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作文素材

时间:2019-05-15 00:16: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梁衡作文素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梁衡作文素材》。

第一篇:梁衡作文素材

梁衡:穿行在新闻、文学与政治之间

一、人物经历

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有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红色经典》、《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等

梁衡有名,并不是因为他曾经官至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更主要的,是因为他那些脍炙人口的新闻作品和精彩的散文篇章。梁衡是作品入选中小学教材最多的当代作家。他穿行在新闻、文学和政治之间游刃有余,其为文激情,并没有因为从政而有所削弱,反倒相得益彰,建树更丰。

二、经典素材

1.名重三晋的名记者

从工作之初到现在,梁衡始终没有与新闻分开过。而人们对于他的认识,也是从新闻开始的。在不少人的心目中,他首先是一位名记者。但是,记者梁衡的成名却是在一个“没有新闻的角落”。

1978年,梁衡离开山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调任《光明日报》驻山西记者站记者。对于一张中央大报来说,当时的山西在不少人看来并不是一个能出新闻的地方。但梁衡却在那里干得有声有色,不仅名重三晋,而且播及全国。梁衡的成名作是一篇人物通讯《一个农民养猪专家的故事》,发表在1980年11月14日的《光明日报》二版上。这篇长约1800字的稿子,所造成的影响连梁衡自己都始料未及。见报后来信不断,持续将近半年,竟有3000多封。后来,这篇稿子被评为1980年的全国好新闻。而那个“农民养猪专家”也一夜之间破格由农民转为干部,又被任命为地区科委副主任。

由此开始,梁衡在“没有新闻的角落”,不断挖掘出一个又一个的新闻“富矿”:像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普通教师,不求名利默默工作的普通工程师,生死度外,植树治沙不止的老人,还有面对邪恶孤身一人愤然抗争的老战士……他们都借助梁衡的一支笔而名扬四海。重温梁衡的这一篇篇作品,我们不难感觉出他关注基层、关注民生的赤子之情。在他看来,这是身为记者的一种责任。梁衡说,记者是月亮,你只有先捧起一个太阳,自身才能发出光芒。

2.文章为思想而写为美而写

作为记者的梁衡,曾经凭借手中的笔改变了很多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而与此同时,这些普通人看似平凡的经历也在改变着梁衡,让他产生了更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意识。这对于梁衡以后的文学创作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作为作家的梁衡,最先引起人们注意是在1982年。在那一年,他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散文《晋祠》,当年即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春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绿水碧波绕回廊而鸣奏,红墙黄瓦随树影而闪烁”……提起这些曼妙如画、琅琅上口的字句,相信不少人都还留有印象。然而,这只是梁衡文学创作的开始,真正让他在文坛声名大振而又独树一帜的,还是那些发人深思与追问的政治散文。这一转变发生在1996年,以写革命先烈瞿秋白的《觅渡,觅渡,渡何处?》的发表为标志。这篇文章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使梁衡第一次感受到了政治题材创作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从此开始,他一发而不可收,《大无大有周恩来》、《把栏杆拍遍》、《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乱世中的美神》等文章相继问世,而且无一不在文坛激起波澜。

季老的评价也道出了人们对于梁衡的政治散文格外推崇的原因。梁衡说,他现在写文章,就是尽力做到能给人以思想和美感。也就是说,立意当满怀社会责任,行文应力求优美流畅。

3.做什么都要坚持服务社会

梁衡在1987年从《光明日报》山西记者站调到新组建的国家新闻出版署工作,2000年又调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可谓位高责重,政务缠身。但恰恰是在这段时间,梁衡的散文创作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这就让很多人颇感困惑:梁衡有什么独特的本领,能够如此自如地穿行于文学与政治之间?

对此,梁衡解释:“其实,它们之间并不矛盾,而且还可以相得益彰。因为政治舞台给一个官员提供的是观察社会、研究问题的制高点,是磨练人格的砥石、培植业务之树的土壤和酿造思想的工厂。凡一个好的官员,他最后必定是一位政治家、专家、思想家和文章家。”也正因为是这样,一次在清华大学演讲,当学生问梁衡“如果有来生,你选择做什么时”,梁衡脱口而出:“做官。”他认为,做官就是为政,政治对社会的改造作用最大、最直接。一个人能够手里有权为老百姓办事,有机会为老百姓服务,对社会的贡献肯定更直截了当。这是客观事实。要不为什么历代、现在都有那么多人抢着做官,而且官员中出的名人、伟人总比平民中出的多?现在,社会对官的理解有些异化,是因为有些干部背弃责任,把做官当成了牟取私利的工具,没能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如果他能坚持以服务社会为目的,凡事自然就会出以公心,也就能做一个好官。梁衡的许多文章都是在会议间隙、在旅途中一点点构思出来的,再见缝插针地写下来,最后反复推敲打磨。像《觅渡,觅渡,渡何处?》写了6年,《大无大有周恩来》竟用了20年。“评论界说我是‘苦吟派’,真实状况,确实这样。”梁衡说,“这么多年来,我在新闻这个行当里摸爬滚打,在写作上反复实践,在管理上反复实践,最后悟出了一些道理。其实,不管是做官,还是写作、研究,最后都要归结到一个‘理’字,这是它们的相通之处。”

