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医务工作者吸烟行为干预效果调查

时间:2019-05-13 06:4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男性医务工作者吸烟行为干预效果调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男性医务工作者吸烟行为干预效果调查》。

第一篇:男性医务工作者吸烟行为干预效果调查

男性医务工作者吸烟行为干预效果调查

对青羊区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男性员工吸烟行为干预后的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抽取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人员烟草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干预,通过对前后两次调查结果的分析,评价干预措施取得的效果。结果 干预前后吸烟率分别为39.9%和34.5%,通过年龄、学历和岗位等因素分层分析,青羊区医务工作者对烟草相关知识的掌握在干预后有显著提高,对烟草的相关态度更加倾向于禁烟,且吸烟率在干预后的下降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次在医务工作者中开展的烟草控制行为干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使目标人群关于烟草的知识和行为两项指标均产生了有益的变化,但烟草控制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继续采取综合措施,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烟草对健康造成的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是目前世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发展中国家约半数死亡归因于烟草[1,2]。我国目前每年销售的香烟高达1.6万亿支,国人消费的香烟约占世界三分之一。如果将与吸烟有关的各种疾病所致的死亡全部统计在内,目前每年约有100万人因此死亡,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00万人[3]。烟草导致的疾病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50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1000亿元[4]。医务工作者是开展烟草控制工作的最前线,而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卫生行政人员中男性吸烟率居高不下,因此在医务工作者中、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开展烟草控制工作是刻不容缓。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青羊区2家医疗卫生机构和2个卫生行政机构的男性医务工作者。干预前调查598人,干预后调查605人

1.2 抽样用单纯随机抽样抽取个体样本。

1.3 数据来源四川省2008年中央补助地方烟草控制项目“中国重点人群吸烟相关行为监测”数据。

1.4 干预活动2009-06/11期间,针对以上所述4个单位的男性职工开展系列行为干预活动。主要通过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和义务;通过机构内部的媒体网络宣传、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热线咨询等形式进行宣传和教育;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张贴、悬挂、摆放、多媒体显示禁烟标识,设置室外吸烟区及其引导标识;各单位所在区域内禁止销售烟草制品;在医疗卫生机构还设置劝导员,对就医患者、患者家属和前来办事人员的吸烟行为进行劝诫并开展简短的健康教育;建立奖惩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对禁烟工作开展较好的部门和戒烟成果显著的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反之则进行批评教育和一定的处罚。在开展干预活动期间,还邀请外部专家小组定期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的质量达到要求。

1.5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吸烟情况,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烟草控制的态度和个人基本信息4个部分内容。问卷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设计制作。

1.6 主要指标定义吸烟者是指每天至少吸1支烟,连续6个月以上。戒烟者是指曾经符合吸烟定义但最近1年都未吸烟的人。

1.7 统计分析采用数据库软件Epidata 3.0建立数库并录入数据,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描述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吸烟行为及其相关知识掌握以及干预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2.1 基本情况干预前调查598人,干预后调查605人。比较干预前后接受的目标人群在年龄组、婚姻状况、学历和工作岗位4个因素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9.8,p<0.01)。

3类人群的基本情况构成详见表1。

2.2 吸烟情况两次调查总体吸烟率为36.3%。干预前后吸烟率分别为39.9%和34.5%。干预前后按照年龄、婚姻状况、最高学历和工作岗位等因素进行分层分析吸烟情况的变化。按照年龄因素分析,20岁-组和30岁-组在干预后吸烟率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χ2=9.15,p=0.01;χ2=8.07,p=0.02);按照婚姻状况因素,只有未婚人士吸烟率在干预后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χ2=6.53,p=0.04);按照学历因素,本科和硕士及以上人群吸烟率在干预后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χ2=7.98,p=0.03;χ2=9.21,p=0.01);按照工作岗位因素,从事业务和行政事务的卫生工作者吸烟率在干预后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χ2=8.11,p=0.02;χ2=9.51,p=0.01)。详见表2。

2.3 烟草相关知识对问卷中相关知识的条目赋分值进行统计,对比干预活动前后目标人群在烟草相关知识的变化情况。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干预后目标人群掌握了更多的烟草相关知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2.4 烟草相关态度对于目前吸烟的目标人群在干预前后是否有戒烟打算进行分析可知,干预后有更多的人准备戒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p=0.000)。讨论

