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查与决策——《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推进农业现代化》
调查与决策——《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推进农业现代化》总第317期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207期
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推进农业现代化
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
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推进农业现代化也是整个社会工业化的组成部分。当前,我省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起步阶段,迫切要求创新现代经营组织制度,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推进农业现代化必然要求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1.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决定的。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综合性、历史性的概念,其衡量标准是在经济上、技术上赶上、接近或超过当时先进国家的水平。农业经营方式既包括农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包括农业要素的投入方式。确定农业经营方式主要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特点,经营管理水平并考虑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政策法规等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即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循环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和劳动者智能化,决定了在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选择上必须符合集约经营的要求,走专业化、一体化和社会化的农业发展道路。
2.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是顺应世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化趋势的必然选择。当前,随着农业国际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农业生产正向集约化、规模化、社会化和商品化转变,实行农业规模经营已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而我省人多地少、农户经营规模小以及生产经营方式比较粗放的状况,恰恰是严重制约。因此,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同时,必须顺应世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化趋势,不断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3.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是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途径。农业现代化所要求的经营组织形式必须是: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组合,有利于农业专业化、商品化和规模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的形成。这要求农业微观经营主体必须突破血缘关系、自给性或小商品生产方式及经验式管理的束缚,建立契约性组织结构,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通过实行规模化经营,解决传统农业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不相适应的矛盾;另一方面,通过实行一体化运作,解决传统农业产业分割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成为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了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多种组织模式,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发挥了核心作用。
二、当前我省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存在的问题
1.农户家庭经营所占比重大,但生产社会化程度低,效益差。我省人均耕地0.67亩,只有全国水平的48%,且地块零星分散,缺乏大规模耕作条件,80%以上的农户采用的是单家独户的传统家庭经营方式,生产和再生产能力差,这是推进我省农业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难题。一是生产方式粗放,科技含量低。农业生产目前仍以传统粗放经营方式为主,2006年全省耕种收机械化率19.4%,比全国水平低17.1个百分点。农业科技支撑乏力,基层农技服务站“网破、线断、人散”,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48%。二是自我消费为主,商品化程度
低。“种粮不如打工,养猪不如卖肉”的农业高投入高风险低产出现实,极大限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户生产大多以满足自我消费为主,商品化率只有50%。三是社会分工不细,专业化水平低。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总量近70%,家家种粮、户户养猪,专业化程度相当低,单个农户要承担购种、生产、技术、养护、收割、销售等环节的经营活动,效益低下。
2.专合组织数量不少,但真正具有合作功能的不多,凝聚能力较差。2007年底,全省各类农民专合组织15761个,成员298万户,带动农户898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7.2%。但不少专合组织服务农户、连接企业、联系市场的功能不强。一是自身实力不强。全省平均每个专合组织固定资产净值不到10万元,平均人数不到200人,已经执行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的不到一半,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不到5%,注册了商标的不到10%,市场竞争力和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二是服务功能不完善。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条件的专合组织比重小,相当数量为松散型模式,人数不足10人,无资金、无场地、无设施,运作市场和产业化服务能力较差,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协调工作。三是利益联结不够紧密。有的在对社员分红和返利时,成本核算不科学,分配对象、方式、标准、时间均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利益分配未制度化。有的自律能力差,农民与企业、专合组织互不信任。有的带有行政色彩,群众参与意愿不强,名不副实。四是内部运行机制滞后。许多专合组织存在着官办色彩浓、企业参与度较低、缺乏必要调控手段等问题,产权关系不明晰、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决策机制不合理。绝大部分专合组织尚未建立内部资金互助融通机制,难以开展对社员的内部融资服务,不利于合作社及社员闲置资金的保值、增值。
