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企业人力管理搭建框架工作计划(思路)
新企业人力管理搭建框架工作计划(思路)本人根据面试了解情况,设计人事主管岗位相关工作思路,背景及资料:
1.新筹建的商业地产项目,项目经营管理人员未组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尚未到位;
2.人力部招聘正在开展,培训、薪酬、福利体系未建立;
3.项目最早在6月后开盘,正式开始招商工作;
4.该项目有5万平方左右店面出租;
5.招聘人员集中在物业经理、保安经理、招商经理、法务人员、水电维修工程经理等;
6.人力资源内外部事务尚无开展
初期存在问题:
1.薪酬架构无相应标准,无法判断;
2.五险一金账户未办理,员工入职无法完善相应手续;
3.人员未招聘到位,实际工作无法组织开展;
4.入职培训课程未开发,无法为新入职人员举行培训;
5.劳动合同,入职手续等情况尚无模板参照,如何在法律范围内办理无相应经验;
6.各部门组织职责尚不明确,员工岗位说明书未建立
工作思路:搭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前三个月优先)同步进行;
第一阶段:管理人员招聘及相关工作(3月——4月中旬)
一、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在原有招聘渠道基础上开展的管理人员招聘,若无法满足到则拓展渠道;
二、管理级招聘到位后:主要包括入职合同、员工花名册建立、劳动部门备案、相关资料(毕业证书、学历证书、原工作单位离职证明、体检报告、保密协议、从业竞业协议、简历等)建档归档、公司建立五险一金账户、员工五险一金办理;
三、入职培训:根据公司实际需要,结合劳动法要求,对入职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工作,并做好记录、反馈,以便在试用期内遵造劳动合同法要求做好人员考察和筛选(特别是不合格人员劳动关系的合法解除)
四、结合本土市场情况初步建立薪酬体系(职级职等标准!!)、工资发放相关工作流程设计及准备(工资表设计、建立工资发放银行合作关系、签订发放合同及其他手续)
第二阶段:各部门人员招聘及培训工作(4月中旬——6月)
1.工作元分析:在各部门经理到位后,结合各部门实际工作需求做好元工作分析,建立部门工作说明书,员工岗位说明书,初步确定人员编制情况;
2.根据工作岗位说明书,有针对性地开展人员招聘工作;
3.人员入职手续办理(同上),入职培训,构思相应制度;
4.试用期人员考核、筛选;
5.根据编制情况,初步核定人力成本预算,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管控;
6.初步设定公司各项事务的管理审批权限,严格根据审批权限处理日常工作,并做好监督;
第三阶段:(6月以后)
结合领导层管理思路及战略规划,搭建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执行,做好人事相关日常工作保证公司发展需要的人才供应,并做好文案管理,形成相应制度;
一、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在总经理发展思路指导下,划分合理的组织架构,设立人事管理权限,组织、协调监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流程落实及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2.根据部门人员编制计划,预算,做好人员供需预测;
3.制定员工手册,明确员工考勤、日常行为规范、奖惩措施;
4.做好薪酬福利、培训、绩效等考核制度并不断完善;
二、人事管理
1.员工招聘、录用、考核、调动、离职管理;
2.公司后备干部选拔、考察、建档、培养;
3.公司员工人事档案、劳动合同管理;
三、绩效考核体系设计
1.员工日常考核工作;
2.组织并实施员工绩效考核工作;
3.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设计奖惩;
四、完善薪酬福利制度
1.制定并建东公司人力成本预算;
2.核定发放员工工资
3.定期进行市场薪酬水平调查,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4.核定五险一金,做好缴交工作并及时处理员工五险一金缴交转移中问题;
五、培训开发
1.结合企业需求,做好培训需求调查;
2.针对调查结果,设计培训课程,组织培训;
3.结合企业发展及员工需要不定期组织员工外部培训;
3.培训结果反馈,调整
4.培训经费预算、使用、分析;
六、劳动关系管理
1.定期了解员工满意度调查,开发沟通渠道;
2.协调好政府劳动部门关系;
3.劳动纠纷、工伤等意外情况预防及处理;
4.联系高校、人才网、政府工会,及时搜集汇总最新人力资源信息;
5.提供各类人力资源统计数据;
七、公司宣传、团队活动组织与设计;
1.利用招聘渠道,及招聘组织过程,树立公司良好形象;
2.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员工活动提升团队凝聚力;
第二篇: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思路(定稿)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思路
作者:陶云峰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年第01期
[摘要]文章结合作者多年的相关管理经验与所在企业工作中的得失,就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作简要分析,并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思路
[作者简介]陶云峰,广州市粤港气体工业有限公司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经济师,广东广州,51038
1[中图分类号] F272.9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1-0072-000
2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方向
(一)思想观念的创新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建立一个思想、树立一种观念、强化一项意识。