3.1 医务人员禁烟意义重大通过两次调查得到的男性医务工作者总体吸烟率为36.3%,低于2002年中国人群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现状调查结果(男性吸烟率66.0%)[5]。但医务工作者的吸烟行为对其他人群的影响是非常显著,医务工作者具有为患者和社会做出禁烟表率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为患者提供控烟服务和帮助的最佳人选[6]。因此在医务工作者中和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禁烟工作意义重大。

3.2 干预后效果显著青羊区男性医务工作者关于烟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干预后具有明显的提高,对禁烟的支持率也有显著提高,而吸烟率有明显降低。通过分层分析可知:通过一段时间系统的行为干预后,年轻的医务工作者较年长的医务工作者更已于改变吸烟的行为;学历较高的比学历较低的更易于改变吸烟行为;从事专业技术业务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的医务工作者比从事后勤工作的更已于改变吸烟行为。但仅凭一次干预不可能长期有效地影响目标人群的行为改变,综合以往的工作经验,为保证烟草控制的效果,必须从多个方面长期地狠下功夫,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政府部门设立专门的禁烟机构,以增加工作力度,国家每年应拨给专项资金,以保证控烟工作顺利开展[7]。

3.3 持续深入开展控烟工作在医疗机构可将医务人员按照是否吸烟进行分层后开展工作。对于从不吸烟的医务人员工作重点应放在提高控烟知识水平上;对于吸烟的医务人员应从控烟的知识、态度、行为3方面人手,使其认同作为健康的倡导者、维护者和宣传者的医务人员,应在控烟工作中担负起表率和权威的责任,并且组织吸烟人员进行戒烟[8]。此外,还必须加强控烟的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行为,防止控烟工作流于形式,无据可依,避免了烟草控制工作的盲目性,加强了其可操作性[9]。

3.4 加强专职控烟人员能力建设 目前控烟人员能力、水平还有欠缺,很多时候甚至没有专职人员从事烟草控制工作。做好控烟工作,需要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广告、社会营销、流行病、统计、心理咨询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这也就对控烟人员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10]。因此,我们必须在不断壮大专业控烟队伍的同时,努力提高其能力建设,从而确保烟草控制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落到实处。

第二篇:2012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分析

武陵区2012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分析

宋人全贵蔷刘穗军汪蓉

【摘要】 目的 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SM)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探索适合MSM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采用艾滋病哨点监测统一设计的《MSM健康调查问卷》,通过自愿者招集MSM在歌厅开展活动,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对MSM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前后MSM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从84.94%提高到91.94%;最近六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率从32.64%提高到51.47%,最近一次与男性发生肛交时使用安全套的率从70.29%提高到82.43%;最近六个月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率从42.31%提高到84.00%,最近一次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率从61.54%提高到92.00%。结论 通过同伴教育、外展服务、专题讲座、赠送宣传品和安全套的推广与正确使用等综合措施进行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后, 该类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使用安全套的频率都有显著性的提高,其措施有效。

【关键词】 男男性接触者; 艾滋病(AIDS); 干预效果;

MSM是艾滋病高危人群之一,该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以及态度和性行为的规范,对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为阻止艾滋病在MSM中的传播, 武陵区从2009年开始对MSM人群进行艾滋病宣传、检测和高危行为干预,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现就2012的干预效果评估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武陵区辖区男男性接触者239人。

1.2方法

1.2.1抽样方法 干预前后均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1.2.2调查方法 采用艾滋病哨点监测统一设计的《MSM健康调查问卷》,通过常德蓝蓝爱心工作站等男男同性恋组织招集MSM在歌厅开展活动,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对MSM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艾滋病基本知识、安全套使用等情况。①基线调查,按照调查方案于2012年4月份在MSM中开展,②干预,对MSM整群实施干预,③终末调查,干预6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估。

1.2.3干预措施同伴教育、外展服务、专题讲座、赠送宣传品和安全套的推广与正确使用等综合措施。

1.2.4知晓率判定标准知晓率=被调查者合计答对题目数/被调查者应答题目总数×100%

1.2.5统计分析所收集的数据采用Epi 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双录入,应用卡方检验计算器V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2结果

