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司法鉴定的责任制度

时间:2019-05-13 04:14: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六章司法鉴定的责任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六章司法鉴定的责任制度》。

第一篇:第六章司法鉴定的责任制度

第六章司法鉴定的责任制度

本章重点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司法鉴定的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纪律责任。司法鉴定责任是指涉及司法鉴定有关人员和鉴定机构在实施和管理司法鉴定活动中违反有关法律、道德和纪律规范应承担的不利后果。它主要包括法律责任、职业道德责任的执业纪律责任。这些责任构成了层级不同的司法鉴定责任体系,其中,首先责任和纪律责任属于职业责任,法律主要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以及国家赔偿责任。

本章学习要求:

应当了解司法鉴定责任的含义和意义;掌握司法鉴定责任的分类;掌握司法鉴定人、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管理机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形式和责任的承担方式。

第一节司法鉴定责任概述

一、司法鉴定责任的概念

广义的司法鉴定责任是涉及司法鉴定的有关人员和鉴定机构在实施司法鉴定活动或者管理司法鉴定活动中违反有关法律、管理规定、行业规则以及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所应承担的不利后果。

狭义的司法鉴定责任,专指司法鉴定的法律责任,是指涉及司法鉴定的有关人员和鉴定机构在实施和管理司法鉴定活动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所应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司法鉴定责任具有以下特征:

1、司法鉴定责任的主体是实施司法鉴定活动或者管理司法鉴定的有关人员和机构。

2、司法鉴定责任的承担以存在司法鉴定的法律规范、纪律规则和道德规范为依据,也包括聘请、指派的有关机关或者鉴定委托当事人与司法鉴定委托当事人与司法鉴定机构之间的合同。

3、司法鉴定责任是以存在违反有关司法鉴定法律规章、道德和纪律规范行为以及合同约定的行为作为责任产生的基础。

4、司法鉴定责任是在从事和管理司法鉴定活动中产生的责任。

5、司法鉴定责任是严格依照程序进行追究的责任。

二、司法鉴定责任的意义

1、有利于保障和提高鉴定的质量。

2、有助于促进司法鉴定秩序健康地发展。

3、有利于当事人对因错误鉴定造成的损害获得有效救济。

第二节 司法鉴定的职业责任

一、司法鉴定的道德责任

(一)司法鉴定道德责任的概念

司法鉴定道德责任是指从事司法鉴定的人员在司法鉴定执业活动中违反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要求或者道德操守所应承担的道义责任。

司法鉴定道德责任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司法鉴定道德责任具有自觉性

2、司法鉴定道德责任具有广泛性

3、司法鉴定道德责任具有特别的预防性

(二)司法鉴定道德责任承担的形式

1、司法鉴定道德规范的内容

(1)司法鉴定人应当忠于宪法和法律,忠于职守,坚持客观、科学、独立的鉴定原则,严格按照司法鉴定程序,开展鉴定业务工作,不受其他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的干预,维护国家法制的社会公平正义。

(2)司法鉴定人应当热情勤勉、诚实守信,尽职尽责地为委托人提供鉴定服务,客观、科学、独立、公正地出具鉴定报告。

(3)司法鉴定人应当敬业勤业,努力钻研业务,掌握执业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法律知

识和服务技能,注重陶冶品德和职业修养。自学司法鉴定人职业声誉。

(4)司法鉴定人应当严守国家秘密,保守委托人的商业秘密及委托人的隐私。

(5)司法鉴定人应当尊重同行,同业互助,公平竞争,共同提高执业能力和水平。

(6)司法鉴定人应当注重社会效益,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积极为确有经济困难的当

事人提供减免费用的鉴定服务。

2、司法鉴定道德责任承担的形式

(1)司法鉴定道德责任的构成:

一是司法鉴定道德责任应当是司法鉴定职业范围内的事情,司法鉴定人应当履行的法定或者约定义务而没有履行、未能完全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要求。

二是在客观上具有期待可能性。

三是司法鉴定人具有主观上过错。

(2)司法鉴定道德责任承担的形式。

主要有:教育警示、劝告批评等道德谴责。

(3)司法鉴定道德责任承担的程序。

司法鉴定人违反司法鉴定道德规范的,一般由司法鉴定协会根据情况给予道德谴责。对于情节较轻微的,给予教育警示;情节较重的,给予劝告批评;情节严重的,由省级司法行政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章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司法鉴定的纪律责任

(一)司法鉴定纪律责任的概念

司法鉴定纪律责任是司法鉴定主体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司法鉴定协会的规定而应当承担的执业责任。

特点:

1、司法鉴定纪律责任基于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违反执业内部纪律规范而产生。

2、司法鉴定纪律责任具有一定强制性。

3、司法鉴定纪律责任体现了惩戒的制裁性。

(二)司法鉴定纪律规范的内容

1、从事鉴定活动过程中的纪律

(1)司法鉴定人在司法鉴定业务活动中应当忠于事实、尊重科学、积极探求事实真相;

(2)坚持独立原则,司法鉴定人应当依法独立开展鉴定活动,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

预;

(3)司法鉴定人在执业活动中应当自觉回避;

(4)司法鉴定人在鉴定活动中应当严格遵守司法鉴定程序和相关行业的技术标准和规

范。

2、司法鉴定人与其他司法鉴定人之间纪律

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在鉴定执业活动中应当相互尊重,遵循公开、公平、有序的竞争原则,开展同业互助,共同提高鉴定水平。司法鉴定人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损害其他司法鉴定人威信和名誉。

