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本站推荐]
浅谈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语文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也中明确提出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看来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教改研究的主旋律。现就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合作学习是在合作中不断学习,使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分工并互助学习进而获取知识,从而在学习中不断求新合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就必须重视合作学习这一环节。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才能真正做到共同学习、共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已初步展示其强大的优越性和不可替代性。它能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合作学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常以小组的形式出现,一般由2人或4人组成,而且组合方式常分为同质小组(成绩接近的)、异质小组(成绩上中下搭配的)。这两种形式不是孤立运用的,有时分,有时合,有时交叉。这要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形式的需要而灵活运用。
例如,在《〈长征〉——过草地》一文教学中,以播放影视片断的手段,让学生了解场景基调及剧情,把握揣摩剧情中人物的语言及
表情,先让学生分小组轮流扮演剧本中的人物,根据剧情气氛进行摹仿对白。再从各小组中选出表演比较好的同学重演一遍,让学生们试着去感受剧中人物的情感,让语言的巨大魅力熏陶学生的心灵,感受故事内容的丰富和精彩,从而唤起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积极性。通过相互间的讨论交流,形成一定的语言,然后用写的方式表达出来,形成小组间的讨论结果。这样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顺地利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师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课堂气氛活跃。
合作学习有助于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语文学习中需要记忆、背诵的知识(如要背诵的诗文、文学常识、生词听写等)大多采用4人异质恒定小组合作学习,形成小组积分比赛竞争,优生带动中下生共同进步。在具体操作中实行层层管理:老师——科代表——大组长——小组长——组员。派人专门记分,每周一次评比,做到各组的进步有目共睹。培养学习语文的优生时多用同质小组合作学习,便于优生之间的“逐角”。利用这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并促进组员与组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竞争,逐渐形成好的学习风尚。
当然在作文教学中,合作学习也表现出了无限的优越性,体现出集体智慧的无穷性,实现了资源共享的最佳学习境界。
合作学习的教学关键在于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交流环境,发散思维。而传统的教法侧重点不同,“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学习形式单
一、呆板,写出的内容想不千篇一律都困难。
除此之外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互助精神。现在的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人与人的合作,人与自然的合作,群体与群体的合作。语文是百科全书,语文学习是百科之母。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运用合作学习尤其必要,也尤其重要。对于今天的学生,为了更适应明天的社会,就更应该从小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该在语文学习中学会合作。
当然,在语文学习中展开合作学习的方式很多,有待深入地研究。如分角色朗读、表演、辩论等都能体现和运用合作学习。
另外,在语文教学中要真正开展好合作学习的因素还很多。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的责任是创设高质量的学习情境。情境创设越新颖,组织越巧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越高,就越利于开展合作学习。这留待以后继续探求、研究。
总之,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目标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复杂的、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和问题情境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第二篇:小组合作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小组合作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新课程改革给我们一线教师搭建了平台,让教师在教学中逐渐摸索研究,尝试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而在“引学法”这一教学方法实施中,小组合作的作用不容忽视。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合作意识;自学能力
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中,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机械记忆。语文教师常常抱怨工作累,学生成绩不好。在新课改尝试中我将学生分成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在约4~6人,每组中的学生成绩都是好中差搭配的,同时设置小组长,每个组员也分工明确:记录的、表达的、总结的,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在这个课堂上自己是不可缺少的。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课堂上气氛活跃了,那些往日在课堂上看热闹,甚至是无事可做的学困生动起来了。刘立军(化名)就是在这种合作中成长起来的一员。七年级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这个学生很内向,因为个子高,而又特别胖,学生都不愿意跟他做同桌,说是太挤。所以,他只能自己坐在最后一排。上课从来不积极,好像课堂与自己无关。而在我的语文课堂新教学方法实施两周后,他变得积极了,从在小组中的被动表述转为主动参与研讨,几次表扬肯定后,他课堂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回答的问题也逐渐加深。期末水平测试中取得了87分的成绩,虽然这个分数还不够优秀,但对于这样的一个学困生来说,分数见证了他的进步,也使我的工作信心进一步加强。
