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校造就名师
名师,名望高的教师、师傅。目前大多指教育领域公认的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学者、教师。
所谓名校,就是在教学和管理,办学特色等几个方面很有名的学校。就是说名校的造就不能由名师造就
乍一看,二者关系很大,老师教学上出了名,自然是因为所在学校的教学水平很高,所以才会出这样的名师。类似于时事和英雄的关系。与其说名师和名校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而我却认为这更像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名校就像是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发展方向,同时也给社会意识的形成提供了外部条件。我们承认人的作用,但那是在承认环境的条件下,不能撇开环境,一味的强调人的作用。因此时间久了,这所学校自然也会被成为名校。因为这所学校有名师。一说某某名师出自某某学校,人们自然会对这所学校刮目相看。颇有点“夫贵妻荣”的味道。事实真的如此吗?难道说,一个学校真的出了名师,就会成为名校?我认为,这有点绝对化了。最起码,这样的学校是没有根基的。
原因如下:第一,名师是个体,学校是整体,一个人的出名,不一定会带来整体的改变,即使学校一时名气大了,但由于没有“后援”,时间一长,也就烟消云散了。第二,如果这位名师离开了这所学校,那么,名校还能被称为“名校”吗?也就是说,这种名校是没有坚实基础的。
当然,我不是否认名师在创建名校过程中的作用,而是想说,在创建名校过程中,名师的作用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能过于依赖它。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这场辩论中我方持的是名校造就名师,到底什么样的学校称之为名校,什么样的老师称之为名师呢?所谓名校就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自己独特的学校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注重内涵式发展的教育机构,而所谓名师则应具有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学基本功,鲜明的教学个性,受到学生和社会尊重的教育工作者。想必大家都听清楚了,教育工作者,没错,工作。老师的义务是将学校这个教育机构的思想发扬光大,而所谓教育机构则包括教育工作者,正是因为学校本着教育的宗旨才会有教育工作者的出现。老师以前是学生,当他是学生时,在良好的学校接受了良好的培训,之后成了老师,既然连成名师之前的老师都是因为有学校的才出现的,那么之后的老师就更不要说了。所以我方的观点再明白不过,名校造就名师!
老师客观的来说只是一个职业,而名师只是他将这个职业在一定的基础上加以生动,比如上课的质量,本身的道德修养,于是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使之成为优秀的教师,最后赞扬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就成了名师,就相当于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将自己的运作模式发挥好了,于是帮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并且有利于社会的发展,那么顾名思义这个企业就是一个好企业,于是这个企业再接再厉他对社会的贡献越来越多,名气就越来越大,最后成了一个名企,大家有没有发现,为什么这个企业能够成为名企呢?就是因为他对社会的发展起了一个推动作用,而一个好企业或者说一个名企就能造就一个社会吗?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企业仅仅是社会管辖的一部分,企业在社会这样的环境中,不断根据社会的需要改善自己,于是最终才走向成功,成为众所周知的名企。所以名校造就名师就好比以上事例。
我们再来一条实事政治,在“十一五”规划中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事实素质教育,一切以人为本,追求教育本真,有为治标,无为治本,高举质量大旗,全面提高教学教育质量,加强教育科研,形成办学特色,以创建为契机,全面加强软件、硬件建设,像“质量+特色,创一流学校”的目标迈进。大家请注意,邓爷爷再三强调的是“创一流的学校”为什么是学校?要按正方的观点,邓爷爷应该强调的是培养几个名师,再创他几个名校。这样不更省事吗?可事实不是这样,白纸黑字的文件写明了是创一流的学校,为什么?正是因为邓爷爷知道,只有一个好的学校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而除学生外,老师也是学校培养的对象,好的学校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老师。所以我方再次强调:名校造就名师!
名校之所以有名,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办学特色,二是文化背景,学习氛围,三是教学效能。三者缺一不可,同时也很难集三者于一,有的学校即使经历百年的历史,也不能达此,如果说仅靠几个名师就想达到这种境界,那我不得不怀疑此命题的真实度。
名师,很多时候,要看如何形成的。如果名师仅仅有名师的称号,而没有名师的内涵,怎么能够称之为名师?离开了名校,名师的内涵又怎么获得呢?离开了名校,名师的真正优势又怎么发挥呢?发挥不了优势的教师,又怎么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名师呢?
