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认识可持续发展与GDP的关系1
如何认识可持续发展与GDP的关系
摘要:
通过对GDP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解析从而引出绿色GDP观念的诞生,绿色GDP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当前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实施还有很大困难,并且绿色GDP也有一定局限性。
关键词:
GDP;可持续发展;绿色GDP;意义;局限
正文: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它强调发展的持续性、公平性、和谐性。追求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产生的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它是衡量一地区发展情况的总要指标。
一、从GDP到可持续发展
GDP的增长或许可以显示一个国家的经济在发展,但不能确定它是否处在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中。
目前,包括联合国在内的所有组织和学者把可持续发展的释义都限定在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上,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不容忽视,已成为地球人的常识。但是,一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却有其更加重要的方面,而这个方面明显被忽视了。
这就是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在内的社会制度,因为发展还是不发展,如何发展都是由社会中的个人的行为和能力的发展程度和发展的方向决定的。如果一种社会制度限制个人的发展,或者把个人的发展引向损害社会群体的发展方向去,那么,即使有暂时的发展,比如GDP的增长,也是不能持久的,这就是“不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为什么东南亚地区,包括“四小龙"和“四小虎”等等,1
都在近半个世纪出现过高速增长,但谁也没最终成为发达国家,它们的增长是可持续的么?
即使像美国这样的国家,也存在一个是否可持续增长的问题,而通过近半年来的金融危机谁都知道,决定美国的发展是否可持续的根本原因并不在资源是否耗尽,环境是否得到保护。
中国目前的半公有制制度不是引导个人在谋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为社会创造财富,而是鼓励甚至胁迫个人想方设法在创造财富的条件下去搜刮别人的财富。公共权力的滥用和腐败,政企不分的“市场经济”,国有企业与民争利,等等都是人所共知的实例。
不用说,这种社会必定不属于“不可持续发展”那一类型,因此,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绝不仅限于在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上。
二、从GDP到绿色GDP
有人想给GDP上点颜色,于是就有了绿色GDP。
绿色GDP作为考核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的协调,维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绿色GDP的提出,实际上是发展观念的创新,是对整个社会科学协调发展的重现,再不是单方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增长。
(一)有利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目前,我国还处于工业化阶段,尚未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向相对落后,要保证GDP的高速增长,就必须以能源、材料的高耗为基础,这样就必然造成生产的高成本和资源的惊人浪费。实行“绿色GDP”的发展指标,有利于我国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到集约型的转变。
(二)有利于环境的改善
近几年来,片面的追求GDP造成环境的恶化,有的地区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使经济增长,实行绿色GDP的发展指标,可以起到遏制能源与材料的高消费、污染高排放的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保护环境。
(三)绿色GDP的局限性
GDP是为宏观经济的度量和宏观经济的经济政策制定的而设计的。从不同时期GDP的对比可以看出经济正在复苏或是衰退,国民收入和就业是增加还是减少。因为不管环境污染与否,只要有GDP的增加,环境就有保障。否则事情就有麻烦,政府就要干预,如果按绿色GDP的设计来统计,就丧失了这项功能。对GDP变化原因的分析与绿色与否无关。另外,即使有了绿色,我们也不能解决GDP的基本缺陷,例如不能表现生活的幸福感等等。
此外,技术上的难点,例如资源和环境的定价难,未进入市场交易的环境要素不受市场供求规律的影响,而且环境和资源常常会有新情况和新变化,很难像产值
统计那样按照属地原则进行估算。而且绿色GDP是一个发展方向,许多国家还未真正实现,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成熟的做法可以借鉴。
观念上的难点也很难解决,绿色GDP意味着观念上的深刻转变,意味着全新的发展观和政绩观。GDP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念,他只反映出国民经济增长总量,不统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统计国民生活的净福利,不反应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绿色GDP建立在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一旦实施绿色GDP,人们心中的发展内涵和衡量标准就变了。
(四)如何正确认识绿色GDP
第一,绿色GDP只是可持续发展指标之一,可持续发展是三个系统的持续发展,即经济、环境和社会。任何一个系统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其他系统发生变化,绿色GDP只是考虑了经济发展中环境的代价,在GDP基础上做了一些环境损失和资源消耗成本的调整。也就是说,它反映了经济与环境间的关系,但没反应经济与社会,环境与社会的影响。因此,它只是反应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之一。
第二,绿色GDP核算方法还不成熟,到目前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许多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失的代价的估价还在探索中,因此,尽管专家学者们开发出若干估价方法,但很多方法还不成熟。
第三,在建立绿色GDP核算之后,并不是取消GDP。这是因为GDP是非常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在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GDP是绿色GDP的基础,没有GDP就不可能有绿色GDP。
第四,绿色GDP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指标,正像GDP与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储蓄、国民财富等宏观经济指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一样,绿色GDP也包括相应的构成指标,也与相应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存在密切联系。因此,绿色GDP不是一个孤立的指标。
三、中国的GDP与可持续发展
近20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对这种经济增长却始终存在着争议。争议焦点之一就是中国经济的环境成本和代价问题。其中极端的观点认为,如果扣除环境和其他必须支付的社会成本,中国经济的增长几乎是微不足道的。尽管我们不认同这样的判断,但环境的恶化和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撑问题是不容回避的。十六大以来,对科学发展观的强调,特别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表明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受到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注意到环境问题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并且在90年代提出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尽管我们努力并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始终没有从粗放型经济中走出来。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一味的追求GDP的增长,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成巨大挑战。许多地方追求眼前效益和短期效益,不把
主要精力和财力放在解决薄弱环节上,致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重大水利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都得不到加强,开发扶持落后地区政策得不到落实,贫困地区面貌长期的不到改变,因此实现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四、可持续发展体现的哲学原理
第一,反映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提出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为后代人考虑,可以看出当前和长远是普遍联系的;同时可持续发展强调谋求发展的同时得注意保护环境,反映了发展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第二,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观点。从定义上看,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位的,意识是第二位的,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主观,我们应该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可持续发展强调尊重规律,在发展过程中不忘保护环境,尊重客观自然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科学的意识,是按规律办事的表现。当然,这种意识是在实践中得出的,所以也可看出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思想。
第四,事物是量质变共同作用的结果,量变引起质标,所以我们得坚持适度选择。可持续发展强调处理好当代和未来的关系、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找到其中的平衡点,这是反映了适度原则。
第五,意识具有能动性,正确的意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实践有阻碍作用。可持续发展是正确的意识,它的出现可以端正人们的价值观,也将更好的指导社会实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左家哺,田伟政。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含义及重要观点[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张书芬.可持续发展与绿色GDP[J].新东方.2004(11).[3]孙安平.再论绿色GDP[J].财经科学.2001(4).[4]王立华.实施可持续发展呼唤实施绿色GDP[J].北方经济.2004(12)
第二篇:税收增长与GDP增长关系的探讨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稳定快速增长,国家财政实力显著增强。从1994年~2007年gdp和税收对比情况看,税收增长与gdp的增长并不保持同步。大多数年份税收的增长速度超过gdp的增长速度,但也有一些年份税收的增长速度低于gdp的现价增长速度(以下简称gdp增长速度)。如1994年~1996年税收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长速度,2000年~2007年税收的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我们认为,gdp增长速度与税收增长速度不存在直接的、量的对应关系,两者不能简单地比较,影响税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作具体分析。
一、gdp的增速与各税种对应税基的增速并不存在直接的、量的对应关系
经济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基础,但影响税收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各税种对应税基的增长。由于gdp与各税种的税基增长速度不一致,gdp的增长并非在任何条件下都与税收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具体来讲,以销售额或销售量为税基的税种与gdp一般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城建税、资源税。当经济处于上升期时,gdp增长较快,这些税种的税基一般较快增长;当经济处于下行期时,gdp增速减缓,这些税种的税基的增速一般也会减缓。另外,一些税种与gdp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但相关度比较小,如企业所得税,其税基是企业的利润,与经济发展的质量密切相关,但其增速与gdp增速的关联度很小;还有一些税种与gdp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如财产税、行为税等税种,与财产的存量和行为发生的数量等密切相关,与gdp没有直接的数量对比关系。