现在已经从《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位置上退休,转而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的梁衡,虽然不再具有记者和官员的身份,但又添了一个学者的身份。对于这一新的身份,梁衡表示:“我是个现实主义者。过去,不论是在文学、政治还是新闻领域,我都始终强调要以社会为背景,解决现实提出来的难题。现在从事新闻研究,还是要坚持服务社会这个目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谐社会、执政党建设等,都是当前新闻研究的大背景。我们的新闻工作怎么处理好这些关系,要从学术上、理论上有个理性的回答。”

4.不与人重复,不与己重复

“山东真是个好地方!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泰山从这里崛起,孔子在这里诞生,黄河由这里入海。”对山东有着独特情感的梁衡,说起山东如数家珍。在他的作品中,竟有六篇是写山东的。“在我的散文作品中写山东的最多,比写我的家乡山西的还多。”梁衡掰着手指向我们介绍道:“写风景的有《泰山:人向天的倾诉》、《长岛读海》、《在青岛看房子》,写人物的有《把栏杆拍遍》、《青州说寿:一个永恒的范仲淹》、《乱世中的美神》。”

梁衡说,“山东是块宝地,这里人杰地灵。有山有水,有大海有黄河,有无数的矿藏,更有数不胜数的名人志士。‘文圣’孔子、‘武圣’孙子、‘科圣’墨子、‘书圣’王羲之、‘医圣’扁鹊、‘工圣’鲁班、‘农圣’贾思勰、‘智圣’诸葛亮等等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圣人。我这次来山东,一定要去看看刘勰的故居。刘勰可说是我国文学评论的鼻祖啊。”在梁衡这些与山东有关的作品中,突出的特点就是与别人不同。梁衡写作追求的是“一定不与别人重复,一定不与自己重复”的境界。在他的作品中,你会发现与他人不同的视角。“写文章,切入点要新颖独特,与众不同,一定要抓住国家、民族、社会这条主线,并把责任感融入其中,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梁衡告诉我们,《乱世中的美神》写的就是南宋时期的杰出女文学家李清照。这篇文章被列入当年散文排行榜首位。过去,李清照在人们印象中,一直是位多愁善感的女子,尤其是她那“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词句,长期以来一直让人们以为李清照的愁是家愁。其实不然。“靖康之变”后,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避乱江南,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又不幸身亡。目睹国破家亡,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业。“所以说,李清照的愁既有家愁,更有国仇、民族恨。她的诗词中,流露出的是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我们写历史一定要为现实服务,要歌颂历史人物的崇高人格魅力,来正确引导、感染和影响当代人。”再次忆起这篇文章,梁衡十分动情。

5.文如其人

2003年非典期间,我写了篇《想见梁衡》。“从小生长在农村,巴结领导不是特长,但对名家的仰望从小便有。想到自己钦佩的人便在身边,却没有勇气看望一次,哪怕打个招呼,说半句话也好。我还是想当面见梁衡一次,聆听他的乡音。这是我的心病,也是心愿。”梁衡时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见到文章后让秘书找到我。我不会忘记当时的情景,先生微笑着让我坐到沙发上,然后与我并排而坐。先生说:“我就是这么一个普通人,你见我不如不见,可能会失望吧。”我当时有些激动紧张,语无伦次,但我说的一句话记得很清楚。“我一见到您,好像一下子对您的文章理解得更深了。”先生鼓励我多写,还送我他著的《走近政治》。

读者想见自己喜爱的作者,原因各有不同。但对我而言,这次见面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我在读梁衡先生的文章时,好像能够看到先生的眼神,他在愤怒,还是微笑,我都能感受到他的心情。我甚至能看到他深夜查阅文献的背影,还能看到他在流泪。这在未见面之前,是不可想象的。我眼前的梁衡,与文字中的一模一样。

