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4.了不起,家乡人》教学设计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
4.了不起,家乡人
教学目标:
1.领会为建设家乡、造福家乡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们的精神品质,为家乡有这样的创业者感到自豪。
2.了解家乡优秀人物的事迹,向他们学习。
3.树立建设家乡的信心。
教学重点:领会为建设家乡、造福家乡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们的精神品质,为家乡有这样的创业者感到自豪。
教学难点:激起学生向这些人物学习的信心和决心,并树立建设家乡的信心。学生准备:1.课前了解有关从古至今家乡名人的资料。
2.课前了解“身边的名人”。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名人的事迹,激起学生向这些人物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2.领会名人的精神品质,为祖国有这样的名人感到自豪。
3.制定了解家乡名人的采访计划。
教学重点:领会名人的事迹和精神品质,为祖国有这样的名人感到自豪。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走近名人
1.课件出示,欣赏图片,说感受。
2.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些“了不起的名人”,领略他们的风采。
二、畅谈交流,了解名人
1.走古代名人
(1)出示古代名人图片。
(2)提问:你知道这些古代名人吗?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3)阅读课文第44页资料,了解中国古代的名人孔子、蔡伦、毕昇等的简
要情况: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今山东曲阜一代)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蔡伦:东汉贵阳人(今湖南郴州人),造纸术发明家。
毕昇:北宋徽州人(今安徽歙县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4)介绍交流自己了解我国古代的其他的历史名人,讲清楚:你知道的古代名人是谁,他在哪些方面非常了不起。
(5)小结:我国古代还有许多的名人为祖国做出了很多贡献,祖国人民一代一代永远地记住他们。
2.走近现代名人
(1)出示雷履泰、鲁迅两人的名字、图片。提问:这两个中国近代的名人,你了解他们吗?能谈谈在你眼中他们是怎样的人吗?
(2)阅读课本第45页相关资料,了解雷履泰、鲁迅的简要情况。雷履泰:创办的日升票行是中国最早的银行,以“汇通天下”闻名于世,它的诞生与发展,促进了全国的金融流通,揭开了中国金融史的光辉一页。
鲁迅: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3)是啊,像刚才介绍的中国近代名人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有哪些人吗?说一说。
(3)小结:我国近代的名人同样为祖国做出了很多贡献,大家也会同样永远地记住他们。
3.走近当代名人
(1)我国古代、近现代有大量的名人,他们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在当代,同样涌现了许许多多的名人,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
(2)阅读了解课本第46页介绍的中国当代名人:王选、袁隆平
王选:江苏无锡人,当代著名的科学家,主持开发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电子出版系统,他领导的公司被誉为当代“高科技企业的典范”
袁隆平:江西德安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
4.交流体会
刚才,我们认识、了解了这么多的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的名人。请你说
说,了解了这些名人的情况后,你有什么感受?
5.总结拓展
(1)交流谈话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的祖国各个时代的名人,其实,在我们家乡,也有各种各样的名人。下节课我们将一起交流了解家乡的名人。为了更好地做好交流工作,我们需要课后仔细地去认识、了解家乡的名人。下面,我们一起制定一下《家乡名人采访计划》。
(2)制定《家乡名人采访计划》
以小小组为单位制定家乡名人采访计划(参考课本第47页)。
(3)课后按计划完成家乡名人采访活动。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从家乡名人身上得到启发,从家乡名人身上受到鼓舞,尊重家乡的劳动者。
2、了解家乡优秀名人的事迹,向他们学习。
教学重难点:激起学生向家乡名人学习的信心和决心,并树立建设家乡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交流采访体会
1、各小组汇报采访对象。(营业员、司机、医生、老师、清洁工人、邮递员、古代名人等)
2、学生谈采访方法、收获以及遇到的困难。
(1)师问: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进行采访的?你们在采访时遇到了什么困难?通过采访,你了解了什么?
