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为矫治与心理干预对戒毒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行为矫治与心理干预对戒毒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来源:爸妈在线作者:发布时间:2012-10-24 08:47:56|浏览:81评论:0
本研究实施的行为矫治与心理干预措施,集知识性、娱乐性和情感性于一体,科学性强,可提高患者的文化知识及综合素质,矫正不良言行,改变病态心理和行为,增强生活的自信心和意志力,促进精神康复和社会功能恢复,为回归社会,防止复吸打下坚实的心理行为基础。
【摘要】 目的 探讨行为矫治和心理干预对戒毒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60例戒毒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劳动和健身运动等工疗活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3个月的行为矫治和心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经3个月综合干预治疗后,SDS、SAS、SCL90、SDSS因子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行为矫治和心理干预可改善戒毒者的负性情绪和心理障碍,促进精神康复和社会功能恢复,对预防脱毒后复吸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戒毒者 心理干预 行为矫治 康复
海洛因依赖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脑疾患,据文献报道,海洛因依赖患者存有一定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1]。负性情绪的存在与认知功能障碍相互影响,不仅给海洛因依赖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且也给临床诊断治疗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分析海洛因依赖者的负性情绪及其认知功能的损害程度,开展有针对性地心理干预和行为矫治,对其康复和预后评定有重要意义。目前,强制、劳教和自愿戒毒所都存在身心康复措施薄弱,重药物脱毒、轻身心康复,重戒毒所内戒毒、轻社会帮教的情况[1],这也是造成戒毒所戒毒成效差、复吸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鉴此,笔者对2005年6 10月我院30例生理脱毒后具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及其他不良心理障碍的海洛因依赖者进行行为矫治和心理干预,效果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均符合CCMD3关于海洛因依赖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24.86±13.71)岁。文化程度:小学13例,初中39例,高中及以上8例;吸毒方式:烫吸7例,注射14例,混合39例;吸毒剂量(1.02±0.21)g/d;吸毒时间(1.86±0.83)年。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毒方式、吸毒剂量、吸毒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参加日常的军事训练、学习、劳动卫生、体育锻炼及健身运动等工疗活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3个月的行为矫治和心理干预。
1.2.1.1 行为矫治:按照学校管理模式,以病房为单位组成管理小组(5 6人),选出组长,负责管理学习、劳动卫生、体育锻炼及办学习专栏等各项活动的督促执行,以健全管教机制。
1.2.1.2 心理干预:每周一至周五组织戒毒者到娱疗室进行音乐疗法、书法、绘画、文学写作及舞蹈表演,由娱疗室管教人员具体负责实施。①音乐疗法。由音疗室医务人员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状态,选择轻松、欢快、热情奔放的民乐曲,乐曲中适时穿插诱导语,每天播放2次,每次40 min。②文学情感疗法。成立文学活动小组,由医务人员按制订的文学课程计划开展活动。形式有文学赏析,诗歌、散文写作及配乐诗朗诵等,并由患者组长负责编印文学月刊及板报,每半月开展1次文学作品心得交流会。③开展书法、绘画及卡拉OK演唱会,每半月进行1次比赛。
1.2.1.3 健康教育:①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和心理咨询辅导班。由管教中心的主治医师讲授吸毒的危害、防复吸的要素及心理障碍的自我暗示调适方法[2]。②法制教育。学习戒毒有关法律、法规,观看戒毒、禁毒录像,组织讨论,写心得体会等。根据戒毒者不同时期的表现和心理状态,举行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及时解决戒毒者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使其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守法意识。
1.2.1.4 家庭情感干预:①家庭健康知识辅导。指导家人协助戒毒者处理好婚姻及家庭、子女等各种关系。②家属探视。根据每例戒毒者病情改善程度,邀请其家属来院探视,并指导其家属与戒毒者接触的技巧,请部分戒毒者家属参加管教人员与戒毒者的联谊会。
1.2.2 评定方法