2.1 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变化情况 干预前后各获得239份问卷,艾滋病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分别为84.15%、91.94%(P﹤0.01),干预前后之间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调查对象对多数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均有显著性提高,如“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共餐是否会感染艾滋病”、“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是否会得艾滋病”、“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是否会得艾滋病”、“女性感染艾滋病病毒生下的小孩是否会得艾滋病”、“正确使用安全套是否会减少艾滋病的传播”等(P值均﹤0.01)。但是对“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从外表上是否看得出来”、“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播艾滋病”、“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是否可减少艾滋病的传播”等方面的正确认知情况提升幅度不大,干预前后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表1)。

表1干预前后239名MSM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变化情况n(﹪)

调查内容

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从外表上看得出来吗?

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共餐会感染艾滋病吗?

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吗?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会得艾滋病吗?

女性感染艾滋病病毒生下的小孩会得艾滋病吗?

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

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可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平均知晓率

干预前 199(83.26)170(71.13)181(75.73)224(93.72)217(90.72)209(87.45)206(86.19)203(84.94)1609(84.15)

干预后 211(88.28)186(77.82)221(92.47)238(99.58)234(97.91)231(96.65)228(95.40)209(87.45)1758(91.94)

X值 2.47 2.82 25.03 12.67 11.34 13.8 12.12 0.63 55.17

P值 >0.05 >0.05 <0.01 <0.01 <0.01 <0.01 <0.01 >0.05 <0.0

12.2使用安全套的变化情况

2.2.1 与同性使用安全套的改变情况 干预前后各调查239名对象,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率由干预前的32.64%提高到干预后的51.47%(P﹤0.01);最近一次与同性发生肛交时使用安全套率由干预前的70.29%提高到干预后的82.43%(P﹤0.01),干预前后之间的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但干预后还有部分调查对象最近六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时从未使用安全套(表2)。

表2干预前后239名MSM与同性发生肛交时使用安全套的变化情况n(﹪)

调查内容 最近六个月从未使用 最近六个月有时使用 最近六个月每次使用 最近一次使用安全套

干预前 20(8.37)141(58.99)78(32.64)168(70.29)

干预后 10(4.18)106(44.35)123(51.47)197(82.43)

X值 3.56 10.26 17.39 9.7

52

P值 >0.05 <0.01 <0.01 <0.01

2.2.2 与异性使用安全套的变化情况 干预前后调查对象中,近6个月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的人数分别是26、25人。最近6个月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率由干预前的42.31%提高到干预后的84.00%(P﹤0.01),最近一次使用安全套率由干预前的61.54%提高到干预后的92.00%(P﹤0.01),干预前后之间的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但干预后还有各别调查对象最近六个月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从未使用安全套(表3)。

表3干预前后MSM与异性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变化情况n(﹪)调查内容

最近六个月与异性从未使用 最近六个月与异性有时使用 最近六个月与异性每次使用 最近一次与异性使用安全套

干预前 6(23.07)9(34.62)11(42.31)15(61.54)

干预后 1(4.00)3(12.00)21(84.00)23(92.00)

X值 2.47 3.62 9.48 7.90

P值 >0.05 >0.05 <0.01 <0.0

14.讨论

MSM人群隐蔽性强,对社会相对封闭,是外界难以介入的一个群体。本次通过常德蓝蓝爱心工作站等男男同性恋组织招集到239名MSM,由防艾专业技术人员逐个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本次干预前的调查显示MSM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在84%以上,最近一次与同性或异性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率分别在70%、61%以上,说明近几年来对MSM人群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收到一

定的效果。本次干预后的调查显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平均晓率达到了91.94%,调查对象对多数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均有显著性提高,但也有部分内容知晓率提高幅度不大,部分人员的相关知识仍然偏低;干预后最近一次与同性或异性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比例有显著性提高,分别达到了82.43%、92.00%,但还有部分调查对象最近六个月与同性或异性发生性行为时从未使用安全套,多性伴行为变化不明显。

