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公正廉洁司法
二○一○年一月二十七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一下简称《条例》)。《条例》从政治纪律、办案纪律、廉政纪律、组织人事、管理秩序和社会道德行为等方面做出了严格规定;对人民法院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和日常生活行为进行了全面规范;对进一步加强廉政制度建设,确保公正、高效、廉洁司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司法干警,不但要认真学习《条例》内容,还要严格执行《条例》规定,不断推进廉洁公正司法。
作为一名司法警察虽不独立参与案件的审理工作,但在日常的押解、值庭等工作中依然要时刻以《条例》规定和要求严格规范自己: 在押解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押解工作纪律和工作规则,严密掌控人犯的动态;押解途中要禁止被告人串供,更不得向被告人透露案情。在值庭过程中遵守法庭纪律,提高警惕,确保庭审活动顺利进行,防止被告人脱逃。《条例》第八十五条规定:因过失导致被羁押人员脱逃、自伤、自杀或者行凶伤人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在参与执行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条例》要求和相关规定行使职权,正确适用司法强制措施,树立良好的司法警察形象,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故意违反规定采取强制措施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作为一名司法警察要严格按照《条例》规定,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法律是社会正义的最后防线,而我们做为社会公平正义的捍卫者,更要严格要求自己,秉公执法、清正廉洁。“公生明,廉生威”,公正司法永远是司法工作的永恒追求,廉洁司法更是最我们基本的职业操守。我们只有做到廉洁司法,维护公平正义,才能不断提高司法的公正性、公信力和权威性。
《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是人民法院队伍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要成果,它是时代的要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更是司法工作人员的纪律准则,做为一名法警要以身作则,清正廉洁,不断推动司法公正,时刻践行司法为民,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公正廉洁司法工作深入推进。
第二篇:加强法官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公正廉洁司法
加强法官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公正廉洁司法
【编者按】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在于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对推进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夯实反腐倡廉建设思想基础具有重要作用。我市把2011年确定为全市党员干部立德守信年,9月份,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监察局联合组织开展了“一把手谈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各单位一把手围绕思想道德建设主题,结合本部门实际,分析现状、查找问题、明确举措,撰写了一批高质量的文章,近期本报将陆续刊登,以飨读者。
确保公正廉洁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迫切期待和要求。法官确保司法公正廉洁的关键在于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必须把法官思想道德建设纳入法官反腐倡廉工作体系之中,科学统筹,全面推进,务求实效,筑牢法官公正廉洁司法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要充分认清加强法官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百行以德为先,万律以廉为首”,对于人民法官来说,更是如此。法官承载着全社会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司法机关是社会利益关系必不可少的“调节器”,是群众解决纠纷的重要渠道。由于人民法官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神圣职责,因而社会公众对法官的期望值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和其他人员。老百姓最朴实的认识就是:只有品格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出无私心、无偏见的公正裁判。法官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就不可能确保公正廉洁司法,也就没有社会的公平正义。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首要的是加强法官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法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牢记司法为民宗旨,培养从事司法工作所必备的良知、守法、公正、廉洁等思想道德品质,坚持执法如山、清廉如水,永葆人民法官的本色。
二、要注重发挥先进文化对法官思想道德的引领功能
法官思想道德建设属于法院文化建设的范畴,先进的法院文化可以孕育法官高尚的思想道德。道德说到底是一种自我规范,马克思曾经提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通过法院文化的引领能够促进法官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调整、自我提高。缺少文化根基和浓厚文化氛围,难以养成具有高尚人格和良好操守的法官群体。近年来,市人民法院以弘扬“团结敬业、博学审慎、创新卓越、清廉公正”的如皋法院精神为核心,着力打造法院精神文化;以新审判办公大楼和基层法庭建设为依托,加强文化长廊、廉政书架等建设,着力营造具有法院特色的物质文化;以《法官职业道德准则》和《法官行为规范》等为标准,着力打造审判和行为文化;注重发挥廉政文化在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中的过滤器作用,坚持环境育廉、教育思廉、制度保廉、监督促廉,使廉政文化在每名法官心中内化为无形之法,自觉抵制各种侵蚀。下一步,我们将强化法院文化的引领功能,以争创省级和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点为目标,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举办法官论坛、学术研讨等文化活动,全面加强法院文化建设,以文化养分滋养法官道德情操,激发法官的责任感、尊荣感,增强法官群体的向心力、凝聚力。
三、要高度重视制度对法官道德操守的保障作用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加强制度建设是确保公正廉洁司法的两个方面。道德良知,既是内心信仰,更是行为养成。只有依靠制度的力量才能根治存在于司法领域的“潜规则”,才能使法院队伍始终保持风清气正。要从健全办案人员责任机制、执法办案操作流程规范机制、执法办案评查考核奖惩机制等方面着手,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要强化内部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重点加强对立案、审限、撤诉、结案等环节的监督,规范法官正确行使其国家赋予的权力。认真落实重要执法活动集体研究制度,坚持对重大执法活动实行党组、审委会集体决策。针对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顿和督察,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要树立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明的思想,建立健全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经常性联系、民意沟通反馈等机制,认真落实人民监督员、人民陪审员等制度,推进司法公开,自觉接受监督,确保法官公正廉洁司法。
四、要通过法官思想道德建设整体推进队伍建设
加强法官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与队伍建设整体推进相结合。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切实把好法院干警进口关。遴选法院干警、审判员以及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等,要坚持德才兼备,并且以德为先,严格审查道德素质,对于有道德劣迹或因违反职业道德被处分的,应一票否决,通过改进法官遴选机制来保障和提高法官人品道德素质。同时,要建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各种激励约束机制,努力实现法官人才资源的优先开发与积累。坚持以开展教育培训为抓手,全面提高干警综合素质。结合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群众观点大讨论”等教育培训活动,全面提高法院干警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业务素质。坚持以强化执法监督为重点,树立法官公正廉洁执法形象。反腐倡廉的核心机制是监督机制,离开有效的监督,再完善的制度也可能形同虚设。必须将强化监督作为确保公正廉洁高效的关键环节,进一步拓宽内外监督制约渠道,确保公正廉洁执法。
“人人都是法院形象,案案体现公正廉洁”。公平正义永远是法官的理想和永恒追求,法官应当将思想道德修养作为长期任务而努力!