由2名临床经验丰富的精神科主治医师于患者入院时(干预前)入院后12周(干预后)采用4种量表进行评定。①抑郁自评量表(SDS)[3]。测量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该问卷包含20个项目,按症状出现频度评定,分4个等级,正向评分题为1 4分,反向评分题为4 1分,总粗分的分界值为41分,>41分为抑郁。②焦虑自评量表(SAS)[3]。该问卷共有20个条目,主要评定依据为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分4级,正向评分题为1 4 ,反向评分题为4 1,总粗分的正常上限为40分,>40分为焦虑。③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3]。包括10个项目,每项评分为0 2分,总分>20分为有社会功能缺陷。④症状自评量表(SCL90)[2]。测量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该表包括9个因子,共90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即1为无,2为轻,3为中度,4为相当重,5为严重,得分越高,症状越明显。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1。
2.2 两组干预后不同时间SDSS评分比较
见表2。
2.3 两组干预前后SCL90评分比较
见表3。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与对照组对应项比较 *P<0.01表2 两组干预后不同时间SDSS评分比较与对照组对应项比较 *P<0.01 讨论
吸毒是一种自我毁灭性的严重社会适应不良行为,给个体带来诸多身心健康问题[4]。同时,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治疗后,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症状,且与滥用量、滥用时间、滥用方式、复吸次数有一定的关系。据报道,在强制戒毒所戒毒康复期的海洛因依赖者抑郁症状的出现率为87.3%,以中度和重度抑郁表现为主[5],抑郁程度较重者居多,如不及时控制,易导致复吸。吸毒成瘾是由于生理、心理、社会诸多因素引起吸毒者产生人格缺陷,其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偏离了社会主流人群。吸毒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疾病、人格扭曲及心理变态,具有神经症、精神病样表现、人格缺损和反社会行为等表现。戒毒者出现抑郁、焦虑的原因,除与戒断症状导致躯体不适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依赖者在戒毒治疗期间,对周围环境陌生,对本人和家庭的处境及前途担忧,易出现拘禁反应,表现抑郁和焦虑症状。因此,分析患者产生抑郁、焦虑和不良心理的因素并根据其不同性格特点和文化程度,进行综合的心理、社会康复治疗,可使吸毒者增强抗拒毒品的能力,改变生活态度,重新树立起生活和学习的勇气,建立自信和自尊,以良好的社会功能状态去适应社会,以达到戒毒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戒毒者经3个月治疗,观察组焦虑、抑郁程度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均P<0.01),表明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可消除戒毒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负性心理,保持稳定、健康的心理状态。且SCL90各因子分除偏执和精神病性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助于戒毒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所实施的干预措施是以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为指导,措施具体且针对性强。尤其是艺术情感治疗具有独特性和可行性。赵子慧[6]报道,艺术情感治疗法是一种艺术疗法,是治疗师利用艺术活动了解患者内心情感,帮助情绪受困患者表达内心感受,采用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疗法,激发患者用绘画、做泥塑、拼图等形式描绘、记录内心情感,最终达到识别复杂情感、解决情绪冲突的目的。艺术能够陶冶情操,消除不良情绪,书法、绘画、舞蹈、诗歌等融为一体,对矫治戒毒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和行为方面效果显著。
本研究实施的行为矫治与心理干预措施,集知识性、娱乐性和情感性于一体,科学性强,可提高患者的文化知识及综合素质,矫正不良言行,改变病态心理和行为,增强生活的自信心和意志力,促进精神康复和社会功能恢复,为回归社会,防止复吸打下坚实的心理行为基础。
第二篇:中小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分析与干预
中小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分析与干预山师心理学院 徐夫真
“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的研究报告: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五个地区抽样选取16472 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心理基本健康的比例是79.4%,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 ;小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行为问题按比例排列,依次是:人际关系、情绪状态、自我控制、动机、自我概念和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价。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正在努力地完成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随着生理的发展成熟,他们的自我认识、道德价值观、性心理及性别的社会化等构成了发展的重要内容。