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块破砖头的故事
三块破砖头的故事
四川省平昌县喜神中学蒲德芳
一天,我正伏案疾书,忽听门外有学生嘀咕声,似乎想进来又不敢进来。我想,这正是锻炼他们勇气与胆量的时候,就假装不知道,继续工作。
终于,一个学生壮起胆子呼了声:“报告!”我一看,正是昨天受到严厉惩罚的那三个班干部,挨挨挤挤进来,半天不开腔。
我刚接手的这个班有个特点,男生学习不错,但个个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女生学习不如男生,但上进心强,也很自尊。一次自习课上,学生集体轰闹,男生更是个个闹翻了天。我惩处了一批男生,包括这三名班干部在内,罚他们扫地一周。周末值周老师在评比时,扣了我班的清洁分。事后我追究责任,对他们三位则加倍处罚。他们问原因,我说:“因为你们是班委干部!”他们当时很不服气。
看着他们沉默不语,我接过他们的话头,笑着问道:“有什么好消息要报告呀?”终于,班长程新开口了:“蒲老师,听说今天是您的生日,这是我们送给您的生日礼物,请您收下。”“生日?”其实我的生日还早着呢,“你们听谁说的?”他们说是同学们说的。我本想说,你们还是消费者,就不要花钱了,况且今天并不是我的生日,就把礼物退回吧。但看到程新手里托着一个方便袋,很尴尬的样子,又一想,都已经买来了,也代表同学们的一片心意,权且收下吧。于是我将错就错:“好,我收下了,谢谢你们啰!”
刚把礼物交到我手上,他们三个就一溜烟跑了,连招呼都没打一个。我提在手里,感觉有问题,红色方便袋皱巴巴的,里边东西不多,却沉甸甸的。放到桌上,我听到了清脆的响声,里面是石头!我的心一片冰凉。“出道”十多年来,这还是我第一次收到如此特殊的“礼物”。我没有心思打开袋子证实一下,又准备伏案疾书。
这时有几个女生进来了,她们关切地问:“蒲老师,您知道程新三个给您送的什么礼物吗?”我平静地说:“知道,是石头。”“那您知道他们给您送烂砖的意思吗?”我实属不知,便问:“你们说说看。”她们说:“程新说,他们是几个‘烂官’,送您几块烂砖,意思是‘还砖’(换官),他们不想当干部了。”
哦,原来如此。她们几个见我很平静,放心地去了。
我这才细看“礼物”,原来是三块破砖头,还附有一张纸条:“蒲老师:听说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等三人特地送上礼物表示祝贺,望蒲老师了却我等心愿。”末尾署名为:“班长、生活委员、体育委员。”
我该怎么办?怎样做才是最佳的选择?
我感到那三位同学在看着我,全班同学在看着我。他们还将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和老师,讲给家长和亲友。我感到全校的同学和老师都在看着我,全体家长和人民在看着我。我的一举一动,关系重大,影响深远!
下午有课,我到教室里去,原打算若无其事地上课,因为我还没想好怎么处理。但同学们目光齐刷刷地望着我,表情怪怪的,我知道无法回避了,微微一笑:“刚才几个同学为祝贺我生日快乐,特地送了礼物给我。我提过来一掂量,沉甸甸的,心情非激动!”同学们忍不住笑了,课堂一下子活跃了。我接着说:“闲话少说,课归正传,下边我们学习„„”
这只是个缓兵之计。
这天晚上,我辗转反侧,思考着,怎样处理这个事情。
毫无疑问,“送砖”事件主谋是班长程新。该生性格开朗,爱耍小聪明,狂妄自大,但学习成绩好,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看不起开学初大家推荐的临时班长任鹏,时常故意作对,口出狂言。一个月后,在班委正式选举中,他被任命为班长。可才过了几天,他就干不下去了,多次请求辞职,我未予批准。后来他变为消极怠工,直到频频犯错。这次他把自己的小聪明,发展一个新的高度了。处理此次事件的关键,是要让这个狂妄之徒,彻底认输,口服心服。
事不宜迟,次日早自习,我决定改为班会课。
我就从那三块破砖头谈起:“同学们,收到程新等同学送来的沉甸甸的生日礼物,我真的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同学们笑了。
我接着说:“其实呢,昨天并不是我的生日,我的生日还早呢。那礼物呢,其实是几块破砖头!” 同学们沉默了。
“他们还附了一封信:‘望蒲老师了却我等心愿。’”
听到“我等”二字,同学们又笑了。
“署名是‘班长、生活委员、体育委员’,原来他们是以干部身份写的信、送的礼。他们的心愿是,请求我撤去他们的干部职务。”
教室里静了下来。
然后,我高声问道:“同学们说说看,蒲老师有没有这个权力?”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有!”