第三篇:创新管理强化监督 深入推进公正廉洁司法
创新管理强化监督 深入推进公正廉洁司法
近年来,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人民法院以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为主线,以强化监督为保障,力求管案与管人的有机统一,进一步转变司法作风,提高司法效能,有力推进了公正廉洁司法工作。
一、创新审判管理,促进司法公正
一是深化审判质效管理。率先在全市出台了《案件质量内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细化了案件质量出现差错的认定标准及出现差错后责任的承担,明确了案件质量评查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建立健全了《审判工作流程管理规定》和《执行工作流程管理规定》,加强了对审判执行工作的动态分析,强化了院长、庭长的管理职责,重点抓好对审限内结案率的考核,形成了审判执行收、结案动态平衡机制;全面推行了执行分权制约机制,实行执行实施权与执行裁决权相分离,评估、拍卖对外委托统一归口管理,促进了执行公正。
二是强化审判监督措施。落实常规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检查、不定期抽查等三项案件检查制度,使案件检查实现了突出重点、不落细节的监督效果;开展庭审评议活动,成立由院长牵头、各审委会委员和审监庭人员参加的庭审评议小组,不定期到庭审现场突击旁听,促使审判人员规范开庭,提高庭审水平,确保庭审质量;实行点评通报制度,对案件质量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点评,及时发现案件质量共性问题,将少数重复犯错问题作为点评和跟踪整改的重点,促使法官自我纠正;推行了刑事审判量刑规范化工作,切实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实现了量刑活动更加公正均衡透明。
三是抓好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依托法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这个平台,狠抓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案件审判信息的数据录入管理,对从立案、证据交换、庭 审、宣判、执行的各个环节信息,做到全面准确及时录入。在此基础上,审判信息管理系统,对审判人员结案数、审限内的结案率、平均审理天数、流程阶段是否超期等方面进行全程自动监控,并及时警示;对全院案件类别、组成、运行态势、调解比例、各庭室工作量、完成情况及办案质量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汇总,成为指导审判工作决策的重要依据。通过发挥审判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极大调动了法官的程序意识和时限意识,进一步确保了案件质效。
二、坚持司法公开,拓宽监督渠道
一是注重司法公开机制建设。按照最高法院《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进一步拓展了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立案窗口优质服务功能,实施立案、排期、送达、收费一站式诉讼服务。在立案大厅和基层法庭设置电子公告屏、电子触摸屏,公开法院工作流程和诉讼知识,方便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落实庭审公开要求,案件公开开庭率为100%。开通了月湖法院网站,规范完善推行裁判文书上网制度,逐步增加上网裁判文书的数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二是建立健全民意沟通机制。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工作制度。认真开展了“法院干警爱民实践大走访”活动,由院领导带队深入乡镇、社区、工业园区、学校和机关,走访基层干部群众,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法律服务,诚恳征求工作意见和建议;定期组织开展“开门纳谏”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司法监督员及群众代表旁听案件庭审、参与听证活动、现场监督执行、评议法院工作,帮助法院提升审判水平,促进司法公正。
三是努力拓展外部监督渠道。实施了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制度,主动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定期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审判执行工作情况,定期走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和人大代表关注案件,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保障人民陪审员职权,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民陪审工作的若干规定》,每年普通程序案件陪审率达到98%,充分发挥了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案件、密切联系群众、监督法院工作的重要作用;在立案大厅等醒目处张贴“五个严禁”规定,随案发放监督卡,公布24小时举报电话,并在区人大、政协及乡镇街道中聘请9名同志为司法监督员,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三、强化队伍建设,确保公正廉洁
一是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广大干警公正、廉洁、为民的核心价值观;切实加强对法官的权力观教育,改进司法作风,使亲民、爱民、为民成为法官的自觉行动,努力争当陈燕萍式的好法官;进一步开展“改进司法作风、严肃司法纪律”专项检查活动,细化司法工作规范,做到既严格公正廉洁司法,又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司法。