综上述,在以后的干预活动中,应选择更具有针对性的知识和相应的宣传材料,注意知识点的干预力度与深度,在提高该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的同时,应着力于增强该人群对艾滋病的防护意识,使其彻底改变艾滋病高危行为。

二○一二年十二月六日

第三篇: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心理调查分析报告

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心理调查分析报告

学中生吸烟率逐年上升,究其原因:

一、影响青少年吸烟的主要因素。

从调查情况来看,影响青少年吸烟行为的主要因素有下列四个方面。

第一,社会的影响。目前,我国社会吸烟的风气还很严重。各种公共场合和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以烟相待,开会、办事、交友、喜庆、丧事等等,到处离不开烟,青少年自小就生长在处处有烟的环境中,即使在电影和电视片中,也斥着吸烟的镜头。可以说,吸烟已成为一种无法摆脱的社会环境,它对青少年吸烟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且主要是父亲。许多学生的第一支烟,是从父亲的烟盒中拿的。极少数甚至是在父家庭的影响。有关青少年吸烟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吸烟学生的家庭中有人吸烟,而亲的鼓励下吸第一支烟的,中学生对吸烟的害处往往还缺乏认识,有的家长在吸烟的过程中,还会不知不觉讲一些吞吸烟好处的话,这就更加会诱发少年学生的吸烟新奇性。

第三,学校中的影响。不少中学生,在会吸烟的学生的影响下,逐渐地学会了呼烟。另外,在中学里还存在着教师吸烟的影响,这也是不能忽视的。

第四,心理上的自我满足。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上有较大的变化,容易对吸烟产生好奇心,特别是感到自己长大成熟了,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了,心中就会想:“抽烟多神气,多有气派,这才是男子汉风度哩!”这种独立意识和成人感的需要,使中学生容易沾上吸烟行为。

二、青少年吸烟的心理、生理特征。

1、年龄和生理方面。

从年龄来说,初中阶段是吸烟的重要诱发期,最容易学会吸烟。所以,初中的年龄阶段,是青少年吸烟行为的高发期。调查表明,在吸烟的学生中,高中生经常吸烟者高于初中生,部分高中生自认为吸烟是一种成熟的表现;在试吸烟者中,初中生则高于高中生,说明初中生自制力较差。而家长自身吸烟,对学生自然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生理反应来说,吸烟会使中学生心跳加快,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和感冒等。现代医学还告诉我们,女中学生抽烟,多数会发生口臭,也可能使皮肤变得粗糙。

2、认识方面。

大多数中学生明白吸烟是不好的,是违反中学生行为规范的,他们也知道未成年人不能吸烟、中学生守则规定不能吸烟。但是,许多中学生对吸烟的危害,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3、情绪和意志方面。

中学生容易在高兴或烦恼时吸烟,高兴时吸烟,情绪会更加焕发,明显获得愉快的体验;烦恼时吸烟,情绪会感到轻松,暂时转移了烦恼。

有人在中学生中进行过关于戒烟的调查。吸烟的男学生回答有意志戒烟的,占33%,吸烟的女学生回答有意志戒烟的,占29%。由此可见,时常吸烟的中学生,无论男女,表现出对戒烟缺乏坚强的意志。

4、动机方面。

中学生开始吸烟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某项对中学生吸烟动机的调查,我们按动的重要性和普遍性排列如下:

(1)出于好奇心,想尝试一下,带有游戏性质的;

(2)同学的影响,在其他同学劝其吸烟的推动下才吸烟的;

(3)为了解除除烦恼,如被老师和父母批评了,考试不及格了,或者与同学发生重大冲突了等等,吸烟是为了排除不快的情绪;

(4)出于模枋吸烟的姿势和气派,认为大人吸烟样子潇洒、风度不凡,于是跟着学起来了;

(5)受大人的鼓动,有的是受成年坏人的唆使。

第五,习惯方面。

中学生吸烟大多数是习惯性吸烟,一般说还谈不上烟瘾。

三、青少年吸烟行为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吸烟对青少年身体健康发展的影响

吸烟对青少年健康造成的危害在吸烟开始后的头几个星期就已变得非常明显。青少年吸烟后头一秒钟的呼气量与他们吸烟的支数成显著的负相关。烟龄越长,青少年的呼气量与正常呼气相比少得就越多。

