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现代农业组织创新的制度含义与组织形式
我国现代农业组织创新的制度含义与组织形式
在农业市场化进程中,家庭承包制下的双层经营体制已步入困境,尤其是在入世推进的农业竞争国际化条件下,农业组织创新滞后于市场化进程,使农户进入市场面临很大的能力障碍,需要建立能够将农户塑造成合格市场主体的微观农业组织形式。在农业发展新阶段,传统农户形式的农业组织面临制度失败,农业组织创新滞后于农业现代化进程,缺乏对农户吸纳资本、技术和经营管理等现代要素的制度激励,要求通过组织制度创新,将传统农户塑造成吸纳先进农业生产要素的农业发展主体。
本文通过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及相关调查,认为解决我国农民收入问题和化解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根本途径是现代农业组织形式的创新, 包括从家庭承包制向家庭农场转变的制度变迁和微观主体塑造。
一、现代农业组织创新的双重制度含义:制度创新和角色塑造
组织和制度是制度经济学中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康芒斯将组织(家庭、公司、工会、同业协会,甚至国家)称为制度,科斯将企业称为制度,诺思则强调组织和制度的区别与联系:“我们要把制度和组织区分开来。制度是社会游戏的规则,是人们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流行为的框架。如果说制度是社会游戏的规则,组织就是社会玩游戏的角色。”“和制度一样,组织也提供了一个人们发生相互关系的结构。当我们在探讨由制度框架所引起的成本时,我们确实会看到它们不仅是这一框架的结果,而且还是这一框架下所发展的组织结果。因此,我要强调的是制度与组织的相互关系。组织是在现有约束所致的机会集合下有目的的创立。这些约束包括制度制约和传统经济理论中的一些制约,制度变迁的一个主要动因是企图实现这些目标。”[1]诺思在对作为“社会玩游戏的角色”的组织和作为“游戏规则”的制度进行区分的同时,给出了制度框架和组织演进之间的关系。丹尼尔·W·布罗姆利也强调,作为“便于协调人们行为的社会规则和准则”的Institution与作为诸如市政委员会、大学、教堂、农业研究所和其他政府机关之类组织的Institution之间存在区别。他主张最好不要认为由制度界定的某些组织或社会规划是制度,因为这些组织或社会规划是由制度界定而存在的[2]。所以,如果不把组织与作为“行为规则”的制度相区分,可以像康芒斯和科斯那样,将经济组织、政治组织等称为制度。如果强调组织与制度的区别,如诺思和丹尼尔·W·布罗姆利的观点,则将组织视为制度的“结果”和参与者。若长期、动态地观察组织,应持前者的观点,即组织具有“制度”的意义;而从短期、静态的观点来看,组织则具有“角色”的意义。
现代农业特征决定了现代农业组织特征。人们在研究分工时发现,技术的进步、生产率的提高、个人间相互作用和依存程度的提高、整个人类社会所拥有的知识的增加、市场一体化程度和市场容量的增大、企业的出现和发展、个人专业化程度和全社会职业多样化程度的提高等,都与分工演进相关联。这里,与分工演进相关联的是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进程,就是分工的发展。现代农业以互相联系的三个特征,从本质上区别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即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其他如组织化、规模化、商品化以及现代技术水平等特征都是派生的物象特征,是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自然实现的,不是规定性的。现代化农业的特征决定了现代农业组织是面向市场配置资源要素,进行专业化生产,广泛参与社会分工协作的有效率的农业组织形式,它的运行机制有三个方面。其一,资源配置机制。传
统农业以家庭劳动与家庭消费的均衡为机制,在混合农业阶段,以充分利用家庭劳动力,获得比较保险的收入为原则。现代农业则不以组织为边界,而是面向市场,追求利润最大化。其二,激励约束机制。传统农业组织主要是隐性激励, 靠非正规制度约束。在现代农业组织内部,显性激励增强,约束更多是靠正规制度发挥作用。其三,风险分担机制。传统农业是靠传统生产,追求风险最小化,混合农业阶段靠组织内部多样化生产来分解风险,现代农业组织则依靠市场化解风险,而且有较强的风险收益偏好。在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制度特征规定下,现代农业组织有着与其运行机制相统一的组织特征。现代农业组织在组织形态、生产要素配置、行为主体等方面表现出其组织特征,如企业化、规模化和组织化等。
现代农业组织创新,是适应农业生产力向现代化水平发展的需要。塑造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主体有两重含义:一是建立现代农业组织制度的制度创新;二是进行现代农业主体的角色塑造。作为制度创新,现代农业组织创新是对原有制度安排的调整或改变,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的革新,其本质是产生一种更有效率的制度,创立和完善一种协调人们利益关系的新制度形式,即企业制度。在交易的社会中,制度安排有三种形式,即企业制度、市场制度和政府制度。企业制度不仅是一种规范人们利益关系的制度形式,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市场制度效率的提高和政府制度的公平。现代农业组织制度创新的核心,是形成一种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作为角色塑造,现代农业组织创新就是塑造现代农业发展主体,培育和吸纳现代生产要素的先进农业生产力组织形式。角色塑造的核心,是塑造农业发展主体的激励机制,实现充分激励。在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和农业市场化进程中,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绩效的衰减,在制度意义上表现为原有利益协调机制的失效,新的机制尚未形成,农民利益流失严重,产生农民收入问题。在角色意义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的传统农户,在“散、弱、小”的状态下,原有激励机制的激励水平下降,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动力不足,进入市场开展竞争的障碍较大,争取公平利益的能力较弱,造成传统农户经营与农业市场化的矛盾。所以,现代农业组织创新的任务,就是在家庭承包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和角色塑造,构造适应市场经济和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的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增进机制。
二、我国现代农业组织形式:家庭农场
通过对山西省右玉县的养殖业和河南省鲁山县的荒山开发进行调查,我们发现,正在萌芽的家庭农场开始显现出现代化农业组织的雏形,具有现代农业组织的特征和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与利益增进机制。
(一)家庭农场的制度特征
1.市场化特征。家庭农场与家庭承包经营制下农户的首要区别在于依赖市场而存在,具有显著区别于传统农户的市场化特征,即通过市场获取土地、劳动、资金和技术来满足利润最大化的生产需要,根据自身比较优势在比较利益选择中进行经营决策来满足市场需求。
首先,是外向性,即家庭农场随着市场规模扩大而产生和发展。市场规模扩大,农民能够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捕捉获利机会。山西省右玉县是地处晋蒙交界的半农半牧县,通过建立“玉羊市场”,带动了该县羊养殖业。2002年全县羊饲养量达40.1万只,出现了一批羊养殖户。市场规模的扩大,为奶牛养殖业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发展机会。2002年9月,新城镇的东升奶站建成,养殖户可以将鲜奶交售到奶站,再销往80公里以外的蒙牛乳业公司,打开了奶牛养殖业发展的市场空间。河南省鲁山县在荒山开发中出现了一批林果庄园式的家庭农场,经营者广泛联系科研院所,引进“新”、“特”、“奇”、“优”品种,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是开放性,即家庭农场从家庭外部获得资源要素。(1)土地。家庭农场经营的土地是通过承包(不只是集体分包部分)、租赁、拍卖和入股等形式形成经济规模,而且经营者或土地不局限于原农村集体。河南省鲁山县有5%的农场经营者来自本县以外,其经营面积占荒山开发面积的10.9%,而来自土地所在集体之外的县内经营者有25.4%,其经营面积占荒山开发面积的39%。所有从事荒山开发的经营者都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扩大经营面积,其土地使用权是通过市场获得的。(2)资金。资金是从事经营性生产的关键要素,尤其是家庭农场进行的是开发性或资金集约度较高的非传统性质的生产经营活动,投资规模超过农民家庭的经济能力和积累水平。因此,家庭农场通过亲朋借用、合资入股、政策贷款、质押贷款等形式筹集投资。在调查到的经营者中,90%以上都有借贷款活动。(3)劳动。在10头牛和50只羊以下规模的养殖业中,靠家庭劳动力可以完成,而规模更大的养殖业,则需要雇工。在荒山开发的初期,季节性雇工规模更大。(4)技术。家庭农场与家庭承包制的显著区别是技术的复杂性、先进性和知识性,而不是经验性。农场经营者的特点是对技术敏感,一方面积极从外部吸收,另一方面主动创新。
再次,是竞争性,即家庭农场选择生产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通过将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合理地结合,把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上的优势产品。右玉县的自然条件具有发展畜牧业的比较优势,特别是在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背景下,缩减粮食种植面积,发展草食畜的养殖,具有更大的比较利益。农民以养羊替代养猪,当建成奶站打破牛奶的市场需求约束后,奶牛养殖体现出更大优势。在政策要求禁牧圈养的情况下,养羊成本增大了,圈舍投资和场地空间也约束了羊养殖规模,这加速了右玉县的草畜养殖业,农民由养羊向养牛调整。奶牛养殖业劳动集约程度大,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能够更充分地利用该县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
2.专业化特征。在传统农业阶段,自然经济通过生产多样化满足自给需要。在混合农业阶段,农民通过经营多样化(主要是兼业)满足效用最大化。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家庭农场主要是通过专业生产经营,实现利润最大化,表现为经营的专业性、生产劳动专业性及资产和技术的专用性。
首先,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专业化。与家庭承包制的兼业农户相区别,家庭农场的主要特征是以一业为主,围绕主业经营。在鲁山县经营林果业的农场中,多是兼营草鹅、羊、猪等养殖业,一则除草,变废为宝,二则增加有机粪肥,三则加速资金积累。鲁山县董周乡的冯树涛,开发本组和临村的荒山500亩,栽种“丰雪桃”,通过投资0.7万元进行林内养草鹅灭草,每年节省除草投入1.5万元,同时增收1.5万元。郭庆伟承包荒坡600亩,栽种梨树和板栗,林内套种红薯,再用红薯养猪,用猪粪为果树追肥。右玉县新城镇奶牛养殖户邢权,养殖种植兼营,种植为养殖服务,不仅用自有承包地种玉米,还租种了土地,加工青贮饲料,扩大养殖规模。
其次,农场内部劳动分工专业化。经营规模越大,农场内部劳动分工特征越突出。在奶牛养殖中,养殖规模小于10头的农户对家庭劳动是全过程参与的。当养殖规模超过10头,有外雇劳动力时,就会出现拌喂饲料、挤奶和出粪扫圈的专业劳动分工。当养殖规模达到30~50头时,就有更多、更细的内部分工。河南省鲁山县董周乡平安村王宝辉,购买了1500亩荒山的50年使用权,进行荒山开发。他雇了3个技术员,分别负责肉牛养殖、林果生产和园林绿化,还雇了14个固定工,除常年管护劳动外,在农忙季节负责管理临时工的劳动。
再次,技术和资产的专用性增强。与传统农户相比,家庭农场表现为技术密集型生产。专
业化经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家庭农场的专业性资产投入不断增加,资本和技术等现代要素含量增大,集约度提高,现代化程度越高,资产专用性越强。河南省鲁山县的林果业需要高品质、新品种的苗木及其种植和管理技术,要求专业技术投入增加。农户每年要花费150~500元订阅技术和信息报刊,并且自己外出请专家指导,答疑解难。在农场内部,他们自己摸索和创造出效果显著的实用技术。鲁山县的刘大国经营“杏春园”,在授粉期,采用向果树喷洒糖水的办法,吸引周围山林里的蜜蜂进园,效果极好。宋建民在经营“林丰庄园”时,针对害虫习性配制药剂,采用果树挂瓶诱杀害虫,实现无公害化生产。右玉县养殖户与兽医站、畜牧局、饲料商保持技术服务关系,包括治病防疫、人工授精和饲料配比等。