如果是因为在校期间,教师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而形成的,那么这样的名校里的老师就是我们最期待的名师了。
再比如,北师大培养了无数的优秀师范生,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名师的一号种子啊。所谓一般结论,就是能够普遍推广适用的,那么,对方辩友觉得是名校造就的名师多呢?还是名师造就的名校多呢?结果想必不言而喻了。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名校出名师!
第二篇:名校造就名师 名师成就名校
名校造就名师 名师成就名校
——我是这样打造名校的
运城中学
黄孟强
运城中学是山西省原首批重点中学、山西省劳模单位、省示范高中、省德育示范校、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先进校。多年来,我们紧扣“办好人民满意学校”总目标,依据“以人为本,打造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办学理念,激励教师终生学习,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全力培养具有全球眼界、民族精神和现代意识的优秀公民,努力让每一位教师都在运中获得成功,让每一名学生从运中展开腾飞的翅膀。高考达线人数曾连续五年雄居全省之冠,有10000余名学子从这里升入了大学,140多名英才从这里考入了清华,走进了北大。运城中学被誉为大学生的摇篮,河东教育的一颗璀璨明珠。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我校之所以成为一所三晋名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有一支品德高尚、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我校现有正高级职称1人,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85人,一级教师14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3人,省学科带头人23人,省级教学能手31人,省级骨干教师28人,运城市名师1人。在多种教师比赛活动中,我校教师都自信满满,成绩优异。2014年,共有45名教师获得各级各类奖励。其中阴磊老师被评为国家级模范教师,李彩娟、李海霞老师被确定为山西省名师培养对象。“运中的教师”这一称谓,在运城已成为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代名词。
作为一名校长,我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是提高学校凝聚力的核心要素,是教师自身幸福感的源泉,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作为一名校长,自己首先应该是教育者、引领者,其次才是管理者。不仅要具备先进的执政理念和过硬的执政能力,更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以及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拓宽渠道、广泛搭建平台,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作用,做好教师专业成长的引路人。
一、坚持职业理想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习总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这形象地指出了教师工作的非凡意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的终身性的影响。因此,我们尤其重视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加强职业理想教育,筑牢这条教育底线。仅在去年,我们就先后邀请到杭州师范大学赵志毅教授来校作“如何成为一个成功与幸福的教师”的讲座,上海七宝中学心理特级教师杨敏毅为教师做心理辅导培训讲座,北京清华附中赵谦翔做了题为“敬业、创业、乐业”个人成长规划讲座等,同时,多次开展 “铸师魂、塑师德、强师能、扬师风”系列活动,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引导教师“安于其业、乐于其业、勤于其业、精于其业、日新其业”,努力造就广大教师的职业责任感,职业自豪感,职业幸福感。抓好“五业”,全力为这五业服务,就是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就是为队伍建设养精、聚气、凝神。
二、坚持平时教研和集中教研相结合。教学科研决定着教师的专业素养形成,决定着高效课堂建设,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也就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因此,只有加大教研密度,才能确保课改方向不走样,才能及时排解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生成。我校的学科教研方式为“一周一小研,一月一大研”。我们对学科教研时间进行了细致规划,每一年级的每一学科一周举行一次教研活动,每一学科每月至少举行一次三个年级的同学科教研。这样一来,既满足了不同年级同一学科教师之间交流,又观照到同一年级同一学科教师之间的同步交流,共同提高。
三、坚持课堂教学改革和教研活动相结合。课改要成功,教师是关键。教师是课程学习的主导和平等首席,教师的观念、知识水平、驾驭新型课堂的能力是全面落实新课程的重要因素。每一,我们都要举行一次“力行杯”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举行一次骨干教师展示课,今年已经是第九届。在活动中,参赛教师积极推出崭新的教学方式,努力体现全新的教学理念,并邀请市、区教研室的专家全程评价和指导。随后依托赛讲活动开展教研,各学科组组围绕课标、教材、学生,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展开争论,在共同讨论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高个体的认识和群体的认识,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再提出更高层面上的问题,形成了“在交流的平台上共同提高,在沟通的舞台上共同发展”的充满活力的教研阵地。
