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廉洁道德教育之个人品德》读书笔记
《廉洁道德教育之个人品德》读书笔记
从《大学生廉洁教育读本》中学到的第一句话是“序”中的:“学校是知识荟萃的殿堂,人才成长的摇篮”。然而,同时我又因我是一名正在学校中学习的学生而倍感兴奋,因为我现在正生活在学校这个幸福温馨的摇篮里,健康快乐的成长。可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发现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些社会负面的影响也逐渐渗透进教育领域,对青年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把加强个人道德品质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认识以及素质,我专门学习了该书中“个人品德”这一节的内容。我将这节的内容大概的分为两个模块,即:个人品德和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的意义以及途径。
在个人品德的学习中,我了解了三个个人品德:马克思主义个人品德观、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个人品德和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个人品德。我的收获主要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个人品德”的学习。书中提到当代大学生的品德应该建立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基础上,借鉴吸收世界各国人民的优秀品质,形成适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个人品德。反观我们现实中的大学生,能够达到这样的标准的真是寥寥无几。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但是我们的发展并不是均衡的发展,而是一种畸形的、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他们大部分只注重物质文明,忽视了精神文明。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或多或少的呈现了令人难以接受的情况,比如说:缺乏责任意识,缺少同情心,不懂节约珍惜等。前几天看到一条新闻:一女大学为了试验男朋友对她的忠诚度,明知道男朋友不会游泳还赌气跳入河里,最后导致了该男生丧命河中。感觉很荒唐,这位女大学生很明显不具备当代大学生的标准品德。这种行为是令人可耻的。再有例子,当代大学生在诚信意识是相当薄弱的,拿考试来说,这是每位同学都要经历的。但是现实中的大学生考试又怎么样呢?几乎作弊屡见不鲜。孔子曾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不仅仅是个人美德,也是为人处世之本,立国之本和维持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可靠保证。作为学生,就连小小的考试诚信都做不到,又何谈更重要的事呢?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下,却呈现出令人担忧的个人品德。众所周知,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个人品德状况不仅决
定了大学生个人能否成长成才,而且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有着深远的意义。其实,大学生品德建设首先就是我们自己成长的需要。在现实残酷的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的人不仅仅要有很高的学历,而且要有优秀的个人品德。那些只是片面追求自己的成绩二忽视个人品德修养的人往往不会有理想的事业。因此,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我们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一定不能忽视。再次,健全我们的人格亦是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需要。我们是社会公民的一部分。规范自己的言行,将自己和社会联系起来,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为我们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不管过去怎么样,我们应该放眼于自己的未来”。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在未来的日子里提高自己的个人品德修养。多注重学习,多自我反省,从小事做起。只有不断努力,才可以不断进步。
总之,《大学生廉洁教育读本》在个人品德方面给我带来的很大的启发。我也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以书中的思想为指导,不断促进我的个人品德的提升,也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道德教育》读书笔记
《道德教育》读书笔记
爱弥尔·涂尔干是法国的教育社会学家,他毕生都致力于教学、研究和著述工作中,他将“至少三分之一,而且通常是三分之二”的心血都倾注在教育学工作上。涂尔干的教育学教学不单单是以教育学为核心的学科活动,更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理性实践的尝试。