当反映主要税种税基的经济指标(如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交通运输、金融保险、邮电通讯、建筑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房地产业等的营业收入,烟、酒、汽车、成品油等大宗消费品的销售量(额),企业利润,进出口额,证券交易额等)的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时,税收的增长速度就会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反之,税收的增长速度就会低于gdp的增长速度。
一般而言,在经济恢复增长或快速增长时期,反映税基的经济指标会快于gdp的增长。相应地,税收的增长速度也会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如1999年~2007年,国家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而采取的调控措施逐步发挥作用,经济出现恢复性增长且增速逐年加快。这一时期,主要税种税基的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从而税收增长速度也高于当期的gdp增长速度。
当经济增长放缓时,反映税基的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会低于gdp的增长速度,从而使税收的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长速度。如1994年~1996年,国家为防止经济过热而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逐步显现,经济增速逐步回落。这一时期,主要税种税基的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长速度,从而税收的增长速度也低于当期的gdp增长速度。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民经济出现减速运行态势。相应地,税收增长速度开始大幅度回落。10月份,税收开始出现10年来罕见的负增长。2009年及今后一两年,我国经济发展将面临许多挑战。从保持平稳、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我们初步判断,与2005年~2007年的经济增长相比,今后一两年,国民经济仍将处于相对低速的运行态势。主要税种的税基,如工业增加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烟、酒、汽车、成品油等消费品的销售量(额),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建筑业等的营业收入、企业利润,进口额和证券交易额等的增速,都会低于同期gdp增速。国家为保增长而采取的减税政策也将直接影响税收增长,从而会使2009年起2年到3年的税收增长和1994年~1996年一样,低于gdp增长。
二、gdp的增长结构与税收的来源结构并不直接对应
gdp由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构成,gdp增长速度是第一、二、三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而作为我国税收主体税种的流转税主要来源于第二和第三产业,来源于第一产业的税收比重较小。gdp增长结构和税收来源结构的差异造成了税收的增长与gdp的增长并不直接对应。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一般快于gdp的增长,从而造成税收的增长快于
gdp的增长。在工业增长速度下滑时,部分第二产业的增速会低于gdp增速,从而造成税收增长低于gdp增长。
三、反映经济总量的gdp增长与经济质量的变化并不同步
gdp的增长反映的是经济总量和规模的扩大,这种扩大既可以是粗放式低质量型的,也可以是集约式高质量型的。在经济总量维持稳定的情况下,当经济质量和企业效益整体提高时,与经济质量密切相关的所得税收入增速会超过gdp增速。反之,当经济质量和企业效益整体下滑时,所得税收入增长幅度会低于gdp增
长幅度,甚至可能会下降。
四、gdp与税收核算方法存在较大差异
按照支出法(投资、消费、净出口)核算的gdp,在对净出口的核算方法上和税收的核算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在支出法中计入gdp的是净出口额(出口额减去进口额),出口额在核算gdp时是增项,进口额在核算gdp时是减项。在税收统计中,进口额提供的进
口税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对总收入是增项,出口带来的出口退税对总收入却是减项。在经济繁荣时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一方面使得进口税收增加,另一方面国家在此情况下为缓解外贸顺差而实施的降低出口退税的调控措施,将使出口退税减少,从而使进出口环节税收增长进一步高于gdp增速。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衰退迹象日益明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造成进口税收下降,而国家为稳定出口而采取的提高出口退税率的措施,会造成税收的大规模减收,一降一升,使进出口环节税收增速低于gdp增速。
五、税收政策调整会对税收产生直接影响
税收政策的调整、税种的开征、停征等,直接导致税率和税基的变化,会对税收产生直接影响,但这种变化与gdp的增减是没有关系的。
六、税收征管水平的变化对税收产生直接影响
税收征管能力的增强和征管水平的提高,可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增加税收,从而提高税收的增长速度。但这种变化与gdp的增减变化同样没有任何关系。
此外,还有一些影响税收的因素与gdp并不相关。比如,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的调整会影响企业和居民收入水平,从而对所得税产生影响,而这种变化与gdp没有关系;部分累进或累退制税种以及税收与gdp的统计口径差异也会造成税收与gdp增长速度的不一致。
综上所述,税收增长速度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税收增长与gdp增长并不存在直接的、量的对应关系。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税收的增长速度可能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也可能低于gdp的增长速度。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变动性以及政府宏观政策的灵活性,税收与gdp增长不同步是必然的,税收与gdp同步增长则是人们的主观臆想。
第三篇:GDP的认识
GDP的发展史以及人们对GDP的反思
自1953年联合国发布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及其附表”以来,后历经1968年、1993年两次大的修订,SNA(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系统就成为国际最为流行的国民收入计算体系,国内生产总值(GDP)也成为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时期,纽约经济学教授西蒙-库兹涅兹应国国会议员要求,负责编制一种能反映经济全景的指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一指标终于问世,即沿用至今的国内生产总值GDP。GDP于1953年初步形成,1968年和1993年在联合国的主持下进行了两次重大的修改,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经济核算体系。近15年来,中国在GDP目标导向的强国战略下去的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这一强国战略师德中国的经济变得日益不平衡,居民收入占GDP比重过低,且不断下滑,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地区收入差距扩大是这种不平衡的集中体现。
现行的GDP核算体系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渐被世界各国所采用。当时传统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国民收入就会增加,就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并进而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与此对应,GDP作为依据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起来的国民核算体系的核心也就成为评价经济福利和衡量国民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中国也不例外,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所决定,在1992年之后,GDP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而且实际上已成为衡量各级政府政绩最硬的指标。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提高,经济学家开始认识到作为技术进步的原动力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另一方面,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出现,使得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意识到,环境也是一种资本,也是一种财富。因此,人力资本,环境资本(生态资本和自然资本)等概念开始出现经济学理论中。1995年9月,世界银行首次向全球公布了用“扩展的财富”指标作为衡量全球或区域发展的新指标,该指标由“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四大要素构成,得到了广泛的肯定,认为比较公正、客观、科学的反应了世界各地区发展的真实情况,为国家拥有的真实“财富”及其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提供了可比的统一标尺。
与此同时,一些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们,尝试将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发展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便是绿色GDP。绿色GDP是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和资源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简言之,就是要做减法,取“干货”:绿色GDP=GDP-环境成本-自然资源成本。
绿色GDP在国内外的实践
目前,有些国家已开始试行绿色GDP,如:挪威1978年就开始了资源环境的核算。重点是矿物资源、生物资源、流动性资源(水力),环境资源,还有土地、空气污染以及两类水污染物(氮和磷),为绿色GDP核算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芬兰学习挪威,也建立起了自然资源核算框架体系。其资源环境核算的内容有三项:森林资源核算,环境保护支出费用统计和空气排放调查。其中最重要的是森林资源核算;实施绿色GDP的国家还有很多,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如法国、美国等。
发展中国家中率先试行绿色GDP的是墨西哥。1990年,在联合国支持下,墨西哥将石油、各种用地、水、空气、土壤和森林列入环境经济核算范围,再将这些自然资产及其变化编制成实物指标数据,最后通过估价将各种自然资产的实物量数据转化为货币数据。这便在传统国内生产净产出(NDP)基础上,得出了石油、木材、地下水的耗减成本和土地转移引起的损失成本。然后,又进一步得出了环境退化成本。与此同时,在资本形成概念基础上还产生了两个净积累概念:经济资产净积累和环境资产净积累。这些方法,印尼、泰国、巴布
亚新几内亚等国纷纷仿效,并已开始实施。
中国对环保的重视始于1978年,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中国应制定环境保护法;1984年,中央将环保提到了“基本国策”的高度;1994年,中国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1997年,刑法增加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1999年,中国将“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写进了《宪法》。
进入21世纪,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新政绩考核制度的推行和国民经济核算改革的趋势,又为实行绿色GDP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2003年开始,我国国家统计局对全国的自然资源进行了实物核算,物流核算是绿色GDP核算的重要基础;2004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总局成立了绿色GDP联合课题小组,组织力量积极进行研究和试验;2005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浙江省、安徽省、广东省、海南省、重庆市和四川省十个省市启动了绿色GDP试点工作;2006年,全国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
但是,从国内外的总体情况看,迄今为止全世界上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绿色GDP核算模式,也没有一个国家以政府的名义发布绿色GDP结果,而我国的绿色GDP实践也尚处在探索阶段。
姓名:冀旭超
专业:物流工程
学号:113143313
第四篇: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1
摘 要: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观, 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 要求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法律等各个层面, 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 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涵义