1.建立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思想。把人力资源管理纳入企业发展的轨道,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按期进行人才开发培养,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2.树立人力资源是能带来效益的“人力资本”的观念。把人当作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特殊资源,认为人是可开发的资源,是能创造价值的资本,重视发挥人的可创造性,注重培养和造就有用之才,“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充分挖掘人的潜力,充分发挥人的主导性和决定性,使人能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组织中,以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3.强化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就是人才竞争的意识。要加强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与造就,以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为核心,组建好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和员工三支队伍;建立一种能长期留住企业所需人才的机制,考虑为员工提供长远的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或在薪酬分配机制中建设期权分配制,或在支付给员工的薪酬中拿出一部分进行长期投资。
(二)工作组织创新
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企业应消除各种对人才有制约的因素,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加快建立有利于留住人才和人尽其才的收入分配机制,完善对人才的激励和考核监督机制。
1.在工作思路上要有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逐渐接受将“视员工为成本负担”转变为“视员工为未来最有价值的重要资源”的管理观念, 将“以事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将“例行记载”转变为“挑战、变化”的管理角色,实现由事务型的人事管理向“以人为本”的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转变,树立人人都是人才、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以发展、改革的精神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2.在工作内容上要有所创新。在规划、开发、激励、整合、调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研究,着眼于发展,服务于发展,以改革发展的精神实施人才战略,重视人才的选拔、培养、任用,工作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另外,还要经常了解员工对于企业的看法和意见,并制定行动计划加以落实。在此过程中,员工也觉得自己被重视,增强了对企业的归属感。
3.理顺程序,促进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形成一套职责分明、程序严谨、落实有力、运转灵活的工作机制,倡导讲政治、顾大局、重学习的新风尚,以对企业和员工负责的态度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通过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测评、人事部门考察和党委集体讨论来决定人员的选拔任用;通过公开竞争、公平测评来评定岗位与工作绩效,以确定薪酬与奖惩。
(三)领导方式创新
1.人力资源管理者只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建设,倡导讲正气、顾大局、重学习的新风尚,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能塑造出一支“品德好、素质高、能力强、技术硬”的员工队伍。
2.要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工作能力强、自身素质高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最好的方式是引导管理人员树立“学而思进、不学则败”的态度,努力倡导“将学习视为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学习建立和完善企业的选人用人机制、人才储备机制、薪酬激励机制和人力资源保障机制,通过学习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思路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人才是主宰企业命运的主人,充分调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企业只有将员工作为最重要的资源,信任员工、尊重员工、依靠员工,把企业员工放在主体位置,围绕着充分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而开展管理活动,激发人的活力和创新精神,才能实现员工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使企业的目标和员工发展目标达到一致。
(二)营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企业创新型文化,创造学习型企业
