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层教学探索》王文莹
《分层教学探索》
王文莹
作为两个班的数学教师,平时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如何上好每一节课,关注班级整体水平提高上。要实现学校提出的一本线不低于80﹪的目标,单科上线率必须远远高于80﹪。但目前,就我自己的两个班级来看,期中期末考试平均分虽然还排在年级前列,但距这个目标仍然有一定的距离,所以转差培优的工作显得尤为迫切。新学年一开始,我进行了认真思考,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分层教学计划。
一、工作目标:
1.提升一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摸索出适合学生自己的学好数学的方法;
3.经过一段时间的培优,使大部分同学数学成绩有所提高,并稳定在优分线上。
二、具体措施:
1.认真挑选对象。
总分在线上下波动或线下,而数学单科薄弱的学生是选择的对象。
2.成立数学学习小组。
把挑选出来的十几个工作对象组成一个数学学习小组,选一人任组长,专管这些人的作业收发,从抓作业的完成与订正开始培养学习习惯。很多同学学不好数学无外乎三个方面:态度的问题、习惯和方法的问题、能力的问题。所以数学小组在成立之初我就找了每一位同学谈话,了解每个同学的情况,以对症下药。对于态度有问题的同学,及时跟班主任沟通,做其思想工作,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对于习惯和方法有问题的同学,平时我会特别关注他们的作业、试卷、上课表现,有针对性地面批面改,力求在思路和方法上多作引导;而对于基础较差、能力欠缺的同学,要求能把最基本的概念弄清楚,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就行了。
3.每周抽出一节课面对面答疑解惑。我要求每个同学准备一个改错本。除了平时作业中的改错记载,还必须记录下这一周学习中没有理解透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在小组(我把12个人又分成了4个小组,有问题先小组内讨论)内讨论仍然无法解决的,就抽出一个专门的时间找一个专门的地点为这些同学答疑解惑。
4.每周一小结。我认为数学的学习反思与小结特别重要,尤其是对基础差的学生。他们之所以遇到困难,有时就是一些基本知识点没有理解透,所以在基础知识上要反复抓、抓反复。我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的:
①理论知识:要求每个学生周末回去必须把本周所学的基本内容回顾一遍,将基本概念、公式、定理记在改错本上并熟记;
②题目:每周我会将上周所讲的主干知识、重点内容融入题目之中,编成一套练习,基本涵盖那一周所有基本知识点,让学生带回去做,结合做这些题再反思小结上一周的内容。星期一我批改之后再发给他们,让他们先自己改正,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在答疑时间专门集中解决。
5.每周一评比。主要评比两个方面:
①态度好的。上周作业习惯有明显改变的、能够认真改错的、积极问问题的同学,在每周的辅导课上表扬;
②成绩有进步的。每两周一次的独立作业,及时批改,公布每个3人小组的平均分,表扬平均分第一名的小组和进步最大的小组;也提名表扬个人前三名和进步明显的同学。
目前,上述这些计划才刚刚开始实施,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根据学生的需要可能还会作一些调整。不过我相信,只要老师坚持不懈,学生持之以恒,是一定会取得效果的!只有将这些基础稍差的同学的自信心建立起来,让他们跟上其他同学前进的步伐,以后的学习就会良性循环了。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还不太成熟的做法,烦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第二篇:王碧莹教学工作总结
王碧莹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按学校领导的安排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一学期来,我认真执行教学工作计划,积极推行 “自主——合作——创新” 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收到较好的效果,学生的成绩名列年级前列,家长满意度百分之百。
现将一学期以来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我坚持按照教学大纲及新课标所要求,用心研究每一节集体备课内容。并结合自己所思所悟完善备课内容,使自己每一节课前都有充分的准备。这样上起课来就加倍得心应手。
二、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堂上,我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材和学生相结合,并启发学生仔细思考、积极发言。注意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学生学得轻松,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认真做好教学后记。教学后记看似不重要,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任何一堂好课讲完后都会有些许纰漏,有时候还会忘记一些知识点。每一节课下来,我都认真思考,这节课的知识点学生全都接受了没有,是不是还有那个环节出了问题,记好教学后记,在下节课,我们就可以技巧地加入新课里。
四、认真改好每一次作业。作业可以反映教学效果,通过作业可以了解学生哪个知识点还理解得不全面,我认真批改作业,学生也认真修正错误。这样就等于给孩子复习了一遍。
五、认真抓成绩,认真搞好复习计划、做好培优转差工作。学习中,运用多种方法:找小老师教、优生后进生结对子、家长协助管理等,效果还不错。
总之,我认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认真”。认真做人,认真教学,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学校、对得起自己。这就是我的目标,我也正不断努力着。
第三篇:王莹 演讲稿
在反思中成长 在快乐中收获
王莹
