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

时间:2019-05-13 07:58: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第一章

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从世界演进的过程来看,自然界先于人类世界而存在的,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2、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3、世界上的两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两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哲学上最重要又最困难的问题;

5、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即物质和精神谁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6、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7、世界时怎样存在的关系问题即世界上物质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

一、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二、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部分

绪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1831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8英国宪章运动、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

代表人物:

1、黑格尔:贡献: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不足:他的辩证法是唯心的,不彻底的。

2、费尔巴哈(德):贡献: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不足: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贡献: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不足: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傅立叶(法),欧文(英):贡献:揭露了资产阶级的种种矛盾,预见到资产阶级必然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不足:未能理解这一历史过度的表现基础和实行这一变革的物质力量。

第一章

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

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键: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正确解决人与世界关系,实现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础: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实践的基本特征:

1、物质性。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构成实践活动的要素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

2、自觉能动性。人类有意识的活动,自觉地、能动的。

3、社会历史性。社会的进行活动,离不开社会的联系。社会性决定历史性。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随社会历史条件变化。

实践的基本形式:

1、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社会基本性质和面貌。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3、科学实验。揭示客观规律。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劳动实践创造了人,人类的本质在实践基础上才能充分体现。

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3、实践是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时对象性的活动。实践改造的自然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人是在社会活动中改造自然的厄,社会状况直接制约着人对自然的改造,因此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者人类社会。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基本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人与其意识关系,即物质社会关系和思想社会关系。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联系和发展史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

认识和改造世界,要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两者辩证统一。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不但揭示了客观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在批判继承前人认识论成果的基础上,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指导。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题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的一切认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直接经验则是人们亲身实践的产物。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反映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意识先于物质。认识是主观自生的,先验论。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的能动性。认识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旧唯物主义:认识是被动的,消极的,不变的。

认识基本规律的两个阶段: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的基本形式: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

理性认识:概念、判断、推理

从认识到实践:将已获得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的检验,正确的理论才能得到证实,错误的理论才能被发现、纠正、推翻,并在知道时间的过程中,使自身得到发展。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循环反复发展。真理基本特征: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真理最根本特征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解释,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不能被推翻。

真理的相对性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任何真理都会受到时间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只是对无限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的认识。

真理是具体的、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对有限事物的认识来说是相对的,真理在反应客观世界、反应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实情况来说是绝对的。

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辨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的发展规律。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

1、真理与谬误对立。

2、真理与谬误相互联系。

3、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从真理的本性看。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主观的认识,也不能是客观的失误,而只能是把主观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具有最高权威。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实践中的价值目标是以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一种认识只要是真理,就会显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即自身价值。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相互制约:

1、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

2、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相互引导:

1、追求真理的目的是实现价值。

2、真理的不断发展引导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相互促进:

1、真理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必然性,促进价值的实现。

2、价值的实现推动人们探索真理。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理性的认识指导实践。真理。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判断。价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第三章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问题上:唯物史观、唯心史观(判断标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立场何者第一性)

唯心史观缺陷: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中(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层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历史基础。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基本要素:

1、劳动资料。(劳动手段)

2、劳动对象。

3、劳动者。

生产力中包含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史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影响:

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其他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阶级:

1、经济范畴

2、历史范畴

3、政治范畴

一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经济利益展开的。阶级斗争的作用:

1、社会形态的更替。

2、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影响:

4、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5、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6、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第四章

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途径: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资本的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积极意义:生产方式促进积累 消极意义:对人民造成伤害 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1、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2、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

1、社会分工的出现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时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不能交换),另一方面是一般的抽象劳动(创造的价值,能交换),这就是劳动的两重性。正是劳动的两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与量的规定两个方面。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货币五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交换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私人劳动转化社会劳动,商品价值得到实现,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才解决。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劳动的两重性。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体力和脑力的纵膈。劳动力成为商品,具备条件:

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如材料、燃料、机器、厂房。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M’=m/v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资本的价值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

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的单个不同阶段:

1、购买阶段。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

2、生产阶段。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使生产资本增殖。

3、售卖阶段。商品通过买卖实现价值。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的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例如资本循环周转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积累规律等。这些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制约,具有了特殊的表现形式。如果撇开制度因素,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垄断: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原因:

1、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联合操控获得高额利润。

2、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

3、企业之间为减少损失达成妥协,联合垄断。

垄断的本质是通过联合达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赚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家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性的:

1、生产全球化。国际水平分工。

2、贸易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不断开放。

4、企业经营全球化。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主体。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打破地域限制,把世界空前联系。