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贯彻落实“五个严禁”规定为主抓手,坚持从严治院方针,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通过签订廉政责任状,开展述廉活动,层层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通过健全干警廉政谈心、诫勉谈话等制度,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通过在审判、执行部门设立廉政监察员,加强对本院办案人员审判纪律、司法廉洁等方面的监督。多年来,没有发生干警违法违纪现象。
三是加强司法能力建设。突出司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法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先后组织56批160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鼓励学历教育,提高法官法学理论水平。目前,具有本科学历的干警占90%,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干警占17%。定期开展庭审观摩、文书评比活动,提高法官驾驭庭审、撰写裁判文书的能力。加强实践锻炼,安排新录用人员到审判执行一线工作,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开展专题培训、学术研讨,定期组织法官论坛活动,提高法官认识和把握适用法律的能力。发挥自力善于借力形成合力 全面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争创一流法院活动为平台,全面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在深入研究一院辖鼓楼区和经济开发区两区及两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把如何借助、整合各类司法资源,履行好人民法院审判、执行职能作为参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公正廉洁司法的重要内容,发挥自力、善于借力、形成合力。
一、创新司法理念,开展“借力司法”,初步形成社会矛盾纠纷的协作化解机制
(一)借党委之力,增进协作化解机制的规范和权威
诉调对接机制是协作化解机制的基本组成部分,鼓楼区和经济开发区政法委均专门下文,明确了司法局和社区调解组织在诉调对接工作中的职责,把诉调对接工作纳入两区社会综合治理考核范围,并实行“一票否决”、案件通报等制度,对调解成功的案件按每件50元予以奖励,费用由地方财政支付。在两区党委和政法委的有力领导下,我院诉调对接工作顺利推进,诉调网络全部建立,奖励考核机制也发挥了作用。
(二)借“民调”之力,增加化解矛盾纠纷的新途径
我院设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各镇、办事处及其社区调解员名录及联系方式均在人民调解工作室备存,方便了审判人员在审理活动中与调解员的沟通。为提高工作积极性,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室“两区”对比考核和各社区调解组织通报考核活动,把案件分流数、调解成功数作为考核指标,促进两区调解工作“赶、超、学”的良好竞赛局面。目前,我院在鼓楼区和开发区共聘任特邀人民调解员61名,履行“陪审理、陪调解、陪执行、陪送达、陪宣传、陪调查”的职能。今年1-4月份,人民调解工作室成功调解案件175件,各社区调解组织共调解案件34件。
(三)借“公检”之力,共同破解司法实践中的难题
在诉调对接的基础上,逐步探索法院和公安、检察院的对接化解机制,促成典型矛盾纠纷的化解、社区内化解以及重大矛盾纠纷的协调解决。我院在鼓楼区交警队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巡回法庭,成立专门合议庭,对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统一受理,在交警部门协助下加大调解力度,今年1-4月份共调处纠纷80件。加强与鼓楼区检察院民行检察科的协调,对当事人向检察机关申请抗诉的案件,借助检察机关做申诉当事人的息诉息访工作。我院还和鼓楼区公安局、检察院建立了“三长”联席办公会制度,对需要公安、检察协助配合的案件,通过联席会议及时解决。丰洋百货群体案件的“民转刑”问题,由公安机关进行刑事侦查,减轻了法院的信访压力,并促进问题的解决;就“拒执罪”的适用密切配合,网上追逃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的被执行人2人,案件均已执结。
(四)借社会之力,增进法院审判工作的公信力
通过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案件活动,今年1-4月份组织旁听案件7件,共有95名代表委员参加;改进人民陪审员工作,加强陪审员在庭审、合议中的作用,探索陪审员独立调解案件的新机制;对重大典型案件,积极向地方党委汇报,争取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如三鑫公司案,市委秦常委多次批示并亲自主持研究解决方案;开展网络舆情跟踪和反馈,做好与新闻媒体的联络工作。如行政庭审理的徐顺顺案,及时挖掘新闻点,联系央视等重要媒体采访,效果良好;开展巡回审判、就地审判,主动吸纳民意。
二、强化作风建设,练好“内功”,着力提高司法规范、司法公开、司法和谐的水平
(一)练好“勤调解、善调解”的内功,做到简单案件确保调、一般案件优先调、疑难案件尽力调
简单案件确保调。对事实清楚、法律关系简单的纠纷,全部进入诉前调解程序,由诉前调解法官或者通过人民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一般案件优先调。对进入诉讼的民事案件,坚持调解优先、全程调解,包括庭审前调解、庭审后调解、判决案件的执行和解,努力抓住一切可调解的机会;疑难案件尽力调。对历史遗留纠纷、重大群体纠纷、法律适用不明确纠纷,各方协作,想尽办法以调解结案。如三鑫公司案、丰洋百货案。
(二)练好“爱学习、会应用”的内功,学会驾驭庭审、辨法析理、判后释明的技巧
以“四大”活动为契机,我院正在开展法官教法官活动,对审判、执行实务中存在问题进行梳理,确定10个专题,利用周六时间集中授课。同时,还建立了法官传帮带机制,使青年法官尽快成长起来,成为审判一线的中坚力量;开展裁判文书的定期评比活动,对优秀裁判文书进行交流学习;严格控制判决文书的邮寄送达数量,特别是对当事人分歧大、法律关系比较复杂案件的判决文书,应当面送达,向当事人做好充分的法律释明工作;开展撤诉案件的自查和剖析工作,防止对当事人造成额外诉累。
