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现代农业重在农业组织制度创新
发展现代农业重在农业组织制度创新
杨红炳2011-04-0
2摘 要: 发展现代农业固然要靠物质技术装备做支撑,也要靠现代农业制度做保障。国际经验表明,建立现
代农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大力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农民的各种联合与合作,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培育发展现代农业经营组织。鉴于农业组织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深入研究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业合作组织创新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现代农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
国际经验表明,建立现代农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大力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农民的各种联合与合作,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培育发展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发展现代农业重在农业组织制度创新。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固然要靠物质技术装备做支撑,更要靠现代农业制度做保障。
一、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国家农业补贴的重要组织载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自身具有弱质性特点,面临着比其他产业更高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因此政府必须扶持农业。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小农户与大生产、小规模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将是我国农业发展长期存在的基本矛盾,长期以来,政府主要通过农业产业化,通过扶持涉农龙头企业来带动农业发展。“公司+农户”模式中的龙头企业虽然对解决农民的“卖难”问题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公司与农户并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而是两个利益个体,公司与分散农户之间的力量对比悬殊,公司往往单方面决定服务条款和价格,不愿意向农户让利或尽可能少向农户让利,分散农户由于谈判地位低,往往处于从属的地位,利益常常受到侵犯。可见,“公司+农户”并不是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好的途径,完善
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选择是建立由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各种专业合作社。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等的经验看,政府都是通过扶持合作社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
农产品市场通常是一种单边垄断市场:从事供应、加工、仓储、运销的厂商,通常是一个小数群体,他们之间易于进行勾结或达成默契,对市场价格实行垄断性操纵,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则是一个大数群体,他们之间常常存在着激烈竞争,因而在与厂商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通过将农民组织起来,加强农民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变“分散入市”为“有组织人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市场结构,降低交易成本,获得规模经济。长期以来,农民只占有农业生产中的利益,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增值一直游离于农民之外,通过将农民组织起来,加强农民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向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延伸产业链,能够有效克服农民在农业产业收益中的边缘化状态,使农民成为整个农业产业体系的受益主体。
2.有利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农业的现代化就是把科学技术不断应用于农业生产的过程,依靠技术进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目前,我国分散、弱小的农业生产经营者由于资金、信息市场风险等原因对农业科技吸纳能力弱,难以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在科技成果的运用以及技术的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国一些地区的实践证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既能引导农民成为农业科技的需求主体,又能引导农民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从而推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
3.有利于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标准化是现代农业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农业的标准化包括标准化的操作规程、标准化的栽培技术、标准化的养殖模式、标准化的产品形态。大量事实证明,发展标准化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这是人民生活由温饱走向小康和富裕,市场需求向多元化、优质化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重要措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带领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引进新品种,采用行业标准对产品进行引导、管理和控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有利于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竞争力。
4.有利于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与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相比,现代农业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逐步走向专业化、社会化、集约化,按分工分业的要求,实行开放型、市场化的生产方式,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服务渠道、多方力量广泛参与的服务体系。这套服务体系是