1.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现代企业文化,其核心内容是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应用先进的管理思想,为企业明确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一旦形成,作为文化组成部分的企业的有关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便不再是约束和要求,而成为员工的习惯和自觉自愿的行动。健康有利的企业文化,不但能指导职工的日常言行、工作,而且还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培养他们的奋发精神。
2.企业的人才观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致力于创造一个激励型的、充满创新气氛的开放环境,就有了利于激发职工发明、创造和为了企业未来进行技术研究与展望的挑战性思维。就会鼓励广大员工对现实状态不断思考和创新,也就会吸引大批优秀人才。
3.创新型的企业文化与创造学习型企业应该是一致的。学习型企业中的管理思想和价值观,企业所形成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企业家精神,企业增长模式,不仅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也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对员工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而不致从企业中“游离”出去。企业通过学习型的管理,逐步将企业培育成为学习型组织,是企业创新能力实现的重要保证。
(三)实行柔性管理,改进激励措施
1.所谓柔性化,指在企业劳动者文化素质日益提高、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知识鸿沟日渐缩小的情况下,企业与受聘者的关系,从“契约”关系演变为“盟约”关系,原来金字塔式的逐级的、刚性的管理方式向柔性化方向发展。柔性化管理模式不依赖于固定的组织结构、稳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是一种反应迅捷、灵活多变的崭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的柔性化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要展示的就是“和谐、融洽、灵活、敏捷”等柔性特征。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是在尊重人的人格独立与个人尊严的前提下,在提高广大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的基础上所实行的分权化的管理,逐步形成整个企业员工的共同愿景。
2.实行柔性管理要求在工作机制上要有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应加强制度建设,实施精细化管理、规范化管理。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运用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依靠共同的信念、互动的心灵进行柔性管理,给员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和气氛,给他们更多的授权,从而激发员工的创造欲,使潜能和天赋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激励措施的运用对企业目标的实现作用重大,激励的实施应保证分权管理、组织扁平化、管理职能创新等管理目的的实现,使员工充分感受到尊重、信任、责任,赋予他们更多的责任以及更多的工作的乐趣与价值,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完成工作。
(四)构建企业人才培养体系
1.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就是为企业发掘优秀员工,不仅要发现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使所有人才都工作在最适合的岗位上,为企业创造积极向上、团结敬业的工作环境。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地进行创新,建立以业绩为核心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2.企业人才培训是一个系统的体系,需要明确培训目的、培训目标、培训反馈等方面的内容。将培训与员工技能和效率的提高结合起来,进而和员工的待遇结合起来,要改变以前培训后员工待遇不变而员工离职的现象,提高企业进行培训的积极性。
三、结语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现代企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目的是通过对员工各种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来充分发挥员工潜能,实现企业目标。人力资源管理具有获取、整合、保持和激励、控制与调整及开发的基本功能。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正处于由传统计划经济的人事管理向市场经济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过渡的阶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工作任重而道远。
第三篇:森虎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框架思路
“森虎”集团企业文化(品牌)建设思路
(意见稿)
概述:根据集团近期发展目标及管理上提出的要求,结合与集团董事长面谈中了解的对于集团建立品牌战略的要求,结合自身对于企业文化及品牌管理工作了解,从初到岗的适应与融入、到阶段性工作的开展,提出以下关于建立集团企业文化及品牌战略的框架思路及工作规划。
一、总体思路