我在梁衡散文中读到大量“忍”的哲学。《周恩来为什么不翻脸》就是梁衡散文中典型的“忍”字篇。“能不能‘忍’,是对政治家素质的更高一级要求,同时在人格上也是对为公为私、大度小量,远志近利的一种考验”。邓小平、张闻天、辛弃疾、范仲淹身上有“忍”,梁衡身上也有“忍”。“能工作时就工作,不能工作时就写作。二者皆不能,读书、积累、思索。”这是梁衡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经受挫折时的隐忍,不是消极应对,而是积极奋发。梁衡在作品中大声赞美他的同道。在“忍”的背后,我还看到了他和他的同道一样的家国情怀。他把从历史中汲取的滋养,留给自己,也馈赠给读者,这是非常珍贵的。季羡林称“梁衡是一位肯动脑,肯刻苦,又满怀忧国之情的人。他到我这里来聊天,无论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对国家、民族的忧心。难得他总能将这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以外,尚无第二人。”这种评价是恰当的。

一个读者,如果能够把文字与现实中的作者结合起来,对作品的理解力可能是决定性的,对读者本人思想的影响也是可以想象的。一个作者,如果能够把作品和自己融为一体,对读者的影响将是积极而深远的。梁衡作品,正是如此。读者希望作品好,作者也应当好,这并非对作者的苛求。好,是指思想境界层面,包括作品和作者。否则,读者可能会放弃,甚至拒绝作者及其作品。梁衡,是真正的文如其人。梁衡作品强劲的传播力和旺盛的生命力背后,除了作品本身的魅力,还有就是作为个体的梁衡在人格上经受住了时间和读者的检验。

6.直面当下

梁衡善讲故事,这在他的散文作品中随处可见。这些故事,不是小说的虚构,而是有新闻的真实和历史的纪实。梁衡散文中的故事精彩、文字优美、现实性强。他主张文章要有“真靶子”,敢于直面当下。

读《假如毛泽东去骑马》一文,我看到了梁衡作家兼导演的才华。他以全新的视角推演历史,亦真亦幻,虚实相间。文章似电影,又像纪录片一样真实。故事情节紧凑,角色众多,内容丰富,文中有画面,耳边有对话。在这篇文章中,梁衡给毛泽东精心设计了考察黄河和长江路线。梁衡设计的路线核心有二:一是毛可察民生之艰,二是毛或思执政之误。这也是梁衡依据现实社会与历史真实描绘的经济路线和政治路线。这篇文章像素描,了了几笔就绘成了一部中国当代史。“杨伟名一定侃侃而谈,细算生产队的家底,纵论国家大势。梁衡曾在网上看到普京对内低调对日强硬的几条新闻,随即写成《普京独行在空旷的大街上》,轰动一时,至今仍在传播。他借政治家普京的背影,通过现实中的“真靶子”,解读政治,这是一篇酣畅淋漓直面中国时局的政论,融入了梁衡对现实的忧虑和思考。梁衡时时保持对时局、对国家和人类命运的密切关注,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勇气和担当。现实中的热点、焦点和难点故事,都是他创作的“真靶子”。

梁衡散文视角独特,情感丰富,画面感强,故事饱满,映照现实。梁衡对人物、对历史的解读,是透过个体,还原现场,从灵魂深处来剖析,常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阅读他的作品,我总是不自觉联想起现实,思考个人如何面对困难,正视现实,如何在集体中、在时代中发挥作用体现价值。梁衡作品,有一种思想的力量,能让读者映照内心,既给人愉悦,又给人冲击,每次阅读,都像灵魂经受了一次洗礼。

三、社会评价

梁衡也属于“经营派”,而且他的经营还非同寻常。梁衡是一位肯动脑,很刻苦,又满怀忧国之情的人。他到我这里来聊天,无论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对国家、民族的忧心。难得他总能将这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以外,尚无第二人。

----季羡林

梁衡的散文,是深邃夜穹里璀璨的群星,光芒虽不及圆月,却也能驱散黑暗。梁衡的散文,是摇曳在和风里的草,轻柔似水却有抵御劲风的刚韧。它有着一种脱去了浮华虚伪和丑恶的干净梁衡的散文,是深邃夜穹里璀璨的群星,光芒虽不及圆月,却也能驱散黑暗。梁衡的散文,是摇曳在和风里的草,轻柔似水却有抵御劲风的刚韧。它有着一种脱去了浮华虚伪和丑恶的干净的美,即使是带着悲剧色彩的人物在他的笔下也能给人以完美的惊颤。不论是山水散文,还是哲理散文、人物散文,都是大手笔,大境界,处处可见智慧的哲思与独特的感悟,充满大气磅礴的深刻思想,充溢深沉蕴藉的情感,别有一份厚重,独成一家,显示出大散文的气韵,每一篇都可称为当代散文有口皆碑的经典、极品!品读梁衡经典之散文,砥砺自己崇高之人格