2、跨国公司的发展。国际分工,推动进程。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第六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原因: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

1、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没有因西方经济、科技发展而本质改变。

2、西方国家大力推动经济全球化,造成财富增加的同事,也使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加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3、无产阶级生产力符合生产关系,顺应历史发展。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读后感(小编推荐)

读《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有感

其实很早就接触马克思主义了,只不过当初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真正对马克思主义形成概念是在高二,当时我翻开《思想政治》课本第一眼看到的一句话是很醒目的黑体字: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句话说的多经典啊!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句话,进而喜欢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是列宁在1913年作的。当时俄国的政治形势十分严峻,沙皇政府统治腐朽,阶级和社会矛盾异常尖锐。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的工人以及各个阶级展开了革命斗争。列宁撰写此文一是为了纪念马克思这位无产阶级的导师逝世30周年;二是进一步向广大党员和工人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以便更好的开展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本文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也即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列宁在文章开头就指明了:马克思学说在整个文明世界中引起全部资产阶级科学(官方科学和自由派科学)极大的仇恨,也不能指望有别的态度,因为建筑在阶级斗争上的社会是不可能有“公正的”社会科学的。这看似“调侃”的说法恰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性。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正确的,因为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绝不同于任何迷信、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作辩护的学说的完整的世界观。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

德意志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黑格尔的哲学虽然包含辩证法思想,但是是唯心主义辩证法,是不彻底的。费尔巴哈进一步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但是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即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出色代表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这个观点是十分正确的,但是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避免不了其局限性。在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问题时,他们的“公正性”就消失无踪了。他们极力掩饰在工业革命中就已经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发展,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就暴露无遗。

而另外一群对资本主义制度做过深刻批判的思想家,则对未来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另一种社会形态,进行了初步的实践,虽然这个实践不是很成功,但是也表现出了这些思想家敢于同资本主义制度决裂的勇气和为新世界的到来而奋斗的愿望。他们中的杰出人物有圣西门、傅立叶和罗伯特·欧文。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批判,阐述了新的社会制度产生的必然性。但是,却忽略了新制度取代旧制度这一历史过渡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以及推动变革的力量。

马克思正是批判的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才创造出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部分。马克思没有停止在18世纪的唯物主义上,而是把哲学向前推进了。这些成果中最主要的就是辩证法,这种学说认为反应永恒发展的物质的人类认识是相对的。并且,历史唯物主义取代了过去历史观和政治观方便的混乱型和随意性。

马克思的《资本论》则是专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的。马克思继承了之前的劳动价值论并且将之丰富完善。他证明: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时间决定的。并且,提出了著名的价值规律。其中,剩余价值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无产阶级自登上历史舞台的那一刻起,就在梦想一种较好的全新的制度。马克思从前人的经验中得到了一个重要结论:阶级斗争学说。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学说给无产阶级指明了如何摆脱一切被压迫阶级至今深受其害的精神奴役的出路;只有马克思的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在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恩格斯在1887年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的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例如,列宁主义与中国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其实是师出一门。而为了保持马克思主义蓬勃的生命力,我们必须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四篇: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2002-11-07 14:09:53

南方网讯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重大成果。它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认为,这种一脉相承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它们具有共同的哲学基础、共同的理论主题、共同的理论形成机制和共同的价值取向等四个方面。

一、共同的哲学基础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那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以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从而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历史发展到今天,马克思主义出现了一些新生形态,但其哲学基础是一脉相承的。

列宁曾经说过: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最大成果。人们过去对于历史和政治所持的极其混乱和武断的见解,为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列宁主义正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毛泽东思想也不例外。他所提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工作路线,以及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等,都无不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精神。而且毛泽东始终把辩证法作为认识方法、认识工具来使用,使辩证精神渗透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具体领域。邓小平提出的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权”的基本路线,“一国两制”以及“两手抓”思想也包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他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本身就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辩证思想。

同样,“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也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构成一个辩证统一的科学体系。

首先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其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决定着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可以说,谁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谁就赢得了历史的主动权。江泽民同志关于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要思想,是把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具体运用于党建领域的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当然,马克思主义在承认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的同时,认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存在着巨大的反作用。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不仅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正是根据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反作用的原理,江泽民同志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同时提到战略的高度,将两者统一起来,同样加以高度重视。

其次,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既是客观自然的过程,也是人类能动创造的过程,把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抓住了人民群众同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内在联系,认为人民群众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力量,而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正如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的那样,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再次,体现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辨证统一。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共产党既有每个阶段的最低纲领,也有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最低纲领是最高纲领的基础和前提,最高纲领是最低纲领的目标和方向。每一个最低纲领的实现都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了条件。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理想与现实,目的与手段的统一。目前,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奋斗,就是在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二者是统一的。

