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功能之检讨

时间:2019-05-13 04:11: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功能之检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功能之检讨》。

第一篇: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功能之检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功能之检讨

作者:李祖兴

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10期

【摘要】法学理论界对案例指导制度已研讨多时,司法实践部门也初步建立了我国特有的案例指导与法律适用机制,然而关于案例指导制度的功能仍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从案例指导制度建立的目的出发,结合司法实践中自由裁量权的运用,探讨我国案例指导制度功能之所在。

【关键词】案例指导;自由裁量权;功能

一、问题的提出

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建立的直接目的就是“同案同判”。要做到这一点,得出的逻辑思维是首先要规范司法人员对相同案件事实的解读并统一法律规范的选择,其结果是通过公布指导性案例对司法者的自由裁量权进行限制。最高检发布的《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第二条明确了“选编检察机关办理的在认定事实、证据采信、适用法律和规范裁量权等方面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案例”,“规范裁量权”成为选择指导性案例的一个标准。然而,既然是上级的“指导”,就存在下级的“选择”,从案到案的过程必然是“选择”的过程,“选择”又是一种新的自由裁量权。因此限权已经不是案例指导制度预设的最终目标,通过指导性案例合理展现司法者的自由裁量权——正确解释刑法,更能赋予法律条文生命力。有人说赋予司法者解释的权力,使司法者自由裁量权的扩大,导致司法腐败。且不说,司法者的解释是现实存在的,是赋予法律规范生命的需要,单就自由裁量权是产生司法腐败的根源说法同样站不住脚。从制度上讲,产生腐败是监督不到位,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正是因为司法者所具有的自由裁量权,司法机关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新型案件,而不是机械的等待最高司法机关的解释。如王凯石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到的一个案例:某国有证券公司经理将公司股票挪出个人变现使用,造成巨大损失,检察机关以挪用公款罪起诉,法官对于最初挪用的股票能否解释成“公款”不敢做出合理的解释,只能层报最高法,而等到最高法的批复已经是两年以后了。可以看出过度的限制自由裁量权导致司法者机械化、司法效力低下,甚至有违正义的司法理念。正是因为司法者具有的自由裁量权才产生典型案例,自由裁量权是司法者具有的内在权力,任何否定其存在的合理性也否定了司法的基本原理。因此说,限权与放权不再是案例指导制度的终极目标,重要的是规范自由裁量权的同时,能够发挥裁量权本身的作用。

二、实现案例指导制度功能之重新定位

否定司法者法律解释权与自由裁量权是绝对法律主义的观点,并不符合司法现实的需求。现代法治国家允许司法者对刑法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并赋予相应的机制。而刑事案例指导

制度就是实现司法者解释的机制。正如学者论述到的“一个由判例延伸出的对法律创见性的合理解释必定建立在一系列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判例群之上,并且随着在司法实践中的不断反复运用而逐渐证明其正确性和合法性,最终日渐成熟而上升为一项正式的刑法规则”。

要借助案例指导制度实现司法者的解释,关键的一项内容是改革现有裁判文书的说理形式与过程。当前无论是法院的判决还是其他法律文书,大体上都没有脱离事实、法规、结果三段论的固定模式,其内容缺乏证据的认证、缺少判决理由的阐述,因此要加强裁判文书的说理过程、说明裁判者的思维路径,从而彻底改变现有裁判文书模式。当然这种改变应有相应措施的保证,为了实现司法者的解释要赋予检察官、法官独立人格,说理的过程促使当事人对判决结果确信与承认。真正做到阐述事实、详尽理由才能实现司法权威,这正是刑事案例指导制度需要达到的高度。正如张明楷教授所论述,“如果我们的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不是仅写批复或作司法解释,也不是仅选编指导性案例,而是开庭审理案件,制作有充分理由的判决书,以其中的判决理由及判决理由所形成的规则指导下级法院,那么,效果必然好得多”。

三、问题的解决

司法者的自由裁量权是使之成为司法者的本质所在,因此案例指导制度具有的限权已经不是问题,重新认识司法者的自由裁量权,使之成为实现司法者解释、体现案例指导制度功能的内在核心才是真正的问题。而要实现这一问题的解决,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赋予司法者独立的法律人格