3.龙头企业数量增加较快,但自身实力不强,带动能力不足。我省龙头企业数量增加较快,但单个企业实力不强、成长缓慢。改革开放30年来本省鲜有希望集团一类超大型龙头企业,现有企业普遍市场拓展能力较差,在全国大宗农产品加工、销售上拥有话语权的不多,与山东、河南、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地的龙头企业相比,带动农民闯市场的能力相形见绌。一是龙头企业规模偏小。我省龙头企业与山东、河南相比,数量和规模都存在不小差距。如山东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是我省的3倍多,年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是我们的4倍,外向型企业是我们的5倍多。二是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加工业大多属于初加工,加工率不到35%,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例平均不到发达地区的1/3,同业低层次竞争激烈,隐藏较大市场风险。三是助农增收作用不明显。龙头企业大多与农民、专合组织、农产品基地利益联结关系松散,普遍缺乏二次分配。企业与农民互不信任,不少企业得到政策扶持后,并未把优惠分摊到农民头上,甚至与民争利。此外,一些农民即使与龙头企业签订了收购协议,但只要有出更高价格的买主,也往往毁约,致使不少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名存实亡。四是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相当一些企业仍是家族式经营管理,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甚至是手工作坊式生产,环境卫生状况堪忧。生产不规范,组织、管理水平低,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农产品质量。相当部分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存在向农民转嫁风险的利益驱动。
4.发展环境不够宽松,政策支持落实难。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专合组织发展、推进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创新的政策,但往往不能落实到位。一是对专合组织多头管理弊端明显。工商、科协、民政等部门都有管理权力,处于都在管专合而又都不管的尴尬境地,缺少统一的管理协调机构。二是金融支持落实困难。广大农民收入增量较小,融资机构对农民贷款的条件比较苛刻;多数合作组织法人地位不明确、没有抵押资产。农村土地不能抵押,许多龙头企业流动资金困难,转向房地产等其它行业筹集资金,尝到甜头后,往往只保留部分农业项目以享受政策,部分甚至将主要精力财力用在非农项目上。三是财税支持严重缺位。一些地方缺乏纳入财政预算的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金额、方式以及办法也有待加强和完善。一些地方担心影响地方收入,龙头企业减免税优惠落实难,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增值税高征低扣问题。四是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由于工农业比较效益差距悬殊,近10年来,农村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大多跳出“农门”,“389961”部队成为农业主力军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状况就是维持传统的精耕细作都困难,更不用说推广农业新技术。懂管理、懂技术、懂经营的专合组织骨干成员严重缺乏。现有农业劳动力素质不高与农地不可以抵押、工农业“剪刀差”过大并列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因素。
三、因地制宜推动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完善创新
1.完善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龙头企业与专合组织在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创新实践中的核心作用。一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按照“扶优、扶强、扶大”和“分类扶持”的原则,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集中,选择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品牌响的龙头企业,鼓励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与联营,力争在我省有一定优势的大宗、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上尽快组成市场拓展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集团,增强带动力。二要不断提升专合组织的服务层次。要积极探索,着力于完善功能、增强实力,逐步引导规范。支持有条件的专合组织向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延伸。因地制宜发展跨区域的专合组织,鼓励建立省级行业协会,增强凝聚力。三是完善多方合作模式。通过教育增强契约意识,加强法制维护信用秩序,提高“订单”、“合同”履约率。鼓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采取建立风险基金、托管、寄养、二次返利等形式,提倡农民和专合组织采用土地经营权、资金入股产业化项目等方式,因地制宜发展“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专合组织+农户”、“专业批发市场+中间商+农户”等组织形式,密切各方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2.鼓励进行多种生产经营模式的探索,为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创新实践增添路径。一要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入股组建合作社,合作社自主经营或流转给专业化生产企业、业主集中经营,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比如,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发展聚集度高的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等。政府应对此类集中的土地进行投入,主要用于田间道路、灌溉渠道等设施的建设,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增值率。二要探索民营农场的经营制度。现阶段可采取股份制方式,鼓励城乡各类投资者出资整合农村土地,农民以资金、技术、机械、土地等入股,建立企业、专合、个体等多种形式且具有法人资格的农业经济实体。三要支持村自治组织发展。生产地点与生活社区高度重合是农村区别于城市的一大特点。当前,在将农民的生产组织与生活社区分离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村组织承担的社会服务功能,通过提取集体土地所有权益、缴纳有关费用增强村自治组织的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四要在养殖业中不断完善和推广“六方合作+保险”机制。积极探索创新信贷资金票据化、咨询交易电子化、合作经营一体化模式,力争以“三化”助推“六方合作+保险”机制提质扩面。五是积极推行种养互动新模式。推行“畜牧业建小区、种植业建园区”的做法,探索建立“内循环、零排放”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努力推进农业生态化。
3.强化科技推广,为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创新实践提供科技支撑。一要积极构建农业标准化建设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速农业成果转化,实行农业产地环境优良化、投入品标准化、生产过程规范化、产品质量规格化和产品认证标识化的“五化”模式。二要加
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投入保障和人员编制,鼓励支持各类农业科技部门采取技术承包、防疫承包、小分队服务、派驻科技特派员等方式,加强新技术、新品种的研究、推广和运用。三要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发展适合不同类区耕作特点的农业机具,培育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引导农户使用农业机械。四要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构建涉农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向农民和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及时、准确、实用的各类信息。
