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省九江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理)
江西省九江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数学(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alg2lg5,be(x0),则a与b的大小关系
A、abB、abC、abD、abx
1
2、已知函数f(x),是a,b正实数,A2
则A,B,C的大小关系为xabf,Bf22abab,Cf,ab
A、ABCB、ACBC、BCAD、CBA3、用反证法证明某命题时,对结论:“自然数a,b,c,恰有一个为偶数”的反设为
A、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B、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或都是奇数
C、a,b,c都是奇数D、a,b,c都是偶数
4、某个命题与正整数有关,如果当nk(kN)时,该命题成立,那么可以推出nk1时,该命题也成立,现在知道n5时,该命题不成立,那么
A、n6时该命题成立B、n6时该命题不成立
C、n4时该命题不成立D、n4时该命题成立
5、已知函数gf(x)在区间a,b内可导,且x0a,b,则limf(x0h)f(x0h)
n0h
A、f'(x0)B、2f'(x0)C、2f'(x0)D、06、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11......nn(nN,n1)2321时,由nk(k1)不等式成立,推证nk1时,左边应增加的页数
A、27、已知a0,b0,则k1B、21C、2D、21 kkk112ab的最小值为 abA、2B、22C、4D、58、若数列{an}是等差数列,则数列{bn}(bna1a2......an)也为等差数列,类比这一n
性质可知,若正项数列{cn}是等比数列,且{dn}也是等比数列,则dn
A、dnc1c2....cncc....cnB、dn12 nnnnncc2....cnC、dn1D、dnc1c2...cn n9、定义一种运算“”,对于自然数n满足以下性质:(1)1,(2)n11n11,则n1
A、nB、n1C、n1D、n210、在下列四个函数中,满足性质:“对于区间1,2上的任意x1,x2(x1x2),f(x2)f(x1)x2x1恒成立”的只有
A、f(x)1x2B、f(x)xC、f(x)2D、f(x)x x
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共,共25分)
11、已知ysin2x,则y
12、曲线ye13、点P在曲线yx3x
14、点P是曲线yxlnx上任意一点,点P到直线yx2的距离的最小值
15、设f(x)为R上以5为周期的可导偶函数,则曲线yf(x)在x5处切线的斜率为
21x2在点4,e处的切线与坐标轴所围成三角形的面积为 22上移动,设点P处切线的倾斜角为,则角的取值范围
3三、简单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证明:凸n边形(n3)的内角和为(n2)。
17、求曲线y
18、已知曲线C:yxx
(1)求在x1处的切线方程;
(2)求过点P(1,1)的切线的方程;
219、已知二次函数f(x)axbxc(a0)的图像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若212与yx在它们交点处的两条切线与x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x
f(c)0且0xc时,f(x)0
(1)证明:
11是函数f(x)的一个零点;(2)试用反证法证明:c aa20、设函数f(x)为奇函数,当x2,0时,f(x)13xx22ax(a为实数)
3(1)若f(x)在x1处有极值,求a的值;(2)求x0,2时,f(x)的解析式;(3)若
3f(x)在,2上为增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2
21、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方程x2anxan0有一根为Sn1(nN)
(1)求a1,a2;(2)求{an}的通项公式;
第二篇:江西省九江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
江西省九江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钓鱼式执法”就是当事人本身没有任何违法或犯罪意图,而执法部门采取行动引诱当事人产生违法、犯罪行为。“钓鱼式执法”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B.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科学发展观出发 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9.2010年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指出,各地要结合本地区房地产市场情况,认真落实差别化的土地、金融、税收等政策,抓紧清理和纠正地方出台的越权减免税以及其他与中央调控要求不相符合的规定。这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③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2010年5月4日,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高工吴迪生表示,2010年影响我国的台风将偏早偏多。预计2010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热带气旋比2009年偏多,其中7~9个将在我国沿海登陆。台风影响的重点区域为东南沿海。抗灾救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个思想的哲学依据是,人能够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①认识自然规律,精确预见自然的未来变化 ②认识人类行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后果
③采取适当的行动防止不利于自己的结果产生 ④采取适当的行动改变自然规律和相关的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2010年5月,上海世博会日本馆“紫蚕岛”展示了30种机器人,为参观者带来娴熟的小提琴演奏,展示机器人如何在未来老龄化社会中成为人类的“伙伴”。机器人的行为告诉我们()A.机器人随着新科技的发展,与人类已无差别 B.机器人是自然科学发展的结果,也可以产生意识 C.高科技的发展可以使机器人能模拟人的某些行为 D.机器人是客观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2.2010年4月6日,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认真总结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和经验,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哲学上表明()A.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B.世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 C.社会的进步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水平