虽然我国的《法官法》、《检察官法》都明确规定了法官、检察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检察官代表国家进行公诉和依法进行法律监督等职责”,但这些规定并没有确立法官、检察官自身的独立,仅限于在理论和法律意义中明示了司法者所独立具有一定的法律地位。

(二)建立司法者独立制,赋予其独立办案权力

虽然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是指法院与检察机关作为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而不受其他主体的干涉,但在现有的合议庭、审委会、检委会集体做出裁决的情况下,要赋予法官、检察官具有独立办案的权力,即司法者在阅读案件事实且充分说理的情况下即使最后的意见被否定也不应追究其责任。

(三)改进案例指导机制,提供司法者合理阐述解释的空间

对于现在颁布的指导案例格式要弱化关键词、裁判要点的作用,遵循司法运行的普通规律,提高司法者依托案情提炼认定事实、适用裁判的观点和理由,从而训练司法者的正确诠释法律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法律方法适用的能力。

(四)提高司法者素质,综合运用各种解释方法

高素质的法律人才是任何一项法律制度构建的主体需求,司法者采取客观的解释,从现实生活出发,综合运用各种刑法解释方法,并予以详尽的阐述,从而赋予法律以生命,才能体现案例指导制度本质特征、实现所追求的目的。

总之,司法不仅应是法律适用的过程,通过法律适用确认、实现刑法规范;同时也应是发展刑法规范的过程;案例指导制度作为一种司法活动,应更多的体现发展规范的功能,在法律出现漏洞、空白时,依靠司法者对刑法的解释,向社会宣布法律裁判结果,昭示刑法原则、规范含义,体现制度本身的价值。这才是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价值功能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53.[2]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40.

第二篇:刑事案例

案例一:

2005年4月2日凌晨,古镇镇古四村的邓某与其岳母黄某、妻子李某因家庭琐事发生争执后恼羞成怒,冲到二楼厨房操起两把菜刀欲砍黄某,其妻李某见状上前阻止,邓某不顾黄、李二人的反抗,持菜刀向二人头部、手部等部位猛砍数十刀,致二人倒地,黄某当场死亡。接着,邓某又向躺在厨房地上的李某颈部割了一刀,致李喉管断裂,当场死亡。邓某将两把菜刀扔在现场后,来到其女儿邓晓睡觉的房间,写下一封遗书,将遗书带回其位于古镇镇古四顾所街一巷2号的家中,并换下杀人时沾有被害人血迹的衣服鞋袜,再返回其岳母家里,准备将女儿邓晓抱回家,女儿看到外婆、母亲的死状后受惊吓而哭啼,邓某即将女儿抱回睡房床上,丧心病狂地用一条挂蚊帐的尼龙绳将女儿活活勒死,然后又从厨房拿了一把菜刀窜到古镇镇冈南村广厚里一巷4号蔡某家中,疯狂地将蔡某的母亲林某、妻子林阿枝和蔡某年仅四岁的儿子蔡小杰先后砍伤,最终,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邓某死刑。

法律评析:

故意伤人罪是指故意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这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严重的犯罪。本案中,邓某与家人发生争吵,出于愤怒,用菜刀砍杀岳母、妻子,用尼龙绳勒死女儿,对正常人邓某来说,尽管当时的情绪比较激动,但意识是清醒的,对自己的行为具有控制能力,并能够认识到该行为的后果,因此邓某杀死家人的行为是出于故意,已构成了故意杀人罪。

法律链接: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案警示:

本案中邓某的罪行固然应受到法律的严惩,但是他所造成的危害,却不会随着法律对邓某的惩罚而消失。透过这宗令人发指的杀人案,我们每一个都要从中吸取教训,我们要加强自身人格的塑造,培养“善良、忍让、理智、法制”等良好的人生观。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个和谐的和人性化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人们形成健康的性格和情感,因此我们有必要更深刻地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案例二:

杨某原为中山市小榄镇一工厂的生产主管,平时为人豪爽,重情意,很讲义气。2005年6月4日晚,杨某刚下班回家,即听到同厂老乡李某说自己另一老乡兼好友王某在厂对面的士多店打麻将时与人发生矛盾,现正被多人殴打,杨某一听自己的朋友被欺负,二话不说拿起一支木棍就与李某直奔士多店。到后,看到江某正与王某在争吵,杨某以为是江某与其他人殴打了王某,不分青红皂白,挥棍殴打江某,致江某头部受创,不治死亡。后经法医鉴定,江某伤重不治系头部遭受钝器重创所致。

案发后,法院判处杨某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二十年,李某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判处杨某、王某、李某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江某家属人民币10万元。

法律评析:

杨某为人平时江湖义气重,法律意识淡薄,文化程度不高,事情发生后,没有冷静地分析情况,不分是非曲直便对江某进行伤害,导致江某死亡,自己和李某、王某等人也被判刑,并需承担江某家属提出的赔偿责任。

法律链接: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

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本案警示:

本案中的杨某靠自己的勤劳在工厂打工,并做到主管,本应过上比较安稳的日子,但由于其重江湖意气,遇事不沉着、冷静,不分青红皂白就出手伤人,结果不仅和朋友都进了监狱,更使江某丢了性命。因此,大家在帮助朋友时,一定要弄清是非,而不只是意气弄事,否则,只会害人害己。

案例三:

何小明,四川某地人,从小随打工的父母在中山读书,因为父母工作忙,没有时间管,何小明在学校成绩差,纪律差,经常成为老师们投诉的对象。2004年,17岁的何小明中学毕业,进入工厂打工。何小明与一群比他大的社会青年经常一起玩到深夜,并且看谁不顺眼就要生点事。有一天晚上,他们六、七人在一起喝得醉熏熏的,听他们的“大哥”许小坚要去收拾“大哥”女朋友的哥哥郑小雄。何小明就高高兴兴地跟去了。“大哥”用力捅了郑小雄,何小明用拳头也帮着打了几下,郑小雄当场晕倒,血流

满地,被拉到当地医院急救,虽免于生命危险,但经司法鉴定为重伤,并造成终身残疾。何小明等人最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后以故意伤害罪对何小明等人提起公诉。

法律评析:

本案中,许小坚、何小明等人构成故意致人重伤,带头的徐小坚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2年,何小明因为讲哥们义气,参与进去,人民法院依法对其处以一年半的有期徒刑,主要由于其不满18岁,且没有使用武器,情节比较轻微,属于从犯,否则,后果将会更加严重。

法律链接: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刑法》第一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属完全刑事责任的年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负刑事责任,除这8种以外的其他危害社会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不满14周岁的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刑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第二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本案警示:

希望广大青年朋友,能吸取教训,提高自控能力,避免类似悲剧发生。切忌:哥们义气莫滥用,害了人来又害己。

案例四:

王某与吴某为夫妇。2003年上半年,吴某患病,经治疗好转。2005年1月,吴某生育一女后病情加重,王某带其到县人民医院就诊,经确诊为系统性红班狼疮和肾脏病。王某见吴某病情严重,且难以治愈,产生逃避心理,遂以外出打工为名于同年4月离开吴某。2005年7月,王的父母与吴的父母为付医疗费发生争执,王的父母亦对儿媳吴某弃置不顾离家外出。吴的父母只好对吴继续治疗。2005年10月1日,吴某病死于医院。吴某家人将王某遗弃的情况反映到县妇联等单位,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2006年6月7日,经检察机关批准,该县公安局将在南京打工的王某抓获归案。2006年8月8日,该县检察院以王某涉嫌遗弃罪对其提起公诉。2006年9月29日,该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王某犯遗弃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法律评析

本案被告人王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明知其妻吴某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却以打工为名外出。其主观上有不愿承担法定扶养义务的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吴病重、病危及死亡期间,王实施了不管不问的遗弃行为,且情节恶劣,构成遗弃罪,要承担刑事责任。但王某即使承担了刑事责任,亦不免除其民事责任,即由其岳父母垫付的其妻的医院费用。鉴于双方达成调解,王某及亲属一次性赔偿被害人吴某父母医疗费等各项经济损失2万元,并取得被害人父母的谅解,法院对王某从轻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法律链接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婚姻法》第二十条: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抚