二、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好带差,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小组合作实施以后,课堂的主角发生了变化,教师只是课堂的一个调控者。在有梯度的问题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分层次讨论,然后将结果统一,再由本组成员汇报出来,同学们一起交流。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体,而是一个小团队。他们往往会因为一个答案跟其他小组的同学争得面红耳赤,也会为比分的落后摩拳擦掌,奋起直追。表现最明显的就是闻子夜(化名),这个学生学习成绩特别好,对于问题总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是他不仅内向,而且在学习上还有那么一点点的自私。看到这种情况,我思索再三,还是让他担任了小组长一职。开始时,他们小组的讨论是最不活跃的,他往往自己想到答案后不与小组成员交流,也不会带领其他同学学习,一个月之后他们小组的比分被遥遥地落在后面。组员意见很大,多次来找我要求撤换组长。而他也似乎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打击,课堂上变得更沉默了。深思熟虑之后,我在一个午后把这个小组的六人叫到了我的办公室,从刚结束的班级篮球比赛说起,跟他们讲什么是团队,什么是合作,什么是信任,怎样能做到这些。在下一节语文课上我偷偷地观察,闻子夜开始跟大家交流了,遇到问题时还告诉其他同学从哪个角度去思考。有谁不认真讨论了,他就俨然变成一个小老师,厉声提醒。我的课堂慢慢活跃起来了,到处是讨论质疑的声音,而我也在学生之间忙得不亦乐乎。
三、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的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分课前的、课上的和课后的三种形式。课前学生自主完成预习提纲后组长必须检查,并及时汇报检查结果,起到督促的作用。课上大家就是一起参与讨论,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承担不同难度的讨论题,学会参与,学会倾听,拓宽了思路,使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师的思维限制之中。而课后还要把老师布置的拓展延伸的问题讨论出结果。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要通过多种形式才能完成,借助于网络、工具书和一些学习资料,把他们的思想紧紧地绑在一起。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自学能力逐渐增强,一学期之后不用下发预习提纲学生就能达到预习的目的,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该如何去着手学习一篇课文。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能力,而这些都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得到锻炼。
语文教学的方法很多,适合学情的才是最有效的。我认为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师只要掌握了小组合作的要领,合理组建小组,正确引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让语文课堂变得精彩,就能在语文教学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杨正恺.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新课程:教师,2009(05).(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五常市冲河中学)
??S编辑 张珍珍
第三篇:浅谈合作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合作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合作学习作为中学语文课改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以“教”为主转变成以“学”为主,被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所采用,由于合作学习符合中学生思维特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中学生的互助精神,塑造中学生的内在品质,提升中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对培养品学兼优人才具有特殊深远的意义,并且对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合作学习中学语文 教学模式
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是一种突破和补充,通过合理的分组和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进行讨论、倾听、合作学习,懂得大胆发表个人意见和虚心接受他人不同意见,学会互助协作、共同进步。《语文新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中学语文课程教学必须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来开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合作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更加重视合作学习,将其充分运用到我国的教育事业中。
一、合作学习的形式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活动形式多样化,能够带动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增加了学习乐趣,让学生在讨论和互帮互助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合作学习的形式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首先是生生合作。生生合作有“优优合作”和“优差合作”两种。“优优合作”就是把两个优等生组合在一起,其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可以相互竞争,因此将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交给他们,可以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优差合作”又叫交叉组合,就是让一个优等生帮助一个学困生,这样可以有效的带动学困生的学习,让学困生学习优等生好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也能让优等生在助人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其次是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最大的特点就是集思广益。通过几人一组的合作学习,能够避免个人思考的局限性,充分实现思维互补。通过学生各抒己见,思路会更加开阔,理解问题也会更加透彻,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后是班级集体合作。这种合作学习有辩论赛、演讲赛、座谈会等形式,学生之间自由对话,可答辩可争论,教师则在关键的地方适当加以点拨或指正即可,这样有效帮助了学生强化其合作学习。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2.1 符合中学生思维特征,培养学生互助精神
中学时期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这是其身心发展独有的特征。他们兴趣广泛,思维活跃,敢于探索,对未知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因而能在学习上标新立异。但由于年龄的限制、生活阅历的缺乏,中学生的思维仍然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因此将合作学习引入到中学语文教学中,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让他们将自己的兴趣审美、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看待问题的角度等等都充分表达出来,让别人倾听、理解、接受和学习,学生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互相补充、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中学生个体思考所带来的局限和障碍,对于问题的解决和新知识的吸收将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2.2 强化中学生语文学习主导地位,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由于中学生的兴趣审美、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看待问题的角度等等都有所不同,那么他们对于语文的认识和学习也会各种各样,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是学生个性化展现的最佳途径,这就体现了中学语文学习的主导地位。