我微微一笑:“感谢同学们的厚爱,你们抬举我了,其实,我并没有这个权力!”
看着同学们一脸疑惑,我解释道:“因为这届班委是经过同学们投票选举的,我怎么能够随意撤换强奸民意呢!”
同学们交头接耳,连连点头。
“你们三位是高看蒲老师了!不过,”我话锋一转,“既然他们三位不愿为班级做事,不愿为大家服务了,我们也不应强人所难。孔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我提议,免去他们三位的职务。我们现在就举手表决,可以吗?”
大家都说好。于是,我们就以举手表决的方式,依规定程序免去了他们的职务。都是全票通过,他们三个自己也举了手。
于是我又说:“同学们,班委干部并不是什么‘官官’,实际是为班级做事为大家服务的。当班干部是极其光荣极有意义的事,这是眼中热爱集体乐于助人的表现。同时,在当好干部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成长,是很自豪很荣幸的事。愿意当干部,说明你心中有他人有集体;能够当上干部,说明你有威信有能力。所以我一再强调:班上最优秀的人才并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人,而是优秀的班干部。所以,同学们要勇于进取,力争上游,争取机会当上班干部,群策群力,千方百计当好班干部。”
同学们若有所思。
于是,我提到了这三个人:“而刚才的三位同学呢?他们辜负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和期望,一遇到点困难,一受了点委屈,就不愿为大家服务了,就不愿为班级做事了,就不愿当干部了。这是不负责任不讲信用的体现,也是没有办法没有能力的体现。”
那三个同学低下头去。
“程新还看不起任鹏同学。我看别人只是考试分数不如你,其实任鹏比你有能力。人家任鹏当了一个多月的班长,没有出任何问题。你呢,不到一周就要打退堂鼓,如今不到二十天,你就带头违犯班纪班规,还耍辞职的花招。这不是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的结果吗?千万不要以为学习成绩好,就是一切都好,把尾巴翘到天上去了。我们今天需要重新认识你了!”
我的话说得很重,程新羞得无地自容。另两位同学悄悄看了他一眼。
我提高声音说:“我们也要重新认识任鹏同学!是的,他的学习是差了点,但是他有为大家服务为班级出力的热情,也有这个能力。我们应向他致敬。我们现在提倡素质教育,这才是最重要的素质!我提议,欢迎任鹏同学回来当我们的班长,带领我们走进奥运年。现在就举手表决,好不好?”
“好!”同学们欢呼,鼓掌。
于是任鹏同学获得全体同学的支持,显得非常激动。要知道,在小学阶段,他可是老师眼中的差生,做梦都没有想到能当上干部,而且还是班长啊!随后另两位班干部也重新选举产生了。班委问题就此解决。
接下来,便是“送礼”的问题了。
我请同学们大胆发言:程新等人谎称老师生日,将砖头作为“礼物”送给老师,这种做法是否妥当?
多数同学认为不妥,这是欺骗老师,不敬师长的表现。不过也有几个同学认为他们的做法并无不妥,因为他们并没有别的意思,表面上“送砖”,实际上是表达“换官”(辞职)的意思。
要以理服人。我说:“是的,我相信这三位同学的想法很单纯,只是想表达不愿当干部的意思,决没有愚弄老师,侮辱老师的意思。”
同学们都点头称是。
“但是,你们想过这个做法所造成的客观后果吗?实际上就是不敬师长、目无师长、愚弄甚至侮辱老师!这个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同学们,我们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啊!
“首先,谎称老师的生日,这就不对了。生日对一个人来说,相当重要,岂容你随意更改?其次,说是‘礼物’,实则为砖头,这难道不是公然欺骗、愚弄、侮辱老师吗?第三,就算我相信你们动机单纯,别无他意,但此事传扬开去,那影响就是极其恶劣的!人人都会说,某班的学生真的很疯狂,把石头当礼物送老师。人们又会想到,也许这个老师很贪财,引起了公愤,学生就用这个办法去讽刺他吧。人们更会想到,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学生竟敢侮辱班主任,对其他老师、其他人,那又不知会怎么样哦。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还了得!”