第四,体现了社会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互相作用的辩证关系,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社会是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是人的集合体,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要求全面发展的人,并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在全面发展的社会中才能实现。因此,我们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正如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的,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此外,江泽民同志关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党的纲领和党的建设的论述,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论述,无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可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体现了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着一脉相承的哲学基础。

二、共同的理论主题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着共同的理论主题,即都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共产党人对这三大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

1、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的近期目标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马克思还指出,工人阶级组织政党是必要的,为的是保证社会革命的胜利和实现革命的最终目标——消灭阶级。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明确指出国家政权的全部政治经济工作都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同时要求十分明确地划分党和苏维埃政权的职权,提高苏维埃工作人员和苏维埃机关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指出党的任务是对所有国家机关工作进行总的领导,而不是过分的干涉。他还提出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基本条件:一是依靠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觉悟;二是靠它善于同最广大的劳动群众的联系;三是靠这个先锋队所实行的政治领导正确,靠它的政治战略和策略正确。他强调把反对骄傲自满、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作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任务。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同中国党执政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提出保持三大优良作风、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党与非党的关系、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等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邓小平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马、恩、列、毛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论述,科学地总结共产党执政以来的经验教训,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维护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及制度建党思想等。

目前,国际国内形势和我们党自身的实际都发生了新变化。国际上,经济全球化加剧,政治多元化在曲折中前进,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综合国力较量日趋激烈;国内,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既取得了伟大的成绩,也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党内,我们党已经由一个几十人组织发展到拥有64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党员素质有了极大提高,但在思想、组织、作风上仍存在许多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所有这些都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我们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正是江泽民同志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新考验,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继续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继承和发展了马、恩、列、毛、邓关于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在党的指导思想上,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强调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同时,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党的先进性和总要求上,强调“三个代表”的有机统一,并把它作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党的性质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党的纲领上,强调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要求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在党的组织上,强调党在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同时,必须不断增强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等等。这些重要观点,系统地继承和发展了马、恩、列、毛、邓对党的执政规律和建设规律的认识,初步解决了新形势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伟大历史课题。

2、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所以共产党的奋斗史,也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不断深化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初步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认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政治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经济上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剥削制度,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空前增长;并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列宁把马、恩的社会主义论同俄国的实践相结合,对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进行了新的探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比如,社会主义可以在落后国家发生,但革命成功后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在劳动生产率上超过资本主义国家;承认多种经济成分,发展商品市场,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等。毛泽东也对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他提出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矛盾学说、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等论述,都颇有见地。邓小平在充分吸取前苏联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行了新探索、新概括、新总结。他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课题。他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主体论,精神文明建设论等,都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继续进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包括将“三个代表”作为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等等,继承和发展了马、恩、列、毛、邓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并把它提高到当代的新水平。

3、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发展规律,认为人类社会要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还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只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最一般的概括和描述。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具体条件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从而形成了一些特殊规律。共产党只有根据实际情况,正确把握自己所处的历史时期的特殊规律,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完成指导社会运动的伟大历史任务。列宁揭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资本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首先取得胜利,并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毛泽东立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的实际情况,认为中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但对社会主义的长期性缺少正确的认识。邓小平则立足于中国一穷二白的现实国情,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认为中国的初级阶段至少要经过上百年的时间,初步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实现的长期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出现了一定的曲折。而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以及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使得资本主义在经历了一系列的震荡和危机后,出现了具体演进过程的繁荣景象。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审视和研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江泽民同志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科学的探索。他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出现新变化的根源,强调这种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社会这一基本规律的同时,又指出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要求我们既要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强调我们要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的世界而努力。这些理论及其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趋向成熟。

上述可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共产党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的历史。这种探索的基本观点、科学方法是一脉相承的,其具体论断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和深化。不断深化的认识又指导着我们的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共同的理论形成机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着共同的理论形成机制,它们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在继承中发展的。同时,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与政治领袖的创新意识、创新勇气、政治素养、开阔眼光等分不开的。

