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7月5日许霞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许霞: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2010-07-0
5今天是第88届“国际合作社联盟国际合作社日”暨第16届“联合国国际合作社日”,也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三周年后我国第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宣传日”(每年7月的第一个星期六)。农业部确定今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宣传日活动主题为“依法规范合作社,促进生产标准化”,旨在以宣传法律精神引导合作社规范发展。我们要通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积极营造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把学习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更多的农民新办创办专业合作社,带领更多的农户致富,为加快推进长治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认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大意义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完善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和制度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首先,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升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农民必须组织起来,联合闯市场,以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民逐步拥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和产品交易自主权。但是,农民作为市场竞争中的一个主体,始终处于弱势地位,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把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应对市场的挑战。农民专业合作社正是通过其组织功能,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联合起来,有效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升农民的市场谈判地位,使广大农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规模效益,提升整体竞争能力,形成多元增收、持续增收、稳定增收的发展格局。
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要想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先富带后富的路子。
这不仅需要先富起来的人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更需要形成有利于先富带后富的社会机制和条件。现阶段的合作社,说到底是一种能人经济,是先进带落后、先富带后富的具体体现。实践表明,合作社基本都是围绕一个主导产业,依靠能人、大户带动,通过自愿联合、民主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而组建起来的利益共同体,它不仅提升了农业竞争力、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完善优化了利益分配机制,扩大了公共积累。因此,作为一种全新的农民集体经济模式,合作社体现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第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探索和完善农村社会治理结构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推进农村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不断完善乡村社会治理结构。乡村两级组织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农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如何实现?这些都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合作社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作为一种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在经济上为其成员提供产购销等全方位的服务,使农户有一种归属感。同时,按照进退自由、管理民主的原则组建合作社,社员能够参与经营决策和内部管理,责任感、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社员之间相互合作,集体观念大幅提升,锻炼和提高了农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能力。越来越多的合作社已经在农村社区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力推动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加快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二、明确发展重点,全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
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上还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着眼于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抓住机遇,加大力度,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一)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民的桥梁和纽带。“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手段。我们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扩大服务领域,组织农产品营销,拓展农产品市场,逐步发展为较为规范的实体经济组织。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农产品品牌,申报注册农产品原产地证明商标,积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标准化生产等活动,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技术规程传导到农户,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规模化、标准化、安全化生产。