(三)练好“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内功,促进审判、执行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我院十分注重法官的培养,六年共招录31名,其中研究生学历6名,除聘任制书记员外,全部通过司法资格考试;支持干警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共有27名干警参加在职法律硕士专业学习,目前有19名取得在职法律硕士学位;积极参与预备法官培训,今年有18人获得法官资格;我院40周岁以下青年干警47名,占全院干警总数的53.41%,人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均处于良性状态,为公正司法奠定坚实的人员基础。
(四)练好“细节规范、作风严谨”的内功,提升司法的亲和力、公信力
在刑事案件中实行量刑评议表制度,每案一表,确保量刑的客观公正;建立执行分权制约机制,加强执行申请人对执行的参与和监督力度,提升执行效率;建立巡查督导制度,落实庭审行为规范,开展庭审瑕疵行为评查;采取自我监督和自我保护相结合的措施,为各庭室配备摄像机,做好重要诉讼环节的证据固定;完善内部工作的衔接,建立“审执对接”、“民刑对接”、“审鉴对接”、“执鉴对接”等机制,互相配合、互相补台,今年1-4月份,我院鉴定中心在鉴定环节协助承办法官成功调解案件23件。
(五)练好“敢创新、善创新”的内功,以司法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创建一流法院活动
联合14家部门探讨未成年犯罪人前科消灭制度,为未成年犯罪人回归社会创造良好条件;实行轻缓刑听证制度,对拟判处缓刑、管制刑的被告人,主动到所在社区走访,听取当地群众和社区矫正组织的意见;完善裁判文书的结构,在少年刑事裁判文书中增加庭前调查、法官寄语、法律条文三项内容,促进对未成年犯罪人的挽救;探索行政诉讼案件的和解模式,通过落实法律释明、行政首长出庭、多方沟通等措施,促成和解。
三、发挥自力、学会借力、形成合力,“三项重点工作”促进全面科学发展
今年上半年,我院受理案件3148件(其中:刑事145件、民事2385件、行政15件、执行603件),比去年同期下降28.14%,审结2436件,结收案比为77.38%,累计调解结案961件,调解率达55.04%,创出新高。调解案件中即时履行调解案件数为103件,执行收案中以一审调解书作为依据的有178件,民事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为29.8%。我院各庭室和人民调解工作室诉前调解收案 1119件,已调解结案458件;分流到各街道办事处(镇)案件 373件,已调解结案49件,这是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基本成果。除审判业务工作外,我院在司法调研、司法宣传方面也取得优秀成绩。今年3月份我院被省法院评为2007年-2009司法调研先进集体,被市中院评为2009司法调研先进集体,在今年初全国二十二届学术论文研讨会征文中,2篇论文大纲被省高院中标,1-6月份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调研文章42篇,其中获江苏省法学会年会优秀论文1篇、入选最高法院“五个严禁”论文集1篇、入选最高法院能动司法论文集1篇;市级以上报纸电视新闻报道 219 篇(次),其中中央电视台有6档节目,市级以上转发工作信息48篇。我院今年创办了内部刊物《鼓楼法苑》,一方面为加强干警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有力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为我院干警展示才艺提供了园地,从而调动干警的调研积极性和凝聚力。《我国国情下能动司法的结构化思考》一文在最高人民法院主办的“人民法院能动司法论坛”上进行主题交流,我院作为苏北唯一一家法院参加会议。近期市中院在我院召开了“全市法院青年试论人民法院办案风险评估机制之构建
作者: 魏小明 乔均会 发布时间: 2010-08-18 11:01:07
近年来,面对社会转型期大量社会矛盾越来越多地以案件的形式进入司法渠道,人民法院在提高办案质量方面狠下功夫,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然有个别案件由于处理不慎,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使司法权威和法律尊严大打折扣。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案件办理过程中未重视风险评估,更多的是事后处理。因此,建立案件风险评估与防范机制,把化解社会矛盾体现在办案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是人民法院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和完善案件管理内部控制机制的内在要求。本文笔者结合司法实践,就建立办案风险评估机制谈一些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一、办案风险存在原因及建立评估机制的积极意义
所谓办案风险,其实就是指法官所办理的案件可能会引发突发性、群体性或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办案存在的风险种类比较多,具体来说,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引起闹访、缠访和群访等上访事件。上访,自古有之,“冤骨可敲登闻鼓”。这种古代的申诉制度,至今仍受到一些老百姓的“偏爱”,是当前一些当事人反映诉求最热门的方式之一,也是人民法院办案过程中存在的最广泛的一种风险。一些当事人起诉的案件因不符合立案条件或不属于受理范围不被立案、或者起诉案件无胜诉把握、或者案件未被执行等,为了给办案法官施压,这些当事人便找各级领导,或者干脆在法院吵闹,对办案法官进行谩骂等;有的案件一经闹访、缠访和人数众多的群访,往往就被有关领导指示督办,使这些当事人通过非正常手段,获得了有利于自己的结果,无疑助长了歪风邪气,人为地增大了办案的风险。
(二)、发生重大不稳定事件或人身伤害事件。这是法院案件面临的最大风险。此种当事人多数是因对法院裁判不服、案件执行不满,或对有关机关处理不满,又不想通过正当途径加以解决,或者通过合法途径解决不能满足其要求的。这些人心中怨气无处发泄,如把握不当,极易引起暴力抗法事件,或对法官进行人身攻击,或对一方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制造伤害事件,或者自残甚至寻死等方式达到影响案件进程的目的。