由正确对待儿童与青少年行为 有不少家长对待青少年儿童的这些不良行为,只是一味的打骂、暴力解决,根本没有去了解孩子为什么去吸烟,没有分析孩子的烟瘾是如何戒成的,而老师呢?大多数人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我们的家长与老师应该做好这一环,并不是对他们放任自流,而是要将严加管理与正确引导相结合,在孩子们还没养成烟瘾之前,将他们从“烟井”旁拉回。

(3)重视学校环境。

<1>学校要逐步做到禁止吸烟,严禁在校园对学生出售香烟,在此以前,全体教师要减少吸烟,特别是减少在学校里吸烟

。教师要明确告诫学生,未成年人吸烟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吸烟是越轨的第一步,发展下去不但有损健康,而且可能是犯罪的入口处。

<3>发现吸烟的中学生,不能简单处罚,重要的是加强个别指导和个别是矫正。对偶尔吸烟者,重在教育引导,注意日常观察,采取具体措施促使他们不再继续抽烟

。对吸烟情况比较严重或有吸烟习惯的中学生,应特别重视,需采治疗措施进行矫正。

切断消极影响源。一部分学生是在同学或同伴的吸烟行为的影响下,开始吸烟和逐步学会吸烟的。在一定时期内不让他们与吸烟的同学或同伴接触,实质上是让他们不再有复发吸烟行为的机会。

增强压力法。周围的人要支持中学生的戒烟行为,家长、老师以及好朋友要经常支持抽烟者向不抽烟转化,对他们要表示信任、期望成功的成度。这种压力是中学生戒烟过程中的一种无形的推动力量和监督力量,有利于防止吸烟的复发消除吸烟有益的错误观念

我们应该通过良好的宣传和教育,使广大吸烟青少年认识到,吸烟对自己身心健康的严重危害及成才的巨大影响,可以说吸烟就是在自杀!

吸烟有害健康,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请远离香烟吧!

第四篇:吸烟调查问卷

吸烟调查问卷

为了解大学生吸烟状况,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开展本次调查,诚望你的支持!请按问题要求如实填写(在相应的选项前打勾)。调查问卷共4页,请勿漏填。再次感谢您的支持,谢谢合作!

1.出生年月

民族

2.家庭住址

①城市

②农村

③城镇

3.职业: 相关问题:

1.你是否吸烟或曾经尝试过吸烟甚至只是一根烟?(选择“否”则跳到问题16)

①是

②否

2.当你最初尝试吸了一根香烟是在什么时候?

①初中前

②初中

③高中

④大学

⑤工作后

3.在过去 30 天(一个月)里, 有多少天你在吸烟?(选择“①”则跳到问题7)

①0天 ②1 到5 天 ③6 到 10 天

④11 到20 天

⑤20 到29 天

⑥整30 天 4.在过去 30 天(一个月)里, 通常你一天吸几根?

①比一根香烟少

②一根香烟 ③2 到 5根香烟

④6 到 10根香烟 ⑤11 到 20根香烟

⑥超过20根香烟

5.在过去 30 天(一个月)期间,你获得香烟最多的途径是什么?(只能选择一个)

①我在商店中买 ②别人给我的(同龄人)③一个较年长的人给我的

6.在过去 30 天(一个月)期间,你在香烟上花费了多少?

①我不自己买香烟

②50元以下

③50~100元

7.你通常花多少钱买一包香烟?

①我不买香烟。

②5元以下

③5-10元

④10-20元

⑤20元以上

8.你通常在哪里吸烟?(只能选择一个)

①在家

②在学校

③在宿舍

④在朋友家里

⑤在社会交往中

⑥在公众场所(举例来说公园, 街道角落)⑦其他

④100~200

⑤200

元以9.你在早晨第一件事就是吸烟,或者有第一件想做的就是吸烟的想法吗?

①我不再吸香烟

②不, 我没有

③是的, 我有时

④是的, 我总是

10.你想要现在戒烟吗?

①我已经戒烟了

②是的 ③没有

11.在过去的一年期间, 你曾经尝试过戒烟吗?

