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湖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对湖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
(来源: 《中国农民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发布时间: 2011-06-30)
——摘自《中国农民合作社》2011年6月总第25期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形成科学严密的组织架构,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都对创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中央根据我国农村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对实施好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做出的重大部署。如何正确理解和深入贯彻好中央的重要决策?最近,我们对湖南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感到加强合作社党建工作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已经成为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的一项战略任务。
基本特点
近几年来,湖南的合作社加快发展,截至2010年9月底,全省合作社发展到6341家,带动农户257万户。2010年1-9月新增合作社2291家,是2009年全年新增数量的2.8倍。这种新型农村基层组织的迅速发展,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湖南各级党委、政府因势利导,积极探索,对开展合作社党建工作进行了有益尝试。目前,全省已有512家合作社成立了党组织,其中单独成立党支部的163家,合作社党组织与村党支部合并设立的349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合作社正在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推力量。湖南是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试点省,近几年来,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中,合作社不仅发展速度很快,而且逐步覆盖到粮食、生猪、柑桔、茶叶、棉花、水产等主导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领域,带动的农户越来越多,逐步成为农村市场经济的主体。
株洲市2009年初还只有合作社35家,到2010年9月已发展到337家。毗邻广东省的郴州市宜章县脐橙、杨梅、蔬菜、养猪、养鸡等农业支柱产业都成立了合作社来带动。有的合作社成员不仅跨乡、跨村,而且跨县、跨市州,辐射半径不断扩大。隆平种粮合作社已在7个市的15个县发展种粮分社25个,已有1万多种粮农户加入合作社。一些传统产业过去因无法抵御市场风险而濒临萎缩,成立合作社后,产业发展焕发生机。益阳市安化县是全国柑桔生产大县,过去以一家一户生产经营为主,无力应对市场冲击,桔农饱受“增产不增收”之苦,一度出现桔农砍树现象。该县成立阿香柑桔专业合作社以后,对柑桔产业实行品种、技术、销售等统一服务,桔农收益大增。目前,合作社已吸收成员3800多户,带动农户近万户,柑桔生产基地发展到2万5千多亩。
二是农村党员干部正在成为引领合作社发展的骨干力量。调查中发现,农村党员干部是推动合作社发展的生力军。目前全省由党员骨干领办的合作社有1593家,占总数的31%,合作社理事会成员中党员占50%以上。张家界市有合作社135家,其中由党员骨干领办的90家,占66.7%。湘潭市由党员骨干领办的合作社占55%。安化县参加合作社的农户中,有30%是党员。特别是发展比较规范、带动能力较强的合作社,一般都是由党员骨干领办或担任法人代表。湘潭县响水乡青竹生猪专业合作社是青竹村党支部书记卢国良在2002年3月发起成立的,目前合作社已吸引附近10多个村的378户养猪大户成为成员。青竹村年出栏生猪2.8万头,人均17.5头,年出栏生猪超过500头的大户有15户,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0400元,是成立养猪合作社前的5倍多。
三是合作社党组织正在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新生力量。作为适应农村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变革而诞生的新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合作社党组织不仅在党建形式上是一个创新,而且大都基本素质较高,通过合作社有效融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领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和战斗力。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合作社党员的年龄、文化结构明显优于其他农村基层党组织,年龄在45岁以下的占52.6%,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6.9%,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的占13.5%,大多数党员是农村经济能人,党员队伍充满活力。安乡县、宜章县、岳阳市君山区等合作社党建工作抓得好的地方,当地党委、政府把合作社的党组织建设作为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素质的突破口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可以预见,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及其党建工作的加强,合作社党组织必将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力量。
主要模式
从目前各地进行的探索看,合作社的党组织建设主要有以下4种模式:
与村党组织合并组建。在现有的合作社中,有相当一部分合作社的领办人是村党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合作社理事会成员既是经济能人,又大都是村党支部成员或党员骨
干,这样的合作社基本上采取了依托村党支部设立党组织的模式。湘潭市石鼓镇大坪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都是养猪大户,同时担任村养猪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副理事长,养猪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的主要成员都是村党支部成员,两个支部合并设立,共同开展活动。
按合作社发展规模单独组建。目前,越来越多的合作社开始跨地域、跨行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这些合作社大都单独成立党组织,有的隶属合作社总部所在乡镇党委管理,有的挂靠在县级行业主管部门党委,有的由县委组织部门管理。宜章县乐水养鸡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分布在11个乡镇,该合作社于2009年11月成立了党支部,支部书记由合作社总部所在镇的常务副镇长兼任,合作社理事长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支部成员分布在4个乡镇,定期集中开展党组织活动,每个支部成员负责一个片区的经营管理服务。有些规模较小的合作社,党员人数不多,一般成立党小组,由上级党组织派出党建指导员。
合作社联合组建。一些合作社单独成立党组织的条件尚不成熟,又是从事相同行业,一般采取多个合作社联合设立党组织的模式,既健全了党的组织,又促进了行业整合。比如,安乡县棉花流通协会、凝福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白家棉花病虫害专业防治合作社在县委组织部、县农经局的指导下,组建了县棉花协会党支部,组织关系由县农经局党总支托管,党支部成立后,3个合作社实现了“强强联手”,承揽了全县大部分乡镇棉花行业的育种、防治、销售等业务,合作社规模迅速壮大。
在产业链上捆绑组建。一些产业化经营水平较高的合作社和部分紧密依附于龙头企业的合作社,一般以产业链为纽带成立党组织。浏阳市腾飞金桔生产加工专业合作社,经营范围涉及生产、加工、营销等多个领域,合作社成员中48名党员散落在各个产业链条上,分布在3个乡镇,针对这一情况,该合作社成立了联合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确保党建工作顺利开展。安乡县仙桃物流运输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天洁纸业有限公司,以农民购车参社的形式成立了一个拥有200多台货车的物流运输车队,在县有关部门与当地党委的指导下,将合作社党支部挂靠天洁纸业有限公司党总支管理,不仅在党建工作中考虑了产业链特征,而且密切了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的关系,巩固了合作社长期发展的基础,还带动周边500多名群众就业。
实际效果
湖南的合作社党建工作虽然处在起步阶段,但各地进行的大胆探索,产生了明显效果和深远影响。
扩大了农村党组织的覆盖面。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新的经济组
织、社区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始形成并逐渐增多,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新的格局和任务。在合作社建立党组织,适应了这一新的发展趋势与要求,扩大了党的基层组织的覆盖面,健全了党组织生活与工作制度。君山区丰盈蔬菜专业合作社成员中有26名党员,来自4个村,这些党员都是合作社的骨干,主要从事合作社的信息、收购、运输、销售等工作,流动性大,平时很少在家,难以按时参加村党支部组织的活动。合作社成立党支部后,这些党员重新过上了正常的党组织生活,在合作社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由于有了合作社这一载体,所在党支部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党建工作领域,都体现了更强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成立党支部后,合作社的党员骨干普遍感到传、帮、带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合作社带动发展的能力更强。农民普遍反映,合作社和党支部成了带领他们致富的主心骨。慈利县花卉苗木合作社2003年成立时只有36户成员,花卉苗木面积不足100亩,2007年成立党支部后,支部书记王开慈将自己办的公司拿出来入股办社,目前已发展成员130户,花卉苗木面积达到2550亩,带动10个乡镇的308户农民,2009年成员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据调查测算,目前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收入水平比一般农户高出20%以上。不少村党支部通过推动合作社发展,在群众中的威信有很大提高,向心力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彰显了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在农村的具体表现,就是党组织和党员在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的能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核心作用和执行力。各地在开展合作社党组织建设中,注重把成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干部培养成合作社骨干,把合作社中的优秀党员培养成支部班子成员,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体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为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创造了条件。冷水江市锑都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兼理事长吴成求,是一名从技工学校退休回乡的老党员,他带领成员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已建立了3家分社、8个基地,水产养殖面积达1618亩,成员全部走上致富之路,这些农村的致富带头人要求加入党组织的越来越多,目前合作社255名成员中,已有党员113人,占成员比例的44.3%,成为党的先进性在群众心目中的具体象征。