D.正确的思想意识是我们处理问题的根本
13.2010年3月21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强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增强增长的内生动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说明()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④能够创造新的经济规律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4.中国古代中的“天人合一”观念,指导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今天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这一思想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可见()A.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源于人类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C.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哲学是现实的智慧
15.儒家学说强调亲情仁爱,提出“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比如中国人重团圆,以享受天伦之乐为人生之大喜。这说明哲学是()A.智慧之学
B.科学的发展观
C.复杂多变,难以把握的学说
D.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新华网北京2010年3月4日电 中国将在今年底择机发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所用的运载火箭是CZ-3C(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嫦娥二号”所携带的相机分辨率为7米,比“嫦娥一号”120米的分辨率提高很多。飞得近的话,可达到1米。如果达到这个水平,“嫦娥二号”的精确度就仅次于美国,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据悉,目前精度最高的月球探测器是美国的“月球勘者”,精度优于1米,日本是10米。据此回答
16.空间探月技术是()A.社会科学
B.具体科学
C.哲学
D.逻辑学
17.我国空间探月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类对世界的正确认识。这体现在()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可取代具体科学
C.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18.2010年6月2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9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问题进行 A.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C.哲学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具体方案
24.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地震预报再次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某地震专家指出,从现在的地震学研究水平来看,精确的短期预报是不可能实现的;但从地震专业角度看,地震的长期预测则是可以实现的,这主要基于地震学家对断层历史的研究。上述对地震预报的认识()A.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B.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属于不可知论的观点
D.属于唯物主义和可知论的观点
25.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另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大胆地向前闯,大胆地去实践。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D.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2分)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好奇心是人的理性的一个开端,而且是理性的一个最重要的要素,最基本的要素。”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每个人都可以大谈哲学,但并非每个人都是哲学家。”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27.(13分)2010年5月1日,青海省参加上海世博会展示主题为“中华水塔三江源”。这一主题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作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在中国乃至东南亚生态格局中无可替代的地位和意义,展示了三大江河对沿江流域城市文明的滋养和对城市发展的制约,让世界增进对三大江河发源地青海的认识,增进对三江源生态地位的认识,在更深刻的层面争取科研、理论、舆论和经济等领域对青海生态保护的关注和支持。
2010年5月2日,胡锦涛特意来到青海馆参观。得知青海馆的主题是“中华水塔·三江源”,他嘱咐青海的同志,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不仅要让灾区人民生产生活上一个大台阶,而且要让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上一个大台阶,切实保护好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源头。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好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源头。