4.着力培育涉农人才,为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创新实践奠定人才基础。一要建立定期培训制度。继续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等,结合专合组织的多种业务培训,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专业合作组织骨干队伍,形成核心推动力量。二要加大基层干部的培养力度。完善培训机制,培养大批既懂市场经营管理,又愿意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复合型村社干部。积极探索城市各类人员参与农业现代化的政策,鼓励人才下乡。三要支持龙头企业积极培训基地农户,支持地方探索教育体制改革。允许在基础教育中相对强化学生的技能技术教育,为农村造就一批现代农业经营者,逐步达到把农民转变为职业农民的目的。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创新实践提供政策保障。参照国际经验,制定支持农民专合组织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合理调整现行农业补贴政策,建议将现有农业补贴合并为基本性农村补贴和生产性农业补贴两个部分,按实际生产规模提供生产性农业补贴,补贴对象包括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业主。省上和有条件的市(州)县,要由财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发展农业投资公司和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导向效应和放大效应,激励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建设。积极探索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配套政策,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形式,明晰农村耕地、林地、宅基地、住房等资源的财产权利和贷款途径,化解农村因无资产抵押而造成的“贷款难”与银行“难贷款”矛盾。积极推进资金互助组织的建设,探索建立合作社信贷互助金制度,成立农民互助合作性质的村镇银行,把农户闲散资金聚集起来,有偿调剂给需要的农户或业主发展农业生产,建立规模经营资金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助,加快农业保险的立法进程,尽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
负责人:萧少秋 任丁
成员:左志强 刘军
(提供单位:发布时间:2008-12-03录入用户:admin-swzys)
第二篇:调查与决策——《成都市积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 大力推进农民同步实现
调查与决策——《成都市积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 大力推进农民同步实现“两个转变”》总第337期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5期
成都市积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 大力推进农民同步实现“两个转变”
中共成都市委政策研究室 陈超儒 高民庆 罗锋
近年来,成都市在推进“三个集中”过程中,特别是结合灾后重建,针对农村生产生活出现的新变化,积极创新农业组织经营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同步推进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涌现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
一、几个典型案例
(一)彭州市皇城村的“土地银行”。彭州市磁峰镇皇城村针对灾后住房重建过程中89%的村民选择统规统建的实际,在确权颁证和村民自愿的基础上,组建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皇城农业资源经营专业合作社(俗称“土地银行”),主营全村土地权属“存”、“贷”经营业务。村民以240斤大米/亩·年的价格将承包地存入“土地银行”。“土地银行”按照村域产业发展规划,对存入土地实施道路、沟渠等成片整理后,按照实际面积,并以290斤大米/亩·年的价格统一对外“贷”地,引进业主进行农业规模经营。“土地银行”所获利润的50%用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红,其余部分的20%用作公积金,10%用作公益金,15%用作办公经费,5%用作风险金。目前,全村自愿申请入社(行)的农户已达265户,占全村农户的66.1%;存入台账土地956.1亩(实际面积1434.2亩),通过土地整理新增耕地53亩,实际存入土地1487.2亩,现已贷出土地933亩;银行收益达13116元;全村实现外出务工400余人,就近就地就业300余人。
(二)蒲江县复兴乡的“农民会所”。蒲江县复兴乡土地整理后,集中农户达304户1010人,集中度达35%。为夯实农民集中居住后的产业支撑,蒲江县引进四川中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规模发展猕猴桃产业。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四川中新公司建立了利益共享的新型经济联合体--“农民会所”。“农民会所”的组成及作用:一是猕猴桃业务主管单位和发起单位(中新公司)自动成为会所会员单位;产业规划发展区域内的农民以承包地和劳动力入股、以自然村为基础组成合作社,亦为会所会员单位。二是企业(中新公司)一心一意抓发展,而生产经营之外的其它各类事务均由会所全权打理;会所一头连结企业,一头通过合作社联结农户,打造了生产要素持有者与使用者自主沟通的交流平台。三是会所的主要职能是执行园区利润对农户的返还,保障农户的相关权益;协助政府发展产业规划区域内的农村公共事业;建立会员农户就业档案,加强对会员农户的生产技能培训,培养成熟的产业工人;动员和组织理事单位、会员单位和会员农户共同实施园区保护和专利品种保护等。目前会所共有理事单位58个,建立会员农户档案300份,实施技术培训2000人次。
(三)新津县袁山村的“袁山模式”。新津县袁山村为有效经营土地整理后的集体建设用地和耕地,于2007年12月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袁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用40亩集体建设用地作抵押,通过新津县农投公司担保,向县信用联社贷款150万元修建了50个獭兔养殖车间,以此为股本金与成都袁山专业养殖协会共同组建袁山獭兔养殖合作社,于2008年7月建成存栏6万只、年出栏12万只的全省最大獭兔养殖基地。袁山獭兔养殖合作社于2007-2009年每年支付袁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55万元,从2010年起将每年支付公司工作经费15万元。成都袁山专业养殖协会负责投入配套设施、兔种、饲料、流动资金、饲养技
术、经营管理、技术服务和成品兔收购等。村民经过培训后,可免费承包獭兔养殖车间代养獭兔,每年可获得保底1万元、最高3万元左右的综合性收入(包括工资收入、福利收入、奖励收入)。同时,公司将村民承包地以400斤大米/亩o年的保底价集中起来,通过项目形式,以高于保底价的价格对外招租发展青花椒、优质果木、花卉和苗圃生产。
“袁山模式”通过强化以产权为纽带的集体经营,既丰富和发展了集体经营的内涵,又较好地克服了村民直接参与市场竞争所遇到的制度壁垒、信息不对称、资金短缺、技术素质不高、抗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能力弱等困难,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小生产者向现代农业大生产或产业化与现代化的“理性经济人”的角色转变。目前,獭兔养殖基地已吸纳80多户农户进场养殖,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流转土地1180亩,实现村民就近就地就业100余人。200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100元,较同期递增19%。
(四)崇州市桤泉镇的“政府搭台+专家导演+企业唱戏”模式。崇州市桤泉镇现有耕地15520亩、农业人口15000人,人均耕地面积超过1亩,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地区。近年来,该镇紧紧抓住发展现代农业这条主线,集中投入生产要素,协调拉动一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镇域经济。
1.政府搭台。一是成立桤泉高新农业管委会,由崇州市一位常委任主任,镇党委书记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副主任,统筹负责高新农业区的发展。二是制定镇域产业发展规划,确定蔬菜、红提、食用菌和生猪为全镇四大主导产业,统一进行产业招商。三是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财政支农资金和土地整理项目、农发项目等,集中投向产业规划区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安置搬迁产业规划区农户3000余户。四是由市农发局牵头组建大地农业服务公司和劳务合作社,专职为园区特色项目提供农业良种、技术培训与咨询、农资配送、农业信息和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田间服务,以提升园区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五是规划建设了200亩的农产品加工区和物流区,引导企业延长产业链条。