拓展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平台。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来开展。合作社的党组织建立起来后,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增添了活力,丰富了创先争优的内容。君山区广兴洲镇党委在合作社党组织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组织和党员在公开承诺中积极为群众办实事、为社会作贡献,产生了好的成效。该镇丰裕养殖专业互助合作社党支部组织党员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帮助7户贫困户发展水产养殖,为这些贫困户落实了“一年脱贫,三年致富”的具体措施。一些地方党组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组织合作社的党员开展“三比三看”(比技术,看谁生产效益高;比规模,看谁带动能力强;比奉献,看谁扶助人
员多)活动,把创先争优工作落到了实处。
促进了合作社的规范发展。各地在开展合作社党建工作中,坚持“有利于合作社发展、有利于党员培养、有利于党组织作用发挥”的原则,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收到了“党组织巩固、合作社发展、老百姓受益”的多重效果。目前,凡是建立了党组织的合作社,合作社掌握政策更及时、更全面、更准确,各项制度更加健全,管理更加规范,成员的向心力更强,许多合作社的党支部成为其开展对外合作的“金字招牌”,对合作社的规范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几点启示
从湖南各地开展合作社党建工作的实践,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必须与时俱进地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核心任务是根据新阶段农村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员结构发生的变化,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找准基层党建工作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中心任务的结合点,探索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新途径与新形式,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湖南各地在加强合作社党建工作方面的积极探索,促进了党的组织规范化、党员活动经常化,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大胆创新,对于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具有深远意义。
加强合作社党建工作,关系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政权稳固。合作社的加快发展,是农村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的表现形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根本要求。今后,大多数农户将逐步加入各种专业合作社。作为具有法人地位的合作社,将成为广大农民建立紧密经济联系的纽带,伴随着经济活动的开展,成员之间的社会活动也必然随之增多,合作社对广大农民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大。在调查中,不少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讲,现在合作社的领头人有时说话比他们更管用。我国农民在相当长时期内都是一个最大的群体,对于合作社这一重要阵地,如果党组织不去占领和发挥影响力,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政权稳固将面临新的挑战。只有按照实现党组织全覆盖的要求,及时建立和健全合作社党组织,才能始终保持合作社及其广大成员对党和党组织的向心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应当把合作社的党建工作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要内容,不仅要抓,而且要早抓,不仅要鼓励各地抓,而且要全面部署来抓。
把党建工作与发展合作社结合起来,符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要求。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特征,也是长期以来我国革命与建设实践得出的基本经验。党的领导是全面的、广泛的,包括政治组织、经济组
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民间组织等等,都应当根据党建工作需要,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既体现在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把握上,还应当通过“围绕经济抓党建”的思路,贯穿到经济发展的执行与操作层面。当前,各地合作社发展迅速,但正式建立党组织的还为数不多,有党员无组织的现象比较普遍,合作社中要求向党组织靠拢的经济能人徘徊在组织边缘,削弱了党组织的战斗力,也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实践表明,在合作社中建立党组织,合作社能够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党组织和党员骨干对推动合作社的发展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在农村的完美结合,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要求。
坚持把维护农民利益摆在首位,合作社党建工作才会有强大生命力。我们党长期以来开展党建工作的一条宝贵经验,就是党的领导和党组织建设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群众基础靠什么来维系?主要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湖南各地在开展合作社党建工作中,坚持把党组织的首要任务和党员的主要作用放在维护农民利益上,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一大批“双强双带”型党组织和党员加速涌现,党员成为合作社中带领群众致富的骨干,农民在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中实现了利益最大化,合作社党组织受到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不少合作社从开始时对建立党组织的犹疑、抵触到主动要求、积极支持,合作社党组织建设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事实证明,只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群众利益摆在首要位置,合作社党组织就能够“建得起、站得住、立得牢”,实现健康永续发展。
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是抓好合作社党建工作的迫切需要。目前,合作社的党组织建设仍然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新事物,需要在管理制度和方式方法上积极探索和总结完善。在调查中,各地反映目前合作社的党组织建设缺乏专门的指导性意见和相关配套制度,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党建工作的新领域,迫切需要进行制度创新。目前跨地域的合作社越来越多,有的已经跨省发展成员,面临如何科学设置和管理党组织的问题;很多普通党员既有地域上的党组织关系,又有合作社的党组织关系,存在普通党员需要过双重组织生活的问题。应尽快制定下发加强合作社党组织建设的专门意见,对合作社的党组织设置、管理关系、基本任务、党员组织生活、专业型党建工作人才培养等做出具体规定,为加强合作社党建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中共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部 湖南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供稿)
第二篇:对湖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对湖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
(来源: 《中国农民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
发布时间: 2011-06-30)
——摘自《中国农民合作社》2011年6月总第25期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形成科学严密的组织架构,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都对创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中央根据我国农村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对实施好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做出的重大部署。如何正确理解和深入贯彻好中央的重要决策?最近,我们对湖南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感到加强合作社党建工作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已经成为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的一项战略任务。
基本特点
