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灵与肉的救赎读后感
吸毒一口,再无回头-----《灵与肉的救赎》读后感
我系一名普通的八零后社会工作人员,仍记得,当年第一次踏入学校读书的第一天的第一堂课,我的启蒙老师给我们上课的内容就系毒品的危害,一幕幕毛骨悚然,触目惊心,噬人心神的图片震撼我幼小的心灵,令我对毒品从小到大都系极度憎恨抵制,它丑陋的面目早已印记在我心中。读完《灵与肉的救赎》一书里面的一百个活生生撼动灵魂的真实戒毒案例,使我有两个感想:生命无第二次,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身想毒,吸毒一口,再无回头;加大对学校,社会进行深度全方位的宣传禁毒教育知识。
《灵与肉的救赎》除了系一本给我们学习警醒的书籍之外,也系一本给予一些误入歧途,一步失足的吸毒人士希望之书,纵览全书,我们可以看到,要成功挽救一名吸毒人员,归结起来大致有几个方面的因素和条件在起着积极作用:
吸毒本人的决心和毅力。广州番禺区的何某,经历了10年的吸毒后,面对父母的绝望、妻子的离异、朋友的远离以及久未谋面的幼儿,失去了一切的他在道德和亲情面前,下定决心与毒品抗争,做一个不被社会抛弃的人,过上普通人的正常生活,成了他最大的人生追求。广东侨乡恩平市的吴某成为吸毒受害者后,家里辛辛苦苦积攒的30多万元像流水一样飘走后,他又把自己经营的印刷厂和门市部卖掉,把
小车卖掉,最后还借高利贷吸毒。由于还不起高利贷,他被别人打晕过去。当他在医院醒过来时,见到了年迈的母亲,还有年轻的妻子和可伶巴巴的幼儿。他们面容憔悴,尤其是他的母亲,白发苍苍、瘦骨伶仃、眼窝深陷,仿佛一下子老了20岁。。。经过痛苦的戒毒历程后,他最终战胜了毒瘾,并成为禁毒宣传志愿者,被评为广东省首届民间禁毒先进个人。
亲人的不离不弃。英德市某镇的一位女士,她的丈夫因吸毒而“六进宫”,在三水劳动教养。用世俗的眼光来看,这样的丈夫可谓无药可救、弃如敝屣。然而,这位妻子却对丈夫不离不弃,她在娘家一边带着儿子生活、工作,一边定期去劳教所看望、帮教丈夫。当丈夫解教回来时,她又满怀热切的期盼,把丈夫接回了家中,从此丈夫戒除了毒瘾,全家过上和和美美的生活。四会市大沙镇村民马某的妻子,为了使正在戒毒的丈夫杜绝与粉友接触,展示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与包容,丈夫去任何一个地方,她都寸步不离、如影随影、最终把丈夫从毒魔身边夺回。如今一家人勤勤恳恳地创业,马某也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种养能手,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社会各方力量的帮教和挽救。吴川市塘头“千人戒毒帮教示范点”的陵成昌等老同志殚尽竭虑地帮教吸毒青年李某的事迹。李某于1992年开始吸毒,耗费毒资100多万元,曾自愿和强制戒毒七次均不成功。直到2001年遇到凌成昌等一帮“五老”,他们以“千回百折不撒手”的信念,经过长达五六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把频临死亡的得李某从毒魔口中夺了回来。而凌成昌同事,却因劳累过度永远地倒了下去。。。这种荡气回肠的伟力,这种高尚的人品人格,无不令人为之动容!例如与台资中杰鞋业公司合作开办的肇庆市戒毒劳动康复及安置帮教基地,以“人本,关爱,实效,和谐”未宗旨,以自愿为前提,以康复为中心,以生产为平台,以安置为手段,以回归为目标。这一特殊企业开办几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有300多名吸毒史的人员到康复基地就业康复。通过康复基地这座桥梁,有近200人找到了工作,走上了新的人生道路,从而探索出一个较为成功的戒毒康复模式。
以上种种例子的主人翁既是不幸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他们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毁灭了他们所拥有的一切,幸运的是他们有自身觉悟,身边亲情,社会帮助。
《灵与肉的救赎》一书,我觉得除了告诉我们希望之光与侧面描述吸毒的各种各样危害之外,更隐晦地讲述毒品就系死亡。在广东,收戒、帮教、强制隔离戒毒人员468434万人次,收戒自愿戒毒人员68563人,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19442人,但当中成功可以戒毒至今无一个具体数字统计,就只有书本里百例比较典型的例子,可怕。生命只得一次,面对死神的镰刀没有重来,没有再来。希望每一位读过《灵与肉的救赎》一书的人除了对人性中的光辉、希望感动与深刻更加加深认识毒品的危害之外,更要知道毒品系没有仁慈,没有侥幸,没有后悔。不要轻视毒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性和健全人格,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坚固的城墙。
谨记!毒品,一次就足以毁掉一生!