3、处理与委托人之间关系的纪律

(1)司法鉴定人在执业活动中应当诚实信用,勤勉尽责地为委托机关和当事人服务,按

时、按质地完成委托的鉴定业务。

(2)严守执业过程中获知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其他委托人不愿公开的事项。

(3)不得与对方当事人或对方当事人委托的司法鉴定人合谋从事损害当事人的活动等。

4、出庭作证等方面的纪律。

司法鉴定人应当遵守诉讼活动和诉讼仲裁中的相关规定。如不得损害司法机关和仲裁机关的威信;不得违反审判庭和仲裁庭的纪律。

5、监督管理活动方面的纪律。

司法鉴定人在执业活动中应当自学接受国家司法行政部门和司法鉴定协会的检查、监督和管理,不得以隐瞒事实、弄虚作假、消极抵制等手段妨碍司法行政部门和司法鉴定协会的执业监督活动。

6、受理案件和业务收费方面的纪律。

司法鉴定人不得私自接受当事人应当廉洁自律,严格遵守各项财务管理规定。司法鉴定人不得私自当事人的委托,按照规定收取和使用鉴定费用,不得私自截留、非法挪用、私分和侵占鉴定费用,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向当事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索要或收受财物。

(三)司法鉴定纪律责任的承担形式

1、司法鉴定纪律责任的追究主体

司法鉴定纪律责任的追究主体主要为司法鉴定管理部门、司法鉴定协会以及司法鉴定机构。

2、司法鉴定纪律责任的追究程序

司法鉴定管理部门、司法鉴定协会以及司法鉴定机构对于违反司法鉴定纪律的主体,根据有关司法鉴定纪律规范,结合违反纪律情况的实际情况,依照程序分别给予通报批评、公布不良记录等纪律处分或者惩戒。

第三节 司法鉴定的法律责任

一、司法鉴定法律责任概述

(一)司法鉴定法律责任的概念

司法鉴定法律责任主要是指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员和司法鉴定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在执业或管理司法鉴定活动中违反有关司法鉴定法律法规规章的禁止性规定或者不履行法定义务(职责)所应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

1、司法鉴定法律责任承担主体具有多元化

2、司法鉴定法律责任承担的依据分属于不同的法律部门

3、司法鉴定法律责任是以违反法定义务(职责)或者约定义务为基础,责

任形式具有多样性

4、司法鉴定法律责任主要为过错责任

5、司法鉴定法律责任形式具有体系性

(二)司法鉴定法律责任的类型

1、根据法调整的利益不同,司法鉴定法律责任可分为公法上的责任和私法上的责任。

2、根据承担责任的主体不同,司法鉴定法律责任可分为单位法律责任和个人法律责任。

3、根据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司法鉴定法律责任可分为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国家赔偿责任。

二、司法鉴定法律责任的承担

司法鉴定法律责任的承担是指责任主体依法承受的不利法律后果的方式。承受这些不同法律后果的责任主体包括司法鉴定人、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行政部门管理人员。

(一)司法鉴定人的法律责任

司法鉴定人的法律责任是指司法鉴定人在司法鉴定执业活动中因为故意或重大过失,违反有关司法鉴定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约定的义务,应当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

1、司法鉴定人的民事责任

2、司法鉴定人的行政责任

3、司法鉴定人的刑事责任

(二)司法鉴定机构的法律责任

1、司法鉴定机构的民事责任

(1)司法鉴定机构的民事责任的双重性

(2)司法鉴定机构承担民事责任行为要件的双重性

(3)司法鉴定机构承担民事责任形式的单一性

(4)司法鉴定机构承担民事责任的优先性

2、司法鉴定机构的行政责任

(1)警告

(2)停止从事司法鉴定业务

(3)撤销登记

(三)司法鉴定登记管理的法律责任

1、司法鉴定登记管理法律责任的概念

司法鉴定登记管理法律责任是指司法鉴定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管理规范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2、司法鉴定登记管理人员的行政责任

司法鉴定管理人员的行政责任是指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司法鉴定的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的严重后果,尚未构成犯罪而应当承担的行政法上的责任。

3、司法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刑事责任

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的刑事责任是指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司法鉴定的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导致错误鉴定、虚假鉴定,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规定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

第二篇:论我国司法鉴定制度

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摘 要: 良好的司法鉴定制度会对法律的裁决产生积极影响,不仅有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也是保证案件质量、取信于民的机制之一。当前,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较为混乱,立法不完善,机构不健全,设置重复,管理分散,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我国现行的司法鉴定制度已不能适应当前司法公平、公正目标的追求。因此,应当借鉴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先进的司法鉴定制度,立足我国国情,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司法鉴定制度。

关键词: 司法鉴定制度; 现状; 改革; 完善

司法鉴定是一个国家鉴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鉴定制度的科学设置关系到一国司法制度是否公平、公正,是否体现了司法正义。由于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存在诸多问题,有必要对司法鉴定体制进行改革。

一、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现状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司法鉴定制度主要指专门鉴定机构的组织制度以及鉴定机构与鉴定人的活动方式。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研究通过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规定“国家对司法鉴定人员:和司法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制度,按照学科和专业分类编制并公告司法鉴定人员和司法鉴定机构名册。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对司法鉴定人员和司法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监督和名册编制工作„„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自侦部门除外)、司法行政机关不从事具体鉴动„„司法鉴定实行鉴定人负责制度。”