近几年来,湖南的合作社加快发展,截至2010年9月底,全省合作社发展到6341家,带动农户257万户。2010年1-9月新增合作社2291家,是2009年全年新增数量的2.8倍。这种新型农村基层组织的迅速发展,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湖南各级党委、政府因势利导,积极探索,对开展合作社党建工作进行了有益尝试。目前,全省已有512家合作社成立了党组织,其中单独成立党支部的163家,合作社党组织与村党支部合并设立的349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合作社正在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推力量。湖南是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试点省,近几年来,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中,合作社不仅发展速度很快,而且逐步覆盖到粮食、生猪、柑桔、茶叶、棉花、水产等主导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领域,带动的农户越来越多,逐步成为农村市场经济的主体。株洲市2009年初还只有合作社35家,到2010年9月已发展到337家。毗邻广东省的郴州市宜章县脐橙、杨梅、蔬菜、养猪、养鸡等农业支柱产业都成立了合作社来带动。有的合作社成员不仅跨乡、跨村,而且跨县、跨市州,辐射半径不断扩大。隆平种粮合作社已在7个市的15个县发展种粮分社25个,已有1万多种粮农户加入合作社。一些传统产业过去因无法抵御市场风险而濒临萎缩,成立合作社后,产业发展焕发生机。益阳市安化县是全国柑桔生产大县,过去以一家一户生产经营为主,无力应对市场冲击,桔农饱受“增产不增收”之苦,一度出现桔农砍树现象。该县成立阿香柑桔专业合作社以后,对柑桔产业实行品种、技术、销售等统一服务,桔农收益大增。目前,合作社已吸收成员3800多户,带动农户近万户,柑桔生产基地发展到2万5千多亩。
二是农村党员干部正在成为引领合作社发展的骨干力量。调查中发现,农村党员干部是推动合作社发展的生力军。目前全省由党员骨干领办的合作社有1593家,占总数的31%,合作社理事会成员中党员占50%以上。张家界市有合作社135家,其中由党员骨干领办的90家,占66.7%。湘潭市由党员骨干领办的合作社占55%。安化县参加合作社的农户中,有30%是党员。特别是发展比较规范、带动能力较强的合作社,一般都是由党员骨干领办或担任法人代表。湘潭县响水乡青竹生猪专业合作社是青竹村党支部书记卢国良在2002年3月发起成立的,目前合作社已吸引附近10多个村的378户养猪大户成为成员。青竹村年出栏生猪2.8万头,人均17.5头,年出栏生猪超过500头的大户有15户,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0400元,是成立养猪合作社前的5倍多。
三是合作社党组织正在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新生力量。作为适应农村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变革而诞生的新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合作社党组织不仅在党建形式上是一个创新,而且大都基本素质较高,通过合作社有效融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领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和战斗力。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合作社党员的年龄、文化结构明显优于其他农村基层党组织,年龄在45岁以下的占52.6%,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6.9%,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的占13.5%,大多数党员是农村经济能人,党员队伍充满活力。安乡县、宜章县、岳阳市君山区等合作社党建工作抓得好的地方,当地党委、政府把合作社的党组织建设作为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素质的突破口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可以预见,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及其党建工作的加强,合作社党组织必将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力量。
主要模式
从目前各地进行的探索看,合作社的党组织建设主要有以下4种模式:
与村党组织合并组建。在现有的合作社中,有相当一部分合作社的领办人是村党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合作社理事会成员既是经济能人,又大都是村党支部成员或党员骨干,这样的合作社基本上采取了依托村党支部设立党组织的模式。湘潭市石鼓镇大坪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都是养猪大户,同时担任村养猪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副理事长,养猪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的主要成员都是村党支部成员,两个支部合并设立,共同开展活动。
按合作社发展规模单独组建。目前,越来越多的合作社开始跨地域、跨行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这些合作社大都单独成立党组织,有的隶属合作社总部所在乡镇党委管理,有的挂靠在县级行业主管部门党委,有的由县委组织部门管理。宜章县乐水养鸡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分布在11个乡镇,该合作社于2009年11月成立了党支部,支部书记由合作社总部所在镇的常务副镇长兼任,合作社理事长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支部成员分布在4个乡镇,定期集中开展党组织活动,每个支部成员负责一个片区的经营管理服务。有些规模较小的合作社,党员人数不多,一般成立党小组,由上级党组织派出党建指导员。
合作社联合组建。一些合作社单独成立党组织的条件尚不成熟,又是从事相同行业,一般采取多个合作社联合设立党组织的模式,既健全了党的组织,又促进了行业整合。比如,安乡县棉花流通协会、凝福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白家棉花病虫害专业防治合作社在县委组织部、县农经局的指导下,组建了县棉花协会党支部,组织关系由县农经局党总支托管,党支部成立后,3个合作社实现了“强强联手”,承揽了全县大部分乡镇棉花行业的育种、防治、销售等业务,合作社规模迅速壮大。
在产业链上捆绑组建。一些产业化经营水平较高的合作社和部分紧密依附于龙头企业的合作社,一般以产业链为纽带成立党组织。浏阳市腾飞金桔生产加工专业合作社,经营范围涉及生产、加工、营销等多个领域,合作社成员中48名党员散落在各个产业链条上,分布在3个乡镇,针对这一情况,该合作社成立了联合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确保党建工作顺利开展。安乡县仙桃物流运输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天洁纸业有限公司,以农民购车参社的形式成立了一个拥有200多台货车的物流运输车队,在县有关部门与当地党委的指导下,将合作社党支部挂靠天洁纸业有限公司党总支管理,不仅在党建工作中考虑了产业链特征,而且密切了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的关系,巩固了合作社长期发展的基础,还带动周边500多名群众就业。
实际效果
湖南的合作社党建工作虽然处在起步阶段,但各地进行的大胆探索,产生了明显效果和深远影响。
扩大了农村党组织的覆盖面。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新的经济组织、社区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始形成并逐渐增多,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新的格局和任务。在合作社建立党组织,适应了这一新的发展趋势与要求,扩大了党的基层组织的覆盖面,健全了党组织生活与工作制度。君山区丰盈蔬菜专业合作社成员中有26名党员,来自4个村,这些党员都是合作社的骨干,主要从事合作社的信息、收购、运输、销售等工作,流动性大,平时很少在家,难以按时参加村党支部组织的活动。合作社成立党支部后,这些党员重新过上了正常的党组织生活,在合作社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由于有了合作社这一载体,所在党支部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党建工作领域,都体现了更强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成立党支部后,合作社的党员骨干普遍感到传、帮、带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合作社带动发展的能力更强。农民普遍反映,合作社和党支部成了带领他们致富的主心骨。慈利县花卉苗木合作社2003年成立时只有36户成员,花卉苗木面积不足100亩,2007年成立党支部后,支部书记王开慈将自己办的公司拿出来入股办社,目前已发展成员130户,花卉苗木面积达到2550亩,带动10个乡镇的308户农民,2009年成员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据调查测算,目前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收入水平比一般农户高出20%以上。不少村党支部通过推动合作社发展,在群众中的威信有很大提高,向心力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彰显了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在农村的具体表现,就是党组织和党员在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的能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核心作用和执行力。各地在开展合作社党组织建设中,注重把成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干部培养成合作社骨干,把合作社中的优秀党员培养成支部班子成员,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体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为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创造了条件。冷水江市锑都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兼理事长吴成求,是一名从技工学校退休回乡的老党员,他带领成员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已建立了3家分社、8个基地,水产养殖面积达1618亩,成员全部走上致富之路,这些农村的致富带头人要求加入党组织的越来越多,目前合作社255名成员中,已有党员113人,占成员比例的44.3%,成为党的先进性在群众心目中的具体象征。
拓展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平台。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来开展。合作社的党组织建立起来后,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增添了活力,丰富了创先争优的内容。君山区广兴洲镇党委在合作社党组织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组织和党员在公开承诺中积极为群众办实事、为社会作贡献,产生了好的成效。该镇丰裕养殖专业互助合作社党支部组织党员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帮助7户贫困户发展水产养殖,为这些贫困户落实了“一年脱贫,三年致富”的具体措施。一些地方党组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组织合作社的党员开展“三比三看”(比技术,看谁生产效益高;比规模,看谁带动能力强;比奉献,看谁扶助人员多)活动,把创先争优工作落到了实处。