2.专家导演。组织专家队伍,组建现代农业科技转化中心“专家大院”,重点围绕技术转化应用,采取市财政课题包干的形式,与国家和省、市农科院实施院市合作,聘请专职专家对园区业主从育苗到营销进行一体化有偿科技服务。现已有各类专职专家12位,常年为全区业主提供农业科技服务。
3.企业唱戏。园区企业在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自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例如,园区有的企业采取“超市+龙头企业+基地”模式,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打捆进超市(互惠、家乐福等),较好地促进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衔接。
目前,桤泉镇通过“政府搭台+专家导演+企业唱戏”的经营方式,不仅强化了政府服务功能,优化了产业发展环境,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全镇已流转土地面积达10000余亩,占耕地面积的67%;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建设了20000余亩的农产品原料基地;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就业岗位,常年就业人员5000余人。2008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770元,较同期递增11%;统一注册了“桤泉牌”农产品系列商标,先后获得四川省食用菌、红提标准化生产基地称号。
(五)都江堰市向峨乡的“田间股份制”。都江堰市向峨乡针对灾后农民集中居住后,生产半径增大的实际,创新推出“田间股份制”,促进了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都江堰贡
品堂茶业有限公司以种苗选择、购买、运输等费用(1000元/亩)计股28%,农民以入股土地三年地租(690元/亩)、肥料(300元/亩)和劳动力(800元/亩)计股64%,组织农户参与基地建设的村、社和合作社分别被赠股2%、2%、4%,共同组建股份制茶叶生产基地。入股农户每五户组成一个生产互助组,入股土地每100亩配备一名兼职技术员,在公司的免费培训和统一指导下,进行标准化、规范化茶叶种植。在基地茶叶有产出的第一年,除去鲜叶采摘、肥料、农药、日常管理等开支,基地鲜叶利润在公司、农户、村、社和合作社之间的分配比例为28%、64%、2%、2%、4%。对鲜叶质量、数量达标的农户当年享受5%的返利,并由公司赠送6%的股份,如此持续5年后,公司股份将全部赠送完,到时在农户、村、社和合作社之间的股份分红比例为92%、2%、2%、4%。公司将在股份基地中获得5年的分红又按4∶3∶3的比例,用于建立风险基金(40%)、组织培训(30%)和奖励农户(30%)。
“田间股份制”重在将生产环节的生产要素股份量化,把要素持有者的利益进行捆绑,激发各自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致力打造优质农产品基地,这样既避免了公司在打造基地过程中容易遇到的资金压力,又较好地克服了农民在生产过程中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的问题。目前,全乡共有签约入股农户510户,建成股份制基地3100亩,组建生产互助组102个。
(六)邛崃市金鸡村的“联农合股”模式。邛崃市宝林镇金鸡村在土地确权颁证的基础上,引导以农户承包地自愿入股的方式,组建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邛崃市金鸡茶业有限公司”(其中农户占股90%,村集体经济组织配股占10%),与联农茶业公司合股进行白茶种植。金鸡公司以每亩入股土地10年的预期收益4500元一次性折价入股,占合股的45%,并负责白茶的规模化种植、采摘等,为联农公司提供白茶原料。联农茶业公司以茶苗、预付红利等费用入股,占合股的55%,并负责白茶的精深加工和销售等。茶叶采摘的前两年(即茶叶种植期),联农公司提前预付股农未来所得红利(500元/亩·年),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待茶叶采摘后,以实际鲜叶收入按股分红,同时从股农所得红利中分5年陆续扣除预付红利。宝林镇的“联农合股”有利于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及合理流动,是我市农业股份合作经营方式在实践中的又一新尝试。这种以土地承包经营权预期收益入股的做法,既弱化了农村土地资源作为福利功能的凝固性,促进了农业资源向农业资本的转变,又催生了农民作为一种职业,通过农民变股民等多种形式,而与其他职业者“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市场主体意识。目前,宝林镇白茶种植面积达5700余亩,入股农户已扩展到6个村,参股农户达2230户。
二、成都市创新农业组织经营方式的几点启示
近年来,随着农民向城镇和中心村、聚居点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步伐的加快,特别是随着成都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城乡生产要素的互动流通逐步活跃,农业组织经营方式也随之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和调整,期间贯穿着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创新农业组织经营方式的过程,就是探索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从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来看,实际就是抓好“三个集中”的统筹。
(一)产权明晰是基础。无论何种形态的组织经营方式,其配置资源效率高低与否,关键在于这些资源的初始产权是否界定清晰。产权确定清晰,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重新组合,可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如邛崃市宝林镇金鸡村在实施农村产权改革的基础上,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未来10年的预期一次性折价入股,以“干股”的形式,以农民职业者的身份,与企业合股发展白茶,突破了权属作为资源的凝固状态,加快了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变。
(二)适度规模化是关键。目前成都市人均耕地仅有0.75亩。人多地少、土地短缺的实际,决定了必须以提高集约经营水平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进行集约化经营,提高农地产出效益。近年来,蒲江县发挥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大力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积极配套完善标准化生产服务、农村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营销服务等体系,农业生产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地产出效益明显提升。
(三)政府必要的投入是前提。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必须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如近年来,崇州市将新农村建设资金、财政支农资金和土地整理项目、农发项目等加以整合,集中投入资金2100余万元规划建设桤泉高新农业产业区基础设施,并同时集中安置搬迁了产业规划区的3000余户农户。
(四)新型农民是主体。创新农业组织经营必须以人为本,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从某种程度上讲,没有农民的参与,任何创新的组织经营方式,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彭州市磁峰镇皇城村在酝酿“土地银行”之初,先后召开村社干部大会10余次、村民代表大会3次,反复征求村民意见,为的就是要让村民对集中居住后产业怎么发展、个人收入从哪里来、自身素质如何提高等问题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并在生产经营中真正成为“干大事”的主体。
(五)科技创新是核心。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耕地规模有限,“老把式”只能望田兴叹,只有靠科技增产增效。2008年1月由成都嘉禾集团和四川农业大学的小麦育种专家发起成立了嘉禾川农小麦科技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为会员农户提供从育种到田间生产管理的科技服务,在推进优质小麦产业化的同时,发展小麦深加工,做大做强一体化产业链条。目前,在邛崃市10个镇(乡)建设标准优质小麦生产基地20000余亩,带动农户15000余户,带动基地人口50000余人,基地农户种植优质小麦同比每亩增收300元。