四、坚持“手牵手”师徒结对和同伴互助相结合。对于进校不满三年的教师,我们为其指定专任导师,要求青年教师和导师相互听课。导师必须要有听课记录和指导意见,青年教师在听导师课的同时,还要对导师的教学特色进行总结。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听课资料展览,对于表现良好、成绩优秀的师徒对子进行表彰和奖励。同伴互助是每个学科组内教师自主形成的学习团队,主要是在平时针对某一个教育教学问题,以主题研讨的形式进行对话、交流、协作,最终达成共识,共同提高。这种教研方式是我校教研活动的延伸和补充。
五、坚持读书引领和交流反思相结合。五年来,我们坚持引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丰富教师学科素养,提高教师精神品位。在倡导教师个人读书的基础上,学校坚持每学期给教师发放一本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坚持每月一次教师读书沙龙活动,让教师在教育专家的书籍中汲取营养和精华。同时,要求每一位教师反思自己在课堂的构建、新课标的解读到新的教学方式的转变等,以案例或经验的形式发表在我校的校刊杂志上。截止今年底,《教育科研通讯》已出版86期。这种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素质提升。
六、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近5年来,我们先后派100多名教师前往英国、北京、上海、江苏、宁夏等地见习学习2周到一个月,通过和名校教师交流,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开阔视野,丰富学养。邀请全国知名教育教学专家:黄厚江、陶维林、商友敬、郑杰、平克虹、白涛、叶佩玉等几十名教育专家来我校,以亲自授课、诊断课堂、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视点决定视野,视野决定人的成长质量。要想往更高层次发展,就必须得有更开阔的胸襟和更高远的追求。走进名校、走近专家,专业引领带来的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给予,更是一种学术的感化,这种感化能激发和唤醒教师,使教师产生一种积极的心态和探究的欲望,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名校是教师珍惜的乐土、教师成长的热土、教师发展的沃土,名师是名校的魂魄,运城中学正是通过大批名师的人品、学识、风度、气质等精神凝聚成了名校的招牌。
第三篇:名师该怎样造就
名师该怎样造就
有好的教师,才能有让人民满意度教育,当今社会的“择校、择师”现象反应出社会需要高质量的教育。因此,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在当下,高素质的教师就是名师。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说过:“一流的学生不是教师在课堂里面教出来的,而是一流大师所创造的学术氛围熏陶出来的。”这就是名师的魅力和作用所在。说起名师,我们立即会想起一串串的名字:魏书生、李镇西、于漪、钱梦龙、洪镇涛、余映潮……,虽然极大多数老师没有亲临现场听过他们的课,但在网上也都看过他们的报告和授课,课余时读过他们的著作。那么,名师该怎样造就呢?
首先,从他们成长的经历,分析、归纳、提炼出了他们所共有的特点:
(一)名师对教育的热爱。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这句话揭示了人们对待事业和学问的三个层次:知之,好之,乐之。“知之”就是懂得,就是一般的认识和把握,并不包含人的情感在内。“好之”就是喜爱,不仅懂得,还有了欢迎、悦纳的心理趋向,人已能从中得到快乐。“乐之”则是以之为乐,即把做学问干事业当做快乐的事;在这个层次上,整个过程都活跃着快乐的分子,过程就是目的,目的就存在于过程中,两者已经合而为一。作为最高层次的“乐之”是工作的最高境界。“乐之”不仅仅是教学的需要,更是我们生活的需要。庄子在《庖丁解牛》(《庄子·养生主》)中写到庖丁解牛时说:“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当工作结束时,他“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把工作做优秀了的那种得意、那种无比的快乐荡漾在他的脸上!人生在世,追求的无非是幸福快乐,而幸福快乐绝不应该仅仅在追求的结果里,更应该在追求的过程中。因为万事万物,开端和发展期总是漫长的,高潮和结局期总是短暂的,所以人生的幸福快乐主要应建立在追求的过程中。“乐之”则能在任何一个阶段,充分享受其中的幸福和快乐。
魏书生为了当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竟让在5年多的时间里锲而不舍地申请了150次之多,可见他对教育的执著、痴情和热爱,这恐怕在整个中外教师队伍中都是罕见的,甚至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二)名师有独立的见解和创新精神。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事实也证明,很多名师都是“特立独行”的,但是在成功之前,他们的“独特”常常是不为人接受的,也正是他们的独立的见解让他们顶住巨大的压力而坚持下来,直到成功。
教无定法,教必有法,贵在得法。教学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在名师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一个人抱残守缺,固守传统;也没有一个人跟在某个名师背后,亦步亦趋,不越雷池一步。而是不断地“读书-----思索-----实践-----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色、教学 理论。从关注考试成绩到课堂教学艺术再到学科使命,从研究专业知识、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再到课程,从知识课堂到能力课堂,从智慧课堂到生命课堂,从关注升学成绩到关注学生成长再到关注民族未来,他们不断地探索着适合教育规律、适合学生需要、适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正是在不断求索、不断反思、不断超越中,他们突破课本、突破课堂、突破传统、突破自我,出现了洪镇涛老师的“本体教学”、余映潮老师创建的“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阅读教学艺术体系和总结出了“思路明晰单纯,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教学设计30字诀、钱梦龙老师的“语文导读法”、赵谦翔老师的“绿色语文教育”等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
