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司考辛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强化全体职工的纪律观念,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考勤制度是加强公司劳动纪律,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搞好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全体员工要提高认识,自觉地、认真地执行考勤制度。
第三条公司的考勤管理由人事部负责实施。
第四条各部门经理、主管对本部门人员的考勤工作负有监督的义务。
第五条公司考勤实行打卡制度,员工上、下班均需打卡(共计每日2次)。员工应亲自打卡,不得帮助他人打卡和接受他人帮助打卡。
第六条考勤记录作为年度个人工作考评的参考依据。
第二章具体规定
第七条工作时间
1、本企业全体员工每日工作时间一律以七个半小时为标准。
2、上午上班时间为8时30分,下班时间为12时;下午上班时间为14时,下班时间为18时。
第八条迟到、早退
1、上班时间以后到达,视为迟到,下班时间以前离开,视为早退。
2、以月为计算单位,第一次迟到早退扣款10元,第二次迟到早退扣款20元;第三次迟到早退扣款40元,累计增加。
3、迟到早退情节严重屡教不改者,将给予通报批评、扣除绩效工资、直至解除劳动关系处理。
4、遇到恶劣天气、交通事故等特殊情况,属实的,经公司领导批准可不按迟到早退处理。
第九条请销假
1、主管以下人员(含主管)请假一天的由部门经理批准,两天至三天的由分管领导批准,三天以上的由总裁批准;部门经理请假由总裁批准。
2、员工因公外出不能按时打考勤卡,应及时在考勤卡上注明原因,并由部门经理签字确认。
第十条病假
1、员工本人确实因病,不能正常上班者,须经部门经理批准,报人事部备案,月累计超过两个工作日者,必须取得区级以上医院开据的休假证明。
2、患病员工请假须由本人或由直系亲属于当日九点前向所在部门领导或公司主管领导请假,经批准后方可休假。
3、经公司领导批准,当月累计病假两日(含两日)以内的,每日扣绩效考核分值
4、患病员工如有区级以上医院开据病假条的,当月病假累计三日(含三日)以上者,每日扣绩效考核分值。;全月病假者,扣除全部绩效工资;连续病假超过三个月者试为自动辞职
或按东莞市相关政策执行。
5、员工必须在病愈上班两日内将病假条主动交给事部核查存档。
第十一条事假
1、员工因合理原因须要本人请假处理,并按规定时间申请,经公司领导批准的休假,称为事假。
2、请事假的员工必须提前一天书面申请(如遇不可预测的紧急情况,必须由本人在早晨九点以前请示公司领导),如实说明原因,经部门领导报经公司领导同意后,方可休假,否则按旷工处理。
3、事假按照日工资标准扣除。
4、事假可以用加班加点时间调休,但必须经过公司领导的批准,经批准的调休事假可不扣发。
5、员工在工作时间遇有紧急情况需要本人离开岗位处理的,也按上述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二条年假
1、员工在公司工作满一年,享受每年5个日历日的年假。工作每增加一年假期增加一日,但最长假期不超过15个日历日。
2、年假需一次休完,当年未休年假者不得累计到第二年。
第十三条婚假
1、员工请婚假时,必须本人持法定的结婚证填写婚假申请单,经部门经理批准,交人事部审核。
2、婚假假期为三天。
第十四条产假
1、女员工正常生育时,给予90天(包括产前15天)产假,难产可增加15天。多胞胎多生一个婴儿增加15天,符合晚育年龄的增加30天产假。
2、女员工怀孕三个月以内流产的给予20-30天妊娠假,怀孕三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流产的给予42天妊娠假,怀孕七个月以上流产的给予90天产假。
3、女员工休假前需要有医院证明,经所在部门经理同意后,报事部批准,方可休假。
4、男员工产假的护理假为15天。
第十五条丧假
员工供养的直系亲属(祖父母、父母、公婆、岳父母、夫妻及满周岁的子女)死亡,可办理丧假,员工的父母或配偶去世,可休假5天;员工的子女以及在一起居住的祖父母、岳父母、公婆去世可休假2天。在外地的父母、配偶或子女去世,需员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可根据路程远近另给路程假。员工办理丧假需在假前写出申请,部门经理签字后,经人事部批准后,交考勤员考勤。
第十六条旷工
1、未向部门和公司主管领导书面申请并经批准者,或未按规定时间请假,或违反病、事假
规定,或违反公司制度中其它有关规定等行为,均视为旷工。
2、旷工一日(含累计)者,扣发当月全部薪金的20%;旷工二日(含累计)者,扣发当月全部薪金的50%;旷工三日(含累计)者,公司视情况给予处理。
第二篇:公司考情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保密、安全制度,确保档案和案卷机密安全。
二、各部室应在每年元月底向公司办公室移交上文书档案并履行清交手续。
三、各部室应明确规定档案责任人,档案责任人(档案员)对本部门档案的收集、建档、保管、借阅和利用负全责。
四、各类规章制度、办法、人事、工资资料、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简报、重要电话记录、接待来访记录、上级来文、公司发文、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以及添置设备、财产的产权资料由办公室负责归档。
五、各工程项目立项、国土、规划、设计、监理、质监及技术等图纸文字技术资料、质量资料由投资发展部负责归档。
六、各类承包合同、商务合同、协议的正本原件由财务部归档,副本原件由办公室归档,其他部门备份存档并由信息中心实行电脑化管理。
七、各招商引资贷款项目申报资料、征地、拆迁批复、国土规划等技术、图纸分别由投资发展部、城建资产部、项目技术部、市场营销部等业务部门按业务分工负责归档。
八、归档资料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①文件材料齐全完整;
②根据档案内容合并整理、立卷;
③根据档案内容的历史关系,区别保存价值、分类、整理、立卷,案卷标题简明确切,便于保管和利用。
九、档案资料借阅需履行登记、签字手续,重要资料借阅需先请示分管领导。
十、由分管领导定期组织档案责任人、业务部门组成档案鉴定小组对超期档案进行鉴定,提交档案报告,并根据有关规定的酌情处置。
十一、加强档案保管工作,做好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防潮、防高温工作,定期检查档案保管工作。
第三篇:司考制度