3.社会化特征。农村一个产业的兴起,会在产业链条上分化出多个专业环节,并随着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规模。社会化特征表现为社会分工条件下形成的专业生产格局以及专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市场联系方式,即经济联系网络化、交易方式契约化和区域生产专业化。
首先,经济联系网络化。与传统农业条件下的农户相比,现代农户不再是封闭、独立的经济单元,而是参与社会分工的开放型经济主体,是产业链条上的专业区段和环节。鲁山县在荒山开发中形成的分工体系是:劳动力、技术、生产资料(肥、药和机械等)、种苗供给者→家庭农场→果商→终端市场。在右玉县的奶业链条中,有饲料商、兽医→奶牛养殖户→奶站→乳业公司等主体。在这种链型分工体系中,传动着物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生产技术从产前服务延伸到家庭农场,产品市场信息从终端反馈到家庭农场。这样,形成纵横两个方向的经济联系。一是市场作用下的纵向产业连接。在争取市场获利机会的竞争中,农场内部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专业分工之间的互动,形成不断完善的产前和产后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合作基础上的横向联合。在纵向的不同主体间的博弈中,单个家庭农场处于弱势地位,要赢得市场中的有利地位,家庭农场必须在服务、销售等交易环节走向合作。目前,家庭农场间的横向合作还很薄弱,家庭农场的进一步发展,是横向合作发展的基础。
其次,交易方式契约化。交易对象不确定、交易地点不固定、质量标准不统一、交易博弈一次性,是传统交易方式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以传统方式进行的交易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必然高于现代的交易方式。与传统小农相比,家庭农场不仅以契约方式的交易行为居多,而且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家庭农场契约性质的交易方式可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在山西省右玉县新城镇的奶牛产业中,从内蒙古的蒙牛公司到右玉县的东升奶站,再到周围几十家奶牛养殖户,质量标准、结算方法和权利义务都是事前约定的,形成一个契约稳定的交易链。奶站向乳业公司送奶,每次要做微生物、蛋白、脂肪、酸度等化验,奶站也对养殖户交奶质量进行检测。这样,在交易对象固定、面对多次博弈的条件下,家庭农场比传统农户能够更好地发挥信誉机制的作用。
再次,区域生产专业化。专业市场拉动型的山西省右玉县的养殖业和优势资源依托型的河南省鲁山县的林果业,这些发展起来的新产业已成为县域性主导产业。产业集聚效应迅速增强,产前和产后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形成区域化专业生产,从而实现优势资源、相关产业支撑优势产业的发展,优势产业推动区域专业市场的形成。
(二)家庭农场的组织特征
在生产要素的物象特征上,家庭农场有别于传统农户,表现为技术现代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经营者由传统农民向企业家式的现代农民转变。
1.现代化技术。家庭农场为了适应规模化经营的需要,克服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十分重视运用现代化生产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在湖北省松滋市,凡是经营面积100亩以上的农场都实现了机械化,机械化程度高于普通农户和统一经营的集体组织等其他农业组织形式,而且无论规模大小,家庭农场主都非常重视学习和运用科学技术,许多经营者不仅订购了多种农业科技刊物,还与高等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机构紧密联系,争取得到指导和帮助。
2.规模化经营。湖北省经营基本农田(多为弃耕田)的家庭农场,其最小规模是30亩以上,最大规模近2000亩;经营山地、水域,特别是经营“四荒”地的民营农庄最小规模是50亩以上,最大规模是万亩以上,巨型家庭农场(鄂西自治州楚业农庄)达4万亩,即使是规模最小的家庭农场也是承包农户平均土地规模的4倍以上。在河南省鲁山县荒山开发中,家庭农场平均规模为419.5亩。由此,家庭农场实现了土地经营规模化。
3.企业化管理。家庭农场突破了封闭的以家庭成员劳动为主的格局,采取了开放式的雇工经营为主的方式。松滋市150个农场把雇请的常年工、季节工、临时工折算成整劳动力,共雇请了2171人,平均每个农场14.2人。被雇请的人大体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经营管理者,二是直接生产劳动者,他们都是经过农场主严格挑选的,综合素质较高。因此,家庭农场集中起来的是来自各地的种植、养殖业及其相关加工业的骨干和能手。被雇佣的常年工、季节工的报酬一般采用月薪制,以现金支付。经营管理者每月500~1000元,劳动者每月300~500元,均以技能、绩效为依据确定,有的年终还按效益分成或发给奖金。雇请的临时工的报酬一般采取日薪制,根据劳动强度、定额指标和所需技能,以现金当天付给,每天15~30元,除工资外,还免费供应午餐。从大多数家庭农场来看,不仅突破了以家庭成员劳动为主的经营模式,而且改变了传统的家长式管理方式,雇请懂技术、善管理、有权威的人承担具体的生产经营及管理工作,形成农庄主、经营管理者(常年工)、直接劳动者三层次的格局。相当一部分家庭农场进行了投入产出的记载和核算,有的还制定了比较规范的章程、财务管理制度、劳动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3]。
4.现代化农民。企业家能力是现代经济中作用日益突出的核心要素,决定着其他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经营家庭农场的现代农民的特征,可以从进行典型调查的农户的个体差异和类别特征得到反映。首先,是对农业的观念有所改变。现代化的农民不再认为他们生产经营农业仅是生存的手段和方式,而是将其视作有希望的事业。其次,是现代农民对风险态度的改变,即从消极回避风险转变为积极获取风险收益。再次,是现代农民有较强的经营能力。正在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主体的农民有两大来源:一是从传统农民进步而成的先进代表,他们有知识,有能力,阅历丰富,社会资本雄厚,成为农村的“先富群体”,包括在农村经营过工商业的业主、农村干部以及靠积累逐步起家的普通农民;二是从非农群体跳到农村的新型农民,他们观念新,信息灵,看到现代农业的发展前途,在利益比较中选择了现代农业。在进行典型调查的右玉县和鲁山县18个家庭农场中,经营这些农场的现代农民以高中文化水平为主体,有较宽的视野,年龄在40~50岁。可以说,塑造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主体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企业家能力的核心农民。
三、结论
家庭农场的发展,是建立企业制度的制度变迁,核心是塑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协调机制。政府与农民的利益关系,是以公平的政府制度为实现条件。农民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利益
关系,是市场主体之间的平等利益关系,依靠公平的市场制度来实现。然而,农业特征决定了家庭农场的古典企业形式,它不能普遍以公司制大规模企业形式来降低交易成本,并与政府和其他市场主体保持平等的谈判地位,而是需要以农场主合作的组织来补充。通过订立契约建立的农民合作组织,为其成员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不仅包括产品,还包括资源、要素、技术和信息等。在不损害家庭农场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即在不损失家庭经营激励作用的条件下,农民自愿参加,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具有退出机制,并以契约为基础,为家庭农场参与市场竞争、争取制度公平而存在,在家庭农场具有充分的激励机制的基础上,补充利益协调机制,维护农民利益,并有效化解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和道德风险。
家庭农场是培育农业微观主体的角色塑造,核心是完善现代农业需要的利益增进机制,提高激励水平,使农民做出生产性努力和分配性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在生产性努力中,成为吸纳现代要素的先进农业生产力的载体;在与政府之间的分配性努力中,争取公平的政府制度,成为增强农民集团影响的社会主体;在与其他市场主体之间的分配性努力中,成为提升农民市场地位的合格市场主体。所以,家庭农场是具有“平等的社会主体”、“合格的市场主体”和“先进的生产力载体”三重性质的现代农业微观主体。
第二篇:发展现代农业重在农业组织制度创新
发展现代农业重在农业组织制度创新
杨红炳2011-04-0
2摘 要: 发展现代农业固然要靠物质技术装备做支撑,也要靠现代农业制度做保障。国际经验表明,建立现
代农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大力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农民的各种联合与合作,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培育发展现代农业经营组织。鉴于农业组织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深入研究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业合作组织创新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现代农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
国际经验表明,建立现代农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大力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农民的各种联合与合作,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培育发展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发展现代农业重在农业组织制度创新。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固然要靠物质技术装备做支撑,更要靠现代农业制度做保障。
一、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国家农业补贴的重要组织载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自身具有弱质性特点,面临着比其他产业更高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因此政府必须扶持农业。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小农户与大生产、小规模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将是我国农业发展长期存在的基本矛盾,长期以来,政府主要通过农业产业化,通过扶持涉农龙头企业来带动农业发展。“公司+农户”模式中的龙头企业虽然对解决农民的“卖难”问题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公司与农户并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而是两个利益个体,公司与分散农户之间的力量对比悬殊,公司往往单方面决定服务条款和价格,不愿意向农户让利或尽可能少向农户让利,分散农户由于谈判地位低,往往处于从属的地位,利益常常受到侵犯。可见,“公司+农户”并不是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好的途径,完善
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选择是建立由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各种专业合作社。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等的经验看,政府都是通过扶持合作社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