“森虎”集团企业文化(品牌)建设的总体思路为: “四个文化”,即:主攻精神文化,规范制度文化,推进行为文化,提升物质文化。主攻精神文化,主要是通过对现有企业文化的挖掘和提炼,大力弘扬“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企业核心理念,强化团队意识,形成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理念,塑造企业“灵魂”。规范制度文化,主要是建立健全规范完善的企业制度体系和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加大制度文化建设力度,从而有效规范企业管理行为,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推进行为文化,主要是大力推进企业员工行为管理标准,抓好员工的行为养成规范,量化员工行为,制定《员工行为规范》,并抓好推进落实。提升物质文化,主要是做好工作环境的营造和视觉识别系统开发工作,运用物质形象建设手段,营造企业整体文化氛围,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最终形成一套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因而,“森虎”企业文化建设应是整体性的,确保企业理念、制度、行为的内在一致性,而避免出现理念、制度“油水两张皮”的现象。
2.企业文化建设过程的全员参与:集团总部要发挥导向、激励、约束、协调功能,前提是企业文化的理念成为企业成员的“共识”。没有参与就没有共识,因而要使企业“上下一心”,锐意进取,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要引入各方主体——企业领导、基层员工乃至消费者的共同参与。
3.成果形式:
(1)《企业文化理念形成》
(2)《企业文化CIS识别系统形成》
(3)《企业员工行为规范》
(4)《基于企业文化理念的制度更新意见》
(5)《企业文化发展规划:推进5S管理模式》
二、工作内容
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的步骤企业文化建设是一段很漫长的过程,我们首先需要把一种适合公司的理念、价值观、精神提炼出来,然后把这些提炼出来的东西深入到每一个公司员工的心中。这是全方位的渗透,从各个角度,各个感官,让每个员工从茫然到剔透,从犹豫到坚定的过程。企业文化级品牌需要沉淀,只有逐步引导、渐渐完善公司的企业文化及品牌建设之路。
一、初期准备阶段
1.宣传培训,使企业文化概念深入每个员工的心中。
a、组建企业文化建设机构,即:品牌管理部;
b、起草《企业文化制度/手册》直至修订完成;
c、组织各部门主管级以上人员进行企业文化知识培训和学习;
d、各部门大力宣导;
2.提炼核心层精神文化的内容(董事长确定)。
a、企业宗旨;
b、核心价值观;
c、企业愿景;
d、企业使命;
e、企业质量方针;
f、企业口号;
G、用人原则;
3.完成企业文化建设体系的各项详细策划、设计、筹备等工作。
二、全面实施、推行阶段
1.创建、丰富企业文化载体。
a、企业内部刊物,形式不限;
b、企业之歌;
c、企业网站(对外宣传);
d、企业宣传片、企业各类纪录片、大事记;
e、宣传栏、宣传海报、办公室标语、车间标语横幅等等;
f、制订员工手册,印刷出版,人手一本。
2.规范制度文化。
a、完善程序文件,严格执行(按ISO:2008标准);
b、规范各项制度、流程、行为准则等;
c、明晰公司组织架构;
D、推行企业5S管理模式;
3.导入MI、BI、VI等企业文化识别系统。
a、MI理念识别,将提炼出的企业精神文化理念转化为员工的精神文化理念,可通过培训、活动、广告宣传等各种实施方法进行导入;
b、BI行为识别,对内将我们所完善和规范的制度,推行到每个部门每个员工,对外的经营活动、交际活动、广告宣传等活动行为都展示着公司的 形象与塑造着公司的品牌;
c、VI视觉识别,我们围绕核心精神文化打造企业形象,如公司的建筑、厂 区的规划、公司的产品、产品包装、LOGO、各类标识、标准字、标准色、员工服装等等一切视觉形象。其中企业标志、标准字、标准色是整个VI系统的核心。
4.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a、内部活动如晚会、联谊会、生日会、运动型活动、比赛型活动、知识类 竞赛、旅游、聚餐、特别节日活动等;
b、外部活动如广告宣传活动、商务交际活动、市场营销等;
c、成立业余爱好协会,丰富员工业余生活。
三、配合人力资源行政部同步建设培训系统、薪酬福利系统、员工关系等阶段,让员工更具归属感、方向感、信任感,亲如一家。
1.培训系统。
a、以时间为节点,竖向规划培训。从员工入职、转正、专业技能、培 训等方面规划;
b、以职位为界点,横向规划培训。一线员工、基层班组长、技工、文职、中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等分门别类开展培训;
c、适当开展室外拓展培训;
2.员工薪酬福利系统。
a、建立宽带薪酬制度,以不同的岗位,按岗定薪,以不同的级别,按级定薪,以不同的工作年限,按龄定薪(龄是指工龄);
b、逐步完善如生日、生育、结婚红包、生病慰问、各项津贴、节日物资补 贴、住宿条件、保险、体检、娱乐休闲设施、图书等物质型福利。
3.员工关系。
a、组织开展座谈讨论会,增强员工、部门间的交流;
b、员工协助计划,针对员工工作及生活中的问题给予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的 帮助;c、设立意见箱,听员工的心里话,倡导员工合理化建议,加强改善管理;
四、后期规整改善及巩固阶段
1.定时跟踪检查文化体系建设的工作开展情况,遇到障碍想办法改善,找到错误的源头,举一反三;
2.切忌虎头蛇尾,遇到问题马上退缩;
3.持续引进创新,融合新元素,打造适合公司的文化之路。
五、企业文化体系建设需董事长及各部门一把手的高度重视及支持:
(1)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企业家的文化,董事长需极度重视,且自主自发投入企业文化的建设之中。
(2)企业文化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需要公司各部门一把手的积极配合,融合理念,减少矛盾冲突,加强沟通交流。
(3)企业文化的建设要切合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搞形式主义,制造空洞的表象只会让建设南辕北辙。
(4)塑造独一无二的具有公司独有特点的企业文化,不能抄袭复制,适合才是最重要的。