2002年我国首次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就吸引了全国许多优秀才子报名参加。国家统一司法考试是加强我国司法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已经成为我国司法人员资格的一项重要制度。但从全国、全区、全市考试分数的情况上看,上线的人数是屈子可数的,全国考试上线的比例为百分之七;全区考试上线的比例为百分之五;全市考试上线的仅为百分之三左右。而且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员未必能够留在基层法院担任法官职务。从2000年以来,全国一线法官数量减少13.07%,人才断层现象严重。可以看出国家统一司法考试是所有考试当中难度最大的。虽然它能锻炼人的各种综合素质能力,特别是对我们从事法院工作的人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和机遇。但由于受到人员素质、工作环境、工作质量和效率、人员文化水平等等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每年在法院系统内部报名参加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人数不是很多,上线的人数就更少得可怜了。从总体上来说,我认为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对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具有它积极影响的一面,但也存在有消极影响的一面。这是现在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们法官队伍建设所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下面我仅就国家司法统一考试对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影响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对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积极影响
1、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对提高法官的整体素质、推进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进程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最积极的影响就是能够保证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合格而进入到法官队伍的人员具有从事法官职业所应当具备的法律专业知识和法学理论水平。这是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所应必备的重要条件,离开了这个基本的条件,法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和具有高素质的法官队伍就无从谈起,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2、国家统一司法考试能够确保不符合法官条件的人员进不了法院,当不了法官。从一定意义上说,它能够保证法院法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和高素质。在我们国家还没有实行统一司法考试准入制度之前,法院进人一般是没有严格的专业化要求,进入法院的人员大都是一些非法律专业的,从而造成了法官队伍职业的大众化,其法律专业的水平较低,法官的文化素质不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对法院和法官的公信力度,使法院工作的开展也受到某种阻力。而在国家统一实行法官职业司法考试准入制度以后,不管是谁,只能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并取得合格的方可以进入法院,成为一名法官,这是一条唯一的途径。国家统一实行司法考试,对人民法院来说是有利的,一方面它可以杜绝一些人有文凭但没有实际工作水平的人进入到各级人民法院来工作;另一方面也能够杜绝这样一些既没有文凭又没有实际工作水平的人通过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当渠道而进入各级人民法院,加入到法官队伍中来。这是确保法官队伍高素质和职业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的有效的制度保障。
3、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对在这制度实施之前已经取得法官资格,但学历和专业化知识水平尚未达到任职条件的现任法官来说,对于提高他们的学历和知识文化水平、提高综合素质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总体上是为了提高法官任职的学历条件,对初任法官的学历要求要达到大学本科以上。而在这一条件实行之前,虽然有相当一部分法官已经取得法官任职资格,但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的学历条件没有达到《法官法》规定的本科以上学历要求。仅就我们凤山县人民法院目前在职的31名法官来看,有本科学历的法官只有18人,占法官总数的58.06%。文化程度比例相当低,这在全国、全区及全市的法院系统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对全国现任法官低学历的现状,国家为了保证法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必然会对这部分法官进行统一的学历教育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从2001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就与北京大学共同举办现代远程教育专科升本科法学专业教育,一共举办了三期。市中院及所属各基层法院有一百多人参加专科升本科学历教育,首届学员已经顺利毕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在职人员的学历层次;另外,这几年国家法官学院还举办了四期40岁以上原来已经取得法律专业审判证书的,但又不具备大学本科学历审判人员的专项培训;同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40岁以下不具备大学本科学历的审判人员,必须在5年内完成本科学历学习并取得本科文凭,否则将调离审判工作岗位。