年,他的父亲见他有独立创业的潜能,就向亲戚朋友借了两百块钱,帮他开了一家米店。
米店虽小,但王永庆精心经营着。为了建立客户关系,他用心盘算每家用米的消耗量,当他估计某某家的米差不多快吃完了的时候,就主动地将米送到顾客家里。这种周到的服务一方面确保顾客家中不会缺米,另一方面也给顾客提供了方便,尤其令那些老弱病残的顾客更是感激不尽,自从买过王永庆的大米后,再也没到别家米店去买过米。
王永庆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他并不满足于单独卖米。为增加利润,他减少了从碾米厂采购的中间环节,添置了碾米设备,自己碾米卖。在王永庆经营米店的同时,他的隔壁有一家日本人经营的碾米厂,一般到了下午五点钟就要停工休息,但王永庆则一直工作到晚上十点半,结果是日本人的业绩总落后于王永庆。
王永庆正是由于具有此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后来在经营台塑企业时便得心应手,即使遭遇挫折,也能坦然面对。取得成功之后,王永庆深有体会地说:“对我而言,挫折等于是提醒我-某些地方疏忽犯错了,必须进行理性分析,并作为下次处事的参考与借鉴,这样便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人生所不能忍的挫折,并从中获益,挫折的杀伤力就等于锐减了一半,因此,我成功的秘诀就是四个字-吃苦耐劳”。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流传千百年的至理名言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道理:吃苦耐劳也是成功秘诀。那些能吃苦耐劳的人,很少有不成功的。这是因为苦吃惯了,便不再把吃苦当苦
能泰然处之,遇到挫折也能积极进取;怕吃苦,不但难以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反而会对困难挫折采取逃避的态度,这样的人当然也就很难成功了。第二篇:成功之路一些经典人生成功格言
成功之路一些经典人生成功格言
时间:2009-08-31 来源:未知 作者:紫色灵魂 点击:
4318次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今天过去就不会再复返。而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条通向远方的路,崎岖但是充满希望,曲折而又艰难。每个人都期盼成功,但是要知道成功需要失败来一路陪伴。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功,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对于成功人生有人这样认为: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不只能让自己长期获得报酬、名誉与地位,而且也能让许多的人因长期受惠而感激与爱戴你,这就是成功。假如在盖棺定论之后,还能继续享有如此荣耀,则是绝顶成功之人。
如果我们做与不做都会有人笑,如果做不好与做得好还会有人笑,那么我们索性就做得更好,来给人笑吧!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评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成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只是要付出到成功为止。但如果失败,将会付出一生代价。这是多家保险公司喜欢张贴的一句话。
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
成功人士是因为选择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失败只是选择了一条本不属于自己的路。但是,如果能够重新选择人生之路,我们还是可以走向成功的。
我国*锣鼓的人都知道,掌锤人在掌到锣心时,与周边的锤法都不一样。锣心以外的每一锤都是准备,而最后一锤才是定音的。或清脆悠扬,或雄浑洪亮,都因为这一锤而定。这一锤打好了,就是好锣,否则,这只锣就报废了。不论多么好的铜材,也不论开始打了多少锤,最重要的还是最后关头的断然一击,是一只锣成功的关键。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最后关头的断然一击。
无论如何,一定要成功!一定要创造财富、创造成功,因为成功的快乐大于失败的痛苦;因为成功很难,不成功之后就更难!坚信什么你就得到什么,坚信你会成功你就能获得成功。要成功必须具备“一定要”去做的动力和决心--这就是达到目标的法则。
林毫勋说,当生命被生活推向极致时,往往展现出一分从容之美。临乱而不惊,处方舟而不躁,喜迎阴晴圆缺,笑傲风霜雨雪,生命才会有意义。
我们还年轻,或者我们已经步入中年,即使我们垂垂老矣,但只要有梦想、有热情,心灵就不枯竭,我们就仍拥有无限的可能和成功的希望。起跑吧,只要我们希望成功,梦想便会伴随着你,希望之光就会照耀着你,成功就会迎接你,直到你生命终结的那一天。
借用成功学大师的一句人生成功格言:我的字典里没有“失败”这两个字,只有“暂时未成功”。成功不容易,但失败之后事更不容易。成功既然付出了代价,那么我们就一定要成功!失败是什么?它只是更走近成功的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之路。
第三篇:成功之路:胆量与成功成正比