①我在过去的一年期间没有吸烟

②是的 ③没有

12.你停止吸烟多长时间了?

①我没有停止抽烟

③4-11个月

④1年

⑤2 年

⑥3 年或比较长的时间

13.你决定停止抽烟的主要理由是什么?(只能选择一个)①我没有停止抽烟

②改善我的健康

②1-3

个③节省钱

④因为我的家庭不喜欢它

⑤因为我的朋友不喜欢它

⑥其他

14.你认为如果你想要戒烟,你能够戒掉吗?

①我已经停止吸烟了 ②是的③不能

15.曾经有人劝你戒烟吗?(只能选择一个)①是的,一个专业人士(例如医生等)②是的,一

朋友

③是的, 家里人

④是的,专业人士和朋友或家庭成员

⑤没有

16.你的父母吸烟吗?

①都不吸烟

②两者都吸烟

③父亲吸烟

④母亲吸烟

⑤我不知道

17.如果你最好的朋友之一给你一根香烟,你会吸它吗?

①一定不

②或许不

③或许会

④一定会

18.你的家人和你讨论过吸烟的危害吗?

①是的 ②没有

19.在未来的 12个月里,你认为你将会吸烟吗?

①一定不

②或许不 ③或许会

④一定会 20.在未来的5年里,你认为你将会吸烟吗?

①一定不

②或许不 ③或许会

④一定会

21.一旦某人开始吸烟,你认为他会很难戒掉吗?

①一定不

②或许不 ③或许是的 ④一定是的22.你认为吸烟的男孩或者女孩,朋友较多还是较少?

①较多的朋友

②较少的朋友 ③和非吸烟者没有不同

23.在庆祝宴会或其他社会活动中,吸烟行为会让人感觉更舒服吗?

①更舒服

②比较不舒服

③没有不同

24.你认为吸烟会使男孩或者女孩,看上去更吸引人吗?

①更吸引人的 ②和非吸烟者没有不同 ③令人有点反感

25.你认为吸烟对你的体重有影响吗?

①增胖

②减轻重量 ③没有不同

26.你认为吸烟对你的健康有害吗?

①一定不

②或许不 ③或许是的④一定是的27.你最亲近的朋友中有吸烟的吗?

①他们没有一个

②他们其中的一些

③他们大部份

④他们全部

28.当你见到一个男人吸烟的时候,你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只能选择一个)

①缺乏信心

②愚蠢的③失败者

④成功的 ⑤聪明的 ⑥有男子气慨

29.当你见到一个女人吸烟的时候,你对她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只能选择一个)①缺乏信心

②愚蠢的③失败者

④成功的 ⑤聪明的⑥复杂的

30.你认为只吸一年或二年烟而以后都不吸烟,对你是无害吗?

①一定不

②或许不 ③或许是的④一定是的

第五篇:医务人员吸烟调查

医务人员吸烟调查

了解成都市医务人员吸烟状况及控烟能力。方法 2009-04/05在指定的成都市15家医疗卫生机构中采用卫生部统一编制的“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调查表”调查医生吸烟情况,与吸烟相关的知识和态度,以及帮助吸烟者戒烟能力调查。结果 本次共调查1176名医务人员,医生吸烟率13.4%(其中男性医生吸烟率40.0%,女性0.5%),调查发现医务人员对吸烟危害掌握不全面,但多数人员积极支持室内全面禁烟。结论 在对医务人员进行控烟健康教育的时候必须强调戒烟知识和传授戒烟方法,以便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

医生应该为患者做出不吸烟的表率,也是为患者提供控烟服务和帮助的最佳人选[1]。为在医疗卫生部门大力推动烟草控制工作,于2009-04/05在指定的成都市15家医疗卫生机构中采用卫生部统一编制的“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调查表”调查医生吸烟情况,与吸烟相关的知识和态度,以及帮助吸烟者戒烟能力调查。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抽取的15家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生进行调查,具体抽样方法为:每家省市级医疗卫生机构调查100人,机构人员不足100(含100)则全部调查;机构人员超过100人则采用简单随机方法抽取100人进行调查(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多抽10人作为换样)。每家区级医疗卫生机构调查50人,不足50人全部调查,其他要求同省市级单位。

