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母亲》观后感(散文)
《母亲》观后感(散文)
“世上有一本永远写不完书——就是母亲。”这句话出自《母亲》。这篇散文是肖复兴写的。
这一篇感人文的写作顺序是从始到终,一个“我”从母亲死后,对父亲带来的后母从反感到好感;从讨厌到喜爱。
文章一开始,“我”的母亲重病走了,父亲从乡下带来一个后母和她的女儿。“我”从那一个刻开始非常讨厌她们母女。
后来,因为“我”把“我”的亲生母亲生前照挂在我家最显眼的地方,后母居然没有嫌弃它反而很“照料”它。所以我有一点点认可她,但是,我也没有从此喜欢她。
文章最后,写了父亲因病去世,后母为了维持我们的生活,居然将自己的女儿嫁入新疆。还因为一次突如其来的自行车车祸,她坚持背着我赶了很远的路,又把我从远远的医院背回来。因这一切的一切,我感觉到了母爱。
这使我觉得,其实,“后母”在现实生活中,并非只有像《白雪公主》中的后母般恐怖,她们之中,也有好和坏的之分。
寮步中心小学六年级:***
第二篇:母亲亲情散文
13号那天很热,出去买点东西回来后站在风扇前吹了好一阵子才消了一身的汗。
下午就要起程前往河北省武安市了。那是个很遥远的地方,我查的地图,松原距武安有一千四百多公里之遥。听人说那里很富裕,可那里的风俗自己能不能接受,饮食能不能适应,这一出去能否再回来等等都是未知。以前对河北对邯郸对武安充满了幻想,现在却被担忧占满了心。
该收拾东西了。读大学时每次从家走时都是母亲帮我整理行囊的,今天没有。她软软地瘫坐在床上,一句话也没有,只看着我忙来忙去,将一件一件东西放入箱子里,每一件放进去都有一声叹息伴随。我始终背对着母亲,一直不敢转身,也不敢说话。我知道,此时多一句话就会让她多一份牵挂、不舍、难过,现在,我料定母亲眼里已是浸满泪水。
母亲哭过很多次,为不太富足的家境而哭,为父亲不小心摔伤而哭,为弟弟不读书妹妹不上学而哭——她没有为自己哭过,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这一家子人,包括眼泪。母亲自己哭却从不让我哭,她常告诉我说,男子汉要有男子汉的样子,无论遇到什么难事儿都不能掉眼泪,男子汉要坚强就得从不掉眼泪开始。
我还是掉眼泪了。我一听到母亲的啜泣声心就酸了,眼泪就掉下来了。而这时母亲却没了声音,随后我便听到很小的一声门响。母亲去了另一个房间。我则赶忙拿手巾擦擦眼睛,可刚一抬头,我又发现一个自己——我的对面,也就是墙壁上挂着一面镜子。我心一悸,才意识到方才母亲已经看见了自己的所有表情,看到了他的儿子掉下了少有的眼泪。我似乎清楚了母亲为什么出去,或许是给我一个擦干眼泪的机会。等很长一段时间后,母亲回来了。手里拿了一个大西瓜,告诉我放上桌子,切了。她边说边去拿毛巾擦额头上的汗。“快切着吃吧,人家刚用凉水浸过的。我也得吃几块,天太热了!”母亲的心情好象好了许多。她接着说:“听说河北那边热,大夏天三十六七度是平常事,到那边工作真得多注意,身边多备点药,万一中暑也好办。一个人在外不比家里,什么事都得靠自己。”
“妈,我知道了。您甭担心,我都25了,自己能照顾好自己的。”我刚要给她拿西瓜吃,却见她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手插进衣兜里往出掏东西。
“我估计你身上带那点钱不够,我再多给你拿五百。”
我说够了,家里也得生活,哪都需要钱,再者我还有工资呢。她说什么也得让我带着,我拗不过,到底接过来了,“吃西瓜吧,”我拿起一块西瓜给她,说:“不吃一会凉了。”母亲接过去却不吃,只让我吃。我猛劲吃起来,余光中发现母亲的眼睛又湿润了。
中午12点,我该去车站了,但每要说走时,话到嘴边又硬咽回去。眼前是我的母亲,一位坚强又脆弱的年愈半百的女人,很多头发已花白,身体亦很弱,她历尽千辛万苦供孩子念高中、上大学,如今,他的儿子有了工作,却离她老人家越来越远。她的儿子应该在她身边,孝敬她,伺候她,让她安享晚年。而这竟然也成为未知。我的确离家太远了。
“妈,我得走了。”
“我去叫出租车吧,你在屋里等着。”
母亲出去了,我也拎起东西到了路边。
“儿子,我送你到车站吧,我送你到车站。”她透过车窗跟我说,那种近乎恳求的语气让我心里又一阵阵泛酸。我强忍泪水说,妈,别送了,我怕车走时心里难受。母亲点点头,退到车后边了。
热风灌进车里,心里如长满乱草般烦躁。大约走了三里多,我突然发现一个水果摊,大大地招牌上明晃晃写着“城内独一份,凉水拔西瓜”。母亲肯定是来这买的,而且我能料到,她一定是走着来打车回的。我在问自己,什么时候也能以这样的方式给母亲买西瓜呢?