1、在实践中形成。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一切理论归根结底都是实践的产物,在实践中形成,在实践中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形成和发展一切理论的源泉。人类的实践是无止境的,理论的形成和创新也是无止境的。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本身就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理论创新的成果。没有19世纪的社会化大生产、就没有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并兴起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阶段,没有帝国主义多种矛盾的交汇点和薄弱链条,没有俄国的革命运动,就没有列宁主义和“十月革命”;没有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没有毛泽东思想;没有中国对建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就没有邓小平理论。同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也是与我国目前的伟大实践分不开的。当前,我们正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也在变化,党内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面对新情况、新环境、新任务,党如何才能永葆生机,保持其先进性和纯洁性?如何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更大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切都需要新的理论来回答和解决,于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便应运而生了。可以说,“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实践发展的产物,是对世界社会主义150年和中共80年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其他政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深刻教训的总结,并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继续发展创新。正如江泽民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

2、在创新和发展中继承。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只有不断地结合新实践、新情况进行理论创新和发展,才是真正的继承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都是在继承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继承英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的古典哲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列宁主义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础上产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的典范。毛泽东和邓小平都非常重视继承与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在40年前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说过:马克思这些老祖宗写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任何国家的思想家,都要有创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邓小平也一方面反复强调:老祖宗不能丢啊!另一方面也不断指出:现在的世界形势日新月异。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列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在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进行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同样,江泽民同志也非常重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他要求全党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他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键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去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代中国,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开拓前进。“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方法的同时,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和新世纪的时代特征所进行的理论概括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3、在政治领袖的主观努力下形成和发展。实践是理论的源泉,但感性知识要想变为理性知识,进而形成系统的理论,还离不开人类的思维和加工。“三个代表”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是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但其理论的形成与创新又主要是通过政治领袖完成的。政治领袖的理论自觉、创新勇气和创新素质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主体动力和主观条件。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马列主义经典作家与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勇气。没有经典作家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毛泽东对苏联、共产国际的“马克思主义”的质疑,就没有毛泽东思想;没有邓小平对毛泽东晚年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的质疑和对“两个凡是”的批判,就没有邓小平理论。而这些质疑和批判需要多大的勇气和魄力啊。同样,江泽民同志也颇具创新精神和创新魄力。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谋生机的源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创新自觉性的典范和产物。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形成与发展也是与政治领袖坚定的政治素养、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分不开的。没有较高的政治素养,缺少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缺少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使命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就会脱离正确的方向和轨道。没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既使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良好愿望,实际上也难以有所创新和发展。对于政治领袖来讲,科学的思维方法关键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学会用世界的宽广眼光看问题,准确的把握时代的脉搏,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国情和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正确把握,才有了毛泽东思想;有了中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的正确论断,才有了我国工作重心的转移和邓小平理论。同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也是与江泽民同志立足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放眼多样化的世界、面向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世纪的宽广眼界分不开的。

四、共同的价值取向

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既是“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体现着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价值取向。

共产党从一成立就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活动的唯一价值取向,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决定的,也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人民是历史的真正主人,他们创造着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着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因此,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还是只为少数人谋利益,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衡量共产党先进性的试金石。离开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共产党就违背了自己的性质和宗旨,共产党也就不成其为共产党。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列宁也把社会主义看作是“全体劳动群众的事业”。他说,我们政策和行政手段的基础,是要使整个先锋队联系全体无产阶级群众。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提出了“全心全意”、“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他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点就是我们的出发点。”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述了我们党的行动准则和价值取向。同时,他还提出并科学地阐发了群众路线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党的全部活动,形成了我党的根本的工作路线,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取得成功,就在于它以推翻“三座大山”,建立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为奋斗目标,代表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同样,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也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制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衷心拥护。正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以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答应不答应为标准,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这是邓小平理论对新时期党的宗旨的高度概括,归根结蒂也是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党的宗旨思想的进一步阐述、丰富和发展,其价值取向一脉相承。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另外,他还在“5.31”讲话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可见,共产党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人民和人民利益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利益要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要把握好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人民利益的具体内容,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尽可能地满足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目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但提出了更高的物质需求,而且提出了更高的政治需求和文化需求。党要始终成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把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协调好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全面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经济利益、政治和文化利益;协调好不同社会阶层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辩证关系,首先考虑和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必须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利益,其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党永葆生机的根本保证,体现了“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一脉相承的价值取向。

综上所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它们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共同的理论主题,共同的理论形成机制和共同的价值取向。今天,我们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坚持马列主义,就是坚持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本文作者:陈弘君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师春苗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处干部、硕士)

第五篇: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不仅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它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最新创新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即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根据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局积极行动,由局长牵头、各股室负责人组成的调研工作小组, 就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并结合新闻宣传、事业发展、队伍建设、技术更新等工作实际,边学习边调研,采取走访、座谈、书面(电话、网络)征询等多种形式,深入干部职工、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和征求意见。