现代农业发展赖以支撑的、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的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整合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延长农业产业链条,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形成产前、产中和产后多元利益主体的一体化经营,一方面挖掘了农业的内涵,另一方面又拓展了农业的外延。
5.有利于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农民特别是农业劳动者的素质是农业生产要素中的决定性因素。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够在科研机构、政府的技术推广部门与农民之间发挥桥梁作用,通过定期邀请专家来现场进行指导、集中培训、重点扶持等途径,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技术素质,造就了一大批懂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同时,农民在参加农业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渐掌握了农产品贸易的知识,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
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1.法规和政策供给不足。首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缺乏法律支持,外部发展环境不够理想。《农民专业合作社》明确了依法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法人地位,但并未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企业法人、社团法人还是合作法人。绝大多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合作组织不予登记,只能在民政部门按社团登记,使其不能以独立的经济实体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农民在销售产品、签订合同、解决贷款等方面存在许多困难。其次,政策支持难以形成合力,合作组织的运行缺乏资金。政府对合作组织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不足,各级政府专款扶持资金量不大且分头管理,难以形成合力。
2.合作组织内部治理制度不规范。首先,多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没有规范的章程,健全的组织内部机制是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多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没有规范的章程,宗旨模糊、责任不清,缺乏内部治理制度(诸如议事制度、监事制度、财务和分配制度等),在落实社员资格、选举组织机构、交纳股金和发放股权证等的实际操作中随意性较大。其次,从产权运行机制看,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很大程度上依托政府职能部门、传统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供销社、企业等组建,它们成为合作组织的实际控制者,合作组织的民办性质被扭曲。最后,从决策机制看,合作组织的决策权往往控制在某个“能人”、“大
户”手中,社员对合作组织的管理监督流于形式。
3.合作组织规模小、合作层次低。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组织规模庞大,具有很强的自我发展能力,而我国现有的农民合作组织普遍规模偏小,基本上限于本乡、村范围内的服务。由于规模小、经济实力弱,绝大多数农民合作组织的服务局限在传统的技术、信息服务领域,对能够获取超额利润的市场开拓、产品营销和农产品加工等诸多领域还少有涉足。目前,我国合作组织获取资金的主要途径为会员自筹、外部股金和自我资本积累,资金短缺问题突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合作组织自我发展机制难以形成。
4.农民合作意识和合作观念淡薄。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我国农村传统的信任结构遭到破坏,而现代信任结构没有建立起来,农村的信任文化缺失。农民之间的不信任和农民对社会系统的不信任,不仅撕裂着原来的传统社会组织,而且阻碍着现代社会组织的建立,包括现代取向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这种不信任的文化氛围阻碍了农民之间平等、互惠的横向合作的发展。
三、农业合作组织创新的对策
1.培育农民的合作精神和观念。政府应大力开展合作社知识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对合作经济组织性质、功能和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宣传教育,培育农民的合作精神,激活农民自身的自主、自立、自强意识和群体意识,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健康运行奠定必要的思想文化基础。
2.完善立法及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首先,要继续完善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特别是要明确规定合作制经济的性质、股权设置、分配机制、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等原则和规范。其次,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整合支农专项投资资金,重点支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农产品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研开发能力、技术引进和推广、品牌建设、市场促销、质量检验检测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农业合作发展专项基金,实施以奖代补,用于弥补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的生产、环境保护、食物安全、技术培训等费用。金融部门要提供各种低息贷款,帮助合作组织解决启动资金和流动资金。
3.健全内部治理机制。从产权关系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要依法为成员建立成员账户,使成员真正享有组织决策权、剩余索取权和对组织净资产的处置权。成员账户要记载成员的出资额,每年提取公积金按照章
程规定量化为每个成员的份额,作为合作组织盈余分配的依据之一。在合作组织发展初期,产权安排有利于发起人是一种现实选择,但不是最终选择,因此要从股金数额、参与管理等方面对优先股予以限制。从合作组织内部治理机制看,要严格实施合作组织章程,构建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组织结构,明确划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形成包括分权机制、委托代理机制和监督约束在内的综合制衡机制。
4.建立多种合作内容交互发展的多层次综合合作体系。从我国农民合作的内容看,主要有营销合作、生产合作、技术合作,信用合作发展相对滞后,而世界上农业合作社发达的国家,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背后都有一个完善、发达的合作金融体系作支撑。因此,政府必须推动制度创新,推进信用合作,使信用合作和产业合作结合起来,帮助农民合作组织获取足够的资本,以拓宽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务。其次,现代农业发展所要求的农民合作组织体系应该是多层次综合合作体系。具体可以从县级综合性合作体系构建起步,在全国挑选不同情况的县进行综合农协试点,逐步过渡到区域性的综合性合作体系,最后扩展到全国性的综合性合作体系。