1.2方法2009-04/05采用卫生部统一编制的“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调查表” 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吸烟情况,与吸烟相关的知识和态度,以及帮助吸烟者戒烟能力等。

1.3统计分析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l7.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本次调查15家医疗机构人员共有1176名医务人员,其中男性386人,女性790人。卫生行政部门161人,综合医院401人,妇幼保健院252人,中医院110人,疾控中心252人,最小年龄为19岁,最大年龄64岁,平均年龄37岁(标准差9.816)。业务科室工作人员837人,行政管理工作人员221人,后勤工作人员90人,其他岗位工作人员28人。

2.2吸烟行为根据吸烟情况分成3类人群:吸烟、以前吸,现在已戒烟、从不吸烟,调查的所有对象中吸烟情况分别为13.4%、2.7%、83.8%.2.2.1各机构情况各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吸烟率不同(=86.378,P=0.000),卫生行政部门吸烟率为29.2%,较其他部门高。

2.2.2各岗位吸烟情况不同岗位吸烟率不同(=41.369,P=0.000*),后勤岗位吸烟率较高,为31.1%。

2.3吸烟人群吸烟情况

2.3.1吸烟情况调查的吸烟对象中,吸烟超过25年的有32人(20.3%);吸烟不到1年的有4人(2.5%)平均每天吸烟最多的有40支,最少的1支,平均每人每天吸烟14~15支。上班时从不吸烟的有5.7%,上班有时抽烟的有51.9 %,上班时经常抽烟的有42.4%。

2.3.2戒烟情况调查的吸烟对象中,从来没有戒过烟的有46.8%,曾经戒过1次烟的有22.2%,戒过2~5次烟的有28.5%,戒过5次以上烟的有2.5%。戒烟人群中,戒烟时间最长的达35年,最短的仅2个月。戒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自己和家人健康。

2.4烟害知识与态度关于烟害认知的问题,多数医生(86.1%)清楚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很大,仅有少数(14.7%)医生清楚烟中是引起大多数癌症的化学物质为焦油,而非尼古丁。

关于禁烟规定,医务人员中认为单位应该规定“室内全部禁烟”的有818人(69.6%),认为单位应该规定“可以在室内吸烟区吸烟”的有228人(19.4%),认为单位应该规定“可以在自己的办公室吸烟”的有38人(3.2%),认为单位应该规定“不需要禁烟,任何地方都可以吸烟”的有10人(0.9%),认为其他规定的有61人(5.2%),不知道单位应该怎样规定的有21人(1.8%)。吸烟者中认为单位应该规定“室内全部禁烟”的有74人(46.8%),认为单位应该规定“可以在室内吸烟区吸烟”的有54人(34.2%),认为单位应该规定“可以在自己的办公室吸烟”的有19人(12.0%),认为单位应该规定“不需要禁烟,任何地方都可以吸烟”的有2人(1.3%),认为其他规定的有1人(0.6%),不知道单位应该怎样规定的有8人(5.1%)。

2.5帮助患者戒烟能力 主动询问患者的吸烟情况:调查的医生中,在出门诊时,从不主动询问患者的吸烟情况的有2.1%,很少询问患者的吸烟情况的有9.5%,经常询问患者的吸烟情况的有22.8%,总是询问患者的吸烟情况的有11.2%,患者疾病与吸烟相关时才询问患者的吸烟情况的有41.7%,从不出诊的医生有41.7%。是否给患者使用过戒烟药物:调查的听说过戒烟药物的医生中,有给患者使用过戒烟药物的仅3人(0.9%),没有给患者使用过戒烟药物的有321人(99.1%)。其中有两位使用过的戒烟药物是中草药或中医针灸。

3.讨论

医生的行为方式对普通人群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在控烟的大趋势和大环境中,医生有责任和义务为患者作出不吸烟的表率并促进人们不吸烟,他们是向尼古丁成瘾的人提供帮助和治疗的最佳人选。国外发达国家的控烟经验表明,要有全人群吸烟率的下降,必须先有医生吸烟率的下降。2009年成都市在包括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卫生行政部门等15家医疗卫生机构中调查医务人员吸烟状况,动员医务人员戒烟,动员医务人员向患者、大众提供戒烟服务。