《决定》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司法鉴定体制进行了规范。

1.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自侦部门除外)、司法行政部门不设立单独的鉴定机构。

2.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内的自侦部门可设立鉴定机构。3.对社会鉴定机构实行准入制,符合《决定》规定的准入条件的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组织可依法设立鉴定机构。司法鉴定机构是司法鉴定人的职业机构。近年来,司法行政机关已经建立起的司法鉴定机构制度包括:(1)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辖制度,即在明确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机关是司法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机关的同时,确定了国务院司法行政机关和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各自的登记权限;(2)司法鉴定机构登记事项制度,确立的司法鉴定机构的登记事项包括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司法鉴定人、注册资产数额、鉴定业务范围等;(3)司法鉴定机构名称预先核准制度,即申请设立司法鉴定机构的名称由登记管理机关预先核准;(4)司法鉴定机构设立登记制度,包括设立原则、设立主体、设立条件、设立程序、设立文件等;(5)司法鉴定机构变更登记制度,包括变更类型、变更程序、变更文件、变更效力;(6)司法鉴定机构注销登记制度,包括注销类型、注销程序、注销文件、注销效力等;(7)司法鉴定机构检验制度,包括检验时间、检验材料等;(8)司法鉴定机构公告制度,包括设立登记公告、变更登记公告、注销登记公告、检验公告;(9)司法鉴定机构法律责任制度。

4.保证法官对司法鉴定结论的最终采信权。在我国,公检法三机关在各自的诉讼阶段可独立委托各自内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人带有较强的官方色彩。这种体制实际上是强调鉴定司法审查认证功能的极端。在这种体制下,司法鉴定结论仅仅成了一种证据材料,这与我国的法律定位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司法部于 2002 年 9 月 28 日出台的《司法鉴定机构鉴定管理办法》允许民办鉴定机构的设立,这也是我国司法鉴定体制的一个重大变革。从这种变革可以看出,我国的鉴定体制是朝着强化鉴定结论证据作用、弱化司法审查作用迈进的。英美法系对鉴定结论是否采信只能由法官或陪审团据其自由心证来自由裁量,大陆法系法院虽然将专家作为助手或辅助人员协助法官获取或评估证据,但法院对有关证据仍是自由评估。虽然我国在立法上并没有直接规定赋予法官自由心证评价证据的权力,但我国法官依职权根据证据对案件事实予以认定,这在实质上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具有相同的含义,即对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必须建立在全面、客观的基础上。

5.由司法行政机关对各类司法鉴定人员与司法鉴定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司法鉴定人员是司法鉴定工作的具体承担者。2000 年 8 月 14 日,司法部颁布了《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单行的司法鉴定人管理规范。近年来,司法行政机关初步设计的司法鉴定人制度包括:(1)司法鉴定人类型制度。根据司法鉴定范围不断拓宽和司法鉴定分类管理的需要,司法行政机关确定了资格型司法鉴定人和专聘型司法鉴定人两类。(2)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制度。按照社会公认、国际认可的原则和立足实际、整体推进、分布实施、逐步完善的工作思路,对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的取得和授予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考核制度。(3)司法鉴定人员职业证书制度。在国家有关职业资格制度尚未全面确立的情况下,目前大部分省级司法行政机关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二次准入制” 建立了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书制度。(4)司法鉴定人名册制度。(5)司法鉴定人执业权利制度。司法行政机关较为全面地规定了司法鉴定人的各项职业权利。(6)司法鉴定人执业义务制度。司法行政机关较为全面地规定了司法鉴定人的各项职业义务。(7)司法鉴定人职业责任制度。司法行政机关根据自己的法定职权初步规定了司法鉴定人的各项执业责任。(8)司法鉴定人职务任职资格制度,等等。

二、对完善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思考

通过对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现状分析和对西方两大法系司法鉴定制度特点的介绍,我们不能说哪种做法更好,一项法律制度的建立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具体国情的制约。要想从制度上健全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就必须克服我国现行司法鉴定制度中的缺陷,引进国外合理的司法鉴定的理念和制度,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公正地完善司法鉴定制度。

(一)制定并完善司法鉴定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法中关于“鉴定”部分的条款,修改并统一各行业司法鉴定的规则和标准,以规范司法鉴定的各项业务工作。待条件成熟时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出台一部相对完善的鉴定法规并制定出相应的监督条款和救济条款。

(二)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做法,建立相对统一的司法鉴定体系

1.司法部及各地的司法局负责各级鉴定机构(包括各级侦查机关的鉴定机构)的登记、审批、考核和年审工作,进一步规范鉴定机构鉴定权的授予条件、人才条件、设备要求以及提高资信程度的各项措施。

2.司法部负责组建国家司法鉴定委员会,负责鉴定人的考试、资格审查培训及资格证书的发放及管理等工作。公安机关行使刑事侦查职能,虽然法律要求其既要注意对犯罪嫌疑人不利的事实和证据,也要注意对犯罪嫌疑人有利的事实和证据,但特定的诉讼地位决定了其往往更注意对犯罪嫌疑人不利的事实和证据,而疏于注意对犯罪嫌疑人有利的事实和证据。由于鉴定人员与侦查人员同出一个单位,甚至共同承担侦查任务,难免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侦查人员追诉倾向的影响,在鉴定过程中也更注意对犯罪嫌疑人不利的事实和信息,而疏于注意对犯罪嫌疑人有利的事实和信息,检察机关也是如此。法院虽不承担追诉职能,但其一旦要求重新鉴定,即表明其对原鉴定结论持怀疑态度,鉴定人员与审判人员同出一个单位,鉴定人往往受到审判人员预断的影响而难以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鉴定人员与审判人员同出一个单位,还可能导致审判人员碍于与鉴定人员的熟人关系而很难对鉴定结论进行客观、公正的审查判断。因此,鉴定人员应当由一个相对中立的机构进行管理。