通过调研活动,一方面了解到广大干部职工对科学发展观是衷心拥护的,也在努力学习力求深刻掌握、认真实践,从而形成推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查找出不少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还需要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引向深入。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问题

1、围绕网络建设如何抓好发展,如何抓住各级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高度重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的重大机遇,抓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作的落实,大力推动网络建设。

2、认识片面。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发展布局认识不全面。片面地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发展,忽略了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同样重要性。

3、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历史地位理解不深。

(二)能力问题

1、理论方面:相当一部分干部的理论修养、文化、科技知识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

2、思维能力方面:习惯性的思维影响很严重,上级叫干啥就干啥,叫咋干就咋干,存在着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跟着队伍走等思想。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缺乏创新、争强好胜意识。

3、技能和技术水平方面:专业技术人员虽具备一定专业技能,但在科研、解决复杂技术问题、开发应用新技术、新知识等方面,能力还不强。

(三)思路问题

思路决定出路。制定年初工作计划或几年发展规划,都要符合实际,符合发展规律。目标、任务、措施要具体,而且计划、规划制定了就要严格落实,要进行责任追究。现有各种计划、规划随意调整,执行不执行、落实不落实也无人问津,难以适应当前发展形势。

(四)环境问题

当前榆中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发展环境也不够轻松,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发展。山区山大沟深,不易发展有线电视,城区容易发展,但地面卫星锅、小耳朵锅已抢占市场,不利于有线电视的发展;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大部分人不容易接受等问题。

(五)机制体制问题

1、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事企不分。各事业单位责权利不统一,不到位。缺少自主权,缺乏活力。

2、统的过死,缺少灵活性。各事业单位情况不同,但管理模式一样,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3、分配大锅饭问题。分配机制不灵活,缺少激励机制。各事业单位干好干坏一个样、事业单位内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是影响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六)管理问题

1、围绕机关建设如何抓好规范做好调研。如何深化、细化机关的规范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切实维护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让广大干部职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敬业精神方面。干部职工还存在着满足心理、安于现状、敬业精神不强、思想不解放等问题。

二、把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引向深入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理论素养

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党员干部,干部的理论修养、工作作风、个人能力都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要通过建设学习型执政党、学习型单位,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二)丰富学习内容,形成理论系统。

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使广大党员干部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事业都有深刻而系统的理论主张,掌握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的规律及各项工作的规律,能够从全局上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逻辑关系和指导作用,能够谋划全局、具体指导、抓好落实。

(三)结合实际、主动学习,使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成效。

要深刻反思、主动查找本单位还存在哪些与科学发展观“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的东西,认真学习,不走过场、不摆形式。要让活动真正取得实效,必须用心学习,认真实践,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让科学发展观在头脑里牢牢扎下根。要通过此次学习契机,建立健全一套确保科学发展长效性的制度和机制,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领导干部的头脑里去,彻底杜绝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现象发生。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不仅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它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最新创新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即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根据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局积极行动,由局长牵头、各股室负责人组成的调研工作小组, 就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并结合新闻宣传、事业发展、队伍建设、技术更新等工作实际,边学习边调研,采取走访、座谈、书面(电话、网络)征询等多种形式,深入干部职工、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和征求意见。

通过调研活动,一方面了解到广大干部职工对科学发展观是衷心拥护的,也在努力学习力求深刻掌握、认真实践,从而形成推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查找出不少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还需要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把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引向深入。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问题

1、围绕网络建设如何抓好发展,如何抓住各级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高度重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的重大机遇,抓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作的落实,大力推动网络建设。

2、认识片面。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发展布局认识不全面。片面地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发展,忽略了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同样重要性。

3、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历史地位理解不深。

(二)能力问题

1、理论方面:相当一部分干部的理论修养、文化、科技知识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

2、思维能力方面:习惯性的思维影响很严重,上级叫干啥就干啥,叫咋干就咋干,存在着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跟着队伍走等思想。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缺乏创新、争强好胜意识。

3、技能和技术水平方面:专业技术人员虽具备一定专业技能,但在科研、解决复杂技术问题、开发应用新技术、新知识等方面,能力还不强。

(三)思路问题

思路决定出路。制定年初工作计划或几年发展规划,都要符合实际,符合发展规律。目标、任务、措施要具体,而且计划、规划制定了就要严格落实,要进行责任追究。现有各种计划、规划随意调整,执行不执行、落实不落实也无人问津,难以适应当前发展形势。