(六)多元化增收是目的。农业组织经营方式创新是建立在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这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之上的,必须把农民的多元化增收和集体经济的壮大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津县袁山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整理新增的部分集体建设用地融资建设标准化种养设施,并以此为股本与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发展规模化生产,在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增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和水平。土地集中的农户除了保底收入外,还可通过就地务工、外出打工、自谋职业、股金分红等方式获得收入。200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100元,较同期递增19%。
(提供单位:发布时间:2009-03-09录入用户:admin-swzys)
第三篇:加快推进宜宾县农业现代化的调查与思考
加快推进宜宾县农业现代化的调查与思考
宜宾县课题组
农业现代化就是要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生产资料和管理方法来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宜宾县是一个百万人口的丘区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滞后,因此如何有效地推进宜宾县农业现代化,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宜宾县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不断增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现代化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宜宾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打造西部经济强县,构建和谐宜宾县”的总体部署,在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使全县农村经济总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农民素质、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为宜宾县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农村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宜宾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使农村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2008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4.6亿元,比去年增长7.4%;实现农业增加值26.4亿元,农村劳动力人均创造增加值4400元。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高,粮油产量连年丰收,2008年全县实现粮食产量47.65万吨,比上年增长2.5%。油料产量2.83万吨,比上年增长6.9%;畜牧业托起了农村经济半边天,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5.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7.6%,生猪出栏155万头,全县人平1.5头,小家禽出栏1750万只,人平17只,肉兔出栏603万只,人平6只,另外蔬菜、水果、茶叶、水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质量不断提高,满足了城乡居民的需要。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8年宜宾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40元,比上年增加588元,增长14.5%,与全省的平均水平4121元相比,高519元。
第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全县农林牧渔全面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二、三产业日渐繁荣。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同时,不断发展油菜、花生、蔬菜、茶叶、水果、蚕桑等经济作物,粮经比例不断优化。农业总产值中,林牧渔业所占比重不断提高,2008年达到73.1%。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不断增加,2008年达到24.6万元,使39%的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实现劳务收入16.36亿元,比上年增长22%,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815元。
第三,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宜宾县坚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措施,积极引进、培育、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努力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全县龙头企业已达到40家,其中市级生产龙头企业8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2008年县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85亿元,实现利税7515万元。全县巩固和发展各类专合组织171个,会员达4.93万户,带动农户率65.73%,依托专合组织推动产业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
第四,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宜宾县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引进和培育了一批新品种,普及和推广了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在种植业上狠抓水稻高产示范片建设,实施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积极推广“双高双低”油菜品种,狠抓蔬菜的标准化生产等,同时加强测土配方施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全县农作良种覆盖率达到95%,农业新技术普及率达到88%。畜牧业良繁体系加强,全县生猪杂交改良面已达98%,其中三元杂交改良面已达80%。良种兔的推广面达到100%。积极开展渔业养殖技术推广,提高了渔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巩固和加强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大力兴办林业科技示范基地,搞好科技服务取得显著成效。全县狠抓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粮油、莲藕、晒烟、花生、辣椒、花椒等标准化农产品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第五,农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宜宾县不断加强农业基础投入,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治理水土流失,完成病险水库保险加固整治,提高水利工程蓄水能力,蓄水可达6610万立方米;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土,积极抓好标准良田建设工程;抓好乡村道路建设;修复改造提灌站,积极推广农业机械,2008年完成机耕作业48.5万亩,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3.9万千瓦,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22%,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第六,农村面貌发生根本变化。