反思是思想的反刍,是对思维的思维。美国学者波斯纳说过这样一个公式:教师成长==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这个公式明确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实践的过程,优秀教师的成长除了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反思意识,所以我更为细致地关注自己的课堂,更为科学地思考自己教学的得失。因为反思,我的工作中绽放着更多智慧的光芒;因为反思,我收获了更多美丽的硕果。我反思,我成长;我反思,我快乐!下面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教学中的一个小片段,与您一起回顾我是如何在反思中收获那放手的美丽。【教学片段】(《荷花》)在课文中有一教学难点:“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开始引导学生感悟:同学们,如果把眼前的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同学们想想创造这幅画的画家是谁呢? 教室里一片静默,孩子们已经开始适应静静思考的学习方式了。(学生开始交流)生:是大自然?(我启发他们谈谈自己的理解。在几名学生抒己见后)生:(深情地说道)是大自然给了它阳光、雨露、泥土„„是大自然给予它生命。师:(很兴奋,鼓励大家向她学习)同学们,上语文课就是要像她这样说出自己的想法。生:(这时,一只小手高高举起)大自然就像荷花的母亲,孕育了它生命!(我第一次听到了这样的回答,情不自禁地给他鼓起了掌)
【反思】孩子对句子的理解如此透彻,我是始料未及的。孩子用这么一个情意浓浓而又精当万分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感悟,我也是始料未及的!如果一开始,我就急匆匆地赶着教案追问:“为什么说大自然就是画家呢? ”学生的回答有可能正确,但估计会枯燥无味。而我用一个启发性的问题“谈谈你的理解”,让学生放心地说。还鼓励他们:“上语文课就是要像她这样说出自己的想法。”所以才会出现那么美的语言!通过不断地反思与积累,我在懵懂、彷徨、尝试、成功中始终坚定自己的教育思想。现在,我已经很清楚地意识到:在教学中一定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他们亲历每一个学习过程,他们能说的,放手让他们说;他们能思的,放手让他们思;他们能写的,放手让他们写„„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有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孩子真正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他们才能长知识,长能力,爱学习。获得了发展的主动权,学生才会呈现出生命发展的自主色彩。
读过郭老师的《杯子边上的智慧》 , 讲的是一个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他把教师的教比喻为杯子的边,把学生的学比喻为杯子的用—— — 即装水喝。杯子的边越厚,杯子所能盛下的水就越少。因而,应该教少学多。因为,我们的教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学,单纯的教毫无意义。就像我们日常所用的杯子最终是为了喝水一样。这样的“杯子智慧”,更笃实了我前进的步伐。我会一直这样教下去,一次次地去美丽地放手,然后一次次地去收获那“放手后的美丽”。反思,当我们走向你的时候,原只想摘取一枚绿叶,而你却给了我整片树林,给了我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原只想俯拾到一串音符,而你却给了我整首乐曲,给了我一曲婉转醉人的动人乐章。
第四篇:王莹工作总结
教师考核工作总结
----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有感
过去的一学期转眼间过去了,在学校领导的引导下,我们采用了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高效课堂模式。对于实施洋思中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收获了几多欢乐和成功,也得到了一些反思::
过去,教师大多沿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教师一走上讲台,便苦口婆心地开始他的课程传授,照本宣科,口若悬河,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体,学生懂也得听,不懂也得听,学生无精打采,事倍功半,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而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自学,在学生充分自学的过程中,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则真正起到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让学生“先学”老师“后教”,能让学生知道自已要学什么,自已什么地方不足,要认真听老师讲解。“先学后教”能真正体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传统教学模式就像像钻山洞一样,老师领着学生钻比学生自己摸索可能更快一些。但是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其实书本上有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也降低了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率。洋思中学的经验证明,学生自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岁月的流逝,伴着我教学天数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我知识的匮乏,经验的缺少。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课我都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为了教好学生,我虚心求教,强化自我。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洋思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缔造了教育界的一个奇迹,在进行了简短的学习后,在我的课堂上,也尝试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收获,也有许多困惑,时间很短暂,却让我思考很多,面对学生的不同反应,也让我看到新课堂和旧方法撞击下产生的火花,当然,我愿意继续进行这样的尝试和探索,让我自己受益,也让我的学生们受益。
洋思教学模式强调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明确,特别强调“当堂训练”宜不少于15分钟,重视课前的预习、课后的作业和课外辅导,力争“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该模式要求学生完成训练任务必须按时,不得拖拉,要“堂堂清”。教师批改学生的练习作业和个别辅导也必须及时,做到“堂堂清”、“日日清”,以防学生问题的积累。高中的知识的难度比初中的要难,所以学生在先学中有很多是难以理解的,那学生学不会怎么办呢?一是可以利用课堂上讨论更正的时间,进行“兵教兵”,并在这一环节充分解决问题。多问问谁有不同意见,谁还有什么问题。二是课后及时进行“堂堂清”,由教师或是指定的优秀学生给予个别指导与验收。转变思想观念,使备课的侧重点放在题目的设计上。在以往的备课中,我们总是把重点放在大篇幅书写教学内容上,这种备课在课堂教学