1987 年,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 系统地阐述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因具有最概括意义而被广泛接受, 并在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认可。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挑战与变革。其内涵反映在以下5 个方面: ①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与经济的整体性。②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综合性。③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利用的高效性。④可持续发展强调体制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⑤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的公平性。
林业的定义及主要特点
林业的定义可概括为林业是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全面保护、全面利用、全面发展的经营活动, 是以森林的多功能来满足经济、社会需求,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和基础产业。
为了正确地理解林业, 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林业的特点,以掌握林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林业的主要特点有如下几点:生产周期的复杂性;劳动过程的特殊性;初期培育森林的经济依赖性;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生产经营成果的多样性;林业效益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可持续林业的含义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可持续林业的含义 综合国内外研究者已有研究成果, 可持续林业的概念可归纳为: 可持续林业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它是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 以发挥其多种功能, 从而保护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 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木质、非木质林产品和良好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需要, 又不损害未来社会满足其需要的林业。
3.2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2.1 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 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 在林业发展上, 实施科技兴林, 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2.2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 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 调整生产力布局, 淘汰落后产业, 改造传统产业, 培育新兴产业, 推动产业重组, 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品结构, 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 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 延伸产业链, 增加附加值, 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 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 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 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3.2.3 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这些年来, 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①林农结合式;②造林规模化;③造林多样化。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
(1)我国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我们目前关于林业的单行法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事实条例。在这一立法宗旨中, 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的。在总则中, 第5 条规定“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 普遍护林, 大力造林, 采育结合, 永续利用的方针。”第11 条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 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 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这些规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反映了我国法律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关注。
(2)对我国现存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已经设立的林业法律制度的完整性、严密性存在缺陷, 在立法思路、立法原则、履行程序、实现方式、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制度内容上有遗漏、空白、不明确之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补充和完善: ①重新确立林业立法思路;②立法原则的创新;③在执法方面, 一是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 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 健全管理机制, 加大管理力度。
第五篇: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引言
人类社会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将成为人类二十一世纪的主旋律,这也是人类社会经过数百年工业文明之后作出的重大抉择。我国特别需要可持续发展,因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人口基数庞大、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环境污染蔓延与自然环境恶化等如此苛刻的条件下,中国工业化进程还在小步提速,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表现出力不负荷的症状。但是,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和尖锐矛盾,又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正因为如此,在体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性文件“中国21世纪议程”中,将可持续发展分解为三个层面,即: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历史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在经济发展中产生并强化,另一方面又在经济发展中弱化,甚至消除。在漫长的农业社会时期,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敏感主要来自于自然方面的因素,经济发展对环境没有明显的影响。人类对环境灾害主要是防御和适应,经济发展处于被动地位。进入工业社会后,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城市兴起,经济增长经常导致环境变化,无节制的经济利益追求又经常导致社会资源枯竭。因此,我国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相互作用
产业革命促进了工业化进程及生产力要素的变革, 大大推动了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但是,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发展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灾难性后果,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程度变得越来越严重,传统的发展模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不计资源环境代价的经济增长显然是不可持续的,放弃发展经济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模式也不符合现阶段社会进步的现实需要。如何协调经济和资源环境,使其相互支持,促进整个系统可持续发展是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研究的课题。2.1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1)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经济活动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活动,它以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和劳动对象,能源和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是人类立足生存之本和发展进步的源泉。经济的发展是资源满足人们需求的体现,资源承载能力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要素。随着经济增长,人口持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消耗一直呈上升的趋势。由于大部分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如果继续沿袭高消耗的发展模式,资源的可采储量将不断减少,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下降,将严重危及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持续性。(2)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空间支持。环境是各种生物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是资源的载体;环境接受来自经济体生产加工过程和人类生活的废弃物,并将其净化处理,是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生产能力以及人类生活的重要保障。当经济增长过快,使得环境所接受的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超过其自净能力后,环境质量将急剧降低,影响到资源的存量水平和质量水平,导致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乃至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使生产效率、人类健康以及未来发展机会蒙受损失,反过来阻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3)经济发展是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尽管在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关系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经济体对资源的索取和对环境的排放,但同时经济体又以其物质再生产功能为资源环境的持续发展和完善提供物质和资金支持。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资源开发中去,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培育可再生资源和寻找开发非再生资源,提高资源的可开采量;也只有当经济不断发展,才能够不断提高环保投资和环境改造技术水平,提高环境承载力。可见,资源环境与经济处于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之中,只有当资源环境和经济系统之间和谐一致,协调发展,才能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能否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取决于经济体对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对污染的控制(正面影响)与经济体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负面影响)之间的角力,这两种影响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今后经济持续发展所能够依赖的资源环境基础。2.2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1)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经济活动具有两个鲜明特征:其一,它是一种与人类共生共存的活动。其二,它在本质上一种生产活动。如果说第一个特征告诉我们,开发活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那么第二个特征则一针见血地指明了经济活动所具有的生产意义。生产实质上是人类关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并直接体现为对待特定劳动对象的改造,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劳动对象更多的或全部以资源的方式存在因此,生产活动与资源有着天然的、密切的联系。也可以说,资源与经济密不可分,资源影响制约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影响资源的开发。