《道德教育》这本书是一本教育社会学的书,也是涂尔干探讨普通教育学的一个尝试。这本书大致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前言和导言,第二部分讲了道德的三要素,第四部分讲了教育与社会学,第五部分则是一些讨论与讲稿,下面我就涂尔干在文中的某些观点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1、教育理论是现有能够服务于教学的最有条理的,内容最翔实的,文献资料最充分的思想,如果教育理论超出了它的适当界限,如果它声称要替代经验,颁布各种现成的,此后被机械地使用的公式,那么它就会退化成死的东西,另一方面,如果经验不尊重教育学的思想,那么它反过来就会退化成盲目的惯例,或者被空泛的或散乱的思想所控制。教学是一项实践活动,它的进行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如此才能取得成效,而这个理论最好的就是教育理论。凡是要有依据,教学的依据就是教育理论,它指导教育如何进行,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适当中可能还会涉及到教育教学改革的问题,它同样是以教育理论为前提依据的。但是,在我们进行教学或教育教学改革时,一定要灵活运用教育理论,选择适合自己的,以教育理论为基础。但我们也不必完全信奉教育理论,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教育理论可能并不适合现在的教育教学,这时我们就要有所选择,有所改变,千万不可固守成规。我们现在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学生敢于质疑,而在以前的教育中是没有这一理念的。当今,我们的教育也不断地在进行改革,以使教育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在这过程中,我们以已有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但同时也在不断完善教育理论。
2、道德的要素主要有三个: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的依恋、知性精神。涂尔干在文中论述这三个要素过程中呈现了他的道德理论——义务的理论、善的理论和自主理论。在道德性格的形成过程中,童年期的第二阶段小学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此前,儿童的年龄非常小,他的智力发展尚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情感生活也过于简单,没有发育。他依然缺乏为能够强化我们道德的各种相对复杂的观念与情感所必需的智力基础。另一方面,如果度过童年的第二阶段,也就是进入
学龄期,还没有打好道德的基础,那么这种基础就永远打不好了。在这个阶段,唯一可能的训练是一种很一般的训练,即初步引入一些简单的观念和情感。首先,我不知道涂尔干所指的这个阶段是否就是我们这的学前期,也就是幼儿园。其次,诚然这个阶段很重要,但我不认为过了这一阶段道德基础就永远打不好了。我相信环境的作用是巨大的,即使在这一阶段一个人的道德基础没有打好,我想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他接受越来越多的知识,他会明白一些道理,改变原先错误的观念,只要社会不抛弃他,他不放弃自己。在这当中,家庭和老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小时候经常偷东西的人,如果在他以后的生活中,老师和家长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给他灌输正确的道德观念,社会宽容得对待他,我想他会改掉偷东西的坏毛病,但如果家长和老师处理不当,反而会弄巧成拙。最后,在这一阶段的训练除了初步引入一些简单的观念和情感外,我想教师和家长的示范也是有效的。高深的观念他们听不懂,但是当我们在做一些事的时候或小孩在做一些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更多的时候需要老师和家长以身作则,或许他们现在不懂,但以后他们一定会懂的。小孩的模仿性很强,所以家长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很重要,如果自己都没做好,那么要求他们去做,似乎有困难。
道德的基本要素是纪律精神。纪律就是使行为符合规范。通过纪律这种手段,我们可以学会对欲望进行控制,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我们必须加以控制,纪律和规范则为这种控制提供了可能,当我们想得到哪些我们不该得到或不属于我们的东西,或做那些我们不该做的事的时候,纪律和规范这时就会告诉我们不可以,而当我们听从了以后,我们的个人意志也得到了提高。可见,纪律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人格的发展。所以,纪律精神必然为道德的首要要素。道德也因此具有限制和抑制的功能,所以过多的财富很容易会变成不道德的根源。的确,很多不道德的事都因过多的财富而起,过多的金钱膨胀了我们的欲望,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种种不道德之事源源而来,贿赂、买凶杀人、嫖娼„„但是,金钱不是万能的,也有人在拥有很多的金钱以后做善事,为人民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所以,我觉得这还是一个道德教育不深入、不到位的问题,而非道德功能的问题,如果道德观念深入人心,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又怎么会有如此多的不道德之事呢?