近年来新建通村公路680公里,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公路,100%的乡镇和80%的村通达客运。全县实现村村通电话、户户通电,村村通闭路电视。安全卫生饮用水达到80%,农户沼气普及率达到40%。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加大,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增强,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宜宾县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宜宾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任务还很艰巨。虽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由于农业生产受传统农业的影响较深,农业生产力的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尤其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程度,饲料转化率等较低,决定了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还处在初级阶段。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主要有以下问题:
第一,农业和农产品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农产品基地中优质和品牌产品少,建设规模小,集约化水平低;大宗农产品质量不高,注册农产品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同时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不明显,主导产业不突出,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水平有待提高。
第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及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突出表现在龙头企业规模小、层次低、带动能力差,技术装备和加工水平不高,产加销联接机制不完善,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民组织化程度还不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发展要求。
第三,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资源日趋紧缺,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农用耕地日趋减少、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脆弱,已成为制约我县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速放缓。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年龄偏大,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只占20%。技能培训体系尚不够完善,与农民培训就业愿望不适应。由于技能、观念、家庭等多种原因,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在经过几年快速增长后已逐步放缓。
第五,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工返乡等,影响农民增收的不利因素较多,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任重道远;2008年我县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仍然偏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偏低,工业化、城市化的带动作用不强,制约了农民收入长期稳定较快增长。
第六,农业投入仍然不足。资金需求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县级财政困难,项目建设资金落实困难,农业投入比重还比较低,特别是在龙头企业、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品种推广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
第七,农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当前农业生产基本上还停留在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生产方式阶段,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知识大多是凭祖辈经验代代相传,农民观念保守,思想较落后,使得新技术的推广阻力较大。农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严重制约着农业现代化进程。这些现象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因素。轻视农业,鄙视农民现象仍然存在,农村子弟的奋斗目标就是想方设法跳出“农门”,这就造成了农业人才缺乏,因为稍有才能的人就会远离农业,青壮年劳动只要在外打工能挣钱,基本不愿回乡经营农业,而回乡务农则是不得已的最终选择。
三、宜宾县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思路和奋斗目标
据测算宜宾县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至少要到2030年,还有21年的时间。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要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产业化、国际化为抓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经济效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增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确保2030年宜宾县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宜宾县到2030年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增加值应达到12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7.12%,农村劳动力人均创造增加值6万元、林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应达到80%以上;农副产品商品率应达到85%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80%以上;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高产稳产农田占耕地面积达85%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重降到3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0元,平均每年增长6.36%。
四、加快推进宜宾县农业现代化的措施