促进了合作社的规范发展。各地在开展合作社党建工作中,坚持“有利于合作社发展、有利于党员培养、有利于党组织作用发挥”的原则,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收到了“党组织巩固、合作社发展、老百姓受益”的多重效果。目前,凡是建立了党组织的合作社,合作社掌握政策更及时、更全面、更准确,各项制度更加健全,管理更加规范,成员的向心力更强,许多合作社的党支部成为其开展对外合作的“金字招牌”,对合作社的规范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几点启示
从湖南各地开展合作社党建工作的实践,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必须与时俱进地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核心任务是根据新阶段农村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员结构发生的变化,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找准基层党建工作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中心任务的结合点,探索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新途径与新形式,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湖南各地在加强合作社党建工作方面的积极探索,促进了党的组织规范化、党员活动经常化,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大胆创新,对于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具有深远意义。
加强合作社党建工作,关系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政权稳固。合作社的加快发展,是农村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的表现形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根本要求。今后,大多数农户将逐步加入各种专业合作社。作为具有法人地位的合作社,将成为广大农民建立紧密经济联系的纽带,伴随着经济活动的开展,成员之间的社会活动也必然随之增多,合作社对广大农民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大。在调查中,不少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讲,现在合作社的领头人有时说话比他们更管用。我国农民在相当长时期内都是一个最大的群体,对于合作社这一重要阵地,如果党组织不去占领和发挥影响力,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政权稳固将面临新的挑战。只有按照实现党组织全覆盖的要求,及时建立和健全合作社党组织,才能始终保持合作社及其广大成员对党和党组织的向心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应当把合作社的党建工作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要内容,不仅要抓,而且要早抓,不仅要鼓励各地抓,而且要全面部署来抓。
把党建工作与发展合作社结合起来,符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要求。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特征,也是长期以来我国革命与建设实践得出的基本经验。党的领导是全面的、广泛的,包括政治组织、经济组
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民间组织等等,都应当根据党建工作需要,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既体现在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把握上,还应当通过“围绕经济抓党建”的思路,贯穿到经济发展的执行与操作层面。当前,各地合作社发展迅速,但正式建立党组织的还为数不多,有党员无组织的现象比较普遍,合作社中要求向党组织靠拢的经济能人徘徊在组织边缘,削弱了党组织的战斗力,也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实践表明,在合作社中建立党组织,合作社能够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党组织和党员骨干对推动合作社的发展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在农村的完美结合,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要求。
坚持把维护农民利益摆在首位,合作社党建工作才会有强大生命力。我们党长期以来开展党建工作的一条宝贵经验,就是党的领导和党组织建设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群众基础靠什么来维系?主要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湖南各地在开展合作社党建工作中,坚持把党组织的首要任务和党员的主要作用放在维护农民利益上,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一大批“双强双带”型党组织和党员加速涌现,党员成为合作社中带领群众致富的骨干,农民在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中实现了利益最大化,合作社党组织受到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不少合作社从开始时对建立党组织的犹疑、抵触到主动要求、积极支持,合作社党组织建设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事实证明,只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群众利益摆在首要位置,合作社党组织就能够“建得起、站得住、立得牢”,实现健康永续发展。
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是抓好合作社党建工作的迫切需要。目前,合作社的党组织建设仍然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新事物,需要在管理制度和方式方法上积极探索和总结完善。在调查中,各地反映目前合作社的党组织建设缺乏专门的指导性意见和相关配套制度,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党建工作的新领域,迫切需要进行制度创新。目前跨地域的合作社越来越多,有的已经跨省发展成员,面临如何科学设置和管理党组织的问题;很多普通党员既有地域上的党组织关系,又有合作社的党组织关系,存在普通党员需要过双重组织生活的问题。应尽快制定下发加强合作社党组织建设的专门意见,对合作社的党组织设置、管理关系、基本任务、党员组织生活、专业型党建工作人才培养等做出具体规定,为加强合作社党建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中共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部 湖南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供稿)
第三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贾圣华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通向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东平县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依托当地资源优势,采取切实措施,强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指导与服务,为合作社发展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促进了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
一、主要特点
东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萌芽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截止2010年底,全县发展到500家,注册资金7.6亿元,入社成员3.5万户,带动农户17.3万户,占全县总农户数的58%。纵观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加快。2007年底全县合作社总数为8家、2008年底为196家、2009年底为372家,2010年底为500家,分别比上年增长24.5倍、93.62%和34%,入社成员和注册资金均有大幅度增加。二是覆盖范围扩大。合作领域由初期的种植、养殖业发展到覆盖全县粮食、油料、蔬菜、林果、水产、畜禽六大支柱产业,形成了一大批以种植、畜牧(水产)养殖、林果、农产品加工销售、农业机械、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合作社。覆盖区域由村内逐步扩大到跨乡、跨县、跨市,直至跨省。合作社为成员服务范围扩大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三是兴办主体多元。在已成立的500家合作社中,龙头企业带动型120个,占总数的24%。君丰棉花产销专业合作社是依托山东国信实业有限公司创办的,通过发展棉花生产基地,带动2万多户棉农走上致富路。产业优势辐射带动型150个,占总数的30%。依托有机蔬菜基地成立的接山乡国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大力发展有机蔬菜,使成员纯收入高出非成员35.4%。农业专业大户带动型145个,占总数的29%。王传民是斑鸠店镇有名的“大蒜王”,他发起成立的世通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年销售蒜薹、大蒜3万吨,带动了当地大蒜产业的快速发展。村“两委”干部带动型45个,占总数的9%。新湖乡范洼村党支部书记鲁德生牵头成立的华信淡水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农业部、省、市、县建立了稳定的技术指导关系,通过为成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了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技推广(科研)部门带动型37个,占总数的7.4%。惠农硬质小麦种植生产专业合作社的发起人是县良种场,该合作社成员已遍布县内8个乡镇及周边县市,实现了硬质小麦种植良种化。其他类型3个,占总数的0.6%。四是工作重心转移。针对合作社发展速度较快的实际,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转移工作重心,实现了三个转变。即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
二、经验做法
东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利好政策,得益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得益于热爱合作事业的工作队伍。