(三)、可能导致社会公众对法院负面评价。这也是法院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当事人往往案件一起诉或刚一进入执行程序,就通过媒体进行负面甚至歪曲的报导等非常手段,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以期望给法院造成社会舆论压力。这在以前的确有许多“成功”的例子,并使法院许多同志吃尽苦头,甚至丢掉“饭碗”。
(四)、导致信访事件或当事人冲突事件。一些当事人在其诉求得不到满足时,往往是抓住法官办案的细节,或者个人揣测,向各级领导部门写信访件,反映一些莫须有的事情,给法官施压;此外,一些案件当事人在法庭上就言辞激烈,甚至发生冲突事件,这也是案件经常遇到的风险。
之所以案件处理过程中出现这些风险,综合分析有下列一些原因:
(一)、诉讼存在风险。诉讼风险,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因主观或客观原因所造成的对诉讼主体不利的法律后果。但这并不必然产生办案风险,只是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的介入,导致办案风险。比如,诉讼中不能充分提供证据,导致败诉,这种风险是诉讼活动中最常见和最主要的,但由于败诉,超出了当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发生一些极端事件。比如前几年广州四会市法院法官莫兆军审理的一起民间借贷案件。被告坚持认为欠条是被迫所写,但由于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主审法官莫兆军按照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予以裁判,败诉的当事人双双至法院大门前自杀。
(二)、办案质量不高以及法律思维与民众的情感观念有一定的距离。法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包括业务素质以及观念意识,在案件办理环节或案件质量存在一定瑕疵,影响了办案质量以及导致与民众情绪的对立。此外,由于社会传统的逻辑思维习惯与法律规范的逻辑有时会出现不同,就势必会造成社会大众从传统社会思维习惯的角度出发而对建立在法律逻辑基础之上的司法裁判结果产生抵触。简言之就是法官在办案中只求严格执法,却忽视了当事人或涉案单位对处理结果能否理解和承受。
(三)案件办理各自为战。在案件办理时,各承办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配合,导致案件处理不及时、不到位;比如现在实行案件办理立、审分离,审、执分离,立案时出现的一些风险苗头,承办案件法官不清楚;同样,审理中出现的风险,执行法官不清楚。
(四)、审判作风不严谨,延伸服务工作不周到。办案人执法不文明或判后答疑、以法释惑工作做得不够细致;当事人败诉后或诉求未得到完全支持,对其工作、生活等问题处理不到位,这些都可能引发办案风险。
一般来说,办案过程即使出现一些风险苗头,如果能加强调解工作,使案件得以调解结案,那么风险随着案结事了而得以化解;事实上,办案风险的种类及原因并不仅仅限于上面笔者总结的几点,不确定的因素导致的办案风险,在司法实践中还会出现许多变数,这需要我们根据各类案件的具体情况很好的研判。也正是基于此,建立办案风险评估机制,在全面了解案件情况的基础上,对案件处理可能引起的涉诉上访和其它社会不稳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变被动调处为主动化解,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将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关口前移,将矛盾的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这对于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矛盾,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执行法律与执行司法政策有机统一是极有意义的探索。
二、构建办案风险评估机制的基本原则
建立和推行办案风险评估机制,是在人民内部矛盾凸现、刑事犯罪高发、涉法信访严峻形势下,是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司法,自我加压、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源头化解矛盾纠纷的探索之旅、创新之举。在这一机制的建立中,风险的发现是预防的关键,风险的评估是化解的前提,风险的化解是评估的目的。所以,要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思路和“谁办案谁负责”原则,突出和强调第一承办人的责任意识,以“发现早、控得住、处置好”为目标,争取在办案风险控制上的主动权。具体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事前主动预防,实现源头控制。必须和审判、执行工作管理密切结合,风险防控工作应当贯穿于诉前、诉中、判后执行全过程,使审判、执行的各个环节形成防控合力,形成系统的工作机制。如果后一环节对前一环节发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不了解、不掌握,风险隐患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甚至愈积愈深,就会增加案件审理和执行难度,还容易引发信访、群访、重大冲突乃至暴力抗法等不稳定事件。所以,自立案之初就要全面收集排查影响社会稳定的相关信息资料,分级评估案件的风险,根据实际确定风险防控措施,定期对各业务庭室在审执过程中是否全面收集排查办案风险、准确评定风险等级、合理确定防控措施、认真落实防控措施等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内部整体联动,全程协同防控。建立了系统化、全流程的稳控管理体系,使立案、审判、执行的各个环节均能及时预防和化解社会稳定风险。从立案环节开始,直至案件审理、执行完毕,所有环节的承办人随时排查、收集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事件的因素,逐项登记于《办案风险评估信息登记表》,分别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将防控措施及落实情况登记于《办案风险防控措施报告表》,随卷宗材料流转,本环节确实难以化解不稳定隐患的,由下一环节承办人继续实施,办案风险隐患以层层分解的方式得以化解。