(四)环境问题

当前榆中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发展环境也不够轻松,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发展。山区山大沟深,不易发展有线电视,城区容易发展,但地面卫星锅、小耳朵锅已抢占市场,不利于有线电视的发展;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大部分人不容易接受等问题。

(五)机制体制问题

1、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事企不分。各事业单位责权利不统一,不到位。缺少自主权,缺乏活力。

2、统的过死,缺少灵活性。各事业单位情况不同,但管理模式一样,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3、分配大锅饭问题。分配机制不灵活,缺少激励机制。各事业单位干好干坏一个样、事业单位内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是影响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六)管理问题

1、围绕机关建设如何抓好规范做好调研。如何深化、细化机关的规范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切实维护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让广大干部职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敬业精神方面。干部职工还存在着满足心理、安于现状、敬业精神不强、思想不解放等问题。

二、把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引向深入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理论素养

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党员干部,干部的理论修养、工作作风、个人能力都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要通过建设学习型执政党、学习型单位,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二)丰富学习内容,形成理论系统。

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使广大党员干部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事业都有深刻而系统的理论主张,掌握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的规律及各项工作的规律,能够从全局上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逻辑关系和指导作用,能够谋划全局、具体指导、抓好落实。

(三)结合实际、主动学习,使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成效。

要深刻反思、主动查找本单位还存在哪些与科学发展观“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的东西,认真学习,不走过场、不摆形式。要让活动真正取得实效,必须用心学习,认真实践,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让科学发展观在头脑里牢牢扎下根。要通过此次学习契机,建立健全一套确保科学发展长效性的制度和机制,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领导干部的头脑里去,彻底杜绝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现象发生。根据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县政协认真组织开展了第一阶段学习实践活动,现就这些机关学习调研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机构,全面安排部署

这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县政协党组十分重视,及时召开党组会议,成立了县政协机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党组书记、政协主席薛华同志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寇桂林和党组成员、秘书长欧志远同志任副组长,各委办主任为成员,切实加强了学习实践活动的领导。从4个专委抽调4名干部组建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秘书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学习活动的日常工作。建立了工作制度,明晰了工作职责,落实了学习经费和活动场所,为学习实践活动有序开展提供了保证。结合政协工作实际及时制定了《县政协机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和《学习调研阶段安排意见》,并向各政协学习组、各联系单位和全体政协机关工作人员印发了《征求意见表》,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增强参政议政实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协机关学习实践载体。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紧扣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意识,理清科学发展思路,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完善科学发展机制,提高科学发展成效的目的。着力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科学观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摒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落后认识,树立开拓创新、争创一流工作业绩的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工作;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党风、党纪方面存在问题,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通过政协委员提案和建议充分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人民政协工作科学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立足政协工作实际,积极研究探索,创新履职观念,为改善民生、重建家园献计出力,努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政协工作机制。使整个学习活动学有目标,践有载体,抓有重点,富有成效。明确了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人员范围,学习内容,实践载体,方法步骤和所要达到的效果。10月17日前召开动员大会,机关24名干部职工全部参加,深入进行思想发动,对县政协机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二、注重搞好结合,深入开展学习调研活动

学习调研阶段是整个活动的基础和先导,政协机关在突出县委总体目标要求的前提下,围绕突破发展、和谐稳定两大主题,坚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两不误,两促进”,以“精与细”,“灵与多”,“高与远”,“准与实”落脚点。“精与细”,就是精研细读。认真组织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重要论述编》、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会议上的讲话,深刻领会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灵与多”,就是灵活多样。采取领学、解读、自学、观看光碟、参加了“汉源大讲堂”、交流、讨论等形式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高与远”,就是站得高,看的远。通过学习使政协机关全体干部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解放,能够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客观规律看问题,提建议,做事情。“准与实”,就是调研课题选的准,提出的建议切实可行。本阶段县政协机关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县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行了视察。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以“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为总目标,自选调研课题,自拟调研提纲,自找调研载体,深入基层,到各自联系的村和政协学习组,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掌握新时期农民朋友的所需和所盼,5名同志下基层宣讲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广泛听取了来自群众,来自一线的意见建议,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调研课题,经办公室审定后,撰写了调研报告,部分调查报告已经形成,并进行了调研成果交流。