道德的次要要素是对社会的依恋。道德的起点就是社会生活的起点。人总是生活在许多群体之中,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文明的全部财富的生产者和贮藏者,没有社会,人就会降至动物的水平,道德当然也无从谈起,“狼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如果人要成为一种有道德的存在,他就必须献身于某种不同于他自己的东西;他必须感到与社会一致,而不管这个社会有多么低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如果我们在为自己做事,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努力„„我们不会认为他有道德感,而当他在为别人做事,为别人而献身„„我们会说他有道德感。我不否认一个乐于奉献自己的人,一个处处为他人考虑的人,他的生活会更丰富,更有活力,而他也更有道德价值。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奉献,一味追求与社会的一致,我们得看看自己的实际情况,权衡利弊,难道我们不奉献就可以说我们没有道德吗?一位研究生为了一个普通农民而献身,这件事是可以体现他的道德感,但是这样做值得吗?一个研究生可以为国家创造多少财富啊?当然我并不是贬低农民的价值,只是相比较而言。如果他知道自己没有那个能力而不救那个农民,我们就该说他没有道德感吗?只要他不是视而不见,只要他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我相信那是一个双赢。
道德的第三要素就是道德的知性。要合乎道德的行动,光靠遵守纪律和效忠群体是不够的,不管是出于遵从规范还是忠于集体理想,我们还必须对我们行为的理由有所了解,尽可能清晰完整地明了这些理由。凡事我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行之有效。知性的运用是儿童获得自主和自决精神的过程,具有启蒙的意涵,这种启蒙绝没有要求教师为儿童灌输一种总体知识和普遍规范,而是使儿童在待定的界限内自由地运用理性,逐步形成一种内化的社会态度。
3、绝对禁止体罚是学校惩罚中的基本守则。为了维护学校纪律,使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很好的施行,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是必要的。惩罚不能为纪律赋予权威,但却可以防止纪律丧失权威,惩罚或多或少消除了过失,或者尽可能补偿了过失,他的本质功能是维护良知,因为违规行为能够而且必然会搅乱信念中的良知,即使他们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惩罚并不是为了使他人的身体或灵魂吃苦头,而是在遇到过失时确证过失所否认的规范,他可以保护学校一些规范,一种课堂道德,形成对这种道德的尊重。在儿童违反了学校纪
律,做出不道德之事时,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惩罚,使他们知道他们所做之事是不可以做的,如果在他们犯错以后比加以惩罚,那么他们以后还会再犯,就不会尊重这种道德,就会认为这种道德其实也没有什么。当然,对他们进行惩罚并不是要让他们痛苦,虽然惩罚会带来痛苦。惩罚就是斥责,最好的惩罚就是尽可能采取最富有表现力的、代价又最低的方式进行责备,使儿童对他的行为所激发的感受产生尽可能产生鲜明的印象。虽然惩罚是必须的,但体罚却是不可以的,这样的惩罚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道德障碍。道德教育的首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儿童身上激发出一种人类的尊严感,而体罚却是对这种感情的亵渎。体罚或许可以让儿童记忆深刻,但是却也会对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而且多次体罚之后,他就会产生抗体,对体罚无动于衷,体罚也就行之无效了。儿童善于模仿,在老师对他进行体罚之后,他或许会将之用于其他人身上。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有以为老师脾气非常不好,动不动就对学生拳打脚踢,我们班一个非常调皮的男生常常成为他体罚的对象,后来这位男生在那学校里经常打架,不上学以后也是不务正业,经常打架,最后初中没读完就不上了。我曾问过他,为何辍学,他说如果不是那位老师,或许他就不会辍学,说不定还是一位好学生呢。体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在我看来,它甚至还会阻碍道德教育,它会使人陷入道德混乱的效应。人们没有必要为了传递各种观念和感情而采取如此粗野的体罚措施。随着一个民族的道德良知日渐高尚,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体罚在学校、社会中以无立足之地了,学校以明确规定不可以体罚学生。