四、适用话题 1.追求创造语言之美 2.智慧,自信,独立 3.家国情怀,朴实 4.生命的哲理

五、应用示例

观点1:自我主见,方可成功

叙述1:自我主见,开发新闻,成名重三晋记者

梁衡初在报社工作时,认为山西可以出新闻材料。而同行者不以为然,有的劝阻他不要去如此偏僻之地,别浪费了时间与精力。但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认为低层出大新闻。他不顾劝阻去山西,日夜生活在民众当中,不仅发现当地人们生活的艰辛,又发现了在困难环境下人们的智慧。他找到了一个极能养猪的农夫,详细询问他养猪妙方,为之惊异不已。于是,梁衡以这位农民为材料的新闻,轰动了全国,甚至农民也提为“小官”,让报社的人对他赞不绝囗。议论1: “能追求自我境界的人,梁衡正是其中之一。”正是因为他有自己的主见,并对自己的主见坚定不移,明确了目的,有了前进的航标,才会捧起一个“太阳”,发光四射,完成目标,获得成功。若无主见,何来自己的目标?更不会成功。

观点2.:追求完美,方能得以升华

叙述2:追求完美,进取不息,散文超凡脱俗。

梁衡创作散文时,常追求各种字词句段的完美结合。他为追求完美,访秋白之纪念馆以培激动之心,读当代名人之传以求仁人之神,问近代中国屈辱历史以励爱国之魂......日夜积累,苦吟不断,笔耕不辍,为求一词查古今词典,为斟酌一字阅中外百书。于是,在进取之追求中,他的散文总是能在写人记事之上提炼出一种精神之美并串穿文章主线,得以思想上的升华,为人好评。

议论2:散文家评论说:“梁衡无论何散文,都可以体会到大手笔、大境界。”倘若不追求完美,那么就不会有目标,有大志,不会为之努力,何谈升华?正如璀璨之星,追求完美则有航向,激发自己的潜能,并为之奋斗不息、进取不止,就得以有魂魄,得以升华出独特的艺术美。

第二篇:梁衡论文

至文至情之美

——浅谈梁衡人物散文

叶海静

对于现在的散文,季羡林老先生在《追求一个境界——谈梁衡的散文》中认为在中国散文坛上有两个流派。一个是“松散派”:信手拈来,随随意意,松松散散,没有固定的结构、布局,集中表现一个“散”字。与之相反的是“经营派”:讲究谋篇布局,锤炼词句。他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大家的传世名篇无一不是惨淡经营的结果。我窃附于‘经营派’。我认为,梁衡也属于‘经营派’,而且他的经营还非同寻常。即以他的写人物的散文来说,一般都认为,写人物能写到形似,已属不易,而能写到神似者则不啻为上乘。可是梁衡却不以神似为满足,他追求一种更高的水平,异常执着地追求。”对于梁衡的评价,季老是讲得非常中肯的。在人物散文中,梁衡汇集人生的体验,以一个“知己”般的身份,书写人物的故事,把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事情写出别样的味道,让读者有了不同以往阅读收获。毫不夸张地说,他在自己所有的人物散文中,一次又一次地带给了我们惊喜与感动。

看他的人物散文,首先是被其中的那一个个历史英雄人物所打动。其中每个人物都是我们国人所熟悉的,可是在梁衡的带领下,我们又看到了他们在人生失意之时,不为人所熟悉或是所知的可歌可泣的一面。韩愈柳永被“奉旨填词”,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受命运的摆弄,但是却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拨着算珠,把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识、环境统统变成了由自己支配的珠子,创造了词的奇迹。辛弃疾行伍出身,以武起事,曾经叱咤风云,但却是命运多舛,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把栏杆拍遍,最终以文为业。林则徐为救国家,在成了近代史上的第一禁烟英雄的同时,被皇帝发放伊犁效力赎罪,却又在新疆做起了为国效力的大事,以罪臣之名,行忠臣之事。瞿秋白以文人的身份投身于政治,在生命的危难关头又以文人的儒雅就义,坦荡得如一张白纸……在他的人物散文中,每个人物都有着一种强大的人性魅力,吸引着世人。他们活得真实,魅力极大,责任心强,有着一颗救世救民的大心;为了坚持正义、理想、价值而不屈不挠,透露着一股股的悲壮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魏征的“居安思危”,范仲淹的“先忧后乐”,周恩来的“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邓小平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在他们身上“先忧后乐”的传统政治理念得到了一脉相承。而梁衡自己所提倡的在散文中写“大事、大情、大理”的主张,则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给读者的精神带来了一次次的洗礼。