第三篇:母亲情殇散文
当我又一次见到老母亲时,所有的怨气,烦恼和责怪全都消失了!看着她虚肿的脸庞和无神的双眼,我只有心痛和爱恋!
母亲已经年近八旬,今年以来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记得年初时还能凑合站起来,扶墙走路。四五月份的时候,为了把她的身体调养好点,我和姐姐特意把她接到县城,静心照顾了一个月。我每天负责她的吃饭和调理,尽管吃一顿饭会掉到衣服上很多汤汁,可母亲还可以自己拿着碗吃饭。可现在她已不能自己坐起来,只能躺在床上,吃饭也要用勺子喂给她。
以前的日子,每当我们回来看望母亲时,她都会亲切的笑着叫我的小名。今天站在她床前喊她,她答应了,但是没有睁开眼睛看我。好像她很累,也好像她很懒,懒得看眼前这一切。阴暗的屋里让人感觉到潮湿,打开窗户,让外面的阳光和冷风带走家里的气味和潮气。这些举动也没有引起母亲的注意,她继续微闭着双眼,或者微挣着,眼神疲惫,没有一点光亮。吃饭喝水也只是机械的张着嘴巴,喂多喂少她都会说吃饱了。
看到被病痛折磨的如此虚弱的母亲,我心里一阵阵心酸!自打父亲去世后,母亲就患了高血压和心脏病,二十多年来一直凭借药物来维持。期间也有偶尔病情发作住院治疗过,但基本还可以行走。记得她经常说到的一句话就是:如果年老不能行走的时候,希望自己能够走的利索些,不要给子女们带来累赘!意识清醒时,她好多时候都会含泪责怪自己:为什么不能快速离开人间,要承受病魔的蹂躏而给子女们带来拖累!我知道母亲的心意,也理解她的心情,她是希望我们姊妹几个不要受到她的干扰,在未来能够生活得好一点。但是事与愿违。最近几年母亲的生活渐渐不能自理,直至到完全需要有人照顾她的衣食起居。
心情不好的时候,我曾在心底偷偷责怪过自己的母亲,为什么没有一个好身体;也曾经几乎把母亲的存在看做是一种累赘!好多时候因为观点不同还和她顶嘴。现在,看着她躺在病床上无力和我对话的虚弱表情时,我好后悔自己以前的种种举动,悔的无法描述自己的愧疚和自责!坐在母亲身旁,双手紧抓住母亲瘦弱无力的手,两行浊泪禁不住打湿衣襟。母亲啊,女儿好想对您说:您站起来吧,和往日一样对我笑,哪怕是您打我骂我,只要能够让您恢复健康的体魄,只要能够延续我们之间的母子情分就好!母亲柔弱的睁开眼睛,目光虽然呆滞,但仍然包含了那份深深地母爱和眷恋……
虽然这些年过的漫长,可离别到来竟是如此迅猛。天亮了,母亲却永远不能够再次醒来。母亲去世了,在那个寂静的黎明。来不及说一声珍重,来不及道一声祝福,一切就匆匆逝去!