但是,人类对于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早期发展经济学家认为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不存在必然联系。「1」(《发展经济学》郭熙保)库兹涅茨指出经济增长不可能受到自然资源绝对缺乏所阻碍。理由是缺乏自然资源的国家可以从别国进口。如日本、瑞士、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增长的速度快,资源非常缺乏。但是美国经济学家麦多斯1972年在《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提出,“只要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正反馈回路继续产生更多的人和更高的人均资源需求,这个系统就会被推向它的极限—耗尽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2」(麦多斯《增长的极限》)可见资源对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且资源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首先,经济活动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活动,它以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和劳动对象,能源和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是人类立足生存之本和发展进步的源泉。经济的发展是资源满足人们需求的体现,资源承载能力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要素。随着经济增长,人口持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消耗一直呈上升的趋势。由于大部分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如果继续沿袭高消耗的发展模式,资源的可采储量将不断减少,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下降,将严重危及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持续性。
其次,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也有重要作用。人口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经济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没有一定的最低限度的人口,就不可能有任何经济的物质的生活,就没有人类社会分工的发展,也不会有社会经济制度及其运动。人口数量的多少,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人口数量相对经济需要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劳动资源的浪费或劳动工具的闲置,延缓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恰好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则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会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分布合理、密度适宜,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有利于各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生产的发展。
(2)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空间支持。环境是各种生物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是资源的载体;环境接受来自经济体生产加工过程和人类生活的废弃物,并将其净化处理,是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生产能力以及人类生活的重要保障。当经济增长过快,使得环境所接受的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超过其自净能力后,环境质量将急剧降低,影响到资源的存量水平和质量水平,导致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乃至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使生产效率、人类健康以及未来发展机会蒙受损失,反过来阻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对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很大影响。下面简要的论述一下这方面的关系。
第一,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会引发自然灾害,给经济带来直接的重大损失。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遵循经济的客观规律。自然规律是无情的,谁侵犯了它谁将受到它的报复。重大的洪涝灾害,雪灾旱灾等等很多都是破坏环境造成的结果。而这些灾害除了给灾区带来直接经济损失之外,毫无疑问会直接导致灾区经济受损,生产受阻,流通受阻,进而导致供需不平衡,经济的不稳定。
第二,经济的发展依赖环境能够提供的资源,同时环境容量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是大家众所周知的,经济要持续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对环境进行保护,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另一方面,环境容量对经济发展也存在很大地影响,“环境容量”是反映自然环境消纳污染物能力的指标,它是一个直接关系或者说是制约经济社会特别是工业发展的指标。国际研究表明,国家及地区的发展靠四类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加工(实物)资本和自然资本。自然资本除了自然资源以外,还包括环境容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超出环境容量,自然生态系统就会受到破坏 且难以依靠自然的力量自动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就必然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自然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要通过人工治理恢复其生态功能则将付出大于收益几
十、几百倍的代价,而有的环境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则将永远难以恢复。
第三,经济发展依赖能源,未来的经济发展尤其依赖的是新能源。而新能源的开发中清洁的无污染的生物能将占很大的部分。已经被应用于实际的微生物发酵技术给工业和能源方面带来了很大福音。未来的生物能开发中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将会起决定性作用。谁拥有好的生态,谁就拥有未来,就有经济持续的发展。未来的竞争是生命科学的竞争,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基因库,是经济增长的法宝。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环境保护,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占住有利地位。
第四,人才是21世纪最可贵的资源。而环境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疾病传播,瘟疫蔓延„..等等环境问题造成了很多人的重病和死亡。在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做保证的情况下,人才从何而来呢?人才怎么能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生产,管理和科研上呢?经济发展该指望谁呢?事实表明,环境污染不仅仅对当代产生影响也会危及后代,环境污染物质可使生物发生遗传突变和胚胎受到影响,已引起人们的注意。要发展经济我们需要人才,然而当环境污染达到这样的程度,我们连畸形儿的出生都无可奈何的时候,我们怎么去培养人才,创造人才呢?经济对于人才的需要也决定了我们必须注意环境的保护。
(3)经济发展是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尽管在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关系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经济体对资源的索取和对环境的排放,但同时经济体又以其物质再生产功能为资源环境的持续发展和完善提供物质和资金支持。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资源开发中去,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培育可再生资源和寻找开发非再生资源,提高资源的可开采量;也只有当经济不断发展,才能够不断提高环保投资和环境改造技术水平,提高环境承载力。可见,资源环境与经济处于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之中,只有当资源环境和经济系统之间和谐一致,协调发展,才能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能否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取决于经济体对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对污染的控制(正面影响)与经济体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负面影响)之间的角力,这两种影响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今后经济持续发展所能够依赖的资源环境基础。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3.1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关系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与利用,创造了灿烂的工业文明。发达国家所走的发展模式是“高耗能、高污染、高产出”的模式,虽然经济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但是发展以后所造成的环境的问题是需要花更大的代价和更多的时间来解决的。
资源个过度使用才使得环境更加恶化,具体表现为
(一)土地资源减少、质量持续下降,致使土地荒漠化、石漠化。
(二)矿物能源濒临枯竭。
(三)森林、草地被破坏。
(四)海洋资源被污染,海洋捕捞过度,一些物种灭绝。
(五)水质污染,可用水减少,城市水荒严重。
(六)空气污染。
目前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还无法解决;水资源污染与稀缺,大气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南北极冰雪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二、发展中国家资源过度使用与环境恶化的问题
资源过度利用和环境恶化已经成为整个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贫困与环境的破坏
农村环境的恶化主要原因是农村人口压力造成的农村人口的贫穷。穷人是最需要环境资源的人。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适合耕种的土地供给与人口增长对土地和粮食的需求之间产生矛盾。
(二)工业化与环境污染
发展中国家的目标与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仍在于实现工业化,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工厂排放的有害气体、污水、悬浮颗粒,污染着城市空气;乡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过程中,形成的城市“贫民窟”地区,卫生设施缺乏,无干净的饮用水,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为诱发流行病提供条件;城市生活垃圾得不到有效处理,垃圾包围着城市;现阶段还存在着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对环境污染大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处理。
三、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状况
1、水污染
(1)由于贫穷,特别是在落后农村,卫生设施差和饮水不清洁,对人的健康构成巨大危害
(2)工业扩张,有机污染物大量流入江河湖泊,使饮用水收到严重污染。在许多地区,地下水也受到污染。
2、大气污染
三个主要人为来源:能源使用、车辆排放废气和工业生产。
主要有五种:悬浮颗粒物、铅污染、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室内空气污染。在室内使用生物质燃料而产生的烟气,污染更为严重,受害最深的是女性和儿童。
3、土壤退化
(1)最明显的表现是水土流失。
(2)过量使用化肥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农药中毒也经常发生。
(3)过度砍伐森林,洪涝灾害频繁,水浇地水渍和盐碱化严重。
4、森林毁灭
森林毁灭,沙漠推进,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重要原因。
5、生物多样性丧失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结果是环境变化中最难预测的。
四、环境恶化对经济发展的危害
1、环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维持人类健康;促进生产率提高;给人类带来舒适,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2、从反面来说,环境恶化则对人类健康、生产率和舒适造成损失。
3、对人类健康损害本身不仅导致人类痛苦增加和寿命缩短,而且也降低了人力资本存量和劳动生产率。
五 全球环境问题的特点
全球环境问题虽然是各国各地环境问题的延续和发展,但它不是各国家和地区环境问题的简单加和。整体上不寻常的特点有;全球化、综合化、政治化、社会化。
1、全球性
全球性环境问题,如臭氧层耗竭、温室效应和酸雨等涉及到高空、海洋、臭氧层,其影响的时间和空间尺度远非过去一般的环境问题所能比拟,其影响范围是全球性的,对人类社会经济、人群健康、生态、环境变迁等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