纵观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实践,其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度重视农业科技进步,二是不断加强农业物质装备建设;三是大力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四是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五是重视农业功能拓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唯有从实际出发才是取得成功的正确选择。我们必须立足国情、县情,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今后一段时期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第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一是大力加强水利建设。围绕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安全保障和水环境治理“三大体系”建设,加快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搞好河道治理和病险水库加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加强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二是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以优势农产品产业化为主攻方向,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集中培植一批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三是搞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要抓好现有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建设的同时,有组织、有计划地兴建一批集产品检验、分级、包装、贮藏、批发、加工、运销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农产品市场。四是要积极培育农村土地、资金、技术和农用生产资料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五是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手段。要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大力提高宜宾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六是要积极建设农村信息网络,搞好规划,为农民获取市场信息提供条件。
第二,加大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力度,积极培植支柱产业。当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已进入新的阶段,要把调整的重点从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根据我县的区位优势,培植一批主导和特色产业。一是加快农业区域结构调整,大力提高特色优势产业的比重。要充分发挥各乡镇的区域比较优势和传统特色优势,建设跨区域的规模专业生产基地,重点抓好粮油、生猪、肉兔、蚕桑、林竹、水果、茶叶、油樟、晒烟、花生、水产、蔬菜等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形成一批产业带和专业生产区域。二是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提高林牧渔业的比重。种植业内部,进一步稳定粮食面积,提高复种指数,扩大经济作物面积,使粮经作物面积比例进一步优化。要大力发展林牧渔业,继续抓好林业生态建设,林业重点工程和林业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畜牧和水产业,提高食草畜禽和特色水产品养殖的比重,力争使林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80%以上。三是加快农业品质结构调整,大力提高优质高效农产品的比重。使农作物优质产品的比重达到90%以上,林牧渔优质产品比重达80%以上。
第三,加大培植规模龙头企业的力度,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宜宾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县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0.3:1,而发达国家达3:1以上。因此,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县要把培植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来抓。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各类资本投资兴办龙头企业。要利用入世后,发达国家产业资本向我国转移的机遇,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引进外资、工商资本和民资来我县兴办或改造嫁接龙头加工企业,不断提升我县龙头企业的层次和规模。到2030年全县力争培育出10个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其中超30亿元的2个。二是创新运行机制,增强龙头企业发展活力。龙头企业要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鼓励龙头企业打破地区和行业界限,整合生产要素,组建成大型龙头企业。要主动与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跨国公司攀亲,甘当配角。三是加大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要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在资金、税收、用地等方面予以倾斜,要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创造更加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客商投资兴办龙头企业。四是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吸取美国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曾经有相当多的大公司大企业试图经营大规模农场,最终相继以失败告终的教训。不论是世界农业发展的规律,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实践都已证明,家庭经营是最适合农业特点的生产经营形式,也是保护农民基本权益的有效形式。龙头企业主要应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可以搞一定数量的新品种、新技术示范,而不必去租赁大面积的土地直接经营。要注意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让农民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有助于防止无地农民集中城市,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第四,加大农业外向推进的力度,加快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入世后农业的竞争,已不单纯是国内市场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国际市场的竞争。一是要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从农产品的基地建设,到加工、包装等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使我们的最终产品能与国际大市场接轨。其次,要吸收外国资本、技术和设备,武装我县农业,提升我县农业的档次和水平,要逐步建立农业外向型开发区。三是要加大农产品创牌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农产品的竞争,归根到底是质量的竞争、品牌的竞争。要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争创更多的国家级、省级农副产品名牌。四是要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抓住国外大型超市集团纷纷抢摊国内市场的机遇,积极寻求农副产品销售合作,进而打进国际市场。至2030年全县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自营出口额要占农业总产值的15%以上,年递增12%以上,农副产品商品率由目前的65%提高到85%以上。