养费的权利。

本案警示

由于医药费用的快速增长,不少家庭对医院产生畏惧心理,对疾病采取听天由命的态度,尤其在农村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恶性遗弃案件,受害者多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及受歧视的未成年女孩子。我们一方面呼吁社会医疗保障机制早日健全,惠及百姓;一方面提醒各位公民增强法律观念,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须知亲属生重病不予医治,涉嫌构成遗弃罪。遗弃行为不仅违反社会道德,为人所不齿,严重的可能触犯刑律,将受到严厉的制裁。

案例五:

我市某镇黄伟与李萤是一对夫妻,育有一子黄豆豆。豆豆多动、顽劣,不肯听父母管教。父母为了教育好豆豆殚精竭虑,方法用尽,但豆豆不但不见好转,又养成了偷拿父母零钱的坏习惯。一天早晨,黄伟起床后发现口袋里的10元钱不见了,联想到豆豆近日的表现,不由怒从心起,发誓一定要借机好好教训一下豆豆。黄伟骑上摩托车将正在学校上课的豆豆强行带回家,与李萤一同将豆豆绑在自家院内的一颗树上进行管教,但豆豆不但不听父母之言,还用脚踢父母。气急败坏的黄伟拿来一瓶煤油倒在豆豆站立的地面上,恐吓要放火烧豆豆。李萤拿来炭火假装着引燃地面上的煤油,以此恐吓豆豆,逼豆豆屈服。由于李萤不小心,引燃了自己的衣袖,在慌乱扑打中,不慎将火种溅到豆豆身上,可怜的豆豆立时变成了火人,被烧至重伤不治而亡,亲子被焚,惨案就此酿成。黄伟与李萤触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双双入狱。

法律评析:

行为人只要因其过失行为造成他人死亡的后果,就可以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一般发生在日常生活或劳动等场合,常常

由于行为人对他人的生命安全缺乏应有的注意而致人死亡。过失致人死亡的“过失”通常分为两种,第一种:过于自信的过失致死,即指行为人是凭借某种客观条件如能力、经验、环境等,轻信可以避免死亡结果的发生。因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死亡结果的心理态度。第二种:疏忽大意的过失致死,即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以致发生死亡的后果。豆豆的父母正是由于过于自信的过失而失手酿成火烧爱子的惨案,同时触犯刑法第二百三十条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法律链接: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案警示:

(1)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切不可做可能危及他人生命安全的危险事情。遇事谨慎,不冲动,不莽撞,思而后行,力避“一失足成千古恨”。

(2)为人父母,要摈弃“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恶俗。

案例六:

一天深夜,王某驾车一路狂奔,突然撞倒一行人,王某停车查看,发现行人身受重伤,但是尚未死亡。王某看到事发地点比较偏僻,并且四周无人。王某为逃避法律追究,心生恶念,将行人搬上车,载到一山边,将行人抛弃在丛林里,随即逃之夭夭。行人被发现时已经死亡。公安机关经侦查后,将王某抓获归案。检察院以王某涉嫌“故意杀人罪”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判王某犯“故意杀人罪”,处无期徒刑。

法律评析:

本案中,王某撞伤行人的行为按《刑法》133条规定应为交通肇事罪,但王某因怕承担责任,把受伤的行人抛弃在山林,使行人因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这就使王某的犯罪性质发生了转变,即王某主观上对行人的伤亡由过失转化为故意,按《刑法》第232条,王某已构成故意杀人罪。

法律链接: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为交通肇事罪。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以故意杀人罪处罚。

本案警示:本案案发之初,只要王某积极采取救护措施,即使行人死亡,也只会按交通肇事罪追究其责任,但王某却为逃避责任,将行人弃之山林而不顾,最终,法网恢恢,只能在监狱度过余生了。

第三篇:作文指导之案例

《今年中秋节》习作训练

--------指导学生写真情实感之教学设计

(八年级)

习作内容:《今年中秋节》

习作目标:1 从文章的立意、材料方面进行思考、选择,以突出自己的真情。习作要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注意创新,与众不同。