同学们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教室里的空气像是凝固了。
“同学们,你们的想法是很单纯的,但是你们造成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甚至是很恶劣的。这一方面表现了你们年幼无知太幼稚太糊涂,另一方面又暴露出你们娇生惯养太自私太狭隘,只图一时高兴,不顾他人感受。更严重的是,这更是你们不敬师长缺乏教养的表现。古人说,天地君亲师。又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你们呢?对班主任老师都是如此,简直让人不敢再往下想。同学们,设身处地地想想,让人寒心啊!”
我越说越激动:“同学们,我们中国不是缺少有才能的人,而是缺少有德行的人哪。刘招华、李洪志、赖昌星、陈良宇„„难道他们没有才能吗?可是,他们为人民做了什么呢?他们无德、丧德啊。我们到学校里来,首先要学会做人,其次才是学习。我们要遵守校纪班规,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守国家法律,真正做到毛主席所说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因此,程新等人犯的错误是非常严重的,是不可饶恕的,必须给予严厉的惩罚。我们要打击这些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使他们记住这个教训,学会尊重他人,与人为善,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同学们同意我的看法,支持我的决定,不但要免去程新三人的职务,还要他们立功补过,负责教室清洁卫生,直到期末。
这次临时班会课,让每个同学都受到了教育,我也受到了教育。
实际上,事后不久,我就分别收到了三位同学的道歉书,他们也以实际行动改正了自己的毛病。到第二年春季,程新同学被评为班上“最受欢迎的人”,重新回到了班长的位置上。而任鹏呢,则被同学们任命为纪律委员。
这就是三块破砖头的故事。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二十日
第二篇:砖头的故事作文
砖头的故事作文
一座城市里,有一栋古老的房子。
因为它太陈旧了,除了潦倒不堪的流浪者,没有人愿意住在这地方。这栋古老的房子是用许多的砖头拼凑而成的。其中一块砖头总觉得自己没地位,便埋怨道:凭什么我这么没地位!要知道,我可是最漂亮的砖头啊!那些工人把我安在这样一个没出息的集体里,根本就是‘大材小用’嘛!
几年过去了。
但在这几年时间内,砖头全都沉迷于遐想之中,想象着某一天自己也能成为一样高贵的东西。
有一天,砖和同伴所组成的集体—房子真的被拆掉了。去拆的过程中,砖头就吓得直哆嗦,这都是因为那些锋利的铁耙子在那水泥缝儿里砰砰作响的缘故。等到那块砖被扔到卡车上时,它的心情是多么的兴奋和紧张啊!
这时,砖听见一个男子问:送到那个猪圈呀?另一个回答:城东猪圈。砖头听了,马上反应过来:猪圈?不就是那个又脏又臭的地方啊。我去哪里干嘛?我真是吃亏了。
砖头十分伤心。它默默的等了七年之久,没想到结果使这样!砖头对自己说:放弃吧,我不去那肮脏的地方。于是它便跳下了车,滚到路边,成了一块普通的石头。
从此,砖头身边再也没有集体的温暖,它感到非常的无助。小孩把它踢来踢去,汽车从它身子碾过。最后,它残破的身躯被一群淘气的孩子踢到一座房子的墙角,慢慢地腐烂。它懊恼地叫道:啊!过去了!过去了!一切好时光只是往事了!砖头就这样费尽最后的力气叫着。它就这样喊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身子腐烂。
作文点评:
简练到位的文字,深刻的哲理,近乎白描的描写手法,本文如同《安徒生童话》里那篇《瓶子的故事》一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篇:三块银元背后的故事
1941年3月,中共地下党员、民生公司物产部工作人员肖林奉中共川东特委书记廖志高的指示,来到了红岩村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办事处处长钱之光接待了他,要他住在红岩村,等待第二天周恩来有重要的工作任务向他交代。到底是什么样的工作任务,需要周恩来当面交代呢?
