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与决策——《搭建一流政务平台 推进行政效能建设》

时间:2019-05-13 05:17: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调查与决策——《搭建一流政务平台 推进行政效能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调查与决策——《搭建一流政务平台 推进行政效能建设》》。

第一篇:调查与决策——《搭建一流政务平台 推进行政效能建设》

调查与决策——《搭建一流政务平台 推进行政效能建设》总第321期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211期

搭建一流政务平台 推进行政效能建设

--中江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调查

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调研组

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是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着眼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中江县坚持把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提高行政效能建设、落实便民利民举措的重要平台,以加强政务中心建设努力打造服务规范、廉洁高效、开明开放的政务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近日,我室对中江县行政效能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感到他们的做法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高起点打造政务环境的主要做法

(一)夯实基础,打造一流的政务平台

为充分发挥政务中心的职能作用,今年该县挤出近600万元巨资迁建了政务服务中心,于5月4日正式启用并对外办公。新政务服务中心办公面积5000平方米,各种设施一应俱全。配置了电脑、空调、电子显示屏、触摸屏、指纹考勤机、评价器、视频监察系统等配套设施。其硬件设施不仅是全县党政机关中最好的,与周边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相比也属一流。目前,政务中心进驻部门33个,窗口工作人员150人,集中受理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406项。

(二)健全机制,强化规范的政务服务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根据政务服务中心工作需要,增加了行政编制和领导职数,成立了党组,健全了工、青、妇等群团组织。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为建设高素质的政务服务队伍,着力健全组织人事部门、窗口单位、政务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窗口工作人员按照30%以上的比例评选年度优秀公务员和工作人员;优先从有窗口工作经历的人员中提拔干部;建立窗口工作人员教育管理机制,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礼仪、法纪法规、业务知识的培训,着力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是加强内部管理。对19个县级部门的行政审批职能进行了整合,将各部门分散在各股室的行政审批职能归并到该部门新成立的行政审批服务股,并整体入驻政务服务中心。部门窗口工作人员出勤须经部门领导和政务服务中心领导双重审批。

四是加强监督检查。在县纪委成立行政效能监察室,整体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对各进驻部门和服务窗口的行政效能情况进行督查,定期通报情况;开通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了省、市、县对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情况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和网络监察;公开投诉电话,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建立特邀监督员制度,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和企业主中聘请监督员,对政务服务工作进行监督。为建一流队伍、创一流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是强化考核评价。将政务服务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提高行政效能考核分在目标考核分中的比重,并制定了详细的量化考核办法。对考核不达标的部门,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坚决杜绝行政效能建设走过场、敷衍塞责现象的发生。

(三)狠抓落实,全面提升行政效能

一是狠抓项目清理。及时组织县监察局、县政府法制办等县级相关部门对下放的经济管理和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专项清理,主动对接,将清理出的项目以网络和文件形式及时进行公布。通过清理和审核,全县共核定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406项,平均每个项目实际办结比法定时间减少15个工作日。同时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如婚姻登记、户籍业务、社保和就业服务等全部进驻中心。并协调两家银行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收费窗口,为办事群众提供有关金融服务。

二是狠抓窗口授权。为解决窗口“只挂号,不看病”的问题,各进驻部门均以文件形式对窗口服务进行授权,在窗口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真正实行服务前移、审批前移。对于确需单位领导签批的事项,由单位领导定期到窗口审签。目前,绝大部分项目的审批授权都已到位,县级审批的288个项目中,有268个项目在1个工作日内就能办结,占县级审批项目的93%。

三是狠抓并联审批。建立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制度,为投资项目办理开辟“绿色通道”。规定重大投资项目审批手续的办理由政务服务中心牵头,与行政效能监察室一起组织、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并联审批。各相关部门必须在并联审批会议上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提交的材料,并在政务服务中心审核的办结时间内办完属于本部门的事项,政务服务中心负责全程跟踪协调,督促部门办理。目前,全县基本建设项目办理的时间只需要57个工作日,比原来节省了100多个工作日。企业对其办事效率和政务服务水平很满意。

四是狠抓国有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在政务服务中心建立了“评标室”,将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国有土地资源交易和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的招投标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中心。截至目前,共进行政府招标采购9次,举行公开拍卖会4次。进一步规范了招投标行为,节省了财政资金,杜绝了招标领域腐败行为的发生。