注重细节的推敲刻画,把感动和思索带给别人。

注重语言的表现力度,让读者的情感能够共鸣。

习作重点:1 从立意、材料、语言等方面以突出自己的内心真情。

材料的处理要与布局谋篇相统一。

3揣摩语言和细节的技巧。

习作难点:特定的情感与所用的语言之间如何构建

习作方式:思考----讨论----点拨----发现----提炼---总结---创造---点评---习作习作课时:至少两课时 指导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上学期看过一部电影《我的兄弟姐妹》,大家还有没有印象?今天我们再回顾一下这部电影的感人之处。教师播放这部电影的几处感人情节,要求学生认真观看,认真品味。

二 学生自我发言,谈一谈自己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教师规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表达:情感方面。情节方面。

人物的动作、表情、内心等方面。人物对白,你认为有什么特色呢?

电影中的细节部分你是如何认识的?你认为它有什么作用?

在谈话中,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个性创造。教师在学生表达之后,要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和启发,给他们灌以鉴赏的方法和技巧,以提升他们思维的认识。这种方式的进行都是在以谈话为前提下施行的。教师不代替学生的个性认识,反而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独到和教师本身就未发现的地方。本环节设计理念:

因为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真情电影,我用这个例子,目标就是把学生引到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去体味真情,去感触真情的表现方法。让学生明白抒发真情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在每一个方面具体如何去使用自己手中可以利用的资源。

三 引入本次习作

同学们,刚才我们都谈了自己的认识,在某些方面也达成了一定的共

识,大家说的都非常有独到之处。那么现在,我们就去练练兵如何? 教师出示本次习作的内容----《今年中秋节》。

教师说明:这是一个规定了的题目,因此大家就会受限制了,那么是不是完全都被限制着了呢?可以从哪些方面突破重围?这个题目很普通,那么从哪方面着手能够写出你的不平凡之处呢?大家讨论,教师规定讨论思路: 确定什么主旨,表达什么样的感情?真情主题又可以细分几个方面?(至亲至情

友情

与陌生人之间的情感

师生情 ……)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才能表现这个主旨?是否典型,是否新颖,是否不被别人所采用?你如何考虑这些问题?如何取舍这些材料?

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指名学生讲一讲在以上两方面是如何处理的,大家在一起共同去点评。

本环节设计理念:

目标是剔除大众化的主旨和材料,以寻求创新之路。尽量扩大立意和选材的范围与角度,以达到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选择的渠道。但是这一步是很难的,不可能委曲求全,能够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我认为可以基本完成目标。

四 处理材料

同学们,下面我们再仔细地说一说材料该如何处理。教师以问题带入: 1 这篇文章根据题目的要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材料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你如何安排材料的分量?与主旨联系最紧密的材料该如何去写?写多少?怎样叙述?怎样剪接?什么地方要使用白描手法?什么地方要加入描写? 叙述与抒情之间的整合如何考虑?叙述是否也要留有余白?这个余白如何留?

学生进行思考。交流。汇报。教师点拨。共同评议。学生个人总结。

本环节设计理念:

叙述我认为就我校学生来说,仍然是亟须解决的作文问题的重中之重。主次不分,详略不明。与主旨联系出问题。枝叶地方处理不好。叙述与抒情缺乏有机融合。叙述占据文章分量过重,情感与个性被挤占。因此,结合我校我班实际,对学生的叙述问题,我采用的处理方法是-----用概述、白描为主,具体的描写与刻画相结合的方式。把最重要的问题留给情感的抒发与表达,因此,看似淡化叙述,其实是为了整体文章的构想。这样的训练,在多次习作中学生的表现来看,我认为基本是成功的,学生的叙述并不是不具备扎实的基础,反而会出现提高的局面。原因是要求学生进行概述和白描的训练的同时,他的叙述就在进行学习和创造,这种要求是有点高,但是,习作毕竟是学生的探索之路,没用现成的大路可供学生轻易的走。他能够把他的小路走好,就能够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五 展示语言