农产品市场通常是一种单边垄断市场:从事供应、加工、仓储、运销的厂商,通常是一个小数群体,他们之间易于进行勾结或达成默契,对市场价格实行垄断性操纵,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则是一个大数群体,他们之间常常存在着激烈竞争,因而在与厂商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通过将农民组织起来,加强农民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变“分散入市”为“有组织人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市场结构,降低交易成本,获得规模经济。长期以来,农民只占有农业生产中的利益,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增值一直游离于农民之外,通过将农民组织起来,加强农民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向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延伸产业链,能够有效克服农民在农业产业收益中的边缘化状态,使农民成为整个农业产业体系的受益主体。
2.有利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农业的现代化就是把科学技术不断应用于农业生产的过程,依靠技术进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目前,我国分散、弱小的农业生产经营者由于资金、信息市场风险等原因对农业科技吸纳能力弱,难以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在科技成果的运用以及技术的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国一些地区的实践证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既能引导农民成为农业科技的需求主体,又能引导农民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从而推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
3.有利于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标准化是现代农业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农业的标准化包括标准化的操作规程、标准化的栽培技术、标准化的养殖模式、标准化的产品形态。大量事实证明,发展标准化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这是人民生活由温饱走向小康和富裕,市场需求向多元化、优质化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重要措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带领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引进新品种,采用行业标准对产品进行引导、管理和控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有利于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竞争力。
4.有利于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与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相比,现代农业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逐步走向专业化、社会化、集约化,按分工分业的要求,实行开放型、市场化的生产方式,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服务渠道、多方力量广泛参与的服务体系。这套服务体系是
现代农业发展赖以支撑的、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的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整合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延长农业产业链条,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形成产前、产中和产后多元利益主体的一体化经营,一方面挖掘了农业的内涵,另一方面又拓展了农业的外延。
5.有利于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农民特别是农业劳动者的素质是农业生产要素中的决定性因素。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够在科研机构、政府的技术推广部门与农民之间发挥桥梁作用,通过定期邀请专家来现场进行指导、集中培训、重点扶持等途径,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技术素质,造就了一大批懂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同时,农民在参加农业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渐掌握了农产品贸易的知识,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
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1.法规和政策供给不足。首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缺乏法律支持,外部发展环境不够理想。《农民专业合作社》明确了依法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法人地位,但并未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企业法人、社团法人还是合作法人。绝大多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合作组织不予登记,只能在民政部门按社团登记,使其不能以独立的经济实体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农民在销售产品、签订合同、解决贷款等方面存在许多困难。其次,政策支持难以形成合力,合作组织的运行缺乏资金。政府对合作组织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不足,各级政府专款扶持资金量不大且分头管理,难以形成合力。
2.合作组织内部治理制度不规范。首先,多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没有规范的章程,健全的组织内部机制是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多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没有规范的章程,宗旨模糊、责任不清,缺乏内部治理制度(诸如议事制度、监事制度、财务和分配制度等),在落实社员资格、选举组织机构、交纳股金和发放股权证等的实际操作中随意性较大。其次,从产权运行机制看,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很大程度上依托政府职能部门、传统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供销社、企业等组建,它们成为合作组织的实际控制者,合作组织的民办性质被扭曲。最后,从决策机制看,合作组织的决策权往往控制在某个“能人”、“大
户”手中,社员对合作组织的管理监督流于形式。
3.合作组织规模小、合作层次低。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组织规模庞大,具有很强的自我发展能力,而我国现有的农民合作组织普遍规模偏小,基本上限于本乡、村范围内的服务。由于规模小、经济实力弱,绝大多数农民合作组织的服务局限在传统的技术、信息服务领域,对能够获取超额利润的市场开拓、产品营销和农产品加工等诸多领域还少有涉足。目前,我国合作组织获取资金的主要途径为会员自筹、外部股金和自我资本积累,资金短缺问题突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合作组织自我发展机制难以形成。
4.农民合作意识和合作观念淡薄。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我国农村传统的信任结构遭到破坏,而现代信任结构没有建立起来,农村的信任文化缺失。农民之间的不信任和农民对社会系统的不信任,不仅撕裂着原来的传统社会组织,而且阻碍着现代社会组织的建立,包括现代取向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这种不信任的文化氛围阻碍了农民之间平等、互惠的横向合作的发展。
三、农业合作组织创新的对策
1.培育农民的合作精神和观念。政府应大力开展合作社知识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对合作经济组织性质、功能和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宣传教育,培育农民的合作精神,激活农民自身的自主、自立、自强意识和群体意识,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健康运行奠定必要的思想文化基础。
2.完善立法及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首先,要继续完善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特别是要明确规定合作制经济的性质、股权设置、分配机制、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等原则和规范。其次,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整合支农专项投资资金,重点支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农产品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研开发能力、技术引进和推广、品牌建设、市场促销、质量检验检测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农业合作发展专项基金,实施以奖代补,用于弥补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的生产、环境保护、食物安全、技术培训等费用。金融部门要提供各种低息贷款,帮助合作组织解决启动资金和流动资金。
3.健全内部治理机制。从产权关系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要依法为成员建立成员账户,使成员真正享有组织决策权、剩余索取权和对组织净资产的处置权。成员账户要记载成员的出资额,每年提取公积金按照章
程规定量化为每个成员的份额,作为合作组织盈余分配的依据之一。在合作组织发展初期,产权安排有利于发起人是一种现实选择,但不是最终选择,因此要从股金数额、参与管理等方面对优先股予以限制。从合作组织内部治理机制看,要严格实施合作组织章程,构建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组织结构,明确划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形成包括分权机制、委托代理机制和监督约束在内的综合制衡机制。
4.建立多种合作内容交互发展的多层次综合合作体系。从我国农民合作的内容看,主要有营销合作、生产合作、技术合作,信用合作发展相对滞后,而世界上农业合作社发达的国家,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背后都有一个完善、发达的合作金融体系作支撑。因此,政府必须推动制度创新,推进信用合作,使信用合作和产业合作结合起来,帮助农民合作组织获取足够的资本,以拓宽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务。其次,现代农业发展所要求的农民合作组织体系应该是多层次综合合作体系。具体可以从县级综合性合作体系构建起步,在全国挑选不同情况的县进行综合农协试点,逐步过渡到区域性的综合性合作体系,最后扩展到全国性的综合性合作体系。
第三篇:文献综述现代农业经营方式与组织创新
现代农业经营方式与组织创新