第二篇:真正的爱情是“灵与肉”的和谐
真正的爱情是“灵与肉”的和谐
真正的爱情是“灵与肉”的和谐
人世间,看别人的故事容易,写好自己的故事却很难。在这个世界里,人人都渴望能寻找到自己灵魂伴侣,可是,只有灵魂相伴,而没有性爱的婚姻真的是高尚纯洁、情比金坚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试想一下,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在现实生活中真的能成行吗?
我从未想到过有这样一位女子,因为坚持信奉“精神恋爱”,所以,一直飘着、单着、剩着……朋友说起的这个女孩叫筠,虽不算貌若天仙,但却有着空谷幽兰般的气质,让人一见倾心、难以忘怀。可是,就是这样美好女子,不知为什么过了三十,竟被无情地剩下了?直到去年,筠才认识了祺。祺是温良的男人,有着丰厚的学识,高雅的谈吐,成熟的气质,两人真的很合拍,不仅是外表上,更在于他们之间心灵的契合。筠真是庆幸能还能认识祺,这也许就是上天注定的缘分吧?两人之间总有聊不完的话,诉不尽的爱,相同的爱好,共同的兴趣,相似的审美……让筠如沉浸于幸福的蜜罐里。在筠眼里,祺就是那个她一直以来等待的“灵魂伴侣”;在祺心中,筠也是他这辈子苦苦寻找的“心灵挚爱”,恋爱不久后,他们幸福地走进了婚姻的围城。
可是,结婚两个月不到,筠竟闪电“被离婚”了!原来,婚后,筠一直坚守着柏拉图式的恋爱原则,自新婚夜起,就一直与祺保持着身体上的距离,竟从未和祺同房过!每次祺想要和筠行夫妻之事,筠总是能找出各种理由来搪塞和拒绝祺。刚开始,祺还以为筠羞涩,特别,脱俗,含蓄,可时间久了,只要是一个正常的男人,怎么会不渴望性呢?终于有一天,祺忍无可忍,就此,“灵魂伴侣”也变成了“冷漠夫妻”。
当祺质问筠的时候,筠终于说出了心里的秘密:青春年少时,筠因为无意间目睹了母亲被继父强暴的痛苦场面,从此就对“性”产生了恐惧,踏上了“精神恋爱”的不归路。在筠的观念里,精神恋爱才是最长久的爱情!虽然,祺跟筠有着相似的恋爱观,也渴望着“灵魂伴侣”,崇尚“精神恋爱”,祺不否认他是爱筠的,但祺毕竟是一个正常的男子,婚姻对于他来说,爱与性其实同等重要。因为,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在婚姻的围城里,光有爱情是不够的...于是,原本是天作之合的一对“璧人”,到头来,竟形同陌路。
我想,所谓“精神恋爱”下的婚约,就好比是镜中花,水中月,看上去很美,却虚无飘渺。筠怎么也不会明白:真正的爱情就是“灵与肉”的和谐,唯此,婚姻才会温馨和谐,天长地久。
原来,婚姻,与爱情无关。
第三篇:复活读后感800字,救赎与复活
《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闻名之作。本书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
1、《复活读后感800字》
小说中的主人翁卡秋莎马斯洛娃原本是一个贵族地主的养女,贵族地主的侄子是一个大学生和家财豪富的公爵,这个侄子在奔波战场的旅途中顺便到他姑姑们家住了四天,他在临行前夜诱奸了卡秋莎,第二天给她一百卢布的钞票就走了。
在过不就他发现自己怀上了地主的侄子的孩子后,不久她就被赶走,四处漂泊,后来她搬到乡下一个寡妇家里住,在过不就他就要分娩了,刚好那个寡妇是接生婆,兼做酒生意,她分娩顺利了。可是很不幸的是那个接生婆给村里有病的女人接生,把产褥热病传给卡秋莎,卡秋莎生的是小男孩可是他感染了产褥热必须把孩子送到育堂,在送到育堂时小男孩就死了。
后来卡秋莎恢复健康后身边已经没有钱了,非找工作不可了,她找了几份工作都做几天就走了,是因为那几份工作的男主人调戏她,结果就辞职了。直到她被姨母设寡款,灌醉约她到本城一家最好的妓院做妓女。马斯洛娃照这样生活了七年,这期间她换了两家妓院,进过一次医院,在她失身以后的第八年,她二十六岁那年,她出事,为此下了监狱,如今已被关押六个月了,也在法院受审。
