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后感(梁衡)sjs2008n
读后感(梁衡)
走进灵魂的文字
--我读梁衡 吴中路小学
梁衡先生最早是以其山水游记散文《晋祠》而闯进我阅读视野的,此后,我便留意起这位官员作家,他竟没有让我失望。
《晋祠》是梁衡1982年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作品,当年即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后来他的散文《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也入选中学教材。读到这样美妙的文字,就让我格外地关心梁衡其人其文起来。
梁衡,山西霍县人,1946年出生,1968年人大毕业。长期在基层当记者,曾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以及新近出版的《追寻遥远的美丽》等。作品曾多次获奖。
多年来,他的很多山水散文和政治大散文都是零零散散地从报刊上阅读到的,要是能有一本梁衡先生的散文合集来收藏,该有多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我还真在常武购书中心购到了这样的集子,是海天出版社出版的《追寻遥远的美丽》,2002年5月第1版,几乎收录了梁衡所有的散文作品,淡雅的封面装帧,厚厚的一大本,让人爱不释手。
梁衡早期作品十分擅长描摹山水,“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这里的水,多、清、静、柔。” 三句六字,揭开了晋祠美之所在,一句四顿道出流水诱人之处。
这种写山、写水、写景的模式,并不是梁衡所追求的惟一意境,他要“求真、求新、求美”,把自然与政治、把山水与伟人融为一体,推出一种新的“政治散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知人以论世,读诗以观心”,用这句话去衡量梁衡的“政治散文”再贴切不过。你看,《特利尔的幽灵》中的马克思、《这思考的窑洞》中的毛泽东、《大无大有周恩来》中的周恩来、《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中的邓小平。在梁衡笔下写得既深邃,又耐读。
梁衡的政治散文偏重“大事、大情、大理”,笔下也多是一些“大人物”,尤其以政治家为多,今人中他选择写马克思、毛泽东、瞿秋白、邓小平、周恩来,古人中他写诸葛亮、范仲淹、柳永、韩愈、辛弃疾、林则徐。“这些人物都是我喜欢的,第一,他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第二,他们都有独立的人格;第三,他们大都有悲剧色彩,都为后人留下一点遗憾。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梁衡自己这样说。梁衡写人物,通过考察他们的成功与失败、奋斗与牺牲、欢乐与悲伤的人生经历,而致力于发现人物的思想和人格内涵,进而去追寻人生于天地之间的终极意义,去拷问一个人之于历史长河的创造和贡献价值。读着读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仿佛跃然纸上,让人走进了他们的灵魂深处,震撼心魄!
掩卷暇思,其《觅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和《跨越百年的美丽》等三篇极品,实乃不可多得之作。
在《觅渡觅渡渡何处》里,我看到了一个毕生都在“觅渡”,直到临死前一刻还在探究生命归宿的瞿秋白形象。秋白的一生充满了一种不寻常的悲怆之美,唯其悲怆和不寻常,才使他短暂的一生更具分量。“一个人无才也就罢了,或者有一分才干成一件事也罢了。最可惜的是他有十分才只干成了一件事,甚而一件事也没有干成,这才叫后人惋惜。”对生,秋白本来才华横溢,如果他静坐书斋,作文、绘画、行医、治印,必能真正实现他的文化价值,但他不怀才自惜,一旦民族大众需要,就以书生之躯扑向大风大浪,好像用一块纯玉代替一块石头,去堵决口。对死,秋白不追求轰轰烈烈,而以柔弱之躯,靠理性力量淡然处之。对名,秋白在生命就要画完整句号之时,偏偏抢着写了一篇《多余的话》,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剖析一遍,向世人昭示他是一个多重色彩之人。对此,梁衡写道:“当我们只看他的事业,看他从容赴死时,他是一座平原上的高山,令人崇敬;当我们再看他对自己的解剖时,他更是一座下临深谷的高峰,风鸣林吼,奇绝险峻,给人更多的思考。”秋白的女儿瞿独伊读过《觅渡》之后,在致梁衡的信中说:“父亲一生磨难多,争议多,先生的一支笔概括了父亲的一生,提炼了他生命的精华。让没有读过党史的人,也能清晰地感到父亲的思想脉络,和他对党对国家的赤子之心。”
读《大无大有周恩来》,我觉得最撼人心魄、最摧人肝胆的,是讲周恩来的第五个“无”:劳而无怨。起段劈头一句就是“周总理是中国革命的第一受苦人”,接下去便直言“他的过人才干害了他,他的任劳任怨的品质害了他”、“他被人们作为平衡的棋子,或者替罪的羔羊”、“哀莫大于心死,苦莫大于心苦,但痛苦更在于心虽苦极又没有死”。整篇文章写了周总理一生中六个方面的“惊人之无”: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和去不留言。而正是从这“大无”之中,作者又分明发现了他的主人公所拥有的“大有”:大智、大勇、大才、大貌,还有大爱和大德。作者从这鲜见的人生范例中,看到了一种崇高的生命的哲学:“当人格的力量达到一定强度时,它就会迅如光速而追附万物;穹庐空间而护佑生灵。”