摘要:中国农业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过程中,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中国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应该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变化。现代农业经营方式与组织创新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农业经营方式;农业组织创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Modern agricultural mode of oper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bstract:China's agriculture to gradually integrate into the mainstream of world economy, with a variety of changes in conditions, the agricultural mode of operation and organization should be adapted to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constantly adjust to changes in the productivity.Modern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tyle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on the road a long way to go.Key words:Agricultural operations;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innovation;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leading enterprises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二十多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深刻表明农业增长对工业化和一般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速水佑次郎等,2000)。而目前我国农业经营方式,从总体上看仍处在由传统家庭经营为主的运作模式向现代经营方式过渡的阶段,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创新是目前实现农业再次飞跃较现实的选择。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创新的必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上一直采取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经营模式,实质上就是“包产到户”或“均田制”,在一定意义上而言就是平均主义。这一经营模式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但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的政治、经济、生活和社会无不都在经历巨大的变革,作为家庭联产责任制这一经营模式已逐步暴露出与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大生产不相容的特性(夏永祥,殷杰,2005)。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强调的是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协作能力的增强,但现行农
业生产经营模式则处于一种“独立、分散、无序”的状态。
1.1 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的必要性
中国农业增长,始于农地制度变革,和随之而演变的农业经营方式(张红宇,2002)。变革以土地所有制为核心的农地制度需要付出不可预测的巨大变革成本,因此,农业自身经营方式进一步调整和更新就成为惟一选择。邓毅敏(2004)从宏观市场环境分析,农业超小规模、高度分散的经营方式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土地细碎化与规模经济相悖,以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经营方式使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无法进行,加上分散的小农生产经营方式吸纳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能力十分有限,这都表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亟待革新。从微观市场主体来看,无论是公司还是农户都有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新的动力。在加入WTO后的国际经济环境更是要求我国农业经营方式进行变革和创新。
1.2 农业组织创新的必要性
国际经验表明,建立现代农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大力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农民的各种联合与合作,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培育发展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发展现代农业重在农业组织制度创新(杨红炳,2011)。此外,马敬桂和黄兴年(马敬桂,黄兴年,2004)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了农业组织创新的必要性,认为农村经济组织的创新和完善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商品产出,保证交易秩序和利益的协调,其改善和创新的路径在于不断修补组织缺陷,降低交易风险和交易费用。同时将农户与市场衔接起来。实现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创新的措施
为使我国农民、农户经营适应人世后的国际形势及现代农业的发展,使我国农业经营方式和农业组织实现现代化转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
2.1进一步完善家庭经营组织,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常金海和刘秀兰(常金海,刘秀兰,2001)在研究后认为,首先要进一步完
善家庭经营组织自身的创新,建立灵活运转的农地流转机制,促进家庭经营组织产权制度的完善和经营规模的扩大,通过发展兼业经营和联合经营,增强农民家庭经营组织的经济实力,积极培养大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家庭农场
主。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孙中华(2011)也表示,要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2.2 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樊端成(2011)在结合了广西特色后分析得出,提升农业生产专业户,建立新型农业合作社,发展农业股份制企业,有利于促进农业快速持续健康地发展,在农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经营组织结构,不断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家庭经营组织向外部拓展,与相关的服务组织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下,采取松散型和紧密型的契约合同方式建立起各种联合经营组织,形成以农民家庭经营组织为基础和轴心的农业微观组织链。其基本的运作模式可以设定为农民承包,区域联片,专业合作,一体化经营;其具体的经营组织形式主要有“农民联合体”、。公司+农民”、“中介组织+农民”、“合作社+农民”等,农业组织化程度将大大提高(吴玲,杨成乐,2008)。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现有“合作组织+农户”、“协会+农户”、“公司+农户”等方式,组织程度仍然不高,利益摩擦较多,对农户生产经营的带动能力不强,亟待形成更有效的市场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汤可可,穆宝成,2002)。而加速农业经济组织创新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内在要求(陈丽娟,2002)。
2.3 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农业产业化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
产业化经营的本质是“一体化”(冯飞,张晓,2006)。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目标是,围绕提高农业效率与效益,提高农民的比较利益,通过制度创新和投入要素的组合,走集约化发展农业的道路,建立起与中国面向21世纪的国民经济现代化目标相吻合的现代化新型农业体系,通过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最终消除我国国民经济系统中工农业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国民经济一体化(赵其真,田永力,2004)。
2.3.1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动企业向集团式扩张
滕锡尧,刘东生(2009)指出,要多渠道加大投入,培植龙头企业发展后劲;搞活经营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依靠科技和人才,提高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而公司制则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另一种新形式,是农业经营
主体通过自身资本积累或以合伙的方式组建农业公司进行农业开发与经营的一种农业经营管理方式,是现代农业经营的理想形式(邓勤,2003)。
2.3.2 引导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有效对接,推动利益联结关系向紧密型发展
引导农户、合作社以资金、技术、劳动等要素入股龙头企业,形成产权联合的紧密型利益关系,切实按照合作协议和章程给予农民股份分红和利润返还,让农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何灵,2011)。
2.3.3 建设产业化示范区,推动发展模式向集群带动转型
2.3.4 加强市场组织创新
结合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深化农村社区合作经济体制和城市商贸流通体制的改革,实现市场组织创新,城乡互动推动各种经营服务组织由少到多、由小到大地健康发展,正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由之路(郭灿章,2006)。工商企业应成为市场组织创新的重要主体,要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强集体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培育多层次、多主体的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就要强化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大力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李成贵,2007)。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努力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转变农业经
营方式,要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陶武先,2004)。在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必须着力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和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不断提高家庭经营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组织化程度。
参考文献
[1]速水佑次郎,等.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夏永祥,殷杰·改造传统农业:中国的历史经验、现实与对策[J]·中国农村观察, 2005(5):
74-79·
[3]张红宇.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制度绩效:从实证到理论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2(2):21—33.
