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文关怀的初识与实践

时间:2019-05-13 06:53: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人文关怀的初识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人文关怀的初识与实践》。

第一篇:企业人文关怀的初识与实践

企业人文关怀的初识与实践

孙云

潍坊科创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企业人文关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既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发展,又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进步。要建立人才培育机制,打造人才成长的平台;要培育“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企业文化,为人文关怀提供组织保障。

【关键词】企业人文关怀;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

富士康多起员工坠楼和猝死事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如此高发的非正常死亡,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当前我国企业员工管理制度的深思。如何在新形势下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已经成为推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课题。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一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其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两个新名词已经透露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这说明,我们党已经充分认识到,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重大转型期的现实需要,“注重人文关怀”是党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体现,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关注个人的内心感受,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所以,加强“人文关怀”,是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加强人文关怀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1.加强人文关怀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GDP实现了年均9.7%的高速增长,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市场经济为人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市场经济的竞争

性与趋利性,又导致了人文精神的弱化。近年来,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用工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加上先进技术对劳动力的排斥,就业压力逐步增大。当前,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减员增效仍然是重要途径之一。但是,裁减的员工一般都是年龄偏大、学历较低、技能缺乏的人员,实现再就业比较困难,同时减员也给在职人员以巨大的失业压力。这就需要加强企业人文关怀,为深化改革创造和谐稳定的企业环境。

2.人文关怀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关键。

现代企业还应具备一个显著特征,那就是人文关怀。企业的发展,根本的靠人才。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出现了许多新变化、面临许多新挑战,人才是最具价值的生产要素。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需要企业自己培养和引进,但更主要的是留住人才。对高素质人才而言,不仅需要物质激励,更主要的是情感投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的。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要尊重人才,关心爱护人才,为他们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切实打造一支以企业为家、与企业荣辱与共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3.人文关怀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

企业要健康发展,必须持续提高经营质量和效益。在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确定以后,关键是全体员工强有力的执行力。因此,必须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除了提高员工的薪酬待遇和工作生活环境外,更重要的是关注员工的精神需求,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员工心理压力,促进员工身心健康。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管理,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从而提高员工执行力,达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的目的。

二、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特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重要的是人的社会属性。作为一个社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性和感性,有物质欲望和精神需求,有与周围环境的接触和矛盾。“人文”则是对人的社会属性的高度概括和提炼。“人文关怀”的核心涵义在于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强调人的价值,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为企业加强人文关怀指明了方向。

1.企业要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企业在制定各项政策时既要考虑企业的发展需要,也要尊重员工的合力诉求,把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有机结合。领导班子成员要尊重员工的权利,维护员工的尊严,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把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传递到员工身边,融入员工心田。人文关怀不应该视作企业发展的手段,而应该作为企业发展的目的之一,是企业回报员工的具体体现,这就需要依靠制度来保证。企业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既要坚持市场化的取向,也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利益诉求,创造安全、健康、舒适、环保的工作环境,关注员工的身体健康,做到合情、合理、合法。设立扶助济困基金,使困难职工和遭遇突发灾难的员工能够得到及时的扶助。

2.建立人才培育机制,打造人才成长的平台。

加强人文关怀很重要的是为员工打造成才的平台,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提供有利条件。因此,企业应该实施高素质人才积聚战略,根据产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加快培育和引进复合型人才,要坚持以包容的文化,吸引一批人,以宽容的环境,培养一批人,以宽阔的发展空间和上升管道,留住人才。要编制人力资源整体发展战略,构建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人才需求模型,并以此为根据帮助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要加强培训体系建设,分层次、有步骤、有重点地实施全员培训,促进人才素质快速提升。要着眼与企业战略规划对于关键人才的需求与管理,强化激励约束体系与全面业绩评价体系的建设。

3.培育“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企业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不断吸取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成果,更多地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形成具有多学科支撑的思想政治工作知识创新体系。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既可以增加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又能满足员

工文化生活需要,培养员工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情趣,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调节员工情感,减轻工作压力,为员工营造一个生活、学习、精神都愉快的环境。要把职工冷暖时刻挂在心上,想方设法为员工解决实际困难,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人们心理失衡和失调的因素,除员工对工作和生活的负面情绪和思想,来提升他们对工作生活的满意度,自觉地与企业同舟共济。

4.人文关怀要在方式方法上注重创新。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结合员工的思想认识和理想信念的实际,坚持正面引导。企业党团组织拥有雄厚的群众基础,与员工群众最为密切,是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的主要力量。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做到换位思考、真诚待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是广大员工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和企业的关怀,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重点解决部分员工信念薄弱、思想滑坡、道德缺失的问题,对其有效的开展爱国爱党教育,并注重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在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同时,积极创新载体,不断丰富政治思想工作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内涵,创造新形势下思想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总之,加强企业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既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发展,又有利于促进员工的全面进步。企业领导要把握时代发展背景,加强企业人文关怀,通过人文关怀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员工的内在积极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同时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积极创造机会,维护员工合理诉求,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真正统一。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3]崔铁明,《论加强企业员工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J] 开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05

