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课是学生和家长眼中的副课,没有频繁的(范文模版)
源于生活 感知生活 学会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知行合一”教学初探
上海市三新学校——姜晓燕
【摘要】:
《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以综合课为课程形态。即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想生活,在生活中想《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社会关系定位来架构课程内容的,因此,在教学实际中应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使“知”“行”转化的过程顺利地完成,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能力。1
【关键词】:生活化;知行合一;初探;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阶段开设的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基础课程。2这一课程定位告诉我们:《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基于这一思考,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运用课程理念,充分挖掘现实生活和社会真实事件的教育价值,把社会基础知识教学与真实的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儿童的情感需要和认知特点出发,使课程能够真正引发儿童兴趣并与儿童自身的生活保持紧密联系,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观察、感受、探究社会。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1《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行稿)》说明《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作为《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品德与社会》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而,“知”与“行”成为《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中之重。
怎样使“知”与“行”环节充分发挥作用,使“知”与“行”真正统一起来,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巧用材料 源于生活
《品德与社会》解决的是学生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教材中已经提供了各种生活化的素材。老师在上课时,不仅要根据教材有侧重地进行教学,更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社会各方面和教学有关的新鲜、生动、有趣的材料,穿插到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的真情实感,将学生现实生活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自然而然地将“知”与“行”统一起来。
在教《与他乡手拉手》这一课时,播放汶川大地震时,军民一心抗震救灾的视频,以及我校曹老师义务献血的事,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的感受,自己在这场抗震救灾中所作的贡献,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谈到自己在这场献爱心活动中捐了多少钱,家里的爷爷奶奶也捐钱捐物,帮助灾区重建家园。让学生们体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别人有难时,我们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在上《端午粽香》这一课时,我带上粽子到班级里,让同学们吃一吃,说一说,什们节日要吃粽子?引出端午节和屈原的关系,让学生知道,屈原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却永远地留在我们心中。同时,引入热点问题,受到中国端午节影响,一些邻近国家结合自己民族特色,也过起了端午节,如 把“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事件告知学
生,引发学生思考,外国人热热闹闹过我们传统节日时,我们却倾心于一些洋节日,把民族的节日淡忘了,端午节变成了吃粽子节。一个民族的历史再悠久,如果后人不去继承和发扬,那就会衰落。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守护我们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首先能做的,就是过好每一个民族节日,在家人团圆、享受亲情的同时,还可以感受一下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明。
二.再现情景,感知生活
以往,学生习得品德的主要方式是听,是接受,常常一听就懂,欲做却不能,因为这道理是老师灌输的,中间缺少一个儿童自己领悟的过程。教师要做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引导学生展现真实的生活场景,直观形象的场景容易激起小学生的兴趣,像角色的扮演,对于学生来说感觉比较真实、亲切,自然的环境往往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知识,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我经常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情境再现,使学生明白事理,“知”与“行”的转化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如《卫生好习惯》一课中,乱扔垃圾或口香糖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处理?1针对这样的问题,让一组学生扮演乱扔香蕉皮乱吐口香糖,另一组学生扮演踩到香蕉皮而摔跤的行人,还有一组学生扮演把香蕉皮扔入垃圾箱口香糖渣吐在纸中包好扔入垃圾箱的人。请同学们评一评哪组同学做得好,为什么?请演摔跤的学生说说感受。通过表演,同学们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指导身边的人去这样做。
通过角色扮演再现情境外,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采取换位体验的方式,让学生有亲身体验的感受,以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道德情感。如:在教《主食—北“面”南“米”》这一课时,同学们知道了北方人以“面”为主食,接着我问:如果让你365天每天3顿都吃面你愿意吗?同学都说“不愿意”。老师再说:1 《品德与社会教学参考》
如果你生活在山西或许你就会愿意的。我就用PPT展示山西面食种类达1000多种,罗列出一系列的面食,同学们在惊叹面食品种之多时,老师接着再问:就这么一团面粉,能做出这么多花样,你觉得怎么样?是谁做出了这么多品种?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劳动人民。通过这样的换位体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有智慧、富有创造力;都感觉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真自豪。这样的换位体验,无疑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起着积极地作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的确,只有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才会有最真实的体验和最深刻的感悟。品德教育与养成必须以生活为基础,以真实的生活场景为依据,引导学生去分享、体验、感悟,并让课堂延展开来。