(三)、社会各方联动、构建大信访格局。办案风险防控,关键在于对各种矛盾隐患的早发现、早解决。要着眼于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创新,着眼于社会关系的长期和谐稳定,坚持党委领导,形成以政法委为领导,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信访、街道社区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案件社会稳定风险防控网络。尤其对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纠纷,要依靠党委的领导,争取各界协力配合,依托司法职能,统筹诉讼内外的解决力量,实行相关部门联动,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确定风险防控措施,各有关部门根据工作职能分工负责,形成合力,共同化解办案风险。
三、办案风险评估机制模式
(一)、办案风险评估的范围和内容
案件承办人在办理案件过程中,除对所办理案件的事实、证据等进行调查外,还应当根据各部门办案的不同特点,对所办理案件的全面情况进行了解,确认风险。
1、办案风险评估的范围:包括立案、民事、刑事、行政、审判监督、执行等业务部门所办理的存在的风险的各类案件。具体来说,就是事关民生和群体利益、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配合的案件;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群体性案件、集团诉讼案件、破产案件;民间债务、婚姻家庭继承等民事纠纷案件;案情复杂、难以形成证据优势的案件;当事人之间情绪严重对立的案件;相关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适用法律有一定困难的案件;判决后难以执行的案件;社会普遍关注的敏感性案件;当事人情绪激烈、矛盾激化的再审案件、信访案件等。在对上述案件作出裁判或执行等前,应当进行风险评估。如果存在风险,应对拟作出的处理意见或执行措施等进行风险评估。
关于办案风险的评估范围,事实上还有一个风险的发现和排查过程,风险的发现是预防的关键。所以,作为案件办理的第一个环节,在案件立案之后、移送审判业务庭之前,立案审查人员要改变以往简单审查的模式,在涉及到上述案件时,要充分利用立案窗口“第一时间接触当事人、第一时间了解案情”的优势,在立案之后移送审理之前的这段时间,加强调解工作。调解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了解案情及案件以外的情况,及时掌握当事人的思想动态,以便案件风险的发现。即使案件调解不了,风险还无法化解,把发现的风险及风险预防措施以书面形式随卷宗材料流转,一并移送给审判业务庭,及时作出评估。一般来说,其他环节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作出判决和执行过程中。
2、办案风险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按照涉诉案件的性质、紧急状况、行为方式、形成规模、激烈程度和发展趋势,以及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与影响等因素,确定四级风险等级:一级为特别重大风险,指当事人可能采取凶杀、爆炸、自杀等极端行为,或者可能采取聚众闹事、游行示威、围堵人民法院或法官等行为的;二级为重大风险,指当事人可能赴省进京越级上访,引起连锁反应,造成事态扩大、影响不良或者涉案当事人情绪激烈、对抗性较强,可能引起重大信访的案件及处理结果对本辖区将产生明显导向性作用等;三级为较大风险,指可能引发静坐、下跪、请愿、滞留、吵闹、辱骂或殴打干警等行为,影响人民法院正常工作秩序的;四级为一般风险,指可能出现重信重访或无理缠访等行为的。
(二)、办案风险评估的流程模式
1、评估机构:人民法院内部应设立案件风险评估委员会,人员由院长、相关业务部门主管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司法监督员等组成,负责对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各部门间因风险评估有争议的案件进行评估。各业务部门成立案件风险评估小组,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业务骨干及内勤组成,负责对本部门办理的存在风险的案件进行评估。
2、评估流程:(1)、案件承办人在全面调查了解案件情况的基础上,认为所办理的案件在做出相关处理决定时存在风险,或者部门负责人认为存在风险,应当在做出决定前填写《案件风险评估表》(包括案件风险的内容、原因等),并按照案件正常办理程序提交相关部门审批。
(2)、各业务部门应当对办案风险认真进行评估,并作出评估意见和制定相应的化解(控制)风险措施。在办案风险评估过程中,各部门可以进一步听取相关当事人意见,全面了解案件情况。
(3)、各部门根据化解(控制)风险措施,可以采取召开听证会、与相关方面沟通协调等方式化解(控制)相关风险。化解(控制)案件风险工作应当在各部门的组织指导下,由案件承办人具体实施,必要时也可由各部门主管副院长或院长协调解决。对于确实不能化解风险的案件,应报风险评估委员会备案。
(4)、在对办案风险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的基础上,各部门应当依照法律程序做出相关决定。必要时应当在化解(控制)风险后做出决定。
(三)、办案风险评估的责任及风险防范
1、办案风险评估的责任。对于应当进行风险评估的案件,由于案件承办人没有进行评估的,如果引发有理涉诉上访或造成其它严重后果的,由承办人承担相关责任。业务部门对于承办人申报的风险评估案件没有进行认真评估,或没有采取相应化解(控制)风险措施,如果造成其它严重后果的,由各部门负责人承担相关责任。