规定了作文的大致路线之后,剩下的问题就是要用语言去组织了,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去组织自己的语言。可以先写开头,可以写结尾,可以去叙述,也可以单独先去抒情。也可以去设计文章的几处细节。或者先把题记写好。

之后进行展示,交流,发现。重点要在语言的表现力度上下功夫推敲锤炼。

教师放轻柔背景音乐,学生自主创造。展示学生的习作片断:

有一位学生在开头是这样习作的:

幸福从远方带来天空的圆月,仅存的那点回忆是和家人的甜蜜,翻出来又是我暂时的安慰。

有一位学生在结尾写到:

不管是个人,还是社会、国家,“阴”终究会走向“晴”,“缺”也终究会走向“圆”。夜幕中那轮静静的满月终将辉映着人世间的一切:团圆、温馨、笑脸……

有一位学生在文段中有这样一句话:

然而不幸的事总在人最幸福的时候出现。

六 总结提升

同学们,我们以上进行了本次习作的几个环节的训练,通过本次习作的训练你收获了什么,能不能系统地讲一讲你的感受和收获?

多指几名学生进行汇报和总结,以提高他们的认识。

七 组织成文

具体要求:

抒情散文模式,或者能写成随笔或小品文更好。2 语言要求凝练,有意境,有表现力。3 叙述要有取舍,有细节,有留白。

情感要隐含在语句的叙述之中,用最少的语言容纳最大的内容。5 给读者以悠远的思索和想象空间。6 字数不少于800字。

学生自由习作,完成初稿。时间60分钟。

教师待批阅作文之后,在下一次习作课之前进行针对性的讲评。分析成功和失败之处。

第四篇:逐步建立案例指导制度

逐步建立案例指导制度,实现同案同

判,力求司法公正

红河中院审务办

审判实务中,同一案件因不同法院的法官,或者同一法院的不同法官审判,可能会出现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果,导致“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发生,使当事人及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产生质疑,极大影响了司法公信力。同案不同判,是对司法公正的践踏。建立案例指导制度,就使得基本案情与指导性案例相同或相似的案件,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的自由裁量受到限制,若是没有特殊情形,应当参照指导性案例做出判决,从而防止了司法腐败。这样统一了审判标准,实现了同案同判,做到了司法公正。

结合全州法院审判实际,我院在建立案例指导制度方面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指导性案例选择、制定、公布、汇编、备案和监督交由负责审判实务管理的专门机构实施。2009年我院成立了审判事务管理办公室(简称:审务办),主要职责是协助审判委员会开展各项工作,完成上级法院及本级人大、政协、院领导交办、督办的各类案件,具体实施本院案件质量的评查工作,监督本院各业务部门完成好各类案件的立案、审理、执行。结合审务办担负的职责,将案例指导制度的具体工作

交由审务办完成能够起到上传下达的效果。

二、确定指导性案例的范围

从全州法院经常请示以及我院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类型的实证分析看,下述五类案件是最需要示范、监督和指导的。

1、新型案例,正确运用法律原则裁判,裁判的理由和裁判结果对社会价值和未来法律发展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2、易发、多发案例,适用法律精当、有典型代表意义;

3、疑难复杂案件,裁量准确、有突出借鉴意义;

4、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对维护司法公正和体现社会价值有相当现实意义;

5、其他类型案件,对如何具体适用法律条款有普遍指导意义。

三、结合案件评查工作,评选优秀案例

结合我院每季度的案件评查工作,评选出各类案件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逐步建立各类案件优秀案例的备案登记制度,适时汇编成册,下发各业务部门及各基层法院。

四、定期编写审委会纪要,每月编写审委会会议纪要,遴选典型案例,就审判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正确适用法律以及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抄送相关领导、人大、政协、政法委及本院审委会委员,并就专门性、普偏性问题适时下发指导性意见。

五、深入基层法院,加强调研工作,逐步完善案例指导

制度

针对我州法院审判工作中遇到的带有专门性、普遍性的问题,适时到各基层人民法院开展调研工作,并就调研情况形成报告材料,提交我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形成指导性意见下发基层法院。

下一步打算:

一、进一步增强审务办上传下达的作用,逐步完善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各项工作。

二、加强和省高院的沟通协调,加强与其他地州市交流学习。

三、进一步深入开展实地调研工作,把审判实践中遇到带有普遍性、专门性的问题落到实处。

二○一○年四月一日

第五篇:案例指导制度研究

司法改革中案例指导制度如何体现在法律文书里面?