28.(12)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原者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29.(13)随着文化市场不断发展,历史名人、“名人故里”之争日益激烈,一些地方无视历史事实凭空臆造“历史人物”搞旅游开发,把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作为“文化名人”来开发,甚至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负面人物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但是,这些盲目搞文化旅游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
材料表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相结合的观点对此加以说明。
高二月考政治答案
一、选择题
AAABC
CCAAB
CADCD
BCACC
ACBDA
28、(12分)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时代要求开展学雷锋活动,(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学雷锋活动。
29、(13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尊重文化产业发展规律,从而取得成功。
!2)脱离实际,靠虚构历史文化名人等来搞文化旅游,无视客观规律的制约,不可能取得成功。
第三篇:江西省九江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江西省九江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2014年4月)
高二历史
命题人:黄长胜
[说明]该试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本卷共16个小题,1—10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1—16为材料题,每小题15分,答案做在答题卷上)
1.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相比,主要的不同点是()
A.是否加速井田制瓦解B.是否涉及赋税制度
C.是否涉及军事制度D.是否触及上层建筑
2.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意义在于()
①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②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③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④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
3.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至忠直疏远,谗佞辐辏”。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是指()
A.政府中的贪官污吏B.拥护王安石变法的人
C.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D.变法中得益的农民
4.戊戌变法损害了顽固派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下列措施直接触犯顽固势力利益的是()①裁撤冗员 ②取消旗人特权 ③废除八股 ④裁汰旧军 ⑤设立京师大学堂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⑤D.②③④
5.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是()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
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D.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6.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以前,俄国已经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①克里木战争失败②农奴制阻碍工业的发展 ③十二月党人起义 ④各阶层强烈要求废除农奴制()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③④
7.穆罕默德•阿里政权取得的最重要和最令人惊异的成果是()
A.整顿社会秩序B.中央集权C.创办近代工厂D.建立海军
8.倒幕运动中,下级武士之所以能成为领导力量,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B.下级武士已经成为资产阶级
C.封建专制统治异常稳定D.日本有尚武传统,武士有号召力
9.下列宗教改革的内容,属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所共有的是:①信仰得救 ②因信称义 ③简化仪式④
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10.康有为对中国近代政治变革产生的影响是()
A.率先提出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B.批判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的腐朽思想
C.提倡西学,否定传统的儒家思想D.反对共和革命,维护清朝专制统治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史公日:“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
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乡邑大治。
——《史记》卷68
材料三(秦)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附。
——《史记》卷87
回答:
(1)材料一评论商鞅变法的主要标准是什么?谈谈你对这一标准的认识。(4分)
(2)据材料二、三,从军事、经济、治安、外交四方面分析商鞅变法的成效。(8分)
(3)有人认为“秦能迅速吞并六国,全赖商鞅的军事改革”,谈谈你对该认识的看法。(3分)
12.阅读材料(11分)
材料一: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
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高祖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
可新。”
——《魏书·献文六王传·咸阳王禧传》
材料三: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
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回答:
(1)材料一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援引材料说明孝文帝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和影响。你对这一措施的影响还有哪些补充阐述?(6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名称叫什么(援引材料说明)?指出孝文帝推行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3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此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社会的影响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6分)
13.观察下面图画,回答问题:
(1)这幅画反映出欧洲出现了什么重大事件?说出你的依据。(4分)
(2)该事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5分)这一事件在欧洲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6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为了更多地吸引选民,打出了地方改革的旗帜。1835年9月,议会《市镇自治机关法》规定所有市镇自治机构的人员---市长、市府参事、市议会议员等均由投票选举选出。1848年议会通过《公众卫生法》,要求各地改善卫生条件,地方政府的卫生管理职能随之加强。1870年政府颁布《教育法》,原由教会和民间经管的教育事务移交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向民众提供的服务项目逐渐增多,据1966年的《莫德报告》,地方政府的工作多达3类60余种。1972年议会通过《地方政府令》,新设6个城市郡,每个城市郡都是以一两个较大城市为中心,形成专门的城市管理系统。英国议会为了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还于1974年通过地方政府法,建立起地方查弊制度。1985年议会通过新《地方政府令》,力求精简机构,完善地方民主。在日常管理中,地方政府十分注重发挥委员会的作用。地方委员会承担着地方政府的大部分工作,经常根据地方议会授权提出报告,采取行动,并可代表地方议会对各部门实行监督。
——阎照祥《英国近现代地方政府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地方政府改革的特点。(8分)
(2)英国地方政府改革为我国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提供了什么启示?(7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8年11月,国民政府公布施行《划分国家收入地方收入标准案》与《划分国家支出标准案》,将盐税、关税(海关税与常关税)、统税、印花税、矿税等主要工商税种列为国家收入,而将田赋、契税、牙税、当税、营业税等适合地方征收的税种列为地方收入,这样通过法律形式使中央集中了全国的大部分财力,同时也给地方保留了机动财力,对于出现的地方财政困难通过转移支付方式予以解决,从而扭转了自清末以来财权分散于地方的不利局势。
——摘编自《南京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7年)税收制度的借鉴》
材料二美国的分税制,不是中央分给地方,而是地方分给中央。原先抗击英国的北美十三个殖民地,本来并无隶属关系,独立战争后,中央权力日渐膨胀,但地万仍有相当的独立性。与这种政治体制相适应,美国有三套税务机构,分属于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三者各司其职,互不干预,没有领导关系,只有工作业务关系。
——郭伟红《美国与法国分税制比较》
由于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的征税机构独立,导致双重征税,乃至三重征税问题的普遍存在,至夸这问题未彻底解决。不过在直接税征收中都采取抵扣办法,如计交地方所得税中,可把交纳联邦的所得税作为费用扣除以消除重复课税。
——摘编自《谈美国分税制及其他》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民政府税制改革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税制的特点及作用。(8分)
16.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在假维新中有真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01年1月,慈禧太后发布上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1901年,清政府令各省裁汰原有旧军,“精选若干营,分为常备、续备、巡警等军,一律操习新式枪炮,认真训练”。1903年,清政府设立练兵处,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1904年,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陆军学堂办法》以选派陆军学生出洋游学章程。
1903年9月,清政府设立了商部,由皇亲贵族载振任尚书,掌管商务和工矿铁路等事。商部成立后,先后颁行了《奖励公司章程》、《商人通例》、《公司法》、《破产律》、《奖给商勋章程》等。
1901年以后,清政府多次选派和奖励青年和官员出国留学。1905年,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制。同年12月,清政府又谕令设立学部,作为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
——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实施新政的时代背景。(6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清末新政“假维新中有真改革”?(9分)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答案
11(1)着眼于对个人品质的评价。忽略对变法社会客观效果的考察,不能全面评价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4分)
(2)军事:人民勇于为国战斗;经济:百姓富足,国家富强:治安:人人路不拾遗,无盗贼,无私斗;外交:诸侯都推许秦国为霸主。(8分)
(3)同意:商鞅的军事改革加强了士兵的纪律性,激发了士兵的斗志,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不同意:除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外,秦能迅速吞并六国,与商鞅的经济、社会等改革也有一定的关系。(3分)
12(1)均田制;“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或海内安之)。(4分)均田制限制了土地兼并,利于调动农民的产生积极性;吸引农民农耕定居(加速封建化进程);促进北魏经济的恢复发展。(答任意2点即可,但是答国家收入的增加和社会安定不得给分,因为材料里已经有了)(2分)