夜深了,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下来的迹象,急促的雨滴落在屋檐上,汇做一条条小溪直奔而下。院里临时搭建的帐篷,在风雨中来回晃动,雨水在帐篷上快速集成一滩,在秋风的摇曳中倾盆落下。母亲的灵柩摆放在堂屋,周围摆满了花圈和祭品,两支长明烛闪着微弱的光亮。我疲惫的躺在沙发上,一直凝视着眼前的一切,没有丝毫睡意。强制闭上双眼,思绪在千山万水中飞行,飞过草甸飞过平原,飞过沟壑飞过山川。千头万绪像长了一双翅膀越飞越远。
沙沙沙哗哗哗,这雨声分明是砸碎了玉盘!唰唰唰哗啦啦,这雨声完全颠覆了“巴山夜雨”的意境。就是这样一个夜晚,就是这样一个雨天,我的思绪走过了人生的大街小巷,走遍了曾经渡过的四十多个春秋岁月。
今夜雨声犀利,今夜我却无眠!决堤的泪水挽不回生命的轮回,心酸的回忆承载了无尽的伤痕。倾盆的大雨你下吧,你下吧,唯有雨声能代表了此刻的心情……心情……
母亲走了,没有留下片言只语,带着遍体鳞伤,带着被病痛折磨得体无完肤的身体去了天国。也许天国可以修复她的伤痛吧?从此后母亲可以没有了病痛,可以和慈祥的父亲,和美丽的姐姐以及老实的如黄牛一般的哥哥相聚在没有人间烦恼的国都了!祝母亲一路走好!祝母亲在天国永远没有烦恼。
初冬的天气变得很冷?,很冷,寒风刺骨的凉。冬雨之后,我永远没有了母亲……
第四篇:《母亲》观后感[范文模版]
《母亲》观后感
昨晚看完《釜山行》已是凌晨,窗帘有一处缝隙恰好送进来对面别墅区的路灯,和我侧躺下的视线平行,近视的我反而在这样的暗处显得和我带眼镜看到的光影并无两样。屋外寂静无声,我身边是熟睡的孩子们。或许是太难得拥有这份清净,太想在这样的只有我自己的独处时光里感受下我的情绪。我故意让自己不睡。脑海里面告诉自己,我可以想下我的妈妈。
我能想起的是她刚诊断患病的那个夏天吧,是我的大二暑假。因为在发病初期身体还没有太多异样,她说下午她约好了,要去诗丽堂洗面。我说好我陪你去。结果下了楼,走在五世同堂街半路上的时候,我说好热噢,我不想去,想睡觉。她说好,那你就自己回去嘛。当时我内心活动是:也许这是我最后一次陪她去洗面了,不去的话万一她以后不在了,我会不会后悔?但我还是没有陪她去,我自己转身回了家。想到这一幕的时候我好的记忆好清晰,记得她当时的表情,只字不差的我的心理活动。原来,我在那个时候就无意识的在内心准备着和她道别了,或者说在准备着有一天妈妈真的不在了的话,我的心理。
其次的一幕是我们住在上锦美地的时候吧,7.8月份的某个晚上,我们全家沿着活水公园散了步回来,老汉儿穿着我从英国买回来的红色CK四角裤,赤裸着上身,平头剃得非常棱角分明在饭厅认真的画着象棋棋盘,我妈在卧室看电视,妹妹那个时候也就9岁多吧……其实也都是8年前的事情了,但那样的氛围还是在我的记忆中温存着我。不是玄乎的对于温暖的定义,那就是真实的家的感觉。
那天,听日野原重明的《活好》,里面说其实也许人真的不在了,反而他留在我们活着的人的记忆中还是更加清晰。所以这段话让我更有理由去怀念她吧,回忆并不是想活到过去,而是告诉自己妈妈的力量一直都在。
恰好,在今天翻出了奉俊昊的《母亲》,片尾,母亲按照平时常挂在嘴上的在大腿上扎针可以忘却不好的记忆,将银针扎向自己的大腿,而后母亲随着音乐在班车上跳舞。谁又说得清楚那时候得她得内心是悲凉,还是绝望,还是一丝丝保护了自己智障孩子杀了人而不受法律制裁的庆幸呢?