第二篇:人文关怀与企业文化建设

2010年第1期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总第80期

新视阈

宋俐玲(太原市百货公司,山西太原030002)摘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新形势下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企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进而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我们要充5kO,识它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努力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法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tl,理疏导;4e业文化建设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党的十七大报告 从事企业工作的主体,那么,在这项工作中就必须坚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这一要 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教育人、求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创 许多企业不断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和资源以解 新。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促进企业文化决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但我认为,一个企业要想真正建设的发展。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掘员工的智力资源,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 注重人的因素。需要企业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 的 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 方法,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吸引员工参与企业文化 生 成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生活信念、企业风俗习的民主管理,以开展合理化建议和自主管理活动等 惯的总称。它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 形式,鼓舞员工士气,加强企业凝聚力。企业作为社 本企 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 会经济组织,有它自身的追求目标。而员工也有各自 力和凝聚 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的思想和行为。个人目标有时与企业目标相矛盾,只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有二者在最大限度上趋于一致,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映。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巨大作用日渐凸 才能内化为员工的自我要求。因此,需要企业用人文显,其应该满足员工的精神需要,成为企业经营最深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方法,努力培养员工与企业“生死厚的基础和最根本的要素。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做到企业精神与企

一、充分认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法对加 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员工只有把自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己当成企业的主人,才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如此,企业目标就不是从外部对员工进行约束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一个长期问题,也是一个和限制,而是员工发自内心的追求和为之献身的力量。员工通过参与企业管理,得到了比较高的经济报 长期任务。从企业文化建设来说,其对象是人,人是2009—12—23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宋俐玲(1960-),女,太原市百货公司干部

万方数据人文关怀与企业文化建设

垫!Q生箜!塑

些要塾叁圭坚堂堕兰塑 鳗

酬,实现了自我价值;企业则由于员工的参与,实现 思想工作。情感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有“人情味”,以情 了更高的效益目标。

’感人。人文关怀正是情感性实现的具体体现。

二、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法加强企业思

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鉴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性质,要增强其影响力,必须注重形式和内容方面的创新,丰富思想政治

前瞻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所有工作一

样,都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来考虑,做到一 切从大局出发,用发展的观念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这 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有生命力,才能在培养员工良 好思想品德、完成企业任务和目标的同时,促进企业

工作的内容,为客观现实服务。企业文化建设要体

有情感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可贴近员工,贴近其

情感共鸣达到稳定员工情绪的效果。当职工因种种原因表现出忧虑、懒散时,企业应发挥人 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式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让员工

心悦诚服地为企业建设而努力工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 精神生活与精神世界也更加丰富。与此同时,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竞争的日趋激烈,导致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增大、各种

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大幅度增加,由此引发的思想问题和社会问题也

let益突出。如有的员工对企业的 困难与挫折承受能力差,不愿与别人沟通,不愿听从 判断事情的正误,极易产生思想问题,并做出过激行为。缓解人的 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对维护企业团

结稳定、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思想 政治工作是开发人的精神资源、寻求工作最大成效的必然要求。对员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应从针对性、情感性、前瞻陛、系统陛的实现中去寻求,而其中的寻 求与体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做法密切相关。

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必然体现着对接 受教育者——员工的人文关怀,要转变过去的思维 定势和管理模式,要将工作目标与员工的思想状况

紧密结合起来考虑,力戒形式主义,克服空对空的 倾向;要把讲道理与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员工思想中的疑点和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作

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掌握员工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做得其心、暖其心、稳其心的万方数据

各项工作的发展。现出领导与下属之间的沟通。富

系统性要求企业对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一以 贯之,要长期、认真、细致地抓下去。情感,通过

在实现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情感性、前 瞻性、系统性中,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做法毫无疑 问贯穿其中,离开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其实现的 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古语说得好:“得人心者昌,失人心者亡。”国家 如此,企业也是这样。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强大的凝 聚力,是决定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从目前企 业管理的最新发展动态来看,重视精神因素已经成 为当代企业管理的最新潮流。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给我们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提供了

有益的启示。他人说教,往往依赖个人的主观想象

(责任编辑白继英)

第三篇:心理疏导与企业人文关怀

兰州首届心理疏导与企业人文关怀公开课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员工作为和谐企业建设的主要力量,对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举足轻重。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尊重员工的个性,激发他们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通过对员工的心理进行疏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惑和心理阴影,推动企业形成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心态,使个人职业发展与企业的和谐稳定取得“双赢”成效。

您一定要听的理由:

1、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活节奏的持续加快,加之各类社会问题、心理问题等因素诱发的员工心理隐患日益增多。在企业的营运管理不断趋于规范化、专业化的同时,重视员工心理问题,推行心理教育,大力提升员工心理健康水平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通过推行心理教育、完善沟通途径、拓展人文关怀、深化激励措施等方式逐步来健