在法院她遇到当初诱奸她的偌维奇。涅赫柳多夫公爵出现在法庭,十年后他以陪审员身份出现在法庭审理马斯洛娃的案件。涅赫柳多夫后来认出被告就是他十年前诱奸的后抛弃的马斯洛娃,他受到良心的自责。为了给他的灵魂赎罪,他四处奔波为她减刑,当所有的付出都无效时马斯洛娃已经被押送到西伯利亚,这时涅赫柳多夫也与她同行,在途中收到减刑通知,苦设改为流放,这时马斯洛娃还有点爱他,但为了他的前途他拒绝了他的求婚。
这两个主人翁的经历可以表现出他们在道德精神上的复活,小说揭露了那些贪色贪桩法官,触及了旧法律的本质。和贵族中的贪色无责的行为。
2、《复活读后感800字》
其实。对于看这本书,自己是完全出于好奇,是谁复活了?之前死了吗?是如何复活的呢?然而,读罢全文我才明白,这里所说的复活不是肉体的复活。而是一个堕落的灵魂重回纯洁灵魂的一次升华,一个冷漠灵魂重返善良灵魂的一次救助。
整篇小说,讲的好比是一场战斗,精神人性的人与腐败兽性的人的战斗,斗争异常艰辛,所幸的是精神人性的人赢了。
《复活》给人以真实的感觉,没有一点幻想的,虚构的编造的东西,一切都好似生活写照。
全书以聂赫留多夫和玛丝洛娃为男女主角展开聂赫留多夫一个贵族青年引诱他姑母家的婢女玛丝洛娃,致使她怀孕后被赶出家门。后来当了妓女,因被指控偷钱而受审判。这个贵族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席法庭,认出她后深受良心的谴责。他向法官申请准许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并为她奔走伸冤,上诉失败后即赔她去流放。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但是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地位,她终于拒绝了他。这样,男女主人翁都达到了精神和道德上的复活
堕落是容易的,但想再次复活过来便很困难。然而,聂赫留多夫却一次又一次的战胜了自己的恶习弱点,在一次回到那个精神而人性的人,真的很不容易,更何况,它所处的是一个黑暗的社会1做为学生的我们,我很推荐大家看看这本书。
它弘扬人性,歌颂人性,能使我们更懂得善良又多么重要,失去人性的人又是多么可怕。当今社会我们的生活日益丰富,然而依然有许多精神徘徊不定,在利益金钱,权力与人性之间,因此这本书更要让大家看看我们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被客观因素干扰,同时,也要拥有一颗谦虚地心和勇于自我审视,检讨批评的勇气。善与恶总是在于人的那么一念之间,只要人们在做事之前都能扪心自问一下,那么这世上就不会出现那么许多的错和不幸。
现在的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坚定的意志,绝不同流合污,把握住自己,为自己的前途铺上一条光明之路。
3、《复活读后感800字》
《复活》这个故事的情节其实很简单,描述了原本心灵纯洁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在诱奸了玛丝洛娃以后抛弃了她。后来他们又相遇在法庭上,由于玛丝洛娃被诬陷为杀人犯,引起了聂赫留朵夫心灵中善良的一面开始复活。觉醒的聂赫留朵夫为了弥补他所犯下的错误,帮助玛丝洛娃洗脱她的罪名。而在这个过程中,聂赫留朵夫接触了许多他平时都瞧不起的低下阶级的人和奴隶,发现了许多非常不人道和不公平的制度,更发现了自己在堕落的期间是那么虚伪与令人讨厌。而且也发现玛丝洛娃因为自己当年所做的那件事而沦为妓女却不知羞耻。通过聂赫留朵夫的努力,他不但让自己心灵美好的一面复活了,也帮助玛丝洛娃改过自新。
有钱并不代表一切,靠自己双手争取回来的东西。虽然你是有权活或富有的,说就是衣食无忧,但是或许你心里是空虚的,因为你所做的事都是违背自己的良心的,这种行为在潜意识中便成为了一种恶习。心中所追求的不再是正义和大众的利益,所需的只是金钱而已,所以谁也不会关心事情的真相。所有的行动都是按照上级的指令,为的只是想保住自己的乌纱,原因仅此而已。
我们抱着一种荒谬的信念在生活,认为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生活主人,人生在世就是为了享乐。可是,要知道既然我们被派到世上来,就是奉有某某的旨意,有所为而来的。对于这句话,对于信奉上帝的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解释。