第五篇:散文观后感
散文观后感(精选多篇)
《母亲》观后感
“世上有一本永远写不完书——就是母亲。”这句话出自《母亲》。这篇散文是肖复兴写的。
这一篇感人文的写作顺序是从始到终,一个“我”从母亲死后,对父亲带来的后母从反感到好感;从讨厌到喜爱。
文章一开始,“我”的母亲重病走了,父亲从乡下带来一个后母和她的女儿。“我”从那一个刻开始非常讨厌她们母女。
后来,因为“我”把“我”的亲生母亲生前照挂在我家最显眼的地方,后母居然没有嫌弃它反而很“照料”它。所以我有一点点认可她,但是,我也没有从此
喜欢她。
文章最后,写了父亲因病去世,后母为了维持我们的生活,居然将自己的女儿嫁入新疆。还因为一次突如其来的自行车车祸,她坚持背着我赶了很远的路,又把我从远远的医院背回来。因这一切的一切,我感觉到了母爱。
这使我觉得,其实,“后母”在现实生活中,并非只有像《白雪公主》中的后母般恐怖,她们之中,也有好和坏的之分。
寮步中心小学六年级:***
第六章散文
教学目的
1了解“五四”散文的总体状况。
2掌握鲁迅、周作人、郁达夫、林语堂、冰心等作家散文的主要特点。教学重点
鲁迅、周作人、郁达夫、林语堂、冰心等作家散文的主要特点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步骤
关于“五四”时期散文创作的状况,鲁迅在30年代曾经这样回顾:到了“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之上。这之中,自然含着挣扎和战斗,但因为常取法于英国的随笔,所以也带一点幽默和雍容;写法也有漂亮和缜密的,这是为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
这时期产生了鲁迅、周作人等散文大家以及冰心、朱自清、郁达夫、林语堂等诸多不同风致的散文名家。
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1918年4月《新青年》第4卷第4号起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刊发杂文。稍后有许多杂志开辟“随感录”专栏以及其他“杂感”专栏。它们各自拥有一批撰稿人,形成了颇有声势的杂文创作浪潮,进行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他们大多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其中有李
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而以鲁迅的杂文最具有代表性。
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称周作人散文为言志派散文的原因:
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以后又形成了一整套的散文理论,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提倡言志的小品文。
◆小品文是一种寓有抒情意味和讽刺性的短小散文。小品文的特点,主要是通过事实和艺术形象来表现思想内容,议论较少,叙述、描写或抒情成分较多,以幽默的方式和喜剧性的情节,活泼、轻松的语言,给人一种揭露性的笑,并使人在笑过之后,看到问题的实质,发人深思。
现在的小品文因内容的不同,一般有讽刺小品、时事小品、历史小品和科学小品之分。
小品文也是随笔、杂感等杂文的别称。小品文中的讽刺小品,就是用幽默讽刺笔调,批判错误思想,抨击腐朽事
物的杂文。
周作人的散文的类型:
有“浮躁凌厉”与“冲淡平和”两体。前者多收入《谈虎集》、《谈龙集》中,思想意义与社会意义显然更加积极;但真正显示周作人创作个性,并成为他对现代文学艺术独特贡献,而且实际影响更大的,确是后者。周作人的散文多做闲话体,有两种基本含义:一是话题轻松随便,日本的草饼、东京的点心、绍兴的米酒、南京的茶干小酒店的“盐豆”、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等,都信笔写来;一是风格亲切平和。
周作人的艺术情趣:
涩味与简单味相融
1、涩味:①文词之涩,文言入文,在顺畅的白话文中加入一些“磕绊”②心绪之涩,淡淡的惆怅、落寞的甚或颓废的。如“喝酒的趣味在什么地方?这个我恐怕有点说不明白。有人说,酒的乐趣是在醉后的陶然的境界,但我不很了解这个境界是怎样的,因为我自饮酒以来
似乎不大陶然过,不知怎的我的醉大抵都只是生理的,而不是精神的陶醉。所以职我说来,酒的趣味只是在饮的时候,我想悦乐大抵在做的这一刹那,倘若说是陶然那也当是杯在口的一刻吧。醉了,困倦了,或者应当休息一会儿,也是很安舒的,却未必能说酒的真趣是在此间。昏迷,梦魇,呓语,或是忘却现世忧患之一法门;其实这也是有限的,倒还不如把宇宙性命都投在一口美酒里的耽溺之力还要强大。我喝着酒,一面也怀着?杞天之虑?,生恐强硬的礼教反动之后将引起颓废的风气,结果是借醇酒妇人以避礼教的迫害,沙宁时代的出现不是不可能的。但是,或者在中国什么运动都未必彻底成功,青年的反拨力也未必怎么强盛,那么杞天终于只是杞天,仍旧能够让我们喝一口非耽溺的酒也未可知。倘若如此,那时喝酒又一定另外觉得很有意思了吧??