(2)根据采访情况,填写课本第49页的相关内容
(名人的照片可用绘画的形式完成)
(3)各小组汇报采访的方法、采访时遇到的困难、采访后的收获。
二、家乡名人大聚会
通过采访,我们了解了许多家乡的名人,现在,我们就来个“家乡名人大
聚会”。
1.学生简要介绍自己通过采访了解的家乡的名人的主要情况,让学生能说清楚他们是哪里人,有什么贡献等情况。
2.教师补充介绍家乡壶镇的一些名人。补充资料如下(他们的事迹可在“百度”中查询到):
卢汝福:笔名鲁夫,1945年生,壶镇镇白竹村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九三文澜艺苑理事,中原书画院高级画师,中外名家书画院副院长,吉林长白山书画社副社长,中国兰亭书画院名誉院长、高级书画师。
吴 越:1932年5月生于壶镇镇宅塘村,九岁发表习作。是中国民盟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缙云县文联名誉主席。代表作《括苍山恩仇记》,三卷五册,200万字,出版70万部,被誉为““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当代《水浒传》”。
吕逢樵:1876年出生,壶镇人,原名东升,积极参与反清革命斗争,随孙中山、黄兴等人参加辛亥革命,是我国著名的辛亥革命先驱人物之一。
吕普龙:壶镇镇人,晨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级经济师。他在努力发展公司的同时,带领公司上上下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助学、资助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达50余万元。
丁泽林:壶镇镇人,浙江晨龙锯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爱岗敬业、勇于创新,“表率”两个字在他的工作生活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体现。晨龙锯床集团自2000年实现资产重组以来,企业稳步发展。企业被授予“国家科技型技术创新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他以正直善良、真诚奉献作为人生信条,几年来在发展社会文化、助学、修路、扶贫等活动中,共捐款近百万元。
三、争做家乡未来名人
1.交流谈话: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家乡的一些名人,他们都对祖国、对家乡的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我们是家乡未来的建设者,家乡未来的发展要靠我们去努力,老师相信,你们长大后,有很多人都会成为家乡的名人。请同学们说说看,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在长大后,更好地为家乡的建设服务,甚至成为未来
家乡的名人?
2.学生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学习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我们共欢乐
(一)单元结构和主题思想
本单元共有三个主题。主题一《不一样的你我他》,主题二《换个角度想一想》,主题三《分享的快乐》。
本单元的主题思想是:
1.让学生认识自己,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有不同,意识到自己和同学在班级中有不同的作用;
2.懂得在与同学和他人的交往中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相处; 3.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快乐。本单元中各课的主题思想是:
主题一:不一样的你我他。第一是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第二是能够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要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第三是观察同学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
主题二:换个角度想一想。一是学习从他人的情感和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第二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三是学会宽容和欣赏他人,做一个快乐的人。
主题三:分享的快乐。一是让学生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二是实际参与合作,让学生体验来自合作分享的成就感。三是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策略
三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同时也处于自我中心向他人发展的阶段,他们喜欢交友,但往往会因不会与人沟通而和他人发生冲突。而学会与他人相处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必备素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要求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讲究团队精神十分重要。
主题一:《不一样的你我他》。教学这一课可组织四个活动:“我的自画像”,可让学生为自己画一张自画像,侧重从自己的外貌特点、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来画;“猜猜他是谁”,通过让学生猜同学的自画像,比较同学之间的不同;
第一课 不一样的你我他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
2、能够通过具体事物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
3、观察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而骄傲。教学重点:
1、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意识到每个人各有特点。
2、学会与人和睦相处。教学难点:
学会与人和睦相处。教学准备:
彩笔、画纸,一些可以分类的东西。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我的自画像
一、导入:
古人云: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生活中的你我他该如何相处?友好相帮呢?
二、画自画像
1、课前活动
每一位学生自主为自己的“自画像”写上自己的兴趣、爱好、愿望、自己最骄傲的事情以及生活体验等。
2、活动中:
老师进行自画像陈列。学生猜猜画的是谁?用笔写出名字。谜底揭晓。
3、活动后: 讨论:(1)从同学们的自画像中来辨认其他同学,是简单还是容易?(2)哪些同学比较容易辨认,为什么?(3)你对自己和同学有什么新发现?
(4)能否在每位同学的自画像上,找出他们的特征? 思考:(1)自己和其他同学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还有哪些不一样?(2)班里的同学有没有完全一样的和完全不一样?
小结:教师展示手中的小物品,总结说,花有别样红,人有形形色色,物品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地方,也有闪光点,在一起学习应互相帮助。
活动二 我们的想法一样吗?
一、导入:
我们同学都喜欢动手做实验,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好吗?