复活,人性的复活指的是对自己进行反思后改过自新。有了新的思想就会有新的看法,对于善与恶的区分自然也不同。真正高尚的心灵恐怕是需要多次的复活才能换来的。
4、《复活读后感800字》
聂赫留朵夫凝视着那盏油灯的火光,想得出神。他想到生活里的种种丑恶现象,又设想是人们能理解这些箴言,咱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怎样。于是他的心充满了一种好久没有感受到的喜悦。
替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写出这话,我也是思绪了很长时刻的。这本书描述了男女主人公的精神复活,尤其是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精神复活。他大学期间是一个纯洁、热诚、朝气勃勃、有完美追求的青年,在姑母家度假时,于美丽纯洁的少女卡秋莎恋爱。等他进入军队和上流社会以后,过起了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并诱奸了卡秋莎。这也是卡秋莎之后堕落,成为妓女的主要原因。直到在法庭上相遇,聂赫留朵夫良心发现,在为玛丝洛娃(卡秋莎)奔走申冤,上诉失败后就陪她去西伯利亚流放。聂赫留朵夫的行为感动了玛丝洛娃,她重新爱上了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地位,玛丝洛娃拒绝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合。两个主人公都到达了精神和道德上的复活。
在我读这本书时,一位律师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看见他们不能不感激涕零,正因我没有坐牢,您也没有坐牢,咱们大家都没有坐牢,那就的感谢他们的恩德。至于要唬夺咱们每人的特权,流放到不很远的地方,那是在容易但是的事了。其中的他们就是检查官和有权引用或不引用法律的人。这话真是让我深思,如果他们能够为所欲为,那还要法院干什么呢?同时,聂赫留朵夫与卡秋莎的爱也让我感动。她爱他,认为自我同他结合,就会毁掉他的生命,而她和西蒙一齐走开,就能够使他恢复自由。她由于实现了自我的愿望而感到高兴。
这部作品具有高超的艺术性,高度的真实性,深厚的人性。反映了沙皇俄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要克服使人们饱受的骇人听闻的罪恶,唯一可靠的方法,就是在上帝面前承认自我总是有罪的,因此既不该惩罚别人,也无法纠正别人。当我遇到了一切追求精神生活的人常常遇到的状况。那就是我起初觉得古怪、荒诞甚至可笑的思想,却不断被生活所证实,有朝一日我会忽然发觉这原是及其平凡的无可怀疑的真理。
5、《复活读后感800字》
突然的心血来潮,读了一本厚厚的名着,也懂得了为什么它能成为名着。黑幕重重的政府机构,腐朽的上流社会造就了荒唐的法庭、黑暗的监狱、苦难的农村。人性:上流社会的人性。在这环境下,堕落,昏睡。
聂赫留朵夫作为一名公爵穷奢极侈,荒淫无耻的生活再正常但是了。精神的空虚使他无所作为。也许在他心底的深处有着一颗被深深隐藏的追求正义的种子。
年轻的时候他抱着正义不允许土地私有的观点把一块自我从长辈那里继承下来的土地分给了农民。如今继承了超多土地的他,既不能放下产业,又不愿否定自我年轻时的观点。
年轻的时候他玩弄和抛弃了喀秋莎之后,对自我的行为产生了内疚。为了使自我愉悦,他迫使自我不去想她,发奋忘却。表面上他成功了,但内心深处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哪怕是他知道了喀秋莎生性放荡,自甘堕落之后。正是正因如此他才会在陪审席上认出喀秋莎后如坐针毡,内心展开一场复杂而痛苦的斗争。
聂赫留朵夫精神上尽管还有健康的因素,精神的人与兽性的人常在他内心发生冲突,他还几次进行灵魂的净化。他在法庭上认出玛丝洛娃后,主动上监狱去求她宽恕,并愿意与其结婚,以此来赎罪,可他正真地觉醒了吗?