第二篇: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现代农业
湖北草埠湖农场: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现代农业
今年以来,湖北草埠湖农场按照“稳定发展粮食产业,培育棉花支柱产业,积极发展蔬菜种植,逐步扩大畜禽养殖,调优水产养殖模式”的思路,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年粮食面积可达11万亩,比年初计划增加了1万亩,其中夏粮面积8万亩。棉花种植面积预计可达6万亩,比年初计划增长20%。其中,发展“麦后移栽地膜棉”模式5万亩。依托农场内企业鑫鑫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在南湖、台渡、郑湖等村为鑫鑫农科建立大头菜种植种植基地2000余亩。鑫鑫农科投资100万元新建了100万袋的姬菇大棚生产基地,今年计划发展姬菇200万袋。同时,该场大力发展畜牧产业,拟在台渡村建设畜牧养殖小区,培育畜牧养殖大户,努力提高养殖户效益。
依靠科技,典型示范,推动棉花高产。农场把提高棉花单产和品质作为今年抓好棉花生产的切入点和落脚点,采取多项措施,提高棉农的经济效益。该场邀请当阳市农业执法大队及相关涉农部门在全场范围内开展了两次农资产品市场专项治理行动,对全场50多家农资经营门市部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和规范,确保了农民利益不受损害。为了提高农户科学种植水平,农场采取集中授课与发放技术资料、走村串户、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办法开展技术培训,3月份以来场农技部门共组织举办培训班23场次,培训农民和大户5000多人次,发放农技宣传资料近20000份。并聘请江西省首席棉花专家柯兴盛讲授了亩产千斤籽棉关键技术。此外,该场还在沮东金龙、符台、开源等三个村创建了10000亩棉花高产示范区,力争示范区内籽棉平均单产达到600斤,并在示范区内建设了100亩亩产千斤籽棉核心试验示范点。在省农垦局“三万”活动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聘请了江西省首席棉花专家柯兴盛为核心试验点作全程技术指导,并与专家签订了技术承包合同。目前,示范点物资已准备到位,棉田均按要求施足了底肥,覆盖了地膜,营养钵全部播种出苗。为提高复种指数,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该场发展了麦后移栽地膜棉面积5万亩,仅此一项可为农户增产粮食5000吨以上,增收500万元以上。在稳定推广鄂杂棉10号、鄂杂棉11号、鄂杂棉23号等杂交一代种外,今年该场还引进了国丰棉12号、中棉所66等4个杂交棉新品种。目前,全场春耕备耕情况良好,已备化肥2600吨,农药21吨,农膜75吨,优良种籽75吨,已覆地膜3100亩,做营养钵12000多万个,播种7800万个,出苗3000万个。同时加强了夏粮夏油田间管理,清理田间三沟70000亩,喷药防治小麦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3次以上。
企业引领,调优结构,发展蔬菜产业。今年该场把发展蔬菜生产作为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起点。依托鑫鑫农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订单农业,并通过广泛宣传,让农户了解到订单蔬菜种植的市场前景及收益。去冬今春,鑫鑫农科公司与南湖等村签订青菜种植协议2000余亩,并提供种子供应、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渠道。
发挥优势,完善基础,提供丰收保障。去冬以来,该场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多万元整治桥涵12处,维修泵站17处;清淤港渠8条1.7万米,恢复水毁工程7处;筹措资金100多万元完成了南湖泵站建设;对梅闸泵站、邵冲泵站进行了增容改扩建,提升了农业抗旱排涝能力。为了充分发挥现代农业机械的效用,有效服务农业生产,该场成立了农机协会,组织技术人员为农户维修、保养检修农机具368台套,组织180余台拖拉机为农户犁耙田地,开沟施肥2万多亩。今年全场机械作业面积达85%以上。此外,农场还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切实抓好农业招商,重点扶持有基地、有优势、有特色、有品牌、有前景的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鼓励、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户建立利益链接机制。
第三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范文模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已经公开发布,这是2004年以来连续第4份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这份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围绕这一“首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具体部署,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关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在前几份一号文件中也有所强调。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状况有所改善,但正如文件指出的那样“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现在中央从发展现代农业的高度再次强调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的。笔者及3位同事于2006年9月至11月曾到我省巢湖、宿州、马鞍山、宣城等地农村就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既欣喜地看到了我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很大的成就,但也看到这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与困难。现将调查中的所见所闻与自己的思考整理成此文,以期与关注“三农”问题的同志交流,并希望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
一、取得的成绩及经验总结
2006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我们在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调研考察,处处感受到新局面、新气象。各个市、县、乡镇都在宣传贯彻中央有关方针政策、制定规划、建立相关组织、确立示范村镇,修路建桥、开渠挖河、整治环境等具体的工程项目正在开展。在与干部、群众的交谈中了解到各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有许多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有以下方面:
1、兴修水利,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农村基础设施的大项目。各级政府均对水利设施建设予以高度的重视。宿州市近几年来通过整治境内的浍子河等河流以及开渠、打井等办法,使324万余亩耕地得到旱涝保收,还有165万亩做到节水灌溉,分别占总耕地面积750 万亩的44% 和22%。马鞍山市位于长江边,境内有两湖九河,容易受洪涝灾害。为了抗御洪涝灾害,该市近几年共投入各类资金10余亿,实施完成了一批重点防涝除涝工程,如加固长江堤防,使江堤基本达到安全防御1954年型洪水的能力,内河堤防加固后也已达到防御10年一遇暴雨标准。全市74万亩耕地,其中有效灌溉面积72万亩,旱涝保收面积66.8万亩。宣城市下辖的五县一区一市大部处于皖南山区,在暴雨季节容易发生山洪导致破圩受灾。该市近几年在宁国山区修建了港口湾水库、整治了境内的水阳江并建设了诸如涵闸沟渠等一系列设施,大大减轻了暴雨山洪带来的灾害。