(一)广泛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认识。县、乡、村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会议、标语、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等法律法规,让兴办合作社的意义、方法等进村入户,深入人心,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全国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宣传日到来之际,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代表就《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视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加大了学法、用法、执法的力度。
(二)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县里成立了由分工书记、分工县长牵头,农业、工商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工作的协调指导和日常管理。各乡镇村也按照有利于工作的原则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在县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通知》,并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情况列入对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的重要内容。由分工县长提议,县直有关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主要研究解决合作社建设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促进其发展的政策措施。根据职责分工,农业部门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在县经管办设立了专门科室、安排专人负责指导合作社登记注册、制度建设、民主管理、会计核算、盈余分配等方面的工作,并会同畜牧、林业、水产、农机、水利、旅游等行业主管部门指导本系统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工商部门开辟“绿色通道”,降低准入门槛,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免费办理登记;财政、国土、税务、金融、供电、交通等部门也结合行业实际,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便利,给予政策支持。
(三)强化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素质。为培养造就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和业务辅导员队伍,全县先后组织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乡镇长、乡镇分工领导、经管站长、合作社理事长、会计等人员,参加了农业部、省、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班10场次,受训360余人次。通过县乡举办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大学生村官、基干民兵、入党积极分子、阳光工程、合作社带头人、会计等不同形式的培训班培训人员2500余人次。合作社自行组织培训1000余场次,23000余人次,使广大基层干部、合作社经管人员、业务辅导员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四)培树先进典型,打造品牌产品。为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选择10个经营规模大、带动农户多、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为县级示范社。通过强化内部管理,规范运作行为,良科棉花种植生产合作社、耀峰花生产销专业合作社被确定为省级重点示范社;银山镇树民养鱼专业合作社等5家合作社被确定为省级示范社;世通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被中共泰安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合作组织”称号,被泰安市首届农业产业化发展论坛组委会等评为泰安市“十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加强品牌化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鼓励合作社开展“三品认证”、地理标志登记和商标注册活动。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21个;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5个;注册商标6个,其中著名商标1个。
(五)狠抓政策落实,积极对上争取。县委、县政府始终站在扶持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扶持农业的高度,要求各级、各部门对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东平县是山东省30个经济欠发达县之一,财力十分紧张。尽管如此,仍然每年拿出500万元,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联席会议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各项政策,促进了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农业、财政等部门广泛搜集信息,热情帮助合作社承担省市县下达的财政支持项目,争取各类扶持资金。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省、市、县三级以各种形式扶持合作社45家,注入资金319万元,增加了生产后劲,增强了服务功能。东平县通过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带动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强化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加大了农产品市场竞争的筹码;提高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农民抵制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将“民主管理”“合作共赢”的理念引入农村社会,为建立和谐、包容、开放、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基础。
三、存在问题
(一)机制不够完善,运行不够规范。有的合作社规章制度缺失,“三会”组织不健全,民主管理难实现;有的股金设置不合理,一股独大,盈余主要按出资分配,背离了合作社的分配原则;有的账目不健全,会计核算流于形式,影响了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二)人才缺口较大,素质普遍偏低。从合作社内部看,由于合作社以农民为主体,成员文化知识、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号召力强、管理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能当家、会管理的理财能手数量不足,难以适应合作社发展的需要。县乡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队伍与所承担的工作不相适应,且这种局面近期难以有大的改观。
(三)融资渠道不畅,生产经营受阻。尽管各级都在强调,金融服务要向农民专
业合作社倾斜,但由于缺乏具体规定,可操作性不强。真正以合作社名义从农行、农发行、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的贷款还不多;有的虽然通过努力得到了一定的额度,但仍需要担保、抵押、质押等。实破影响合作社发展的资金“瓶颈”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环境不够宽松,政策难以兑现。一些合作社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税收、交通运输、用地、用电、用水等问题仍然难以按照法律的规定,落实优惠政策,无形中增加了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成本,也将法律置于尴尬境地。
四、对策建议
东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在数量上有所突破,但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要使合作社真正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各级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一)思想认识再统一。要继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合作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广泛宣传合作社建设中的好典型、好经验,教育农民认识合作社、加入合作社、办好合作社;要向合作社带头人和成员讲清楚国家对合作社的关心和支持,鼓励和引导合作社用足用好各种扶持政策。
(二)教育培训再加强。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合作社管理人才、业务辅导员和有关领导进行系统培训,培养一批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有奉献精神、能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要培训和提升合作社理事长的组织管理、创业经营、市场谈判、产品营销、风险控制、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能力;培训能当家、善管理的合作社理财能手,提升合作社财会人员的理财能力以及合作社财务公开、民主理财、规范发展的水平;要培养造就一支政策理论水平高、业务本领强、热心合作事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辅导员队伍。要不断增强各级领导管理和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能力,使其逐步成为合作社建设发展的行家里手。
(三)内部管理再规范。要进一部完善《章程》,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成员