答:案例指导制度是指选择典型案例作为司法人员办理类似案件参考的工作制度。其对我国法律文书的影响主要有:

从形式上而言,案例指导制度有利于法院的判决以相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笔者翻看了一定数量的判决书,发现各地的判决书不尽一致,主要表现在格式和所涵盖的内容上的差异。因而各地通过案例指导制度统一各地的判决书的形式,在此基础上做到全国范围内的统一。

从内容上而言,司法人员在办理疑难案件时,在坚持严格依照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办案的同时,可以充分参考借鉴典型案例中对事实证据的审查、判断和运用的方法、对案件性质的分析、理解和认定,以及法律规范具体化于案件事实的规律等.新刑事诉讼法施行,在证据方面的新规定对法律文书制作的影响?

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证据种类上的修改对法律文书制作的影响在于:1.鉴定结论改为鉴定意见,鉴定意见作为意见性证据,其真实性仍处于待定状态。因而,在判决书制作的过程中,有必要对有争议的鉴定意见分析、认证。

2.新增辨认笔录和侦查实验笔录,二者都属于侦查文书,因而丰富了法律文书种类。3.对于电子数据,只要其具备客观性、合法性和关联性,法院在制作法律文书时可以直接采信,而不必转化成其他证据形式。

二,口供自愿性原则得到了确认,“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在制作法律文书时被告人自认的情况下,须写明出于被告人自愿的供述。

三,修改了证明标准,对“证据确实充分”作了细化的规定。因而,制作法律文书时,认定证据必须满足这一系列的标准,即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四,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和程序等内容写入新刑事诉讼法。

五,在证人出庭作证的保障方面。证人在有关黑社会、毒品犯罪等案件中作证,人身面临威胁的,会采取不暴露该人的信息,在制作法律文书时,就必须对该证人的信息采取保密措施。

六,对行政执法中收集的证据材料的转化适用也作了相应的规定。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从而,丰富了法律文书中证据的来源。

下载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功能之检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功能之检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刑事案例1

    书记员 刑事案件庭审剧本 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证人、被告人已在庭外候审。 书记员:请旁听人员保持安静,现在宣读法庭规则:一、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应关闭寻呼机、手机; 二、 未......

    刑事案例分析

    101、 关于单位犯罪,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甲注册某咨询公司后一直亏损,后发现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盈利,即以此为主要业务,该行为属于咨询公司单位犯罪 B.乙公司在实施保险......

    典型刑事案例大全

    银行业典型刑事案例心得体会近年来,随着“三化三达标”创建、安全生产等工作的持续推进,全行内部控制水平不断提升,员工合规意识不断提高,刑事案件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进步。但......

    刑事案例(5篇)

    2011年X月X日上午8时30分,某市公安局接到某贸易公司保卫科干部陈某的电话报称:昨晚该公司财务科15万元现金被盗,现场已被保护。接报后,局里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开展工作,现......

    刑事文书案例

    邓帮良等贩卖毒品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2002)刑复字第135号 被告人邓帮良,男,1977年1月17日出生,汉族,海南省文昌市人,初中文化,住文昌市文城镇角园村,无业。19......

    刑事案例探究

    山东高中生“谈话死”案异地开审 死因仍未明 2012年07月11日11:06法制网——法制日报范传贵我要评论(539) 字号:T|T 山东开审高中生“谈话死”案 7月9日上午,轰动一时的山东省......

    我国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之检讨(精选5篇)

    我国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之检讨 刘孙丽 (广西大学法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对其所作的解释确立了我国的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笔者认......

    刑事社会调查制度之新探[五篇范例]

    [摘要]:湖北省试行的审前社会调查制度对于社区矫正制度的实施,被告人权利的保障以及社会和谐的促进都有重要意义,其适用对象不在局限于未成年人,而是适用于拟判决管制、宣告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