③文章的“隔”
2、简单味:不肯修饰太过,不故
作高深,语言以白话口语为主,写来简练无华。如“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
3、趣味:
①文人趣味、名士趣味。如“卧在乌篷船里,静听打篷的雨声,加上乃的橹声,以及‘靠塘来,靠下去’的呼声,却是一种梦似的诗境”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比如喝茶,应当“在江村小屋里,靠玻璃窗,烘着白炭火钵,喝清茶,同友人谈闲话,那是颇愉快的事。”
②雅趣,“明净的感情”与“清澈的理智”调和之美。如《苍蝇》《入厕读书》
4、节奏:“舒徐自在”可说是周作人散文的节奏感。如“般若堂里住着几个和尚们,买了许多香椿干,摊在芦席上晾着,这两天的雨不但使它不能干燥,反使它更加潮湿。每从玻璃窗望去,看见廊下摊着湿漉漉的深绿的香椿干,总觉得对于这班和尚们心里很是抱歉似的──虽然下雨并不是我的缘故。
般若堂里早晚都有和尚做功课,但我觉得并不烦扰,而且于我似乎还有一种清醒的力量。清早和黄昏时候的清澈的磬声,仿佛催促我们无所信仰,无所归依的人,拣定一条道路精进向前。?《厂甸》
欣赏《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苦雨》、《喝茶》、《乌蓬船》
“闲适”风格:人们一常用闲适来概括周作人的散文风格,其间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内涵,一方面是淡而且深的寂寞之苦,另方面又别有一种淡淡的喜悦,可以说是苦中作乐,忧患中的洒脱,就是周作人所说的“凡人的悲哀”。
三四十年代“文抄公体”的散文:笔记体散文之一种,文章主干是精心挑
选的或苦涩或华美的古文,连缀期间的周作人的评点,则用简明、朴实的现代白话,两者有机糅合,互相调剂,长兼两种文体之美,而总体风格则如郁达夫所说:“一变为枯涩苍老,炉火纯青,归入古雅遒劲的一途了”。如《游山日记》、《关于傅清主》、《无声老母的信息》等。
言志派的其他成员:
俞平伯、钟敬文、废名等,都是这一流派的主要散文作家。
三、冰心、朱自清的抒情散文
冰心
冰心体风靡一时的原因:
①所关注的内容及采用的相关的情感表达方式。内容:爱的哲学,即宣扬自然爱、母爱、儿童爱;表达方式:“婉约的倾诉”
欣赏《山中札记之七——说几句爱海的孩气的话》。
②行云流水的语体特征:她主张“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散文的词汇句式既保留某些文言文的典雅、凝练,又适当的欧化,使句子更能灵活、婉转、流动,有自然跳荡的韵律感。
③适合五四时期的阅读时尚,包括当时的主要读者是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等的阅读。
《往事》其二中的一段描写:
船身微微地左右欹斜,这两点星光,也徐徐的在两旁隐约起伏。光线穿过雾层,莹然,灿然,直射到我的心上来,如招呼,如接引,如无言,久——久,悲哀的心弦,开始策策而动。
张爱玲公开宣称不喜欢冰心的散文,说她有太浓的“新文艺腔”。“新文艺腔”主要指一种做作、不自然的文风,以及与现实和现实语言都有一定距离的、书面化的语言方式。
朱自清