(4)企业文化的建设非一朝一夕,它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文化树立工程,好比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沉淀出来的,那么,我们必须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5)吸收采纳各方意见,此方案未尽之处,可提出修正或补充。
二〇一四年三月
此报告,请领导批示!森虎企业集团普世海
第四篇:企业所得税管理思路
一、近几年来我市所得税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
近几年来,仙桃市国税局所得税管理工作逐步规范,收入稳步增长,成效日益显现,2007年共组织收入(含外资企业所得税)5985.06万元,比同期增收2248.61万元,增长60.18%,今年1-4月已入库企业所得税3585万元,比同期增收165万元,增长5%,提前二个月实现收入过半,为服务经济建设,壮大地方财政实力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一)夯实基础管理。近几年,按照省局工作部署,从四个方面狠抓基础工作,有效地推进企业所得税精细化管理。一是注重户籍清理。与工商部门配合,掌握新办企业登记情况,通过强化管户巡查,摸清户籍底数、企业基本信息和税源分布状况,使管理工作有的放矢、有条不紊。2008年,纳入征管的企业达到845户。二是强化分类管理。根据企业规模大小、财务核算状况以及纳税意识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征收方式和监控办法,严格分类征管,确保了所得税的征收面和征收率。2007年,结合实际确定核定征收户311户,占当年内资企业409户的76%,内资企业所得税征收面达到90%以上。三是加强核定征收。从本地实际出发,修订完善了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电子监控系统,统一了核定征收的标准,规范了核定征收的程序,实行了公开透明的核定办法,2007年通过该系统核定税额195.25万元,户平税收6278元。四是规范政策管理。加强政策宣传,开展政策辅导,依法及时审批、备案企业所得税相关事项,确保政策落到实处。2007年,共办理国产设备抵免337.66万元,办理财产损失备案10129.56万元,办理减免税手续16户、金额4258.99万元。
(二)加强日常监管。一是加强税源税收分析。按季分层次、分规模开展企业所得税税源分析,有效地掌控税源变化趋势,查找日常征管中的薄弱环节,促进了税收征管。二是加强重点企业税源监控。将影响所得税收入的5个重点企业纳入市局监控范围,重点指导企业的申报入库工作,加强政策辅导,确保收入的稳步增加,2007年5户企业入库所得税4788万元,占总收入的80%。三是加强房地产企业税收监管。结合房地产行业的特点和仙桃实际,借鉴周边县市房地产所得税管理的先进经验,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税收综合治理整顿,组成工作专班,强化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齐抓共管,确保工作效果。2007年共组织入库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790万元,是上年242万元的3倍多,比上年净增加548万元,今年一季度又入库所得税300万元。
(三)完善汇算清缴。按照总局“转移主体、明确责任、做好服务、强化检查”的汇算清缴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和强化纳税人自行申报的法律责任。同时,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倡导人性化服务,加大向纳税人进行政策宣传及纳税申报填报的辅导力度,切实做到了纳税申报辅导到位,税收政策落实到位,征管行为规范到位,从而确保了汇算清缴质量逐年稳步提升,汇算清缴面达100%。2007年,通过汇算清缴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829万元;2008年初步摸底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将超过5000万元。
(四)严格税收检查。一方面认真抓好内资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2007年,从全市抽调业务骨干,对市烟草公司等17户企业进行了所得税评估。共审增应税所得额达2572万元,查补各项税款共计220万元。另一方面开展涉外企业税务审计和反避税调查,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6户企业经税务审计,不仅扭亏为盈还补交了所得税,有2户外资企业核实进入获利。
(五)强化队伍建设。为加强所得税管理,强化队伍建设,首先从机构上予以保证。成立了所得税专业管理机构,调整选派思想品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同志充实力量。其次是组织开展政策学习,加大了培训力度。去年,组织了50名税务骨干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展为期10天的新会计准则及新所得税法的培训,收到了非常好的成效。在学习的基础上组织能手考试,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最后是抽调人员开展纳税评估(审计),现场练兵,提高骨干们的实战技能,达到所得税管理人员既懂政策,又会查会管的目的。
二、当前所得税征管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当前,随着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中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征管对象参差不齐,增加了工作的难度。企业所得税实行的是法人所得税制,目前法人认定的标准较低,如生产经营性公司和商品批发业务为主的商业性公司的注册资本金起点为50万元,非公司企业法人注册资金起点为3万元,1人有限责任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企业法人形式的出现,使法人企业带有家庭式经营、合伙式经营的特点,规模小、起点低的企业难以适应新税法的要求。目前,仙桃所得税征管范围内的小企业占到80%以上。此外,所得税由两个税务部门征管,企业为了避税,通过改变登记内容,选择税务机关,无疑也增加了征管的难度。