正常的青春期发展可能伴随着许多令人苦恼的、骚动的和不可预知的想法、感情和行为。除了一些极严重的精神问题或行为外,许多看似有问题的行为其实只是正常发展过程中的偏离。若要区分真正的偏离行为和较小的发展危机,了解发展的知识和个体正常行为范围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Copeland “个体特质”自我意识高涨。表现为强烈地卷入自我。个体尤其关注自我形象,有时认为是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无与伦比的,有时从内心深处认定自己是个失败者,情绪一落千丈,极为自卑。个体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我是怎样的我?”充满幻想。个体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更为丰富的认识,虽然这种认识往往是偏激的或不切实际的,往往会随着个体体验到的强烈冲动和强烈的情感而变化。自我表达的需要。Copeland 称之为“做你自己的事”,摆脱对父母的依恋或依赖,追求独特的自我,不再遵循父母设定的发展模式。“我的生活,我作主”。充满哲学抽象、理论和理想。心中充满了诸如“绝对真理”、“极限真理”等哲学问题。不轻易接受权威的观点甚至表现出某种叛逆性。对性感兴趣。个体性心理的发展是指个体在个体时期顺应自己性别的生物学和社会学特点而表现出的性意识、性情感等心理活动。个体开始变得非常关注外表和衣着,打扮自己。从众。为了求得相互的接纳,这一同伴群体内部也表现出求同的趋向。高敏感性、情绪波动、冲动的倾向(如叛逆行为甚至是犯罪和反社会行为)、行为抑制甚至是社会退缩。主要内容
一、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表现与类别
二、心理异常的判别依据
三、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心理与行为问题干预策略阿德勒指出,个体的不良行为具有四个目标1 .寻求关注寻求关注的个体认为,只有成为成人或同伴关注的中心,否则人生就没有意义。他们可能会通过两种方式来达到目标。一是积极的行为:如取得成功、施展才能、外表好看等;二是无用的行为:如调皮、炫耀卖弄、毁坏东西等。对情绪障碍和社交恐惧症者的关注可能会适得其反。个体焦虑、担心、哭泣、逃避和忧伤――成人的关心(同情和担心)――强化个体的行为结果――使之与病人同等――再次出现焦虑或恐惧反应。2.权力反抗成人或者其他权威人物的控制。他们不会受成人规则的限制,也不会屈服于被处罚的威胁。3 .报复指个体对伤害他的成人或者成人所代表的社会作出反击。受报复驱使的个体最喜欢采用的行为包括撒谎、偷盗、欺骗、咒骂老师和父母、破坏行为和暴力行为。4.假装无能如果报复行为没有达到目标,他们就会停止针对父母和老师的行为问题,取而代之的是不活跃和消极行为,他们放弃斗争,不关心学校、家庭和朋友,很少或不写作业,不再参加课外活动。在家的时候多数时间待在卧室里看电视或听音乐,他放弃了一切,也想让人们放弃他。他的生活变成了一系列的失败、挫折、羞辱和伤害。会变得抑郁甚至会有自杀的危险。表现与类别品德性问题行为心理性问题行为学习问题与障碍品德性问题行为1.过错行为2、沾染不良习惯和不良嗜好3 .逃学或离家出走4 .恐吓、勒索5 .参加不良组织心理性问题行为1.一般适应性问题主要指个体在适应学校和家庭环境、或在适应自身身心变化的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的情绪和行为的紊乱或失调。1.1 自我评价欠佳随着自我的发展,中学生明确有“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但两者往往具有较大的落差,且他们对理想自我的塑造过于精细但不稳定,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困境时,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导致情绪的低落、消沉、自卑,以及行为的退缩、自暴自弃等。1.2 人际关系不良师生关系问题―“亲其师,方信其道”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师生关系不良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同伴关系问题个体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同伴群体是个体成长的一个重要参照系统,良好的同伴关系在经验信息、情感、学业、人格养成等方面具有其他群体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因家庭或学校给个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不良的同伴群体对个体的危害性也是极大的。所以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是中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一课。1.3 挫折承受力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遭受挫折后,能有效地排解因挫折造成的不良影响,并很快调整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能力。一般耐挫力较强的个体在挫折面前不会过分紧张,没有强烈的情绪困扰,能够尽快地找到适应和对付挫折的办法,从而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而耐挫力较弱的个体则会紧张、消沉、颓废,甚至丧失生活的信心或走上邪路,带来不良的社会后果。澳大利亚心理学家Marie Joyce 博士认为,心理承受力差的个体不是具有低挫折忍耐力而是缺乏有效的挫折忍耐力,并将缺乏挫折忍耐力定义为:不愿意忍受为实现目标而必须忍受的挫折。独生子女生活较为优裕、丰富,聪明多知,视野开阔,然而在意志品质、心理情感方面却很脆弱。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几乎没有经过真正意义上的艰苦生活的磨炼和心理挫折的考验,缺乏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追求,在长辈的悉心照料和呵护下,逐渐形成自私、利己、孤傲的性格,禁不起打击和挫折。