1、朱自清:他擅长写一种漂亮精致的抒情散文,结构缜密,脉络清晰,婉转曲折的思绪中保持一种温柔敦厚的气氛。文字全用口语,清秀、朴素而又精到,在二十年代就被看作是娴熟使用白话文字的典范。许多研究者认为无论是人格还是文风,朱自清都秉承了中国“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表现出一种“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美学风格。用“三美”来概括就是:人情美;意境美;语言美。主要集子《温州的足迹》、《欧游杂记》等。
欣赏:《背影》《荷塘月色》《绿》
2、“文学研究会”其他作家
丰子恺 :染有佛理。梁遇春 :耽于沉思。许地山 :渗入宗教气氛。叶圣陶、郑振铎、茅盾:写实风格最强。
四、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
郁达夫率真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文字,无所隐饰暴露赤裸裸的自己,是一个独树一帜的散文家。
郁达夫散文充满现代才子恣肆的
性情。
郁达夫的游记一般不计较结构,平铺直叙,走哪写哪,仿佛一篇流水帐;但由于处处都有才气点缀,丝毫不觉得枯燥乏味。有人形容他的笔致游走如电影镜头,推、摇、拉,一个个镜头将美景逐一展开。
他的散文书卷气也很浓郁,行文之中常信手拈来一句古诗,一个典故,一段传说,才气寓于趣味之中,当知识小品读亦无不可。
他散文的主要成就是30年代的小品游记。
欣赏《钓台的春昼》、《感伤的旅行》
五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
1、“语丝”派以1924年创刊的《语丝》杂志为创作集结地,作为一个散文流派,与《新青年》有较明显的渊源关系。鲁迅、周作人都是语丝派的核心作家,在坚持思想革命这一点,语丝派是比较执著的。
主要成就:短小犀利的杂感。
语丝文体: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极力加以排击,——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机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当然这只是大致情形,除了议论性的杂感外,也有不少抒情小品佳作。
林语堂语丝时期,介绍过许多西方幽默理论,主张以幽默的艺术去揭示生活矛盾,针砭社会文明病。《剪拂集》。
2、“现代评论”派——20年代中期出现,多是欧美留学归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政治倾向与鲁迅和部分语丝派成员对立,这自然也影响到散文创作的思想取向。代表作家徐志摩、陈西滢、吴稚晖等。
徐志摩:文体自由华丽。多属冥想小品。《北戴河海滨的幻想》、《裴冷翠山居闲话》、《我所知道的康桥》、《“浓得化不开”》等是名篇。
陈西滢《西滢闲话》。
五月初的时间而已,路边的月季花已经张扬的盛开了。他们或粉或红,但是都有着妩媚的神态和淡淡的体香,它们秀美的立于一排排整齐的冬青之上,和新长出来的冬青上嫩绿色的新叶互相吹捧着彼此的娇媚以及使人心醉的绚丽丰满,远远望去像一条姹紫嫣红的锦缎,摇曳着挂在路边。使得人们望向他们的眼神里都有了不由自主的温柔和笑意。是啊,生命的最初总是能让人们
眼热心喜吧!