2、兴建饮水安全工程,造福于民。水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导致部分地区农民饮水难的问题已引起中央领导的关注。我省部分农村地区也存在饮水难的问题,现正在着手解决。宿州市2006年计划投资1670万元兴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7处,解决农村4.7万人饮水氟超标问题,解决全市18个乡镇24个行政村中49个自然村村民用水安全问题。现已解决26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宣城市将山区饮水砷含量超标问题作为治理的重点,同时在圩区兴建自来水厂,已投资1100万元,大大缓解了农民饮水难的问题。巢湖市庐江县也已着手在农村建造自来水厂,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目前主要集镇已通了自来水,但大部分行政村和自然村尚未用上。马鞍山市近几年非常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市级财政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市场化运作筹集资金2.12亿元,共新建水厂7座、改扩建水厂16座、打井114眼,基本上解决了农村饮水不安全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3、积极实施“村村通”工程,为新农村建设打基础。“要想富、先通路”的道理已广为所知。过去农村大部分地区没有公路,有的只是简易的土路,晴天扬灰雨天泥泞,给农民的出行和农产品的外运带来很大困难。自2005年国家交通部提出在全国农村实施“村村通”工程,我省积极响应,省政府及时出台了每公里农村公路补贴10万元等相关政策。此举大受农民欢迎。在省给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市、县、乡镇以及行政村都在积极想办法多方筹措资金修路。宿州市计划在2006年修建农村道路1160公里,由交通部门牵头负责实施。9月份本人去调研时,已完成招标项目211个,计396.6公里,开工建设项目105个266.8公里,完工35个项目86.8公里。马鞍山市由于经济实力较强,早在“十五”期间就已完成县乡公路建设投资56300万元,到2005年底新建改建县乡道路1544公里,所有乡镇均通沥青或水泥路,所有行政村均通沙石以上道路,其中约一半行政村通沥青或水泥路。经济条件较为困难的宣城市和巢湖市的庐江县也在开始实施“村村通”工程。庐江县城关镇已修建一条8.4公里长的水泥等级公路。笔者还在庐江县泥河镇竹园村(该村为庐江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看到村党支部书记正在带领村民修
路。老书记很有信心地告诉我们:上面给一点,自己筹一点,力争在三年内铺设村级水泥路4.2公里,村组沙石道路8.9公里,彻底解决行路难的问题。
4、发展清洁能源,整治脏乱差的环境。农村历来是家禽家畜散养,做饭生火用柴草。这就必然导致环境的脏乱差,还会破坏山林绿化和生态环境。自从中央提出“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
极推广沼气、秸杆汽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的号召后,我省积极响。近几年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每户修建一个沼气池政府给补贴800元。宿州市已有2万农户用上了沼气,准备再发展1万户。宣城市已有3万余户用上沼气,准备再发展1500户。马鞍山市不仅推广了沼气,还兴建了秸杆气化试点工程三处,有300多户受益。沼气池建设可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有利农村环境的整治。废渣、废液可作肥料和饲料,节约种养业的成本。因此,很受农民欢迎。我们在庐江县城关镇一个农业社区看到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沼气。有一个养殖大户建了一个特大的沼气池,用猪粪作原料发气,气可煮猪食、照明,再用沼渣喂鱼。每年可节约成本数万元。
5、电网改造及信息化建设也均取得明显成效。我省自1999年启动至2003年结束的农村大面积电网改造工程,优化了农村电网结构,特别是实现城乡同网同价,给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带来了好处,也基本满足了需要,深受好评。电话电视基本普及,只是有线电视及网络建设尚未普及,一般只在较大的建制镇才有。
总之,在调查考察中我们看到并深深感受到我省近几年来农村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进步。总结经验,我们认为这与各级党委与政府的重视是分不开的,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也是密切相关的。但各地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发展得又快又好;有的地方发展得则比较慢而且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与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有关,与干部的素质和积极性的高低也有关系。在我们调查的四个市八个区县中,马鞍山市由于经济实力较强,是我省的工业重镇,全市125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65万,而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00亿,市级财政达到72亿元。这样,就能做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因此,该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较快、成绩较显著。宿州市604万人口,85%以上为农业人口,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市。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为313亿元,市级财政收入仅为13.4亿元,基本上属吃饭财政。因此,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显得力不从心。宣城市和巢湖市人口分别是
>275万和453万,比宿州市规模略小,但工业基础薄弱,以农业为主,因此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也是欠帐较多。尽管经济基础较差,但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某些方面也仍然可以做出成绩。如宿州市泗县一个乡严重干旱缺水,2004年连群众饮水都发生了困难,地方政府投资10万元用来打井,但却不见水,群众意见很大。市水利局专家型副局长苏亚闻讯后亲自赶赴现场指导打井,又到省水利厅要来20多万元资金,终于帮助当地打出一口深水井,解决了几千人的饮水问题,受到群众的赞誉。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调查考察中,我们发现尽管近年各地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作出很大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仍然很多。
1、水利基础设施老化陈旧配套设施不全,不能有效保证粮食稳产高产。已修建的灌排工程大多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一些灌排工程标准低,配套不全,经过几十年运行,存在工程存在老化严重、效益衰减等问题。如宿州市83座水库就有56座存在病险,堤坝渗漏、涵闸损坏严重,需要除险加固。正因为水利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一有大的自然灾害便会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如2003年我省淮河、滁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和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干旱,使粮食产量大幅回落。全年粮食总产量2214.8万吨,比上年减产550.2万吨,下降19.9%。