五是狠抓乡镇群众服务网络建设。在全县45个乡镇建立了群众服务中心,集政务服务、惠民帮扶和信访接待于一体,在各村(社区)设置了代办员,强化民情代诉和民事代办等服务。建立起了覆盖全县的政务服务网络,解决了基层群众找人难、办事难的问题,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一般事不出镇。

二、高起点打造政务环境的几点启示

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就是把众多的行政审批事项、环节“打捆”和“集结”,化繁为简、集点为线,以最快的速度办结群众急需办理的事项,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优质、高效、规范、务实的政务服务,从而实现行政效能的最佳化。中江县政务服务中心自迁入新址办公以来,平均每天接待咨询和办事的群众1500余人次、办件1100余件;现场办结率93.7%,按时办结率100%;群众对政府机关工作的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0%以上,群众反映政府机关办事效率、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和行政审批中违规违纪的问题减少了90%。中江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1.强化领导,加大投入,是搞好行政效能建设的前提。中江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行政效能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挤出近600万元

迁建了政务服务中心,这在全省县级政务服务中心中都是十分少见的。中心建设过程中,党政“一把手”亲自部署、亲自过问,带领相关部门现场办公,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这些措施,既为行政效能建设打造了一流的软硬件环境,也为创建全省人口大县政务服务中心样板奠定了坚实基础。

2.依托载体,优化环境,是搞好行政效能建设的基础。中江县始终坚持把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提高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载体,在优化软硬件环境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两集中、两到位”,真正做到了充分授权,确保现场办结率不低于90%,按时办结率不低于99%,有条件的部门还实现了“双百”目标。坚持对灾后恢复重建的审批事项特事特办,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建立起并联审批的“绿色通道”。收到了群众满意、企业满意、社会满意的效果。

3.全程监督,严格问责,是搞好行政效能建设的关键。该县明确由县纪委书记分管政务服务中心工作,将县纪委行政效能监察室整体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在执行上出真招、动真格、见实效。同时,将所有的审批事项、审批程序、责任单位和审批标准时间对群众公布,充分利用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对行政审批行为进行全程监督。全面推行行政问责制度,明确问责范围,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不作为、乱作为的,坚决追究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大力强化行政效能建设工作的组织保障和监督机制。

成员:向荣东 蒲世阳(执笔)

任晓波

(提供单位:发布时间:2008-12-24录入用户:admin-swzys)

第二篇:强化效能建设 努力构建一流政务服务体系

围绕群众满意 强化效能建设 努力构建一流政务服务体系

XXX人民政府政务大厅

一、主要工作情况

截止目前,XXX政务大厅共有30个部门单位、481项许可服务事项进驻;……

(一)以制度创新为切入点,不断强化政务服务能力。我市政务大厅现有《XXX政务大厅管理办法(试行)》、《行政审批违规审批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服务和管理制度26项,……按照“法定时限减半”的规定,合理压缩进驻事项承诺时限,先后对248项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压缩1939个工作日,并新增即办件115项,使即办件率由最初的4.66%提高到现在的26.82%。……依据《行政许可法》中“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的规定,支持地震局、食药监局、工商局、质监局等部门窗口对“两个集中”(行政许可职能向一个处室集中,行政许可处室向政务大厅整建制集中)进行了探索实践。

(二)以流程再造为关键点,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率。编制了《XXX项目审批流程汇编》,对所有进驻事项的名称、适用范围、主办处室、法律依据、申报资料、办理程序、承诺时限、收费依据等内容作出了规定,并配制了具体流程。……以“串联变并联、并串相结合”为方法,先后编制了

涉及5各部门的《新建锅炉房项目审批流程》、涉及6各部门的《XXX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登记审批流程》、涉及4个部门的《XXX内资企业设立登记审批流程》、涉及7各部门的《XXX互联网服务场所设立登记审批流程》、涉及5各部门的《XXX文化类企业设立登记审批流程》、涉及7各部门的《XXX卫生类企业设立登记审批流程》和涉及15个部门的《XXX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流程》。

(三)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点,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将网上政务大厅和“一键式”服务作为该系统的重要功能,从两个层面探索“一键式”服务,即对申请内容简单、审批环节简单、申报材料简单、手续较为齐备的一般性审批事项,做到网上申报、网上预审、网上批复;对申请内容复杂、审批环节较多、审批时限较长、申报材料涉及较多部门的事项,研究试行行政相对人网上向牵头部门申请、大厅管理办协调、相关部门参与、联席会议审批的模式,做到依托网络方便行政相对人办事。