我们必须避免体罚,而且必须禁止所有损害儿童健康的体罚。我们不能因为儿童学习任务没完成就剥夺他们的游戏时间,我们也不能因为儿童不遵守课堂纪律就对他们大声呵斥„„儿童的天性是活泼的,我们不可以扼杀掉。当然,之摈弃那些有害的惩罚还不够,我们必须选出和采用那些对受罚儿童有好处的惩罚办法。对于一切具有教育影响的处罚来说,都必须值得受到处罚的人的尊重。对儿童的处罚应该渗透人道的感受,成为一种教育的再造,所有要求有过失的儿童必须完成的补充任务,都应该具有与日常义务相同的特征。我们必须使处罚产生一切又用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处罚的方式比惩罚更重要。我们绝对不可以在气头上打孩子,这足以使惩罚失去信用,失去全部的道德含义;我们也有必要防止采取无动于衷的惩罚,如果使惩罚不带有一丝感情,也就失去了一切道德内容。
4、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是所有意识的生命的两个共存并紧密交织在一起的方面。在所有利他主义中,都有某种利己主义,同样,在利己主义本身之外,也有某种利他主义。这两种类型的情感所表达的,是我们整个心理构造的两个彼此不同却又不可分离的方面。我们会因为我们的亲人的死而痛苦,那是因为,我们有关这个亲戚身体与道德人格的意象,以及与他有关的所有联系的表现,读不再起作用了。我们再也不能重温他在我们心中激起的那种备受珍爱的感情。当我们需要的时候,信任的眼神,熟悉的对话,暖人的话语,所有的一切都永远不再发生了,我们突然感到,在我们的意识深处有一种令人痛苦的空虚,我们在依恋他们的同时,也在依恋我们自己。
儿童一生出来,就能够具有某种利他主义了,尽管他的意识是不成熟的,但他始终是一种有意识的存在,因为儿童的智力水平是有限的,所以他的利他主义既不彻底也不复杂,儿童身上有一种习性:与某种不同于自身的东西建立团结的关系,由于一些习惯的作用,他会越来越依恋于他所熟悉的环境中的物与人。一旦他要喝水,就会去喝他已经用惯了的杯子里的水;一旦他要睡觉,也不会睡在他不熟悉的房间里;一旦他的妈妈离开他,他会痛苦不堪。他不会接受陌生人的拥抱,抵制她的照料。在所有情况下,儿童都能清楚地体验到一种把他的存在加入到他人的存在之中的需要,而当这种联系被打破时,他就会感到很痛苦。
5、在儿童离开家庭时发现自己所处的道德状态与他必须追求的道德状态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段路程是不可能在单一阶段走过去的,必须要有某些中介。学校环境就是最合乎需要的中介。学习环境是一些有相似的年龄和社会背景的人的结合,它是一种范围更广的集合,它与政治社会是很接近的。但是它又是非常有限的,仍然可以结成一些个人关系。由于大家一起生活。很容易形成对班级甚至学校的依恋,他们也就很容易接受我们希望在他们身上培养的那些更高尚的感情。学校是一种真实的群体,每一种处于萌芽阶段的智力活动形成都可以在学校中找到一席之地,通过学校,我们可以获得一种在与家庭生活不同的集体生活中培训儿童的方法。它拥有在儿童身上唤起团结感和群体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然而,只有在既定团体的氛围中进行实践,才能获得这种感觉。我们只有在儿童离开家庭走进学校的时候,才能把对集体生活的倾向灌输给他。在儿童心中唤起团结感时教师的指导,一个班的集体感情,以及如何运用集体惩罚与奖赏都
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使共同观念和情感得以自由显明的环境变得多样一些,产生各种积极的结果,协调这些结果,为它们赋予一种比较稳定的形式。当教师进行奖惩时,必须得到班级的支持。单纯的课堂教育有可能促进道德教育,因为我们构想行动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但我们必须采用科学教学。我们必须告诉儿童事物其实是很复杂的,事物实在性的程度并不是由简单性的程度来衡量的;我们必须告诉他们实验和观察的需要,如果我们真的想去认识和理解他们的话;我们必须使他们认识到,科学考察的结果往往不同于一个人仅靠推理而期望得到的结果。但同时,我们又必须防止他们陷入神秘主义,我们必须让他们知道事物是复杂的,但不可告诉他们或让他们感到事物永远是无法理解的。事物是复杂的,但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我们还是可以认识他,理解他的,即使现在我们无法实现,但以后一定可以的。在使儿童理解事物的复杂性及其非常重要的意义时,生物科学是尤为有用的。有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所有生命都是从细胞开始的,细胞的结构是简单的,但其功能却是非常重要的、复杂的。道德行为有自己的目标实体,既高于个人,也是经验的和自然的。这些实体就是社会,是自然的一种特别复杂的形式。因而,自然科学的确能够提供可以帮助我们,指导我们行为的良好的智识习惯。