(二)企业核算水平低,会计信息准确性差。会计信息是所得税征管的基础信息,目前会计人员培训滞后,会计人才缺乏,优秀会计人员聩用成本较高,对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矛盾更突出。有些企业聘请兼职会计,主要是应付税务部门。新的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颁布后,相当多的企业财会人员对新的会计、财务知识没有弄懂弄通,会计信息的提供错漏百出,会计核算水平的低下对所得税的规范管理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新所得税法配套政策出台滞后,影响所得税的日常管理。按照新税法的要求,相关配套的征收管理制度和办法将根据轻重缓急陆续下发,由于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具有连续性,在新的征管制度办法没有正式发布前,在日常管理上不好操作。表现较多的是优惠政策的落实上,如农产品初加工范围的确定等,造成无法确定是否免税,是否享受低税率照顾,影响纳税人的税款预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征收单位的收入进度。
(四)所得税基础管理比较薄弱。一是所得税审批制度改革后,总局取消了许多审批事项,改为备案,纳税人还未完全适应。二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指导服务做得不够。三是资料管理、档案管理有待加强。
(五)税务人员的素质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所得税管理工作。企业所得税管理具有政策性、技术性、复杂性和调控性等特点,其政策多、征管工作环节多、申报采集数据多、与会计核算联系多、审核审批项目多的实际情况,不仅要求干部懂政策,还要懂财务会计,与此同时,所得税对税务人员的职业判断有更高的要求,这些对税务人员的素质都是新的挑战。
(六)长亏不倒的现象难以有效遏制。不少企业受到经济利益驱动的影响,法律意识淡薄,财务核算不健全,造成账薄虚假、资料不全、信息不足、数据不准,会计报表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长亏企业面居高不下。如我市外资企业53户,2007年亏损企业26户,占50%左右。
(七)信息化运用有待进一步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展明显滞后于流转税、出口退税,目前的CTAIS V2.0只能满足所得税日常征管的基本要求,不能完全满足监控管理的需要。
三、新税法框架下推动所得税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措施
(一)严格基础管理。一是加强户籍管理。要严格按照总局划分国地税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的有关文件精神,开展管户巡查和户籍清理,杜绝漏征漏管户;特别是对从事经营活动的行政事业性单位或者团体,要督促其及时办理税务登记,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另外,对非正常户要加大公示力度,实地调查,减少空壳企业。二是加强资料管理。首先,应加强企业所得税涉税信息管理,如各类台账、申报表、财务报表、审批备案资料、评估(审计)检查材料等,对这些资料要有序存放,在此基础上,完善对所得税税源清册资料、重点税源资料和所得税申报征收、汇算清缴和检查的资料的整理,形成比较完备的所得税分户档案资料,为所得税管理打好基础。三是要加强总分支机构户籍管理,建立起总机构征收地和分支机构管理地之间的协调沟通机制,有效防止所得税款流失。四是加强税基管理。要准确核实税基,加强对企业收入总额、应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税前扣除项目的核实工作,加强对关联交易的管理,准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税收管理员要加强对申报真实性的审核,将申报审核的重点放在支出项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上。凡是不合法、不真实的凭据一律不得税前扣除。五是加强所得税信息化建设,拓展CTAIS V2.0在所得税领域的运用空间。
(二)强化分类管理。企业所得税的分类管理,要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纳税人的税源规模、财务核算状况、纳税方式等因素,分析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共性要求和特点,综合确定有利于集约化管理和体现企业所得税征管规律的有效方法。在实际工作中采用下列分类方法:一是按纳税人财务核算状况,分为查账征收企业和核定征收企业,对于出口退税企业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要督促其健全账务,规范财务核算,实行查账征收;对于财务不健全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或者税务部门能准确掌握其收入额的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应税所得率,实行定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既不符合查账征收条件又不能实行定率征收的其他企业,实行定额征收。同时,国地税两部门要统一核定征收范围和标准,确保税收的公平公正。对查账征收的企业不进行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申报的按规定实行事后核定征收税款,保证税收不流失。二是按照纳税人的税源规模,分为重点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建议省局将年应纳所得税额在1亿元以上作为全省重点户进行监控管理。对重点纳税人,要以全面管户为主,以税源监控和日常管理为重点,以税源分析和预测、纳税评估为手段,在各个环节实行全面精细化管理。三是按行业分类,制定带有行业特点的所得税管理办法。要开展典型调查、综合分析测算,建立不同行业的利润率、平均税负、平均物耗能耗、投入产出等指标体系,结合行业的宏观数据、行业的历史数据,引进同行业第三方信息,对于税源数据与同行业异常的加强评估检查,查找异常原因。通过分类管理,突出重点税源、巩固一般税源、培育成长税源、挖掘潜在税源。
