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品,故事
小品表演:
晨读前的教室,有的同学在补昨晚未做完的作业;有的同学干脆抄作业;有的同学在埋头看武侠小说;有的同学看一些卡通小人书;有的同学在认真读书;有些人围在一起谈论明星谈天说地;有些同学在大谈打游戏机的心得;有些同学在一起讨论难题;值日生认真地洒水,整理班级等等。一声“老师来了”,于是人人都坐得端瑞正正的,面前摆出了英语书,书声随之响起。
这是时间的黑洞,我站在遥远的岁月一端眺望。捧着一本书,犹如面对一坛陈年老酒。
我要以怎样的姿态去品尝它,才不至于打破这沉寂的醇香?扣问历史,思绪游离,籁籁寒雪落于每个时间的枝头。每一个文字都幻成一幅画卷,在思维的空间纷纷展开;
或是挥臂一呼众生响应的英雄;或是西河漂橹烽烟四起的战场;或是须发飘飘吟风咏月的诗人;或是沉淀着闪光智慧的文化之路……
时间在一圆圈上风驰电掣般转动,我要怎样才能跳出这个圈,为历史的进程测出时速呢?
一个声音告诉我:努力学习,做有责任感的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的问。
“那是外国的租借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砂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借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迷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去看个究竟。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借地。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的、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一旁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洋洋的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替他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顿。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的租借地里,谁又干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从租借地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周恩来一直静静的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将定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啊!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第二篇:八荣八耻小品故事
八荣八耻小品故事
在日常生活中,谈起荣与辱的话题,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故事。这些故事或大或小,总会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这组故事都来自基层部队,虽谈不上深沉厚重,却滴水藏海,意蕴深远,它能让我们更深刻地析事明理,从而更清晰地透视事物内部所蕴含的必然,据此更好地找到生活的参照。
好,故事要开讲了,让我们静心倾听,细心品味吧!
——编者
当战士刘诚站在边境线上,看着身边的界碑,一种守卫祖国的光荣感油然而生……
边陲哨兵■涂灵
微风中,婀娜的芭蕉树挥着宽大的叶子翩翩起舞,婷婷的凤尾竹甩起了柔长的竹梢……看着这幅自然天成的画卷,士兵刘诚陶醉了。今天是他第一次单独站哨,上岗前连长的话还回荡在耳边:“军人视国家利益如自己的生命,希望你认真履行好一名边防士兵的神圣职责!”想到这里,再看看身边的界碑,一种光荣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突然,身后的竹林边传来一阵脚步声。“什么人?”刘诚立刻警觉起来。“我们是到前面走亲戚的!”几个村姑模样的女人走了出来。一个村姑手中的行李箱引起了刘诚的注意:当地人走亲戚从来不用行李箱。刘诚想起班长曾说的话,在河水消退的季节,不法分子视这条河为挽起裤腿就能走私、偷渡的“发财道”。刘诚灵机一动,假装与她们扯闲话来探其虚实,破绽出现了:其中几人竟然操着外地口音。刘诚一个箭步拦住去路,冷笑一声:“别演戏了!”那领头的见被识破,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小兄弟,我知道你们生活很艰苦,你放我们一马,这是一点小意思……”她一边说着,一边递过一个信封。刘诚正色道:“我为国守边防虽苦却感到无上光荣,你们为了金钱不惜损坏祖国利益难道不觉得可耻?”那几人见状,只好悻悻地退了回去。
险些让他们从眼皮底下溜过去!刘诚更加警觉起来,注视着界河附近的一切。
“突突突……”一辆拖拉机由远至近。几个人跳了下来,七手八脚地抬着一部机器径直朝河边走来。刘诚定睛一看,领头的是前些天到连队来慰问的某建筑公司陈经理。尽管认识,但刘诚还是委婉地开了腔:“陈经理,你们要出境只能往口岸走!”陈经理听了哈哈大笑:“小兄弟,你误会了,我承包了附近公路段的工程,今天带工人来抽点河沙。”刘诚听后,不但没有让步,还给他们上起了边防政策课:“界河主航道的中心线就是国界线,如果在河中抽沙就有可能造成界河改道,从而改变国界线,无形中就造成了国家领土的流失。”“你这小兵,别吓唬人了,不就几车沙吗,回头我跟你们连领导打个招呼,一定不让你为难。”陈经理一边说着,一边指挥工人往河中架机器。刘诚跑上前毫不客气地拦住了他们:“我是个小兵不错,但我的岗位却维系着国家的利益,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在我面前发生。”陈经理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他朝工人一挥手,气呼呼地走了。
正在这时,连长带着巡逻队走过来了。刘诚正准备报告执勤情况,不料连长却笑着摆了摆手:“你刚才说的话我都听到了,人情面前不退让,金钱面前不动心,你忠实地履行了一名士兵的职责,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刘诚同志,好样的!”