[皮埃尔·杜邦]世界著名化工帝国杜邦公司的创始人。1800年元旦早晨,其曾祖父带领全家13口人,搭乘“美国鹰号”帆船,横渡大西洋前往梦想中的美国。在这里,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商业才能。他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他总是在寻求新的市场、新的发展领域。正是他的这种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成就了“杜邦”的百年辉煌。
人类社会要不断进步,就需要不断征服,需要闯劲,需要冒险,需要不怕危险的精神和勇气。成功是可以用胆量缔造的,有一种胆量是可以穿透梦想的。美国杜邦公司总裁皮埃尔·杜邦就是这样一个利用胆量和勇气实现自己成功的人。
杜邦公司已经在杜邦家族中经营了一个多世纪,管理这个事业的职责必须视为一种神圣的托付而传至未来的一代。这是美国杜邦公司总裁皮埃尔·杜邦的一句名言。正是这个杜邦家族的第四代继承人,凭借着自己的胆量把杜邦公司的事业推向了高潮。
杜邦家族是在1800年由法国到美国,在纽约扎根。杜邦家族几代人靠开设火药工厂和化学工厂,靠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和美国国内局势,大发战争财。第四代皮埃尔·杜邦于1870年出生,他自幼聪明好学,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9年间,他一直致力于化学研究,获得了两项无烟火药专利。
杜邦32岁那年,堂叔犹仁总裁死于肺炎。由于犹仁死得突然,没留下遗嘱,家族乱成了一锅粥。大家在家族会议上吵得很凶,谈不出什么结果。最后,董事会准备卖掉公司。到了最后表决的时刻,主持人亨利上校建议说,全部家当如果卖掉的话,值1 200万美元。各人拿分得的钱去存银行,利息低得可怜。不如把它按2 000万美元抵押给家族的某个人,这个人按银行的利息付给各位股东。听到这个想法后,大家纷纷同意。可是,谁愿意做这个冤大头呢?亨利上校胸有成竹地说,有人愿意这么做。于是,杜邦当上了新的总裁。
杜邦是一个十分可亲的人,明澈的大眼泛着湖蓝色的光,脸上时常挂着微笑。他的性格,或许可以用蛛网来比喻吧,是比较内向的,如同他温和的外貌一般。
杜邦当上总裁后,就开始一个大胆的收购计划。他们收购了雷伯诺化学公司和东方火药公司。至此,杜邦公司在庞大的火药市场上,已经拥有75%的占有率,而如果单就黄色火药的占有率来说,杜邦公司已占了100%。可是他还不满足,又准备把黑火药的占有率试图达到100%。由于他的大胆的垄断惹来了一场官司。法院判杜邦公司有罪。法院还根据这个法律给总统判罪,并下达了行政命令。但是,此时总统已因任期已满而下台了。这时候,官司并没有让皮埃尔退缩,反而更加壮了他的胆量和创建一番事业的雄心。
新总统上台后,杜邦派他的法律顾问乔治去游说总统。他说:“总统先生,不远的将来,欧洲一定会发生战争,只有杜邦获得独家制造火药的权力,国家和安全才有保障!”总统认为乔治的话不无道理,于是下令举行听证会,他打算听听各方面的意见。
听证会上,杜邦大胆发言,他说:不远的将来,欧洲一定会发生战争,在非常时期,由杜邦公司对火药制造业进行独霸,对于美国的安全保障,有百利而无一害。
参加听证会的陆海军司令、政府各部首脑和各大学教授听了杜邦的发言后,一致认同杜邦的观点。总统最后裁决:杜邦公司改组成三家公司。其实这是掩人耳目的做法,这样做,既免于违反“夏曼垄断禁止法”,又保护了杜邦公司。杜邦公司一分为三,实权仍牢牢握在杜邦堂兄弟手里。
果然不出皮埃尔预料。不久,欧洲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杜邦公司的火药供不应求。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杜邦向华尔街大阔佬摩根贷款1 400万美元。贷款之前,杜邦反复琢磨过,年息是6%,而且要拿公司股票做抵押;到时候如果还不起,公司就要落入摩根的掌握之中了。但他大胆地分析,美国迟早会介入欧洲战争,对火药的需求将猛增,到那时,杜邦公司将攫取巨大的利润。杜邦用贷来的巨款,创办了5个火药工厂,其中田纳西州的工厂是世界上最大的无烟火药工厂。
杜邦的预见太准确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方使用的火药,将近一半是由杜邦公司供应的。战争给杜邦家族带来滚滚财源,他们在战争中国共产党捞进10多亿美元的毛利,获得的纯利润达几亿美元。其中,每年纳税后的净收入达几百万美元。杜邦家族因此被诅咒为“战争贩子”,然而杜邦公司也因此从战前的一个三流上市公司跃居美国最大的企业集团。至此,庞大的杜邦帝国已经成形了。
同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推动下,美国的大老板们趁机大发战争财。由于美国保持中立,因而交战双方,都向美国各企业订货。除了火药,参战各国还大量采购军用汽车和卡车;美国国内汽车需求量也直线上升。由于迅猛地扩充发展,造成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资金短缺,职员的薪水都发不出来了。老板杜朗向银行贷款,但华尔街各银行受摩根商行控制,没有它的指示,谁也不敢轻易贷款给杜朗。通用公司快要走投无路了。
1917年4月6日,美国对德国宣战。美国政府将钢铁列入战争物资范围,规定对钢铁征收战争特别税。制造汽车离不了钢铁,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更是雪上加霜,股票狂跌。杜邦看准了时机,一下子买进了2500万美元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杜朗只好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的宝座,拱手让给了杜邦。杜邦握有美国通用汽车公司23%的股票。至此杜邦的事业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和领导者,或者