据对城乡不同类型的数万名中学生的心理调查发现,初中13.6%、高中18.79% 的中学生在面临挫折时表现出情绪和行为的紊乱,表现出冷淡、孤独、抑郁、偏执、冲动等的多种变异的人格特征。因此,有人称当今个体患有“精神缺钙症”。1.4 缺乏韧性,责任感淡化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可能将“责任”理解为父母、老师或社会要求他们去完成的任务。成长环境的优越和父母的关心,孩子几乎不存在在自身责任感的驱使下凭借意志努力来实现行为目标的机会。这种机会的丧失是对个体人格与人性进步的一个严峻阻碍。他们甚至认为:书是为父母读的,考试也是为父母考的。做事缺乏耐心与韧性,往往以热情开始,以不了了之而结束。甚至为利己目的而损害他人利益且不感到愧疚。责任意识淡化,对自己行为的不负责任的个体,他们无法理解普遍价值的意义,他们的人格是萎缩的而不是丰满的。2.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在遭受强烈的精神刺激或承受较长时间的压力、挫折或矛盾冲突下,出现的明显的情绪和行为的异常。主要表现有:抑郁和退缩:当个体不能通过可接受的、现实的方式来减轻失败感和孤独感的时候,就会退缩到自我的小圈子里从而引发痛苦和抑郁。“隐匿性抑郁症”的潜在危害尤其大。如果个体在一段时间内体验到心情不愉快、烦闷;对平时感兴趣的事情变得乏味;思考能力下降、脑子变钝了、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减退;学习失去了动力、人变“懒”了甚至厌学;对成绩下降变得无所谓或对什么都无所谓、;以及失眠、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甚至感到活着没意义、产生轻生的念头。应及早求教于专科医生,以防不良后果的发生和疾病的进一步的发展。越轨行为很多通过伤害那些否定他们需要的人来减轻痛苦,比如漠视规则、埋怨他人,他们不害怕处罚,甚至会期待惩罚。在承认和强化自己作为失败者的角色之后,他们就会变得敌对,经常违反学校和家庭一些规则。因为无论如何他们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并以此作为自己任性行为合理化的一个借口。通过惩罚他们能够有机会参与和得到注意,被惩罚是痛苦的,但总比受冷落要好。社交焦虑―视线恐怖症青春期对人恐怖症(视线恐怖症)也是常见的心理疾病,表现为见到异性表情不自然、感到脸红、怕跟人目光对视或怕被别人目光注视,控制不住用“余光”看人或控制不住目光看对方的敏感部位,觉得别人能看出她(他)的表情变化和窘态,能洞察到他内心的想法等等,于是避开他人,影响和别人的交往,非常焦急痛苦,但往往因症状难于启齿而不敢就医,通常要到出来社会工作之后,感到实在无法忍受才寻求治疗,从发病到治疗已煎熬了多年甚至十余年,强迫症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人格失调人格失调的中学生一般能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智能是正常的,意识是清醒的,但由于缺乏对自身人格状态的自知,常与周围的人发生冲突,也很难从错误中吸取应有的教训并加以纠正。在个性心理状态上表现为两个方面:个性的压抑状态、个性的放纵现象。疾病―心理问题的躯体症状或躯体化指那些心理因素在疾病起因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如偏头痛、支气管哮喘、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神经性皮炎和没有原因的头晕目眩等。阿德勒认为精神疾病是“沮丧”的一种反应而非疾病,当个体不能有效地应对低人一等的感觉时,他就会变得“沮丧”,结果,在他努力应对生活中的困难时,就会形成扭曲的观念、情绪和行为。心理治疗本质上是鼓励和再教育的过程。其目的是帮助患者获得直接面对生活任务和挑战的勇气并激发他们的社会兴趣。学习问题与障碍1,学业困难:指排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学习效率低下。学业困难往往与父母尤其是母亲的人格缺陷有关。2,学习压力厌学:不仅是学习
第三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课堂效果的影响
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课堂效果的影响
教师教学行为与课堂教学效果,这两者是架起沟通教与学实践的桥梁,主导是教师,主角是学生,阵地是课堂,强调的是实践。
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显著相关。有效的教学,首先取决于教师对课堂上应做什么作出正确的决定,其次取决于如何实现这些决定。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改进教学行为,才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创设平等和谐的气氛
教学情绪是在课堂教学中伴随教师教学行为,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的态度体验。教学情绪对课堂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教师通过情绪的感染,使学生体验到愉快、振奋的情绪,引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将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有激情,学生才更有激情。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起决定性的作用。人的情感和情绪在通常情况下是自然流露,但在特定的情况下也有控制流露的情绪,这些都形成感染源。被感染者往往是因为仿效、移情、参与等原因在情感上发生共鸣。这些现象在教学中普遍存在,有时甚至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课堂是一个情感场,学生们会带着各种各样的感情上每一节课。