实际上在学历教育和专业知识的培训这一方面,最高人民法院早已经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和培训措施。这对提高现任审判人员的素质和业务知识水平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推进了法院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在实施这一制度之前,法院的进人是一个不定式的。有的是从社会公开招收;有的是从部队转业;有的是从教师改行;有的是从企业调入等等,调入法院的途径各种各样,人员的文化素质低下。正是由于进人方式的多元化、多渠道,造成法官工作质量低,工作效率不够高,给审判工作、执行工作和其他后勤服务保障工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国家为了改变这种工作的被动局面,在各地法院招进这一些非法律专业的人员以后,为了适应审判工作的需要,又得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这些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学历知识水平。现在实行法官职业考试准入制度以后,法院的人事管理制度不得不随着这一制度的实施而进行相应的改革。首先是改革了以前进人的随意性和非专业化;其次是严格把好进入人员的标准和要求;三是法官管理和法官培训的统一。正因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能适应这一制度的实施和向提升法官高素质方向发展,同时对推进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也具有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对我们西部贫困地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消极影响
从总体上来看,实行法官职业化司法考试准入制度以后,其推动作用是巨大的,它完全符合新形势下法院工作的要求。但是在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法官队伍素质不高、物资装备落后、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落后等消极的影响更加突出,也是直接和实实在在的,而且是不可回避的摆在我们面前。
2002年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实施时,规定报名的高学历起点使得西部贫困地区的人们暂时无法适应这一制度的推行。就以我们凤山县为例,每年考上大学本科的也不过10多个人,而真正学法律专业的却很少。二十多年来,我们法院没有一个人是从高等院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法院工作的。目前取得的本科毕业的全院有36人都是他们在工作以后通过在职教育取得的。由此可以看出,西部贫困地区的学历教育在现阶段很难适应司法统一考试的需要。虽然2002年司法统一考试对西部贫困地区的人员报考条件给予放宽,大专学历、党校学历都允许报考,而且根据实际情况还降低西部贫困地区考试合格分数线,以这样的优惠条件来提高西部贫困地区统一司法考试的合格人数,由此来缓解西部贫困地区法律职业人才的需求矛盾。但是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在学历上跟不上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学历条件要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想在三、五年内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是比较困难的,也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2002年首次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对西部贫困地区的报名学历条件是放宽到大专学历,但整个凤山县报名的考生约有30人,通过考试合格的却只有1人。合格率仅只有3%左右,远远低于全国7%的平均数;2003-2008年每年我县参加司法统一考试的仅有几人上线,可见形势的严峻,不容我们乐观。
在我们西部的大部分法院,每年的诉讼费收入也就10多万元。由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自2007年4月1日开始施行《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该《办法》施行以后,人民法院的诉讼费收入
就更少,加上地方财政十分困难,就造成西部贫困地区法官的工资、福利待遇低下,再加上工作的压力,就使得西部地区的法院一下也很难适应法官专业统一司法考试准入制度的推行。主要原因有二个方面:一是法官的地位没有具体落实到位,法官的行政级别普遍都比较低,缺乏权威性。现在我们法官们的行政级别都是参照政府公务员的行政级别定的级,所定的行政级别相对比较低,由于没有相应的权威抵御外来的干预,从而缺乏独立审判的保障;二是由于经济待遇低下,缺乏对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其他部门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人员一般都不愿意到法院来工作;而法院内部人员却有一些人通过统一司法考试取得合格证后又要外流,去一些收入相对较高的部门谋职;而另外有一些人员参加统一司法考试又未能够上线,种种现象造成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难以提升。2004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决定,针对西部地区法院人才开发的需要,开展支援西部法官培训工作,充分利用东部地区法院的人才优势和教育资源,加大对西部地区中院、基层法院的培训力度。即从东部地区法院选调一批既具有较高法学理论水平又具有丰富审判实践经验的法官组成培训小组,深入西部地区的中级、基层法院开展业务培训,力争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对西部地区审判一线的法官进行一次普遍轮训。这是人民法院落实中央关于加快西部人才培训精神,实施“人才强院”战略的重要举措,目的是通过培训,促进西部地区法官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努力提高法官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培训,促进西部地区法官进一步树立现代司法理念,掌握娴熟审判技巧,努力提高法官的“一个素养三个能力”即:法官职业素养,法律适用能力、庭审驾驭能力和裁判文书制作能力,促进了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