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美德能打动人心,由此产生的爱心效好范文版权所有应也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
爱心效应■韩光
4月9日上午,二连来了一位俊俏的姑娘,一进连部就说:“我是来找魏民的。”当大家把目光齐刷刷投向一级士官魏民时,他头却摇得像拨浪鼓似地说:“我不认识你呀……”没想到,这位姑娘一见魏民,就热情地迎上来握住他的手说:“那天我在街上见过你,这是你的300元钱,太感谢你了。”
这事还得从前天说起。那天早饭后,魏民上街准备用积攒下的工资去买一台微机。当他快走到电子城时,突然一阵大风迎面吹来,风里还卷着一些大大小小的人民币。“天上掉钱了!”不知谁喊了一声,立刻引来了一些追风拾钱的男女老少。
“这钱肯定是谁没拿住让风刮跑的,丢钱的人这会儿该有多着急呢……”想到这儿,魏民亮出了自己的士兵证高声地说:“我是军人,请把拾到的钱交给我保管,我会代表大家如数地交给失主的!”别说,魏民反复喊了几嗓子还真奏效,人们纷纷把自己拾到的钱交给了魏民。
“我也太没用了,血汗钱让大风给刮跑了。”这时一位农村老大娘抹着眼泪着急忙慌地从远处跑过来。“大娘,钱在这里。”魏民上前把钱交给老大娘说道,“这都是大家帮助您拾的,快点点,看少不少。”“太谢谢大家了,你们都是好人啊!”老大娘接过钱,嘴上不住地感谢着。原来这位大娘是一大早带着2000元钱进城买化肥和种子的,结果钱没拿好,被风刮跑了。
大娘把手中的钱数了三遍,说少了300元。“少了这么多的钱,可咋整啊。”大娘又伤心地哭了起来。
魏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说:“大娘您别急,我再去找找。”说完便招呼围观的群众一起帮着找,可
第三篇:感人故事小品
人物:阿姨、小红、朱子同、老妈、村长
地点:家中、山区
老妈生气得说:“看看、看看!你这考的是个什么啊!”
朱子同委屈的说:“不就差个一点点嘛。”(用手比画)
老妈说:“唉,对你真是没希望了。不过幸好马上阿达来做我的儿子喽!”
朱子同:“啥??阿达?”
老妈说:“我呀,就知道你考的不好,每次回家都上网,这次我帮你参加了一个节目,就是把山区的孩子接到这,这的孩子换到那。阿达就是我们的新“儿子”。”
朱子同:“啊!”
画外音:在去山区的路上。
阿姨:“这就是我们要到的山村。”
朱子同:“啊,终于到了,在路上我都想吐了。”
突然朱子同看见了一个半老不老的老头站在他面前。
朱子同小声的说:“我要叫爷爷还是伯伯啊。”
突然,老头热情的说:“你就是猪仔头吧。我是这的村长。”
朱子同:“啊?!我是猪仔头!!”