“绚烂之至是简朴”。在人物散文中,我们看不见梁衡在风景类散文中所表现的老练、绚烂文笔,反而是一种简朴、平实,但中间却有着思想的重量。《百年明镜季羡老》中,语言朴素,但是情感真挚,态度谦逊,读来非常感人。而在《大有大无周恩来》中,更是以一种朴素之至的语言对共和国的第一位总理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歌颂,真诚地去写周总理人格上的伟大。读他的文字,可以感受到他对总理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仰,和一种刻骨铭心的认同感,以及作家自身为社会、为国家宣扬“至理”所流露出的一身强大的时代使命感。

其实,在这些平实而有力的文字背后,是作者本人的那一颗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心。许多人在看梁衡的人物散文时,会被他的文笔带入一个个澄明真实的世界之中,感人物的悲欢离合,与他们一起欢乐、悲伤、大笑、哭泣……如果说我们被瞿秋白临死时的淡然、周总理的大有大无、林则徐的凛然之气、韩愈的坚持等等感动,那么给读者带来这种人格震撼的恰恰是梁衡的那一颗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心。抚栏杆,他感受的是辛弃疾内心的无比痛苦;观小路,他看到的是小平同志的忍辱尽心艰辛;视红船,他感慨的是共产党初建时的风雨飘摇;思红毛线、蓝毛线,他体悟的是领袖们的质朴可敬……为了写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梁衡渡重洋、访故里、寻遗迹,用自己的那颗赤子之心去体察!只有一个能真正体察他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他的文笔才有可能会写出拥有重量的文字,才能让世人看到了那些千古风流人物的另一面生活状态,并为之澎湃、唏嘘。他内心澎湃的激流,汹涌于他的笔墨

背后。朴实的文字包裹的是一颗平实、善良、澄明、纯净的心。梁衡,以一颗赤子之心生活于世,以一颗赤子之心体察世事,以一颗赤子之心书写笔下的大人物。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中国古代文人一直是把对政治的关心作为一种共有的情怀。梁衡倡导进行政治散文写作,在他的文字中,透露着对国家的爱与对党的尊敬。作为一名作家,梁衡站在时代长河之上,看江水东流,大浪淘沙,思量那些风流人物的思想重量,党对国家的指引意义。在《觅渡,觅渡,渡何处?》、《这思考的窑洞》、《大有大无周恩来》、《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红毛线、蓝毛线》等这些文章中,他主动走进政治,走入党的历史,以一个有着责任感的公民形象在歌颂。我们看到一个个“把革命投入人生”的党中老一辈,在他们的身上,寄托着梁衡对党的尊敬,流淌着的是梁衡对党的信任。梁衡不仅在文章中为党歌颂,而且不回避令人头疼不已的政治,在党犯错的时候,心痛之情在字间流淌。可是,梁衡在文字中透露出来的更多的是对党,对民族与国家的信心。正如他自己写到的:“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一个犯了错误而又不知反思的民族是更悲哀的民族;一个学会在失败中思考的民族才是真正了不起的民族。不要忘了,正是“文革”浩劫之后的大思考才成就了今天的复兴。”

梁衡在2009年11月13日的《<岳阳楼记>留给我们的文化思考和政治财富》主题演讲中,剖析了为官做人之道,指出忧国思想是政治财富。梁衡赞美诸葛亮,魏征,范仲淹,周恩来,邓小平,赞美在他们身上一脉相承的“先忧后乐”的政治理念。其实,我们也要赞美梁衡,在他的身上,我们读者也看到了“先忧后乐”这一政治理念的传递与接力。季羡林老先生在《追求一个境界——谈梁衡的散文》还这样评论他:“梁衡是一位肯动脑、很刻苦,又满怀忧国之情的人。他到我这里来聊天,无论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对国家、民族的忧心。难得他总能将这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以外,尚无第二人。”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作家,他认真实

践并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感谢梁衡,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依旧向我们传递着生活的精神勇气,书写着人类的至真之理,让我们能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去面对生活与历史。

中考链接梁衡作品:《匠人与大师》(20l0年河南省)

《母亲石》(2010 年连云港市)

《人人皆可为国王》(2010年巴中市)

中考真题回放:

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共12分)

匠人与大师

①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②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

③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但还没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大师则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甲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满头大汗,一道接一道地去算,大师只需轻轻给出一个公式。匠人常自持一技,自炫于一艺,偶有一得,守之为本;大师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心犹难宁。居里夫人把诺贝尔奖章送给小女儿当玩具,但是接着她又得了一个诺奖。④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我们常说一技之长,一招鲜,吃遍天,这是指匠人,大师则不靠这,他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为凡创新、创造,都是在引进、吸收、对比、杂交、重构等大综合之后才出现的。当匠人靠一技之长,享一得之利,拿人一把,压人一筹时;大师则把这一技收来只作恒河一沙,再佐以砖、瓦、土、石、泥,起一座高楼。牛顿、爱因斯坦成为物理大师并不只因物理,还有更重要的数学、哲学等。一个画家,当他成为绘画大师时,他艺术生命中起关键作用的早已不是绘画,而是音乐、文学、科学、政治、哲学等。而一个社会科学方面的大师要求更高,马克思、恩格斯是一部他们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毛泽东则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