1月21日,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原主任厉华向重庆日报记者讲述了“三块银元”的故事。
听党安排,“下海”经商
故事的主人翁就是肖林,他的妻子叫王敏卿。1939年,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为了解决工作经费问题,决定建立党的“第三战线”,也就是经济战线。
于是便出现了文中开头一幕。周恩来向肖林宣布了南方局党委的决定:肖林从现在开始从事经商活动,组织关系归钱之光单线联系。周恩来向肖林交代:“这种经济活动,有公开的一面,同一般工商业者一样,合理合法,正当经营;又有秘密的一面,资金来源和资金用途,是不公开的。做生意就是要赚钱,不要怕别人说你唯利是图。你赚的钱不是为个人私利,而是为了党的事业。”
周恩来还叮嘱肖林:“党在哪些地方要用钱,事先很难预料,所以只能定个原则:什么时候要,就什么时候给;要多少,就给多少。即使不够,也要想方设法凑足,决不能误事。此项秘密工作,党内由钱之光负责指挥,社会上由你和妻子王敏卿专职经营。”
1941年4月,一家经营土纱、食糖、植物油等土特产商品的恒源字号商行在江津县城开张,肖林出任经理。不久,恒源字号重庆分号成立,随后恒源字号又在宜昌附近的三斗坪设办事处,收购土特产品。到了1944年,恒源字号商行扩大发展为大生公司,经营业务又增加了五金、木材、西药等种类。
从1941年4月到1946年5月,只要南方局钱之光下达指令,需要提钱,肖林夫妇总是绝对地保证满足。
地下党的秘密金库
抗战胜利后,钱之光向肖林传达了周恩来的新指示:“形势虽有变化,但地下经济工作的原则不变,仍然是随时需要,随时支付。”钱之光告诉肖林:立即将公司全部业务转到上海,扩大业务范围。
1946年5月初,根据周恩来和钱之光的指示,肖林开始把自己的业务逐步向上海转移,成立了华益贸易公司,并在青岛、徐州、蚌埠等地设立了公司的分支机构。
当时,山东解放区缴获了大量黄金、美钞和法币,于是肖林将黄金、美钞和法币装入盛花生油的油桶内,秘密运到上海。美钞供华益贸易公司开展业务活动使用,法币由肖林转交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而黄金则由肖林全部改铸成上海通行的十两金条,交给了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1947年3月,中共代表团从上海撤退时,3000多两黄金由身兼财务委员会书记的董必武和办事处成员每人套上马甲或腰袋,内装金条若干,随身带走。
华益贸易公司被称为“地下党的秘密金库”。这些钱,有的用于烈士的家属安抚,有的用于生活困难的党员家庭补助,有的用于处境窘迫的知名人士的照顾,更多的则是交给了党组织。
党的财产一分也不能挪用
肖林共为党筹措了多少经费,并没有明确统计。厉华称,华益等宣告撤销时,共计向中共中央上交的资金约合黄金12万两,其他固定资产折价1000多万美元。
肖林和王敏卿常说:“我们什么样的钱没见过?那时候,常把装着金条的小盒子存放在家里。但那都是党的财产,一分一厘也不能挪用的。我们是在为党挣钱。”与金钱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肖林、王敏卿夫妇,最后还将自己留作纪念的三块银元捐给了重庆博物馆。
肖林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什么是“忠诚干净担当”。厉华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就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尽职尽责、尽心竭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贡献。
第四篇:读《三块钢板的故事》有感
读《三块钢板的故事》有感
——细节决定成败
在许多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里,都蕴含着让人再三反思的东西。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第一块钢板是传奇,机智的飞行员用一块钢板挽救了自己的生命。第二块钢板是教训,是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教训。第三块钢板是升华,科学的方法挽救了数以万计人的生命。然三块钢板给我的最终感受是细节的重要性。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乏想要做大事的人,然把事情细节化,具体化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其实,很多人做事失败,并非败在智商或者其他某些方面,败就败在细节上。任何事均是由细节构成,不注重细节,难以成功。