阿姨:“哈哈。。好了,接下来我们来一起看看你的新爸妈。”
第四篇:小品---农民工的故事
小品---农民工的故事
小品---农民工的故事
故事简介
继小品〈〈养鳖〉〉之后,刘老汉的养鳖厂被范县长的小舅子不择手段的争去,刘老汉之妻受不了打击不久辞世,同时村里通了高速路,建了部分商品屋,占去了不少耕地,刘老汉被迫进城打工糊口。在9号“麦沙”台风到来的前几天,工地被通知停工,刘老汉闲不着,抽空拾起他修鞋的手艺,来到某县府住宅小区修鞋。不久碰上了下班回来修鞋的范县长-----。
场景一:某县府住宅好范文版权所有小区门口。
场景二:范县长的家中。
人物:刘老汉、范县长、范县长之子亮亮。
刘老汉:(背着修鞋工具箱进场)说:听说“麦沙”台风要来,工地停工了,可咱农民工不能停,一停一天的收入也就停了。一边摆放工具一边吆喝:“擦鞋、修鞋----------”。
这时,风风火火的范县长走过来:“大爷,快给俺修一下鞋”。
刘老汉没抬头接过鞋看了看:“你这鞋是硬伤”。
范县长:“可不是么!台风马上就要来啦,这不跑了几个乡镇,把鞋给撕了”。刘老汉熟练的修着鞋,头不自觉的抬了下。
范县长:“哎、哎、哎----这不是老老姑父吗?你老怎么来这儿?怎么干这活?
刘老汉:(惊讶的表情)“你是范县长?看你没怎么发福”。
范县长:“可老姑父瘦了,看你真老了不少。我说老姑父,你不养鳖啦?”。
刘老汉:(悲哀的表情)“唉,说来话长,还是不说的好”。边说边把修好的鞋递给范县长。
范县长:“老姑父,咋回事?好!老姑父,到家坐坐,咱爷俩好好叙叙”。
刘老汉推辞不去:“不了,老姑父,哦,范县长,不了”。范县长强行收拾修鞋工具:“走吧、走吧,家离这儿不远”。刘老汉默许,跟着范县长进了家。
范县长的儿子亮亮:“爸,爸你可回来了,我正有几道题要问呢?”。
范县长:“亮亮,来来来,快叫姑老爷,他是咱家的老亲戚”。
亮亮(不情愿、不高兴、不支声地拉过其爸)小声:“爸,你怎么把一个修鞋的领到家来了”。
范县长(生气的样子):“修鞋怎么啦?你看,这孩子,你爷爷还是修鞋的那?当年,你爷爷就是用修鞋挣的钱供你老爸上的大学。去,去,去,去,自己做题去。(儿子不高兴的走出,转过身客气的面对刘老汉)。好,好,好,老姑夫快请坐,你看,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忘本啦”。
刘老汉(尴尬地、不好意思的、有些紧张的坐在沙发边上):“县长,修鞋的是你爹?,不,爹是修鞋的。”
范县长:“可不,当年,他和你一样,也在县城修鞋,这,你老不知道。哎,老姑夫,村里的生活还好么?”。
刘老汉:“好,说好真好,如今农村,农业税全免了,孩子学费不用咱了,商品屋盖满了,高速路通过家门口拉,耕地眼看着变少了,生活是好了,可农民还是没法养老啊”。
范县长:“老姑夫,一些地方确是存在违法占地,乱建乱盖。国家已经出台政策加以限制和整顿了。也采取了不少措施鼓励农民种粮耕田,农村医病、养老问题也会逐步解决和落实,你老请放心吧。哎,老姑夫,你老养的鳖怎样了?”。
刘老汉(悲伤的表情):“唉,还养什么鳖呀!全让你小舅子给放血啦。”
范县长(惊讶的表情):“怎么回事?你老说是怎么回事?”。
刘老汉:“你走后,你小舅子靠上了新上任的乡长,在来年招标中做了手脚,硬是把俺踢出了局”。
范县长好范文版权所有:“有这么回事?你老咋不来找我?”。
刘老汉:“哪敢啊!要找你,说给我们放血”。
范县长:“你看看,你看看,我怎么就一点不知道呢?这太不象话啦。老姑父,你放心,我马上汇报县纪委,把这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刘老汉:“算了吧!都过去两年啦,我也老啦,这鳖我也养不了了”。
范县长:“那不行,那可不行,这必须给你老一个公正的交代,哎,可是老姑还好吗?”。
刘老汉:“好哇,她是真好,不用受罪,也不用受累了”。
范县长:“老姑,她怎么啦?”