没有!在法庭上他心惊肉跳,并非正因谴责自我的可耻行为,而是担忧自我名誉扫地,目前他说思考的只是这事不能让人家知道,她或者她的辩护人不好把这事和盘托出。
但他又迈出了一大步,正因他鼓起了勇气去监狱里探望喀秋莎。这个充满空想的精神探索者最后采取了切实的行动。
就在他见到多年未见的喀秋莎时,他还没有在内心承认自我的残酷卑鄙,而是居高临下地审视被他蹂躏的不幸女子。只有在玛丝洛娃的精神完全觉醒下,他的心灵才受到正真地触动。直到此刻,他才了解自我的全部罪孽,发觉自我罪孽深重,感觉到他害了她到什么地步。以前聂赫留朵夫一向孤芳自赏,连自我的忏悔都感到很得意,如今他觉得这一切简直很可怕。
聂赫留朵夫自此才开始正真觉醒,背离了上流社会:否定了贵族(包括自我),分送了土地,为平民奔波。
6、《复活读后感800字》
《复活》是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认为是其创作的最高的一峰。它没有《战争与和平》史诗般的恢宏气魄和明亮的诗意,没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澜与不安的骚动--它,完全是体现了一位伟人的暮年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
一个纯真美好,曾经对生活和生命充满了美好期盼的青年人。在混混沌沌的上流社会中堕落于花天酒地。一个美丽纯洁的姑娘,在长达八年的妓女生活中堕落。他们似乎是可以就这样生活下去的,他们也许可以满足生活中自己那种种简单的快乐。
但是,当两人在审判玛斯洛娃的法庭上相遇时,涅赫留朵夫再也不能够心安理得地面对他曾经伤害过的玛斯洛娃直视他的眼神。似乎是灵魂的反省,两个人在重逢时,眼神中充满了疑惑。那个少年,成为了一个漂浮在上流社会中的老爷,那个姑娘,成了一个出处卖弄风情的窑儿姐。涅赫留朵夫此时感受到了他曾经给予他多么大的伤害,他的灵魂背负了沉重的罪恶感。
在一次次探访监狱的过程中,他见证了太多的不公平。当他把自己的土地廉价分给了农民的时候,他收获的是农民怀疑的眼神,贵族们疑惑的言语;当他决定与玛斯洛娃结婚以洗清自己罪恶的时候,他得到的是亲友们鄙夷的眼神,众人以为不可理喻的回应。他面对这一切困惑了,所有他的精神世界里认为正确的事务无一例外的遭到了鄙薄。然而贵族社会所推崇的却只是花天酒地与吃喝嫖赌。一百多个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只因为把身份证弄错了就被关押到臭虫漫天,疾病四溢的牢房中。
涅赫留朵夫本来是一个纯洁善良、有理想,追求真正爱情的青年,贵族家庭把他养成了种种坏毛病,贵族社会和沙俄军界纸醉金迷、放浪荒唐的生活风气又使他堕落。促使他去损害马斯洛娃。聂赫留朵夫本身对于这种生活十分厌恶,但是人因环境而变,所以当他身处在黑暗的环境中时,变得堕落这是自己无法掌控的。但最终涅赫留朵夫在茫然中也看到了希望,玛斯洛娃的改变。让他足以抛弃官场的地位与金钱的诱惑,他的精神复活了。玛斯洛娃也改变了,她为了不连累涅赫留朵夫,接受了政治犯西蒙林的求爱。
7、《复活读后感800字》
暑假,我用了几天时间读完了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作的《复活》。
书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涅赫柳多夫和卡秋莎玛斯洛娃。从他们的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灵魂复活的不同轨迹。