1998年,为纪念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梁衡发表了《跨越百年的美丽》,其中写道:“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只有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诸葛亮戎马一生,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刃;毛泽东指挥军民万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却不背枪支,不受军衔。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着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作者认为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
其他如评价辛弃疾的《把栏杆拍遍》、评价韩愈的《读韩愈》、评价范仲淹的《青州说寿:一个永恒的范仲淹》等等,无一不是层层剖析,情理交融,揭示出他们闪光的人格。正因为如此,他笔下的人杰鬼雄,才能以更新、更高、更实的形象立于读者面前,让读者与他所描写的人物心灵相通,思接千载。
梁衡不是思想家。但在我看来,他思索的成果,远在当今某些“思想家”之上。所以他的很多文章一出,立即就有全国数百家报刊转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为官而有时间为文,为文而有胆识断人,而判断一个人又立即让你直达他的灵魂,确实不简单。字里行间,难道我们就不能读出生命的要义和人格的魅力吗?
第二篇:《梁衡散文》读后感
《梁衡散文》读后感
我最近读完了梁衡的两部散文集《觅渡》与《洗尘》,不禁为其中睿智而深刻的语言所折服。
散文集中很大一部分由历史散文构成。其中《把栏杆拍遍》与《乱世中的美神》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把栏杆拍遍》化用了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诗句,散文中评论了他由武到文的一生。辛弃疾年轻时曾起义抗金,南下归宋后,本想为国出力,却终生不受重用。尽管报国无门,他仍然心系天下,那颗藏于乡间的爱国之心仍跳动不止。《乱世中的美神》则是以李清照为主题,她的前半生幸福完美,但突如其来的丧夫、亡国之痛给了她沉重的打击。尽管往昔安逸的生活一去不复返,李清照却未对生活失去希望,这几乎致命的打击反而让她登上了古典诗词的巅峰。
散文集的另一大组成部分便是游记散文了。这些散文不仅有着鲜明生动的语言,它们所表达的主旨更是超乎“游”之外。如《乌梁素海,带伤的美丽》中,就以乌海当年湖中跃起的鱼儿如“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的生动景象与如今船尾翻起的浪“黄中带黑,像一条刚翻起的犁沟”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对此感到的痛惜与无奈,呼吁人们保护那正在逝去的自然之美。而《一颗怀抱炸弹的老樟树》中,描绘了那棵接住炸弹的老樟树旺盛的生命力:“简直就是火山喷出地面后突然凝固的一座石山”,或许这段描写不仅是为了表现树的顽强生命力,更是象征着革命力量的永不消逝。
在散文集中,由物及理的文章也不少。比如《人与石头的厮磨》,从描写不同的人在石上刻下各种内容,探究到了古人的心理:统治者想借石巩固统治,为官者想借石留下美名,百姓想借石铭记恩情……
这两部散文集,不仅体现了梁衡高超的文化功底,更显出了他深刻睿智的哲思。
第三篇:《梁衡散文》读后感
《梁衡散文》读后感
翻开洁白的卷帙,首先竟是被梁衡先生的幽默吸引了。书中说“我想许多同学对我这个作者,大概也会感觉到有一点神秘。1984年我读研究生时有一位同班同学,他的儿子正上中学,学我的《晋祠》,他就说:“这作者是我的同学。”那孩子仰头看着父亲,足有几秒钟,然后说:“这人早死了吧。”2008年“六一节”,北京101中学举办师生与作家见面会。校方问作协,能不能找到我。好像我已经失踪„„”读到此处,就不禁笑了起来。想起原来老师和我们的一段对话。师问:“知不知道梁衡是谁?”生答:“不知道!”师问:“怎么会不知道,初一学过了他的《夏》的呀?”生答:“哦„„还是不知道。”师问:“知不知道朱自清的《春》?”生答:“知道!”“那知不知道梁衡的《夏》?”“不知道!”师晕了„„ 读梁衡的第一篇文章是《晋祠》,他细腻的描摹令我羡慕。例如写树“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冠顶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于石阶旁,宛如老者说古;那唐槐,腰粗三围,苍枝屈虬,老干上却发出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微风拂动,一派鹤发童颜的仙人风度。其余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沧桑几经的风骨,人游其间,总有一种缅古思昔的肃然之情。也有造型奇特的,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却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其余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用了多种修辞,把树的姿态写的具体生动,各不相同,令人拍案叫绝。