是管理者,不仅要有经营管理的才能,更需要有胆量。在日趋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如果没有一定的勇气和胆量,即使作出比较切合实际的预见,也不能很快地发展下去。正如杜邦第6任总裁皮埃尔所言:“即使看到前面的东西,如果不敢迈出去,也会得不到。”的确,皮埃尔·杜邦正是凭借自己胆量利用战争取得了商业上的胜利,创造了历史的奇迹。第四篇:沟通是教育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沟通是教育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他是个热爱学生的人,感 到跟学生交往是一种乐趣。他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学生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学生的心灵。在工作中,我们既要具有创新和探索精神,结合不同班级和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修改教育方法和技巧,更要适时搭建有效的沟通桥梁,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进而使师生达到相互了解,真正实现 教育的最终目标——育 人。近几年,我的具体做法归纳如下:
一、用坦诚做金钥匙,开启学生闭锁的情感之门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既细致又繁杂的工作。每个班 级的学生也是一样,同一个班级不同的学生又有很大的差异,正所谓“天下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应该艺术地运用不同的方法,坚持因人而异,有的放夭,从实际情况出发,就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研究发现:“如果老师凤坦诚的态度面对学生,学生也会逐渐向老师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得师生之间有更深刻的沟通。”
二、注意学生细微变化,善于“察颜观色”,当好心理医生
我校学生的年龄大都在十六、七岁,正处在心理发育的不稳定时期,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他们的变化并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影响学习。在日常工作中,我注意做到平等相待学生,尊重他们并能 真诚地帮助他们,和他们像朋友一样地谈心,使学生很信任我,这样就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三、得用班会,使沟通效果更良好
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认为:一堂好的班会,如果 能够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胜过一个学期的思想道德说教。
每周四上午的第三、四节课是班会时间。针对我班晚自习纪律较差的问题,在星期一时我说告诉同学们:“请大家课下仔细思考一下我班的纪律问题,可以围绕自己或班级进行总结,对自己提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要求,等到班会时进行讨论。”
经过三天的准备,班会个你一言我一语,谁也甘落后,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争取使我班成为全校纪律最好的班。效果下午自习课时就出来了,我像往常一样,走到了教室门口,隔 壁班教室里象开了锅的粥一样,而我班教室里鸦雀无声,完全不是以前的样子。我推门进去,看见大家都在认真地写作业,没有了平时聊天打闹的身影。我很欣慰。从那次班会后,我班的纪律越来越好,成绩也随之提高了很多。
总之,作为教育 工作者,除了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崇高的职业道德外,还要有良好的师表形象,做到爱岗敬业,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和孩子,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推心置腹地交流沟通这,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做一个学生欢迎、家长放心、领导满意的好老师。
第五篇:细节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基石
细节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基石
读罢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不禁击节叫好。这本书以大量鲜活生动的案例,以朴实深刻的语言,道出了这样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剔除浮躁、踏实工作,细致入微、精益求精,永远是获取成功的重要基石。