3.实行鉴定人鉴定等级制度。按照鉴定人所学专业、擅长的专业技术、从事专业的时间和专业考试成绩等综合设定本专业三级鉴定等级制度,具体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鉴定资格证书,按照鉴定人掌握的专业技术水平、执业范围、实际鉴定的项目、主要业绩等开展司法鉴定。具有初级、中级职称的鉴定人员可以经过考试申请中级或高级职称,以承担更为复杂的司法鉴定。

4.保留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的部分鉴定权。为了侦破突发性刑事案件、防止泄露侦查秘密,需要保留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的技术鉴定部门,以便及时分析案情,明确侦查方向,为破案提供线索,最终侦破刑事案件,但鉴定的种类和范围可根据案件侦破的需要和司法鉴定的行业标准进行规范和限制。如当某地发生突发性刑事案件时,法医及痕迹鉴定技术人员必须立即到达现场提取据,以发现线索和制订破案方案,此时如果从其他部门聘请鉴定人则不利于迅速侦破案件。又如铁路沿线发生重大刑事案件,为了不耽误正线行车并及时侦破案件,需要公安机关技术鉴定人员迅速赶到案发现场,以便提取和保全证据,为迅速侦破案件并安全通车提供必要的条件。因此,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自行启动鉴定程序的案件一般限定于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等,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财产罪及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等需要启动鉴定程序时应向法院提出申请。前三类案件由于一是涉及国家机密,二是证据难以保全,三是如不迅速作出初步鉴定则可能耽误战机,影响及时破案。相反,后三类案件及检察机关在侦破职务犯罪案件时,往往都是案件发生一段时间后才被举报,大部分由文书司法鉴定和司法会计鉴定,且证据容易保全,在需要进行技术鉴定时有充分的时间聘请专门的技术鉴定人员,因而在需要司法鉴定时,可向法院提出申请。同样,需要对证据进行技术鉴定的公诉案件和被害人的自诉案件,法院有充分的时间聘请专门的技术鉴定人员进行鉴定。

(三)法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是有权决定启动鉴定程序的主体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及当事人要实施鉴定,必须向法院提出申请(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因侦破刑事案件需要可自行启动鉴定程序),然后从国家司法鉴定委员会制定的名册中按专业随机选定鉴定人进行专门鉴定。为了维护控辩双方各自的合法权益,规定双方可以聘请专家担任技术顾问。他们既不是鉴定人,又不是证人,但可作为控辩双方的技术代表,有权了解鉴定活动的情况,向鉴定人提出问题,给予当事人一定的咨询意见等,其目的是协助法官查明案件真相。如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的技术鉴定人员没有鉴定人资格证书或者没有自愿登录国家司法鉴定委员会实施的《司法鉴定人名册》,其鉴定结论只能作为侦破案件的参考意见。如要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需要向法院提出申请,聘请鉴定人进行重新鉴定;如果检察机关、法院或者诉讼当事人对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的技术鉴定有异议,可向法院提出重新鉴定申请,由法院决定是否重新鉴定。

(四)确立鉴定人责任机制,全面实施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确立鉴定结论的质证、认证制度从理念上看,鉴定人是中立的,因为鉴定人与案件无利害关系,且不为案情所蛊惑,只就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检验或研究所观察到的现象、结果,并据此给出鉴定结论。但因为鉴定结论必将为诉讼一方用做支持其诉讼主张或诉讼请求的证据,所以鉴定结论必将受到相对抗的诉讼另一方的质疑。质证作为当事人的基本权利,是审查证据的必要手段,就是直接让当事人与证人、鉴定人、勘验人面对面地开展庭审。

(五)树立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司法鉴定原则

司法鉴定人员在鉴定活动中要本着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客观公正的态度,严格遵守科学操作规程,特别要重视对涉案物品是否为原物的审查,供应鉴定用的检验材料必须是公检法等机关通过法定程序收集的与案件有关的物品和痕迹等。如果在鉴定时不能提供涉案物品,鉴定人员要根据委托部门提供的涉案诉讼参与人、犯罪嫌疑人供述的涉案物品名称、品牌、型号、购置时间、使用年限、新旧程度、原始发票等情况以及司法解释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鉴定结论,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受案情、外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而违背客观事实,造成鉴定结论的偏差。总之,健全与完善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是形势的需要和法制建设的需要。贯彻公平、公正以及司法正义的原则,就必须吸取西方先进国家的合理制度,结合我国国情,不断完善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以适应我国刑事、民事、行政审判的需要,从而为我国鉴定体制的整体改革铺平道路。

第三篇:司法鉴定回避制度

司法鉴定回避制度

司法鉴定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委托人和利害关系人也有权要求其回避,司法鉴定回避制度。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证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的;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

委托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要暂停参与该鉴定工作,但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司法鉴定人的回避,在接到申请三日以内,由鉴定机构负责人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机构负责人担任鉴定人的回避,要在收到申请三日以内提交机构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委托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对回避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鉴定机构对于复议申请,要在收到申请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书面通知复议申请人,司法鉴定《司法鉴定回避制度》。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该鉴定工作