三.拓展课堂,学会生活
课堂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生活,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把课堂内外的生活相结合,拓展到家庭和社会,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发现问题、验证想法,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生活经验,获得日后分析社会现象、做出价值判断、选择正确行为方式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观念,真正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为一体,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让学生立足社会、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在教《神奇的都市农业区》一课前,正值“十一”长假,我请同学们在长假期间,让父母带着去五厍农业园区去体验生活,找出都市农业的“神奇”之处以及“神奇”的原因。长假一过,上课时,同学们个个争着当小老师,展示自己在园区内收集到的资料,有的同学向大家介绍园区分哪些区域;有的同学拿出了园区产品的照片,有各种造型可爱、外观漂亮的小南瓜,有话筒形、球形、洋梨形、长球形、皇冠形等,还有方形的西瓜等;还有的同学了解到植物是怎么样克隆的,克隆植物从瓶苗生长到花卉开花的全过程。这一课,同学们通过
学校课堂之外的拓展实践,了解了上海都市农业的神奇之处(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等)以及神奇的原因(运用了高科技)。
又如上《旧貌换新颜》一课,课前我启发学生:变化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家乡松江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有哪些变化?引导学生自主调查三十年来松江面貌翻天覆地变化的情况,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课上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学生的学习兴趣顿时被激发起来,他们通过上网搜索、去图书馆收集资料、采访长辈等各种途径,学生的自主学习很自然地开展起来了。在课上,有的通过新旧照片对比、有的绘制图表说明、有的采用文字资料阐述、有的拿来家里珍藏的各类票据展示„„方式各不相同,分别从衣、食、住、行,介绍松江三十年的巨变。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关注松江的又一大亮点——松江新城,由于孩子们大都居住在新城,学习兴趣进一步被激发,详尽的汇报、斑斓的图片,让孩子们仿佛回到了这个宜居的绿色城市中。此刻,我话锋一转:想一想,家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每个人能为它做些什么?再次引发兴趣,启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从课堂到课外,从课外回到课堂,课堂中展现的又是学生身边真实的生活,学生自然有话可说,也说得自然,思考更充分,体会更深入。
《品德与社会》课程源于生活,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能否转化为道德行为,回归生活的本源,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关键。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在教学中充分重视让学生“先行而后知之”,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体验,在实践中得到发展,使“知”“行”转化的过程顺利地完成,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以此达到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养成良好道德习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 《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行稿)》说明
[3] 《品德与社会教学参考》
第二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品德论文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澧县一完小 胡彩霞
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如何上好小学品德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小学生的美好心灵、健康心理。结合我多年的品德课教学,谈以下几点:
一、钻研教材,把握目标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详细地解读教材是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保证。上好《思想品德与社会》课就必需明确《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标。明确了目标,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才有正确的指向,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在备课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能更清楚课题含义。对课题的道德观点的概念更清楚明白,也才能更好地领会课文的教育目的,通过课文的典型事例,看清其反映的教育意图,分析出其蕴含的道理。
二、再现情境,点燃激情
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思想品德与社会》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极其丰富,但有些内容距学生生活较远,学生认识肤浅;还有些内容虽近在身边,但学生欠留心观察。这就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没兴趣、不信任或课堂发言无话可说。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后包含到情境中,以拉近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距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为学生提供知识的生长点。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真实的情境,学生对学习就会感兴趣。
三、充分体验,以理导行
由于《思想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使学生从中学到知识、明白道理,对学生的教育就需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取向。只有通过小学生切身的体验,才能使其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而形成符合时代发展的价值观。在教学中可以:
1.演一演,再现生活。如教学《帮帮残疾人》一课时,我让学生表演不同类型的残疾人,体会残疾人生活中的诸多不便,让学生深切体会残疾人的内心所需,同时唤起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这样,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懂得了道理。