(四)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不断巩固政务服务本领。……在运行管理中,注重突出“严”字,做到了考勤严格、考评严肃、考核严谨,就是以每天四次指纹打卡提高了出勤率,以每周工作点评、季度优秀评比促进了服务行为标准化,以年终目标考核推动了窗口工作常态化。

二、对统筹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应该以“四扩四增”为目标。一是扩容增项,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二是扩权增效,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以“两集中,两到位”(部门行政审批服务职能向一个处室集中,部门行政审批服务处室向政务大厅集中;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驻大厅到位,部门对窗口首席代表授权到位)为重点,进一步强化部门窗口办事权限,为实现联合办理和并联审批提供机制保障。三是扩点增面,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立足构建数字虚拟政务大厅……通过网络开展便民服务、预约服务、代办服务。四是扩编增员,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立足综合管理政务服务资源和提高服务中心运行水平,……对服务中心管理机构的职能和人员进一步强化和明确,使中心管理机构在构建政务服务体系中具备牵头抓总的能力。

第三篇:市行政效能建设及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xx市xx年行政效能建设及 政务公开工作总结x

xx市效能办:

按照《关于对xxxx市区(市)县行政效能建设和政务公开工作进行考核的通知》(x效能办„2000‟xx号)要求,我市效能办对今年开展行政效能建设和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现将有关工作情况、存在的主要不足和20xx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为切实加强对行政效能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我市市委xx工作部署,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门机构主抓,镇乡、部门各负其责,全民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落实。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工作的意见》,成立了xx行政效能建设办公室,负责行政效能建设工作的牵头及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全市各单位执行和落实行政效能建设各项政策、规章制度,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订或协调有关单位制订相关配套制度。各镇乡、各部门相应健全了工作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细化了工作内容、完善了工作措施、强化了监督考评,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落实责任。

(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xx电视台、《xxx》报、xx公众信息网、xx新闻网等媒体和编印简报、专报等形式,大力宣传我市行政效能建设工作。xx电视台每天滚动播出效能投诉举报电话,《xxx》报、xx电视台设立了行政效能建设新闻报料热线,及时公布严重影响行政效能建设的行为,提高全社会对我市行政效能建设工作的知晓度,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1—6月,已编印《效能工作简报》xx期、《效能监察专报》xx期、《行政效能建设专报》xx期、《纠风简报》xx期、《软建动态》xx期,报道行政效能建设工作动态xx条。

(三)加强协调沟通,提升行政效能。

针对个别单位、个别部门存在工作流程不优化、办事程序繁琐、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协作事项推诿扯皮等现象,制定下发了《关于全面开展清理和优化工作流程的通知》,对全市的权力事项和内部工作流程进行了全面清理。全市共xx个单位进行了权力事项和内部工作流程清理,不断优化了工作流程,制订出各类流程图xxxx余项,并在每个节点标明工作完成时限、责任人和联系方式。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加强信息沟通,加大工作协调力度,做到相互配合,相互督促,全力推进工作事项的高效实施。

(四)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1.清理审批事项,优化办理流程。一是全面清理规范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和登记事项。今年我市共进行了4次项目清理规范工作。通过调整、合并、取消,清理出全市共保留有项目总数xx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xx项,非行政许可事项xx项,登记事项xx项,专报事项xx项,告知性备案事项1项,服务事项xx项。二是清理优化办理流程。对清理保留的281办理事项进

行流程梳理,逐项确定标准办理时限,并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和环节,经过梳理共缩短办理时限1xx个工作日,并对2xx项事项进行了内审流程设置,制定内审流程图,严格按照内审流程定岗、定人、定责。三是全面清理优化行政审批前置审查流程。经法制办进行合法性审查并报市政府同意后,保留继续实施的行政审批前置审查事项xx项,没有实施无法律、法规依据的前置审查事项和审查条件。同时,对取得相应资质并依法登记设立的中介机构,建立了16家从事行政审批前置服务的中介机构信息资源库,并分别将服务类别、服务职责、资质等级、业务范围、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等进行了公示,供行政审批相对人选择。

2.深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针对机构改革后的实际,新设立行政许可办的市xx等单位迅速进驻了市政务服务中心,目前共入驻行政许可办公室21个。在市效能的督促下涉及职能调整的单位及时调整行政许可办的相关职能。同时,要求各行政许可部门加大向窗口的授权力度,提高授权率和现场办结率。今年以来,我市政务服务中心现场办结率达100%,评价率达99.87%,满意率达99.99%。