2.回避制度是我国司法鉴定制度中一项基本制度。既是司法鉴定人的义务,又是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鉴定人回避的权利。这一制度在我国的法律、司法鉴定法规和部门规章中有明确规定。

司法鉴定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不自行回避的,委托人、诉讼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有权要求其回避:担任过本案的侦查员、检察员、审判员的;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近-亲属的;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担任过本案的证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司法公正的。

社会鉴定机构的鉴定人本人提出回避或委托人、当事人涉及利害关系人认为司法鉴定人应当回避而提出申请的,由司法鉴定人所在的司法鉴定机构决定;司法机关内设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人本人依法请求回避或诉讼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要求其回避的,由其所在司法机关决定。在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个争议颇大的问题与回避制度有关。有的认为,侦查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是“自侦自鉴”、“自检自鉴”、“自审自鉴”,属于违法办案;有的坚持认为,侦查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是依法设立鉴定机构,鉴定人依法实施鉴定职能,属于依法办案。

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19条、第121条、第140条、第158条......

第四篇:司法鉴定受理制度

司法鉴定所受理制度

第一条为规范司法鉴定活动,保证司法鉴定质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机构接受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委托的进入诉讼程序的司法鉴定案件。司法鉴定人不得私自接受委托,不得私自收费。

第三条受理司法鉴定事项的条件:

(一)委托要求在本机构业务范围之内;

(二)委托方出具正式委托书;

(三)委托方提供全面、客观、真实的鉴定材料(文书资料和检材)。

因提供的鉴定材料虚假或不全面而出现的错鉴,由委托方负责。

第四条委托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委托方全称及印章(个人委托时:委托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和印章);

(二)委托事项;

(三)简要案情;

(四)鉴定目的和要求(不能要求鉴定人对案件的事实作出法律评价);

(五)委托日期;

(六)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以上各项内容不明确或不完全的,要求委托方予以修改或补充。

第五条本机构对委托书内容、委托事项、送鉴材料等项目进行审核后,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如下程序:

(一)符合受理条件的,当时能够决定受理的,本机构与委托方签订《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合同》;

(二)当时不能决定是否受理的,本机构向委托方出具《司法鉴定委托材料收领单》,在收领委托材料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1、符合受理条件的,决定受理的,本机构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合同》;

2、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决定不予受理的,退回鉴定材料并向委托人书面说明理由。

对于函件委托的(需附有关鉴定文书资料和检材),本机构在收到函件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书面答复。

对于符合受理条件的委托,不得无故拒绝受理。

第六条决定受理后按有关收费标准确定收费数额和收费方式并告知委托方。

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本机构不予受理。

(一)委托要求不明确或超出本机构业务范围、技术条件和鉴定能力的;

(二)提供的鉴定材料不具备鉴定条件的,或者与鉴定要求不符的;

(三)委托的鉴定案件与本机构有利害关系的;

(四)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试行)》规定的。

第八条根据需求,可以公开本机构司法鉴定人的基本情况,供委托方进行选择。

第九条本机构与委托方签订《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合同》后,由专人进行合同的登记、编号和办理收费等有关手续。

第十条违反本规则第七条规定的,本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追究机构负责人和过错人的责任。

第五篇:司法鉴定管理工作各项制度

司法鉴定管理工作各项制度

时间:2010-04-21 23:45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783次

一、司法鉴定人享有的权利

1、了解、查阅与鉴定事项有关的情况和资料,询问与鉴定事项有关的当事人、证人等;

2、要求鉴定委托人无偿提供鉴定所需要的鉴材、样本;

3、进行鉴定所必需的检验、检查和模拟实验;

4、拒绝接受不合法、不具备鉴定条件或者超出登记的执业类别的鉴定委托;

5、拒绝解决、回答与鉴定无关的问题;

6、鉴定意见不一致时,保留不同意见;

7、接受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

8、获得合法报酬;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二、司法鉴定人应当履行的义务:

1、受所在司法鉴定机构指派按照规定时限独立完成鉴定工作,并出具鉴定意见;

2、对鉴定意见负责;

3、依法回避;

4、妥善保管送鉴的鉴材、样本和资料;

5、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6、依法出庭作证,回答与鉴定有关的询问;

7、自觉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8、参加司法鉴定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三、司法鉴定人职业道德守则

1、司法鉴定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遵从社会公共道德规范。

2、司法鉴定人应当讲求社会效益,为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服务。

3、司法鉴定人应当依法执业,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开展鉴定活动。

4、司法鉴定人应当加强学习,始终保持过硬的专业技术和业务能力。

5、司法鉴定人应当遵循独立原则,坚持科学立场,忠于事实真相。

6、司法鉴定人应当保持职业谨慎,严格遵循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

7、司法鉴定人应当廉洁自律,诚实守信,尊重同行,公平竞争。

四、司法鉴定人执业纪律规范

1、司法鉴定人不得以个人名义接受鉴定委托,不得私自向委托人或鉴定事项的利害关系人收取任何费用、礼品或谋取任何利益。2、司法鉴定人不得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司法鉴定机构中执业,接受其他组织或鉴定机构的聘请,参加特定事项鉴定应当事先得到所在司法鉴定机构的准许。