(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建设特色效益农业中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紧紧围绕粮、牧、果、菜、加五大主导产业,组织农户进行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发展“一村一品、一品一社”,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带、产业群,提高种植业、养殖业的规模和水平。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发展订单农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扩大特色效益农业生产规模,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三)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供社会化服务方面,具有成本低、效果好、针对性强、方便快捷的优势,是一种新型的服务载体。要通过专业合作社,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有效联系起来,在基地建设、科技引进、技术指导、物资供应、产品销售等方面,为农户提供系列化服务。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推广良种良法。要进一步拓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领域,特别是要在农业信贷、农业保险方面力争有新突破,增强服务功能。
(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民创业就业中加快发展。农民发展生产、自主创业最大的制约因素是资金短缺、资本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社要以其制度优势,为金融资本进入农村搭建融资平台,吸引农民手中部分闲散资金进入生产经营领域,实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有效聚合。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构筑成为农民创业就业的新平台,鼓励农民联合投资创业,既当社员又当股东还当农业工人,增加农民的投资性、财产性和工资性收入。特别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市部分农民工返乡,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鼓励农民工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创业、带领农民合作创业,既解决就业困难,又有力地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五)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搞好规范化建设中加快发展。规范化建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更好发挥作用的客观要求。我们坚持“边发展边规范、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原则,通过对示范性合作社开展项目扶持,进一步增强了这些示范合作社的服务带动能力,对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起到了明显作用。今年,要在全市推广351工程。即市级重点扶持300个示范合作社,各县市区重点扶持50个示范合作社,乡镇抓好10个示范合作社的规范建设。通过示范社带动,努力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建设更加健全、内部管理更加规范、市场竞争能力明显提高、带动农户能力明显增强,从而形成“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发展格局。
三、创优发展环境,积极营造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要加大推进力度。结合贯彻落实省委书记袁纯清“保证农民持续增收”重要讲话精神,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增强搞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思想认识要再提高,支持力度要再加大。农经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制定完善发展规划,细化目标,分解任务,研究措施,明确进度,加强督查,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要强化指导服务。抓好政策扶持,认真落实财政、税收等各项优惠政策,不断创新政策措施,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发挥政策的激励效应。加强辅导培训,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纳入农民培训工程,增强农民合作意识,普及合作经济的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搞好典型示范,加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培育力度,增强示范效应,增大带动能力。
三要大胆探索创新。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搞好试点示范,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支持农民以土地经营使用权入股组建股份合作社。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采用农民群众欢迎的方式方法,选择切实可行的发展形式和发展途径。深入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认真总结推广实践经验,努力实现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突破,为全面加强“三农”工作、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长治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全南县发改委 钟泽灵
年初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重大战略举措.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增强农业竞争力以及与国际接轨的有效措施,也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然选择。
一、我县农村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及特点
1、以骨干产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形成了蔬菜、优质稻和生猪养殖为重点产业的生产格局。2009年6月底全县商品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8110亩,早中稻播种面积达到81790亩,生猪出栏59247头.据全县70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今年2季度,我县农村居民人平期内现金收入733.65元,比去年681.17元增加了52.48元,同比增长7.70%,在期内现金收入中,其中:转移性收入中的家庭非常住人口寄回和带回的现金收入增长幅度最大,由去年的人平15.2元增长为今年的人平40.35元,增加了25.15元,增长了1倍多;在期内现金收入中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8%;家庭经营收入中增幅较大的是农业现金收入和牧业现金收入。