二、请同学们看图
(1)图上画有一个圆,请你想象图画的圆圈可能是什么?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发挥自己的想象,把画儿画完。
第二课 换 个角度想一想
教学目标:
1、学习从他人的情感和想法等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
2、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3、学会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事情,学会宽容、欣赏他人,做一个快乐地儿童。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孩子能了解他人地心情和感受,学会理解和宽容。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的困难和烦恼。教学过程:
活动一 假如我是他
一、导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在一起做游戏,共同完成一项工作,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吗?
二、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谈谈当时的心情和情况。
三、提问:假如我们换角度想一想,结果会怎样?同学们进行讨论。
讨论后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意见。
四、讨论分析发生冲突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从讨论中明白从他人的心情、感受和想法出发。采用换位思考的判断和选择方式。
活动二 了解人的情绪
一、活动过程:
学生画出情绪化的脸部表情。
二、讨论:
1、什么时候你感到骄傲?(高兴、愤怒、悲伤、孤单等)
2、你怎么知道他人感到悲伤?(生气、尴尬、悲伤、孤独、厌烦等)
三、情感体验:
学生回忆同学交往中遇到的快乐事与伤心的事,并能讲述当时的心情。
四、小结:
我们在生活中应尊重同学的选择,了解别人的心情和感受,相互包容和理解。
活动三:他为什么生气
一、图上的事例
1、讲述图上的事例:李勇的妈妈下岗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李勇心里是什么心情?当同学们帮助他,他为什么不高兴?
2、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立场,体会李勇的心情和感受。
二、思考:
1、当自己的心情不好,或遇到麻烦时,自己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
2、如果别人在旁边议论自己,自己会是怎样的感觉?
活动二 我们共享用
一、调查了解:同学们带来零食,是喜欢自己一个人吃,还是愿意分给别人吃?
二、问问愿意分给别人吃的同学,为什么要分给别人吃?
三、引导体会:好东西仅仅自己享用,并不一定快乐,大家一起享用更快乐。
四、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解决。
(1)让学生看33页的图片。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生活在一起,当碰到这些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五、结合33页的事例,分组讨论:
(1)别人口渴,同学忘记带学习用品,你看见了怎么办?(2)放学时下雨了,小刚没有带雨具,你怎样做?
活动三 设计活动大赛
一、布置学生以小组做一个设计活动。
二、小组成果展示交流。
三、活动总结:出示问题,思考讨论。
(1)在设计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你是怎样学习的?
(3)在你们的作品中,哪些地方是从其他小组那里学习来的?
(4)你们是怎样确定自己方案的主题的?分组把自己设计内容讲给同学听。
活动四 故事与思考
一、听故事:请课前准备好的学生讲“盲人点灯”的故事。
二、出示36页故事的图片,请同学们根据图画内容,想象盲人的想法和做法,添加解说词。
三、组织、分配学生扮演角色。
四、各组排练和演习后,推选出解说员、朗读者、僧人和盲人等。表演故事。
教学反思: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可爱的家乡人》教学反思
5月30日虞校听了我的一节《品德与社会》课,内容是第12课《可爱的家乡人》。
课始我便用讲解加讨论的方式让孩子们明白“家乡人”这一概念的外延是变化的:一个村一个乡的是家乡人,一个市的是家乡人,在外地求学碰到同一省就是碰到家乡人。嘿!一个小家伙按奈不住了,还没举手站起来就说,同一个国家的也是家乡人,如果在国外碰到就算啦……真不错!