2、风险评估之后的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办案风险评估机制的目的是防范风险,化解矛盾,所以,意识到了风险,要有切切实实的防范措施。要切实提高办案质量,加强诉讼调解工作,要因人制宜,多策并举,采取法治教育、思想疏导、心理咨询、专家论证、案件评判、公开听证、联合接访、司法救助、依法惩处等多种形式,力争达到防范、处置、稳控与息诉四者的最佳结合。如我院审理的贾某与扶风县城关镇龙泉村以及淮某、邓某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一案。原告贾某于2005年10月与扶风县城关镇龙泉村签订土地承包协议,承包了该村土地34.6亩。2009年10月,贾某因所耕种土地要通过淮某所承包土地而发生争执,致贾某无法耕种土地,后淮某耕种了贾某所承包土地中的14.6亩,邓某耕种了两原告承包土地中的20亩。贾某遂于2009年11月25日起诉到我院,要求被告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我院经审理后认为,两被告强行耕种两原告所承包的土地属违法行为,应停止侵权,返还原告贾某土地承包经营权。但考虑到两被告已耕种的事实,遂判决两被告退还原告所耕种土地34.6亩,并保证生产道路通畅;原告适当补偿两被告投资费用。宣判后,两被告不服,上诉至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中院于2010年6月4日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判决宣判送达后,正值扶风进入“三夏”农忙之际,我院意识到,本案虽已宣判送达但未能实际执行,且双方当事人在一、二审期间对立情绪较大,互不相让,并声称在收割期间均要抢收小麦,极有可能发生纠纷,矛盾并未得到彻底解决,案件存在风险。鉴于本案的特殊性与紧迫性,我院对案件执行风险及时作出评估,认为可能产生二级办案风险,并制定化解措施,及时向政法委进行了汇报以及所在的城关镇镇政府通报了案情;由主管院长亲自带领承办法官,邀请镇党委副书记、司法所所长、龙泉村党支部书记,召集双方当事人做好执行和解工作,最终促使原、被告达成和解协议,产生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这件案件办案风险的成功化解,也为我院进一步完善办案风险评估制度积累了经验。
干警大学习成果交流会”,我院两名青年干警分别获得一等奖、三等奖。
第四篇:坚定理想信念,公正廉洁司法
坚定理想信念,公正廉洁司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坚定理想信念,公正廉洁司法》。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谈一下个人体会。
一、关于理想信念方面。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确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就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矢志不渝地献身于审判工作而不畏任何艰险。
作为一名法院的党员干部,更要有理想信念。没有理想信念,就没有目标和追求,活着只是为了吃饭,今朝有酒今朝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那只能是行尸走肉。不讲理想信念,只讲实惠,就会失去奋斗目标和动力,我们的事业也就失去了旗帜和灵魂。
坚定理想信念,重要的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法院的党员干部,必须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基础之上。做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自觉地加强科学理论的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和世界观的改造,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立场坚定,爱憎分明。
坚定理想信念,必须与求真务实紧密结合起来。对我们人 民法院来说,就是要在思想上绝不能放松对党的先进性理论学习,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养;更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正确看待个人成长进步、名利得失,不能盲目攀比;还要严于律己,加强组织纪律观念,严格要求自己,公正廉洁司法并接受监督和约束。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在思想、信念方面,自己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责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一是求稳怕乱;二是求和怕争,怕出差错,怕添乱子,怕执行工作力度过大影响中心,对全局不利,对事业不利,对自己开展工作不利;三是对我们党内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缺乏足够的斗争精神,抱有一定程度的见怪不怪,明哲保身,但求无过,得过且过的老好人思想。
(二)在宗旨观念方面,存在着考虑个人利益多,自觉履行党员义务不够的问题。在近几年提职、晋级等问题上,想得多的是自己应该得到什么,很少思考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为集体都做了什么。在从事执行工作中,存在着有时对当事人态度不好、思想工作做得不细的问题。
(三)在业务学习和工作方面,存在不适应的问题。近年来,工作满足于过得去,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对新形势下执行工作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缺少对策,执行复杂案件、破解执行难的能力不强。学习不能持之以恒。有时自己也在学,也在读书、看报,但往往注意力不集中,走马观花,看后没有什么收获,过一段时间就忘了。在学用结合上,也没能把理论运用到实践 中去指导工作,指导生活,指导学习。学习时间不能保证,认为上班时间业务多,案多人少、办案牵涉精力太大,没时间也静不下心来学习,下班时间认为忙了一天了应该休息一下,没时间学习。工作过于强调忙,只求完成任务,没有完全做到深入细致,工作方法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到统筹兼顾。工作中,抓落实方面,存在蜻蜓点水,未做到深入扎实,注重了充分准备,忽视了敢闯敢干敢担当,注重了正面影响,忽视了负面作用。在业务方面,认为每位办案人员比较懂得各自的情况,只要把案分下去,各司其职,自己打打电话,多督促检查几次就可以了,不必每个案件都亲历亲为,缺乏深入办案调研。重安排,轻要求。在工作安排上,强调每项工作都要有新的提高、新的发展。但在具体落实上,没有用更高的标准去要求、去衡量。即使有个别办案法官的业务工作完成不太好,比如在案件形成电子卷宗、装订、归档等方面仅限于达标,未追求高质量、高标准。也多是考虑他们的困难因素,自己主观上替他们解脱,人为地降低了工作标准。