三、学习调研阶段的主要收获

县政协机关干部全部参加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应参加活动24人,实际参加24人,其中县级领导4人,参学率为100%。本阶段共组织集中学习6次,学习理论文章6篇,观看韩保江等专家教授关于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讲座影牒3次,10名科级干部参加“汉源大讲堂”学习2次,使大家更直观,更深刻地掌握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撰写学习心得体会24篇、调研报告11篇。为检验学习效果,为后一阶段工作奠定基础,下发了《意见征询函》,征得建议8条,《政协工作简讯》刊发科学发展观专题3期,制作固定宣传标语2副,加大了政协机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宣传力度。做到了“五有”、“五落实”、“五带头”,即:有专题,有讨论,有笔记,有心得,有载体;人员落实,教材落实,计划落实,时间落实,措施落实;领导干部带头抓学习,带头破解难题,带头谈认识,带头作辅导,带头写体会文章。达到了预期目标。

总之,政协机关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达到了一定效果,但也还有一些差距,主要是学习方式比较单一,创新不够;学习调研不够深入,不够宽泛。今后我们将按照县委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改进方法,注重实效,发扬成绩,增进交流,迎头赶上,努力完成好本次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个人剖析材料工作报告汇总范文

自10月份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以来,我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理解更全面、深刻,触动很大,把本人工作实际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发现存在一些突出具体问题,并从自己内心深处反思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理论学习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到全面、系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认真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没有深刻认识思想精髓,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理解得不深不透。

专题推荐: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2、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较少。不能充分了解基层情况,以致在工作上有时缺乏针对性。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和掌握,在知人、知事、知情上还有一定差距。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指导0000工作不够细致。虽然自己能够经常带着问题深入到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了解情况,但很少象“解剖麻雀”一样取得详尽资料。

3、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不完全适应。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自己忙于事务多,自觉学习时间少,对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掌握得不够全面,尤其是对农业适用新技术、农村实用法律法规学习得不够深入。从客观上总是强调工作忙、任务重,没有处理好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造成自身理论知识跟不上形势发展,没能很好地把学习理论与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结合起来。

4、自卑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00工作部门被认为是“00”,工作可做可不做,可紧可慢,对社会经济发展不会造成什么影响,00研究成果社会重视程度不高,总认为按时完成00任务就行,不给领导找什么麻烦就行。由于处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00工作的上进心和工作积极性受到压抑,直接影响了00工作的发展。特别是当看到别的部门对研究成果进行重奖之时,存在自卑感,从而影响了业务工作的开展。

二、对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

对存在的以上问题,认真分析其产生的根源,既有客观的原因,又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但主要还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够,缺乏科学发展的理念。主要表现在:

1、学习不够系统、不够全面、深入。原因是:一是学习态度有所偏向,总认为社会主义理论是务虚的离自己的工作生活太远,学不学没什么,另外,在学校上学时也学了不少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觉得自己有了一定的认识,满足于一知半解,没有必要再深入系统地学习掌握。二是忽视了理论学习,只注重了自己感兴趣东西的学习,只顾钻研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而理论知识却不愿看,不想学。三是学习方法不合理,效果不大理想。不能合理地、系统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而是忽冷忽热,想起来了、用到了,就拿起书看两天,事一多,就放下不学习了,或是学了一半,觉得另一内容应该学,又换另一本书看两天,不能持之以恒。有时自己也在学,也在读书、看报,但往往注意力不集中,走马观花,看后没有什么收获,过一段时间就忘了。在学用结合上,也没能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指导工作,指导生活,指导学习。四是学习时间不能保证。认为上班时间业务多,没时间也静不下心来学习,下班时间忙了一天了应该休息一下,业余时间要和家属在一起,没时间学习。

2、工作过于强调忙,只求完成任务,没有完全做到深入细致,工作方法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到统筹兼顾。工作中,推进工作、抓落实方面,注重稳中求进,忽视了时效要求,注重了充分准备,忽视了猛扑猛干,注重了正面影响,忽视了负面作用。原因是:

重指导,轻调研。在0000方面,认为各部门、单位比较懂得各自的情况,只要任务分配好,等00后,自己才去做,只是强调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另认为每一项工作都有专门的领导去抓,自己打打电话,多督促检查几次就可以了,不必每项工作都亲历亲为,缺乏深入实践考察研究。

重安排,轻要求。在工作安排上,强调每项工作都要有新的提高、新的发展。但在具体落实上,没有用更高的标准去要求、去衡量。即使有个别单位的00完成不太好,也多是考虑他们的困难因素,自己主观上替他们解脱,人为地降低了工作标准。