(三)名师是读书读出来的
现任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的程翔,是同龄人中成名最早的语文名师之一,曾被推举为全国青语会理事长。他此前已有《语文教改探索集》《语文人生》等七本著作出版,而这本《说苑译注》实现了从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向古文献研究学者的华丽转身。
余映潮从1984年起,他用八年时间写完了“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从1996年起,写了几十篇有关教学思路设计的文章;从1997年起,写了四十几篇“别出心裁读课文”专栏文章;从1999年起,发表了几十篇教案设计;从2002年起,开始发表“阅读教学艺术50讲”。这些丰硕的成果,都是缘于他16年来他用最笨拙而又最科学的方法读书,用最辛苦而又最有用的方法读书,用最麻烦而又最精细的方法读书——做读书卡片。数以万计的资料目录索引和资料卡 片,成了他研究和指导语文教学的致胜法宝。
(四)淡泊名利,潜心研究
“名师”的称号,不知有多少教师在日夜追逐,趋之若鹜。余映潮老师多年能抵挡住名利的诱惑,扎扎实实的做着具体的、实效的语文教学研究,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第一人”。这是他厚重自我,淡泊名利,不哗众取宠、不急功近利的魅力人格所致。
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创立者李吉林老师,刚走上三尺讲台,就告诫自己:当老师,就得当好老师,当学生们喜欢的老师。正是对教育、对孩子的无比热爱,使她年轻时就拒绝了市歌舞团、国家跳伞队和中学的邀请,忠实地守候着自己的园地,耕耘、播种、收获。信念的力量使她有勇气拒绝当校长,有勇气辞去全国小学语文研究会理事长、江苏省人大常委委员等职,始终立足于南通市师范二附小这块沃土上,坚持教育改革,坚持教育研究,成就了坚守的美丽。有不少名师尽管走上了学校或者教育系统领导岗位,但依然坚持上课,坚持当班主任,因为他们深知:只有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发展学生,才能把握教育,改革教育,引领教育。人生的价值、教师的幸福,都系于三尺讲台,讲台已成为名师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
(五)勤奋学习科研促教
名师从教之前,大多数都知识储备不足,或求学之路坎坷,或出身贫寒无书可读,或是被文革耽误的一代。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无论在多么困难的情况下,都坚持读书,坚持思考,抓住一切机会提高自己,丰富自己,走上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路。向书本学习,向名师学习,向实践学习,勤学苦读,使名师们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修养。“胸有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他们在讲座时旁征博引、滔滔不绝、纵横捭阖、挥洒自如,正是他们苦读苦练的结晶。温家宝总理讲“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作为肩挑学生未来、身负民族强盛希望的教师来说,读书广才,永远是教师的第一追求、终身追求。
读名师,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都养成了一种良好的思索研究习惯,“教书育人----反思总结----改革创新----形成成果”是他们教育教学生活的四部曲。他们通过课堂教学,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通过思考写作,促使自己头脑始终处于一种清醒透彻的状态,站在更高的高度看问题、做事情;通过课题研究,把零散的、经验的、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系统的、理性的、科学的层面上,使教育教学工作始终能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名师的科研活动之所以成效显著,源于他们实事求是、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是真真正正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服务,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服务,而不是为了评职称、为了出名、为了拿奖、为了出书、为了发表文章。薛法根老师在执教不久就上了一节省级作文公开课—《景物描写:织女塑像》,结果讲砸了,懊恼不已。“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针对当时很多人不敢轻易涉及的作文教学难题,薛老师确定了“素描作文”研究课题,迈开了教育科研第一步,引导学生将所见景物和事件如实地、生动地、具体地描述下来,奠定了学生作文的基本功。经过一次次的实践总结,“素描作文”理论与实践日趋成熟。三年后,在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大会上,他执教的素描作文课《奇妙的魔术》赢得了全场3000多名教师一致好评。初尝科研甜果后,他又构想了“课内素描作文、课外循环日记”双轨运行的作文教学思路,构建了“顺应儿童语言心理的三段式作文教学序列”。在作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五三三式”作文教学新模式。