2、综合化
过去,人们主要关心的环境问题是“三废”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而全球环境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一范畴,涉及到了人类生存的各个方面。因此,解决当代全球环境问题不能只寄希望于“三废”的治理,而是要将一个区域。流域、国家乃至全球作为一个完整的包括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活等在内的复杂系统来进行统一规划和综合整治,才能较好的解决环境与发展的协调问题。
3、社会化
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科学、文化等领域。所以,环境问题需要全人类,全社会共同的关注主题
4、政治化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的提高,各个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环境问题已经演化为国家安全问题的一部分,成为需要政党和政治家出来解决的政治问题。
总之,环境问题成为了需要国家通过其根本大法、国家计划和综合决策进行处理国家大事,成为了国际政治、外交、贸易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成为评价政治人物,政党政绩的重要内容,成为社会环境是否安定,政治是否开明重要标志之一。3.2资源过度使用与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
资源过度使用造成环境恶化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结果。自从有了人类的生产活动,人类就一直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现代工业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空前的物质文明,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例如,增加了对能源、原材料、中间产品的需求;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释放了噪音、电磁波;占用自然空间,减少了林地、草场、水面等。这些压力将通过环境的自我循环和消纳过程而得到缓解。但如果超过了缓解能力,就会导致环境变化;如果这些变化造成了环境质量下降,就形成环境恶化。
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环境恶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但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最为突出,并形成了“贫穷→人口增长→环境恶化→贫穷”的恶性循环。这主要是因为:(1)发展中国家对环境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至今仍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只要经济发展上去了环境问题也就自然而然的解决了。(2)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低,能源消耗以污染严重的煤炭、柴草为主;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低下,许多资源尚未充分利用就被作为废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而且,即使对污染进行了治理,但效果还是很差,甚至有些污染还根本无法治理。(3)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用于发展经济的资金本来就严重不足,用于环境防治的资金就更少了。尽管很多理由可以解释资源过度利用和环境恶化,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这些现象是由于制度安排出了问题,即经济过程中的运行机制,以及经济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和政治力量的运作,不利于环境保护。具体说,资源过度使用与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3.2.1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在环境问题上表现为市场在以社会最大利益角度配置资源方面的失灵,即市场在引导经济过程走向社会最优化方面的无能为力,从而造成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市场失灵,首先是市场建立方面的失灵。很多资源的市场不存在或没有发育起来。如空气、地下水的产权是不明确的;大片森林、大量地下矿藏,虽宣布国有,但产权实行时存在困难。产权是有效利用、保存、管理资源和对资源进行投资、资源增值的前提条件,明确的、专一的,可实行的产权,是市场机制正常发
挥作用的基本条件。由于产权的不完备,资源价格难以确定,形成事实上的零价格,因而资源被浪费、被滥用。
有些资源虽在一定意义上存在市场,比如许可使用、按量付费,但由于使用权垄断、价格偏低等问题,没有反映生产中资源耗费的机会成本,市场竞争不足,市场名存实亡,难以有效配置资源,损害了社会利益。
市场失灵,其次是现有市场的失灵。主要原因是外部性的存在:外部效果无法在成本和价格中反映,或者是减少了效用和利润,使得那些并不直接参与市场交易或有关活动的当事人的福利受到这些外部效果施加的影响。这里的外部性主要指负外部性。
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厂家,所需考虑的仅自己的、直接的私人成本,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等造成的危害所形成的环境成本,属于社会成本,不在厂家考虑范围之内。厂家受益,他人则受到危害,被迫承担成本。例如,河流上游的使用者砍伐森林污染水体,造成下游水土流失,居民生命受到威胁。下游居民则被迫承担上游居民形成的成本。外部性造成“成本转移”,使环境成本游离于市场关系之外,受益者并无改善环境的压力。
环境是典型的公共物品,由于消费中的“搭便车”现象,大家都乐于享受高质量的环境,但任何消费者都不愿意付费。另一方面,受环境恶化损害的往往不是一个人或少数人,而是很多人。这许多人集中起来,形成统一意见,去与危害方交涉,交易费用太高,甚至是不可能的。过高的交易费用,使危害方与受害方难以在市场关系下达成妥协、产生“成本置换”,结果导致市场失灵,污染、损害资源成为现实。
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环境的优化中受益,是未来的事情。未来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这些不确定性和风险既包括由于市场失灵,不能提供价格信息的不确定性,也包括资源利用的环境影响的信息的不确定性,使用者目前行为的未来结果的贴现率的不确定性以及对个人行为规范进行规定和限制的法规的不确定性。这
些不确定性使决策者注重现在利益,偏好当前的资源消费。
外部性是无意识却是有害的行为。资源的使用者的决策从个体角度看是合理的,但有时这些决策可能对社会是有害的。外部性的存在,使市场机制在调节这些资源使用时发生异常。3.2.2政策失灵
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机会和理由。当然,政府干预也需要具备两个的条件:
一、政府干预的效果必须好于市场机制的效果;
二、政府干预所得到的收益必须大于政府干预本身的成本。然而,现实中,政府并不都是负责的,当政府没有有效地把产品和资源配置给政府的服务对象,就出现了政府失灵。
政府失灵指政府干预并没有解决环境恶化问题,甚至加速了资源的减少,增加了环境成本。政府失灵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类:
1、目标偏差。纠正市场失灵很少是政府干预的唯一目标,其中的环境问题又很少是重视的中心。部门利益、社会团体利益、党派利益等的存在和冲突,往往使环境成为牺牲品。
2、政策的副作用。政府干预在其它方面是成功的,但对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例如,为促进农业发展,对化肥、农用水的补贴,可能对土壤和水资源产生不良影响,造成环境污染。为开发落后地区,积极引进资金、放宽污染限制、廉价出租出售土地、发放公共资源使用许可证,这可能引发资源过度利用、废弃物迅速增加、污染加重。
3、人们对政策作用的预期。政策作用于独立决策的个体,政策的效果取决于人们对政策的反应。比如,人们认识到随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上升,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管制手段会越来越严,经济处罚也会越来越重。在目前情况下,厂商的对策,则是加快资源利用,不采用或少采用降低污染的措施,以获取环境管制的“时间收益”。
4、政府干预的缺乏。当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时,政府却没有干预。政策措施
4.1资源环境已经实行的政策
一、主要措施
1、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在经济发展中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严格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的生产主体工程与防治污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使用)。现在,全国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都达到95%以上。
3、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使环境管理沿着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发展。
4、健全环境管理机构。从中央到省、市、县四级政府建立了环境管理机构,这些机构依法行使环境管理权力。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也建立了相应的环境管理机构,管理本行业和本企业的环境问题。
二、在环境经济政策方面,主要包括资金投入和税收优惠政策
1、企业将防治污染所需资金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2、列入国家重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项目,国家给予资金支持;城市政 府将城市维护费用于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国家征收的排污费用于污染防治。
3、国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所得税优惠:对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作为原料进行生产的,在5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
——投资方向税优惠:建设污水处理厂、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实行零税率;
——增值税优惠:对以煤矸石、粉煤灰和其他废渣为原料生产的建材产品,以及利用废液、废渣提炼黄金、白银等免征增值税;
——建筑税优惠:建设污染源治理项目,在可以申请优惠贷款的同时,该项目免交建筑税;
——关税优惠:对城市污水和造纸废水部分处理设备等实行进口商品暂定税率,享受关税优惠;
——消费税优惠:对生产、销售达到低污染排放限值标准的小轿车、越野车和小客车减征30%的消费税。
——农业特产税优惠: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而产出的农业特产收入,在10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
三、实施环境技术政策的目的在于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1、工业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
2、按照环保法律有关规定,对企业浪费能源和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限期淘汰;
3、企业在生产中应该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
环境保护产业政策强调,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促进环保产业结构优化,提高环保产品的科技含量;制定措施促进环保产业社会化、环保产业营运市场化、产品标准化等。在环境国际合作政策方面,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环境国际合作交流,强调在认真做好本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环境事务;以新的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区域和全球环境合作,加快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进程;坚持环境国际合作应该尊重国家主权,处理环境问题应兼顾各国现实的实际利益和世界的长远利益。4.3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贡献和经验
一、开展大规模生态保护工程。从1998年开始,中国大规模投入生态保护工程及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特别是前者的力度之大、影响面之广,超过之前20多年环境保护的总规模,取得了显著效果。
二、提出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相关理念。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和进入以重化工业增长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制造工厂”,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在2002年开始出现全面的资源、能源、环境的紧张状态。为了解决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新理念,并通过采取了相应的具体行动落实这些理念,从而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这些理念包括新型工业化道路(2002),科学发展观(2003),循环经济(2004)、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4),和谐社会(2005),节能减排(2006),创新型国家(2006),生态文明(2007),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2009),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0),绿色低碳发展(2011)。其中不少理念是在中国自己实践和认识基础上提出和发展的,还有一些是基于国际上的经验,并且很多理念是与世界同步的甚至领衔的。