刘老汉:“自从养鳖厂被你小舅子抢去后,她是又气又恨,积劳成疾,走啦”。
范县长:“什么?唉!这两年不见,怎么成这样呢?老姑是个多好的人呢!唉,现在确实有个别的干部不去尽职尽责,心里不想老百姓,而是违法违纪,以权谋私。老姑夫,我马上去县纪委汇报,替你老出这口气”。
刘老汉(紧张。兴奋):“老姑夫,不,范县长,说实话,我还真想养鳖呀!你老姑也想啊!你这话给我助胆啦,走,我们一起去”。(二人退出)
第五篇:雷锋的故事小品
雷锋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家。雷锋生前是解放军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运输班班长、五好战士,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他的爱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奋不顾身、艰苦奋斗、助人为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崇高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难忘的伤痕
雷锋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孤儿。本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他为了帮助六叔奶奶家,常常去上山砍柴,可是,当地的柴山都被有钱人家霸占了,不许穷人去砍。雷锋有一天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见了,这个地主婆指着雷锋破口大骂,并抢走了柴刀,雷锋哭喊着要夺回砍柴刀,那地主婆竟举起刀在雷锋的左手背上边连砍三刀,鲜血顺着手指滴落在山路上......学生时代
一九五零年夏天,乡政府保送孤儿雷锋免费读书。一九五六年夏天,从荷叶坝小学毕业,几年里,雷锋克服困难,勤奋学习,受到师生的的一致好评。他帮助落后的同学,爱护集体的粮食,并与坏份子做斗争,受到学校老师、同学和乡亲们的一致好评。在毕业典礼上,他上台发言,毅然要求留在农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一次义务劳动
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疼得很厉害,他来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回来,见一个建筑工地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原来是给本溪路小学盖大楼,雷锋情不自禁地推起一辆小车,加入到运砖的行列中去,直到中午休息,雷锋被一群工人围住了,面对大家他说:“我们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我和大家一样,只要尽了自己的一点义务,也算是有一份光发一份光吧!”这天下午,打听到雷锋名字及部队驻地的市二建公司组织工人敲锣打鼓送来感谢信,大家才知道病中的雷锋做了一件好事,过了个特殊的星期天.可敬的“傻子”
一九六零年八月,驻地抚顺发洪水,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命令.雷锋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被记了一次二等功.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存折上203元)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侍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捐献给了辽阳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已的全部积蓄,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人民的勤务员
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雷锋就是选择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
小品:
“学雷锋”(小品话剧)
人物:50多岁的男子,卖水果的----A;40岁左右的男子,穿着时髦---B;群众---C、D、E
(场景)50多岁的男子推人力三轮车,从马路上往马路牙石上走。他的人力三轮车的前轮已经上去了,由于一路走来,他的脸上透出了汗水。旁边,人来人往----人似乎见多了这样的事情,或走过,或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
第一幕
A:(使劲地推车。突然,三轮车一趔趄,一后车轮压在路牙石上,车上的纸盒箱子甩动了一下)
C、D、E:(人们看过去箱子里都是香瓜。这个季节,这是香瓜价格最高的时候。)
B:哎,怎么没有人帮一把?(他从车后面,用一只手轻轻一推,三轮车另一个轮子也上了马路牙子)
A:(停下车,回过头对B感谢地点头)兄弟,谢谢你呀!
C、D、E:(投去敬佩的目光)
(画外音:现在,这样能给人举手之劳的人好象少了)
第二幕
B:(对推三轮车男子)老头,如今谁还学雷锋呀。雷锋全国就一个,还死了。
A:(莫名其妙,摸着自己的头,很诧异)
B:装什么糊涂呀,我帮你,你不得感谢我一下呀?(B顺势从纸盒箱子里拿出5个香瓜,左手2个,右手3个)
A:(痛苦状)别,别介。我一天也挣不几个钱,你,少拿点吧。
B:(把香瓜放回箱子里,拿出一个弹了一弹。如此反复,挑了3个,一边盯着A,一边语气重地和A讨价还价)怎么的,白推呀?
A:(哑言地看着B)
第三幕
A:(看B大摇大摆地走了,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自言自语着)什么世道?真是的!
C、D、E:(凑了过来)老爷子,你烧高香吧,多拿你几个能怎么地他?警察也拿他没有办法。
A:(把纸盒箱子卸下,在马路边摆上地摊)香瓜,新来的香瓜。
(众人下,A的叫卖声音传的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