全员工心理疏导机制,打造政通人和的企业氛围。

3、从心理学角度认识自我的性格特质,掌握EQ(情绪智商)的实用策略与技巧。

4、探索适合自身的建设性减压策略,提升自我舒缓和消除负面情绪和压力的能力。师资介绍

寇觉中老师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陕西省辅导站站长,广东省大康职业学校校长,陕西省公安厅心理辅导委员会委员等职,十多年来,先后在全国各地,为各行业做集体心理疏导课程五百余场,涉众二十万余。

课程价格、时间、地点:

课程价格:980元/人(团体票可优惠)课程地点;南关什字国际大酒店三楼会议厅 课程时间:2010年12月4日(星期六)上午9:00——12:00

下午14:00——17:00

课程对象:

1、企业总裁/CEO、企业高层、HR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

2、企业中、高层管理者;需心理疏导、减压放松的职业经理人。

3、从事培训、教育工作的各界人士。

咨询电话:0931-***410053

联系人:马丽丽***

第四篇:护理与人文关怀

护理与人文关怀

随着整体护理、社会护理、多元文化护理的推广,护理模式已由“以疾病为中心”开始向“以病人为中心”转换。护理的理论体系、功能任务、工作内容、活动空间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表现为:在护理实践中更加注重人本观和人文精神;护理服务领域在不断扩展和延伸;护理管理科学化和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护理科研开始引领护理实践等,这些无一不向社会昭示了护理学科的价值和作用,体现了护理是科技性和人文性完美结合与统一的专业.与此同时,护士作为知识、技术和人文素养集为一体的专业工作者的作用也日益凸现。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护理人员的人文基础比较薄弱,人文修养相对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因此,提高护士人文修养、体现护理人文关怀,已成为护理服务水平再上台阶的焦点话题。

在护理实践中,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价值,即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患者的权利和需求、患者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它既可体现为整体护理内外环境所需的人性氛围,也可显现为护士个体的素养和品格。人文精神是护理内在发展的动力和灵魂,严格护理管理、完善护理程序、强化护士的责任心等都是护理质量提升的促进要素,贯穿这些要素的是人文精神这根主线。护理技术的正确应用,护理程序中各项工作的有效实施,患者身心需求的合理满足,都需要护士的人文修养加以保证。可以想象,一支缺乏人文精神的护理队伍,如何做得到观察人、认识人、理解人、尊重人、关怀人、照顾人,又怎么能适应护理的发展并提供高水平的护理服务呢?如果说,护理质量是一颗树,那么护士的人文修养就是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土壤的肥沃与贫瘠,决定了这棵树是否能枝繁叶茂,这也正是我们提高护士人文修养的出发点。

在护理实践中,体现人文素养,实施护理人文关怀还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护士要运用真挚的安慰性语言给患者以心灵抚慰,使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心和体贴;运用巧妙的告知性语言告诉患者其病情进展、治疗护理措施、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项等;运用合理的解释性语言解答患者的问题,取得患者的理解;运用恰当的鼓励性语言激发患者与疾病抗争的勇气和信心。此外,护士要书写各种护理文书,如准确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护理措施、制订护理计划、书写交接班报告等;要将自己的临床工作经验和科学研究结果撰写成论文;要开展健康教育,需要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要对护理实习生实施临床带教,需要书写教案。而这一切都要求护士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功底,因此,护士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实施护理人文关怀的第一步。

其次,处理好专业人际关系,包括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护士与患者及家属关系,以及护士与护士、护士与医生及其他医务工作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和群体的凝聚力,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完成工作目标。它是护士人际关系修养的水平的体现,它决定了护士的身心健康、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最后, 提高护士的伦理道德修养使护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道德责任感,理性地面对护理过程中的冲突和棘手事件,同时有助于护士懂得爱,体悟人生,有信仰,勇于奉献。

人文是“为人之本”,没有人文,人充其量也是脚踏实地地完成某一项工作,他们既缺乏高远就的理想,也没有宽阔的胸怀,既无智者的机智,也乏仁人的儒雅,当然人生的意义或价值也必然在他们的视域之外,更谈不上具有专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我们要加强护士人文观念的培养,除了进行理论提高(参加继续教育、举办人文讲座、推荐优秀的人文书刊)外,更应注重在护理实践中帮助护士树立人文观念,在管理中引导护士将专业思维、专业理念、专业技巧渗透到每一个护理行为中,如一个称呼、一个微笑、一个搀扶、一句问候、一声致歉、一幅温馨的画、一次超越病人期望的服务等等。护理中的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一个“爱”字上,而润物细无声就是护理工作的真实写照。因此护理实践是提高护士人文修养的必由之路,护理管理者只有把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教育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才能有效提高护士的人文修养。

第五篇:大学建筑与人文关怀

关键词:人文主义;大学建筑;有形空间文化;人文教育;现代主义

摘要:人文主义在中世纪后期进入大学,它不仅融入到大学课堂,也融入到大学建筑之中。此后,大学建筑成为大学校园有形空间文化的主体,并与教师一同发挥着人文教育功能。现代主义思维深刻影响着大学建筑,从整体建筑形态的价值取向、大学建筑布局理念、大学宿舍文化、大学建筑规划的公共决策过程这些方面来看,人文关怀做得远远不够,相反,以实用为核心、以管理为导向的建筑取向却成为主流,实用主义与人文精神的决裂在现代大学建筑中越来越明显。