⑤这就是大师与匠人的区别。研究这个区别毫无贬损匠人之意,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石。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正如需要将军也需要士兵。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需要人们有一个较高的追求目标。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将军总是在优秀的士兵中成长起来的。当他不满足于打枪、投弹的重复而由单一到综合,由经验到理性,有了战役、战略的水平时他就成了将军。□乙鲁班最初也是一名普通木匠,当他在技术层面已经纯熟,不满足于斧锯的重复,而进军建筑设计、构造原理时,就成了建筑大师。虽然从匠人而成为大师的总是少数,但这种进取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古语说,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要是人人都法乎其下呢?这个社会就不堪设想。

⑥我们可能在实际业绩上达不到大师水平,但至少在思想方法上要循大师的思路,比如力求创新,不要重复,不要窃喜于小巧小技,沾沾自喜。对事物要有识别、有目标、有追求。力虽不逮,心向往之。在个人有了这样一种心理,就会有所上进;在民族有了这样一个素质,就会生机勃勃;在社会有了这样一个氛围,就是一个创新的社会。

(作者:梁衡,有改动)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4.第③段、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5.笫④段中有一个事实论据不恰当,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2分)

16.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4分)

参考答案:

13.我们不应满足于敝“匠人”,要有较高目标、有追求、有不断创新的精神。(2分。意思对即可。若只答匠人和大师的区别不给分)

14. □甲:比喻论证,把匠人凭经验做事比作一个一个摘瓜,把大师按规律做事比作提瓜藤,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对比论证,用匠人和大师不同的摘瓜方式作对比,突出大师已上升到理论层面,靠规律运作。(答出一种即可)

□乙:举例论证,以鲁班由匠人到大师的经历为例,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只有追求更高的目标才会断进步的道理。(一处2分,共4分)

15.画家的事例不恰当。第④段阐述的观点是“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而这个论据的重点在目标和信念上,不能很好地证明观点。(意思对即可。2分)

16.先从三个方面分析匠人和大师的区别,然后揭示研究这种区别的目的,提出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意思对即可。4分。只答“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1分)

作者介绍:梁衡,1946年出生于山西霍州,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中国记协特邀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在散文创作方面,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行文草本有灵,水石有韵。近年来又致力于人物散文。

第三篇:《梁衡散文》读后感

《梁衡散文》读后感

我最近读完了梁衡的两部散文集《觅渡》与《洗尘》,不禁为其中睿智而深刻的语言所折服。

散文集中很大一部分由历史散文构成。其中《把栏杆拍遍》与《乱世中的美神》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把栏杆拍遍》化用了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诗句,散文中评论了他由武到文的一生。辛弃疾年轻时曾起义抗金,南下归宋后,本想为国出力,却终生不受重用。尽管报国无门,他仍然心系天下,那颗藏于乡间的爱国之心仍跳动不止。《乱世中的美神》则是以李清照为主题,她的前半生幸福完美,但突如其来的丧夫、亡国之痛给了她沉重的打击。尽管往昔安逸的生活一去不复返,李清照却未对生活失去希望,这几乎致命的打击反而让她登上了古典诗词的巅峰。

散文集的另一大组成部分便是游记散文了。这些散文不仅有着鲜明生动的语言,它们所表达的主旨更是超乎“游”之外。如《乌梁素海,带伤的美丽》中,就以乌海当年湖中跃起的鱼儿如“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的生动景象与如今船尾翻起的浪“黄中带黑,像一条刚翻起的犁沟”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对此感到的痛惜与无奈,呼吁人们保护那正在逝去的自然之美。而《一颗怀抱炸弹的老樟树》中,描绘了那棵接住炸弹的老樟树旺盛的生命力:“简直就是火山喷出地面后突然凝固的一座石山”,或许这段描写不仅是为了表现树的顽强生命力,更是象征着革命力量的永不消逝。

在散文集中,由物及理的文章也不少。比如《人与石头的厮磨》,从描写不同的人在石上刻下各种内容,探究到了古人的心理:统治者想借石巩固统治,为官者想借石留下美名,百姓想借石铭记恩情……