三、制定了以“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为核心的新时期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且实现这些目标在国内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从“十一五”开始,中国制定了提高能效20%和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10%的约束性指标,并制定了综合性工作方案和重点工作,通过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一揽子综合措施予以落实。2009年,进一步将应对气候变化的内容充实到节能减排战略中,首次对国际社会承诺自愿的降低碳强度和增加森林碳汇等量化指标。在“十二五”期间,中国政府继续“十一五”的政策取向,提出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增加了非化石能源比重等约束性指标,提出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等新政策,促进中国的绿色低碳发展和转型。
四、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节能减排目标,中国政府做出了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包括制定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水法(2002),可再生能源法(2005),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修订了节约能源法(2007)、水污染防治法(2008);出台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7);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应对气候变化专门管理机构(2008);全国人大还通过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定”。这些都为落实上述措施提供了法律保障。
正因为上述这些努力,中国“十一五”期间在节能减排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突出成绩。如“十一五”期间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19.1%,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了12.5%和14.3%。可再生能源技术得到大规模应用,2010年底全国并网风电容量约3000万千瓦,年均增长94.75%(,目前风电装机规模已达世界第一。此外,我国在节能减排一些领域的技术和设备制造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洁净煤发电等)。4.4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一、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宏观管理机制与评价体系。
由于中国市场发育不全, 公民环保意识差, 加强政府的有效干预与管理对 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中国现有的管理体制是部门分管过强而统管不力, 综合效率低, 而环境资源基础的维持和可持续发展则要求建立与之相应的综合管理决策机制。这一机制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环保、土地、水利、矿产、林业、计划、科技产业部门等之间的广泛协商与合作, 尽快建立起一个多方合作、协调一致、反馈迅速的管理运行机制;二是着手建立一个新的综合组织协调机构, 如社会发展委员会。这样的权威高效的综合管理机构能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尽快通过应用研究, 修正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将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用环境资源价值的增减来修正传统意义上的统计指数和宏观评价体系, 准确反映经济流动所造成的资源和环境变化。在起步阶段, 可计算每个省的可持续收入指标(净国民生产总值减去环境资源价值减少量或加上环境资源价值增加量), 并用间的可持续收入增减来考虑各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程度。在省级应用的基础上, 再编制全国可持续收入核算体系, 以此将经济引入可持续发展轨道上来。
二、调整经济政策, 运用经济手段推进可持续发展。
经济政策调整的目标应为可持续的产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一种激励和约束机制, 鼓励可持续性产业和经济活动。具体说来: 第一, 在产业政策上, 大力发展有市场潜力又能节约资源和能源, 减少废排放的产业。如节水农业、生态农业等。促进与环境资源密切相关的能源、交通、工业、农业、林业、水产服务部门的技术改造, 对污染严重、耗费严重的产业, 严格限制其规模和布局范围。第二, 在财政与税收方面,对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的生态工程项目和产业,给予一定倾斜, 以便集中更多资金用于可持续发展建设。第三, 尽快建立起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首先要建立起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包括土地、矿产、水面、荒地、森林等。其次, 产品价格, 应尽可能反映出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直接成本和间接外部环境成本, 相应提高对生态影响较大的林木、鱼类产品价格, 使环境损失在产品价格中得以补偿。加强信贷政策的调整。由于银行商业化, 原有对环保产业及产品所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已难以实施。国家应尽快成立一些政策性银行, 负责实施对持续发展项目的信贷优惠政策;另外, 加强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由于环保信贷而造成的损失补偿。
三、加强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建设, 通过明晰产权关系, 实现资源和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 要明确土地、森林、矿产等产权主体, 并将这些主体人格化和实在化, 尤其应明确土地产权主体是村、农户还是国家, 从而避免重要资源成为共享资源而被过度利用和破坏。其次, 对一些共有资源,如: 江河、湖泊、沿海渔业等部门除了明确主体外, 还应根据社区或各区域特点, 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 维护这种共有资源的产权和持续利用。因为产权经济理论认为, 只有排他的、流动的产权才能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四、加快科技进步步伐, 促进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的非持续性, 其主要因素之一是科技水平低, 因而应加快科技进步步伐。首先, 通过技术改造, 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 使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 并减少“三废”排放。其次, 通过技术进步建立一批高新技术产业, 推进清洁生产。再次, 通过技术进步和国际合作, 使环保产业有一个质的飞跃, 把经济发展所造成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五、加强和完善法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21 世纪议程》中提出“开展对现行政策法规的全面评价, 制定可持续发展法律、政策体系, 突出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可持续发展法律、法规涉及面很广, 作为重点, 首先要把环境和资源保护项目明确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之中, 列入工业、农业、水利、资源、交通等各项产业发展目标和人口、教育、科技、卫生、居住等社会发展目标之中, 在坚持污染者付费的同时, 计划财政和有关部门应予以支持和保证。其次, 取消和调整那些助长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上的补贴, 研究“命令加控制”和“激励加市场”这两套政策的有效性并纳入法规中。再次, 要深入研究人口控制、核算体系, 国际 履约配套等问题的立法, 加快立法速度。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与环境密不可分,我们有时会统称为资源环境。资源环境的产生是由是人们自然资源到环境资源对认识的一种深化,几乎所有的自然资源都构成人类生存的环境因子。所谓的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可供人类利用的表现为各种相互独立的静态物质和能量。环境资源广义上分为自然资源环境和社会资源环境,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由此组成的。过度的开发、浪费,对资源环境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因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始积极的制定方案,力求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这就有了各国广为支持的可持续发展观念。5.1概述
5.1.1持续发展
1、基本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2、基本的原则(1)公平性原则
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代际公平性,二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三是指人与自然,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公平性。(2)可持续性原则
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3)和谐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我们能真诚地按和谐性原则行事,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4)需求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人的需求而发展人,强调人的需求而不是市场商品,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活愿望的机会。(5)高效性原则
高效性原则不仅是根据其经济生产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是人类整发展的综合和总体的高效。(6)阶跃性原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需求内容和层次将不断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本身隐含着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阶跃性过程。5.1.2循环经济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被各国的广泛接受和推行,可持续发展逐渐演变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循环经济则被视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1)基本的概念
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2)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 ①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
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目前中国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水平的3倍多;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被列为世界十三个主要贫水国之一;石油、天然气等关系国家经济和安全的大宗资源严重短缺,且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资源供给的压力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耗翻一番支撑了GDP 翻两番。到 2020 年,要实现 GDP 翻两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要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②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资源—产品—污染物达标排放”是环境保护沿袭了几十年的传统做法。“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则是将环境与经济行为科学构建成一个严密的和封闭的循环关系。在这一体系中,资源与产品之间在符合大自然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关系支配下,实现了生产废物的最大减量化、最大利用化和最大资源化。