读晋祠的另一感受是读书要多积累,多背诵。正如梁衡所说“我每在提笔写作时,脑子里就不由自主地闪过许多文学巨人的影子,自觉不自觉地向他们借词、借字、借意、借境,然后再汇拢到一起,从自己的笔管里流了出来。我中学读书时,语文教师讲过一件文坛轶事,说韩愈每为文时,先要将司马迁的文章痛读一遍,以借其气。当时听得朦朦胧胧,现在却真感到其言不谬。这篇小文也是这样。比如欧阳修《醉翁亭记》写山,朱自清《松堂游记》写树,柳宗元《小石潭记》写潭,这些在本文的山水、树各节中都能找到影子。另外还有,《史记》写人状物之笔力刚劲,我在写木龙、石虎时,虽数字,却实赖太史公之气;徐志摩写康桥风光时色调之艳丽,我在写山水绿阴时,实向他借过颜料。”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朱熹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应是一样的道理。
至于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应该是《夏感》吧。作者视角独特,另辟蹊径,赞美夏天。在诗人作家笔下,夏并不是一个受到青睐的季节。也许,春的百卉萌发能给人一种再生的愉悦,春的万象泰和又能使人的情思得到畅快的释放吧,也许,秋的收获能给人一种成熟的满足,秋的寂寥又能使人的心绪得到淋漓的宣泄肥,所以,吟春咏秋,古今舞文弄墨者,几乎趋之若过江之娜。而夏呢?也许它太热太醉太稠密太有点“浓得化不开”了,因此,总不免给人一种失和谐超力度负荷过重之感。如是,怎能得到和普通百姓一样地受着“快乐原则”所支配的骚客文士的心理认同?怎能不被他们付诸阅如!即使有人写写,也难免写成“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干燥炎热的风”,“凶恶的嘶叫着”,“人象快干死的鱼”,“大地在高热度中发抖(引自茅盾、老舍、高尔基、罗曼罗兰诸人作品)—一种作为艺术内容中苦闷压抑象征的夏感,或者,写成“日常睡起无情思”.(杨万里), “手倦抛书午梦长”(蔡榷》—一种轻松闲适中透出无可奈何的失落之情的夏感。可是,梁衡同志却敢于履新涉奇,从人所寡言处言之,“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份金的夏季。”须知,这种赞美本身就很值得我们赞美。
《夏感》中写到“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其实,“那春天的灵透之气”所积蓄所酿成“磅礴之势”,正是一种“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的伟力的奔突,一种由孕育到丰登的“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律动,一种印着人类巨大的钤记的创造之波的流泻。作者热情讴歌的,就是这样一首力、生命与创造的诗。梁衡的散文,精美,朴实,独特,而富有韵味。
第四篇:梁衡散文集读后感
梁衡散文集读后感
记得在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曾推荐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她曾经说梁先生的散文集一定要看一下,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但由于当时没有太多的时间,到了大学的时候才有了空余的时间来看一下,看过之后有了很多的感想。
梁先生说过看一篇文章,应该注意里面的知识和思想内容以及审美,我们看一本书,虽然不是上政治课,但其中的思想也将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会构成我们认识社会、人生的参照系。
从中我感觉当我们看一本书时,要学会审视其中的内涵,不要一味的接受,要学会批判的接受,要去其糟粕,学其精华,这样才算真正的读一本书。这些使我认识到了读书的真正的意图和方法。原来我读书就只是看一下,不会走太多的内心,只是名符其实的读一下,亦或是感慨一时,不会太深入内心。虽然和梁先生讲的有点出入,但也相当于没读。但这不禁使我想到现在的好多读者,他们读了一本书,情绪太过于投入其中,使得他们感觉自己就是其中的主角,从而被其中的情感或人生观所惑,对整个现实的世界都有了错误的认知,从而酿成了许多悲剧。这就正如梁先生所说的不要一味的接受作者的观点或建造的文学世界,要学会批判的接受,学会审视。这样才能真正的从书中汲取到营养,不算白读一本书,不正确的阅读只会适得其反。
梁先生在《晋祠》中写的古晋名胜晋祠,在文中他说晋祠的山美、树美、人美,使我对现今的另一非常热门的现象——旅游有了新的一些看法。现在的人们很喜欢旅游,一到假期或者空闲的时候就会去旅游。但现在的旅游我感觉更是一种形式,太多的人就只是到了名胜古迹去照个像留个影记个念,也有太多的人到了景区就一定要到最有名的地方去留影或去参观一下,不管有多累。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作者说“旅游最重要的是寻找美,享受大自然的美,放松心情,让灵魂得以升华,而不是只是一个任务,让旅游失去了其最根本的意义”。