2、沟渠塘坝淤塞严重,存在水多水少的问题。各地对大型水利设施建设都比较重视,但对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则有所忽略,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后,集体经济力量削弱,集体的组织能力下降。因此,许多地方的支流、沟渠、池塘多年得不到疏通加固,淤塞严重,容积减少,调蓄能力降低,连续几天下雨就显得水多,产生内涝;十来天不下雨又会缺水,产生干旱。这样一来,农民不得不经常在田间排灌,既加大了生产成本,也不利稳产高产。
3、水质下降和土壤污染严重,影响了饮水和食品安全。由于长期大量使用有害农药和化肥以及水乡无节制地发展水产养殖投放人工饲料,使得许多地方的水质下降、土壤板结并受到严重污染,以至谷物和水产品内残存农药超标严重。这就带来饮水和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在调查期间,就听到农技干部反映某乡曾因饮水不洁而发生大范围的肠道疾病,以至一度农民家家户户不得不喝纯净水。
4、沼气推广进程缓慢,不能满足需要。尽管每个市县都在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但大都处在起步阶段,一个市有一两万口沼气池似乎很多,但与几百万人口、几十万农户相比则显得微不足道,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大部分农户仍然在使用传统的柴草灶或使用价格昂贵的液化气。究其原因,一是地方政府拿不出更多的钱补贴农户;二是目前技术尚未完全过关,缺少有效技术指导;三是宣传发动不到位,农民对使用沼气的意义认识不足。
5、农村道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难以实现计划目标。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农村道路建设目标是: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尽管各市县以及乡镇都在积极实施“村村通”工程,但由于资金严重短缺,除像马鞍山市这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外,大部分地区恐难实现中央提出的修路目标。据基层干部反映,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修一公里公路,在淮北平原地区最少也得需要15万元,在丘陵和山区则需要18万元,而在河网密布的圩区水乡则需要25万元以上。现在省级财政每公里只补贴10万元,差额部分要市、县、乡镇三级政府及行政村予以解决。可是大部分市县是“吃饭财政”拿不出钱,乡镇和行政村大多负债累累更拿不出钱。因此,许多地方的“村村通”规划只能停留在纸上,难以付诸实施。勉强上马的项目也是难以达标,如规定路面是4.5米,只能是3.5米,水泥厚度也不够,工程质量难保证。
6、文化卫生以及市场建设等公共服务性基础设施项目基本上未列入议事日程。我们在宿州市灵璧县渔沟镇调研时,该镇文化站站长向我们抱怨说:除了一个人几乎什么都没有。该镇纸坊村大棚蔬菜搞得好,这里的黄瓜品质好产量高远近闻名,村上想建一个黄瓜交易市场,但苦于资金不足迟迟无法建成。渔沟镇是著名的灵璧石产地,还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渔钩镇尚且如此,其他地方也就可想而知了。
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还有一些,如农田基本建设(中低产田改造、修机耕路、平整土地等)几乎还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农村水利设施和道路均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从而大大影响了工程的使用寿命。在有的地方还存在挪用、贪污专项资金的问题。如将上级拨给的用来修建农村道路和水利工程的资金转用到城市建广场修道路。少数承包商与腐败官员勾结玩弄伎俩套取高额建设资金后却不把全部资金用到工程上,而是将部分资金瓜分掉,因而使工程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甚至成为豆腐渣工程。这虽然是个别现象,但也值得警惕。
问题与困难产生的原因,有的已作了具体分析。最根本的原因有三条:
一是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导致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历史欠帐太多。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无需作过多的分析。
二是近二十多年推行的市带县这一新的行政架构带来的问题。作为中央及省推行市带县的初衷,是要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县乡农业发展的功能,但由于我省的许多城市本身经济实力不强,大部分是由县城或专署所在地升格而来的。由这样的新建小市来带三四个乃至六七个县,如同小马拉大车是难以胜任的。而市的领导者为了使新建的城市有一定的模样,必然要将主要精力和财力用到城市建设上,甚至不惜以牺牲农村为代价,将有限的农业基础设施资金用于城市建设。这也就是近二十多年来城市发展较快而农村发展缓慢的原因所在。
三是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带来的负面影响。首先应当承认这一体制在它的初期阶段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对解放农村生产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这一体制在调动农民和农户积极性的同时却削弱了集体的经济力量和组织能力,以至具有鲜明公共产品性质的农村基础设施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供给和维护。
三、进一步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如何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央2004年以来连续下发的四个一号文件中均有明确的部署,国家发改委在2006年第2325号文件(《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也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应该说大政方针是明确的,主要内容及措施也是清楚的。这里,笔者仅根据在调查考察中发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基层干部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就我省进一步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充分认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并将之摆到应有的位置。基础设施,顾名思意就是基础性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设施。它如同运动员的基本功。一个运动员基本功不练好,绝对不可能成为优秀运动员,更不可能取得优异成绩。同样道理,农业生产方面的基础设施不建好,就谈不上“生产发展”,更谈不上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其他基础设施不建好,也就谈不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像重视城市的基础设施那样来重视农村的基础设施,像抓开发区的“三通一平”建设那样来抓农村的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没有配套齐全的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不可能发展现代农业的。因此,要改变目前存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盖新房建新村的片面认识,必须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放到优先考虑的位置。