3.深化并联审批。积极开展“一窗式”并联审批,建立了工商、质监、税务共同参与的市场准入并联审批机制,拓展了服务内容,提高了办事效率。目前,通过并联审批窗口共办理事项42件。同时,市政务服务中心积极开展上门服务,协调开展建设项目封闭运行的方案审查、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三统一”(统一现场验收、统一提出整改意见、统一进行复查)。目前,xx市通过工业园区办理各类建设项目并联审批392项。

x

3.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事项下沉。按照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应放必放、应进必进的要求,加大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下放力度,统一明确进驻镇乡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项目54项,进驻村(社区)便民服务室的服务项目41项。目前,镇乡便民服务中心已将兵役登记、劳动就业、社会保险、计生服务、新农合、低保、五保供养、证件办理代理等事项及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家电下乡补贴、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等惠农政策纳入便民服务中心公开规范限时办理。今年1-11月,镇乡一级共接受行政审批事项申请34604件,受理34488件,办结34595件,按时办结率100%。

4.有序推进基层公开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对全市2xx个村(社区)的电脑设备、网络畅通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制定了《xx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平台推广建设进度安排表》,确定了20xx年建设基层公开综合服务平台的村(社区)为150个,20xx年为xx个。今年,第一批xx个村(社区)已通过网络把涉及村级公共服务、统筹城乡和经济生活方面的信息和内容上传到基层公开综合服务平台,并每周及时将信息进行更新。目前,平台内已录入信息xx条。市民通过“中国xx”门户网站,足不出户就能了解证件办理、户籍登记、组织关系转接等需要办理事项。

5.推进基层重大公共建设项目决策公开。下发了《关于推进镇乡重大公共建设项目决策公开工作的通知》(xx效能办„20xx‟xx号),确定了xx个镇为探索推进镇乡重大公共建设项目决策公开工作的试点镇。xx个镇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场镇改造、集镇风貌改造、征地拆迁、农村土地综合整理、农民新型集中区具体实施规划中,建立健全了公众广泛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健全了重大事项决策的规则和

程序,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和民主评议。

第四篇: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建设

四大举措——打造劳动保障服务品牌

为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建设,慈溪市行政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分中心坚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把不断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抓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水平,提升工作效率,通过实打实地为老百姓提供优质服务,精心打造劳动保障服务品牌。并推出四大新举措:

一、不断加强业务学习。窗口不断加强政策业务培训,开展学习交流,总结业务经办中碰到的问题和对策,不断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办事能力和服务水平,以更优质的服务态度、更完善的服务设施,更高效的办事效能服务广大办事企业和群众。

二、完善制度建设。服务窗口推行“AB”岗工作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一次性”告知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使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努力创造高效便民的服务环境,树立窗口服务大厅的良好形象。

三、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主动走访各个街道及部分社区和企业,深入企业车间了解情况,认真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设法帮助解决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有关行政审批业务知识培训指导,变被动工作为主动服务,深受广大办事企业和群众欢迎。

四、阳光服务,接受群众监督。针对劳动保障部门政策多、变化快,劳动保障业务种类多、程序复杂,劳动保障政策社会关注、百姓

关心的特点,不断创新政务公开形式,抓好重点突破,倾力打造阳光政务,全面提升工作透明度,使每位窗口工作人员时时自我警醒、接受群众监督。

2011年1月至今,已完成120余家企业的特殊工时制审批;职工正常退休4600余人;其中病退、特岗提前退休170余人;民办职业培训学校2家。

第五篇:调查与决策——《连片示范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调查与决策——《连片示范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txt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调查与决策——《连片示范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总第353期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21期

连片示范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广安区创新以工代赈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调研组

近几年来,广安区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以连片示范为抓手,推进产业发展、农民致富,走出了丘区以工代赈的新路子。就此,近日我室到广安区进行了专题调研。我们认为,广安区的做法,可学可用,对我省搞好以工代赈,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一、背景及成效