对此我深感认同。如今太多的已经不懂得发现美,只是麻木的去景点照相,留念,仿佛就是完成了一件任务似的。现在的人们太浮躁,不会真正的静下心来去真正的感受我们的生活,更别谈去发现美,人们只会麻木的照相取景,不会真正放松心情,感受自然,升华灵魂。正如梁先生在晋祠的感受:春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入秋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无论何时抬级登山都清悦神爽。梁先生真正的在景区中看到了大自然的美,既放松了心情,又升华了灵魂,是真正的旅游者,大自然的欣赏者,是我们都应该做到的。
最后,梁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人人皆可为国王》。一开始其便写了国王的权高位重,一国之财任其所用,一国之民任其役使。所以很自然就成了人人的目标。
但接着梁先生就说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的时候长短并不是绝对的,王亦有局限。王也有其所不能得到的。当然也不是人人都想成为王,有的人只喜欢游山玩水,放浪形骸,寄情于山水,不被权势而折腰。但其实如今的社会是多元的,国王也是多元的,每个人在其行业中在其领域内都可成为王。接着告诫我们只要努力,人人皆可称王。正如北宋的刘永,虽被仁宗贬谪,但其在他的领域——词域中成为了他的王。所以我们不要自暴自弃,埋怨社会的不公平,只要我们肯努力,就会成为自己的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谁也不用自卑,更无须骄傲,努力便可成为自己心中的王。
这就是我读梁先生的散文的感想,相信之后我会真正的学会读书,学会发现美,学会努力,不怨天尤人,我相信我的人生将会更加美好。
第五篇:梁衡论文
至文至情之美
——浅谈梁衡人物散文
叶海静
对于现在的散文,季羡林老先生在《追求一个境界——谈梁衡的散文》中认为在中国散文坛上有两个流派。一个是“松散派”:信手拈来,随随意意,松松散散,没有固定的结构、布局,集中表现一个“散”字。与之相反的是“经营派”:讲究谋篇布局,锤炼词句。他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大家的传世名篇无一不是惨淡经营的结果。我窃附于‘经营派’。我认为,梁衡也属于‘经营派’,而且他的经营还非同寻常。即以他的写人物的散文来说,一般都认为,写人物能写到形似,已属不易,而能写到神似者则不啻为上乘。可是梁衡却不以神似为满足,他追求一种更高的水平,异常执着地追求。”对于梁衡的评价,季老是讲得非常中肯的。在人物散文中,梁衡汇集人生的体验,以一个“知己”般的身份,书写人物的故事,把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事情写出别样的味道,让读者有了不同以往阅读收获。毫不夸张地说,他在自己所有的人物散文中,一次又一次地带给了我们惊喜与感动。
看他的人物散文,首先是被其中的那一个个历史英雄人物所打动。其中每个人物都是我们国人所熟悉的,可是在梁衡的带领下,我们又看到了他们在人生失意之时,不为人所熟悉或是所知的可歌可泣的一面。韩愈柳永被“奉旨填词”,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受命运的摆弄,但是却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拨着算珠,把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识、环境统统变成了由自己支配的珠子,创造了词的奇迹。辛弃疾行伍出身,以武起事,曾经叱咤风云,但却是命运多舛,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把栏杆拍遍,最终以文为业。林则徐为救国家,在成了近代史上的第一禁烟英雄的同时,被皇帝发放伊犁效力赎罪,却又在新疆做起了为国效力的大事,以罪臣之名,行忠臣之事。瞿秋白以文人的身份投身于政治,在生命的危难关头又以文人的儒雅就义,坦荡得如一张白纸……在他的人物散文中,每个人物都有着一种强大的人性魅力,吸引着世人。他们活得真实,魅力极大,责任心强,有着一颗救世救民的大心;为了坚持正义、理想、价值而不屈不挠,透露着一股股的悲壮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魏征的“居安思危”,范仲淹的“先忧后乐”,周恩来的“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邓小平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在他们身上“先忧后乐”的传统政治理念得到了一脉相承。而梁衡自己所提倡的在散文中写“大事、大情、大理”的主张,则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给读者的精神带来了一次次的洗礼。