第三篇:读书笔记之
读书笔记之《思考的力量》
房明
在读此书之前一直也很喜欢思考,读完这本书之后更感觉思考的力量是强大的,读这本书告诉我该如何去思考,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更让我认识到处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大众媒体主流的时代,很大一部分的人缺乏了独立思考的空间,而大众媒体的主流思想左右着我们的思考。特别是作为21世纪的中国青年,我深刻感受到同属于这个时代的人正慢慢失去思考的能力,这是很危险的事情。书中讲到成为一名公正的思考者需要有理性的自主,理性的真诚,理性的谦恭,理性的正义,理性的执著,理性的公正,坚信推理,理性的勇气和理性的换位思考;结合自身的感受,觉得理性的勇气和理性的执著是最难做到的,因为理性的勇气要求我们要有愿意挑战信念的勇气,而这种做法往往可能由于公众对于不墨守成规而特立独行的人的惩罚会很重。而理性的执著更要求我们要穿越复杂与挫败前行,要不顾旁人的无理反对,始终坚持其合理的原则,为达成理解或洞察,能清楚地意识到,要处理并解决混乱无序及悬而未决的问题需要长期的努力。所以要做到公正的思考的是很大难度的,书中还教我们怎么样进行自我的思考锻炼,这个比较难理解,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实践。我觉得这是一本好书,应该慢慢品读,对于其中的思维训练更需要长时间的实践。
第四篇:读书笔记之
读书笔记之《普通教育学》
10教育学田文群101201016
《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他的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它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也因此被认为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普通教育学》这本书中,我认为赫尔巴特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主要如下:真正的教育
赫尔巴特认为没有管理的教育不是教育,只有管理的教育也不是教育,由此可见赫尔巴特对管理是非常看重的。他认为“儿童管理的目的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为了避免现在和将来对别人与儿童自己造成危害;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不调和斗争本身;最后一方面是为了避免社会参与它没有充分权利参与却被迫要参与的那种冲突”。而儿童管理的措施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监督以及权威与爱。但管理并不是教育,管理具有强制性,而教育虽然是严格的,但并不是生硬的,“教育者在教育中不太会突然地对学生提出他们很不愿意接受的要求与顽固地忽视学生的愿望,使教育变得像管理一样具有强制性”①。由此作者引出了真正的教育。赫尔巴特认为真正的教育即不应过度,避免使用一切不必要的强制手段,另外因为人的追求是多方面的,而教育要为儿童的未来着想,教育的目的就应该也是多方面的。教育的目的应分为未来成人的意向的目的和道德的目的。意向的目的即成长着的一代人的内在的和明显地表露出来的活动力与敏捷性的总和,因此人们都必须热爱一切工作,每个人都必须精通一种工作,由此作者提出了平衡的多方面兴趣,即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道德的目的就是培养儿童的道德。真正的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多方面的,应该避免侵犯儿童的个性,应培养儿童的多方面的兴趣。
2教学
何为教学?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是作为经验与交际的补充的。为什么教学是经验与交际的补充呢?首先,赫尔巴特认为交际容易在感情范围内留下缺陷,而经验容易在知识范围内留下缺陷,教学可以弥补这两者的缺陷。“交际在小小的感情范围内留下的缺陷与经验在巨大的知识范围内留下的缺陷,对于我们来说几乎是同样重大的;无论在这方面还是那方面都必须同样的欢迎通过教学来加以补②充”。其次,“经验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交际将一切民族联结在一起”,但“我们的精神生活的核心不能卓有成效的通过经验与交际来培养。而教学一定能较深入地渗透到思维工场中去”③。最后,作者认为只有教学才能做到平衡地培养广泛的多方面性。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的基础是多方面的兴趣。他指出兴趣来源于使人感兴趣的活动和事物,它是同“欲望、意志和审美有共同之处的,是同漠不关心相对立的”。兴趣与欲望即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联系是:兴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欲望。“尽管当我们发生兴趣时内心是积极的,但在兴趣未转化为欲望与意志之前,我们在外表上却一直是消极的”。“假如心境变化得使心灵在更大程度上向往未来而不是现在的话,并且假如存在于期望中的忍耐消失了的话,那么兴趣就可能变①