(四)在纪律作风方面,存在不注意细节、接待当事人有时言语不文明不规范等有悖司法礼仪的问题,平时有早退、迟到现象,有时签到过早,有时外出办案未在门岗登记。有时对分管执行局干警怠于监管、督促要求不严现象。
三、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结合目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努力提高理论和业务水平,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执行工作中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自觉接受党的领导。
第二,增强宗旨意识。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牢记法官掌握的审判权是人民赋予的,要时刻牢记审判的本质意义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要增强宗旨意识、责任意识,立足本职、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完成好各项任务,坚决克服对当事人态度“冷、横、硬、推”的现象,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从提高法院公信度和树立法官良好形象出发。同时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要坚持原则,确保自身清白干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要时刻抵制诱惑,正确看待利益关系和个人得失,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努力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作风上清正。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恪守法官职业道德,乐于奉献,要培养自己健康的兴趣爱好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做到公正廉洁司法。
第三,增强大局观念,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坚决克服过去在办案中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淡薄的问题,克服就案办案,机械办案的问题,努力做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达到案结事了。在工作中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大局,一是要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的求实精神。二是要有实事求是和高度负责的科学精神。增强审判执行工作的 事业心和责任心。三是要有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进取精神。在工作中,要敢闯敢干敢担当,依法加大执行力度,穷尽执行措施,力克“执行难”。力争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体现出公平正义。
第四,培养良好的作风。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增强工作责任心,逐渐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和审判执行纪律,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廉洁自律,秉公办案。法院干警作为正义的守护者,应当具备刚正不阿的脊梁和铁面无私的公心。一定要弘扬正气,依靠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充分认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从思想上、行动上更好地履行好“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职责。
总之,作为法院一名党员干部,更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和世界观的改造,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立场坚定,爱憎分明。认真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抓实干,不走过场,真正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做到公正廉洁司法,为我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五篇:公正廉洁司法承诺书
公正廉洁司法承诺书
为全面推进本院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倡廉工作,促进全体干警依法履行职责,规范日常行为,确保公正高效、廉洁为民司法,我郑重承诺:
1、严格遵守“五个严禁”的规定。不接受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请客送礼,不与律师进行非正常交往,不违反规定插手过问案件,不利用评估、拍卖等谋私,不泄露审判工作秘密。时刻牢记“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坚持公正廉洁司法,堂堂正正做法官,清清白白办铁案。
2、自觉接受监督。遵守政治纪律、审判纪律、财经纪律、廉政纪律。自觉接受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做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好法官。
如违反上述规定,自愿按相关规定接受处理。
承诺人: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