这两部散文集,不仅体现了梁衡高超的文化功底,更显出了他深刻睿智的哲思。

第四篇:《梁衡散文》读后感

《梁衡散文》读后感

翻开洁白的卷帙,首先竟是被梁衡先生的幽默吸引了。书中说“我想许多同学对我这个作者,大概也会感觉到有一点神秘。1984年我读研究生时有一位同班同学,他的儿子正上中学,学我的《晋祠》,他就说:“这作者是我的同学。”那孩子仰头看着父亲,足有几秒钟,然后说:“这人早死了吧。”2008年“六一节”,北京101中学举办师生与作家见面会。校方问作协,能不能找到我。好像我已经失踪„„”读到此处,就不禁笑了起来。想起原来老师和我们的一段对话。师问:“知不知道梁衡是谁?”生答:“不知道!”师问:“怎么会不知道,初一学过了他的《夏》的呀?”生答:“哦„„还是不知道。”师问:“知不知道朱自清的《春》?”生答:“知道!”“那知不知道梁衡的《夏》?”“不知道!”师晕了„„ 读梁衡的第一篇文章是《晋祠》,他细腻的描摹令我羡慕。例如写树“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冠顶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于石阶旁,宛如老者说古;那唐槐,腰粗三围,苍枝屈虬,老干上却发出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微风拂动,一派鹤发童颜的仙人风度。其余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沧桑几经的风骨,人游其间,总有一种缅古思昔的肃然之情。也有造型奇特的,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却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其余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用了多种修辞,把树的姿态写的具体生动,各不相同,令人拍案叫绝。

读晋祠的另一感受是读书要多积累,多背诵。正如梁衡所说“我每在提笔写作时,脑子里就不由自主地闪过许多文学巨人的影子,自觉不自觉地向他们借词、借字、借意、借境,然后再汇拢到一起,从自己的笔管里流了出来。我中学读书时,语文教师讲过一件文坛轶事,说韩愈每为文时,先要将司马迁的文章痛读一遍,以借其气。当时听得朦朦胧胧,现在却真感到其言不谬。这篇小文也是这样。比如欧阳修《醉翁亭记》写山,朱自清《松堂游记》写树,柳宗元《小石潭记》写潭,这些在本文的山水、树各节中都能找到影子。另外还有,《史记》写人状物之笔力刚劲,我在写木龙、石虎时,虽数字,却实赖太史公之气;徐志摩写康桥风光时色调之艳丽,我在写山水绿阴时,实向他借过颜料。”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朱熹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应是一样的道理。

至于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应该是《夏感》吧。作者视角独特,另辟蹊径,赞美夏天。在诗人作家笔下,夏并不是一个受到青睐的季节。也许,春的百卉萌发能给人一种再生的愉悦,春的万象泰和又能使人的情思得到畅快的释放吧,也许,秋的收获能给人一种成熟的满足,秋的寂寥又能使人的心绪得到淋漓的宣泄肥,所以,吟春咏秋,古今舞文弄墨者,几乎趋之若过江之娜。而夏呢?也许它太热太醉太稠密太有点“浓得化不开”了,因此,总不免给人一种失和谐超力度负荷过重之感。如是,怎能得到和普通百姓一样地受着“快乐原则”所支配的骚客文士的心理认同?怎能不被他们付诸阅如!即使有人写写,也难免写成“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干燥炎热的风”,“凶恶的嘶叫着”,“人象快干死的鱼”,“大地在高热度中发抖(引自茅盾、老舍、高尔基、罗曼罗兰诸人作品)—一种作为艺术内容中苦闷压抑象征的夏感,或者,写成“日常睡起无情思”.(杨万里), “手倦抛书午梦长”(蔡榷》—一种轻松闲适中透出无可奈何的失落之情的夏感。可是,梁衡同志却敢于履新涉奇,从人所寡言处言之,“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份金的夏季。”须知,这种赞美本身就很值得我们赞美。

《夏感》中写到“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其实,“那春天的灵透之气”所积蓄所酿成“磅礴之势”,正是一种“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的伟力的奔突,一种由孕育到丰登的“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律动,一种印着人类巨大的钤记的创造之波的流泻。作者热情讴歌的,就是这样一首力、生命与创造的诗。梁衡的散文,精美,朴实,独特,而富有韵味。

第五篇:梁衡散文集读后感

梁衡散文集读后感

记得在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曾推荐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她曾经说梁先生的散文集一定要看一下,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但由于当时没有太多的时间,到了大学的时候才有了空余的时间来看一下,看过之后有了很多的感想。

梁先生说过看一篇文章,应该注意里面的知识和思想内容以及审美,我们看一本书,虽然不是上政治课,但其中的思想也将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会构成我们认识社会、人生的参照系。