中表现为教师用过多的讲授来代替学生的学习,限制并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不能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想使学生真正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要转换角色,变演员为导演,变讲授者为组织者,还要转变观念,从备课入手,在自学思考题、巩固练习题、课堂检测题的设计上下功夫,帮助并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其实,自己对这种模式的理解可能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偏差,有时觉得自己的想法也会有些偏激,而在实践方法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推敲,但我仍然愿意继续尝试,永威缔造了一个奇迹,也许我们也可以,相信通过我们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找到一个真正适合我们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和学生都得以“解放。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示范,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积极参与并认真落实是我的工作作风。一年来未耽误一节课。上班开会不迟到不早退,严格要求自我,并做到今后继续坚持。
“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泰戈尔先生的真知灼言,言犹在耳,我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责任,也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光荣,为一个青年教师,我知道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党在新时期下的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己经确定,我惟有勇于进取,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高二语文 王莹
2011-1-18
第五篇:分层教学探索与实践
“分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课标》强调:教育的宗旨是充分调动学生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强调学生的“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传统的大班额教学体制下,每个班级的学生在智力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知识能力、个性差异等各个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一切势必会产生好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均得不到满足,尤其是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习惯养成受到严重的挑战。学习过程中各个层次的学生参与体验的程度大相径庭,很难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而且,学生的个性差异难以兼顾,正是考虑到这一现象的严重性,学校提出了分层教学的设想,研究探讨如何遵循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推进、整体提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建立信心,看到希望,主动学习,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实现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的教学要求,从而大面积提高班级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提出了“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的课题研究。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可以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
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古已有之,如“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在国外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学者,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他主张“不同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分层教学正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更符合所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确保教学活动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向前推进。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认真分析研究,实施科学分层走班。
认真分析研究全班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将全班学生相对分为A、B层次。A组为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优的学生,在A班上课,B组为相对各方面较差的学生,在B班上课。这一工作可在开学初,结合上学期期中、期末考试英语成绩总分进行。
分层原则: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随着学生情况的改变而改变。
(二)、落实分层思想,优化教学环节
1、备课。按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