以工代赈,即“以务工代替赈济”。自1984年以来,以工代赈一直是我国农村实行的一项特殊扶贫政策和救济措施,其资金是无偿的。四川全省151个省贫县长期以来都在使用以工代赈资金,资金使用“小、多、散”、“撒胡椒面”,“村村点火,户户亮光”,但几乎都不能很好地改变贫困面貌。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索体现农民意愿、集中使用项目资金、整合资源,帮助农民致富的新路子,一直是困扰我省以工代赈扶贫发展的一大难题。广安区的探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广安区地处四川东部、华蓥山中段,幅员面积1536平方公里,丘陵地貌特征突出;总人口125万,其中农业人口103万,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连片示范前,广安区实行的是“遍地开花”式的以工代赈扶贫,对当地农民来说,仅有一点实惠,既没有增收项目,更没有致富产业,多数人靠外出务工实现增收,农村“3860”现象日益严重,贫困人口较多。同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状况不尽人意,新农村建设面临困境。连片示范后的两年多来,通过理念、机制和方式的创新,以工代赈走出了新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现了农民增收大增速。全区贫困人口从2007年的5.6万人迅速减至2008年的4.04万人,是减贫速度最快的时期。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1392元增长到2008年的3104元,预计到2009年底,示范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5500元,高出全区平均水平1000余元。

实现了基础设施大改善。示范区基本村村通公路、组院通便民路,高效农田的比例占到试范区耕地面积的30%以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实现了发展能力大增强。示范的每个村形成了1-2种骨干增收产业,“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龙安柚和无公害蔬菜产业带渐具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比例由过去的10%升至现在的近40%。

实现了村容村貌和精神文明的大改观。示范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乡风不断文明,农民素质大幅提高,不再等、靠、要,积极融入市场,学习科技种田,主体意识明显增强,自主参与建设和管理村务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良性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抓创新,激发农民主体作用。

广安区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重要契机,以理念创新作为以工代赈工作的切入点,对全区以工代赈工作实施20多年来的成效和教训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总结。按照省以工代赈办提出的新时期工作创新的要求,区委区政府认为只有在理念上进行一场大革命,才能在实施机制和操作上进行创新;只有激发农民的主体作用,最终才能提高以工代赈资金的投资经济效益和扶贫社会效益,使资金投入达到效益最大化。在实际工作中,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尊重农民意愿放在首位,把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交给农民,做到政府引导而不主导、领办而不包办。政府与村民签定“建设公约”,凡是能够由村民自主建设的,政府一律不插手,凡是村民可参与建设的,政府一律不包办,凡是该由村民决定的,政府一律不干预,切实把尊重农民意愿贯穿于以工代赈建设全过程,充分调动了农民参与以工代赈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抓示范,连片开发整体推进

“示范村”起好步。2007年,广安区在城郊结合部的广门乡、枣山镇、广福街道办3个集中连片的6个村搞试点建设,采取“3+1”模式(3指路、水、土三项基础设施建设;1指产业发展),以以工代赈项目为“引子”,配套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等财政补助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集中投入,在示范村修建公路16.8公里、排灌渠7.9公里、蓄水池和山平塘89口,改造中低产田土3820亩,实施“五改三建”588户,极大地改善了示范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示范片”选好路。在巩固示范村建设成果基础上,2008年,按照省以工代赈办“建设一线、带动一片”思路,广安区把示范村扩大为示范片,将协兴镇、龙安乡、大龙乡、浓溪镇四个乡镇94.5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示范片,新规划21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与原示范村连成一体,实现滚动发展。集中连片发展优质蔬菜1.5万亩、优质龙安柚2万亩,使区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骨干优势增收产业规模初显,农民尝到了选好项目、发展产业的甜头。

“示范园”上规模。2009年,广安区将护安、观塘、代市、虎城“三镇一乡”178.4平方公里的“丘区现代农业园”作为推动以工代赈工作的重要载体,按照“项目建园、市场运作、公司经营、滚动发展”的思路,围绕“高效益、可控性、信息化、可持续”目标,采取“小田并大田、小土并大土、薄土改厚土”等办法,强力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上规模。新建可控式联栋钢架大棚和标配钢架大棚4000个,规模发展绿色蔬菜5000余亩,园区农产品附加值有效增加,产出效益不断提升。建设中的观塘现代农业园区拟建10万亩规模,定位于全省丘陵地区现代设施农业的标准展示区、体制机制创新的政策孵化区、农民快速致富的增收样板区,聚集了极大的发展潜力。