中图分类号:tu24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5)04-0073-07

university architecture and humanistic concern

yuan li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china)

一、人文主义与大学建筑的相遇

早期的大学没有自己的校园,大学是由一些同乡会组成联盟的称号,从博洛尼亚大学创建时起,师生都是在租来的屋子里讨论学习,在教堂中举行各种典礼和考试。后来,巴黎大学开始拥有自己的部分学舍,学舍最初只是作为宿舍用,随后慢慢地融合了教学、自习、讨论、居住等功能。

随着大学的发展和学生数量的增多,大学逐步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固定资产。在1420年之后,出现了一种特殊类型的建筑,号称“智慧之屋”,即在1365~1367年建成的以博洛尼亚的西班牙学社为原型的教学学舍,学舍房间围绕着有拱顶的庭院建成。渐渐地,“智慧之屋”不再是居住的地方,在现代早期变成了正式的大学建筑,有着演讲厅、讨论室、图书馆、膳宿室、管理室、档案室,以及一个举行毕业典礼的大厅。“智慧之屋”也变成了这些华丽大学的大学建筑的通用名称〔1〕“大学建筑和图书馆的出现。确实在知识方面获得了幸运的结果,这就是人文主义便于传播的因素之一”〔2〕。

中世纪后期的大学继承了教堂的传统,它们善于运用建筑形态来表达各自的理想。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是挑战宗教旧伦理的先锋,这一时期,以文艺复兴建筑为代表,它在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建筑师基于对人道主义的肯定,希望借助古典的比例来重新塑造理想中古典社会的协调秩序。晚期中世纪大学纷纷完成以纪念性建筑来作为大学的标志,它们将大学风格和大学文化寓于它们独创的建筑形态当中。

在大学产生之初,中世纪的大学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都受到教会神权的严格控制。在中世纪晚期,欧洲人逐渐意识到,人作为社会存在,能够创造和使用语言是人特有的本质,自那时起,世界和人类形象的重心从关注事物的本质转移到探讨人类的本质上来,这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直接诱因。历史学家为了突出人对自我意识的觉醒并与文艺复兴区别开来,将这一时期在教育和文学领域中发生的运动称作人文主义运动。十五世纪,人文主义最先兴起在大学之外,尔后被意大利的大学首次吸收。“十五世纪中叶以后,除法国外,法国是1418年危机之前人文主义最先繁盛的地方,人文主义越过意大利的边界,扩展到大学中;1500年之后,人文主义才在大学中确立了永久的地位”〔3〕。

当人文主义在大学确立了稳固的地位以后,它和人一样,也通过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人文主义除了以关于人文研究、人的研究和人文作品这样的形式表达人文精神以外,另一个重要的途径便是通过大学建筑表现出来。“人文主义的语言观同样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通过人文研究的教学间接形成了艺术家的人文主义倾向”〔3〕。中世纪人文主义艺术家不仅在文学、雕刻、绘画等方面弘扬人性,同样也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大学建筑之中,能让身处其中的人在此环境中以自我教育的方式而获得有益于自身的道德使命感。随着大学的发展,人文主义成为大学自身的重要特征,这也是大学能够超越其他组织的关键。现代大学由空间文化和非空间文化构成,建筑形态是表现空间文化的主体,教师和制度是体现非空间文化的主体,这两种文化看似分离,实质却是一致的,因为从建筑形态上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由一所大学的历史和人文决定。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态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在教育中发挥作用,无形的非空间文化的传递通过有形的教育方式有意识地进行,而有形的空间文化的传播是以无形的陶冶方式自发进行的,它在一个更宽广的知识层面影响着学生的意识,这种影响往往更深刻、更全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所好的大学至少要有两类大师,一类是教学大师,另一类就是大学建筑。这两种大师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层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情感,影响人文传播,并引导学生达到最终的善。如果大学建筑具备了大师的性格,那么它就实现了人文关怀的部分意义。

二、整体建筑形态上的价值观

在20世纪中期,现代建筑已在世界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现代建筑以突破传统建筑模式为特征,提倡以追求实用为首要目标,摒弃装饰,表现自我个性。美国作为现代建筑的先锋之一,很快将现代建筑引入大学校园。在现代建筑进入大学校园之始,耶鲁大学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耶鲁大学是美国高校艺术教育的重镇,1961年,耶鲁大学艺术与建筑学院决定开始建造自己的系馆,并且交由当时艺术与建筑学院的院长保罗?鲁道夫设计。保罗?鲁道夫是世界著名现代建筑师,当年他提交了六份设计方案,均遭到否决,最终在他第七次方案提交之时得到校方批准。该系馆于1963年建成,又被称作a&a大楼。大楼共七层,但在七层内部包含各式层高的楼层超过30个,内部空间十分复杂,建筑外墙由现浇清水混泥土装饰,整体上呈现桔黄色色调。由于采用的是全新的建筑风格,它所呈现的体量和特征都不具备传统特色,并且外表显得极度粗糙,因而被认为是世界著名的“粗野主义”建筑之一。现在,耶鲁大学这栋a&a大楼被写进建筑学教科书,成为现代建筑家们热心宣扬的现代建筑范例。