可持续发展在世界性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发展潜力丧的背景下形成,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协调统一和谐,消除资源环境在经济增长中的“空心化现象”,使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同时具有持续发展的全球性新型发展观,它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全面拓展,使经济增长、人口控制、资源拓展、环境保护、生态改善、社会进步等和谐一致、协调同步。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发展。它不是限制发展,而是实现合理的发展。循化经济思想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求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5.1.3低碳经济(1)基本的定义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2)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①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们不能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了。如果还把GDP作为发展的全部,还以廉价资源或出口退税换取GDP;如果口袋里的钱多了,但生存的环境恶化了,空气变脏了,水变黑了,就与发展的本意背离了,就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相悖了。发展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减轻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工艺与产业流程来提高资源效率,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所共享。
② 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有一种误解认为,要发展低碳经济就要抛弃钢铁、建材等高耗能的产业,因而不能发展低碳经济。但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高碳”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也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其合理性。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强度,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③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可行措施。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性能源。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我国也没有廉价利用国际油气等“低碳”能源的条件。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④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游戏规则”制定的途径。
虽然我国工业化享有全球化、制度安排、产业结构、技术革命等后发优势,但我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不得不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利润“微笑曲线”下端。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与发达国家共同开发相关技术,还可以直接参与新的国际游戏规则的讨论和制定,以利于我国的中长期发展和长治久安。
由此可见,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不可忽视。5.2分述
5.2.1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现状分析(1)人口资源问题突出
① 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② 人口地域分布不均,人口密度差异大 ③ 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城市化在加快 ④ 老龄人口增多,男女性别比偏高(2)水资源困境
① 水资源数量有限,且污染严重
地球表面71%的面积被水所覆盖,总储水量约为13.86亿立方米。但在这个巨大的水体中,96.54%水储存于海洋中。在所有水体中97.5%水量为咸水,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且主要分布在冰川与永久积雪中。如果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能力,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雪储量,人们容易得到的淡水资源只有地球总水量的0.01%。② 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以及城市化带来的用水量迅速增加,使得缺水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
因为人口的增长世界各地人均可享用的水资源量下降,欧洲从4000立方米下降至3100立方米,亚洲从5100立方米下降至3300立方米。在20世纪初,水资源主要被用于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只占总水量的12%。但整个20世纪,全球用水总量每年以3~5%的速度增加,约20年增长一倍。特别是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增长迅猛,1950年已经占总用水量的22.7%,1985年增加到34.6%,到2000年,总用水量达到6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径流量的15%。最近40年来,全世界工业用水增加了40倍,而农业用水只增加了2倍。③ 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成各地水资源丰欠不一,部分地区人口发展甚至生存面临困难 ④ 水资源污染严重,导致水质型缺水
2003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三届世界水论坛会议指出,目前全世界有半数的国家和地区缺乏饮用水,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目前已有70%,即17亿人喝不上清洁的水;每年有500万人,其中包括200万儿童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在中国,已有近1/4的河流、河段因污染而达不到灌溉用水的标准了。有人形容北方河道“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在南方一些降水丰沛、水网密集的地区,则出现了因水体污染而有水不能用的水质型缺水现象。(3)耕地资源困境
① 人口增加导致人均耕地资源下降,人地关系日益紧张。一方面是人口迅速增加,另外一方面是可供开发的耕地资源数量有限和开发成本加大,导致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在一些耕地资源稀缺的国家和地区,人均耕地提供的食物已经不足以承载其人口容量了。② 耕地资源被转变为非农业用地趋势明显。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业用地由于比较利益的落差而被转化为工业和商业用地,加剧了人地之间业已紧张的关系。
③ 现有耕地资源不断被破坏,承载能力下降。主要原因有:一是水土流失严重。滥垦、滥伐、广种薄收、刀耕火种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加剧了水土流失过程;二是土壤荒漠化态势逼人。联合国估计,现在每年沙化得耕地仍多达600万公顷;三是土地盐渍化危害巨大。每年有150万公顷农田因盐渍化降低了生产力;四是土壤退化现象广泛发生。“三废”引起的土地污染和土壤理化性质恶化等土地退化现象日益普遍。全球土地退化和破坏的速度在每年1000-1500万公顷之间。
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保证自然生态的平衡
生物圈是由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部分及光、热、水、土、气等非生物部分所组成的一个自然综合体系。每一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一个自然生态平衡的总体。人类开发利用其中任一资源就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其它资源,打破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如果其中一个生态系统受到外界的干扰,超过它本身自动调节的能力,最终会导致整个生态平衡的破坏。随着现代生产的发展,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的急剧增加,就更需要针对子各种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因地制宜,适时适量,合理地开发利用,以保持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相对稳定。
(2)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与资源的再生增殖和换代补给相适应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再生增殖,利用和补给,在客观上有一个平衡关系,亦即有一个客观规律,如果违背这一规律,就会发生难以预料的后果。对资源要实现多目标开发和综合利用
对资源的多目标开发和综合利用,是现代化生产中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必然途径。这不仅是自愿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而且现代化生产的发展,在客观上提出了需要,在技术上提供了可能。例如,许多河流的开发利用,涉及到灌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渔业等各方面的问题,只有到现代化生产高度发展以后,才提出了对河流多目标开发和综合利用的迫切需要,也只有到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后,才能够使这些需要与可能逐步变成现实。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需要从发展国民经济的总体利益出发,全面考虑,合理规划,有计划地安排自然资源的多目标开发和综合利用,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3)开发利用要注意开源和节流
在自然界,自然资源是丰富多样的,但不是无限的,尽管有些自然资源可以说是无限的,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人类能够利用的部分也是有限的。目前已有不少资源短缺,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途径,就是开源和节流同时并举、互相结合。一方面提倡节约,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现有已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的经济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增加生产,进一步提高现有已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的产量,并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开发利用新的自然资源,来满足现代化生产发展的需要。
开发利用要做到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
(4)为了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就需要保护、发展自然资源。
对已经开发利用或待开发利用的资源,要采取保护性的措施,即在开发利用时要考虑保护,在保护条件下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许多自然资源的存在和再生,离不开适宜的生态环境,因此必须把保护自然资源与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紧密地结合起来,既保护资源,又保护环境、改善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充分而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5.2.2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现状分析
环境问题是指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破坏以及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而引起的“三废”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世界环境从区域性、小范围的环境污染扩展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从少数工业城市扩展为全球,包括城市和乡村。环境问题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从第一世界扩展到第三世界,成为全世界所有人共同面临的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一方面发达国家在工业升级的过程中把淘汰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向第三世界输出垃圾;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自身工业化的发展,以及由于贫穷和债务迫使他们过度开发自己的环境资源,其环境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损害,不少地方已经出现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的恶性循环,这样就使全球环境朝不断恶化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如下:
(1)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