卡秋莎玛斯洛娃是作家在小说中塑造的一个最丰富,最动人的形象,她不仅是一个被侮辱者,而且是一个精神上觉醒、走上新生活的女性。在狱中和政治犯的朝夕相处使她认识到自己是广大受欺凌的人民中的一个,她决心把自己的命运和这些优秀分子联系在一起,她渐渐恢复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心灵纯洁的本性在玛斯洛娃的身上复活了。
涅赫柳多夫原先是一个正直而富有自我牺牲的青年,可是在服役期间染上许多恶习,成了贪淫好色的利己主义者,整日挥金如土。他在一次探望自己姑妈的时候,与婢女卡秋莎玛斯洛娃相遇,并且在一个晚上诱奸了她。几年以后,当他再一次旁听法庭庭审时,被诬告犯有杀人罪的妓女正是当年的玛斯洛娃。他感到十分愧疚,良心受到深深的谴责。他曾经对自己姐姐说过这样一句话,犯罪的是我,受到惩罚的却是她。他下决心清扫自己的灵魂,并付之行动,企图打通各方面的关节,减轻玛斯洛娃的罪名。当这一切努力失败之后,他决定变卖家产,跟随玛斯洛娃一起流放,并且同她结婚。他的这一想法被玛斯洛娃拒绝了。
然而涅赫柳多夫确实是真心实意的。他的一次次表白,一件件实际行动,终于感动了玛斯洛娃,使她从颓唐和绝望中醒悟过来。但是,最终她还是选择了政治犯西蒙松做自己的终身伴侣。
《复活》让我懂得人的善良是多么重要。珍惜现在良好的环境,把握生命的每一刻,不让一丝一毫的因素动摇自己的信念。以这样的态度面对学习,相信我们一定会在09高考中不留遗憾,实现自己理想目标!
8、《复活读后感800字》
这是一个苦命的女子和一个赎罪男人的故事。复活即是指男女主人公精神上的解脱与释放。
马斯洛娃是备受凌辱与损害的俄国下层妇女的典型。从年轻时的天真浪漫到如何一步步地被社会逼上绝路,但她同时又在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的唤醒下,得到了精神上的复活,从而成为了新女性的代表,这也表明了俄国民众的觉醒。
涅赫柳多夫是一个走在时代前缘的人物。虽然年轻时对马斯洛娃犯下了不可磨灭的错误,但在法庭上再次见到马斯洛娃时,他的心没有片刻安宁,他开始走上了为自己赎罪的道路。他的许多举措,在旁人看来都是那么地疯狂,他要同马斯洛娃结婚,他要把她从牢房中救出来。他到底是为了弥补过错,还是内心真实的情感?我想两者都有,所以他才如此矛盾。他认为马斯洛娃现在所遭受的痛苦都应该由他来承担,是的,那是一个改变马斯洛娃一生的夜晚。但每每回忆起青年时他们,涅赫柳多夫又会激起异样的情感。
马斯洛娃入狱后,涅赫柳多夫经常去看她,并同她讲:我要娶你,不管结果如何,哪怕你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我也会跟随着你。马斯洛娃对此态度很冷淡,她不太相信涅赫柳多夫会一直遵守他的诺言,因为涅赫柳多夫是伯爵,而她只是一个入狱的苦命女子,但她又不拒绝他对她的好,也许是在她生活的那个圈子呆久了。
涅赫柳多夫不仅为马斯洛娃的案子奔走,依马斯洛娃的要求,也帮助了许多狱中其他的犯人。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长时间,马斯洛娃对涅赫柳多夫的态度也逐渐有了好转,但马斯洛娃的案子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最终被发配到西伯利亚。涅赫柳多夫把自己的土地交给了农民,这在当时是一个先进的思想,他认为土地不该由个人所有,之后他就准备前往西伯利亚。马斯洛娃在去往西伯利亚的火车上认识了一个男子西蒙松,他也是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囚犯,西蒙松爱上了马斯洛娃,虽然他知道她与涅赫柳多夫的关系,但他还是提出了要与马斯洛娃结婚,涅赫柳多夫知道后也很震惊,但他还是想要征求马斯洛娃的意见。与此同时,由于之前涅赫柳多夫的努力,马斯洛娃最终被释放了,但她还是同意和西蒙松结婚,虽然她真正爱的并不是他,可是她不能跟涅赫柳多夫结婚,因为她不想让他永远活在赎罪的阴影里,只有这样做才能让他们两个得到解脱。