3、司法鉴定人不得承揽司法行政机关核定执业类别和业务范围以外的司法鉴定业务,对超出自身专业能力的待鉴事项不得发表鉴定意见。

4、司法鉴定人不得无故拒绝承接所在司法鉴定机构指派的鉴定业务,对已承接的鉴定事项应当在规定或约定的时限内完成。

5、司法鉴定人不得明知自己有应当自行回避的情形而不及时告知所在司法鉴定机构并主动提出回避。

6、司法鉴定人不得将应由自己亲自完成的鉴定事项转交他人代理,对鉴定辅助人员参与的工作应当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

7、司法鉴定人不得故意发表或唆使他人发表错误、失实的鉴定意见,不得违背行业操守、草率处理任何与鉴定有关的事项。

8、司法鉴定人不得单独会见待鉴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必要的调查、询问等工作应当与所在司法鉴定机构安排的其他人员共同进行并制作笔录。

9、司法鉴定人不得无故拒绝履行依法出庭并回答有关问题的义务。

10、司法鉴定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或公开执业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也不得利用其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

11、司法鉴定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贬损同行的声誉,不得以虚假宣传、预先约定结论、承诺给付回扣、限制竞争等不正当手段争揽业务。

12、司法鉴定人不得以隐瞒事实、弄虚作假、消极抵制等手段妨碍司法行政机关的执业监管活动。

五、司法鉴定职业行为规范承诺

1、坚决执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及司法部《司法鉴定机构管理办法》和《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

2、自觉遵守司法鉴定程序、执业规则、技术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维护司法鉴定公信力和可靠性,确保司法鉴定质量。

3、认真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业规定,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实行公开平等竞争,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

4、不搞虚假宣传,不私自接受委托,不私自收案、收费,不随意提高收费标准,不接受当事人的宴请和礼品。

5、不泄露国家机密、委托人(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不损坏、丢失委托人和当事人鉴定资料及材料。

6、依法履行鉴定人的权利和义务,依照回避条件和程序自行回避,按时完成鉴定事项,按时出庭作证。

六、鉴定委托人、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1、鉴定时需持有载明委托事项、鉴定要求以及简要案情,并提供全面、客观、真实的鉴定材料。

2、因提供的鉴定材料虚假或者不完全而出现的错鉴,由委托人负责。

3、被鉴定人送鉴的材料不具备鉴定条件的,或者与鉴定要求不符的司法鉴定机构不予受理。

4、补充鉴定材料未及时送达或者已送鉴定材料经审查达不到鉴定要求,通知委托单位后、15日后未领取,鉴定机构应将鉴定材料退回委托单位。

5、本鉴定机构依据委托机关委托事项根据鉴定标准进行收费,并出具正规的发票。

6、须填写受理登记表。鉴定单位与被鉴定人签订鉴定协议。

7、委托人可以根据机构提供的司法鉴定人的基本情况,经领导审批可自主选择两名或两名以上的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

8、鉴定一般两周内完成,特殊鉴定一月内完成。需急用鉴定的,应根据标准收取加急费。

9、在鉴定未发出前应积极配合鉴定机关做好各项检查。不能无理推托。

10、有权要求公正科学做出鉴定,但鉴定结论达不到要求的,不得无理取闹,否则,据情节轻重,依法追究其行为责任。

11、如需专家会诊的,应按要求缴纳会诊费。

1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权提出申请司法鉴定人回避。① 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近亲属的。② 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③ 担任过本案的证人、勘验人、辨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④ 与本案双方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司法鉴定公正的。

13、应客观反映损伤经过,不可弄虚作假。

七、司法鉴定委托受理程序

1.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案件,民事案件当事人、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委托,实行统一登记。

2.接受委托时要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委托材料收领单》,并在7日内作出是否受理决定;对不能受理的,要在退回材料时向委托人作出书面说明。

3.司法鉴定机构从受理委托之日起一般在15日内作出司法鉴定文书,并由司法鉴定机构主管业务负责人签发,如需延长的,向委托人说明,可延长30日;复杂疑难案件、经机构主管业务负责人批准,可延长60日内,法医精神病鉴定一般在60日内完成,鉴定过程中需要补充材料的鉴定不计入时限。

4.在鉴定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既终止鉴定并返回有关鉴定材料向当事人说明理由:①委托人要求终止鉴定的:②出现不可抗力致使鉴定无法继续进行的:③确需补充鉴定材料而无法补充的:。5.司法鉴定人按司法机关或仲裁机构的要求按时出庭。6.委托人按收费标准,在签订委托受理合同后,交纳鉴定费。

八、司法鉴定委托注意事项

1.委托主体是否合法。侦查、起诉、审判程序中公安、检察、审判机关委托的案件;

2.委托程序是否合法。是否属于进入诉讼程序的司法鉴定; 3.是否属于司法鉴定的受案范围。

4.鉴定请求是否明确、具体,鉴定请求是否超越了鉴定的范围; 5.鉴定所需的原始材料及检材是否齐备; 6.委托人及其当事人是否回避的请求。

九、收案登记制度

一、接受司法鉴定委托实行统一登记,收案时要详细登记委托人、委托时间、委托请求、送鉴材料等。

二、接受委托时要认真核对、填写《司法鉴定委托材料收领单》并在7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凡是受理的要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合同》,并缴纳鉴定费;不能受理的要即时退回材料并向委托人作出书面说明,三、司法鉴定机构从受理委托之日起,一般在15日内作出司法鉴定文书,并由鉴定机构负责人签发,如需延长的,向委托人说明,可延长60日完成;鉴定过程中需要补充材料的鉴定不计入时限。