[4]邓毅敏.中国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及其对农村就业结构的影响[N].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3):27-31
[5]杨红炳.发展现代农业重在农业组织制度创新[J].经济问题,2011(3):85-87
[6]马敬桂,黄兴年.论新环境下我国农业组织创新[J].新疆农垦经济,2004(5):29-32
[7]常金海,刘秀兰.我国加入WTO后实现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对策[J].理论学刊,2004(4):
67-68
[8]孙中华.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R].农村工作通讯,2010(15):
16-18
[9]樊瑞成.从农业经营组织结构变化看组织创新[A].桂海论丛,2011(2):125-128
[10]吴玲,杨成乐.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的基本思路与保障体系[N].江西农业大学学
报,2008(3):50-53
[11]汤可可,穆宝成.农业产业化与市场组织创新[J].现代经济探讨,2002(10):45-50
[12]陈丽娟.加速农村经济组织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N].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2
[13]冯飞,张晓.基于组织创新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经营制度分析[J].特区经济, 2006:
258-259
[14]赵其真,田永力.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组织创新的思考[N].石家庄经济学院学
报,2004(2):164-166
[15]滕锡尧,刘东生.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J].理论前沿,2009(6):
39-40
[16]邓勤.公司制是我国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的理想形式[A].南方经济,2003(6):58-60
[17]何灵.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路径探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l2):29-80
[18]郭灿章.发达国家农业经营组织发展的形式及特征[J].世界农业,2006(3):7—9.
[19]李成贵·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政策选择[J]·学习与探索, 2007,(4):
120-123·
[20]陶武先·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着力点[J]·中国农村经济, 2004(3)
[21]郑景骥·正确认识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联系与区别[J]·经济学家, 2003(5)
致谢
本论文是在王雨林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此对王雨林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四篇:创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制度,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创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制度,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摘要:新时期如何创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制度,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破解小农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的重要路径与方式。本文着重从拓展农村产权交易内容,建立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体系;构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机制,培育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构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机制,培育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期对当前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有所理论借鉴。
关键词:创新 交易制度 产权流转
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主的农村生产要素产权流转交易,是我国农业在向现代化演进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一方面,由于农业人口的转移,以承包耕地经营权为代表的农村生产要素有了流转和集中的可能;另
方面,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开始走向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生产,这种社会化生产也进步要求农村生产要素能够实现流转交易。目前,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主要流转交易内容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在全国各地逐渐兴起。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农村承包集体耕地的农民家庭约2.3亿户,其中有近4440万户发生了流转出承包耕地的行为。以各种形式流转的承包耕地,已经相当于农户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1.23%。全国农村签订耕地流转的合同份数约31.07万份,占流出承包耕地经营权家庭数量的70%;签订流转合同的耕地面积占流转总面积的651.7%。创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制度,已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
一、拓展农村产权交易内容,建立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体系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需要从整体上架构,组织农村有形产权和无形产权的评估交易,建立统一的、综合性的产权流转交易体系,促进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扩展市场容量,降低交易成本,改变部门分割的现状。一是要拓展农村产权交易品种,除各地已普遍开展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农业类知识产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等交易品种外,可以考虑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四荒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养殖水面承包经营权、农民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农村生产性设施使用权等交易品种,使交易品种更多、交易范围更广。二是要归并农村产权交易产品,将分属国土、房产、水务、农业、林业、知识产权等部门的产品进行整合,搭建统一的交易平台,既避免各自为战、重复投资建设,也方便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业主咨询和交易。三是要加强市场引导,吸引更多交易主体。充分利用行政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对获得财政、信贷重点支持的项目开展交易业务和配套服务,试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业务,引导农民和投资者进场交易,提高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农村产权交易的积极性。
二、构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机制,培育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
保障农村产权高效顺畅流转,为农村资源要素的发现和兑现搭建坚实的桥梁,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机制,培育全面开放的市场体系。是要提供完善的中介服务,开展农村产权资产评估、询价、经纪代理、纠纷仲裁等业务。二是要提供便捷的融资服务,开展金融创新,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农村产权融资服务。农村生产要素通过确权、评估后抵押给银行等金融机构,使农民获得资金,这样方面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深刻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可以极大地拉动内需,缓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融资瓶颈制约。这种融资形式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三是要提供丰富的信息服务,利用网络平台,广泛征集农村产权转让、受让信息,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信息库。四是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服务,针对投资主体、产权受让主体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积极组织推介、对接、培训、咨询活动。五是要开发特色产业项目,根据收集的特色信息,围绕现代农业规划和各地产业特点及农业设施、交通、运输变化趋势,发掘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项目。通过培育和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逐步改变观念,将农村的全部生产要素资源转变为资产,并在全面普查、全面分配、全面确权、全面登记、全面颁证的基础上,将这些资产逐步实现资本化,进而培育和发展壮大农村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资本市场,从而在此基础上彻底改变农村资本要素市场发育滞后的状况。
三、坚守“三农”政策红线,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法律规范体系
今年的中央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必须不触及十八亿亩耕地的红线,不改变土地集体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因此,要进步总结全国近年来农村以承包土地经营权为重点的农村生产要素流转的实践与经验,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政策,适时出台全国性的指导政策,建立和完善法律规范体系,使农村资源全要素产权的流转更加规范化。一是要规范农村产权交易活动的运营,实施统监督管理、统交易规则、统信息发布、统交易鉴证、统收费标准、统平台建设。二是要公开披露农村产权交易活动全过程信息,阳光运营,接受交易主体、相关部门、企业和农民的有效监督。三是要严把“农用地”、“耕地”、“基本粮田”和“流转不改变用途”等重要关口,对于定要改变用途的流转土地,严格审批程序,采用“指标置换”、“耕地补造”的办法确保耕地红线不突破。四是要加强法制建设,出台《农村产权登记托管管理办法》、《农村土地经营权评估办法》等相关管理制度,制定完善农村产权交易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法律政策培训,有条件的管理部门和交易机构聘诘律师及咨询机构作为法律顾问,以保证农村产权交易活动全部全程依法进行。四是严守法律底线,对于某些需要突破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交易活动,不直接与现行法律冲突,而是采取变通的方式,使之与现行法律衔接。
诚然,公平问题是公共政策在进行利益分配时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但也不能完全被所谓的“公平”束缚住手脚,从公共政策的引导功能来说,公共政策在进行利益分配的时候,理应把利益分配倾向于那些与政府偏好保持致的人,倾向于那些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人,倾向于那些能与社会绝大多数人利益致的人。果如是,公共政策的利益分配功能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二、制度生成功能