2、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得到大力发展,为农产品顺畅流通架金桥。近几年来,我县把培育农村经纪人,发展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搞活农产品流通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对申请从事个体和农业龙头企业,从事农产品经纪活动的组织简化办证手续,并免收部分的规费。为引导农村经纪人做强做大,全县各地鼓励扶持发展高山蔬菜、蚕桑、瓜果、药材等当地优质产业,注重在打造特色农业、壮大规模、提高质量上下功夫,积极支持农村经纪人依托优势产业,组建规范运作的农村经纪组织,并引导区域、行业经纪人按照“自愿组合、专业协作”的原则,组建经纪人协会、专业销售协会和产供销一体化协会,走规范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使农村经纪人队伍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合作型方向发展。
农村经济组织为全县的农产品流通架起了产销金桥,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各类农村经纪组织131个,执业经纪人员1000多人。今年1—8月,全县经纪活动成交额2.37亿元。经纪人队伍已经成为推动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3、农业项目建设作为农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今年来,以乡村为单位,着力推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业项目建设,全县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3万亩,优质水稻推广项目8万亩,标准化高山蔬菜示范区项目10万亩,无公害绿色瓜果食品基地项目6万亩。这些农业项目的开工建设,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科技含量,增强了农业产业发展的后劲。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区位和环境优势,以招商引资推进农业产业发展进入新领域。由广东客商投资300多万元在龙源坝镇的全南虹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发展蔬菜种植500多亩,辐射带动200多农户参与种植无公害蔬菜。
今年以来,共实施国家级农业投资项目4个,省市农业科技项目8个,农业招商引进项目20多个。一至七月份,全县新增农业增加值8000多万元,同比增长18%。
4、标准体系建设完备,树立了自有品牌。推广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效果明显,全面达标。
我县“国家级高山无公害蔬菜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是2005年经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的第五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目前示范区规模已由2005年的600多亩发展到11250亩,示范农户达到3800多户,单产由2004年的每亩2300公斤增加到2007年的每亩2619公斤,增长了13.9%。通过示范带动使全县蔬菜产业得到提升,85%的蔬菜销往珠江三角洲地区,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南农村经济优势产业、支柱产业。我县“全南高山蔬菜”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通过考核验收。
二、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现代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全南县农业经济发展很快,但农业经济运行中一些问题并未得到很好解决,如数量简单扩张问题、粗放生产问题、小农生产问题、综合产能问题等等,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极不协调。
一是现代农业建设主体数量减少素质低下。我县普教极为发达,全县上下非常重视普教教育,加之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好,家长往往全身心倾注于子女的教育上学。因此,我县初、高中毕业回乡青年很少,再者这些回乡青年基本都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后又被转移出去,也就是说,我县近年来,农林牧渔业基本没有新增劳动力。我县农业种植业劳动者目前不仅年龄大、素质低,而且将后继无人。可以说年龄较青、文化较高的能转移的基本都已转移,留下来的基本是年龄大、能力差、素质低,还有一部分“留守”妇女,根本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很难适应新技术的推广。
二是产业化有待加强。大部分农产品只重产量不重品质,重实用不重加工、销售与包装,加工技术落后、加工水平低,销售方法原始、销售人员缺乏等,致使农产品基本上以初级产品的形态进入消费领域,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
三是市场供求信息不灵。由于相应的集贸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和销售中介组织的缺乏,市场供求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使生产效益难以提高。一些地方创办的龙头企业大多属于生产型和示范型企业,只能向农户提供一些良种、农资、技术、管理等产前、产中方面的服务,提供不了或很少提供产后服务。产品基本是随行就市,即使已经形成订单,但由于政策支持不够、签约合同不规范、合同履约率不高等原因,吃亏的仍然是农产品生产者。一旦市场出现波动,他们就显得极为被动,缺乏抗风险能力,在一波又一波的涨跌大潮中,那些无市场分析能力的人也势必会被淘汰。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
现代农业建设,核心是借助现代手段和方式方法促进生产发展,根本是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生产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实现形式。在实施现代农业建设中,必须从改进、改善农业产业化要素形成的条件入手,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突出农业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并做强做大蔬菜、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以骨干产业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推进。按适度、适宜、相对集中的原则,抓好产业规划布局。促使产业布局合理,增效增值能力增强,产、加、销衔接完整,全面提高产业效益和水平。