护城河对岸上的柳树微微的随风摆动着柳枝,像极了一个长发飘飘的美丽姑娘在轻歌曼舞,暗自沉醉。柳树的底下开着许多不知名的小花,像是姑娘头发上落下的零珠碎玉,闪耀着五彩的光芒。微风拂过碧绿色的河水,河水便抖起美丽的裙摆来应和着他,一路轻舞飞扬的去了。
柳树底下坐着三三两两的垂钓者,他们大都带着一顶太阳帽,或坐着板凳,或干脆席地而坐,他们凝神静思,悠闲淡然,大有姜太公钓鱼的潇洒和志在必得。河对岸的马路上不时有飞驰而过的汽车和刺耳的汽笛声,但是这一切仿佛与他们毫无关系。仅一弯碧水的距离就将这人世间的繁华嘈杂和悠闲自在无欲无求分开了。
马路上,辛勤的养路工人正在给马路打“补丁”,把那些破碎的地方重新的修补好。这些养路工人大都是中老年人居多,他们满头的白发和谦卑的笑容使得因为施工给人们带来的不便和坏心情大都已经随风去了。偶尔有那么一个两个不懂事的,出言污秽,言行莽撞,不过也不用过分的担心,因为自然会有更为粗暴的力量替我们收拾他们。等到将来他们老到失去了力量,失去了灵敏,失去了一切他们自以为本来就应该属于他们的一切的时候,他们会为今天的粗鲁和无礼而感到愧疚和后悔。
或许生活本身的意义并不是你得到了什么,而是你付出了什么,当收获
果实的时候你是否觉得称合心意,心里是否充满平静和安宁。
电动车的车轮在路边树下斑驳的阳光上轻快的前行,我和孩子们陶醉在这弥漫着花香的愉快里。
朋友问我为什么用渐行渐远这个名字,有时候总让人想到“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的凄凉与伤感,我不置可否。大多时候,人总是在自己最无奈孤独中才能感受到别人的凄凉与痛楚,就像词中所诉说的,就像我一直害怕最难别时苦相离那种肝肠寸断,遥远到怕是永远也不会再见的场景,多少次多少回,多少人在红尘中笑着哭着
醉着看着望着,就像那条一天到晚游着泳的鱼一样来来回回永远也停息不下来的脚步。其实是因为,我才是那个日暮黄昏中渐行渐远的背影,渐行渐远的过客。
有首歌唱得好,这样飘荡多少年,这样孤独多少年,终点又回到起点,到
现在才发觉,路过的人,我早已忘记。经过的事,已随风而去,驿动的心,已渐渐平息,疲惫的我,是否有缘,和你相依.....其实歌声真的是一种心境,对于世界而言,我们每个人都是过客,不是做自己的主角,就是做别人的过客,不过是有的人驻守的时间长,有的人停留的时间短,滚滚红尘中,我是个没有灵感的人,何尝能够逃脱,总是在世俗的泥潭中不断的在迷失自我,还是自己那自命的清高本来就是骨子里透露的一种虚假做作,纵然一切都在逐渐的随风随云随雨随尘而去,但一不小心还是做了那个饱经沧桑的行者。
正如月会有阴晴圆缺,海水会有潮涨潮落,这是大自然的正常规律,我们谁也阻止不了。而尘世间,多少人却在重复着前世今生轮回的故事传说。于是,我们幸运到彼此随时都可能相遇,幸运到彼此又随时可能离去,一个行囊,疲惫的身影,凌乱的长发,熟悉的陌生的
脚下的这片地方,错过的或遇到的,一面之缘或相伴一程的,注定都会成为生命中那个渐行渐远的过客。于千万人中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其实我们需要珍惜的东西真的太多,也许一次离别之后,我们永远也不会再相逢,只是期望我们不会陌生飘零到无处告别,平淡到甚至记不住那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我还是庆幸自己来过。
树是大自然里最善解人意的物种。春给以花朵,秋给以果品,像如此般炎热夏季,它就披挂整齐,用稠枝浓叶遮阴,让人尽享阴凉;冬天寒冷,它就脱掉繁枝茂叶,暖暖阳光轻而易举就穿过疏落的枝桠,倾洒一身;或任人攀折树枝,燃成火。
看见树,就能想起在树下的很多往事来。