总之,他们从实际应用中确定问题,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写作,坚持写教育日记,做教育观察,做课题研究,是名师们科学研究的流程。一篇篇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教学案例、教育教学论文,一部部科研著作,是他们科研的成果。
“名由实生,故久乃大”。名师的形成需要渐进的过程。没有人可以打造名师,表演“成名”的教师并不就是名师,没有丰厚的内蕴和卓然的品行,最终也会“泯然众人矣。”名都是经过历炼的。有“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苦学,“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清思,“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跋涉„„在无为之中有所作为,终成名师。这是我们应从名师成长历程中汲取的。
其次,如何造就名师:
(一)每个教师要有努力成为名师的强烈心理需求,这是造就名师的关键。
(二)要有敬业奉献的主体意识。
敬业奉献的主体意识的形成,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基础,更是名 师成长的基本条件。(1)教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以天下为己任,敬业爱岗,热爱教育事业,任劳任怨,从小事做起,不断进取,超越自我。(2)教师要具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包括有不断创新的勇气;甘当人梯的气度,深爱无涯,奋斗不已。(3)是要求名师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包括在教学中的实事求是;在育人中的实事求是;在教育科研中的实事求是。
(三)教育主管部门及校方要营造发展名师的氛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重;教师大计,名师为重。
推行“名师工程”,构筑“人才高地”,牢固确立人才资源是实现学校快速发展的第一资源、名师是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排头兵”的观念。通过加大投入、改革体制、优化氛围等一系列举措,营造有利于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整体环境。立足校园,进一步改革用人制度,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优化师资结构;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显著提高高级、中级人才的比例;积极响应国家级和省、市级“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和队伍建设计划;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激励团队精神,形成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科梯队。
(四)学校要确立催人奋进的目标体系
要确立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催人奋进的目标体系——这些目标立足校本,能够在可以预期的较短时间内大面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体、以高校培训为依托,通过超前培训、适 时培训、分层培训相结合的教师教育途径。努力培养一支思想觉悟高、积极进取、创新求实、触角敏锐、手段多样、教法灵活、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努力使全体教师都能够在新的教育观念下,成为掌握新课程标准和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创造性地教书育人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要通过“名师工程”的实施,不断地推出“名优”教师,使全体任课教师成为学生、社会、家长欢迎的学校名师。最终实现“校以师名,师以校名,生因师名,师因生名”、“名师发展名校,名校造就名师”的良性发展。
(五)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要为教师创设施展才华的平台。
教师的育人活动与教育教学研究是密不可分的。学校积极搭设教育科研的平台,通过营造教育科研的氛围,提供科研经费,定期以多形式、多角度举行业务能力竞赛,开展多项激励性评选活动,鼓励教师成名成家,以调动各学科、各层面教师的积极性,让各个层次的教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施展才华的平台,真正实现“教师有多大能耐,学校为教师提供多大舞台”的承诺。
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是实现师资力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学校应积极为教师提供各种进修提高的研修机会。一个“学习型”的校园,不只是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不断学习,及时充电”。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在做好校本培训的基础上,更多地为各个层次的教师提供外出进修提高的机会。
(六)借鉴名师。
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指出:名师所代表的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值得学习的,他们的成长之路值得研究、借鉴,但他们的示范课的招式却不可简单模仿。了解名师的成长经历,也是唤起教师教学的重要热情的重要方式。因为名师的成长对教师有榜样示范的作用,尤其是名师对教育的热情和对教学研究精神更容易感染教师。如果教师真正地关注和投入教育教学工作,那么他就更容易享受教育教学的乐趣,越有乐趣,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就会越持久、越深入。
(七)教而优则仕。