(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办社宗旨,加强民主管理,合理安排利益联结机制,既要保护出资人的利益,更要保证可分配盈余的60%以上按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额)进行分配,最大限度地维护成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四)发展环境再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合作社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政府搭台、合作社唱戏的过程。所以在这项工作中政府要有一个正确定位,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在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合作社发展规划,为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席会议要经常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向党委、政府多提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协调农业、工商、财政、金融、税务、交通、国土、供电以及农口各主管部门关心合作社发展,支持合作社发展,引导合作社发展,服务合作社发展,为合作社提供有利于发展的政策。农民负担监管部门要防止有关部门和单位巧立名目,向合作社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杜绝损害合作社权益问题的发生。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要经常宣传合作理论知识,推介合作社发展的好典型,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舆论支撑。
(本文作者 贾圣华系东平县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第四篇:关于某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某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与思考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市场主体,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民增收和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跨越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为了全面掌握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的状况、存在问题和发展潜力,有效抓住当前各级财政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利时机,进一步规范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机制,近期我们对全县范围内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就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引导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农村增收的重点,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使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全县共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42家,其中种植业23家、养殖业14家、手工业4家、其它1家,登记社员2558人,带动农户11122户,出资总额560多万元,社员年人均纯收入4975元,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900元增收2075元。合作社理事长42名,其中:男性39名,女性3名,县人大代表5名,县政协委员9名,以农村能人居多,4人被列入永寿县农村实用人才录,各合作社基本上都建立起较为科学、规范、有效、完善的内部经营管理制度,设立了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相互约束、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组织机构,实行“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体现出民主管理,集中统一方针。
(二)呈现特点
1、发展速度加快。从调查数量上说,我县合作社从2006年5家发展到现在42家,均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及办公设施,部分合作社配备电脑和车辆,群众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热情空前高涨,合作社在我县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近三年-1-
来,我县围绕果、畜、特三大优势产业,合作社数量猛增,年均增加12个,成员
2558人,带动农户1.1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6.2%。
2、增收效果明显。从收入上说,2008年全县4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
销售农产品总值1.25亿元,销售农产品总量6万吨,其中:果业5.7万吨,畜禽
0.3万吨。入社社员人均纯收入4975元,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900元增收
2075元。
3、聚集效应凸显。从“一村一品’上说。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已成为推动我县
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典型。目前全县建成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7
个,每个示范村都建立相应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特别是店头镇钟家村明月刺绣专业
合作社、好畤河、永兴果业专业合作社、马坊镇兴农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等都为该
村发展“一村一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发展形式多样。从组织形式上。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形式从单一
型向多元化演变,管理从分散型向紧密型过度。如绿宇农业专业合作社与河南客商
联合开发了红叶杨苗木基地; 明月刺绣与外地客商联合创办了刺绣学校;三八果
业合作社多次被市县评为先进集体;惠农果业专业合作社取得了部级认证书;明珠
果业专业合作社、铁练养殖专业合作社都注册了自己的商标。
二、优势与潜力
一是有较完善的扶持政策。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都明确出认
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另外,国家
省部委正在研究制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具体政策,有望在下半年出台。二是拥有丰富的农牧业资源。全县苹果面积38万亩,建成省市级示范园27
个,是国家苹果生产示范县。以大黄、柴胡为主的中药种植面积6000亩,全县生
猪规模养殖场发展到33个,生态养鸡场16个,黄牛养殖场3个,獭兔养殖场4
个。
三是有较强的发展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县4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络了一大批农户,培养了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积累了一定得经验。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比较有了一定发展,取得了一定得成绩,但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经营规模偏小,带动辐射能力弱,运行不够规范。全县4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只有1家合作社社员上百人,其余41家社员都在50人以下,规模普遍较小,带动的1.1万户农户中,相当一部分农户的农产品没有与合作社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下来,农民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经济实力较弱,竞争力不强,规模化经营难以形成。个别专业合作社只重挂牌子、搭架子而没有实际运作,仍处于瘫痪状态。
(二)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从调查情况来看,每个专业合作社都制定了章程、规章制度并都布置上墙,但实际照章办事的不多,特别是“两会制度、财务制度”都形同虚设,约三分之一的合作社机构不健全,没有配备财会人员,没有按会计制度要求设置账、表、簿、据,没有建立规范入社账务,无法从账上看到合作社的运作成果。
(三)科技推广慢,标准化程度低。42家合作社的发起人,全是一些农村能人和专业户,大部分学历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加之农业是弱势产业,专业性和技术性人才大都不愿意投身农业,造成合作社专业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奇缺现象更为凸显。明月绣庄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张引弟,刺绣技术名扬四海,但由于缺乏管理人才,合作社至今发展不起来,产生不了效益,各种新技术无法及时推广到位。大部分合作社没有能力实施标准化生产经营,直接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
(四)发展缓慢,运作资金缺乏。由于合作社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又无经济实体,很难取得金融部门的贷款支持;此外,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合作社提供的资金不仅非常有限,同时对这些有限资金的使用又进行了限制,近年来仅为合作社资金50万元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更不能真正起到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进而影响了合作社发展壮大。
四、对策及建议
1、加大宣传和培训的力度。要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广播、县乡村政务公开栏等,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宣传;同时要组织有关部门人员、乡镇村干部等进行辅导培训,并通过多种形式组织他们外出参观学习,开拓视野,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提高他们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发展步伐。真正做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一个,完善提升一个,着力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力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
2、树立典型,示范发展。要大力发展苹果、中药材种植和生猪、牛、羊养殖等具有我县特色农民专业合作社,着重为社员提供信息、技术良种、物质采购等方面的服务,使其发展壮大。围绕优势产业,要推行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并给与重点扶持,通过统一服务,统一商标,统一品牌,彰显特色等形式,形成“办一个合作社,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批农民”的局面。通过发展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其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3、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全县各级要每年按比例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质量标准制定、产品认证和市场营销人才、社员培训等工作。农村信用社和农行要开展和加大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积极探索小额信贷和扶贫贷款通过合作社间接到户的模式。