虽然这本书主要是为管理人士而作,但是注重细节、做好小事,对我们做人、做事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对做好本职工作意义尤为深远。面对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许多人不屑于做小事,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心浮气躁,眼高手低,最终却一事无成。其实,正如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先生所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那些高级领导人员所做的英明战略决策,绝非拍脑袋的发明,而是通过大量的数据收集、分析、整理,然后反复比较、优化选择得出来的,不关注具体细节的所谓战略决策,是不负责任的,也是注定要失败的。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做大事的机会并不多,脚踏实地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实做细,是工作岗位的客观要求,而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也是通向成功之路的基石。细节是一种创造,创新存在于点点滴滴的细节之中;细节是一种功力,可以培训出良好的素质;细节表现出一个人的修养,不经意间就受到大众的尊敬;细节体现出高超的艺术,精雕细琢的工作引人赞叹;细节之中蕴藏着机会,有时弹指之间就能转变命运;细节之中内涵着效益,往往精耕细作方能获取赞誉。
掩卷暇思,这本书对我有极强的教育意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国税机关工作人员,把自己的全部能量奉献给党、把自己的全部热情投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中,是我庄严的使命。为此,我认为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有所改进,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纷杂的社会,以高度的责任心、敬业心面对自己的工作。任何事情都是做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对工作负有责任心,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书中列举了一个十分恰当的例子,对于从事纳税评估工作的我震动很大:一个班50位大四学生,每人模拟填写一份增值税发票,结果填写完全正确的只有2人。作为学生,一张票据十几个栏目填写错了一两个栏目,老师还会给个70、80分,但作为企业或机关的职员,发票填错一栏,整张票就作废,那就是0分。而如果填写错了没有被及时发现,那就麻烦大了,就不只是0分的问题。纳税评估工作,大量的都是处理基础的、繁杂的、细小的、重复的事务。这些事做好了、做到位,短时期也许不见得有多大成就;而一旦做不好、做得不到位,就会影响日常税收征管工作或是损害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作为评估人员,我一定要克服身上还存在的浮躁心理,潜心工作,培养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不错过一个细节,不放过一个疑点,力争做到零差错,为分局整体工作做出应有的努力。另一方面,对于我们税务人员来讲,做到对细节的关心,其实也是为纳税人服务的真诚之心。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群众利益当成大事,并把这件大事寓于我们税务人员热情服务、周到细致的每一件小事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全局的行风建设作出贡献。
其次,要把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和敬业心体现到具体工作中,把严谨的工作态度贯穿于生活和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踏踏实实地勤奋工作,把日常各项工作和领导安排的一切事务真正做到位,出效率、出效益、出精品。汪中求先生在书中提出的理念,使我深深感到:再精妙的组织设计,再完美的规章制度,如果没有人去执行,或者执行不好,那也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作为一名普通的税务工作人员,我要将单位规章制度的每一个细节,贯彻到自己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不折不扣地严格执行。牢记国家税务人员的神圣职责,在工作中做一个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力求在日常工作中有所创新,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完善,更圆满。
“海不拒小流,方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故能就其高。”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淡于细节,认真做好每件小事,伟大却不期而至。我虽不求伟大,但力争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