“教而优则仕”,脱胎于《论语》中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里的“优”,其实指的是“有余力”,整句话是说“做官有余力就进行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去做官”。因此,真正意义的“教而优则仕”,是指教学上游刃有余、有余力的教师,可以再做点行政管理。真正实现“内行领导内行”,否则,就是瞎指挥,乱弹琴。
我们正身处一个教育倍受关注的时代。整个社会对教育都寄予无限希望,倾注莫大热情。社会呼唤优质教育,优质教育呼唤名师。名校造就名师,名师发展名校。名师的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一流的名师,才能支撑起一流的学校。
第四篇:名师名校一盏灯
名师名校一盏灯
时光荏苒,转眼已过不惑之年,反思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虽然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但是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世人对教师期望值的升高,面对见多识广、精灵古怪、满脑子问题的学生,要胜任今天的教学工作,做到不误人子弟,无愧于良心,自感的确急需更新教育观念,更新知识,拓展视野,才能适应当前教育工作的需要。一直希望有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小学教师置换培训雪中送炭,正好满足了我这一愿望。
在这一个月的培训中,我们和专家、教授、名师的教学理念进行了一次次亲密接触,参观了名校,观摩了名校教师的示范课,聆听了专家的精彩的评课,既有理论引领,又有实践的具体操作指导,使我受益匪浅。下面将我这次培训中收获最大的两点汇报如下。
一、把名师当做一盏灯,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前,听过不少名师的优质课、观摩课,在名师的课堂上,我们能看到和谐、平等的师生对话;积极的多元评价;一唱三叹的排比导读;咬文嚼字式的品词析句;还有形象生动的写作特色介绍„„总之,多种形式在课堂上和谐共生,相辅相成,教师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我们常常被他们渊博的学识、深厚的文化素养、对文本解读的细致入微以及课堂上的教学机智所深深折服。慨叹之余,不仅沉思:名师为什么能把课上成这样,他们是怎样做的?我们该向他们学习什么?我非常赞同《小学教学》2009年第5期中《我们该向专家
学习什么》一文的作者朱荣霞的观点:我们应该学习专家“钻研教材的精神、艰辛磨课的精神、海量阅读的精神”。可到底应该从哪里入手呢?却实在有些迷茫。
此次培训中,听了武凤霞老师《做一个会上课的老师》的报告,在报告中,武老师详细地给我们讲述了做一个会上课的老师具体应该怎样做,读那些书可以迅速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及文化素养,开阔自己的眼界,增长自己的智慧,并告诉我们怎样去读。武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怎样解读文本,怎样掌控课堂的学问。还有何风彩老师、郭文祥老师,周雁翎老师,都向我们介绍了他们成长的经历、成功的经验。使我如沐春风,受益颇多。今后,我将把这些名师的做法作为教学的指路明灯,沿着这些名师所指的道路不懈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踏上一个新的台阶,像名师一样创设出最具活力的课堂愉快教学,让学生也能在欢乐中成长;像名师一样营造出最具氛围的课堂情境,让学生也能感到学习的幸福; 像名师一样快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也能插上想象的翅膀,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像名师一样拥有最能打动学生的课堂语言,让学生喜欢倾听。
一、把名校当做一盏灯,打好学生语文基本功
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及考试排名的影响,使学校和老师只注重知识的掌握应用,让学生整天埋头于题海之中而忽视了语文写字基本功的训练和读书兴趣的培养。虽然现在素质教育表面上开展得轰轰烈烈,而实际上学校、老师基本上还摆脱不了老的窠臼,还是在走以前的老路。我们痛心地看到好多小学生甚至中学生乃至大学
生,不会握笔,不知道握笔的正确姿势,不知道书写笔顺的比比皆是,他们写的字歪七扭八,不堪入目,简直是糟蹋祖国的文字。老师改起作业来,头晕眼花,心情郁闷,怨声载道,又无可奈何。至于读书方面,可喜的是近两年各地都开始倡导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好像已经比较重视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其实只是一种形式,好多学校是有其名无其实,特别是农村学校。好的学校,负责任的老师也不过是让学生读背一些古诗而已,所以读书活动并没有正真开展起来。
此次培训中,我们参观了郑州市金水区试验小学,惊喜地看到这个学校从一年级就开始就重视学生的写字训练,学生的字字体端正,结构合理,笔画规范。参观的老师无不发出啧啧赞叹。我们还观摩了一年级老师的写字课教学,看到他们教学生写字时那么认真,首先要学生口述写字的姿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一尺、一拳、一寸”,握笔姿势也要口述,甚至具体到每一个字的横画的长短、位置,竖画的悬针、垂露的区别,以及勾的大小方向都要口述出来。另外听他们介绍他们要求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不用橡皮,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认真书写、不出差错的良好习惯。
在这个学校,我们还惊喜地发现从一年级开始就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学校的课外阅读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也观摩了他们学校老师的阅读教学课,二年级的绘本课外书的阅读教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读得津津有味。六年级名著《三国演义》阅读交流课,在老师的精心组织下,以了解三国人物和感受三国兴亡史为中心的游戏进行得妙趣横生,教室里不时传出开心的笑声和