对于保罗?鲁道夫本人来说,这栋建筑无疑是他的杰作,对于缺乏人文素养和传统美学积累的建筑师来说,他们更加为这栋敢于打破传统的现代建筑作品而欢欣鼓舞。然而,当现代派建筑师在为此类建筑津津乐道的时候,他们可能并不关注发生在这栋建筑背后的一些灾难。耶鲁大学中心校园的大多建筑都保持中世纪的建筑风格,耶鲁以其校园的哥德式建筑风格闻名〔4〕。在布局严谨、风格典雅的古老校园里,耶鲁大学突然冒出这样一栋极不协调的粗野建筑,而且这栋建筑出自建筑与艺术学院,那里的学生都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追求,所以自从它建立开始就遭到耶鲁学生的激烈反对。耶鲁的学生感觉到这是一栋可怕的房子,“没头没脑”的样子极像一头怪兽,它扼杀学生的审美情感,那些学生宁愿在校园的一个角落搭个帐篷上课,也不愿呆在自己不喜欢的怪房子里。耶鲁学生的这种抗议方式并没有受到校方的重视,学生们恼羞成怒,于是在1969年的某天夜里,愤怒的学生往大楼里点了一把火,终于烧毁了这个“怪兽”!

以保罗?鲁道夫(paul rudolph)为代表的现代派建筑师秉承这样的理念:建筑设计表现个人素质,如果要将建筑视为艺术品,那么参与设计过程的人越少越好,只有体现自我个性,才能成就独一无二的作品。在这种理念的鼓舞下,现代建筑师刻意打破人们对建筑的常规印象,企图以撕裂人们习以为常的审美习惯为途径,来达到彰显建筑师个人创造能力的目标。其实,那些被誉为成功的现代建筑师的作品,除了能给人在初次见面时就有“耳目一新”的效果以外,它们难以激起人们的共鸣,让人产生一种“看久了就想走,走了就不想再来”的心理,它所使用的形式手段经不起时间考验,以至于会发生耶鲁学生烧建筑的悲剧。

上述事件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大学里发生并不是偶然,它仅仅是现代派建筑在企图侵占传统大学领地时而引起学生心理冲突的表现之一。透视整个事件,在学生排斥这些粗俗的现代建筑的情绪以外,它更加向现代建筑师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学生的感受不是可有可无的,大学建筑由不得建筑师为所欲为。这个信号的实质就是,设计师和学生之间在建筑形态的整体价值取向上产生冲突,学生呼唤大学建筑体现人文情怀。有人文情怀的建筑会激发人们交流的愿望,它让每个人都想表达,并产生审美体验。建筑的好坏不是看外表有多高,费用有多昂贵,而在于它是否能成功地把人们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统一起来,只有这一点做到了,一切维系大学建筑的系统结构和审美元素的基础就会牢固,在这个基础上再寻求变化与自由的建筑,才能为公众认可,并成为大学里的优秀人文文化。

三、大学宿舍的人文关怀

大学建筑除了在表现和传承人类基本的伦理观以外,它并不排斥大学本身的性格。“建筑形式表现的审美特征是艺术的,但其精神功能却是伦理的”〔5〕。大学建筑的伦理责任不等于要满足学生的一切需要,因为它本身具备更长远的责任,那就是,大学需要通过自身性格来影响学生未来的生活习惯,这个生活习惯有益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和生活品质的提高,而不是默认让学生停留在当前的生活状态上。基于此种认识,大学建筑的伦理意义便与现代社会的享乐主义观和服务价值观迥然不同,因为,当前的享乐,会纵容学生不良习惯的生长并贻害无穷。

大学宿舍是大学建筑体现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世纪,宿舍不仅是休息场所,它同样是学习场所,并且从14世纪末开始,一些大学学舍成了真正的知识生活的中心〔6〕。早期大学的宿舍都有公共活动空间,如图书馆、自习室、讨论室。学生与学生之间像家庭成员一样共同享用公共空间,例如公共自习场所有些像精致的咖啡馆,以至于每个人都愿意来到这里学习和交流。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心灵是自由开放的,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很少有人会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孤立感。昔日陈嘉庚先生在设计厦门大学宿舍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他设计的宿舍有公共走廊,它的外形上显得十分优美,有拱券,有柱子,有瓷器栏杆。这种走廊是半开放空间,既是公共过路场所,也是学生学习场所,因为走廊上可以放置书桌、椅子、茶几,学生们可在这公共走廊上自由学习,这种环境就突出了大学的性格,它综合了图书馆、休闲和宿舍多种功能,和中世纪大学学舍非常相似。如今,新建的大学宿舍与宾馆相似,它和商品房一样进行标准化生产,设计师在设计时,完全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这样生产出来的宿舍既粗陋,又奢侈,每个人都独自占用固定的私人空间,其利用率大大降低。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养成了自我特性,他们不愿与他人共处,不想与他人交流,左邻右舍可能老死不相往来,他们在孤立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孤立。这样的环境俨然一个收容所,它不仅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而且背离大学教育的目标。