2.说一说,感受生活。如在教学《可爱的祖国》一课时,可让学生充分回忆我们祖国近年来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画面。并用多媒体再现“神八升天”“天宫对接”的壮观画面节选,再现“08奥运”的精彩瞬间;展示再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典型事例;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发生的变化。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心就会油然而生。
3.玩一玩,学会生活。如在教学《认识新朋友》一课时,组织他们进行了一次“我们都是好朋友”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把平时自己最喜欢吃、最喜欢玩的东西带到学校来,并准备一个自己最拿手的节目。活动开始时,通过“猜歌名”,猜来猜去猜到了“找朋友”这首歌。在游戏中,孩子们请朋友品尝自己的食物、表演自己拿手的节目,玩得不亦乐乎。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品德教育。4.做一做,体验生活。如在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事先让学生读教材了解书本知识后再在家里动手实践,种植种子,询问家长,了解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再组织学生展开对“种子发芽”条件的讨论。这样学生就掌握了所学知识。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对学生进行农村科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自觉性,培养他们从小爱农村、爱家乡、爱自然,树立建设家乡的思想意识。
5.评一评,判别生活。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是需要进行讨论、评判进行的。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教师在设计讨论时,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注意引导学生辩是非,明事理。如在教学《信息时代》一课时,对学生上网好还是不好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学生各抒己见,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讲,针对学生发表的观点,再让学生进行评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通过评一评都能形成正确的观点。教学中尽量选择深奥的道理能浅显表示的教学方式,采用最直观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拓展延伸,形成品德
新课标提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
《思品与社会教育》光靠课堂上参与是不够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课要想提高实效,必须向课外延伸。校内,与各种教育活动有机结合成整体,与各科教学相结合,将品德教育有机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之中;与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相结合,开展各种课外活动,营造参与的氛围,扩大参与的范围。校外,与家庭、社会生活相结合。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安全回家》时,我找些有关交通常识的知识及相关视频和图片来给学生观看。放学后,带孩子们过马路,提醒他们过马路时应遵守交通规则。校内、校外的教育相结合巩固思想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成果。
综上所述,只有把新课程的理念恰当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敢于探索,勇于实践,摸索出教好《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的策略,从而提高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保证德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第三篇:浅谈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
浅谈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为它是集道德、历史、地理、法律、社会生活于一体的综合课程。所以学生们喜欢。但同时,各学科的综合又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是许多老师所困惑的。在这里,我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感。
品社课应该主要解决学生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并不需要一味讲大道理,教师必须实际走入学生的生活当中,去了解他们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课前调查,无论是问卷还是谈话,都应该在课前有所了解,课上才能有的放矢。让学生自由结组调查、讨论自己关注的某一方面问题,把了解到的、收集到的汇合起来,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汇报等等。课堂上的热烈交流,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也体现了合作的乐趣。
《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平等交流、合作,民主的参与集体生活。解决问题是使学生直接面对实际问题,学习、研究并且尝试提出某种解释或解决方案。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制作等途径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了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又将怎样来上好课呢?我觉得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熟悉教材
从开学拿到教材后,根据教学实际可以重组教材,知道哪些内容需要调整;每一个单元需要学生准备些什么资料,提前告诉学生,学生会利用闲暇时间做准备.学生通过自己收集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处理和运用,可以引发有价值的争论,并能够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后得到延伸,引发新一轮的发现和探究。
老师对教材中提供的教学内容多作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立足而不拘泥于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根据每个主题单元的教学目标,适当延伸拓展,让学生动起来,让品德与社会课活起来。“调查较难实现”的问题,反映当前《品德与社会》课教师的困惑,我觉得造成“调查较难实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二、课前活动要及早安排
1、关照学生的参与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带来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化,需要教师与学生逐步适应。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能过更有意义的生活。我觉得,在调查活动中遇到困难正是生活的开始、教育的开始。真生活才会有真教育。我们可以设想某些生活,但他在学生面前是模糊不清的
2、注重结合学生生活