在农村,最常见最遮凉的树种是桐树、槐树和杨树。整个村子都在绿树的
罩庇下,远远望去,只见高高低低的树木,并不能看见青砖红瓦的村庄,从路边树荫下成堆闲扯的人群,才能看出这里应该有个小小的村子。
老院子的木栅栏门旁有一棵大桐树,枝叶伸展出去,能投下二十平方的树荫。附近的叔叔大娘们常常在大中午,端着饭碗聚在这里,边吃边聊,很多鬼怪传奇都来源于这种敞开式的笑谈中。吃完笑罢,端起碗拍屁股走人,临走还不忘和身边的人调侃一番。他们丝毫不在意是否会对正在树下玩耍的小孩子起到不良作用,大多数孩子的启蒙教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完成的。
而树下的孩子们,对于大人的玩笑话并不上心,他们捏泥人,跳皮筋,滚铁环,抓子儿,跳方,踢毽子,玩的不亦乐乎,任是阴凉的树荫也消不去他们脸上身上的汗珠。不知是谁听见了蝉焦灼的鸣叫,彼此一使眼色,悄没声息地四散离去,转瞬手里就拿着竹竿和长长的牛尾毛或黏黏的蜘蛛网偷偷聚拢。有
麻利的孩子已经爬上了树,坐在树杈上,接过绑了牛毛或粘上蜘蛛网的竹竿,悄悄伸向聒噪的蝉儿。只听得惊惊乍乍一阵蝉鸣,那蝉已然成了囊中之物。用细绳子绑了蝉头,一松手,那蝉就惊飞而去,却只能是围着拿绳子的孩子来回飞转。
傍晚的时候,忙了一天满身臭汗的男人们和玩了一天满身泥土的孩子都猴急地下河洗澡去了,树下就完全成了女人的地盘,家长里短和流言蜚语就在此时逐一流传,流传的速度和她们手中的线团一样快。她们一边做活儿一边说话,并不看手中的活计,只是在偶尔感觉活计不顺的时候,才乜斜着眼睛看一下。她们大多时候是盯着倾听者的眼睛,不时还用忙活着的手臂触碰一下临近的女人,以示自己所说是真实可靠的。也不知是哪句话戳中了笑点,一群人唧唧嘎嘎大笑起来,惊得已经回巢的鸟雀急遽飞出,在树顶盘旋,不敢再轻易落脚。
如果说夏天的树下是欢乐场,那冬
天的树就是火种,是运动场。两棵树之间架根粗实的树干,树干上绑两根粗实的绳子,绳子下端再绑上一块厚厚的木板,就是简单的秋千架了。树的前后左右围满了心急火燎欲一试身手的孩子和嘻嘻哈哈看热闹解心焦的大人,孩子们都摩拳擦掌,并不怕寒冷的风割裂手背的皮肤,你推一把,我拽一下。大人们都揣着手,一副看好戏的模样。还有大人怕荡起的时候树枝碍事,就把那树枝拉断,点上火,聚在一起烤火,谁扔进火里一把玉米粒儿,一会儿就噼里啪啦的炸开了花,更添了火热气氛。
老院子里还有很多的槐树,它的树荫没有桐树的荫翳厚实,而是细碎,薄,但也同样的凉快。最难能的是,这块树荫是私有的,不像门口的桐荫是全村共享。没有餐厅,就餐大都是在院中的槐树荫下。也没有书房,读书写字挨训,都是在树下进行。只要不下雨,我们大多时候喜欢呆在槐树下,即使是晚上,也是铺张凉席,躺在树荫下,透过枝叶
间的缝隙,偷看湛蓝的天和浩瀚的星河。它的花可食,五月的时候常常被我们采食,拌上玉米面蒸熟了,浇上蒜汁,那是人间美味。
也有恐怖的时候。槐树不像桐树好养活,它很容易生病,有一种叫吊死鬼的虫子经常骚扰它们。它们吊着长长的丝线,藏身在灰白色的“布袋”中,就吊在离头顶一尺多高的地方,想要抓住它却难。每每冷不防从树枝上落下来,总能惊得我们惨叫连连。
在城市,树荫是可想可望不可及的。也有树,但它们只是景观,是商户门前的残枝败体,那阴凉太小,挡不住灼灼热浪,街上行人匆匆,即使遇见熟人,也没有人愿意在炎炎赤日下稍作停留搭讪说话。大家只敢在太阳西沉的时候,出得空调屋,放放风。被炙烤了一天的地面上,依然滞留的热气蒸得裸露在外的小腿毛孔大张。
此时,最想念的是农家院里宛如华盖的硕大绿荫,和被树荫完整笼罩的蜿
蜒曲折的乡间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