尽管有时候制度与政策在理论上很难截然分开,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对象明确、内容特定、实效性强的公共政策还是有很直观的感受的,一般不会混同于先于政策存在的制度。当然,公共政策系统本身也是在既有制度的框架内运行的。制度经济学对制度与政策的互动关系有十分精辟的论述:“公共政策......通常是在既定的制度约束中展开的,但它也可以靠努力改变制度的方式来实施。制度变革既可以通过明确的直接方式来实现,也可以表现为政策行动的负效应。”由此可见,公共政策与制度是相互影响、彼此制约的。从公共政策对制度的作用而言,公共政策具有制度生成功能,具体表现为公共政策的制度创制功能、制度变迁(创新)功能和制度废止功能。这点,学者杨伟民说得更直接,她指出:“政策是建立和改变制度的工具、方式,决策者可以通过政策直接改变既有的制度,也可以通过政策影响既有的制度使之发生变化,或者通过制定新的政策创建新的制度。
(1)制度创制
公共政策的制度创制功能是指公共政策对制度确立、制度形式和制度的健全完善所起的作用。正像我国台湾学者伍启元所说:”许多政策可能变成持久的制度。凡是项政策变成法律、法规、条例等,它便成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这是符合历史和社会现实的。许多社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都是以先前的政策为基础的,在政策成熟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或社会制度等。例如,新中国的土地制度就是在建国前后实施的土地改革政策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制度主义学派从制度起源的角度将制度分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两种。内在制度(也叫非正式制度)”是从人类经验中演化而来的“,它”体现着过去曾最有益于人类的各种解决办法“,如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文明礼仪等。外在制度(也叫正式制度)”是被自上而下地强加和执行的“,它们”由一批代理人设计和确立“,如司法制度、选举制度、警察制度等。这里所谓”一批代理人“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政策制定者,由这些政策制定者”设计和确立“制度开始往往都是以公共政策的形式颁布实施的,经过实践检验成熟之后才会固定为制度。
(2)制度变迁(创新)
在社会稳定发展时期,制度的规范作用是相当巨大的,但是,当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或者说在社会转型期,制度又可能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障碍。这时,制度变迁或日制度创新就摆在了当政者或政策制定者目前。然而,众所周知,由于路径依赖的存在,制度变迁,尤其是制度创新是不会自动实现的,”外在规则有时相当僵化,即使是在环境已经发生变化的时候也是如此“,所以,制度变迁(创新)一般要有外在力量的推动。这种外在力量是什么?其中主要的一种力量同时也就是制度设计者本身。柯武刚、史漫飞指出:”外在制度由拥有政治权力的领导机构根据宪法设计出来,并由它们自上而下地强制推行。因此,变革外在制度需要政治行动。外在规则的变革取决于集体性决策。“显然,所谓”集体性决策“就是公共政策。也就是说,公共政策具有制度变迁(创新)的功能。复旦大学教授张国庆也指出:”公共政策可以通过改变制度安排来影响制度创新,具体地说,可以通过对原有制度做出调整和修正,来对旧制度安排指出调整,或者通过制定新政策,做出新的制度安排,或者公共政策上升为法律,成为种制度,实现制度创新。“'
(3)制度废止
事实上,在社会转轨时期,特别是发生革命性变革的时候,国家层面、社会层面的许多制度往往都会被推翻,或被弃之不用,或被另起炉灶,或被改头换面,新中国成立时对民国时期的许多制度即是如此。当然,与制度变迁(创新)样,制度废止也不会自动实现,一般也要通过执政当局、制度设计者或政策制定者通过定的形式宣布废除、终止或取消,这其中常见的形式就是通过颁布实施新的公共政策将旧制度废除、终止或取消。当然,即使是在社会稳定发展时期,当执政者、政府认为某项制度已经不合时宜,或者已经过时的时候,也会通过新的公共政策的推行而将其废止。
三、文化传承功能
公共政策尽管在形式上表现不一,在内容上不而足,但不论什么形式和不论什么内容的公共政策,都必然包含或隐含着某种文化基因,正因为公共政策中有这种有时候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文化基因的存在,才使得公共政策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也才使得实际上相互分离的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能基本保持对公共政策的大致相同的理解。这些显然是共同文化纽带在起作用。反过来,文化差异导致的政策差异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公共政策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公共政策的文化传承功能总的来说在很多时候是隐性的和不宜察觉的,但具体到某项公共政策,则会通过其价值导向、观念更新和精神弘扬等功能表现出来。
(1)价值导向
有人认为,”一切公共政策都是为了寻求价值、确认价值、实现价值、创造价值、分配价值“。但是,价值是个多元的概念,一个公共政策不可能同时满足社会不同群体的价值需求,因此,在公共政策中,政府的价值偏好往往会成为政策主导的内容和手段,或者说,公共政策反映的是政府的偏好,能集中体现政府的价值取向。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来说,公共政策不仅要把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而且要把他们集中到实现政府所倡导和追求的目标上去。因此,公共政策必须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帮助人们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例如,利息税政策意在鼓励投资与消费,塑料袋有偿使用政策意在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醉驾入刑“政策意在增进安全、秩序与文明......等等。
在论及公共政策的价值导向功能时,还必须注意点,即公共政策中的价值冲突问题。按照美国学者德博拉斯通的观点,公共政策本身就是充满悖论的,比如在讨论自由价值时,斯通就指出:”政策问题于是就成了在保护个人自由和防止伤害他人之间的一种选择。"有时候,一些价值都显得那么重要,如效率与公平、自由与秩序、民主与科学、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等等,这时候,公共政策的价值导向就显得特别重要。提升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尽可能取得这些具有一定冲突的价值之间的平衡,需要的就不仅仅是公共政策制定者的觉悟和责任,更重要的恐怕是智慧和勇气。
第五篇:学校体育赛事的组织形式与创新
学校体育赛事的组织形式与创新
摘要:
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它不仅能起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体育运动中所崇尚的一种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道德风尚、一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自强不息的道德品质,一种促进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的精神,这正是我们所应追求的人文精神。校园体育文化不仅具有丰富的体育知识,修身养性,传播健康方法,营造健康向上、积极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给学生搭建了充分展示才华和特长的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锻炼了恿志品格,陶冶了情操,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升华,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现在大部分学校组织形式仍然停留在过去的以竞技项目为主的田径比赛模式上。笔者认为这种千篇一律的单一的组织形式严重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学校体育 ;学校运动会 ; 改革创新;体育竞赛;;新项目;全民健身1研究目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四章第十四条指出:学校体育竞赛要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全校性运动会。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也曾多次强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原则,逐步形成学校的体育传统与特色,要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多种多样的融趣味性、参与性、竞赛性为一体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竞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为此,学校体育工作必须以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绝不能以少数人参加的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来代替甚至冲击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体育工作。但是,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体育竞赛仅限于一年一次的以田径等竞技项目为主的运动会,并且还难以保证按时开展。随着全民健身,素质教育等思想的深入,学校这种以田径项目为主的运动会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思想的要求与发展,表现出诸多弊端。
因此笔者认为,随着我们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使学校体育工作面临着一次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挑战,作为学校体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竞赛工作也酝酿着一次重大的改革和发展,对学校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的创新改革是势在必行了。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初级中学学校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内容的需要我大量查阅了体育教学大纲课程内容设置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体育课程改革方面的有关资料及其与本课题相关的书籍、论文等。
2.2.2访谈调查法
对我县长期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部分体育教师以及部分学生进行访问调查,了解近几年学校体育竞赛的项目设置及其组织形式。
3研究结果分析与结论
3.1现行学校运动会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的学校运动会在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形成、体育兴趣偏好影响、体育学习观念形成、体育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都存在着一定的欠缺。3.1.1现行的学校运动会的项目设置是田径项目为主,竞技性强、参与面少,对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要求较高,只有少数学生具有参加比赛的能力,多数学生在参加比赛过程中处于应付状态。
只是体育尖子生的专利,光荣和荣誉只属于极少数人,大多数学生成了旁观者。
3.1.2学校运动会个人项目多,集体项目少,比赛内容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机械单调、比赛形式、方法一成不变。
3.1.3趣味性少,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展现。
3.1.4学校运动会组织工作全部由教师完成。不利于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运动会组织方式单纯,都是由老师一手完成,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1.5项目设置对开展学校群体工作缺乏推动作用,平时不会主动参与。
3.1.6缺乏学校特色,各级各类学校都相同.3.1.7学校现行的比赛内容与体育的健身性要求相脱节。