教师要在平等的前提下,严爱有度,走进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信心,给学生温暖,给学生希望,给学生可以触摸到的未来,就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因为喜欢这位教师而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积极探索,努力在课堂中创造教师愉快地教和学生愉快地学的良好条件,使学生变“厌学”为“好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我们一定要将愉快性原则贯穿到整个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真正使整个课堂教学在愉快中完成,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果。用现实中的生活情境,创设与知识的有关的问题情题,启发学生思考,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的投入到问题的解决中去,在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去建构新知 识达到有效的学习。
三、积极探寻课堂教学低效行为
1、课堂上满堂灌、集中讲、集中练,讲练比例失调。
这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三个极端行为,是抵触课堂教学改进行动、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不顾学生学习效果的典型表现。一堂课连续讲授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学为主体、练为主线、讲与练有机结合”是我们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的基本要求。事实表明,“有讲有练、边学边练,讲与练有机结合”,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行之有效的方法。课堂教学要符合学科特点,要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有的学科适合讲一条练一题,而有的学科就不能这样,它需要经过学生的整体把握和感悟之后才能练,况且,课堂练习也不能只练选择题,应该兼顾各种题型才好。
2、片面追求“自主”与“合作”,没有处理好“自主合作”与老师讲授的关系。
有的老师仅仅把“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出现在课堂上,没有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才能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合作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老师解答。“合作学习”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民主的、和谐的,既有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应该有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师必须在学生“自主”或者“合作”之前,提出明确的“目标和标准”,让学生按照这个“目标和标准”去“自主”、“合作”。学生“看看、背背”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前后、左右同学泛泛地“讨论”一番也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强调“自主”、“合作”,不是削弱老师的讲授功能,重要问题老师还是应该讲透彻,重要的知识,还得需要老师根据学科特点加以概括、归纳,形成有规律的东西呈现给学生。其实,老师也是“合作学习”中的一员,应该“该出手时就出手”。
3、剥夺学生思维,直接将答案呈现给学生。
在课堂上,有的老师担心授课进度,担心课堂秩序,一些重要问题虽然也进行了提问、引导,但还没有经过学生思考回答,或者学生的回答不正确,老师也不再进一步启发引导,就迫不及待地将答案讲了出来。表面上看,这样的课堂教学进行得很顺利,秩序不混乱,但是,它没有帮助学生真正构建起新的知识体系,课堂效果大打折扣。良好的课堂秩序,关键在于处理好学生思维的“等待时间”与教学进程的关系。用“真问题”组织教学时,要给学生留足两个“等待时间”。第一等待时间:问题提出后要等待全体学生都能产生思维结果,教师不能用自问自答式的讲解剥夺学生的思维空间;第二等待时间:学生表述思维结果时,老师要耐心倾听,直到学生讲完为止,允许异想天开和稀奇古怪,允许正确与错误并存。老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使问题的答案逐步趋于完善,不要将学生的思维结果强行拉到自己的预设上来,更不能越俎代庖。两个“等待时间”是课堂教学中老师还给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真正体现。
4、关于教师板书和教学语言
有的老师板书字迹潦草,书写较差,有的老师板书比较随意,不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从中看不出这位老师的板书是否有过“设计”,还有的老师在没有导入新课之前,板书提纲就早已写在黑板上了,这势必导致讲课过程中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罗列,问题之间、环节之间缺少过渡语言。