“铁钉缺,马蹄裂;马蹄裂,战马蹶;战马蹶,骑士跌;骑士跌,军团削;军团削,战士折;战士折,帝国灭”。其实这是发生在英国查理三世的故事。查理准备与里奇蒙德决一死战,查理让一个马夫去给自己的战马钉马掌,铁匠钉到第四个马掌时,差一个钉子,铁匠便偷偷敷衍了事,不久,查理和对方交上了火,大战中忽然一只马掌掉了,国王被掀翻在地,王国随之易主。百分之一的错误导致了百分之百的失败,一钉损一马,一马失社稷,听,一个远去的王朝在风中的悲鸣——细节决定兴亡。
2003年1月16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升空80秒后发生爆炸,飞机上的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全世界一片震惊。美国宇航局负责航天飞机计划的官员罗恩迪特莫尔被迫辞职。事后的调查结果表明,造成这一灾难的凶手竟是一块脱落的泡沫。可见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细节甚至可以将全局毁于一旦。
德国某著名理工学院的学生,都有一枚刚制纪念章。因为该学院曾有个毕业生设计了一座大桥,由于微小的疏忽,大桥在刚建成不久便倒塌了,造成了很多人死亡。学院为了使学生永远记住这个教训,就用这桥的废钢制成纪念章,人各
一枚。
历史上有数不清的细节决定成败的案例,因为某些细节,江山易主,百姓陷入战乱,家散人亡,这都是血淋淋的教训。然,当今社会有很多人依旧我素我行,不注重细节,自己受到伤害是典型的自作孽不可活,罪不可恕的是连累他人。也有很多人即便知道细节的重要性,偏偏逆其道而行,最后导致害人又害己。
德国企业就是凭着一丝不苟、精细严谨的做事风格,成就了一大批世界级企业巨头,打造了“德国制造”这个产品品质保证代名词的国家品牌。而“中国制造”却是有着和“德国制造”相反的含义。故我认为,对于中国人来说,如果更加注重细节,便更容易走向成功之路。
世间并非缺乏做事的人,缺乏的是把事做细的人。“细节决定成败”,只要你用心,用心去寻找细节,并把细节做好,成功将在你不远的前方。
第五篇:三块宝石美文
传说,在云梦大泽里有三块宝石,第一块能让人生活幸福,第二块能让人光彩夺目,第三块能让人无所不有。
一个青年,他不想过平庸的生活,便不顾亲朋好友的劝阻,踏上了寻宝之路。凭着热情和执著,他来到了云梦大泽。
果然,他看到了第一块宝石。远远地,那宝石正若隐若现地闪烁着美丽的光泽,似乎在向他发出盛情的邀请。青年不顾疲惫,趟着泥水向宝石奔去。刚走了几步,他就清楚了这一“路”将有多么艰难。原来,那大泽的泥水虽然不深,但踩下去不是尖利的碎石,就是断枝残根,这些东西划割着他的脚掌和小腿,使他伤痕累累。有几次,他几乎要放弃了,但一想到幸福的生活,他便咬着牙坚持了下来。最后,他终于把第一块宝石捧在了手里。那一刻,他感到无比的幸福。之后,他小心翼翼地把宝石藏在了衣服的最里层,生怕丢掉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这时,亲人、朋友、同事……所有的人都对他另眼相待,青年的心里逐渐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他发现自己的形象好像突然高大了许多。
青年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于是,他向第二块宝石之地开始进发。说也奇怪,这时脚下踩着的已不是断枝碎石,而是松软的泥巴,尽管双脚从泥巴里拔出来的时候似乎要花很大的力气,但踩下去的感觉却很舒服:软软的,暖暖的,令人飘飘欲仙。青年高兴极了,他把步子放慢,尽情地享受这种令人陶醉的感觉。就在这种良好的自我感觉中,他拿到了第二块宝石。他发现,这宝石要比第一块大得多,重得多,也亮得多,真是光彩夺目,熠熠生辉。青年折服于它的魅力,把它牢牢地绑在自己的头顶。这样,所有的人都向他投来羡慕的目光。果然,此后的生活,青年的周围满是鲜花和掌声。
这时,青年决心要把第三块宝石弄到手。一路上,他发现,自己的双腿已经慢慢陷进了泥里,每迈一步都很吃力。而且,越往前走,陷得越深,先是齐腰,接着是齐胸,就在他接近第三块宝石的时候,泥水已经淹没了他的双肩。此时,他呼吸困难,而且,头顶上的第二块宝石正使劲地往下压着他,他的心里忽然涌出一种莫名的恐惧。他转回身看着已经遥远的岸边,再看看近在咫尺的第三块宝石——那宝石正向他闪着迷离的光彩。一是眼前宝石,一是遥远彼岸,犹豫了一下,他决心赌一把。于是,他把身子向着那宝石倾去,并且,他抓住了那块宝石。“我成功啦!”他大喊了一声,紧接着,他脚下一蹬,兴奋地扬起双臂。这时,他突然感觉自己的双脚悬空了——他蹬穿了淤泥下面的无底洞。他害怕了,挣扎着,喊叫着,但一切已无济于事,他甚至还没来得及仔细看一眼第三块宝石,就被淤泥淹没了。惊恐的眼,悔恨的泪,这些,就是这个青年留给世界最后的形象。
一位哲人给青年的经历作了一点通俗的注解:他寻求第一块宝石时所踩着的断枝利石是“艰难”,他寻求第二块宝石时所踩着的淤泥是“陷阱”,他寻求第三块宝石时所踏穿的空洞是“坟墓”。
至于那三块“宝石”,哲人解释说,它们都有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名字:第一块叫“奋斗”,第二块叫“虚荣”,第三块叫“贪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