3.1.8比赛内容与平时教学内容脱节,与教育部新颁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内涵相悖。
3.1.9运动会缺少集体性、趣味性、表演观赏性项目。
3.2现行的学校体育运动会运行机制的缺陷也越来越明显
3.2.1组织方式单纯
传统意义上的运动会,都是体育老师策划、组织,其他科任老师做裁判,班主任担任领队,学生
是运动员。整个运动会的组织工作,从报名到编排,从场地安排到裁判工作,几乎由教师包办。一方面一部分学生没有事干,另一方面又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学生被动参加,积极性不高。
3.2.2项目设置单调
学校运动会设置的项目,大多采用的是千篇一律的常规项目,分为田径和各种球类赛,也有些学
校只开展田径运动会;而比赛的具体项目设置也基本上和成人运动会一致,鲜有专门针对学生而设置的项目和针对体育后进生的个性特点以调动他们参与体育运动兴趣的项目,因而大多数的学校运动会已成为体育特长生的专利,赛场上的运动员总是那些老面孔,田径场上是他们一马当先,球场上又是他们在冲锋陷阵,其他的学生只有参加啦啦队或者干脆在一旁听音乐、看小说。
3.2.3评奖方式单一
现行的学校体育运动会重结果,不重过程;重学生取得的竞赛成绩,不重学生平时的锻炼过程及
在运动会中的参与过程,评价方式单一,且奖项过少,因而光荣和荣誉只属于极少数人,绝大多数的参与者与奖励无缘。
3.3现行的学校体育竞赛与学校应有的、已有的、有规律的体育活动时间安排不相符。
现行的学校体育竞赛一般为一学年举行一次以田径为主的综合型运动会。或秋季田径运动会春季球类运动会等形式。到了运动会前一段时间,为了班级的荣誉或自我表现,临阵磨枪,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自觉性高涨,班主任老师也作督促指导。运动会结束后,则老师工作重心转移,把体育活动时间挪作他用,学生则更不会不主动去参加体育活动。
3.4现行的学校体育竞赛内容与体育的普及性特点相矛盾。
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全体在校学生,而学生与竞技运动员不同,他们参与竞赛重要的是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强化终身体育的观念,掌握并学会运用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技能方法,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增强体质,积极性休息,促进智力发展。从学校对学生体育竞赛的组织工作来看,也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竞赛来促进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更经常,更深入,更广泛的开展。当然,学校也有发现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任务,但那毕竟只是诸项任务之一,而且主要是针对少数体育尖子学生而言。且只有在普及提高各项运动的基础上来实现。诸方面原因还阻碍了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学生乐的是在没有课堂约束的情况下休闲几天。这样的运动会,难以达到广泛健身的目的。
3.5学校现行的比赛内容与体育的健身性要求相脱节。
在现在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学生要学会健体,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能力和习惯。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也就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社情和民情出发。以全民健身为核心,把整个群众体育工作涵溶进去,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全
民健身体系。广大学校作为全民健身的一个关键,应主动地将自身的目标与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相吻合,与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生活体育,康乐体育和终身体育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普及了教育的学生不因体质衰弱而落伍于时代要求。更好的担负起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责任。然而有调查显示有六成的大学生未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而其中有七成的是因为学习的压力而放弃了已有的习惯的。而能上大学的比例又有几成?大多数未上大学或高中的初中毕业生,体育更没有习惯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者的反省,我们是在发展全民健身,还是在摸杀,压制学生健身需求的天性。
3.6现行的学校体育竞赛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不配套。
一些学者认为:学校体育必须在集健身、竞技、娱乐为一体的教学与相关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我国学校中以基本体操、竞技体操、田径、三大球、武术等竞技项目为体育教学内容必将进行改革。曾有人问过为什么学习推铅球?体育的基本与基础是什么?体育教学的低水平重复等问题的讨论,都是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摸索。体育教学内容必将摒弃以往那种单纯以竞技项目为主的教材体系,代之以提高健身实效,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习惯与能力,贯穿娱乐体育与生活体育要求的新的教材体系。这是我国中小学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用这种要求去观察学校体育竞赛的内容与形式,很自然的会使人形成一种明显的反差。虽然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积极提倡开展小型多样的竞赛活动,但多停留在一般性号召上,缺乏有力的具体组织措施。未能形成规模和影响,而学校举办的较大型的竞赛,其内容不外乎田径,球类等,绝大部分的内容与形式没有跳出竞技体育的“围城”,没有走出新路。而且不少项目限于场地与器材的要求无法普遍开展。这种竞赛内容与形式改革的滞后势必给学校体育改革的整体深化带来不良的影响。
3.7现行的学校群体竞赛与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完全脱节。
现行的学校体育竞赛项目选择中没有吸收体育课考核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健身价值较高的一些简单易行的项目。体育课考核,达标测试多在课内由任课教师随堂进行,没有实行教考分离,促成了体育教师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和互相之间不信服、互相指责、破坏团结等消极影响。测试条件不标准,学生不重视,水平发挥不理想。更有甚者,由于领导和教师本身的不重视,而使“达标”活动陷于停止,就是要成绩也是随便写一些。由于中考体育的推行,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部评价仅限于体育中考一项,形成了新的应试教育。由于体育中考中有不正当行为,而使中考成绩也失去一定的信度。
正因为如此,导致了大多数学生对学校体育运动会没有兴趣,甚至连一些中学体育老师也不得不承认,学校运动会已渐渐远离了它的初衷,难以达到全体同学共同参与、共同提高、共享体育带来快乐的目的。
4改革学校体育竞赛的必要性。
随着全民健身,素质教育等思想的深入,学校以往以田径项目为主的运动会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思想的要求与发展,表现出诸多弊端。
4.1终身体育的教学思想已经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所接受,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不再有系统接受体育教学的机会。而终身体育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现行的学校运动会无法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也谈不上学生主动去学习和掌握参加运动会所需要的运动技能。只有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才能让学生去主动学习和掌握。
4.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学习领域五个基本目标明确提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参与和社会适应二个基本要求。同样要求学生在学校运动会中能够充分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对以往的学校运动会进行改革。运动参与和社会适应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其应该在学校运动会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4.3学校应该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体育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织部分,参与体育运动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在学校运动会上每一学生都要有体现自身能力的机会。
4.4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要求对学校运动会进行改革。初中阶段学生渴望在交往中得到他人的承认,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信心,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个性鲜明,接受能力强,对新生事物有强烈的好奇性,单调的田径运动会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从而制约他们参加学校运动会的兴趣。只有对运动会的形式和内容都进行变革,开发新的运动会资源,把学生所喜闻乐见的项目引进到运动会上来,才能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参与,真正让学生享受到运动所带来的乐趣。这就要求运动会的组织者要为大多数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
4.5社会的发展同样要求对学校运动会进行改革。现代社会需要社会成员具有相当的合作能力和构通能力,而体育相比于其他学科更具有这一优势。在体育运动中,尤其是在集体项目中,活动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是完成活动的基本前提。
5几点建议
学校运动会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改变原有运动会“少数人干,多数人看”,比赛内容机械单调、比赛形式一成不变,与教育部新颁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内涵相悖的现状,淡化竞技型的比赛模式,构建融群众性、竞争性、多样性、趣味性、健身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学校运动会新模式,开展一些科学、有效、简便、有趣、大众化竞赛项目。营造一个既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满足他们丰富课余生活,锻炼身体及自我表现的需要,又能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持久兴趣,体验运动的乐趣的良好的运动环境。学校体育运动会的理念和初衷是以育人为最高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以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贯彻“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增强体质、日常锻炼和普及为主,学校运动会的目的是全面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优良的思想品德与作风,提高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形成终身体育观念。因此笔者建议:
5.1在学校运动会上,通过竞赛项目设置的变化、组织形式的改变吸引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通过学校运动会让学生的学习态度(主动参与能力)组织协作能力(社会适应)终身体育意识都得到发展,运动会项目要体现出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大众性、娱乐性。
5.2学校运动会与学校的日常体育活动相结合。除了开展大型的学校运动会之外,还要制度化的开展小型竞赛。日常的小型比赛,不仅参与人数多、受益面广。而且时间上的安排可以更加充分,同时可以提高学校场地器材的利用率。小型的体育竞赛更容易培养学生体育骨干,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