四、在鉴定过程中,因鉴定材料不全,无法鉴定的或委托人要求终止鉴定的以及出现不可抗力致使鉴定无法的,应当立即终止鉴定,并返还有关鉴定材料,向委托人、当事人说明理由。

十、回避制度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近亲属的。

2、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勘验人、辨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4、与本案双方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司法鉴定公正的

十一、出庭制度

1、依据法律规定,委托人要求鉴定人出庭质证的,司法鉴定所应当组织鉴定专家依法出庭参与质证。

2、司法鉴定所接到司法机关出庭通知书后,以所名义给专家下发出庭通知单,并通知专家所在单位进行协助。、司法鉴定所可以指派一至两名鉴定人出庭,并由司法鉴定工作人员做好出庭记录。

4、鉴定人出庭费依据有关规定支付。

5、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涉及的专业性问题要求专家解答,委托人决定请鉴定专家予以解答的,司法鉴定所可以组织召开专家咨询会,请委托人、当事人到场,由鉴定专家就鉴定涉及的专业性问题做出答复,司法鉴定所应当做好记录。

十二、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

为提高司法鉴定人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不断增强鉴定人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确保司法鉴定质量,特制定以下制度。

1、学习培训内容包括综合和专业知识两个方面

①综合知识:与司法鉴定工作和诉讼活动相关的法律知识,国家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司法鉴定工作的有关规定等; ②专业知识:司法鉴定业务、技术操作规范、专业方面的理论和实务等。

2、司法鉴定机构对每一位鉴定人建立学习培训档案,记载司法鉴定人参加司法行政机关、专业技术培训、本行业及本机构专业技术培训和个人自学的全面情况。

3、认真组织参加司法行政机关举办的各类培训。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知识培训,每季度组织一次专业知识学习:提倡全体司法鉴定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鼓励司法鉴定人员总结归纳司法鉴定经验成果,撰写理论研讨文章。

4、指定司法鉴定人参加在职或脱产培训,被指定的司法鉴定人无特殊原因不得拒绝参加培训。在职培训和脱产培训的主要方式是①聘请专家、学者及专业人士授课:②司法鉴定人员外出参加学习、进修、参观、访问、交流等。③结合典型学例组织开展业务研讨。

5、年初制定司法鉴定学习培训计划。年底进行司法鉴定学习培训总结、每次司法鉴定学习培训均应组织考试、考核,成绩列入司法行政部门学习培训档案并作为奖惩的参考依据。

6、参加年检时,应当向司法行政机关提交机构司法鉴定学习培训工作总结报告和相关证明材料,同时要求司法鉴定人在执业报告中汇报学习情况

十三、法律责任追究

1、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经登记,从事已纳入本办法调整范围司法鉴定业务的,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停止司法鉴定活动,并处以违法所得一至三倍的罚款,罚款总额最高不得超过三万元。

2、司法鉴定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司法行政机关依法给予警告,并责令其改正:

①超出登记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开展司法鉴定活动的;

②未经依法登记擅自设立分支机构的;

③未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的;

④出借《司法鉴定许可证》的;

⑤组织未取得《司法鉴定人执业证》的人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

⑥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司法鉴定委托的;

⑦违反司法鉴定收费管理办法的;

⑧支付回扣、介绍费,进行虚假宣传等不正当行为的;

⑨拒绝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监督、检查或者向其提供虚假材料的;

⑩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3、司法鉴定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司法行政机关依法给予停止从事司法鉴定业务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处罚;情节严重的,撤销登记:

①因严重不负责任给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②具有本办法第2条规定的情形之一,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③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骗取登记的;

④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4、司法鉴定机构在开展司法鉴定活动中因违法和过错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按照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执行。

5、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6、司法鉴定机构对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十四、财务管理制度

1、按有关规定开设银行账户、建立会计账目、选聘执业会计师、规范财务收支。

2、收入为统一收取的司法鉴定费用。

3、支出包括下列内容: ①签定活动成本性支出;

②人员工资、社保费用、奖金和福利; ③.固定资产的更新和投入: ④交纳各项费用:

⑤其他业务活动的正常开支。

4、财务收支均由主任一支笔审批,未经主任签字批准,财务人员不得办理任何财务收支事项。

5、经费结余部分按比例提取作为下列基金: ①10%用于固定资产折旧费; ②20%用于风险基金; ③20%用于教育培训基金; ④50%用于发展基金。

6、财物属集体所有,任何个人不得挪用、转移、私分。

7、加强财务管理监督,定期实行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公布财务收支情况。

十五、档案管理制度 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建立司法鉴定档案管理制度。建档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遵循文书材料的形成规律和特点,分类立卷,集中保管。

司法鉴定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种,永久为50年以上,定期为30年以下。档案管理实行“谁鉴定谁立卷、案结卷成、按期归档”的原则,对鉴定材料整理归档应采取按职能分类,按项目立卷,按时间排序,按要求登记归档。司法鉴定档案应当包括下列材料:

1、案卷封面;

2、卷内目录;

3、委托书;

4、委托合同;

5、收费票据复印件;

6、回避告知书;

7、鉴定方案;

8、检查(勘察)记录;

9、讨论记录;

10、鉴定文书签发稿;

11、鉴定文书副本;

12、与鉴定有关的其他材料;

13、出庭记录(专家咨询会记录);