2、明确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产品的性质,加大政府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大部分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属于完全公共产品或半公共产品。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公共产品应当主要由政府提供。现在城市的公共产品基本上是由政府提供的。那么,作为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农村基础设施也应当由政府提供。现在强调城乡统筹发展,我们的省市级领导干部应当改变过去“重城轻乡”的观念和做法,真正按中央2007年一号文件的要求去做,即“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能停留在文件上,而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如当前基层反映最强烈的是每公里公路补助10万元远远不够的问题,应当得到解决。我们建议每公里由省财政再增加5万元,不足部分由市、县和乡镇筹集。这样,必将大大加快农村道路建设。
3、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制,多方筹措资金。我们国家近20多年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但毕竟还是发展中国家,需要投入的地方很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完全由国家包下来。这就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制,多方筹集资金。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地方已经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好的探索。如庐江县有一个行政村修路资金不足,村干部组织群众通过“一事一议”拿一点,动员“大户”及在外地工作的人捐一点,再请县城帮扶单位帮一点,基本上解决了一期工程所需的资金。马鞍山市在发展农村自来水事业时引入市场机制,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政府财政给予工程造价30%的补贴,特许经营30年。这样就大大促进了该市农村自来水事业的发展。此外,像一些小型的水利设施如机井、排灌站、当家塘可通过承包、租赁、拍卖、转让等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调动民间资本来参与建设与管理。目前基层干部反映比较多的一个问题是种粮补贴,每亩十多元,每户也就是五六十元,对一个家庭来说意义不大。而且统计发放很麻烦。如果将这一项补贴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还能解决一些大问题。这个意见是值得考虑的。
4、制定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各地应在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明确需求的基础上制定规划,再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经研究,我们认为农村基础设施从性质上可分为生产类、生活类、文教卫生类、服务类四种。生产类如水利设施;生活类如沼气、自来水;文教卫生类如学校、医院、文化站;服务类如交易市场、测土配方等。农村基础设施还可从层面上划分为核心层和拓展层。所谓核心层是指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如水利工程和乡村公路;拓展层如林业、水产业、农村消防等所需要的相关设施。各地农村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农村基础较好、经济发达、实力较强、机械化现代化水平较高,可称为发达地区;有的农村基础较差、经济落后,基本上还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可称为欠发达地区或落后地区。发达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可全面铺开,而且可以由核心层向拓展层延伸。欠发达地区或落后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则应循序渐进,先着重搞好与生产生活最密切相关的核心层基础设施的建设,然后再向其他方面拓展延伸。各级政府应对不同地区分类指导,在资金投向上则应更多地向欠发达地区或落后地区农村倾斜。
5、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技术等级。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由于缺乏技术指导与服务,许多地方的沼气建设进展缓慢或质量不过关,影响了农村沼气的普及。许多乡村道路建设也由于得不到技术指导,基本上是土法上马,路面窄、质量差,不能满足需要而且不长时间可能就要返工,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此,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以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技术等级。在这方面应当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组织他们到农村去开展义务性指导或有偿服务。在现有技术人员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可动员组织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去农村服务,也可就地培养农民中的能工巧匠成为专业技术人员,以弥补农村技术人才的不足。
6、加强管理与维护,确保基础设施长期发挥功能。重建轻管、重建轻养使得农村基础设施使用年限缩短,不能长期发挥功能。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一定要扭转重建设轻养护的思想,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认真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与维护。要做到分级管理、各负其责。如省道由省交通部门负责,县道由县交通部门负责,乡村道路分别由乡镇政府和行政村负责。管理维护要做到有制度、有人员、有经费、有检查、有赏罚。有些小型的基础设施可通过承包、拍卖、转让等形式交给企业或个人去经营管理,但要确保其公益性功能的发挥。
7、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与监督,切实保证资金落实到位。农业问题专家李昌平在《当前影响新农村建设的五个问题》一文中指出其中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中央财政给农村的资金在转移支付过程中存在着“雁过拔毛”(挤占、挪用、截留)的现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官商合谋招标”的暗箱操作行为,结果是专项资金到该用的时候,已经是“钱到田头干”了。我们在调查时对此类问题也有所耳闻。因此,必须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与监督。要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度。有的要在媒体上公布资金的额度和使用去向,以接受社会的监督。监督、审计部门要加强监管,切实保证资金落实到位并做到使用合理。