大学建筑伦理责任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它担负着传播人类某些重要价值观的任务。这些价值观有益于社会风气的进步,有益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它是理想社会所必需的品质。这些重要的价值观在类似学舍的宿舍里可以得到很好地传播,那是由于早期宿舍的设计形式没有把人从集体中分离开来,它充满生活元素,创设足以吸引学生交往和学习的环境,为每个人提供沟通的机会,那样的宿舍环境是有人情味的。

大学的人文关怀和现代社会的人文关怀所面临的危险一样,那就是人不再被动地遭受明显的制度戕害,而是转为主动地沦为物质的奴隶。这种危险在大学中不断加深,尤其是在建筑上,现代建筑从设计方面迫使人屈从于有限的物质环境,很多人忽略了这种潜在危险的存在。这种危险是隐形的,影响却是久远的。大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要确定让学生在大学里所受到的影响不至于给未来生活带来坏处,那么,创设必要的条件极力让学生抵制这种危险,则是新时期人文关怀的应有之义,这种人文关怀在大学建筑上以伦理责任体现出来。

大学建筑是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人接触最多的,也是对高等教育活动本身产生重大影响的事物,然而,无论是教师还是教育研究者,他们对大学建筑的关注却最少。大学建筑的使用主体忽视了大学建筑的深层意义,加上现代教育活动中美学教育的极度匮乏,这两个因素是造成当今大学建筑背离人文的关键。

四、大学空间布局的人文反映

校园建筑的空间布局结构往往是学校管理思维与治学理念的反映,可从中窥视学校的人文传统。我们来到当今大学城就会发现,那里都是整齐的水泥马路,两旁各自栽上一排树;千篇一律的建筑排列在马路两旁,都是一个朝向,一排又一排,与工厂没有任何差异,造型极其呆板;有专门的绿化地带,这些绿化是可见的禁区,房子、人、绿化地完全分离;也有运动场地,自成一区。总之,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道路、绿化区层次分明,各自独立地被掺杂在一起,像个大杂侩,没有形成一个整体。人身在其中倍感压抑,来了一次,不想再来。这种由功能区组合而成的校园就是典型的空间文化荒芜的校园,虽然表面看似功能完善,实际上并不符合人的各种需要,甚至它还让人从心理上感到烦乱。

国内东部某高校的新校区就是典型的例子。你一靠近大门,就发现一条偌大的画满各种交通线的柏油路,可以明显看到它直接通往校园最深处。另外,校门已经突破了传统门的观念,它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收费站,形象地说,这个校门与高速公路的收费入口没有任何差别,车辆在通行杆面前走走停停,步行的人只能从两边狭小的旁道中进去,进去后还担心身后的车辆会撞过来,因为主干道是为车辆设计的。在宽敞的柏油路上,车辆由于畅通无阻因而可以加快速度,人只能沿着小小的路边谨慎行走。从最近的入口走到教学楼,大概平均要十几分钟,在这个过程中,你几乎可以一眼看到校园里所有的柏油路,它毫无遮掩,所以在校内和校外的感觉几乎没有差别。教室的设计是最失败的,因为它都是采用中间走廊式布局,教室单面采光,这种单面采光的教室只有靠外边的墙有窗户,而走廊一面却不开窗,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他们必须忍受来自一侧光线的刺激,为了缓和由光线和封闭空间带来的不适,教室里一年四季要打开空调和电灯,仅从生态和人性化角度来讲,它是典型的失败范例。除了教室、门和马路,校园在整体上设计也非常牵强,它故意用一大片人造草地和湖泊将宿舍区和教学区隔离得非常远,从教学楼穿过湖区到达宿舍的最短路程要走二十几分钟,这样的绿化除了起着美化和隔离的作用以外,反而阻碍了学生生活。

学科的分化导致知识分裂,使共同语言在校园中慢慢减少,人被分割在一个个狭小的知识域中,彼此之间难以对话。除此以外,现代管理理念深入大学内部,校园布局以管理为导向,各种功能集中、分工明显的校舍成批建立,使现代校园看似一个整体,实际却由无数个封闭的小世界组合而成,这种以管理为导向的布局理念将人置于学校的边缘。很多大学不仅不重视新建筑的意义,就连对旧有的建筑也十分冷漠。许多历史悠久的古老大学将自己的老建筑当做珍品一样去保护,而国内许多大学则不但不重视老建筑,反而将老建筑视为一种负担,急于将其拆毁重建,如某大学拆旧校门仿造旧的新校门;或者全盘翻新,如福建某校对古建筑的里里外外全部按照现代房屋标准化整改;更有甚者,为了发展新校区而将某些老校区整体变卖出去。