加快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降低农民风险。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经济主体,意味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可以告别了过去一家一户的传统生产形式,成为合作社里的产业工人。这样能有效解决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发展品牌农业。以农产品质量为中心,借鉴工业质量标准理念,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品牌农业快速发展。推进农产品品牌战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培育若干国内外知名的农产品品牌。
着力培育现代农业新型农民。一要鼓励农民回乡创业。要制定各项优惠政策,鼓励有志青年立足农村扎根农村,在农村干一番事业,闯出一片天地。二要全面提升农民素质。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政策等进农村活动,努力提升农民群众的文明素养,激发农民群众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要加强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农业教育资源,加强对专业农户、合作社成员、农业企业经营者的培训。加大对致富带头人、科技带头人、经营带头人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重点培养一批长于经营、精于管理、勇于创业、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复合型人才。
着力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一是加强科研及科技应用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构建以公共科技机构、企业研发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健全完善的科技体系。加强科技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引进及示范、推广应用速度,使重点产业的科技覆盖面达到100%。二是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以公职人员服务农业产业化的能力和水平、企业管理人才和研发人才培养、营销企业国际国内贸易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快各级各类人才的引进、选拔和培养。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载体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推进该项工程的实施,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总体要求和部署,认真研究解决产业化经营的长久机制问题。我们坚信,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下,农业产业化及现代化建设,一定会迈向新的征程,取得更大实效,造福全县广大农村百姓。
第三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汇报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为实现向经济强县的跨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把工业的理念注入农业,抓龙头企业发展,抓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抓服务体系建立,抓农业专业协会组建,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以农业产业化带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农民的增收。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我县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首要工程,精心打造,全力推进。目前,全县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有**家,其中年销售收入***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家;现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家。2004年全县重点龙头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创利税****万元.出口创汇***万美元,带动农户**.*万户,农民人均来自农业产业化经营收入***元。
2、规范建设产业化基地。坚持走以龙头带基地的路子,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和特色经营,形成一乡一品或一乡多品。已建成了优质水稻、特色蔬菜、蛋鸭、肉鸡、肉鹅等**个优势农产品基地,其中种植业生产基地**个,养殖业生产基地*个。**、**等乡镇已成为全国双季稻良种繁育示范基地,**乡成为全国闻名的荸荠生产基地,**镇成为全省最大的芹芽生产基地,**镇、**乡分别成为全市重要的肉鹅生产加工基地和蛋鸭养殖基地。
3、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把握当前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和素质,我们从服务入手,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已初步形成了技术、供应销售和信息传递等三大服务体系,为基地农民提供大量有效的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特别注意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组织农民互帮互助,相互服务,共同提高。现在全县以产业协会为主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家,规模以上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家。如**县蛋鸭协会拥有会员***人,蛋鸭养殖遍及**个乡镇,饲养规模近***万只,创产值*.*亿元,利润****万元。
4、加快农贸市场建设。我们坚持走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加大农产品贸易市场建设力度,让农产品货畅其流,实现增值。近年来,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档次的农副产品市场、专业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个,年交易额**.**亿元。如**农产品批发中心成为周边半径**公里内的农副产品主要集散地;小乔水果批发市场的辐射面已延伸到周边县市。
5、合力创建农产品品牌。我们一手抓农业的外延扩张,一手抓内涵改造,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开展创品牌工程。牌大米、牌芹芽等*个产品被认证为“绿色食品”;葡萄、牌花香藕等*个产品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牌黄酒、牌荸荠、牌面粉等*个产品先后荣获“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称号。安徽**黄酒有限公司的“**”牌商标和**芹芽公司的“**”牌商标被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这些品牌的创立,增强了龙头企业的辐射力和市场竞争力。