从中我感觉当我们看一本书时,要学会审视其中的内涵,不要一味的接受,要学会批判的接受,要去其糟粕,学其精华,这样才算真正的读一本书。这些使我认识到了读书的真正的意图和方法。原来我读书就只是看一下,不会走太多的内心,只是名符其实的读一下,亦或是感慨一时,不会太深入内心。虽然和梁先生讲的有点出入,但也相当于没读。但这不禁使我想到现在的好多读者,他们读了一本书,情绪太过于投入其中,使得他们感觉自己就是其中的主角,从而被其中的情感或人生观所惑,对整个现实的世界都有了错误的认知,从而酿成了许多悲剧。这就正如梁先生所说的不要一味的接受作者的观点或建造的文学世界,要学会批判的接受,学会审视。这样才能真正的从书中汲取到营养,不算白读一本书,不正确的阅读只会适得其反。

梁先生在《晋祠》中写的古晋名胜晋祠,在文中他说晋祠的山美、树美、人美,使我对现今的另一非常热门的现象——旅游有了新的一些看法。现在的人们很喜欢旅游,一到假期或者空闲的时候就会去旅游。但现在的旅游我感觉更是一种形式,太多的人就只是到了名胜古迹去照个像留个影记个念,也有太多的人到了景区就一定要到最有名的地方去留影或去参观一下,不管有多累。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作者说“旅游最重要的是寻找美,享受大自然的美,放松心情,让灵魂得以升华,而不是只是一个任务,让旅游失去了其最根本的意义”。

对此我深感认同。如今太多的已经不懂得发现美,只是麻木的去景点照相,留念,仿佛就是完成了一件任务似的。现在的人们太浮躁,不会真正的静下心来去真正的感受我们的生活,更别谈去发现美,人们只会麻木的照相取景,不会真正放松心情,感受自然,升华灵魂。正如梁先生在晋祠的感受:春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入秋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无论何时抬级登山都清悦神爽。梁先生真正的在景区中看到了大自然的美,既放松了心情,又升华了灵魂,是真正的旅游者,大自然的欣赏者,是我们都应该做到的。

最后,梁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人人皆可为国王》。一开始其便写了国王的权高位重,一国之财任其所用,一国之民任其役使。所以很自然就成了人人的目标。

但接着梁先生就说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的时候长短并不是绝对的,王亦有局限。王也有其所不能得到的。当然也不是人人都想成为王,有的人只喜欢游山玩水,放浪形骸,寄情于山水,不被权势而折腰。但其实如今的社会是多元的,国王也是多元的,每个人在其行业中在其领域内都可成为王。接着告诫我们只要努力,人人皆可称王。正如北宋的刘永,虽被仁宗贬谪,但其在他的领域——词域中成为了他的王。所以我们不要自暴自弃,埋怨社会的不公平,只要我们肯努力,就会成为自己的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谁也不用自卑,更无须骄傲,努力便可成为自己心中的王。

这就是我读梁先生的散文的感想,相信之后我会真正的学会读书,学会发现美,学会努力,不怨天尤人,我相信我的人生将会更加美好。

下载梁衡作文素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梁衡作文素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后感(梁衡)sjs2008n

    读后感(梁衡)走进灵魂的文字--我读梁衡 吴中路小学梁衡先生最早是以其山水游记散文《晋祠》而闯进我阅读视野的,此后,我便留意起这位官员作家,他竟没有让我失望。《晋祠》是梁衡1......

    听梁衡讲座有感

    听梁衡讲座有感 与《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梁衡作家零距离接触,真是三生有幸。 四月十九日上午,梁作家在七中多功能报告厅作了两小时的讲座《狭义文章:的做法》。因上课耽误,我只听......

    词汇的力量梁衡

    词汇的力量梁衡文章最基本的单元是字,但如果要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概念和含意,必须用到词。汉字的好处是一个单音字常常就是一个词。外国的拼音文字很少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文章的......

    读《梁衡散文》有感

    读《梁衡散文》有感 读《梁衡散文》有感1 知道梁衡,是从《读者》杂志中读他写的《大有大无周恩来——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而熟悉的。由文而及人,这是我阅读的一个习惯,凡是......

    13《夏感》 梁衡

    13* 《夏感》 梁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文章的优美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夏的赞......

    第十三课夏感梁衡

    吉岘九年制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导学稿 第十三课夏感梁衡 两季”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合作探究】 6、作者梁衡笔下的夏具有哪些特点?7、举例说明,作者是如何抓住夏天景物特征来......

    跨越百年的美丽梁衡

    跨越百年的美丽 梁衡 100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 1998年是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10......

    作 者 简 介(梁衡)

    作 者 简 介 当代作家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