(2)“断北语,从正音”。促进鲜卑族积极接收汉文化。(3分)
(3)民族间的服饰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或“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为国家重新走向国家统一(或“为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6分)
13(1)宗教改革运动兴起。从图中可见天平上《圣经》重于教皇,肯定基督教的最高权威是《圣经》,否定教皇、教会的权威。(4分)
(2)原因:民族国家形成,王权日益强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教会腐败堕落,人民反对教会勒索。(5分)影响: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6分)
14(1)特点:渐进改革;通过立法方式推进改革;地方政府职能不断加强;管理专业化、科学化;强化民主监督机制。(4点8分)
(2)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紧紧抓住职能转变;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以服务为主要导向;行政体制改革文件的制定过程公开透明(4点7分)
15(1)原因: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中央集权削弱;南京国民政府稳定财政、巩固统治的需要;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外政策的调整。(7分,答出其中一点3分,两点5分,三点7分。)
(2)特点:地方分税给中央;三级分税;重复征税。(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作用:维护了联邦制;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4分)
16(1)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革命形势不断发展,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6分)
(2)假维新: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措施上设立新式机构也多由封建贵族掌控,带有很
强的封建性,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上停留在物质文化层面,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不能实现自强。(4分)
真改革:改革军制,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废除科举,提倡留学。促进中国军事近代化;
政治机构近代化;奠定了中国近代化教育的基础;促进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5分)
第四篇: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大阅读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葛浩文,帮莫言得奖的功臣
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作品的翻译者、73岁的美国翻译家葛浩文功不可没。在莫言获奖之前,他已将好几位中国作家送上国际文学的领奖台,姜戎、苏童和毕飞宇都是凭着他的译本,先后获得了曼氏亚洲文学奖。在将中国当代小说推荐给世界这方面,葛浩文堪称第一人。
葛浩文1939年出生在美国加州。上学的第一堂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几个汉字,他就想:“我连英文都认不全,为啥还要学中文?”后来,葛浩文加入海军,并被派到美国海军驻台湾的司令部,成为一名通讯官。“最初我听说自己将被派往台北,等正式命令下来后却发现是派往台湾。我感觉受到了愚弄,因为我根本就不知道台北是台湾的一个城市。”多年以后,葛浩文这样回忆道。
此后,葛浩文先后被派驻日本和越南,然后又回到中国台湾。经受过越战洗礼的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年少轻狂,并拿起书本。“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真正看进书去”。他发现自己有学汉语的天赋。“我有一双好耳朵,能够区分复杂的汉字发音。”他向一位跟随国民党到台湾的东北老兵学习中文,“葛浩文”就是这位老师给他起的名字。退伍后他进入台湾师范大学汉语中心学习。
回国后,葛浩文继续学习中文,他的博士导师是柳亚子的儿子、旅美散文家柳无忌。学习期间,导师向他提起中国有一对作家伉俪萧军、萧红,他们的爱情故事曲折动人。葛浩文就找来一本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读了起来,那是他读的第一本中国小说。而萧红则激起了他更浓厚的兴趣。他以萧红为研究对象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5年后,他以这篇论文为基础所写的《萧红评传》在港台出版,掀起了一股萧红热。
葛浩文翻译出版的第一部中国小说是张洁创作的《沉重的翅膀》,译本在美国卖得不错,“于是我下定决心,这辈子我就干这个了!”此后,葛浩文“一翻而不可收拾”,贾平凹、刘恒、苏童、王朔、莫言、阿来等20多位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的40多部作品通过他的笔译成英文,在英语世界得到推广。“一部中国作品,哪怕中国人特别喜欢,但是如果我觉得在国外没有市场,我也不翻。我基本上还是以一个‘洋人’的眼光来看中国文学。”葛浩文说。
在翻译中文小说时,他非常注意对小说所处的文化、社会及历史背景的把握。在翻译刘震云的《手机》时,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小说场景始于30年前,然后闪回到现代,接着又回到30年前。“如果照这种顺序翻,看过40页后,美国读者就会说‘真没劲’,然后把它扔到一边。”他建议把开场设在现代,然后再展开回忆。这个建议得到了作者的同意。“我这样做并没有改变作品的质量,改变的只是它的销量。”
多年笔耕不辍,葛浩文逐渐奠定了自己在中文小说翻译界的泰斗地位。他被誉为“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杨宪益先生的妻子、出生在北京的英裔著名女翻译戴乃迭这样评价他:“他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曾两度荣获普利策奖的著名小说家厄普代克对葛浩文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文小说翻译几乎是他一个人的地盘儿。”
除了萧红之外,葛浩文翻译作品最多的中国作家就是莫言,迄今他已将其10多部作品介绍给西方读者。
1988年,葛浩文看到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很震撼,写信给莫言,希望获得翻译版权。“当时莫言远没有现在有名,而我,也只是有个好听中国名字的学者。现在想起往事,我会觉得有点小骄傲,并非为我翻译得好而骄傲,而是为我在20多年前就发现了他这样的作家。”