14、反馈记录单;

15、备查表;

16、卷底。

十六、司法鉴定机构印章管理制度

1、公章、信函应指定专人保管

2、建立公章使用登记制度、登记时应注明盖印章材料的发送单位、内容、份数、签发人、经办人。

3、凡以鉴定机构名义发文件、信函报表、材料及签订协议等、均应由机构负责人签字或授权人批准后盖章。业务报告盖章时必须查验发文稿、交款凭据、业务受理委托书、按批准的份数加盖公章。

4、印章保管人应妥善保管并按本制度亲自加盖印章、不得私自将印章交给他人保管或使用。

5、未经批准印章保管人员擅自用印或不按规定用印、将追究其个人责任。

十七、政治、业务学习制度

1、每周星期五下午为政治业务学习时间;

2、政治学习由主任或副主任主持,学习内容主要为政治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上级文件和专题教育。

3、业务学习分组进行,根据业务活动需要安排学习内容,主要是相关的最新业务动态、业务研究、业务疑难点讨论。

4、集体学习要按时到会,记学习笔记、写学习心得,发表意见,参加研讨,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

十八、会议制度

1、司法鉴定人会议制度、民主管理内部重大事务。

2、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必要时可由主任或三分之二的执业司法鉴定人提议召开。

3、会议由主任主持,或主任授权副主任主持。

4、会议须由三分之二以上执业司法鉴定人参加方能召开,会议决议由参加会议的人数三分之二通过方能有效。

5、会议行使下列职权:①制定、修改章程;②制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③制定管理制度④选举、罢免主任⑤审议工作制度⑥审议财务预算和决算、重大财务开支项目⑦审议聘用、解聘、奖励、处分和错鉴的追偿责任⑧决定人员的工资、福利、奖金的分配方式⑨其他需要审议的事项。

6、会议闭会期间,日常业务活动和行政管理重大事务性问题,由主任或副主任召集鉴定人参加的事务会议讨论决定,事务会议每月召开一次

十九、值班制度

1、鉴定工作人员实行轮流值班,值班人员要遵守上下班时间,不得迟到早退。

2、值班人员负责接待当事人,认真负责地回答咨询,态度诚恳,热情服务,按受理案件程序办理相关业务。

3、值班人员工作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请示报告,或向有关司法鉴定人通报,妥善处理,不得推诿。

4、值班人员负责办公室卫生保洁工作,保持办公室设施摆放整齐,办公环境干净整洁。

5、值班人员负责接收传递业务,对重要公文,鉴定材料和相关物品要及时转交归档,防止延误或丢失。

6、值班人员不得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严禁接受当事人双方的礼品或利益。

7、值班人员在岗时,要认真完成本单位或上级管理部门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和任务。

二十、司法鉴定文书制作

司法鉴定文书一般由标题、编号、制作日期、绪言、书证摘要、检查所见、分析说明、鉴定结论、鉴定人、附件等部分组成。

1、标题:×××司法鉴定所×××鉴定书,2号黑体,居中;

2、编号:包括机构代字、年份;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住(即1不编为001):如:“阜公平残鉴字[2006]第18号”

3、制作日期:鉴定书签发日期,4号黑体,居右;

4、绪言:包括委托机关(单位、部门)名称、鉴定请求、被鉴定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住所地及其职业)、送鉴材料(卷宗、病历、放射线片、CT片、图纸及其他材料)、简要案情、鉴定时间、鉴定地点。“绪言”4号黑体,其他4号仿宋体。

5、书证摘要(4号黑体):包括病历、原鉴定结论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6、检查所见(现场勘察):字号同上;

7、分析说明:字号同上;

8、鉴定结论:字号同上;

9、鉴定人(4号黑体):在鉴定人姓名后加盖名章;

10、附件(4号黑体):包括对鉴定书起说明、补充作用的图片照片等(4号仿宋体)。

司法鉴定书的打印、校对、送交由司法鉴定负责同志签发、送达。

下载第六章司法鉴定的责任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六章司法鉴定的责任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司法鉴定材料接收保管制度

    司法鉴定材料接收保管制度 第一条 根据《河南省司法鉴定条例》及司法部《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我鉴定所可以接受公安、检察、审判机关、保险、律师事务所......

    司法鉴定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司法鉴定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第一条 为加强对司法鉴定活动的监督管理,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司法鉴定机构及司法鉴定......

    司法鉴定所信访接待制度

    信访接待制度第一条 为了在信访工作中更好地体现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来信来访人员的合法权益,规范信访及接待行为,根据《信访......

    简述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

     简述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 文/北京市集佳律师事务所 李洪江【摘要】本文试图从我国民事诉讼领域关于司法鉴定的法律规定、启动主体、性质、证明力等方面论述目前我国司法鉴定......

    司法鉴定援助制度思考措施

    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但现行的法律援助尚未对需要司法鉴定的弱势群体开展,如何建立司法鉴定援助制度是健全法律援助制度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建立司法......

    司法鉴定错鉴追究制度

    司法鉴定错鉴追究制度为严肃司法鉴定人的执业纪律,增强其责任意识,确保鉴定质量,根据司法部的《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1、本制......

    责任制度

    安全工作责任制度 为切实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强化管理,根据省、市、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的文件通知和要求,按照“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检......

    责任制度

    长乐漳港大和药店 质量管理责任目录 1、企业负责人质量责任………………………………………1 2、企业质量负责人责任……………………………………2 3、质管员质量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