通过调查显示,成都市医务人员总体吸烟率不高,吸烟者主要为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和后勤工作人员,他们将是卫生部门干预的重点人群。在对烟害认识中,此次的调查结果显示医务工作者对烟害的掌握仍然不够全面,特别是“烟中的尼古丁是引起大多数癌症的化学物质”的认识,正确率仅为14.7%,因此不能认为医务人员对烟害的掌握己经足够全面而忽视在医生中进行烟草危害的宣传,应该继续加强对医务人员烟害知识的培训。多数医务人员(69.6%)认为单位应该规定“室内全部禁烟”,说明大部分医生能意识到应该室内禁烟且自己对患者戒烟有责任。此次的调查结果显示,从不主动询问患者的吸烟情况的占2.1%,很少询问患者的吸烟情况的占9.5%,经常询问患者的吸烟情况的占22.8%,总是询问患者的吸烟情况的仅11.2%,吸烟与健康密切相关,建议医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主动询问患者的吸烟状况,根据病情为患者提供戒烟建议。调查发现,现阶段医生对戒烟方法的掌握情况很差,有给患者使用过戒烟药物的仅3人,这无疑会影响到其在工作中的劝戒效果。

通过本次调查,提示将来在医生人群中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必须强调戒烟知识的宣传,掌握更多的戒烟方法,以便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参考文献

[1] 姜垣,魏小帅,陶金,等.中国六城市医生吸烟状况[J].中国健康教育, 2005 , 21

(6):403-407.[2] 催燕,罗妍,符英英,等.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控烟干预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 2006 , 22(5):339-341.[3] 杨晓辉,姚崇华,.北京市区医院医务人员吸烟状况及参与控烟干预态度调查[J].中国慢

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10):71-73.[4] 王志颖.北京市宣武区部分医务人员控烟干预效果分析[J].首都公共卫生,2009,3

(2):79-81

[5] 石红梅,苏凤华.北京市崇文区医务人员控烟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

(10):742-745

下载男性医务工作者吸烟行为干预效果调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男性医务工作者吸烟行为干预效果调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为矫治与心理干预对戒毒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最终定稿)

    行为矫治与心理干预对戒毒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来源:爸妈在线作者:发布时间:2012-10-24 08:47:56|浏览:81评论:0 本研究实施的行为矫治与心理干预措施,集知识性、娱乐性和情感性于一......

    培训效果调查

    四川久远新方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培训效果调查表—职业化的职业人学员姓名:09年9月14日 一、对此次培训的认识与评价 1.对本次培训的时间安排是否满意?() A太长B太短 C合适 建议:......

    大学生吸烟情况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为了对当代人抽烟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特意设计了此卷,为了得到一个好的答案,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帮助。谢谢。 大学生吸烟情况调查问卷 1.你的性别是〔必答题〕〔......

    大学生吸烟情况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 为了大学生的抽烟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特意设计了此卷,为了得到一个好的答案,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帮助。谢谢。 大学生吸烟情况调查问卷 1.你的性别是〔必答题〕......

    调查问卷 青少年吸烟

    关于青少年吸烟的调查问卷 ( 您好。本次调查为无记名调查,希望您能如实回答以下问题。) 年龄___性别___所在年级___烟龄___ 1、您知道世界戒烟日是哪一天吗?()A不知道B听说过,不知道具体日期C知......

    青年吸烟行为现状查

    跑吧狮子,改到:处涂芦荟胶涂!为你颤抖着一!装火热场,雨碎落满地。看哦一火,的生盛宴中的一?埃氛:你剑仙你当赐你?进程很;吃累死你午餐。 你到那最初最最?马娅楠马佑。于败之地然而!忌与......

    20171004小学生近视干预措施效果评价

    小学生近视干预措施效果评价近视是学生常见病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学生近视率持续升高,近10年来,发病年龄呈低龄化趋势。为探讨预防小学生近视简便易行的有效措施,科......

    一例小学生行为问题干预案例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文章题目:小学生行为问题干预案例姓名:身份证号:所在省市:所在单位: 小学生行为问题干预案例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