莫言的作品销路不错,翻译了其几部小说后,葛浩文和莫言在北京见了面。后来,他们又一起去了很多国家,推荐莫言的新书。有一次,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推荐《酒国》时,几天之内,莫言几乎把客房书架上的中国小说都看了个遍。葛浩文和美国的出版商都对这个12岁就辍学,却写出大量美妙小说的作家惊叹不已。
葛浩文认为莫言是一位谦和的人,“他经常夸奖他的译者,正如他的译者时常夸奖他的著作一样”。莫言对葛浩文的翻译水准充分信任,总是十分放心地把自己的作品交给他。“他会对我说,‘那已经不是我的小说了,是你的。’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我是在帮他的作品扩大国际影响,他对此也十分感谢。”
对于自己,葛浩文显得十分低调。“我很幸运,找到了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大多数人没有这么幸运!”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葛浩文是著名的翻译家,也是莫言作品的翻译者,在他的精心运作下,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他功不可没。
B.葛浩文因其博士导师的推荐,对萧红产生浓厚的兴趣,以萧红为研究对象,并出版了《萧红评传》,掀起了一股萧红热。
C.文章中插入对葛浩文上学第一堂课的情景,意在暗示其从小就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为其翻译莫言作品作铺垫。
D.传记中作者用夸张的手法,运用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的方法,逼真细腻地描写了葛浩文被派往台湾时复杂的内心感受。
E.本文选取了葛浩文在中西方文学交流方面的几个片段,侧重记叙了他对莫言作品的翻译、介绍来表现文章主旨。
(2)葛浩文被誉为介绍当代中国小说的“第一人”,具体表现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
(3)联系文本,举例说明文章是运用那些手法塑造传主形象的。(6分)
(4)结合文本,探究、概括葛浩文成功的原因有哪些。(8分)
【详细答案】 12.(1)B E 解析:A项,“在他的精心运作下,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于文无据,无中生有;C项,“暗示其从小就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为其翻译莫言作品作铺垫”与原文不符;D项,“夸张”“环境、心理的描写方法”“逼真细腻”有意夸大。(答对一项3分,两项5分)
(2)①致力于将贾平凹、刘恒、苏童、王朔、莫言、阿来等作家的40多部作品介绍给英语世界;②侧重介绍莫言作品,并与莫言一起到多个国家推荐其作品;③介绍当代中国小说有自己的原则,以西方人的眼光为审美标准;④在翻译中文小说时,他很注意对小说所处的文化、社会及历史背景的把握,保证了翻译质量。(每点2分,答全三点即得满分)
(3)①语言描写,如葛浩文的自述“最初我听说自己将被派往台北,等正式命令下来后却发现是派往台湾。我感觉受到了愚弄,因为我根本就不知道台北是台湾的一个城市”;②心理描写,如“我连英文都认不全,为啥还要学中文?”③细节描写,如翻译刘震云《手机》等。④侧面描写,如葛浩文被誉为“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戴乃迭与厄普代克对葛浩文的评价均是。(每点手法1分,举例1分。答全三点6分)
(4)答案要点:善于反思,发奋读书,刻苦学习;
基于兴趣,善于选择,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工作;
坚持原则,恪守标准,坚持以西方人视角介绍中国当代小说; 乐于合作,擅长沟通;注重销量,更注重质量。(每点2分,答出4点即可)
第五篇:2010-2011学年江西省会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J
1.经典诗文默写。(10分)(1),皆出酒食。(陶渊明《桃花源记》)(2)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3),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呼啸状。(魏学洢《核舟记》)(4)是故谋闭而不兴,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大道之行也》)(5),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6)常恐秋节至。(汉乐府《长歌行》)(7)东皋薄暮望。(王绩《野望》)(8),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9),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0)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2.按要求默写。【第(6)小题2分,其余每题1分,共8分】(1)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2)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4)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5)斯是陋室。(刘禹锡《陋室铭》)
(6)古代文人常将自己的志向和情感寄托于诗歌之中,正如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用“__________,”的诗句表现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赵翼在《论诗》中用“__________,”的诗句表明文学创作“要具有时代特色,要创新”的见解。(7)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红花绿柳,黄叶粉桃,请你写出古诗词中含有花草树木及其颜色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
1.阅读下面这篇。(7分)①在中国,“年”的由来已久。从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有了记载。据古代神话传说,“年”是一种最凶恶、最可怕的动物。吃人害人。天神把它锁进深山,只准许它每年出来一次。到了十二月(腊月),“年”就会突然出现,很多人和牲畜遭到伤害。“年”是灾难,“年”是祸害,人们担心遇到“年”,把年叫做“年关”。于是,人们每到腊月,家家就储粮备菜,到了年三十日晚上,就关闭家门,准备棍棒,磨刀练枪,准备与“年”作斗争。人们在与“年”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年”的许多弱点,它害怕红颜色、火光、响声等等。于是就家家门上贴红纸、家家门前敲锣打鼓、放鞭炮、彻夜点灯,防“年”。岁月流逝,“年”成为人类与“年”等自然灾害作斗争并取得胜利的象征。②“年”,作为时间概念,是由日、月构成的,它是我们祖先在同自然界长期共存和斗争中,对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断加深认识的产物。