虽然课前做了一些布置:让他们收集家乡名人、身边可爱人之例,也的确有些孩子如此完成了,但课堂上教学资源仍显匮乏,所以也未能营造出那种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氛围来。
在读“家乡美丽的传说”时,不谋而合竟有三个孩子都质疑“既然济公和尚法力无边,为什么不直接把飞来峰搬走呢?”倏地有三五人抢着作答,有的回答还颇有几分道理,搬到另一处去另一处不也要遭殃吗?……最终我没有作出所谓的正确答案(说实话,我也无法作答),只是大加赞赏了这三个提问的孩子,还有那三五个抢着作答的孩子,前者和后者都是边看书边思考的孩子,告诉他们“善于思考”对于学任何一门科、做任何一件事都很重要。我想,此刻答案的正确与否已索然无味,我们需要咀嚼品尝的是这一份难能可贵的学习品质。
“我是小小家乡人”本来是要激发学生的小主人翁意识的,但课堂上显然很“冷清”,近乎冷场了,一方面有客观原因——30分钟的铃声响了,但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孩子们主人翁意识的薄弱。
家乡是可爱的,家乡人也是可爱的,带领孩子们发现真善美是我——一个教师的本意。从教近十年还是第一次执教《品德与社会》,教材资源的开发真的不那么得心应手,有时面对着书上一页仅两三幅图、两三句话甚是苦恼,但没有捷径只有摸索。
第四篇:鄂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
三下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应该与邻居(和睦)相处。
2.(友好商量),互相谦让,就能很好地解决伙伴之间的小矛盾。
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很多残疾人身残志坚,(自强不息),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5.邻里之间相处只要大家都多为别人(着想)一点,就能减少(纠纷),就
会相处得更愉快。
6.“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人与人之间的(爱心)如缕缕春风,带给我们无限的温暖。
7.社会十分关心(残疾人),在很多地方,有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组织)
和(设施)。
8.联合国将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我国将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全国助残日”。
9.残疾人的(公民权)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歧视)、(侮辱)、侵害残疾人。全社会应当发扬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的话,意思是既要(关
心)和(尊重)自己家的老人,也要关心和尊重(别的老人)。
11.联合国大会把每年的(10)月(1)日定为“国际老人节”,我国老人节是农
历(9)月(9)日,这一天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12.爱,既是(付出),也是(享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世界因为有了(爱)而明亮、温暖与欢畅。
二、选择题: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地震时,王芳背身有残疾的小云离开危险地带B、小江坐公交车时坐在残疾人专用座位上 C、小强为了上学不迟到,与老年人争着下楼梯
2.下面行为正确的是()。A、助人为乐是大人的事,等我长大了再说B、我家里很困难,因此不需要帮助别人 C、小明家里很困难,同学们用零花钱帮他买学习用品
3.尊敬老人的方式有很多,你选择的方式是()。A、陪他们说说话B、向他们讨压岁钱C、跟他们一起抢电视遥控板
4.下列行为不利于邻里关系的做法是()。A、把音响开的很大B、帮邻居拿报纸C、下雨了,帮邻居收衣服
5.邻里之间不应该()。A、互相理解,互相帮助B、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C、有了矛盾协商解决
6.晚上9点有我最喜欢看的动画片节目,我应该()。A、把声音开大点,否则我听不见B、应该把声音开小点,避免影响别人休息 C、想怎样就怎样,与别人无关
7.邻居如果遇到了困难,我们应该()。A、尽力帮助B、装作不知道C、对我家有好处时就帮
8.与邻居之间有了矛盾,最好的解决方式是()。A、不予理睬B、交流沟通
C、用武力解决
9.联合国规定的“国际残疾人日”是()。A、12月3日B、9月9日C、10月1日 10.如果你是一位残疾人,你会()。A、身残志坚、自强不息B、依靠别人的帮助生活C、寻找机会,了却生命
11.下面属于不关心残疾人的行为是()。A、社会为残疾人设计无障碍坡道B、小芳主动扶盲人过马路C、小云学习残疾人走路
12.下面不属于老年人在生活上的困难的是()。A、腿脚不方便B、说过的话不容易忘记C、耳朵听不见
13.关心和尊重老年人,我们要()。A、常回家看望老人B、想怎样就怎样
C、与老人争抢上下楼梯
14.()是我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话。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B、路漫
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C、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15.我们徜徉在爱的世界,下面最能体现爱的是()。A、同学们经常耻笑我个子
小B、爸爸妈妈向灾区捐款C、爸爸妈妈经常出差,从不管我三、简答题:
1.你认为怎样才能和邻居小朋友友好相处?
2.邻里相处,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我们应该怎样才能与邻居和睦相处?
3.你知道的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设施有哪些?你在生活中是怎样关爱残疾人的?
4.我们身边的老年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5.我们应该怎样用爱心去温暖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四、行为辨析题:
1.邻居家的小宝宝正在睡觉,小强在院子里大声唱歌,小强这样做对吗?说说你的看
法。
2.小明和邻居小朋友就像亲兄弟姐妹,大家互相关心,一起学习和玩耍,小明对吗?
为什么?