(三)加强政策管理。一是优惠政策管理,特别是新旧税法过渡期优惠政策的衔接;对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要制定严格的程序。二是加强审批和备案管理。重点抓好企业所得税减免税、财产损失等审批事项的调查核实、审批审核工作,加强取消审批项目的资料备案工作和后续管理工作,建议制定专项备案制度,规范备案项目,统一备案资料,强化备案审核,不备案不予享受优惠政策,不予税前扣除。三是加强政策调查研究。新税法税率降低,并在税前扣除项目等方面放宽了标准,税收优惠政策、纳税方式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要认真研究新税法,在实际工作中加强调查研究,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征管措施,抓住征管的重点和增长的潜力,强化征管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新税法实施对组织收入工作的不利影响。
(四)突出监控管理。一是加强对长亏不倒企业的评估审计工作。可以规定连续两年亏损的列作评估审计重点,对虚报亏损的严格按政策规定在核减亏损或者补税的同时,按规定予以处罚。二是加强对重点税源大户的税源税收分析。对每户重点纳税人从收入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等项目的总量、增幅、增量、增量贡献率等方面进行纵向和横向分析,对于变化较大的,应及时深入企业了解变化原因,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三是抓好所得税汇缴,做好辅导和评估检查工作。在汇算清缴前和汇算清缴中,税务机关要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宣传所得税政策,特别是当年出台的新政策和涉及纳税调整的政策,有针对性地派出精干人员下户进行汇算清缴辅导。针对企业所得税汇缴业务复杂,办税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的现状,可以考虑把一部分汇缴工作(如应纳税所得额比较小的企业)交由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来完成,以确保税务机关有足够的精力和人力对重点企业的汇缴进行审核。要认真审核纳税人报送的申报表及有关资料,如资料报送的种类和数量是否齐全,资料的填写是否规范,数据计算是否准确,相关数据逻辑关系是否正确等。汇算清缴工作结束后,税务机关应组织开展企业所得税评估和检查工作,对于发现的问题,决不留情,起到规范一个、震慑一片的作用。要抓好反避税工作。要落实好特别纳税调整的主要措施,平时税收管理员要注意收集关联方交易信息,而且要扩大反避税工作的视野,不仅盯着跨国集团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对于国内关联方之间的非公允交易带来的避税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重视人才管理。要以学习贯彻新税法为契机,分层次开展培训工作,省局要有目的地培训一批所得税管理的拔尖人才,地市州局和区县局要培训好税收管理员。要建立所得税人才库,以点带面,带动全系统干部职工学习新税法,掌握所得税征管技能的热情。与此同时,要加强所得税管理机构的建设,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规范岗责体系、工作流程和管理目标,加强考核监督和督办落实,强化工作执行力,促进规范管理工作上档升级。
(六)抓好服务管理。要广泛开展对企业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和骨干企业的纳税辅导,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各项税收政策的具体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新法与财务会计制度的差异,从而准确填报纳税申报表,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税务机关还要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发挥所得税调节经济的功能,定期不定期地政策宣讲,纳税提醒等。抓好服务管理要将所得税管理与其信誉等级评定结合起来,对于那些建真账、如实申报的纳税人评级要高,要为他们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提高其税法遵从度和服务的满意度。
(七)推进综合管理。一是税种联动。要将所得税的管理与流转税的管理特别是增值税的管理结合起来,采取收入比对、以票控税等有效措施强化所得税管理。二是国地税互动。主要是国地税要加强沟通协调,统一落实政策的具体办法,充分发挥和运用各自的征管优势和手段,防止并严厉打击不法纳税人利用相互间的征管漏洞偷逃国家税款,共同维护好正常的税收征管秩序。国地税部门要互通情况,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委托代征,减少税收征收成本等。三是相关部门联手。建立部门配合和畅通政府部门间信息反馈渠道,对于及时反映和解决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财政部门配合加强对企业执行财务会计制度情况的监督,确保企业财务会计核算规范有序,不做假账。与工商部门配合加强企业法人的登记管理。对于已办理企业法人登记非因法定原因不得变更为个体工商户或者合伙企业。与房地产管理部门配合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的所得税管理。房地产企业到市房地产管理局申请办理商品房预(销)售许可证以及房产证时,应当出具相关税收证明材料,否则市房地产管理局不予办理相关手续。与金融部门配合依法做好企业存款账户的查询、冻结以及强制划缴手续,确保国家税款及时足额入库。与公安等司法部门配合研究所得税违法犯罪的构成要素,加大查处力度,净化税收环境。