第五,加大农业科技开发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贡献份额。农业要实现现代化,首先要实现科技化。要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主动与国内外农业科研院所挂钩协作,大力引进开发和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材料,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改造、提高传统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升级,要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品,加强关键性、重点性技术研究,加快技术的组装、集成和配套,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作用。要强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把园区建成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基地、结构调整的带动基地和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基地。要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稳定和充实农技人才队伍,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要全面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质量。要加强新型农机具的推广,提高农机综合作业水平。到2030年,力争全县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畜禽、水产品良种率达95%以上,农机化水平达90%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80%以上。
第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空间。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果让全县60多万农村劳动力守在80多万亩耕地上,农民根本难以致富,更谈不上农业现代化。因此,要想致富农民,首先必须减少农民,将大批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一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龙头加工企业,加快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转移农村劳动力,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二要有组织地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转移。在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的基础上,有组织地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一批劳动力,要积极向国外、境外输送劳力。三要通过大力发展养殖业、发展高效立体种植业,在农业内部消化吸收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经过21年的努力,全县农业劳动力70%转移到二三产业,使农业从业人员减少到20万人以下,农业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重由61%下降到30%以下,其中种植业劳动力达到劳均经营耕地20-30亩,通过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第四篇:改革创新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改革创新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一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文件紧紧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突出强调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政策、新举措,必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增产、农民富裕、农村繁荣注入新的活力。
粮食生产“十连增”,农民收入“十连快”。刚刚过去的2013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稳中有进,全国粮食总产迈上1.2万亿斤新台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民生有新的改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站在新起点,我们一定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增多。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尖锐;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更加紧迫;让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跟上经济社会结构变化步伐成为当务之急。问题倒逼改革。“三农”发展的诸多难题,依靠改革才能破解;农民群众的新期盼,依靠改革才能实现。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要始终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新一轮农村改革,针对的病根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瞄准的目标是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把握的要义是城乡统筹联动,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一号文件”提出的改革措施既立足当前,也着眼长远,重在为“三农”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当前的农村改革,要啃的都是“硬骨头”,要打的都是“攻坚战”。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鼓励探索创新,坚守底线,试点先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各地农村情况千差万别,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允许采取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一号文件”吹响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集合号,我们要奋发进取,锐意创新,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
突破,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成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进展,迎接“三农”发展新的春天。
第五篇: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2—2013)座谈
会”述要
任明
2013-5-6 5:09:59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05月06日 07 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在北京联合举行了“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2—2013)座谈会”。与会者对2012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主要指标和变化进行了研讨,并展望了2013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
与会者指出,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丰收,农产品普遍增产,粮食安全保障条件进一步改善。其中,玉米大幅度增产,产量首次超过稻谷,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农产品供求关系改善,市场秩序良好,价格整体趋稳;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和第二、三产业就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和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缓解了农产品需求增长压力,有效地应对了国际农产品市场波动对国内的冲击。
与会者认为,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较快增长期。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利益兼顾、农产品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利益分配等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继续深化农业农村经济改革,更好地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