另外,口语交际能力是当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并且被人们视为未来社会建设者必备的基本功能之一,而语文教育的实质就是发展中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语文教育应强调学生语言实践的主要任务。在实践中,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我们通过不断的“听”“读”“说”“写”的培养和锻炼,以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水平。将合作学习引入中学语文教学中,正是以这种方式将中学生聚集在一起,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已见,这样不仅能够快速、有效的培养中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还能接触自身平日所不及的人、事、物,从而体验到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学习到更多新的知识。
2.3 塑造中学生内在品质,培养品学兼优人才
我国五千年年来优良的传统一直被延续和发展,语文教育又是学生接触传统的最直接的载体,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将这些优良传统灌输给中学生,由他们继承与发扬。首先从诚实守信着手,逐步建议一套完整的道德教育体系。比如开展中学德育教育展览,将一些实际案例通过文字配图片的方式展现出来,如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尊敬师长、遵纪守法,等等。又如关于德育教育的演讲,或者付诸于实践,如给同学一个微笑、给老师一封感谢信、对父母家人说一声我爱你、帮家里做家务或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这些都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中学生在一起讨论,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将对于塑造中学生内在品质,培养品学兼优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4 实现语文教育课程“保传统、促发展、搞创新”教?W模式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天性发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模式,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观能动性,因此在中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中,我们也将会保留部分传统,教师的指导地位不发生变化,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中来,在其中要乐于分享、耐心倾听、虚心学习,教师则在下结论等特殊时刻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指正,让学生充分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创新,将语文教育多姿多彩的知识世界发挥到淋漓尽致,成为其他学科的模范,最终实现语文教育课程“保传统、促发展、搞创新”的教学模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将合作学习更加重视起来,结合教学实际和生活实际全面展开,将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放在首要位置,为语文教育事业、德育教育事业和我国综合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孙令燕.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4,(27):14.[2]刘小盼.自主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2014,(5):14.[3]文明.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20):32-33.作者简介:杨秋,女,汉族,本科,绵阳市涪城区龙门镇初级中学 语文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第四篇:“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中的作用
新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但目前的英语课堂中,存在着班级人数多,时间有限,提问面窄,教材任务重的问题,教师教学用书上提供的一些组织形式根本无法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不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即同桌学习(pair work)、小组学习(group work)、自由学习(free talk),提供给每一位学生大量的发言机会,它使一群同龄人面对面地进行思想交流,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大大调动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一、“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人人参与的热情。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一群天真烂漫、单纯可爱的孩子,他们有着属于他们年龄特点的生活、学习经历,对于他们所熟悉的人物、事物及环境,会表现出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合作学习”提供给每一位学生展示这种“冲动”的空间和气氛。在人数明显减少的小组中,他们没有包袱,没有压力,敢问敢说,特别是一些性格比较内向、胆子较小的“默默无闻”学生也变得大胆开朗起来。如教学牛津版3B Unit9 Shopping时,我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衣服带到教室边展示边说my jacket(skirt…),接着再分五人一组给“时装模特”买衣服,去参加Fashion show,再比一比哪一组学生搭配组合的服饰最棒。在这过程中要求运用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A skirt , please.What about this red one ? Yes, it’s nice.(No, I like the yellow one).How much is it? Twenty Huan等句型,各小组在设计构思,编造对话中,人人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他们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样利用英语作为交流的媒体来完成任务,而不是关心自己所说的句子结构是否正确,解除了学习知识的焦虑心理,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学生人人参与的热情。
二、“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教学中,注意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思考题,发挥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单是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而是利用现学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如教学牛津英语4B Unit2,学习了father , mother, brother, sister等家庭成员的名词后,我留给学生回家作业题:
1、介绍一张全家福。
2、爸爸、妈妈的工作要求用体态语言表达出来。