(八)推行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监控系统。根据新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以及总局《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结合几年来实行电子定税的经验作法,应对所得税核定征收监控系统进行进一步完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进一步规范征收方式鉴定的内容、程序,做到合法务实、公开有效;二是进一步规范核定定额征收的方法步骤;三是研究强化核定定率征收企业的日常监控办法;四是研究查账征收户达到核定征收的情形时,实行核定征收的具体办法;五是完善核定征收的日常征管、汇算清缴、超额补缴的相关措施;六是推行核定征收的公平、公开办法,接受社会监督,减少工作阻力,从而把所得税核定征收监控系统打造成全省的精品工程。
第五篇:企业MI文化建设框架与基本写作思路
企业文化建设框架思路
一、总体思路
1.企业文化内涵的整合提炼:企业文化的内涵不是人为凭空“设计”的,而是综合企业业务定位、企业历史、市场需求、外部环境来确定的。
具体到小珠山的企业文化建设,应当立足于企业实际,融汇、吸纳菩提寺所代表的佛文化、齐长城所代表的齐文化、凤凰岛所代表的海洋文化元素,结合目标市场的消费、心理需求,提炼形成景区独特、清晰的文化内涵。
2.企业文化体系的系统联动:企业文化包括理念层(MI)、制度及行为层(BI)、物质层(VI)。其中理念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对企业制度、员工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唯有通过制度、行为,企业理念才能真正落实。因而,小珠山企业文化建设应是整体性的,确保企业理念、制度、行为的内在一致性,而避免出现理念、制度“油水两张皮”的现象。
3.企业文化建设过程的全员参与:企业文化要发挥导向、激励、约束、协调功能,前提是企业文化的理念成为企业成员的“共识”。没有参与就没有共识,因而要使企业“上下一心”,锐意进取,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要引入各方主体——企业领导、基层员工乃至消费者的共同参与。
4.成果形式:(1)《企业文化现状诊断与评估报告》(2)《企业文化理念手册》(3)《企业文化案例手册》(4)《企业员工行为规范》(5)《基于企业文化理念的制度更新意见》(6)《企业文化发展规划:机制与平台建设》
二、工作内容
(一)企业文化诊断和评估
1.了解企业文化现况: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现场观察、企业文献查阅
• 企业外部环境:市场需求、政策环境
• 企业整体状况:基本财务状况、基本人力资源状况、企业发展历程 • 员工对企业的基本认识、态度(满意度)
• 公司吸引力、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公司发展前景 • 企业经营理念、企业形象、管理模式 • 管理制度、组织架构、工作环境 • 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关系处理 • 工作氛围、沟通方式与技巧
• 领导方式、团队合作、冲突处理、竞争与协同机制 • 上下级关系、同事间关系
• 招聘:方式、渠道、程序与内容 • 考评:方式、指标与结果处理
• 报酬:水平、结构、公平性、竞争性、激励性及公司福利 • 用人机制、能力发挥、职位晋升、公司培训 • 职业生涯设计、学习氛围、对创新的鼓励 2.明确企业文化的要求:企业高层访谈
• 企业定位与目标的要求 • 外部市场竞争的要求:市场要求、竞争者压力 3.评估差距与问题总结
阶段性成果一:《企业文化现状诊断与评估报告》
(二)企业文化定位与体系设计 1.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构建
• 企业现有文化剖析 • 优秀旅游企业文化剖析 • 企业关键成功要素提炼
• 企业价值理念定位—整理提炼—沟通反馈 2.企业行为文化体系构建
• 员工行为准则讨论
• 员工行为规范定位、设计——沟通、反馈 • 企业文化活动设计
3.提交企业文化理念与行为体系设计文本
阶段性成果二:《基于企业文化理念的制度更新》
(三)成果实现与培训导入
完成预期的工作成果,并为企业进行必要的相关培训。1.《企业文化理念手册》
• 企业使命 • 企业目标 • 核心价值观 • 服务理念 • 企业形象
2.《企业文化案例手册》
通过案例编写,使企业文化价值理念生动化、形象化,便于员工更好地理解并贯彻执行;将优秀的企业文化以文字形式沉淀下来,便于保存、学习、宣讲和传播。
• 客户服务体验案例 • 规则导向文化案例 • 目标导向文化案例 • 经营意识文化案例 • 创新导向文化案例 • 支持导向文化案例 3.《企业员工行为规范》
确定企业员工基本行为礼仪的基础上,根据岗位职责的不同,确定岗位行为规范,并给出案例。
• 企业日常行为礼仪 • 一线员工服务规范
• 后台员工服务与支持规范 • 企业文化活动指引
4《企业文化发展规划:机制与平台建设》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中应具有的工作职能,需要建立相应的长效机制,推动企业文化持续更新,生生不息。
三、项目进度安排
项目时间进度安排项目十二周(3个月),分三个阶段完成, 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 安排三次正式汇报,并且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安排相关培训。(注:项目正式启动后,经双方协商,不排除对每阶段的内容顺序进行调整)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第七周第八周第九周第十周第十一周第十二周了解企业文化员工满意度调查明确企业文化要求评估差距和问题总结企业文化总体定位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构建企业行为文化体系构建修改并提交设计文本制定企业文化理念手册制定企业文化案例手册制定企业文化战略发展规划项目启动第一阶段汇报第二阶段汇报终期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