8、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参与。现在农户分散经营,许多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留守农村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而且留下的人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这种状况对新农村建设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颇为不利。但有外出打工人员的农户大多数土地并没有放弃。既然有土地在经营,就必然需要水利工程为其服务。那么,根据“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每一个农户都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大中型基础设施作为完全公共产品可由国家或地方政府负责供给,小型的基础设施则属于半公共产品如自然村之间的道路、灌溉渠的支流、当家塘等可发动农民自己筹资筹劳建设与维护。当然,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还必须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方面,要落实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可以学习韩国的一些好的做法,动员和鼓励效益好的企业到农村对口帮扶,如帮助修一段路、架一座桥、打一口井、盖一所学校等等。
加强加快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为农民增加收入创造条件、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也是扩大内需、消化工业部门一些过剩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我省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尽管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群策群力、认真对待、千方百计,就一定能克服这些问题和困难,将我省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进而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第四篇:创新农业组织制度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创新农业组织制度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发展现代农业要靠政策、靠科技、靠投入,也要靠改革和制度保障。建设现代农业,不仅要发展农业生产力,也要注重农业组织制度创新,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更好地利用资源,促进要素流动,调动农民积极性。
农村改革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成功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表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能够容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生产力,既适应传统农业,也适应现代农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我国农业的组织化、产业化水平依然很低,农产品的竞争力与国际竞争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及现代农业建设的推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目前农户与市场的有效连接机制还不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的能力还比较弱,利益联结机制还有待完善。参加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分别仅占35%和13%;农业生产特别是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还不高,生猪规模化饲养仅占43%。应根据种植业、养殖业等不同产业的基本特点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探索引导农户进入市场和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经营的一体化、服务的社会化,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创新农业组织制度,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首先要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
转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但必须坚持不刮风、不动基础,坚持自愿,保护农民利益,依法进行。
创新农业组织制度,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需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提高农民和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有效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新阶段党和政府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渠道。目前,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15万多个,加入的农户成员达到2363万户;带动非成员农户3245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成员增收幅度比一般农户普遍高出20%~50%。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
创新农业组织制度,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还要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发展“一村一品”,拓展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龙头企业只有在服务农户、致富农民、与农民利益紧密结合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再扶持培育一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能力。
创新农业组织制度,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也需要健全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发挥农村能人的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满足农民的服务需求。
第五篇:现代农业发展视角下的土地制度创新
现代农业发展视角下的土地制度创新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农业及与土地制度的关系
1.现代农业的内涵
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现代农业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人们对现代农业的认识因时而变,因各地具