3、长大后你想当什么(可用哑语表示)?学生们有了充分的准备后,第二天上课时都踊跃发言,很流畅地介绍了全家福,通过学生的体态语,让全班同学猜一猜他(她)爸爸、妈妈是从事什么职业的,我顺势把Unit3 What’s your job?提到前面来上。而当问学生长大后想当什么时,他们更是热情高涨,一边说a policeman,一边还向全班同学行了一个礼,使凌乱、分散的内容串联起来,把知识完整地呈现出来。学生在教学中,说说、做做,加深了印象,活跃了思维。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首先要创造性地展开教学,不受教学模式的局限,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以自己的创造性的教唤起学生创造性的学。
三、“合作学习”展示了学生的个性风采。
采取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增加学生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合作中发现每个人的长处,互相启发、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自我风采。教学中我经常会拿出三四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Free talk,把自主权交给学生,他们很重视这种机会。课余,他们早就积极主动地寻找Free talk的伙伴,找材料,编对话。他们会为编写对话时的分歧而吵得面红耳赤,更会为得到一段精彩、与众不同的对话而欢呼雀跃。慢慢地我发现学生交流的句型由短到长、由简到繁,内容也一次比一次丰富、精彩。更有趣的是他们会在tack时或戴上头饰或配上动作,惟妙惟肖,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可以说Free tack是学生旧知识得以巩固,新知识得以呈现的最佳舞台,是学生个性得到张扬的大好机会。
四、“合作学习”拓展了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
实践证明,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课内,而且可以延伸到课外,弥补课堂内时间限制,学生来不及表演的遗憾,对课堂教学起到巩固和强化的作用。
如何在课后为学生创造一个英语交际的空间呢?我常常让学生展开如下活动:
1、唱歌、朗诵比赛。竞赛前,先向全班学生宣布竞赛的项目、日期和要求,在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选材、审稿,并进行辅导。
2、出英语墙报(小报)。每组学生每学期出一期英语墙报(小报),要求自写、自编、自排、自印。墙报(小报)可以是小故事、童话、寓言、谜语、小幽默、名人小传、病句分析、一国风情,连环画等,形式上做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美观醒目。
3、收集英文商标。它是一项课外学英语的有益活动。如愿以偿香烟盒上的Double Happiness.糖果纸上的White, Rabbit Candy.老师稍稍加以点拔,学生自然就会理解这些商标的含义。
4、英语表演。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编对话表演或拟定topic,让学生进行对话表演,并进行评比,打分。通过表演学生拓展了学习英语的空间,既学到了英语,又加强了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经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明确的任务目标驱动下,主动参与课堂实践,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当然教无定法,只要我们老师开动脑筋,不断探索,就一定能摸索到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习英语,实践英语,掌握英语。
第五篇:小组合作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是物理课程基本理念之一,而洋思、杜朗口中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思想正突出体现了这一点。面向全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是我们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在此形势下,互助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标下的一项重要教学组织形式,在课堂上已发挥了它的优势。但我们教师具体应用时在某些方面又存在偏差,如只偏重于形式而不注重实效,忽视能力发展,合作是否有效等问题。本文从物理教学这个角度谈一下如何进一步优化“互助小组合作学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问题。关键词:优化、分组、合作学习、实效
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朗口中学的336模式都不同程度的、大幅度的体现了学生主体。而互助小组合作学习的利用正是他们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参观学习后,通过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也不同程度的出现一些问题。下面结合个人实践就互助小组合作学习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优化的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优化对“互助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
新课标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为这样做它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能力的培养。它利用了学生喜欢交流和互动的天性,喜欢探索和发现的年龄特征,借助于互助小组合作的形式,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物理教学“动”起来,“活”起来。而“满堂灌”体现不出学生主体,学生没有形成一种主体参与的心理,只是被动的去学习,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压抑感,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分组教学正好克服了这一弊端,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这个思想认识。
二、优化学习互助小组的建立,进行有效学习。
科学地安排合作学习互助小组是成功进行互助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有的教师按座次随便4、5人一组,不考虑他们的学习水平能力、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因素,往往造成合作失效。我的做法是:按照学生的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分为若干个互助小组,这样既可以增加互助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可以增加合作学习互助小组间的竞争性。每组四、五人,每人都有分工。互助小组成员必须明白自己应承担的角色,明白各自该为互助小组做什么,但角色可以适当轮换,这样让互助小组成员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为学生创造多种尝试的机会,以此来增强合作者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同时,互助小组各成员应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群体,确保每一次研究的质量。