“绚烂之至是简朴”。在人物散文中,我们看不见梁衡在风景类散文中所表现的老练、绚烂文笔,反而是一种简朴、平实,但中间却有着思想的重量。《百年明镜季羡老》中,语言朴素,但是情感真挚,态度谦逊,读来非常感人。而在《大有大无周恩来》中,更是以一种朴素之至的语言对共和国的第一位总理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歌颂,真诚地去写周总理人格上的伟大。读他的文字,可以感受到他对总理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仰,和一种刻骨铭心的认同感,以及作家自身为社会、为国家宣扬“至理”所流露出的一身强大的时代使命感。
其实,在这些平实而有力的文字背后,是作者本人的那一颗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心。许多人在看梁衡的人物散文时,会被他的文笔带入一个个澄明真实的世界之中,感人物的悲欢离合,与他们一起欢乐、悲伤、大笑、哭泣……如果说我们被瞿秋白临死时的淡然、周总理的大有大无、林则徐的凛然之气、韩愈的坚持等等感动,那么给读者带来这种人格震撼的恰恰是梁衡的那一颗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心。抚栏杆,他感受的是辛弃疾内心的无比痛苦;观小路,他看到的是小平同志的忍辱尽心艰辛;视红船,他感慨的是共产党初建时的风雨飘摇;思红毛线、蓝毛线,他体悟的是领袖们的质朴可敬……为了写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梁衡渡重洋、访故里、寻遗迹,用自己的那颗赤子之心去体察!只有一个能真正体察他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他的文笔才有可能会写出拥有重量的文字,才能让世人看到了那些千古风流人物的另一面生活状态,并为之澎湃、唏嘘。他内心澎湃的激流,汹涌于他的笔墨
背后。朴实的文字包裹的是一颗平实、善良、澄明、纯净的心。梁衡,以一颗赤子之心生活于世,以一颗赤子之心体察世事,以一颗赤子之心书写笔下的大人物。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中国古代文人一直是把对政治的关心作为一种共有的情怀。梁衡倡导进行政治散文写作,在他的文字中,透露着对国家的爱与对党的尊敬。作为一名作家,梁衡站在时代长河之上,看江水东流,大浪淘沙,思量那些风流人物的思想重量,党对国家的指引意义。在《觅渡,觅渡,渡何处?》、《这思考的窑洞》、《大有大无周恩来》、《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红毛线、蓝毛线》等这些文章中,他主动走进政治,走入党的历史,以一个有着责任感的公民形象在歌颂。我们看到一个个“把革命投入人生”的党中老一辈,在他们的身上,寄托着梁衡对党的尊敬,流淌着的是梁衡对党的信任。梁衡不仅在文章中为党歌颂,而且不回避令人头疼不已的政治,在党犯错的时候,心痛之情在字间流淌。可是,梁衡在文字中透露出来的更多的是对党,对民族与国家的信心。正如他自己写到的:“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一个犯了错误而又不知反思的民族是更悲哀的民族;一个学会在失败中思考的民族才是真正了不起的民族。不要忘了,正是“文革”浩劫之后的大思考才成就了今天的复兴。”
梁衡在2009年11月13日的《<岳阳楼记>留给我们的文化思考和政治财富》主题演讲中,剖析了为官做人之道,指出忧国思想是政治财富。梁衡赞美诸葛亮,魏征,范仲淹,周恩来,邓小平,赞美在他们身上一脉相承的“先忧后乐”的政治理念。其实,我们也要赞美梁衡,在他的身上,我们读者也看到了“先忧后乐”这一政治理念的传递与接力。季羡林老先生在《追求一个境界——谈梁衡的散文》还这样评论他:“梁衡是一位肯动脑、很刻苦,又满怀忧国之情的人。他到我这里来聊天,无论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对国家、民族的忧心。难得他总能将这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以外,尚无第二人。”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作家,他认真实
践并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感谢梁衡,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依旧向我们传递着生活的精神勇气,书写着人类的至真之理,让我们能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去面对生活与历史。
中考链接梁衡作品:《匠人与大师》(20l0年河南省)
《母亲石》(2010 年连云港市)
《人人皆可为国王》(2010年巴中市)
中考真题回放:
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共12分)
匠人与大师
①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②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