严谨、逻辑、规范、凝练的课堂语言,应该是每一位老师追求的目标,课堂上要多用引导性、点拨性语言启发学生思维。但有的老师课堂语言罗嗦、语速过快、带有口头语,甚至还有一些不符合学科特点的语言。譬如说:提出问题以后,不要轻易地缀上一句:“这个问题很简单。”这首先表明了这位老师设计的课堂提问思维含量不高,是一个比较低级的提问,不仅无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反而还会容易引起反感。其次,容易给学生造成误导,形成思维惰性,因为“这个问题很简单”,很多学生就可能不再慎思、深思,削弱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力,甚至干脆不去思考而开了小差,形成课堂气氛的沉闷无语局面。第三,假如有同学起来回答这个问题,也可能会出现两种后果:一是即使这个同学会回答对了也不能引起共鸣,因为老师有言在先,“这个问题很简单”,回答对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二是假如某个同学回答错了,或者表述得不圆满,那么,这个同学必然心慌意乱,叫苦不叠:这么简单的问题自己还回答不上来,确实没面子呀!余下的时间他如坐针毡,并决心以后再也不回答这个老师的提问了,以免“上当受骗”。
四、优化课堂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指为提高教学方法效果而采用的一切器具和设施。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没兴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观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丰富了学生的直观感受,让学生在无意识下主动,积极地接受新知识。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它涉及到各个方面,既有教师自身的因素,也有学生方面的影响,还有各种教学环境的制约。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我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价值,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实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篇:角色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角色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影响
笔者和一位朋友的朋友聊天,对方说起了她的一件事:
我和她是大学同学,非常要好的朋友。毕业后,我们一起来北京。她在一家外企工作,我则在中学里当起了老师。我们都忙着工作,联系就少了,偶尔会出来聚聚。后来她当上了他们公司的执行部经理,就很少有时间和我聚了。
到前天我见到她,已经快一年半没有见面了。那天见到她,真让我大吃一惊,她的变化太大了,要不是她叫住我,我还真不敢认。她从头到脚都变了,不但是外表,还有气质、说话的腔调和语气。以前说话声音很小,现在却底气十足,显然在我面前特别自信(也许是我有点心理不平衡)。
以前,她很习惯有什么事跟我说,让我出主意,现在可不一样,整个见面过程,她都在给我出主意,比如,你应该多穿点亮颜色的衣服,对男朋友不应该太好,什么买房应该选哪里的最合适……
其实,她的这种变化没有什么不好,只是我真是有点不习惯。我就想,短短一年的时间,一个人的变化怎么就这么大?就因为她现在当上了什么经理?
不同角色赋予一个人的权利和责任不同,人们对他的期待也不同,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
其实人的这种变化一点都不奇怪,生活中经常发生。比如,同样是一个人,当他作为儿子和作为父亲的感受和表现肯定是不一样的;她在外面当处长时的表现和在家里当妻子的表现也必定不同。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有的人当了警察便耀武扬威,戴上博士的帽子便变得文质彬彬;一个平时风风火火的女孩穿上连衣裙走起路来会小心翼翼……因为,不同的角色赋予一个人的权利和责任是不同的,人们对他的期待也必定不同,这些无形的东西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
在社会心理学中,“角色”是指一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占有的某一特殊位置以及被社会和团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简单地讲,角色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身份。例如,家庭中父亲的角色,意味着他在家里占有一家之主的地位,因而就有一套被习惯和制度规定好了的父亲应该具备的行为,他要参加工作,抚养和教育孩子,计划家庭生活等,他的言语和行为都应该像个父亲的样子。又如,一个售货员的角色,他在商店出卖货物,应当具有耐心、周到、热情的服务态度,掌握一套熟练的技能和丰富的业务知识,这样才能符合售货员的角色要求。
心理学家实验证明:角色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影响是让人震惊的。
1973年,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津巴多做了一个经典的模拟实验。形象而深刻地阐明了人与角色的密切关系。在这个实验里,津巴多首先录取了一批志愿者,他们都是大学生,愿意担任某种角色两周。随后,他随机地把这些志愿者分成“犯人”组和“看守”(警察)组。
然后开始正式实验。一切都是模拟正常的监狱里的情境。“看守”给“犯人”们戴上手铐后,把他们押回“警察局”。签字画押,验明正身后,“犯人”们便被蒙住了双眼,带到一个地下室的“监狱”里。在这里,“犯人”们会一一经历真正的犯人才会碰到的事情,如戴着脚镣手铐、全身喷消毒剂、脱去平常的衣服换上统一制作的“布袋衣”、“犯人”不再有姓名只用号码称呼、每名“犯人”分别关入只有一张床、一个门洞的单人牢房。而“看守”们也装备得与真的一样:身着警服,手拿警棍,轮流在里面值勤。“监狱”里一共有三个“看守”监视“犯人”们的行动。
结果,仅过几天,“看守”和“犯人”们的表现越来越“专业化”:
“看守”们渐渐学会了从侮辱、恐吓以及非人性地对待那些“犯人”中获得乐趣,不时地命令他们做俯卧撑,拒绝他们上厕所的要求,以及各种虐待狂似的行为;而“囚犯”们最初会进行反抗,但很快就变得被动、情绪低落,并陷入了无能为力和极度沮丧的地步,他们的脾气变得像个火药桶,一碰就着。这个实验原计划进行两周,可六天后,有一半的“囚犯”被试要求释放,因为他们的感情几乎达到了崩溃的边缘。因此,津巴多被迫停止了已进行了六天的实验。