老师一定要起到主导的作用,让学生明确调查的内容,必要时让被调查的老师给学生找一些相关资料,如照片等。调查完成后,老师引领学生进行交流、体会、提升,从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就很好的解决了老师就教材教教材,老师说教式的教学。学生所面对的现实生活环境。我们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在现有环境下,可以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对于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本身也是一种社会教学资源,通过它,我们正好可以启迪学生对自己生活的世界的认识。明白它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明白在现实生活世界中要做一件事不是那么单纯的。
3、要上好《品德与社会》,就要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过程,在以往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组织教学,用学生生活中的事例来教育学生本身,这样就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是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达到加强教育实效性的目的。
另外,我们在课堂组织教学中,不能枯燥乏味,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情激情,吸引学生去学 真情能打动人。在一定条件下,人的真实情感可以互相传染,互相影响,进而产生共同的情绪体验。在品德与社会中,教师在把握教材的结构和重点的基础上,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来感染学生,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后果。例如,有一次在讲《家庭的亲情》一课时,我给学生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参加工作不久,我发现自己得了甲状腺肿大,需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做手术,几个年幼的弟、妹自愿放弃母亲对他们的照顾,让母亲陪我去做手术。我在医院住了一个月,母亲晚上在医院的地板上躺着陪我一个月。当我的病好时,母亲和家里的弟、妹也都瘦了一大圈,母亲和弟、妹们的亲情让我心痛不已。我的亲情故事让好几个学生哭了。在我的激情感染下,学生们都争着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有关亲情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这节课学生们的发言特别踊跃。收到的效果当然也是非常好的。
二、以境激情,让学生轻松的学习
灌输,已越来越被现代教学所摒弃,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让学生从感觉到知觉都能有深刻的反映。如果把课本中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适用图像,再现情境,使内容具体形象,以当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会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三、亲自实践,让学生学以致用
品德与社会课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适应社会,了解社会,以便能在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实践出真知,学生把学到的品德和社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自己的认识有质的飞跃。另外,学生还可通过参观,访问,参加社会调查等,到实际生活中去获得与“品德和社会”有密切联系的知识,这样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才会有大的提高。
总之,要想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教学艺术手段,寓教于乐,寓教于学,使趣味性,思想性,知识性,实践性达到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第四篇:《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浅谈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浅谈
——激真情、明是非、导实行
李 光 民
徐州市王新庄小学
2009年12月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浅谈
——激真情、明是非、导实行
王新庄小学
李光民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担负着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其教学不能停留在课堂上的说理,而是要以不断扩大儿童的社会生活来关注学生的成长,以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蕴含丰富的道德因素和道德教育为目标以及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和培养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交互关系,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来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逐步养成儿童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激真情”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1、创设情境,以鲜明、直观的形象打动学生的心灵,抽象的道德意识只有通过生动鲜明的形象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教“为你高兴,与你分担”一课时。首先,在讲“为你高兴”时设计两个场景,意在将学生带入创设的情景,通过回忆自身经历、体察他人情绪,懂得分享他人的快乐、分担别人的痛苦是促进同学之间相互理解以增进友谊。在感同身受的基础上,激发对同学的关心,真正领悟“给予是快乐的”。“为别人喝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人格修养,付出赞美收获友谊也培养了自己的大家风范;在讲如何“体会朋友的痛苦”时,我也设计了两个情境:赵一鸣平时可用功了,可是期中数学测试没有考好,他伤心极了;李青的爸爸妈妈都生病了,家里生活很困难,他不想说,因为他怕说了同学们会看不起他。通过这两个情境唤起学生的同情心,了解他们的痛苦,让他们想办法为他们排忧解难分担他们的痛苦,真正理解“患难见真情”的含义。使学生在真心实意地给予他人帮助的同时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境界得到提升。
2、联系身边的真人真事激发学生的真情。如在讲授“我要攀登”一课时,讲了“生活中处处有‘登山’”来唤起学生克服生活中困难的决心。让学生列举班里努力学习不怕困难的同学,介绍小伙伴中不怕困难的人。大家纷纷列举了张斌同学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许多感人事例。张斌同学由于身体的原因,一只手时常发抖,刚上学时经常拿不住笔,可他不气馁咬牙坚持练习,经过他的刻苦训练笔也能拿住了字写的也越来越好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他的这种知难而进刻苦学习的精神使大家很受感动,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向他那样不怕困难努力学习。从而使学生知道在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只有在遇到困难时不退缩,积极勇敢的面对困难,去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快乐,总结出“登山”的诀窍,形成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