第五篇: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情况汇报
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情况汇报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
随着农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大,农民农业合作生产愿望的不断增强,我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也从无到有,规模从少到大,数量不断增加,层次不断提高,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到目前止,全镇有专业合作社8家,专业协会3家,合作社(协会)党员48名,社员(会员)400多名,带动农户8000多家。2005年,经营服务总收入9800万元,纯收入1500万元。
(一)积极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我镇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为基础来组建并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通过“农业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社 农户”模式,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对农产品实行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我镇相继成立了西甜瓜、青蟹、蓬勃西兰花、明大葡萄、超腾果业、蓬海养殖、兴绿蔬菜、兴农生猪产销等8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建立,不仅提高了农业专业化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这8个农业专业合作社中,成立了18支农产品销售队伍,年贩销农产品达1200多吨,联结农业种养植(殖)大户150户,联结农户达2000多户。
(二)创建农业行业协会。我们积极引导镇农技人员、种养植(殖)大户、贩销大户和科技示范户,按照“民办、民管、民产、民益”的原则,成立农业行业协会,把协会的利益与农民的利益放在同等位置,采取市场联结式、契约式、参股式等形式与农民建立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已成立了镇农业技术、青蟹养殖、水产养殖3个农业行业协会。协会通过发展订单农业、组织贩销、实施标准化生产、开展技术信息服务等,在衔接产销,联结农户,加强农业种养殖大户、贩销大户与农户之间的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我镇的青蟹养殖协会目前联结的农户已达250多户,带动周边近8000亩围塘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镇农业技术协会下面还设立了农经、农技、植保等10个专业分会,基本涵盖了全镇十大主导农业产业,据统计,2005年,该协会发展农产品订单3000亩,为会员和群众增收450多万元。
(三)大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我镇积极鼓励农户与农业龙头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订立协议,农业订单等形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通过制订奖励政策,提供农业技术和产品市场信息等服务,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并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带领农户走向市场,为农产品找准销路,带动全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我镇上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已达5家,建成基地面积8000多亩,联结农户近500户。
我镇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培植农业种养植(殖)大户、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等途径,将千变万化的市场和千家万户的农户有效联结起来,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仅为农产品文秘114版权所有找到了销路,同时也为实现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品牌化发展、产业化协作创造了条件。
二、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情况
面对这支庞大的专业合作社队伍,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取得更大发展,在专业合作社里的党员又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就农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致力于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员培养成农民致富的领跑者,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党员作用发挥的示范区。
(一)强化组织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抓支部组建。为了使党建工作迅速而有效地进入到新生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我镇按照“三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开展党的活动),于2002年6月,率先在条件较为成熟的路桥区青蟹养殖合作社建立党支部,组织关系采取迁转与临时并存,在管理上采取合作社与村(居)双向沟通和联系制度,解决了由于利益原因,组织关系难迁入与党员教育管理难融洽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镇又于2003年7月,建立了蓬街镇农业科学技术协会党支部,使党在专业合作经济中建支部问题获得突破。
二是抓班子建设。首先建强镇班子,我们建立了由镇组织委员为主要责任人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作责任班子,发挥宣传、农业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态势。其次建强支部班子,在注重班子成员结构、年龄、地域等方面合理搭配的同时,针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党员专业素质强、党务知识薄、协调能力弱等实际,由镇选派农技服务中心干部挂职任书记,既主持支部日常工作,又肩负培养物色干部、培养党员的重任,注重把已具备一定政治素养、威望高、懂经营、善管理、会服务,又有技术专长的党员任支部委员,使合作经济党组织参与协会决策能力得到保证,制度得到执行。
三是抓党员队伍建设。我们把发展党员作为加强合作社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推进党员人才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积极把合作社里的致富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推荐入党,吸收他们参与党的活动,接受党的启蒙思想教育,大胆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务。支部成立以来,共有28名社员提交了入党申请书,12名社员列入积极分子培养考察,5名社员加入了党组织。通过党员发展质量的保证,吸引更多的社员向党组织靠拢,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四是抓制度建设。为加强党支部
和合作社的有效运转,我们建立健全支部工作规划和各项制度,明确党支部和理事会的职责,建立了支委会月工作制度、理事会重大问题决策向支部报告制度、党支部理事会重大问题联合讨论研究制度、季节性调研制度、电教培训制度、党员先锋岗制度,这些制度的执行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高能力素质
为提高合作社党员的致富本领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我们积极探索适应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党员教育、管理的方法,加强支部成员理论和科技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要求合作社中的党员带头开拓市场,带头科研攻关,在急、难、险中冲锋在前,在生产经营中不偏离正确的轨道,为社员作出榜样,使党的活动真正为党员和会员所欢迎。同时,我们围绕党员人才工程活动,切实加强对合作社社员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到目前,合作社党员已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和各类技术骨干38人,有9名党员获得了市、区级科技示范户荣誉称号。教育培训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借助党员“七彩电教”开展培训。农协会党支部按照“三个一”标准(一个党员电教播放室、一个“电教长廊”、一个农业科技实实践基地)建立党员电教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作为人才培养主陈地。在电教片播放的时间、内容、方式和方法上,做到时效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政治理论灌输与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集中收看与现场示范相结合,使培训工作不仅生动活泼,而且富有成效,使党员在接受党性教育的同时学到了农业技术知识和致富本领。今年以来,电教室播放各类电教片面6场次,参加收看人数达200多人次。
二是聘请农技专家授课指导。采取理论讲授和现场指导的方式,不定期邀请农技专家进行授课,开展现场技术指导。三年来,以浙农大张明方博士、浙江农科院何圣米、省农业厅赵建阳等组成的专家队伍,为合作社建立了西甜瓜研究所、大棚蔬采研究所、葡萄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提供了19项新技术,开发了60多个新品种,培训社员和农户9000多人次,有效解决了种养过程中的各类技术难题。
三是开展示范基地现场实践。确定镇内8个具有实际推广价值的基地,划定为合作社人才培训基地。根据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效益农业发展的需要及社员的意愿,组织社员到示范基地学习,进行现场技术辅导和观摩。三年来,8个示范基地共吸引农户4300人次参观学习。
(三)强化平台搭建,发挥党员作用