学会站在他人所处的社会角色来理解别人的行为,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转换。实验前行为正常,适应良好的大学生在实验中变成了“恶魔”或出现了抑郁症状,这样的实验在今天理所当然是被禁止的,因为它摧残人的身心,违背了人道和伦理的准则。这一实验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在于:人的社会角色地位的改变(如以上实验中的“看守”和“犯人”的角色)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换句话说,人的社会角色影响着他的心理和行为。
现在你明白了,你有朋友在功成名就或社会地位变得显赫之后,开始与你疏远,他往日待人和蔼可亲,如今却变得盛气凌人;他以前很尊重你的意见,现在却对你的话不屑一顾……不同的角色赋予一个人的权利和责任是不同的,人们对他的期待也必定不同,这些无形的东西都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从而促成他的变化。
因此,我们理解一个平常言行、他(她)对人对事的态度或一些人格测验来了解他,还可以站在他所处的社会角色来理解他的行为。同时,对于我们自身来讲,当我们在社会地位或社会角色有较大变化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防止或减轻其向不好的方向变化。在不同的角色人生里,我们每个人都是主角,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演好这场好戏,因为人生不能像戏剧一样演坏了可以重来。所以我们应当珍惜机会,成功扮演各种角色,既满足社会的期望,也满足个人的需求。
第五篇:试析单亲家庭对孩子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试析单亲家庭对孩子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我个人就是一位单亲妈妈,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要努力付出更多。而且也深知,只有深入了解了单亲家庭孩子的学习心理,我们才能因材施教。而面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怎样才能通过教育使他们重新找回自己,乐观自信的迎接生活的多姿多彩。这是一个需要家长、孩子自身、学校以及多方面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守望孩子,我一直在路上摸索前进。
一、单亲家庭孩子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家庭教育方式的失当
家庭教育环境与孩子性格的形成是密切相关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单亲家庭的教育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单亲家庭的父母,常对孩子产生爱的极端,要么是溺爱有加,要么是爱的贫乏,这两种极端都会使孩子的情绪情感生活受到严重破坏,出现种种如自卑、孤独、抑郁、放任、暴躁等心理缺陷,造成身心不良发展。
2.亲子关系的失调
第一,家庭的缺损意味着从此有一方要从家庭中退出,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理上则会产生被双亲中的一方抛弃的担心。也容易导致他们的监护者或者沉浸在悲痛之中,或者因忙于工作而无暇给孩子以温暖和爱护,从而忽略和孩子的交往,造成亲子关系冷淡,而作为孩子,当他们看到父(母)情绪不好时,他们也不敢贸然地与父母交流,这势必会影响亲子交往的数量和融洽程度。更为极端的是,有的监护者根本就把孩子当作“累赘”、“包袱”,把孩子看作自己未来生活的绊脚石。在这样的观念下,他们轻则对孩子冷眼相对,重则对孩子拳脚相加。
第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孩子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来应付家庭困扰带来的紧张,他们的心理调适受到家庭人际冲突的影响。另外,离异的父母最容 1
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孩子面前讲配偶的坏话,相互低毁,把孩子作为传递仇恨的工具。
二、单亲家庭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
1.自卑自闭
家庭的破裂,仿佛是“天降横祸”,对年幼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他们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敏感、脆弱,他们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还难以面对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闷闷不乐。这些孩子由于被父母所疏远而产生抑郁,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厌烦的心理表现出神经过敏的症状。
2.孤僻冷漠,逆反仇视
单亲带给孩子心灵上的创伤是难以抚平的,并且负面影响明显,有的孩子对失去父亲或母亲十分痛苦,很长时间不能自拔,心灵受到极大的伤害,经常闷闷不乐,容易悲伤,情绪低落。家庭结构变化的强烈刺激,致使他们的心理开始出现失衡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孩子就会出现孤僻冷漠,逆反仇视的心理。这些孩子大多在学校里不善言谈,不爱和老师同学们接触,有了矛盾也不及时和老师取得沟通。
三、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教育策略 1.孩子方面