3.小刚在路上看见一位残疾人,就学着残疾人走路,小刚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4.肖木经常和爸爸一起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他做的对吗?为什么?
五、故事与思考:
《公鸡和兔子、鸭子是邻居》上午,兔子向公鸡借个盆,公鸡说:“我自己要用,不
借。”下午,鸭子请公鸡帮忙挑水,公鸡说:“我要休息,不去。”
傍晚,突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公鸡的屋顶被大风吹掉了,它急得又叫又跳。
兔子、鸭子听到了公鸡的叫声,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跑来帮公鸡抢修屋顶。风停了,雨住
了,屋顶修好了。公鸡看看修好的屋顶,再看看满身泥浆的兔子、鸭子,公鸡脸红了。
1.你知道公鸡为什么脸红吗?
2.请你编一个小动物之间互相帮助的小故事。
六、观察与思考: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邻居,有些邻里之间亲亲热热如同一家人,有的则是很少来往。
请你说说下图中哪两家邻居做得好?平时你们家是怎么和邻居相处的?图一图二
七、生活实践:
1.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两句爱心公益广告。
2.当你遇到下面的情况时,你会怎么做?
(1)在十字路口,看到一个盲人准备过马路:。
(2)在公交车上,看见一个拄着拐杖的老爷爷上了车:。
(3)在路上,看见一个提着很多东西的老奶奶:。
(4)在校园里,看到一个残疾同学摔倒了:。
3.照样子写一写。
例:爱是妈妈手中一把遮雨的伞。爱是一双搀扶老人的手。
爱是
爱是
爱是
爱是。
邻里一家亲邻里用喇叭吵架
鄂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爱心温暖你我他》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近邻和睦2.友好商量3.八方支援4.自强不息5.着想纠纷
6.相互支撑爱心7.残疾人组织设施8.123第三个星期日 9.公民权人格尊严歧视侮辱人道主义精神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心尊重别的老人11.10199重阳12.付出享受手有余香爱
二、判断题:√××√√√√√××√√√√√×√√√√×××××××√√√
三、选择题:ACAABBABAACBAAB
四、简答题1.答:有困难主动帮助;生活上互相帮助;遇到矛盾时换个角度想一想,多看伙伴的优点等。2.答:注意:鸡毛蒜皮小事不争讲;不打扰邻里;以礼相待、互相体谅帮助;互相信任等。和睦相处要做到:互相关心,时常打招呼;有困难时主动帮助;共同分享生活的快乐和美食;多为邻居着想;礼让和宽容邻居等。3.答:设施有:无障碍坡道、残疾人厕所、残疾人停车位等。生活中我理解、尊重、帮助他们,把他们当作朋友。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及时向他们伸出爱的双手:如为盲人领路,帮下肢残疾者推推车,有时侯和他们说说话等。4.答:腿脚行动不便;说过的话容易忘记;心灵孤独;耳朵不聪等。我们可以扶老人上下楼梯;不和老年人抢道;可以陪老人说话;为老人做家务等。
5.答:写慰问信、捐款、心里装着他们等。
五、行为辨析题1.不对,因为邻里相处要注意多为他人着想,小强这样做会影响邻居家的宝宝睡觉,会增加邻居之间的矛盾,所以不对。
2.对,因为小明和邻里小朋友相处得亲如兄弟、互相关心,这不仅融洽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也融洽了小朋友之间的关系,所以是对的。3.不对,因为我们要尊重和关心残疾人,学习残疾人走路是对残疾人的不尊重。4.对,因为关心和尊重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回家看望爷爷奶奶是对老人的尊重和关心。
六、故事与思考1.答:公鸡为自己对邻居的“不借”“不帮”感到羞愧,因此脸红了。2.(略)
七、观察与思考答:图一中的两家邻居做的好。我们家平时与邻居相处主要做到了互相关心,时常打招呼;有困难时主动帮助;共同分享生活的快乐和美食;多为邻居着想;礼让和宽容邻居等。
八、生活实践1.爱既是付出,也是享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付出一份爱,真情永常在等。2.(略)3.爱是爸爸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一堵墙;爱是妈妈为我们擦去伤心泪水的一块手帕;爱是妈妈临睡时哼唱的一首歌谣;爱是爸爸鼓励我们的一道眼神;爱是老师那一双智慧的目光等。
第五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教学设
计
《温馨的港湾》
教学目标
.知道自己名字的故事,明白每一个人的名字都包含了父母对自己的爱与希望,进而理解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
2.激起学生的幸福感和对长辈的感激之情,从而努力学习,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与希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怎样回报父母的爱与希望;
2.理解每个人的名字寄托了家人对自己的爱与希望。
教学准备:粘贴、名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黑板上出示一幢房子图形。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房子。
师:还可以是什么?