③在渔猎时代,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首先发现了“昼夜”交替的现象,于是,逐步形成“日”的概念。到了畜牧时代,在饲养家禽、家畜的过程中,用“日”计算它们各自成长的时间,已经难以记忆。于是,古人从月亮的圆缺、潮水的涨落中,逐渐形成“月”的概念。到了耕稼时代,农作物的培植生长与气候寒暖,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依据寒来暑往,发现了星象循环的规律,认识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周期,四季为一年,于是,有了“年”的概念。“年”就成为人们组织农业生产、安排一年生活计划的时间依据。这也是我国“农历”的来源。应当说,中国的“农历”不是人们主观想像的产物,而是对自然和生产的科学认识。
④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的“农历”被改成“阴历”或“旧历”,“过年”即农历正月初一,被改为“春节”。“公历”的1月1日为新年,统称“元旦”。中国的改“年”可能是师从日本。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孙中山是赴日本留学,并在日本成立同盟会的。明治维新后,在日本有两个年,“日本年”是国定假期,在家里可以蒙头大睡“寝正月”,在除夕夜或大年初一,要去神社参拜,除此之外就没有太多活动了,显得冷冷清清,不如“中国年”热闹。应该说,日本是没有自己的“年”,现有的两个“年”,一个是东方的“中国年”,一个是西方的“公历年”。【小题1】从上文看,“年”的文化内涵有哪些,请从①③段中概括出来?(2分)【小题2】末段首句的“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小题3】末段说到的“日本年”对表现“中国年”有什么作用?(3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11分)散步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原意。我决安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竞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意思。(2分)【小题2】请用简练的词语或词组概括出一家四口的性格特点。(4分)“我”:母亲: 妻子:儿子:
【小题3】下面的各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题目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概况了文章的主要内容。B.作者精心选材,以小见大。以“背”为线索反映出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C.文章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既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又强化主体意识,突显使命感。D.本文语言平易朴实,然而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如“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给人自然怡人的印象,与前文的“有意思”呼应,也预示着前方是一片美好的路途。【小题4】结合文章,品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你对“整个世界”的理解。(3分)
1.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6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乙】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观 月(有删改)张孝祥)【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天山共色____________(2)天下独绝_______________(3)窥谷忘反____________(4)临水之观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2)当亦如是而止耳。
【小题3】甲文中作者描绘奇山异水时,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乙文中作者缩写的四美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小题4】试具体分析[甲][乙]两文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的异同。(4分)
1.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小题(4分)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小题1】.本诗中“自兹去”的意思是。(2分)【小题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首联交代离别地点,描绘了清冷凄凉的送别场面。B.颔联用“孤蓬”表达了对朋友漂泊无定的前程的关切。C.颈联借“浮云”“落日”之景,抒发“游子”和“故人”的依依惜别之情。D.尾联“班马”意为“分开的马”,强调“马既如此,人何以堪?”,体现离别的怅恨。
2.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小题。(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1】.“黄”在词中的意思是。(2分)
【小题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词的上片侧重描写作者“狂”的行为,词的下片侧重抒发作者“狂”的情感。B.词的上片写了作者出猎的情景,词的下片写了作者请战的决心。C.词的上片作者自喻孙权,词的下片作者自比魏尚。D.词的上片作者的情感热烈豪放,词的下片作者的情绪沉郁顿挫。
1.作文(50分)任选一题作文
(1)花开花谢,春去秋来。不经意间,我们发现自己在慢慢长大。回首逝去的岁月,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存感激;或许是相依相伴的家人、老师,或许是短暂相逢的同学、朋友,或许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他们体贴入微的照顾,严厉中善意的批评,看似平常的只言片语......都化作一份厚重的情感沉淀在心底,伴我们成长,让我们难忘。请以“让我心存感激的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限文体(诗歌除外)。(2)字数在600-1000之间。
(3)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2),原来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