马斯洛娃结束了原来的妓女生涯和牢狱生活,在新的环境里重新唤起了她对生活的希望。
第四篇:《灵牛》读后感
翻开《灵牛》,一股丰富多彩的民俗气息迎面袭来。我瞬间有了兴趣,仔细一读,真不愧为一本经典好书。
此书为我们展示了一头有灵性、重情义、勇敢机智的灵牛形象,讲述了他衔刀救母、清明节给母亲上坟、斗牛大赛扬名、独闯深山追杀“虎魔”为亲人报仇等故事。
好书必有好看之处。不必说全文,单取任一段看——
当小红牛知道妈妈要被宰杀时,那种痛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但是它在痛苦的同时,也不忘还有一线生机,于是,它衔着宰牛的尖刀去找它的小主人,这才救了它母亲一命。
当我看到这里时,我不禁为小红牛感到肃然起敬,虽说它只是一头小牛,但是它的“孝”与它的年龄是不成正比的。它对母亲深沉的爱,也是他后来追杀猛虎的主要因素,而且,它的机智也是让人震惊。在当时那个情况下,它如果只是单单去找小主人,可能小主人也不会知道它的意思,但他衔着尖刀去,应该就会明白了,同时主人一时半会也救不了妈妈。它在痛苦的同时,依旧保持头脑的清醒。
合上书,我感觉深有所益。它只不过是一头小红牛,而我们,却是十四五岁的少年了,但我们在很多地方,都比不上它。
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就会觉得很烦躁,感觉一切都是那么不如意,存有消极的心态。但是小红牛并没有,它还是那么沉着冷静,它的心里只是想着要救母亲。我想,如果小红牛在它母亲即将被宰杀时,只是一味地依偎在母亲身上时,那么,它只能眼睁睁看着母亲死去,什么也做不了,所以,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冷静。
汉代学者刘向曾经说过:“书犹药也,善读者也可医愚。”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本好书,可以带给我们心灵的启迪。
指导老师点评:
这是一篇《灵牛》的读后感,感情真挚,小作者对故事进行了深入地理解,简洁的叙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明白其中所蕴涵的道理,从而联系自身,告诉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保持冷静。
第五篇:狐狸分肉读后感
我读了《狐狸分肉》这个故事,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只狡猾的狐狸给两只小狗分肉。有一天,两只小狗在草坪上玩,看到了一块儿又大又肥的肉。两只小狗同时扑了上去,它们都说肉是自己先看到的,他们两个争论不休。这时,一只狐狸走了过来,它看到了那块大肥肉,馋得口水直流。他对那两只小狗说:“让我来帮你们分吧!”说着,狐狸就开始分肉了,它故意把肉分成大小不一样的两块。旁边的小狗焦急地喊:“右边的大了。”狐狸看了看,确实有点大,狐狸从右边的肉撕下一块儿吃了起来。就这样右边块儿大撕下来吃点儿,左边块儿大也撕下来吃点儿。到了最后剩下的还不够两只小狗塞牙缝的呢!两只小狗都要哭了起来。狡猾的狐狸却说:“我的任务完成了,你们能吃到相同的肉了。”说完拍拍肚皮大摇大摆地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甜言蜜语,对于那些狡猾的人,要看清他们的真面目,才不至于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