生:我的家。
2.师:对,这就是我们温暖的家。每个孩子都有家,在每个家里都会发生许多温暖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家里的故事。
二、名字的故事
.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领来了三个新朋友,想知道他们的名字吗?翻开书,自己认识一下吧。
学生自己看书,可说给同学听。
2.师:你知道他们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吗?从他们的名字看,你认为他的名字实际上体现了爸爸妈妈对他们的什么心情?
师:对,体现了爸爸妈妈对他的爱。
指名扮演介绍名字的故事。
师提问:你叫什么名字?
你的名字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
从名字中,你体会到父母希望你成为怎样的人?
你喜欢你的名字吗?为什么?
生:上台表演,与老师、同学交流。
师引导:
①介绍张扬时,强调张扬是父母的姓连起来,说明他的父母特别爱他,父母关系特别好。
②介绍谢凌寒这个名字时,引导学生回忆王安石的《梅花》,体会她的父母希望她像冬天的腊梅拥有坚强的品质和毅力。
③王振华的名字寓含着振兴中华,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
小结:刚才咱们班同学帮了这三位同学一个大忙。我想,在咱们班同学的名字中故事一定比他们更多、更有意义。
全班分成四人小组进行采访交流,交流时,其他三位同学可以充当小记者采访。
全班交流,老师进行点评:喜不喜欢这个名字,为什么?引导说出父母对大家的关心和爱。
小结:一个名字的诞生,寄托着家人的希望,记载着一段温馨的故事。听了同学们名字的故事,老师深深地感受到父母对你们那份真挚的、无私的爱。
三、同样的爱
.师:从名字中,我们体会到父母的爱。其实那只是父母对我们所有的爱的一方面。从我们出生后生活的每一天,他们都在用无声的爱呵护我们成长。
2.你能说说父母是怎样关心、爱护你们的?
先四人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小结:多么好的父母,多么好的家人。为了让大家不受一点委屈,他们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这其实是父母对你们深情的爱。小朋友在接受这种爱时会感到幸福。但孩子们有时也会犯错误,当你在学校和同学打架后,当你因粗心成绩考差后,当你对年迈的爷爷奶奶没礼貌时,你的父母又是怎样对你的呢?
全班交流。
3.师引导:这时,你觉得他们还爱你吗?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这也是爱,父母责备、批评的最终目的是为孩子好。其实这也是一种爱,是一种严格的爱,它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很大帮助。
4.看看书中哪几幅图表现长辈慈祥的爱,哪些表现了长辈严格的爱。填写完成书中的小诗,补充妈妈的爱是什么?
全班齐读小诗。
四、写名字的故事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聊了名字的故事,你懂得了什么?刚才小朋友都说得不错,那你能把你名字的故事写下来,制作成一张名片卡,送给他们吗?
学生制作名片卡。
小结:四十分钟匆匆而过,小朋友真能干,让我们彼此能记住对方,永远记住爸爸妈妈的爱与希望,让我们的家永远是一个温馨的港湾。爱的方式有很多中。父母不管是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还是严格的责备、批评。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希望我们健康成长,长大了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姓氏来由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5000年前)就有了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并且,姓氏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续。
姓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若干民族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内各氏族又独立存在,同时,各氏族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婚姻联系,姓就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应运而生。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妫、姒等,可以推断早在母系氏族时期,姓已经形成,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所决定的,其作用就是便于通婚与鉴别子孙后代的归属。同姓内部禁止婚配,异姓氏族之间可以通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姓为姓。
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黄帝时已有“胙土命氏”。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和阶级社会、国家制度的形成,出现了赏赐封赠土地以命氏的习惯。继而,氏之源起,形成滥觞,出现以各种形式得氏的现象。至此,姓和氏本意的属性分野,实质上已不太明显。
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字。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秦国刻石《诅楚文》中,始见姓字为“女”字和“生”字的组合字,这一字形最终被汉代人许慎定形,成为会意字。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其名著《说文通训定声》中,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
夏商周三代,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为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总之,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
《我和爸爸有个约定》
【教学目标】
.知道温馨的小家庭,不仅需要父母付出,也应有自己的一份功劳。
2.激发对家庭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探索的兴趣,养成探究的能力。
3.感受家庭的温馨。
【活动准备】图片,学生留心观察,了解各自家庭需要努力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温馨的家是我们的避风港,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你准备为温暖的家做些什么呢?