(1)坚强面对现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单亲子女应该对生活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多交朋友,遇到挫折多和朋友、老师沟通,以愉快的心情投人到学习和生活中去,遇事多与人交流。这是消除自卑,建立自信的有效方法。
(2)根据自己的兴趣,培养广泛的业余爱好。就这而言,它一方面陶冶了情操,另一方面也能扩大知识面,培养能力以及发展智力,激发兴趣等,能够让单亲子女在参与过程中通过交流、合作等形式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情趣,转移不良情绪,发现自己,超越自己。就我自己的孩子而言,在兴趣培养方面,我都尊重他的选择,一切以喜欢为出发点,更好的促进身心发展,陶冶情操,而不是一味的将大人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目前为止,我的孩子依旧是一位阳光快乐的小男孩,因为单亲造成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少,母子关系也是与日俱增。
2.家长方面
在孩子的教育中,父亲和母亲的角色作用是不可能互相替代的。母亲是孩子的总设计师,父亲是孩子的偶像和伙伴,父母任何一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大体上说来,只有父亲和母亲的通力合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那么即使是离异的双方,对于子女的抚养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1)在孩子的生活方面给予爱的关怀,培养单亲孩子的独立性。
部分单亲家长由于自己的文化水平低,认为自己在孩子的学习方面无法给予太多的帮助,这一现象在贫困单亲家庭中表现尤为明显。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个“老师”不止指学习上的老师,更是生活中的老师,教孩子为人处事的老师,所以父母尽管对孩子的学习没有直接的帮助,但通过对孩子生活的无微不至的关心,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这是直接的传达对孩子的鼓励,同时也是对孩子的一种爱的教育。
(2)要尊重孩子。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种责任感。孩子虽然小,也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而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这种需要更加的强烈。尊重是一种礼貌,也是素质的体现,是家长教育的一种回报,当然这是一个双向的尊重。一般家长都忽视了这一点,对孩子强制,认为孩子是自己的,让我尊重孩子?有点理解上的偏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学习、模仿的过程中,父母的行为对孩子已经产生了影响。
(3)避免过分溺爱孩子。溺爱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单亲家长表现往往更明显。他们总觉得孩子缺少一部分爱,很对不起孩子,因此,孩子有任何要
求,无论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无条件满足,孩子总能得到满足,他的抗挫折能力就无法得到锻炼,就容易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缺点。
3.学校方面
(1)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当中,组织各类适合单亲家庭孩子的活动,如快乐成长训练营、志愿服务等活动,为其增进交往、接触杜会、珍惜时间、锻炼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舞台。
(2)教育中要尊重孩子。
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尊重孩子对未来发展的选择。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数都有自卑心理,但自尊心却很强,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要让他们扬起生活的风帆,一定要尊重孩子,用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我们的老师在平时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与孩子为友,采用平等对话的方式。对他们多表扬、多肯定,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父母离异的家庭,既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楷模对象,又使个体与家庭成员之间、家庭环境之间失去了平衡。单亲家庭的孩子无法从父母身上潜移默化地学会与异性的相处之道。另一方面,离异家庭的孩子只有父母单方面的模仿对象,因此对于自我概念比较模糊,对他们完整人格的形成将产生不良影响。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形成学校内外沟通,给他们以更多的爱,使他们内心感受到社会、学校、家庭都在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促使他们克服并逐步消除不健康心理,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在教育单亲家庭孩子的这条路上,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并付诸于实践,用更加努力地脚步跟随孩子的成长。守望单亲孩子的心,我一直在路上!
试析单亲家庭对孩子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皋兰县实验幼儿园
王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