国内大学如此对待他们的建筑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它们究竟是以旧事物为耻呢,还是根本没有看到建筑对于一所大学的意义?如果是以旧建筑为耻,那说明以前的建筑留不住今天的人心,由于它的粗糙和低劣,明显地让人产生厌恶感,这是因为“审美是一种精神活动,审美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没有这个物质基础,审美就成为不可能”〔7〕。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今天的人们应该会将学校建设得更有人文气息,可事实是,就如许多大学城校区一样,它的新建筑越来越远离大学的特色和味道,它们不仅在形式上离大学的特征越来越远,而且它让大学的人文气息消失殆尽。形式上的大学消失之后,精神上的大学还会存在吗?

五、建筑规划中的人文关怀

与国内大学不同的是,台湾的大学在对建筑保护和建筑规划上更注重体现人文精神,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国立台湾大学(以下简称“台大”)的人文大楼。台大的人文大楼属于台湾大学文学院,是为了因应文学院内空间不足、院内系所之间过于分散而筹划兴建。但其兴建经历了一些阻碍,包括经费不足、土地选择问题以及建筑设计争议,至2012年,此工程案第三度提交给环保署环评审查会,但因为多位教授与艺文界人士的反对,最终环评会决议“补件再审”〔8〕。之前从2008年开始,到2010年的时候,人文大楼建筑规划方案已经经历了“基地确定”、“量体确定”、“量体设计”、“建筑设计”、“细部设计”这几个阶段。按校规划小组统计,为了征求公众意见,全校举行公开说明会6次,专家座谈会2次,校园规划小组委员会提案讨论8次,校务发展规划委员会提案讨论5次〔9〕。那为何在经过如此慎密的讨论之后,这个项目到了七年后的今天依然会被否决呢?这中间是否隐藏着特别的公共决策游戏规则? 台大文学院最初只有历史系、中文系和哲学系,后来经过扩展,规模有很大的变化,逐渐造成使用空间不足的问题。由于校方经费短缺,它只能依靠社会捐赠来改善办公条件。在2006年,华硕电脑董事长施崇棠同意给台大捐赠五亿四千万修建人文大楼,但前提是,台大需要把人文大楼的设计权交给由施崇棠资助的观树教育基金会执行。学院的长期发展目标是希望能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文艺术学园,以文学院、艺术学院和外国语文学院为主要机构,同时设立各种综合性的人文研究中心,成为一个完整并具有特色的人文艺术学区,也期待新的大楼建成之后,能让人一进校门就能感受到台大丰厚的人文和艺术气息〔9〕。

接受到巨额的捐赠让文学院的理想看似即将实现了,意想不到的是,在有了钱之后,文学院连同全校师生开始进入一个恐慌时期。文学院新人文大楼基地被确定在校园入口左侧,而附近正好有三栋古老的建筑,由于这些老建筑外形有洞,风格特殊,大家又称之为“洞洞馆”,如果不拆除这些老建筑,则影响新人文大楼的建设空间,因而校方只能计划拆除之。校方的决定立即引起师生的反对,“当校方接受5.4亿元捐款后,即将要拆洞洞馆之际,引起一些学生与教授的反弹。他们反对拆除这三栋具有历史的建物,有的人甚至认为这是校方向钱低头的表现”〔10〕。

师生们对于老建筑的情怀不得不引起校方的重视,但新人文大楼的兴建也是大势所趋,在新与旧之间究竟作何取舍呢?在经过多方商议之后,最终以“拆除两栋,保留一栋”为妥协方案。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基地的选址确定之后,新建筑的设计又引起更大的争议。由教育基金会委托的建筑师所设计出来的人文大楼引起台大师生的强烈反对,原因就是大楼的设计方案与台大传统风格不协调,超高层建筑破坏了校园历史感与和谐感,让校园里的人倍感压抑,师生抗议这栋建筑的设计严重违背了人文关怀这一传统,并批判其为“公共决策的灾难”。根据台大主页介绍,由于新人文大楼位于校门入口、椰林大道之始点位置,兼处校园与都市介面空间,将成为重要地标性建筑物。另外,基地所在位置位于校门口左侧,对教职员及学生而言具有相当历史情感与时代使命,更是凝聚师生校园意识的精神指标,学校充分公开意见,以使整个设计过程能加入各种不同观点,拓展所考虑之观点与理念的范围,并求在传统与现代、历史记忆与自身风格之间取得平衡〔9〕。