(三)抓整合,形成建设合力

整合发展规划。广安区以工代赈建设由示范点到示范片再到示范园,步步科学规划。示范点领导规划,示范片多部门研讨,示范园专家论证。对各方面的规划,都强调规划的科学性、布局的合理性、发展的持续性。特别是示范园的建设,按照规划先行原则,以项目建设为依托,高标准完成了全区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并配套编制了基础设施建设、村居建设、产业发展布局等各项子规划,以优质的规划引领全区的以工代赈项目。近3年来,规

划实施的82个新农村重点村实现了整体相融、连成一体,辐射面积达390余平方公里。

整合发展产业。按照“为卖而产,为赚而卖”的产业发展思路,引导业主和农民“围着市场转、盯着市场干”。通过发展订单占市场、运用网络引市场、争取支持拓市场、做优品牌争市场等形式,提高农产品商品率,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产出效益。现已引进香港、重庆等地营销大户建立起常年适销对路的海椒、西红柿、香芋、莲藕等精细蔬菜4.5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内龙安柚产业带、蔬菜产业带、林下养殖产业带,农家旅游带初具规模,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

整合部门资源。建立项目打捆机制,以“滚雪球”方式,整合区内发改局、财政局、农业局、交通局、国土局、水利局等10多个部门的农业开发、移民后扶、标准良田建设、通达工程、土地整治、水土保持等项目和资金,集中人、财、物等资源优势推动示范建设,打破了以前按部门分工不能涉入以工代赈的禁区。

(四)抓保障,夯实发展基础

组织保障。全区成立了以工代赈建设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担任组长,对当年目标任务进行逐一细化,层层落实领导工作责任,做到了领导、责任、目标、考核四落实,确保以工代赈项目稳步、高效推进。

政策保障。在用好国家和省市扶贫支农政策基础上,研究各部门有关三农的政策,制定了广安区发展现代农业奖励扶持办法。在示范区实行一系列有利于促进以工代赈建设的土地、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将一切有利于三农工作的资源引向农村、发展农业、服务农民。

资金保障。在确保项目资金管理权限不变、项目补贴机制不变、部门职责不变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整合项目,集中投放,将国家和省市涉农项目资金向示范区倾斜,改变过去“插花点缀”式的投放现状,有效提高了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如现代农业园区先后整合了10多个项目资金6000多万元,带动农户自主投入达2000多万元,累加集合效应和示范带动效应凸显。

人才保障。实施人才工程,吸引优秀大学生、区乡机关干部、外来业主到园区担任村干部,充当农村经济发展领头雁,带领农民致富。打破身份限制,在全区遴选17名具备现代农业知识和先进管理理念的干部,充实到园区管委会工作,负责园区建设和经营,推动园区加快发展。

监督保障。坚持以工代赈资金的安排做到“十个不投入”,严禁乱用资金;认真落实“三权”,强化群众监督,对完工项目交给群众评判;开展交叉检查和交叉验收,互相监督。全区自开展以工代赈示范建设以来,没有一起违纪违规案件发生,没有倒下一个干部。

三、几点建议

1.应充分整合省级部门资源。全省以工代赈资金额度有限,应把全省各涉农部门支持产业发展的资金整合起来,由省政府明确一个省级部门来牵头负责协调。具体操作上,由各项目需求县每年11月底上报次年项目实施方案,通过省级部门协调会确定统筹安排的项目和金额。

2.取消县级财政资金配套的规定。我省使用以工代赈建设资金的省级贫困县地方财政实力薄弱。目前,在实施以工代赈建设项目时,要求县级财政要配套建设资金,这部分资金往往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影响了建设进程。应从实际出发,取消以工代赈要求县级地方财政的资金配套规定,确保建设资金真正落实。

3.适当提高部分项目资金补贴标准。目前,我省以工代赈建设在项目资金补贴上仍执行2005年制定的标准。这几年来,由于物价上涨了40%左右、劳动力价格上涨了30%左右,导致很多项目实施困难,数量和质量都难以保证。如按2005年的标准,村级公路建设补贴标准是10万元/公里,而现在的建设成本是20-30万元/公里。

4.强化对农民的技能培养。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生存能力、生产能力和发展能力,核心是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素质。应在我省以工代赈示范的地区、县区建立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

负责人:向荣东

成员:任晓波(执笔)李梅

(提供单位:发布时间:2009-07-15录入用户:admin-swzys)

下载调查与决策——《搭建一流政务平台 推进行政效能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调查与决策——《搭建一流政务平台 推进行政效能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