如何发挥好合作社党支部和党员的作用,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服务,是合作社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积极为合作社党员搭建作用发挥的有效平台,围绕“解民忧、致民富”开展活动,使他们有作为、有地位,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树典型引导致富。对合作社中有发展潜力的党员、会员人才,积极为他们争取上级的政策支持、小额信贷、产业和科技项目立项,以及各级多项优惠政策,并以其为典型,引导社员引进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推广,用党员户的示范效应带动社员户的快速跟进,促进效益农业的发展。如支持农协会党员杨礼池,建起了百亩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立了种子种苗和无公害两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效益农业的带头人。其本人也先后被团中央、国家科委、省委授予“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浙江省十大杰出农村青年、“双带好党员”等荣誉称号。
二是组建农民“土专家”宣讲团。组织14名合作社党员技术骨干组成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宣讲团,每月有计划地到各村居课堂交流经验、讲授技术、传播市场信息,帮助消化电教片中学到的技术,帮助社员和农户解决生产中碰到的技术问题。如超滕葡萄合作社党员曹仁福,利用十多年种植大棚葡萄积累的丰富经验,经常巡回各村和生产基地,为社员无偿传授大棚葡萄生产技术经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今年以来,农民“土专家”宣讲团共宣讲5场次,受教育人数达到30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多份。
三是积极开展党员人才联困难党员和群众活动。组织合作社党员人才与困难党员和群众结对,每名党员致富能手和技术骨干结对帮扶联系5-10户困难群众和党员,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提供致富信息,解决农业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5年多来,合作社党员人才共结对帮扶贫困农户102户,帮助300多人实现了脱贫致富。
四是组建生产经营贩销队伍。为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合作社党支部鼓励一部分社员生产经营骨干从生产中脱离出来,直接从事农产品贩销,通过他们把产销触角延伸到全国各地。去年全镇蔬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到3000多万元,并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设立了营销窗口、直销处和连锁店50多家,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
五是引导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合作经济党组织指导合作社开展品牌经营,注册了“绿森”牌葡萄、“蓬蜜”牌香瓜、“台藤”牌葡萄、“蓬潮”牌青蟹4只商标,组织合作社参展产品参与国际农业博览会,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支部牵头组织带领合作社走市场销路,在上海和杭州召开西甜瓜、青蟹、葡萄推介新闻发布会,使得“蓬潮”牌青蟹、“台藤”牌葡萄等在上海、杭州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
六是积极参政议政。把确有一定影响的优秀党员人才推荐为所在村(居)村级后备干部人选,把特别优秀的党员人才推荐担任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先进劳模,更好地发挥合作社党员人才的作用。在去年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有8名合作社社员当选为村两委成员。目前,有2名优秀党员人才被推荐为区党代表和政协委员,有3名当选为镇党代表、人大代表。
三、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回顾分析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党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缺少优秀的党务工作者,合作经济组织支部的自转能力欠强。支部中的党员绝大多数埋头于抓经济,求致富,他们在生产管理、业务技术上自有一套,可在党务知识、组织协调能力上都相当欠缺,离开了机关事业单位下派的支部书记就感到无所适从。合作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主要是在上级党委的推动下开展,缺乏应有的自转能力,牵制党委的大量精力。
(二)合作经济组织党员有奉献的意识,缺少政治参与的热情文秘114版权所有。他们乐于将自己致富的技术和本领传授给普通的群众与会员不计报酬和名利,对专业技术知识等也能主动的学习、钻研。但是他们对参加党课等政治性组织活动的态度比较冷漠,热情较难调动。
(三)合作经济组织的缺位与支部越位并存。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以后,其理事机构运作不正常,未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组织、协调作用,合作生产效益有些不很明显,缺位较严重。支部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协会组织功能的发挥,但同时带来了协会支部的越位,牵制了支部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党的建设,需要协会理事机构的及时补位,实现协会理事机构和支部的良好互补与互动。
(四)党组织关系的管理欠缺。虽然合作经济组织支部党员的组织关系迁转与临时管理共存,对协会支部党员的管理带来了便利,但对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带来了困难,一些村居党支部和党员对协会党员参加合作经济组织支部活动,不参加村居支部的活动感到困惑和不解,并在党员民主评议对象的确定和评议结果也带来了一些影响。合作经济组织支部与村居支部的双向沟通和联系制度尚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五)支部活动经费的不足。由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机构管理不够正常,多数组织不能完全做到“民办、民管、民受益”,专业合作社需要有牵头能人,但目前农村中既懂技术又善经营管理的能人比较匮乏,影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支部活动经费基本上由镇党委提供,不利于支部长期自主的良性运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协会支部活动的开展。
(六)有效的活动载体和方式需进一步创新。尽管合作经济组织党建在总体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在如何协调支部与理事机构的关系,调动党员积极性,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吸引和凝聚非党员参与活动,为会员户增产提效上还有很多可资挖掘的地方。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党员先进性怎么体现,党组织怎样统一党员的意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合作经济组织怎样实施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连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面对这些新形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十分需要我们运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去摸索、去实践、去创造。
(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增强渗透力。思想政治工作由“外延扩大向内函提高转变”,积极利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工作,探索出一条融合作社管理、服务、宣传、教育、培训、科技推广于一体的新路子。增强吸引力。创造一些形式上喜闻乐见、内容上需求、效果上潜移默化的办法和载体,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走进合作社社员,做到全体党员。增强感召力。讲究工作艺术,注重以情感人,把宣传教育与提供服务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合作社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取得社员的理解、支持、参与。
(二)强化合作经济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探索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新机制。把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当作镇委重要内容来抓,努力探索合作经济组织的特殊规律,从组织设置、党员管理、活动方式等方面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采取单独建支、联合建支、属地管理、向无党员的合作经济组织选派党建联络员的办法;努力寻求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新突破。搞好合作经济组织党支部建设,关键是选准选好支部书记,拓宽用人视野,引入竞争机制,把那些具有一定素质素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肯吃苦的理事会党员、社员公认的优秀人才选上来,进入支部队伍。以争创“五好”支部和设立先锋岗为载体,促进组织建设管理工作的落实。
(三)围绕提高人的素质这一目标,创造性地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注重活动载体的多样性。随着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专业性特点,组织党员、社员开展学理论、学科学、学文化、学法律,引导他们富了口袋富脑袋。寻求社员参与的广泛性。去年我镇在农协会建立的党员电教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和党员先锋岗等活动载体,并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现在的关键是进一步提高社员(会员)的参与度,扩大功体的覆盖面,增强活动的影响力,力求使各种类型的活动真正成为广大党员、社员和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提高的过程。讲求创建工作的实效性。在规范上求突破,规范就是坚持制度化、经常化、练内功、打基础,增强为社员服务的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让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真正成为沟通党委与企业的一座桥,解决合作社疑难杂症的一本工具书,沟通社员企业的一个温馨的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覆盖网络,真正使合作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