热烈的掌声。课间,我们参观了学生的作业展览,看到的是学生的成长记录,上面特别显示出了一、二年级学生的写话训练,生动、有趣、感情自然真实、富有生活气息。五六年级的作文更是训练有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和修改文章的能力。我们看到学生的作文都由学生先行批改,写出评语和修改意见,以及努力方向,再由老师做最后把关。我们还看到学生平时开展课外阅读的成果展示,一本本厚薄不一的书籍,有《上下五千年》《影响孩子一生的101个成长故事》《窗外的小豆豆》《青铜葵花》等等,每一本的每一页都写满了孩子的认真阅读后的感悟。看到这些每一个参观者都感慨颇多,赞叹不已。不仅如此,作课老师还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他们开展课外阅读的成功经验。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充分认识写字教学的目的和意义“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并强调应在教学中明确对学生写字的要求,要特别重视学生日常写字,各科作业都应要求书写规范、认真、端正,真正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新课标中说:“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要把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出来,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这个道理。名校的做法,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如果我们也像他们那样重视写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也从现在做起,从自己的学校,自己的班级做起,扎扎实实地开展写字教学和阅读教学,我们的学生怎能不终身受益,何愁学生写不出一手漂亮字,何愁学生写不出一篇篇文思泉涌、生动感人的文章呢?
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我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拓展了视野,把握了最新的教学动态,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它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我的语文教学,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今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课后经常撰写教学后记,对该堂课的得失有所记载,以便今后进一步提高。以名师名校为楷模,把他们作为自己教学的指路明灯,把他们的成功经验灵活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在小学语文教育天地中走得更宽,更远,争取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出色。
上街区马固小学孙桂花
2009年5月26日
名师名校一盏灯
孙桂花
上街区马固小学
2009年5月26日
第五篇:探究教学规律,造就教学名师结束语
结束语:把教研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本项活动(全国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在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界具有很大影响力,已成为研究课堂教学问题,探讨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平台。“重在参与,重在过程,重在交流,重在研究”的活动宗旨深入人心。我们欣喜地看到,本项活动在模式上不断创新,质量不断提高。所有这些都得益于大家的共同智慧和创造,得益于各会员单位在准备过程中不断加强和完善过程性、研究性,将活动宗旨具体化。在这几天的展示与观摩活动期间,做到了锦上添花,把各地的研究成果充分展示出来,通过现场互动交流,进一步发挥了这些成果的引领、示范作用。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要求广大教师把教学研究作为自己的生活常态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为人师表需要的一种态度,也是教师应具备的一种职业精神。做教研要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态度和精神:教研不是为了表演、作秀,要静下心来,心无旁骛,要默然领会在心,也就是要“默而识之”;教研还要有“学而不厌”的精神,因为它不能让你升官发财,更多的是“枯燥乏味”,甚至费九牛二虎之力而难入其门,很多教师也因此而放弃,但这正是进步的开端,因此做教研要有“面壁十年”的准备;当教师必须有“诲人不倦”的态度,当今的教育,受功利化社会环境的污染,已经忘记了自己“教书育人”的根本职责,家长、社会、行政部门以“教育GDP”(升学率)论英雄,这种社会氛围十分令人生厌。数学教学也不能置身事外,教师为了分数而不得不让学生进行大量机械重复训练,而数学的育人本分(培养思维能力、发展理性精神)则被抛到九霄云外,这种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教育已经“造就”了大批只会解题不会读书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真正的数学教师,必须怀有一种菩萨心肠,无私地热爱学生;还要有普度众生的学识、精神、耐心、耐力,不厌其烦地把自己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和领悟到的思想、精神传递给学生。唯有坚持“诲人不倦”的精神,我们才能在尽教书育人职责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找到人生的乐趣。
愿广大数学教师真心诚意地热爱教研,专心致志地研究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思考,随时随地发现,随时随地实践,随时随地体验,随时随地领悟,随时随地反省。这是教研的真谛,也是教好书、做好人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