我们都知道,司法资源的极为有限性,它制约着法官的职业化建设。正因为司法统一考试通过率低下和法官职业缺乏吸引力,从2001年至2005年,我们凤山县法院在各年计划招收国家公务员中都计划录用助理审判员,条件之一就是要有统一司法考试的合格证。由于这一条件的限制,每一次在整个凤山县乃至全市都没有一个人来报名,该职位一直是个空白。如长期以往,势必会加据司法资源的缺乏,造成法官的断层。现在我们凤山县人民法院就存在法官队伍后继无人的问题。根据《法官法》的规定,凡取得法官任职资格必须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并取得合格。在经济落后、文化欠发达的贫困地方,能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员是微乎其微,且能通过司法考试的,也不会进到法院来工作;而我们自身的条件又不足以吸引外地通过统一司法考试的人。现在我们凤山法院法官队伍已经开始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这是目前摆在凤山县法院面前的最大工作难题。这也是现阶段在西部贫困地区实施法官职业化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准入制度以后存在的又一个消极影响。如果这一消极因素不及时消除,势必会影响到西部贫困地区的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进程。
三、对法官职业实行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准入制度后法官队伍职业化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
实行法官职业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准入制度是推行法官职业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它能从源头上保证了法官的法律专业知识水平和资格的合格性。但是面对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贫困地区客观事实存在的条件差异,国家要以同一步伐在全国推行法官队伍职业化,就必须对西部地区法院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在实行全国法官职业考试准入制度统一的基础上,给予西部地区法院适当的政策倾斜,尤其在经济待遇上给予相应的提高,以鼓励更多高素质的法律人才到条件艰苦的基层法院工作。同时还应该建立一套全国统一的法官职业保障制度,使法官职业能成为人人向往的职业,人人都为能谋求到这样的职业而感到十分荣幸,这也是推行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实施法官职业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准入制度还应当全面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在实施《法官法》的时候不能有选择性,也不应该有选择性。在法官职业中实行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准入制度以后,那其他相应制度的实施也应该跟上来,比如法官的工资、保险、福利等保障制度;奖励、惩戒制度等等都要全面执行。1995年7月施行的《法官法》,虽然已经实施好多年了,法官按规定该定的法官等级也定了,但至今还没有哪一方面体现出法官应该具有的职业保障特色,这对我们法官来说好像是有一些不太公平合理。虽然2007年8月,国家人事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法官审判津贴的通知》,决定从2007年7月1日起对各级法院在职法官实行法官审判津贴。实行法官审判津贴,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法官的关怀。但这还不能完全体现出法官应该具有的职业保障特色,这对我们法官来说好像还是有一些不太公平合理。正是由于国家实行统一司法考试对法院的法官任职资格有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可以明显地看出,正因为《法官法》中关于法官职业保障制度没有具体得到全面的贯彻实施和落实,法官各种待遇没有及时完全跟上,法官职业缺乏吸引力,所以在实行法官职业司法考试准入制度之后法官任职资格就相对比较困难,特别是在西部贫困地区,实施这一制度以后我们法官的任职就更加困难。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合格的绝大部分人员都流向相对收入较高的律师职业。
要彻底改变这一被动局面,就必须改革现行法官管理体制。它是推行法官职业化建设的最佳选择。实施法官职业司法考试准入制度只能说是抓住司法改革的一个方面,司法改革的核心应当是司法体制改革。要在审判管理、队伍管理、司法行政管理三个方面下功夫,按照“放权、分权、制约”的思路,加强机制的建设。明确提出了司法体制改革的方向,关键在于能否真正的贯彻落实。司法体制改革是司法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改革现行法官管理体制是推行法官职业化建设的最好途径。