5.3学校体育竞赛要成为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展台。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之一,运动会不仅仅是竟技项目的比赛,也要充分展示体育文化的魅力。让运动会期间成为学校的体育节日。在举办运动会的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如:组织体育知识竞赛、体育主题演讲比赛、体育图片展览、体育保健知识介绍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历史和现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强化体育意识,确立终身体育的观念,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原理、方法,从而更自觉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走向社会之后,很少再有参加运动会的机会了。学校要成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场所。
5.4校运会要面向全体师生,全员参与、全场互动。组织学校体育竞赛,应始终面向全体学生,推动群众体育活动广泛、深入、持久的开展,不断强化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技能。只有正确把握了这一目的,才能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具体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革竞赛内容与形式的目标,不断加大改革的力度,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师资,场地器材等方面的优势和群众竞赛的功能,使学校体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终身。
5.5要淡化“竞技体育”的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要减少竞技性强的项目,增加娱乐性、趣味性的项目,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要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并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设置运动会的项目,增加集体性和多样性项目, 传统的运动会大多数学生是旁观者,缺乏其中的共同的参与性和集体性。为了使大多数学生乃至全体教师和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运动会,应尽量设计一些比较简单、容易操作并且参与人数较多的集体项目。在选编的过程中,应力求与体育教学相结合充分体现学校体育运动会面向全体性的特点。如集体项目(拔河、定点限时投篮、20米春播秋收、50米×15迎面接力等)通过这些项目,不仅为全体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会提供机会,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校运动会强调大众参与性和娱乐性,其在项目设置尽量能多样性。改变技术难度高、量大,强度密集的项目;可结合体育教学内容,设置,如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还可以设置体质测试项目,如平衡能力测试、柔韧性测试等,使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得以提高。娱乐内容多设置一些体育游戏项目,如投镖、搬运(球)接力等。
5.6因地制宜,创建特色运动会,学校运动会作为全校性的组织活动,具有思想教育价值。通过活动或组织形式,把教育目的和手段与运动会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有机结合融合为一体,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此外,在强调校运动会的全面性、娱乐性、趣味性时,也要重视校运动会的层次性,也就是说不能因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就排斥体现“更高、更高、更强”的竞技体育比赛项目,竞技体育项目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具有育人的价值,需要给予重视。只有因地制宜,根据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的需求,改变传统、陈旧、不符合实际内容和形式,结合学校体育的总目标和办学特色,办学模式,创建各自学校的特色运动会,使其每次运
动会都有新的项目,如结合校运动会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样的集体配合性的活动;文明集体评奖、展览会等,才能发挥学校运动会的综合育人效益。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参与运动会能体验到体育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校运会可增加集体性、趣味性、健身性、表演性的项目,设置一些简便,可以让每个人都参加的项目。例如:各种形式的跑;各种姿势的跳;各种器械的投;各种身体素质的练习手段,篮球投篮、足球射门、颠球、运球,健美操、健身操、团体操,以及民族、民间体育等内容。
5.7让学生体验更多的成功的喜悦。可不设预赛、复赛,只有决赛,合理编排后每组取名次,使每组比赛的竞争和得分率更高,这样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5.8校运会与必要的体育文化、卫生保健知识、校园文化相结合,例如:可以增设体育摄影比赛、体育图片展览。
5.9让学生成为运动会的主人。
积极鼓励和帮助学生组织形式多样体育竞赛,让他们在学校安排下由学生自己组织开展体育运动竞赛活动,学校为学生提供指导与各方面的支持。
5.9.1可以尝试让学生担任运动会的组织工作和裁判工作。在运动会前,公开向全校没有运动项目的学生招聘志愿者,由这些学生志愿者组成宣传组,后勤组,安全保卫组,记录公告组,场地器材组,裁判组。体育教师只是担任运动会前学生志愿者的培训指导工作,运动会秩序册的编排工作,和运动会中大的争议的仲裁工作。个别项目可由某一班级来承办。
5.9.2还可采用征集竞赛内容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集思广益,不断扩大影响,以不断充实和完善竞赛的内容。另外,组织,实现这种模式的运动会,有许多工作,如编排、宣传、主持、讲话等等,放手让学生办,发挥它培养人、教育人、锻炼人的作用,对于增加学生的体育知识,培养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展现各种才华都有很好的作用。借此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策划能力,处理事件的能力,发挥其主体地位的作用,使运动会成为锻炼和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一个极好的机会。
5.10淡化金牌意识,多方面进行适当的奖励措施。全民健身、全体参与。奖励不再采用以往的方法。在奖励时多考虑团体赛的综合成绩,让每一个学生都意识到参与的重要性。对运动会过程中的各种积极现象进行全面评价,并多设一些奖项,尽量让大多数参加者得到相应的或鼓励性的评价。
6学校体育竞赛改革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6.1提高认识,正确把握改革的目的。
组织学校体育竞赛的目的,应始终面向全体学生,推动群众体育活动广泛、深入、持久的开展,不断强化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技能。使学校体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终身。
6.2确实减轻学生负担,保证竞赛时间。
现在各级教委均发出确实减轻学生负担的通知。规定学校的周上课时间和作业量。我们应认真执行这些规定,使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摆脱出来,有时间去参加体育活动、竞赛。并且用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引导学生锻炼健体。使各级领导重视学生的体质发展,使体育活动时间形成制度,而不致他们课外依然习惯化的去完成教师“法定”化的作业。
6.3体育竞赛的内容与形式的选择应紧密结合学生的心智特点。
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都有一定的发展,但他们毕竟还是孩子,活泼好动,争强好胜,希望表现自己,期待集体的认同等是他们的心理特征。在安排与确定竞赛的内容与形式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层次与身心特点。选择技术难度适中,趣味性强,既炼体又动脑的健身项目,将有助于增强兴趣与吸引力。
6.4要充分调动学生,社会及体育组织的积极性。
应积极鼓励和帮助学生组织形式多样,项目各异的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活动中心,兴趣小组以及家长互助组。让他们在学校统筹下自己组织开展体育运动竞赛活动,将之纳入学校群体竞赛计划,为其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各方面的支持。还可采用征集竞赛内容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集思广益,不断扩大影响,以不断充实和完善竞赛的内容。另外,组织,实现这种模式的运动会,有许多工作,如编排、宣传、主持、讲话等等,若放手让学生办,发挥它培养人、教育人、锻炼人的作用,对于增加学生的体育知识,培养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展现各种才华都有很好的作用。
6.5要妥善处理群体健身与培养体育尖子的关系。
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增强广大学生体质和加强课余训练,发现培养优秀运动人才。都是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不可偏废。因此,进行群众体育运动竞赛改革,并非意味着忽视优秀体育人才的发现和培养。相
反,必须加强体育训练队的建设和管理。一方面为国家发现,培养和输送优秀运动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促进群众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和群众体育运动竞赛水平不断提高。
6.6要有适当的奖励措施。
全民健身、全体参与。那么奖励如果还采用那种锦标主义只管前几位成绩的奖励措施,必将使学生们的积极性受挫。多计团体分,全员参与后的平均分,多比增长和各种率,完成比赛者均加分,采用恩斯特.琼克提出的考虑竞争激烈程度的评估方法等等,均可参照选用。另外,对于表现突出,具有良好精神品质、成绩增长幅度大、服务工作贡献大、组织工作佳、提出好的建议等许多事均可评比,记入团体总分,以达到激发、保护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
6.7要充分考虑各种客观因素影响。
学校群众体育竞赛内容与形式的选择,应根据种地不同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民族习俗,经济状况和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特点,综合考虑科学性,实效性,趣味性,有恒性和适用性而又不乏竞争性等要求,逐步形成具有本校本地区特色的竞赛体系,形成本校的传统制度。使体育活动竞赛尉然成风。
当然,由于本人在学校体育战线上的时间还不长,虽然尽量多的走访了许多中小学,但鉴于各地经济基础、重视程度、教育水平等各方面条件不同,本人的某些观点可能显得有失公允,望各位批评指正。参考文献:
[1] 朱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这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季浏.体育与健康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卢元镇.体育运动—现代人生命质量的守护神[J].《体育科研》上海体育科研所1998年第3期
[4]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研究所[J].《国际大众体育现状及展趋势》.2001年.[5]倪同云,国际大众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8年,第3期.[6]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研究所[M].《国际大众体育现状及展趋势》2001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开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M].团结出版社.[8] 教育部体育(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