三、整改措施及努力方向

1、加强理论学习,革新自我。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坚持与时俱进,发展自已,革新自我,真正认识到政治理论学习是武装头脑、坚定信念、净化灵魂、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以指导自己言行的武器。坚持刻苦钻研的精神,深学苦读的恒心韧劲,掌握先进的知识文化,抓住时代特点、特色。首先学好理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工作,使自己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用辩证的、历史的方法看问题,学会用科学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学业务,不断熟悉业务工作,争取达到精通业务的程度,提高工作本能。第三,学科技,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要学会用科技手段高效能工作,第四,要学经济,学好经济知识促进工作更好地开展。除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外,还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自己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紧紧围绕全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中心,牢固树立服务于县委、县政府“三区两带”建设的观念,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立足于县史志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自控能力,提高政治水平,学会看形势,学会把握时局,学会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

2、分清主次,树立大局意识,统筹安排工作。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坚持上下互动,协调一致,取长补短,把00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于00工作的各个环节。狠抓当务之重,分清主次,区别轻重缓急,集中抓好影响全局、关系根本的重点工作。在观察问题、处理工作时,不只埋头于具体事务,与00其他工作的大局联系起来,站在大局的高度思考、谋划、运筹和行动,做好各项工作。

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驾驭自己00本领,提升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一)科学发展观分析材料

照我单位统一部署,通过集中学习、自学、研讨等活动,进一步明确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身肩负的责任,对照“三查三看”标准认真进行了自查,使查找的问题更切合适合、更体现针对性。

一、存在问题的表现:

1、对待学习的认识有所欠缺。虽然制定了学习制度和学习计划,但由于平时工作较多,于是便产生了以干代学的思想,没有把学习摆到重要的位置,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2、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有所欠缺。在平时的学习中,看时世新闻类书籍较多,看政治理论方面的书籍较少;看基本的水文业务理论知识书籍较多,看有一定深度的业务书籍较少。学习了一些知识,但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缺乏,对思想和灵魂的触动不够,学习停留在表面上。

3、学习的方法和效果上有所欠缺,没有创新学习方法和学习形式,没有进行学习后检查。通过学习来指导实践不够,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握不住发展的必须规律。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对存在的以上问题,既有客观的原因,又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思想上未能引起高度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认真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没有深刻认识思想精髓,对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真正认识到政治理论学习是武装头脑、坚定信念、净化灵魂、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以指导自己言行的武器。缺乏“钻研”的刻苦精神,缺乏深学苦读的恒心韧劲,缺乏掌握先进的知识也是发挥时代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表现的思想认识。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通过这次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充分认识到以前存在问题思想根源的危险性,今后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努力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来审视自己、规范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努力改造主观世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于一个普通党员来说,就是要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在洪水或特大洪水到来之际,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测得准,报得及时。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踏实的工作作风要求自己,要精益求精、追求一流的工作质量,切实做好每项工作。、对工作要增强敬业意识,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尽心尽力,在工作中要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要踏实做事,积极进取,不断增长本领,提高工作效率。坚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足本职工作,无私奉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分析材料

根据机关一支部的要求,结合本人在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中学习的体会,对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剖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情况,现将近一个时期本人在思想和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观念不够解放。面对更快更好的加强小康社会建设,实现新跨越、取得新进展的关键时期。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内容。我平时虽然注重学习大量林业科学方面的知识,并从中吸取精华充实自己,但由于个人的消极心理,工作热情不够,所以不能更深层次地静下心来学习,导致对新生事物不能及时掌握,影响了更深层次的解放思想。

2、基层调查研究不够深入。由于平常对业务知识基本情况已大致掌握,工作一直侧重于在办公室完成。所以,到基层林场调研时间相对较少。自己主观认为坐在办公电脑前是工作重点,如稍加变动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潜意识对内业工作的精力要相对多一些。这样,就导致对基层深层次的问题不能全面掌握。

3、与同事交心不够广泛。由于自己一味强调工作,加之深入基层社调研不够,这样就与同事交心谈的机会较少,就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意愿与想法,不能从他们中吸取有益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就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4、对工作完成热情不够。近几年来,领导安排的工作,都拖拉推诿,能推则推,能拖则拖,作为一名工作人员,说明我的思想还不够解放,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还有差距。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通过认真反思,我认为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不高,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从而导致政治敏锐性不强,思想不解放,工作缺乏创新精神。主要原因有:

(一)学习不够。到林政科、天保办、防火办、检疫站参加工作以来,平时忙于工作,忙于事务,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很少。有时侧重了对上级的有关政策、文件精神的学习,而忽视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掌握一些基本观点,而缺乏系统深入的学习,因而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理解得不深不透,特别是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把握得不准。反映在思想上,对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出现的一些新的现象和矛盾,不能自如地运用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判断和解决这些矛盾。由于理论学习不够,思想不解放,改革意识不强,缺乏开拓进取精神

下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