但是应该看到,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现在我国实行的司法体制可能会暂时无法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为适应法官职业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准入制度的有效实施,推进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作为西部贫困地区法院应当做的或者说是能够做的工作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精化现在职的法官队伍,并在能够适应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准入制度的同时,加强对后续法官的培养,鼓励取得法律专业专科和其他专业本科的书记员等法院在职人员参加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并能够给予参加统一司法考试的人员一定的复习时间,提高法院人员考试的通过率,以保证法官队伍的衔接,使法官队伍后继有人;二是强化法院现有人员的学历教育。一方面要积极发动和组织法官参加专科升本科的学历教育;重点加大实施对西部法院和各基层法院法官的培训力度等。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来提高现有法官的学历层次,使之能够达到《法官法》规定的学历条件要求;一方面要对现任职的法官,加强继续教育,对他们进行知识更新、观念更新、方法更新的教育;重点是强化专业知识培训,开展审判、执行和后勤服务保障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法学理论水平,使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能真正达到《法官法》所要求的实际司法水平层次;再一方面,对后续法官的培养,除可以采取鼓励法院未取得法官资格的人员参加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大专院校挂钩,定向培养一些大学本科生,保证他们毕业后回到法院工作。通过这样既能充实现有的法官队伍,又能够解决法官队伍的断层和后继乏人的问题。在完善现有培训手段的前提下,加强培训系统性、规范性,同时增加一些实际内容,如开展上下级法院法官交流、东西部法官交流、岗位大练兵等等,整合现有人才资源,切实提高现有人员的司法能力和司法水平;三是创造一些优惠的条件吸引外来的法律人才。在实行全国法官职业考试准入制度统一的基础上,给予西部地区法院适当的政策倾斜,尤其在经济待遇上给予相应的提高,以鼓励更多高素质的法律人才到条件艰苦的基层法院工作。外来人员到我们边远艰苦地区法院来工作,可以对他们实行有效的期限制,到期以后是留是走自由,不受限制。就是中西部贫困地区法院工资待遇
太差。当前读大学费用相当昂贵,而中西部贫困地区法院新进人员每月收入才一千元左右,连读书费用都难以挣回,更何况要养家糊口。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只有遵循价值规律,按照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彻底解决中西部贫困地区法院法官待遇问题,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中西部贫困地区法院法官队伍。我们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西部贫困地区一些法院法官断层问题。在经济待遇上适当提高中西部贫困地区津贴补偿,这个补偿应当使他们感觉到能够体现到中西部贫困地区工作的价值。
第四篇:公卫制度(定稿)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制度
1、加强信息化建设。及时准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管理相关信息。
2、每月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新增建档花名册、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按要求上报的各种统计数据和信息,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伪造或篡改。
3、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登记、统计制度,做好统计汇编,遵守各种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计算机化健康档案要在技术上加强用户权限和密码管理设计,使所有操作和使用者在获得认可后,才能登陆。
4、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5、逐步健全网络信息系统,做好数据录入及整理工作。
6、严格执行计算机操作规范,定期对计算机进行保养、维护及数据备份。
健康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1、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询等服务。
4、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5、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
6、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栏底稿、通知、记录、小结及效果评估等资料。老年人管理工作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老年保健工作,建立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辖区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建立健康档案。
3、对以居家养老形式为主的老年人进行服务需求评估,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及精神慰籍、舒缓治疗服务。
4、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管理进行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合理就医指导。
5、对于高危行为老人,进行健康指导、进行行为危险因素于预。
6、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进行疾病的预防、自我保健、常见病伤害预防、自救和他救等指导。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加强档案的治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健康档案要采用统一表格,在内容上要具备完整性、逻辑性、正确性、严厉性和规范化。