体情况的不同也有差异。对于什么是现代农业,目前国内外尚无定论,综合各种观点我们可以把现代 农业的内涵理解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
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
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
展理念引领农业和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为基
础。以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
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
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为途径。“3以保障农产晶
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持续
增收、农村和谐繁荣为目标的农业综合产业体系。
2.土地制度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土地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土地制度是农业问题的核心。从土地制度的功能角度分析我国土地制度的缺陷,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对于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土地制度具有
激励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约束功能、保障功能、利益分配功能。现代农业的建设主要是通过适度集中 土地、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机械装备和设施、采
用现代科技、应用企业化的组织管理,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我国目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的小农经济显然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现行土地制度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土地所有权虚置,权利主体不明确。权利划分不明晰。按照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土地所有权
归集体所有。但现实中,“农村集体”或“农民集体”却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没有法律 人格意义的集合群体,而且范围也相当模糊。[2’我国
农村集体有;乡(镇)农民集体、村农民集体、村民,但所有权在这三级之间界定不清楚,经常处于 重复和相互纠结的状态。造成了我国土地所有权虚置,权利主体不明确,权利划分不明晰。所产生的 严重问题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和集体管理者处于强势地位,弱化了土地制度的约束功能,造成了宝贵土 地资源被侵占,耕地面积减少。损害了农民利益。
(2)从土地制度对农业经营主体的激励效应来
讲,理论与历史经验证明适宜的土地制度对农业经济主体有一定激励作用。制度的激励作用有两个层 面,对主体努力方向的激励和努力供给量的激励。如
果一项土地制度安排使主体付出的努力与他应得的报酬相一致,其努力供给量就大,反之则努力供给 置就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初期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是在1984年之后.粮食生产连续 四年停滞不前。制度变迁对生产的激励效应明显减
弱。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土地承包权的频繁调整和土
地收益的不确定性导致生产者经营行为的短期化,在资金、技术、劳力等方面的长期投入缺乏稳定的预期。同时,生产者追求承包期内利益最大化往往
以牺牲资源的长期利益为代价.从而导致农业生态
环境的恶化。’而现代农业是高投入、可持续的农
业,现行制度已不能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不能激发劳动者对现代农业投入和建设的积极性。
(3)不同的土地制度,会导致不同的土地资源
配置方式,进而影响农业的其它资源配置造成不同的生产绩效。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阻碍了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我国现行的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形成了“一家一户”的小型土地经
营模式及细碎、分散的土地分割局面。无法形成规
模经济,难以利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机械装备。
另一方面,农户小规模经营资金积累能力弱.元力
对土地作大量和长期的投资。从而导致农业生产条
件难以改善,科技含量低。农业生产力无法提高。这
与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背道而驰。此外,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不利于劳动力转移,抑制了土地流
转和有效利用.难以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发 展。
(4)土地制度对交易费用的影响。根据新制度 经济学的理论,交易是体现在物品之中的人与人的 权利交换,交易的成本就是交易费用。在土地产权 制度缺乏保障的情况下,土地的产权交易很难达成,即使达成,交易的费用也会十分高昂。现行土地制 度,由于农民和村集体、乡政府间的权利界定不清 带来了交易费用的增加和生产效率的降低,不利于 农业规模化发展。同时,由于单门独户的小规模经 营,也增加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交易费用,不 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
可见,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所有 权不明晰,增加了农业发展的交易费用I土地承包 权不稳定,抑制了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土 地的流转受到限制,难以形成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现 行土地制度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
二、土地制度创新
由于土地制度对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乃至经济 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土地制度创新始终是我国理 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关于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的观点,目前主要有3种,即土地国有化、土地私 有化、坚持和完善集体所有制。
1.土地国有化
土地国有化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 国家对农村经济的宏观调节}有利于国家对土地的 统一规划和管理;有利于建立国家与农民之间的等 价交换契约关系,保护农民权益,有利于促进土地 适度规模经营等。但土地国家所有制也有比较明显 的弊端:
(1)国家难以将土地所有权收归国有。国家采 取什么方式获得集体的土地所有权是实施国有化的 关键。可采用的两种方式:无偿剥夺和有偿赎买。前 者是国家对农民集体±地所有权的无偿剥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