③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但还没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大师则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甲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满头大汗,一道接一道地去算,大师只需轻轻给出一个公式。匠人常自持一技,自炫于一艺,偶有一得,守之为本;大师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心犹难宁。居里夫人把诺贝尔奖章送给小女儿当玩具,但是接着她又得了一个诺奖。④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我们常说一技之长,一招鲜,吃遍天,这是指匠人,大师则不靠这,他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为凡创新、创造,都是在引进、吸收、对比、杂交、重构等大综合之后才出现的。当匠人靠一技之长,享一得之利,拿人一把,压人一筹时;大师则把这一技收来只作恒河一沙,再佐以砖、瓦、土、石、泥,起一座高楼。牛顿、爱因斯坦成为物理大师并不只因物理,还有更重要的数学、哲学等。一个画家,当他成为绘画大师时,他艺术生命中起关键作用的早已不是绘画,而是音乐、文学、科学、政治、哲学等。而一个社会科学方面的大师要求更高,马克思、恩格斯是一部他们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毛泽东则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
⑤这就是大师与匠人的区别。研究这个区别毫无贬损匠人之意,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石。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正如需要将军也需要士兵。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需要人们有一个较高的追求目标。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将军总是在优秀的士兵中成长起来的。当他不满足于打枪、投弹的重复而由单一到综合,由经验到理性,有了战役、战略的水平时他就成了将军。□乙鲁班最初也是一名普通木匠,当他在技术层面已经纯熟,不满足于斧锯的重复,而进军建筑设计、构造原理时,就成了建筑大师。虽然从匠人而成为大师的总是少数,但这种进取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古语说,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要是人人都法乎其下呢?这个社会就不堪设想。
⑥我们可能在实际业绩上达不到大师水平,但至少在思想方法上要循大师的思路,比如力求创新,不要重复,不要窃喜于小巧小技,沾沾自喜。对事物要有识别、有目标、有追求。力虽不逮,心向往之。在个人有了这样一种心理,就会有所上进;在民族有了这样一个素质,就会生机勃勃;在社会有了这样一个氛围,就是一个创新的社会。
(作者:梁衡,有改动)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4.第③段、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5.笫④段中有一个事实论据不恰当,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2分)
16.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4分)
参考答案:
13.我们不应满足于敝“匠人”,要有较高目标、有追求、有不断创新的精神。(2分。意思对即可。若只答匠人和大师的区别不给分)
14. □甲:比喻论证,把匠人凭经验做事比作一个一个摘瓜,把大师按规律做事比作提瓜藤,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对比论证,用匠人和大师不同的摘瓜方式作对比,突出大师已上升到理论层面,靠规律运作。(答出一种即可)
□乙:举例论证,以鲁班由匠人到大师的经历为例,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只有追求更高的目标才会断进步的道理。(一处2分,共4分)
15.画家的事例不恰当。第④段阐述的观点是“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而这个论据的重点在目标和信念上,不能很好地证明观点。(意思对即可。2分)
16.先从三个方面分析匠人和大师的区别,然后揭示研究这种区别的目的,提出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意思对即可。4分。只答“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1分)
作者介绍:梁衡,1946年出生于山西霍州,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中国记协特邀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在散文创作方面,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行文草本有灵,水石有韵。近年来又致力于人物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