建筑师设计的超高层建筑完全不顾及台大整体风格与传统,人文大楼建案量体太大,高度太高,校方希望降低人文大楼总量体,并兼顾校园历史建筑的风格,维持椰林大道整体景观的和谐。在广大师生的抗议下,人文大楼的修建一直没有进展,设计师只得多次更改建筑设计方案。师生代表要求建筑设计手法要考虑与校园整体空间历史文化的一致,希望能彰显校园人文精神,但建筑师却坚定地表明自己体现的正是人文精神。从建筑师的回应来看,建筑师所认为的人文精神和大学师生所理解的人文精神不但不一样,而且截然相反。站在建筑师的角度来讲,能够体现建筑师个人意志的,便是人文精神表现;而在师生角度来看,个人意志必须服从整体风格和历史传统,使建筑表现人们共同情感并与整个校园文化协调起来才是人文精神的表现。马歇尔?伯曼(marshall berman)指出:“现代性是对空间、时间、自我及他人的一种共通而普同的生活经验方式,应允许我们冒险、成长、乐观、转变自己及世界――但同时又威胁着我们要破坏我们所有的一切,所知的一切,所在的一切。”①正是现代建筑师所秉承的现代性理念从根本上触犯了坚持人文传统的人们,人文大楼的争议才会如此激烈。这让我们思考:校园建筑究竟如何来接续人文传统,是在现有的空间文化上积累已有的人文传统,还是要隔断已有的传统而以不连续的方式来创造新的人文精神?

设计人文大楼的很大难处便在于如何和附近建筑物取得和谐,如何与农业陈列馆在建筑上相得益彰,以及如何将此建筑赋予“人文素养”,如何营造“台大校门意象”。有些人认为建筑师的设计不具人文素养,而建筑师则认为自己是希望透过现代主义建筑传递“人文精神”,展现“当代性”并且连结跟老建筑的关系。如此一来,便产生了“一个人文,‘各自表述’”的情况。毕竟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美学观点,因此想要形成共识,只有经过不断的讨论与协调才可能做到〔11〕。建筑师与大学成员的观点一直处于僵持阶段,2013年,6年过去了,建筑师提出了第十个修改方案,台大和捐赠方依然没有就人文大楼的建造规划达成一致。

文学院自筹建以来,每一个规划图都根据学校行政程序,经过院、规划组、校发会,每个过程都要开说明会、公听会,还会将相关内容在公共网页及时公开,让所有人都能了解到规划过程,并征求公众的意见。人文大楼的建设过程充分体现了公众参与、民主决策的人文精神,它是台大精神的具体表现。在人文大楼兴建计划被确定前,已历时6年多,这个过程之所以如此漫长,是因为台大校方充分尊重师生与社会人士的意见,尊重所有人对大学建筑的意见,既让所有人参与设计,也让建筑融合每个人的情感,这是人文精神的必然要求。从中可以看出,校园建筑并非一个简单的功能组合体,它从规划决策之始一直到为后人所用,整个过程中的人文意义远远大于实用功能本身。

六、结语

自从中世纪人文主义进入大学以来,大学一直将人文精神视为自身的重要特征之一,并通过人文研究、人文传播、人文制度构建来表达对人文精神的关怀。大学建筑是构成大学有形空间文化的主体,也是体现大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部分,在建筑中弘扬的人文精神是大学人文关怀的一部分。要成功地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统一起来,只有这一点做到了,一切维系大学建筑的系统结构和审美元素的基础就会牢固,在这个基础上再寻求变化与自由的建筑,才能为公众认可,并成为大学里的优秀人文文化。可今日的校园建筑在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由于现代管理理念深入大学内部,建筑规划以管理为导向,各种功能集中、分工明确的校舍成批建立,这种以管理为导向的建筑理念将人置于学校的边缘,实用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决裂是现代大学建筑的最大现实。注释:①

见夏铸九的《积累或是断裂?台湾大学人文大楼的设计争议》,收入《大学与积累――2013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9页。

下载企业人文关怀的初识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人文关怀的初识与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文关怀

    电子商务1011 2010631031 陈开强 论工商管理学院人文关怀 通过在工商管理学院两年的学习生活,以主人翁的角度论述个人在工商管理学院所感受到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 “人文”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概念,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汉语中“人文” 的最初意义与“天文”相对应,在古代中国指的是礼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人文” 泛指人类社会的......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管理在外科护士孕期间运用效果评价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护理人文关怀管理对临床孕期护士关心帮助由为重要,护士长运用以人为本增强管理水平同时促进护理质量、......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强调以人为主体的中心,尊重人的本质、利益、需要及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 而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人道主义立场,尊重人情人性,在新闻采访......

    企业加强人文关怀的几点思考★

    企业加强人文关怀的几点思考 实施人文关怀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企业和谐进步的根本措施。把人文关怀融入企业的发展,融入和谐单位建设,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

    企业复工人文关怀细则

    XXX有限公司人文关怀细则一.人文关怀目的目前新型冠状肺炎日益严重,国家/政府部门对此非常重视。为避免全厂人员传染,杜绝人为传播,公司领导对此高度重视。为了营造企业人文关......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体现人文关怀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体现人文关怀乔亚峰缓解职工的心理压力、促进职工的心理健康、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对企业而言,需要一个安定......

    麻醉医生与人文关怀

    麻醉医生与患者的接触时间是短暂的,其工作性质是每日与多个接受手术的患者接触,具有“短、平、快”的特点。但麻醉医生在病人的围手术期是一个及其重要的角色,对病人的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