农业产业化是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举措。为进一步推进我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突出主攻重点,抓好龙头企业。继续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重中之重来抓。鼓励支持多层次、多成份地发展,采取联产、联营、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地推进。一是围绕基地建龙头,围绕已经形成的**个基地的主导产业,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二是调整结构当龙头,从调整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入手,增强企业功能,变成带动基地生产的“龙头”。三是扶优扶强壮龙头,选定若干个龙头企业作为县级龙头,实行县干包扶责任制,给予重点扶持,以期“强龙壮龙”,以此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增强带动力。
第二,实行区域布局,建好生产基地。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相对集中的原则,重点抓好圩区乡镇的水产、优质粮油、棉花,山区乡镇的茶叶、山菜,丘陵地区乡镇的畜禽,交通干线沿线乡镇的蔬菜等基地建设。通过示范引导、农业综合开发、招商引资、科技进步和“订单农业”等举措,不断推进农业生产基地的发展和壮大。
第三,完善运行机制,提高一体化经营程度。一是推行合同联结机制,依照市场经济运行法则,本着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规范经营主体行为,谋求共同发展。二是建立生产要素流转机制,制定和完善优惠政策措施,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形成生产要素的合理流转机制。三是实行考评奖惩机制,按照责任书目标,分级分段进行量化考核,对目标任务完成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完成差的予以处罚。
第四,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服务体系。一是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按照主导产业的规划布局,成立连接县、乡(镇)和村的领导机构,形成纵横相联的组织领导体系。二是健全责任目标体系。建立近远期相结合的目标责任机制,融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优质名牌产品创建、为农服务和生产基地农民收益等指标为一体的目标体系。三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技术、供应销售和信息传递等三大服务体系,为基地农民提供了大量有效的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四是健全市场体系。加强调研,积极建设有形农副产品市场、开辟流动市场、鼓励参与期货交易、逐步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并探索建立农村土地、劳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健全覆盖整个农村的市场体系。
第四篇:水城县新绿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汇报
水城县新绿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
产业化经营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非常感谢你们百忙之中来对水城县新绿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作评审,同时,也真心希望你们常来我们合作社做客,今天,我受理事长吴长敏的委托,向在座的领导,专家汇报我合作社的情况,望各位领导,专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合作社基本情况
水城县新绿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水城县发耳镇木角寨村箐口组,是经水城县工商局批准注册登记,报经水城县农业局备案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社由成员12人发起注册,注册资金30万元,设有理事会、理事、监事;下设种植产业部、养殖产业部、培训部、各部门对各同类种养殖基地进行专业化技术管理。各部由合作社统一部署,直接与厂方、市场对接,基本达到管理较为规范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合作社现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一栋,面积200平方余米。合作社基地选择在水城县发耳镇木角寨村箐口组,基地周围环境无污染源,土壤、质地较好、灌溉水源均符合无公害蔬菜产地的环境要求。交通便利,合作社基地距离六盘水市市中心60公里,二级公路从合作社门前经过,距发耳农产品交易中心3公里、发耳火车站2公里,距水盘高速发耳互通
出口0.3公里。合作社现有成员22人,其中,农民成员18名,占成员总数的81.8%以上;非农民成员4名。非农民成员及部分农民成员中,高中文化7名,大、中专文化5名,初中文化10名。2012年,合作社成员平均实现利润60000元,带动周边农户186余户,户均多增收800元。
二、合作社产生的背景
发耳镇的基本情况: 水城县发耳镇位于水城县南部,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东接杨梅乡和玉舍镇,西连鸡场镇,南抵新街乡,北邻都格乡,距市中心区76公里;辖15个行政村,154个村民组,11237户,38141人;境内主要居住有汉族、布依族、苗族、彝族等民族,少数民族占全镇总人口的45%,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乡镇;全镇总面积1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210亩,其中水田9810亩,旱地11400亩;北盘江自北向南成为发耳镇、鸡场镇分界线;平均海拔1200米,平均温度18.5℃,平均降雨量1100-1200mm,气候温热,雨量偏低,干湿季节明显,属典型亚热带河谷气候,素有“天然温室”之称;省道、水柏铁路和水盘高速公路从发耳镇境内穿过,交通十分便利;农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生姜、甘蔗、花生、水果、早熟蔬菜、反季节蔬菜为主,养殖以牛、羊、猪、鸡为主。
合作社紧邻水盘高速公路发耳出口,天然水源富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无霜
期长达310天,年日照时数1560小时,年总积温4970℃,年均温17℃,≥10℃有效积温4500~5500℃,年平均降水量1100~1200毫米,平均海拔1200米,小气候特征明显,属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气候区,可发展种植的土地资源7000亩以上,土壤疏松肥沃,酸碱度适中,是发展种植业的理想区域。