二、“明是非”培养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动手能力
1、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缺乏道德评价的能力,往往因为好玩而做了错事。比如,有的同学喜欢给别的同学起“绰号”,伤害了同学的自尊心;有的同学在学校里做“小霸王”欺负女同学和弱小的同学。在讲授“面对欺负和威胁”时,让几个被起了“绰号”的同学和平时受到欺负的同学谈一谈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有的同学讲自己一直感到很委屈;有的同学说着难过的落泪。通过这些情境体验,学生知道了在欺负和威胁面前如何去寻找解决方法,明白了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在生活和学习中学法、知法,用法律保护自己。那些喜欢给别人起“绰号”和喜欢做“小霸王”欺负别人的学生深感惭愧,当场向同学赔礼道歉并表示以后再也不做这种伤害别人自尊的事情了。
2、注重教育引导,促使学生认知和改正不良行为习惯。由于小学生都特别喜欢好动和玩耍,不能很好的抓紧和利用时间独立完成作业,许多学生养成了经常抄袭的现象。在讲授“抄袭害了谁”时,通过学生中发生的抄袭、花钱请别人代做作业、考试作弊等事例,让学生辨析和认识抄袭是一件对己、对人、对社会有害的事情。我重点让他们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在学习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让他们真正理解真本领不是抄来的。让他们明白抄袭害的是自己,会给自己的人格与自尊和自我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使学生在矛盾的展现中感受和领悟到抄袭的危害。由此改正以前的错误行为和养成“诚信”的行为习惯。
三、“导实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1、寓教于乐,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讲授“我们的合作”一课时,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合作意识较差,而且现在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大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和勇于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在交往中有的学生表现比较封闭,有的表现较为放任。就重点引导他们通过合作活动真正体验合作的快乐,采用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相配合的活动方式让学生体验合作的乐趣。例如,在拔河、广播操和篮球比赛等合作活动中,让他们总结合作的经验,明白有些事光凭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办成的,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办成很多个人办不成的事情。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体会到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离不开合作,只有通过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才能战胜困难。从而去真正的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合作及合作的乐趣。
2、随时记录、定期总结,不断鼓励。平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对其在校表现进行随时记录。同时通过家访、家校联系平台、家长会等形式,及时全面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定期总结表扬一些同学的好人好事。并且在教室内设立荣誉角,对表现好的或做了好事的学生奖励红星,作为在学期末评优时判断是否符合“三好学生”的条件之一。这样来鼓励学生在学习上奋发向上,不断进步。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应注重情感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真正地做到“激真情、明是非、导实行。”让学生在思想道德上去感悟和体验,使自己的品德教育在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第五篇:品德与社会评课稿(推荐)
品德与社会评课稿
老师执教的《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不乱扔垃圾》;《远离危险》几节课。下面我就说一下观看这几节课后的一些小感想。首先,《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这一节课,这一节教师准备充分,形式多样。学生学有所得,受益匪浅,既提高了认识,又学会了技能。整个教学设计很有特色,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创造性地得用教师本身,效地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益。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启发引导到位,课堂十分活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得轻松愉快,真正做到感情真、体验深、目标明。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基础、以科学为依据、以活动为主线的教学特征,突出了新课程的理念,让人耳目一新。
活动目标在整个活动中体现得很好,全部活动都围绕着目标在开展,每个小活动的目标都清楚、明确,且相互衔接得十分流畅,力图让学生去感受、理解眼睛的重要性和科学的用眼方法,纠正不良的用眼习惯等;在活动过程中,开放性地利用教材,并有针对性地将之与有关资料结合,扩展了教学内容。如将教材与反映全国、全省和东营市的中小学生视力情况的数据结合,与班上视力不良学生的人数结合,有利于拉近视力问题和学生的距离,加深教学内容的现实感、紧迫感;注意归纳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能够掌握要领。如在和学生谈论了预防近视的话题后,用一首朗朗上口、容易记忆的儿歌巧妙地把要点加以总结;重视实际地提高学生必要的技能,而不是停留于口头议论。如别开生面地和学生共同动现场面对面地指导,让学生明确了做眼保健操的程序和动作要求;注意把课上课下连接起来,而不是认为上完课就是活动的终结。
其次,《不乱扔垃圾》一些想法。听了张老师的这节课真是让我受益非浅,整堂课给人的感觉就是干净、利落、有趣。首先在导入上张老师利用自己的家乡荣成的美丽风光带给大家一种精神享受,然后又利用被污染后的画面让大家通过对比的方法来感受垃圾带来的危害;继而让学生思考应怎样处理垃圾/处理垃圾的方式可分为三种: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随后在生活廷伸这一环节中,张老师让学生把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送回各自的家,调动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在活动中对于有些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及时点拨,让学生轻松学会了新知.在谈论了以上话题后张老师也用一首儿歌把重点加以总结;让学生更容易让住乱扔垃圾的危害和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本节课李老师通过新的授课方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后,自己研究自主交流,教师适时点拨的新型教学理念让学生切身体会到遇到危险时应怎样远离如果在避免不了时应如何自救,这节课合理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