2、建立专人、专柜保存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安全。居民健康档案要按编号顺序摆放,指定专人保管,转诊、借用必须登记,用后及时收回放于原处,逐步实现档案微机化管理。
3、为保证居民的隐私权,未经准许不得随意查阅和外借。在病人转诊时,只写转诊单,提供有关数据资料,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把原始的健康档案转交给会诊医生。
4、健康档案要求定期整理,动态管理,不得有死档、空档出现,要科学地运用健康档案,每月进行一次更新、增补内容及档案分析,对辖区卫生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总结报告保存。
5、居民健康档案存放处要做到“十防“(即防盗、防水、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泄 密”)工作。
6、达到保管期限的居民健康档案,销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和办法,禁止擅自销毁。
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
一、慢性病管理:
1、设专(兼)职人员管理慢性病工作,建立辖区慢性病防治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辖区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定期筛查,把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库。
3、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咨询及危险因素干预活动,举办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
4、对本辖区已确诊的慢性病患者进行控制管理。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行规范管理,跟踪随访,具体记录。
5、建立相对稳定的医患关系和责任,以保证对慢性病患者的连续性服务。
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1、建立街道、村(居)委会、监护人三级精神卫生管理体系,制定工作计划。
2、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掌握精神病人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将相关报表上报。
3、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咨询、心理行为干预、精神疾病预防等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病人。
4、开展对慢性或服用维持剂量药物的精神病人诊治,对新发现或疑似病人应及时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确诊。
5、建立随访制度。定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填写随访记录,进行康复治疗指导。
6、指导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服药,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病人参加康复活动。
7、病人就诊或医务人员到病人家中诊疗时,应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
8、做好重性精神病人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首诊测血压制度
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筛查,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1、建立门诊“首诊测血压”制度,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并将血压值登记到“成人首诊测量血压登记本”和居民健康档案中。
2、通过电话预约、入户、流动测血压等方式,为辖区35岁以上未就诊居民测量血压,并将血压值记录到居民健康档案中。
3、高血压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
4、通过居民健康体检、转诊等方式及早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5、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主动开展健康检查。
第五篇:公休会制度
公 休 座 谈 会 制 度
为了更好地征询住院病人和家属对医院管理的意见、建议,及时沟通,解决病人就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融洽医患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特制订本制度。
(一)公休座谈会是医护人员与病人及家属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活动。
(二)公休座谈会由各科护士长召集,科主任、责任护士、病人及陪床者参加,在医生办公室举行。
(三)公休座谈会每月举行一次,具体时间自定。
(四)公休座谈会的主要内容是:
①征求病人及陪护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②征求病人及陪护对护理人员的意见,以便提高护士素质和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
③征求病人及陪护对饮食的意见和要求。
④征求病人及陪护对医院管理的其他方面的意见和要求。
⑤向病人及陪护宣传住院须知,探视陪护制度、卫生常识、有关疾病知识,住院期间应注意的事项等。
(五)科室要设专用记录本,每次公休座谈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具体内容,特别是病人和家属反映的有关问题,必须由专人做好记录,负责落实。
(六)对于病人和家属提出的合理意见、建议,所在科室要虚心接受,如有困难不能自行解决的,要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