2、课堂教学。教学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区别对待。对优生以鼓励创新为主;对中差生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为主。要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特别是在问题设计上要有梯度,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作业。学生作业分必做、选做两类。必做作业A、B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这是根据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和内容设计的、基础性的习题。选做作业主要指拔尖提高题,根据A班学生学习水平设计,要求A班必做。鼓励B班学生去做,但不强求。
4、评价:在作业批改,学期总评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B班学生主要是表扬,不断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采用激励性评价,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A班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5、辅导:对A班学生的辅导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注重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并进行拓宽、提高,充分开发其学习的潜能;对B班辅导重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和基本的题型的解决上,以打好基础为目标。在辅导形式上,除采用教师个别辅导外,还可成立课外兴趣小组,互助小组等,开展互帮互学,使学生整体优化。
(三)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2015年3月—2016年3月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5年3月—2015年4月)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理论水平;讨论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制定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成果形式: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5年5月—2015年12月)
对课题开展实践研究,探索分层教学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在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评价和课后辅导等方面进行一一探索、实践、改进、总结提高,完善分层教学的实效性和时效性,通过观察、调研、问卷、成绩分析等手段反馈信息,总结本阶段研究工作,撰写阶段研究报告。成果形式:课题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完善、提高和结题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3月)汇集整理各项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申请结题并完成结题工作;专题上传ftp,形成资源共享。
四、主要结论
走班制分层教学在初二年级推行了一年,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两极分化进一步加深,学困生人数呈现井喷式增长,学生的厌学情绪呈流感是蔓延,学生的浮躁心理日趋严重,以上种种问题的出现,无以不昭示了分层教学模式探索的失败,我与同课头老师认真分析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五、课题效果体会
首先:分层教学加大了老师的工作强度和难度,备课环节花费更大的力气,因为需要分层备教材、分层备学生、分层备教法;B班因学困生扎堆,课堂管理难度大;A班学生和科任老师的距离感十分明显,老师作业的检查督促难度加大。
其次:学生问题愈来愈额突出
学困生人数急剧增长。走班后,学困生集中到B班,原本并不熟悉的问题学生,一下子就融合到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模仿,相互标榜,相互蚕食。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了。于是,差生人数呈现井喷式增长,于是,学生的厌学情绪就像初秋的流感,一发则难以收拾。B班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自己英语不可能学好,失去学习的信心,产生厌学、弃学现象.课堂听讲失去兴趣,影响课堂秩序、作业不完成或应付完成,一副破罐子破摔的的样子。最终分层的目的没有达到,反倒助推学困生面的迅速增大,助推了两极分化的加剧,尤其对B班学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我觉得,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出发点绝对是好的,但是,的确不太适合初中学生,因为他们年龄太小,缺乏足够的定性和韧性,缺乏必要的正确与否的判断力,缺乏是非观念。
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大。A班学生无论是课堂纪律,还是课堂效率都最好的,无任何干扰的;无论是老师知识拓展的难度、广度还是深度,都是一路领先的,而且会越走越快,越走越远,能真正做到:师傅引进门,修行个人做。一切都是良性发展的。但是B班情况却恰恰相反:课堂上,问题学生相互影响,相互蚕食,学习效率越来越低;老师为维护课堂秩序,挤占了越来越多的教学时间,教学的难度、广度与深度依次下降,长此以往,两极分化无可避免的加大。从两个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可以验证,差生面在进一步增大,每班不及格的学生从最初的10名,到20名,如今已经发展到40多名。数字显示:分层教学将近一半的学生推进了学困生的深渊。
学生的浮躁心理日趋严重。由于走班,学生背着书包穿梭在不同班级之间,不同座位之间,同桌的面孔不停的变换着,也不断的要适应着不同性格的同学,甚至老师。每每走班时,上课前,教室必定一团糟,等彻底安静下来,两三分钟已经过去了。而且,对于学生的问题,老师没有办法进行课后辅导,或是批评矫正,长此以往,增加了学生的懈怠心理,浮躁心理潜移默化的滋长。
分层教学推行到今天,或许有诸多理论上的优势,但其中的弊端也已经暴露无遗。而且弊端远远多与优势,尽快放弃分层,让学生回归正常的教学环境,是我们老师的深切期望,也是学生的长远发展的需求。
党月娥
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