三、优化互助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在物理教学中,只有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互助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所以注重它的实效性显得很有必要。而不是时时、处处都要进行合作学习,否则学生个体水平和能力的发展就受到限制。大家知道,物理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时我根据情况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这为学生学好物理创设良好的实验情景,提供充足的感性体验。但是,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大量的实验,获取每一个数据,课堂教学的时间明显不足,这时采取互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互助小组合作,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如教学《阿基米德定律》一节时,学生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存在许多模糊认识。仅凭教材中一个实验,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为此,将此实验由演示变为学生分组探索。首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猜想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接下去的环节是验证猜想。动一动手自己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刻学生们品尝成功喜悦的心情更加迫切。八仙过海,各抒己见,集思广益,采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设计出一组组简便合理的实验方案,课堂上人人动手,借助桌上已有的实验器材,一试身手。由于猜想浮力大小与6个因素有关(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物体密度、物体的体积、物体没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状),要逐个进行研究需要很长时间,一节课的时间根本无法完成上述任务,此时就以互助小组为单位,分别有重点地落实以上其中的某两项任务,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知,再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进行思维加工,最后由各互助小组归纳结论。在互助小组合作的进程中,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动手能力,科学设想能力,在猜想与实验验证之间建立联系的思维能力,真正发挥了物理互助小组学习的功效。
再如:有些物理知识较为抽象、深刻,有些开放性的甚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由于学生个人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单靠某个学生独立思考会出现困难或回答不全面。这时采用互助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在互助小组活动中提出各人的困惑,让互助小组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在切磋争辩中过滤问题,去伪存真,通过有意义的协商和共享,从别人的意见中受到启发,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点拨,从而使学生对物理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能力,扩展思维空间,从而完善各成员的知识结构。如:在排除电路故障的教学时,采取互助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据已有知识判断出故障在哪儿?怎样排除故障?互助小组对每一种可能的情况进行总结并进行交流,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我对学生的每一种假设,都给予口头鼓励,对优秀的有独创性的给予激励的掌声。这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信心。
四、优化学习互助小组的利用、教师的引导。
互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利用可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否则将事倍功半。有的教师只注重合作学习的表面形式,热热闹闹,一味的放手,不加以指导。处理不好,就会造成课堂失控,产生新的分化。要想开展真正意义上的互助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在课堂互助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合理引导,积极调控,承担好学习促进者和合作者这一角色。另一方面教师教给学生讨论的基本方法,在发挥主体作用的同时,能收放自如,建立和完善基本的课堂常规。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提前设计好总体方案,让学生有目标地进行合作学习。
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时,让学生常带着一些有范围的问题去进行各种资料的收集。学生进行照相机与幻灯机、投影仪成像原理辩论时,老师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从收集的材料中选取有价值的数据,并对辩论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性地启示,给他们“航标灯”。在互助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仔细观察各合作互助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并及时发现互助小组合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并及时表扬速度快、有创新的学生,并通过行间巡视,质疑问题,个别询问等途径进行调查,把游离在互助小组之外或长时间保持沉默的成员“拉进”互助小组的讨论中,促进互助小组合作有效进行。同时,在互助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除了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以外,还要和学生一起平等讨论交流,在一些疑难问题上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学生自己能完成的任务,教师决不代劳。
五、优化评价与激励机制。
对于这一环节,有的教师容易忽视。学习好坏得不到合理的评价,时间久了学生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对差生实行目标激励显得更为重要。那么作为教师该如何去评价与激励学生呢?我认为:在学生目标合作学习完成后,对表现较好的互助小组和个人要进行及时评价和激励,好的提出表扬,差的要提出相应的要求。这样,学生就会有意识地调整互助小组合作学习的安排及个人参与时的表现,有利于促进以后的学习。
六、优化合作与竞争意识。
互助小组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互相影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很快。同时,分组教学可以促使学生资源共享,好的资料、好的学习方法,大家都可以共享;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别人可以给你指出。让大家互相学习,在学习中共同提高。分组教学,在无意之中,培养了学生一种非常可贵的意识——合作意识。当然,合作中也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进取,也就意味着没有发展和进步。在分组教学中,互助小组成员之间、组与组之间,就是竞争的对象,老师在上课时既要采用激励机制也要进行竞争机制,让学生在比赛中,能更快提高各方面能力,同时提高综合素质。
总之,互助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前景是很广阔的。但它不是短期内就能步入正常轨道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探索完善的过程。分组教学怎样开展,怎样使教学过程活而不乱,怎样组织互助小组讨论、怎样将理念变成实践,从形似到神似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今后实施中不断做深入探讨。作为一位物理教育工作者,我愿一如既往,做一个教改中的勤恳的耕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