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生活、工业及汽车尾气的排放,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剧增是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据统计,1996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将近239亿吨,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资料显示,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一直处于增加状态之中。除此之外,城市生活垃圾所带来的空气污染也不可忽视,垃圾处理场受利益的驱动,为降低处理成本,往往不采取有成本的环保措施来处理生活垃圾,由此导致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水污染。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大量的废水挟带着有机污染物、氮磷等营养性污染物,以及很多难降解的有机物倾倒入江河湖海,造成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南海域石油类污染较重,近海的富营养化趋势严重,赤潮发生频率不断上升,淡水湖泊富营养污染严重,其中藻类疯长,水色发绿、发臭,如2007年震惊全国的无锡太湖蓝藻水污染事件,造成无锡市整个城市市民的饮水危机。
(2)森林锐减
工业化以来,森林遭到过度砍伐,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地球上每分钟就有2000平方米森林被毁掉。自1950年以来,全世界森林已损失了一半。其中我国黄土高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前的5%发展成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每立方米的黄河水中竟含有泥沙37千克,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水。由于泥沙淤积,黄河变成高高在上的“悬河”。
(3)耕地减少
土地荒漠化严重。据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2100万公顷的农田由于沙漠化而变得完全无用或近于无用。全球有100多个国家,9亿多人口和25%的陆地受到荒漠化威胁。
(4)酸雨严重、臭氧层空洞增大,水资源危机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酸雨四处扩张,愈演愈烈,危害着陆地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材料和人的健康。近年来,作为地球上生命保护屏障的臭氧层变薄,甚至出现空洞。
(5)物种灭绝速度惊人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导致物种的灭绝速度达到令人惊骇的程度。据研究,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2000年来,约有110多种兽类和130种鸟类灭绝。在短短的25年间,包括哺乳动物、鸟类、鱼类、两栖类在内的淡水动物数量减少了45%,海水动物的数量则减少了35%左右。
总之,从目前环境问题的现状可知,原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严重破坏了我们未来的生存环境,并且带来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1)经济活动的盲目扩大,城市化和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最为严重 ① 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随着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都在迅速的往前推进,带来人口和工厂企业的集中。而大工业生产以及工厂门类和数量的增多,居民使用燃料、工厂采用化工产品排放的大量烟尘,极大地改变了大气的组成。据分析城市大气污染物中烟尘最为突出,而且在排放烟尘的同时,还夹杂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氯等废气的排放。
② 城市化和工业化对水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增加了房屋和道路等不透水面积和排水工程,从而减少了渗透,增加了流速,地下水得不到地表水的补充,破坏了自然界的水分循环,导致地球表面总体供水紧张。并且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直接流入江、河、湖、海或渗入地表都会对水体产生影响,危害人们健康。城市中的生活用水,尤其是各种洗涤剂、洗衣粉、浴液、洁厕液等的大量使用,使城市废水中的化学成分和有毒物质的比例上升,再加上一些城市对污水处理和排放不当,使水污染更加严重。③ 城市化和工业化对水生物环境的影响。城市化严重地破坏了生物环境,改变了生产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使生产者有机体与消费者有机体的比例出现失调。房屋密集,街道交错,到处是水泥建筑和马路,阻断了生物群体之间的通道,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同时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原生态,使一些适应性差的生物被现实环境所淘汰。
④ 城市化和工业化所带来的噪声污染。城市人口集中,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商业经济、交通运输等活动都产生的噪声,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2)人口的急剧增长是环境恶化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人口问题,西方学者称为“人口爆炸”,是指人口增长与环境承载能力之间存在着矛盾。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了60亿,而亚、非、拉等许多发展中国家新增人口占世界人口增长的90%。这些地区多属于人口素质低、资源开发状况差、经济贫困的国家,是世界人类与环境矛盾较突出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现在世界城市人口已超过了3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0%以上。大城市、特大城市发展较快。世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从1980年的243个增加到2001年的390个。因此,人口的急剧增长所带来的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导致城市环境自净能力降低,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3)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地膜造成环境污染加剧
首先,氮、磷、钾等化学肥料,比传统农家有机肥含量纯度高,作物吸收快,能迅速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是大量施用化肥的负面作用日益突显出来,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质量下降,更严重的是造成水质污染,化肥含量高的农田用水特别是稻田用水排入河湖,导致鱼、虾、蟹等水生动物减少直到灭绝。
其次,农药污染近年来也逐年加重。菜农、果农为了追求高产量大量喷洒农药。其喷洒农药的过程中对实施者本人造成了皮肤的污染;长期过量对粮作物施用农药,使害虫产生很强的抗药免疫性,还将导致农药的更严重的过量施用,如此恶性循环,使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量加大,长期食用这种过量使用农药的瓜果蔬菜,对人体的健康严重有害。
最后,地膜覆盖和各种暖房生产的出现,有效提高了蔬菜、水果的单位面积产量,冲破了季节性和地区性的生产限制,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实惠。但是据科学资料显示,现在使用的这类塑料薄膜,埋在土壤中200年也不会腐烂,塑料大棚之类的使用和不恰当的废旧处理,已经形成了“白色污染”,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通过对环境问题的现状及成因的分析可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因此,我们必须采用正确的对策来面对今天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就是一种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危害的发展政策。5.2.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一、加强城市规划,使城市布局合理,通过城市土地价格机制,控制城市规模的恶性膨胀
城市的布局涉及到自然、经济、技术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必须统筹规划,综合平衡。首先,城市的布局要考虑地形、气象、水文等对环境的影响。城市工业严重污染区,一定要布置在下风向。城市的工业布局还要密切注意河流的走向、流量、泥沙流动规律和河流的自净能力。其次,城市内部布局也应有利于保护环境。多中心的格局、放射壮布局,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对城市土地实行有偿使用,以地租地价来调节土地需求,就可以使城市既具有凝聚力,又具有排斥力。有偿使用土地,可以杜绝多占地、占地不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土地需求膨胀与供求短缺的矛盾,使城市经济的运行基本建立在城市土地存量上,减少了盲目向外扩张。
二、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人口素质提高,从而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鼓励控制生育,调整人口年龄结构和地区分布。对于少生优生者给予良好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使其没有后顾之忧。同时通过普及高等教育大力提高人口质量,提高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生产力布局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行以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环境管理
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实施制度创新,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由粗放式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变,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把资源转化为产品。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控制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的外部性。我们可利用经济政策,通过市场机制,把由于物质利用不一致造成的经济外部性内化到各级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中。通过事后增加治理成本的方法来削减污染,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既能有效地约束污染者的排污行为,确保“污染者负担”,又能为政府进行环境集中治理筹集资金,或将资金用于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等,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是解决污染的根本思路。保护环境的经济手段,主要有环境费、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等。
四、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同时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把环保产业列为优先发展领域,依据生态经济学理论,用生态工艺代替传统工艺,具体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设计,保持环境系统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的延续,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在全民中开展环保知识的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树立“保护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思想,破除“产品高价,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观念,使企业树立“清洁生产观”,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
参 考 文 献
[1] 魏一鸣、曾嵘.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规划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02).[2] 张正勇、刘琳、唐湘玲、徐丽萍.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07).[3] 刘小林.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7,(01).[4] 杨静、孙文生.河北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21).[5] 齐晓娟、童玉芬.中国西北地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状况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2).[6] 张璞、潘新华.对陕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科学.经济.社会, 1997,(02).[7]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作者申玉茗 方创林 毛汉英
[8]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环境室内 作者 张燕文 [9] 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10]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6中国可 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 友好型社会.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1]徐华清等.中国能源环境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