过渡:我们来看看图中的小朋友怎么为温暖的家出一份力。
二、看图(书中插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小强有个什么坏毛病?他的爸爸也有个什么坏毛病?
2.为了使自己的家更温馨,他们准备怎么做?结果怎样?
三、家庭总动员
.平时,你们家的家务活都是谁干的?不做家务的人都在干什么?
2.你觉得你们家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努力的?
3.请几户家庭分别说一说“立约”的内容,并做一做,使学生觉得自己的家是最完美、最温馨的家。
四、画一画
.每位同学制作一幅《欢乐家庭》画,把自己家庭最温馨的一刻展示出来。
2.同学互相交流。
教学目标】
.知道温馨的小家庭,不仅需要父母付出,也应有自己的一份功劳。
2.激发对家庭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探索的兴趣,养成探究的能力。
3.感受家庭的温馨。
【活动准备】图片,学生留心观察,了解各自家庭需要努力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温馨的家是我们的避风港,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你准备为温暖的家做些什么呢?
过渡:我们来看看图中的小朋友怎么为温暖的家出一份力。
二、看图(书中插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小强有个什么坏毛病?他的爸爸也有个什么坏毛病?
2.为了使自己的家更温馨,他们准备怎么做?结果怎样?
三、家庭总动员
.平时,你们家的家务活都是谁干的?不做家务的人都在干什么?
2.你觉得你们家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努力的?
3.请几户家庭分别说一说“立约”的内容,并做一做,使学生觉得自己的家是最完美、最温馨的家。
四、画一画
.每位同学制作一幅《欢乐家庭》画,把自己家庭最温馨的一刻展示出来。
2.同学互相交流。
《今天我当家》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让学生感受父母为家庭的温馨付出的辛劳,明白家庭的幸福、自己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无私付出
2.明确“学习”和“做家务”的关系,使学生懂得用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为家庭分忧。
3.使学生体验“当家”的辛劳,提高自己料理生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辨析引题:讨论辨析: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必做家务。
二、播放录像,体验父母的辛劳
.播放录像(一位家长一天的工作)。
教师:这位家长一天中做了哪些事?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父母这么辛劳,我们可以怎样来帮帮他们呢?
2.说说自己动手做一做的家务:洗菜、洗鱼、剥豆……
3.反馈交流。
(1)你是怎样做这些家务的?
(2)对自己的表现如何评价?
(3)劳动中你想到了些什么?
师:日常生活中你还能为你的父母或长辈做些什么呢?
三、制定“今天我当家”计划表
.学生自主制定计划表
2.收集典型计划表,实物投影
四、课堂延伸:课后按照计划实施,并填好“当家反馈表”(表见书中)。
妈妈的手
【教学目标】
.感觉家人的手与自己的手的差异,了解家人的手是由于操劳而产生了变化。
2.能以感性的语言表达对家人的尊敬。
3.愿意分担父母的辛苦劳累,并由此产生愉悦的感受。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了解父母一天的工作,一张表格。
【教学过程】新-课-标-第-一-网
一、猜谜导入
谜语: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
二、体验妈妈的辛劳
.说一说:握家人手的感觉;自己观察到的家人的手有什么特点。
2.比一比:把观察到的家长的手和自己的手画下来,再观察自己的手与家人的手有什么不一样。
3.议一议:家人的手为什么这么粗糙,而且还有茧。
4.填一填:
早晨六点起床,忙家务___个小时;
中午十二点下班,做中饭___个小时;
下午五点下班,做晚饭,忙家务___个小时;
上班工作个小时;休息睡眠___个小时。
一天中属于妈妈自己的时间是___个小时。
5.谈一谈:自己成长过程中一件印象最深刻的父母或其他长辈关心自己的事。
三、深化认识,具体行动
.讨论交流: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做“心手相连”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