但是,发耳的种养殖业在2012年前都是各为其主,随心所欲,虽然有了几家合作社,但也不成规模,这家种一小点,那家养一小窝,品种单一,缺乏创新,不成规模,销售都是坐地销售,等待商贩上门收购,造成种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降低,任上门商贩宰割。看到这种情况,合作社发起人之一吴长敏组织了12户农民,把发耳的现状分析给大家听,希望大家组织起来成立一个比较规范的种养殖合作社,聘请农业经纪人,农业技术顾问,把产品推出去,把新东西引进来,从而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这种想法得到大家的认可,同意组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考虑到今后人们对消费需求的提高,对健康食品的认可,合作社取名“新绿叶”,代表着新鲜、无公害,这样,水城县新绿叶专业合作社就诞生了。
三、合作社种、养殖情况
水城县新绿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猕猴桃300亩、杨梅200亩、梨100亩、现在都全部挂果,2012年蔬菜(小葱)
种植300亩,中药材80亩,2012年到9月15日止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98万元。合作社有黑山羊养殖基地一个,有黑山羊350余只。2012年合作社实现猕猴桃销售收入12.28万元,杨梅销售收入6.8万元,蔬菜(小葱)销售收入68万元,全年实现利润72.6万元,合作社成员平均实现利润6.1万元。
四、农业技术培训情况
2102年,合作社受水城县阳光办委托,共培训农民农业技术人员500人,涉及的乡镇有水城县滥坝镇、发耳镇、董地乡、杨梅乡、龙场乡;培训的专业有:村级动物防疫员、精品水果、沼气工、茶叶园艺工、玉米栽培技术。本次培训得到各界的好评,水城电视台、水城报都作了报道。2013年,合作社与水城百花苑合作办学,计划在培训农业技术人员600人,现培训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
五、合作社未来规划
合作社计划在2012年至2017年五年中,大力发展以中药材(板蓝根)为主的主导发展产业。到2015年新绿叶种养殖农民合作社将组织种植中药材(板蓝根)1000亩,养殖黑山羊达到1000余只,对现有的猕猴桃、杨梅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管理,新种植精品水果李子100亩、樱桃100亩。准备试种红梨、橄榄、蓝莓、人参果60亩。到2018年实现
合作社销售年收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实现利润500万元以上。发展合作社成员100名以上。
合作社未来发展目标:重点接收种养殖大户及农产品加工企业、超市、民营科技组织和人员加入我社,建成科学种养殖标准化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链条式发展。
重点对合作社成员及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形成一支具有一定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的农民队伍,使我社发展的农产品生产成本低、质量优,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全力打造贵州西部的中国农业品牌,从而成为创建“四在农家”的农村又一新亮点。
争取在两年内被选定为国家‚农超对接试点单位,共同实施农超对接试点项目,实现售卖、采集、物流、信息等优势,架设水城农民专业合作社优质农产品与各地大型超市之间的对接桥梁,铺设优质农产品与市场终端的快速通道。最终实现水城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农产品直供基地,使农产品进入进出口贸易市场,早日实现中国梦。
水城县新绿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2013年9月7日
第五篇: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何起步经营
农村老龄化的到来,中国农业经营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历史时期也随着来临,作为集约化而规模的农民合作社成为这一发展趋势的第一拨主力。目前,近70万家注册在案的合作社可以充分说明问题。但是各合作社的经营上却是存在参差不齐的水平,绝大多数还处在小学一年水平,如何起步是这一部分合作社共同的命题。作为服务全国上万家合作社的专业服务平台,我们总结出一些经验与全国的合作社来分享。
1、合作社等同于公司
1.1 合作社的社长要有这样的意识,合作社等同于公司,经营合作社的方法要学习经营公司的方法。
合作社经营成功的标志是进出良性循环,整体上投资要小于收入,要有利润给社员分配和合作社再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社长一定要有一个公司经营的意识。
1.2合作社的社长要有循环工作的方法,从投入到产出的循环路径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要勾勒清楚,组织社员加入是一个前奏工作,最重点的工作是为成立的合作社勾勒一个众人能够集体运行的投入产出循环路径。
2、起步的起点在于大家都能做什么事情 2.1 选择合作社主要的经营品种
以种植合作社为例,首先选择可以铺开面积的作物品种,如西红柿。合作社通过集约而达到规模化,这一属性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力。如果出现种植品种分散,都不成面积没有大的产量,那么这一规模竞争力就失去了。所以,选择好大家都能种植都愿意种植的品种是起步的关键点。
2.2 选择合作社核心的社员
起步从核心社员开始,树立榜样,其他社员就会自动跟进。核心社员要具备几个特征:
一、有面积;
二、热衷技术;
三、愿意分享。
3、为所做的事情树立亮点和竞争力
3.1规模种植的整体亮点相对容易形成,如导入绿色、无公害、阳光乔等种植体系,可以让种植农产品有一个区别其他普通种植户的特征。
3.2 起步阶段采用形成亮点的速度要快。品种亮点,设备亮点,种植体系亮点等,起步即有,起步即可区别周边种植户。
4、为所做的事情构建一个积累价值的通道
4.1 农业品牌化是形成价值积累的有效途径。农业领域的生长周期问题是农产品价格过山车的主要形成原因,让农产品持续稳定的获得好的收益,商标经营是合作社重要的工作内容 4.2 商标注册与扩展。商标注册是合作社品牌化的开始,通过农产品内在的品质持续提升来形成商标的实质内涵。有了实质内涵的商标,即使是口碑式扩展数年后也会拉动农产品价格加大幅度的提升。在起步之后,采用更多的品牌拓展渠道,则商标的品牌形成速度会大大加快。
5、亮剑,作品进入市场形成资金回流
5.1 进入市场。选好品种做好种植注册好商标,农产品进入市场合作社就会迎来资金的回流。
5.2 市场的布局。近距离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主要开发的对象,近距离的超市、酒店是另外一个潜在市场,通过互联网进入专业的农产品交易网络平台是获取全国订单的重要通道。
6、产销形成,中间就是管理
6.1 从产到销完成回流后,经营的第一回合就取得了成功。要完成多次循环则需要合作社的管理工作加强,保障这一回流路径不偏离,因此,合作社在管理上需要引入公司化的管理体制。
6.2 引入专业的服务公司辅助管理。目前社会分工细化,合作社在从产到销的各个环节中可以有一些管理工作委托专业的服务公司,如生产体系指导,品牌推广指导,农产品销售渠道搭建等。在发展初级阶段专业的服务可以使合作社发展的更稳更快。
7、产销+管理,起步运营完成
合作社的资金流形成闭环也就意味着合作社的经营完成了起步,剩下的事情就是加大力度,扩展面积和产量,吸引更多的农民入社。合作社的分红制度是合作社后期发展的重要举措,坚守社员土地入股分红,是合作社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该问题将单独文章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