② 《普通教育学》第30页《普通教育学》第64页
③ 《普通教育学》第68页
1兴趣并不支配其对象,而依赖其对象。欲望是为欲望”④。两者的区别在于:○
2“兴趣处于单纯的观望与着手进行之间”支配其对象的。○,“兴趣在观望中形成,还停留在被它观望到的现在的对象上”。而“欲望,当它想着手行动的时候,它力争把握它还不占有的未来的对象”。多方面兴趣的产生需要经历四个阶段:清楚、联合、系统和方法。而教学的意向的目的就是培养人的多方面的兴趣,因此赫尔巴特把教学也分为与达到多方面兴趣相同的四个阶段:清楚、联合、系统、方法。另外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的完成大体上具有三个环节:感官的刺激、新旧观念的分析和联合、统觉团的形成。与此相应,他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单纯的提示教学、分析教学和综合教学。他认为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心理活动状态等都是不同的,由此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他认为教学的一般结果是心灵的充实,而心灵充实的质量可以通过学校对人的培养的目的以及结果来加以保证。“学校就是闲暇,而闲暇便是审思、鉴赏与
⑤宗教的共同财富”,而思辨与鉴赏是生活的两个主宰,由此教学将学校与生活
联系起来。赫尔巴特认为我们要培养的思辨与鉴赏并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也不是为了学校,而是为了使人从宗教中解脱出来。教学的结果应该接近于性格形成的结果,使儿童获得意志的坚定性。只有这样儿童的心灵才有可能得到充实。2 训育
赫尔巴特把训育当做教育的主要部分,目的是培养“性格的道德力量”。那么什么是道德性格呢?
赫尔巴特认为道德与性格紧密相关,道德是性格的最高原则。道德可以分为道德的积极部分和消极部分。赫尔巴特认为对一个行为进行判断,这一判断就是道德的积极部分,但如果这一判断与原本的性格相背离,那它对于性格来说就是消极的。“判断自己的举动本身是积极的,但是这种判断对于那种与判断提出的要求不相一致的性格来说就是消极的”⑥。而性格是意志的坚定性,是寓于意志之中的,表现为决意要什么和决意不要什么。性格分为客观部分和主观部分。前者指已经具有的意志,它是一种非常明显的性格特征。后者指人产生的新的意志部分。二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二者一致,就会加强性格的力量;反之,则会损坏性格,使之分裂。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性格的客观部分上,使之慢慢得到陶冶与提高。从而道德教诲所具有的调整力量才能取得效果;在此基础上,主观部分才能接受教诲,才能完成对道德性格的修正与完善。而性格的1行动是性格的原则:性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性格就是意志的坚定性,2思想范围对性格而行动从欲望中产生意志,因此行动对性格的形成必不可少。○的影响:行动包括内心行动和外部行动,人的内心活动在思想范围中都有它的基点。并不是所有的思想范围都能过渡到行动,所以思想范围为性格造成了限制。3素质对性格的影响:○赫尔巴特的素质就是心灵稳定性的程度,而心灵稳定性的程度能对人的欲望,进而对人的意志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性格。那么训育到底怎样培养人的性格的道德力量呢?
训育就是对青少年的心灵产生直接影响,即有目的地进行培养。训育具有普遍的和特殊的两种应用。它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范围的形成产生协作作用,可以帮助形成性格。它的特殊的应用在于它可以培养五种道德观念(内心自由、善良、仁慈、正义与公平),而通过这五种道德观念的形成,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④
⑤ 《普通教育学》第59页《普通教育学》第113页
⑥ 《普通教育学》第125页
德性格。由这两种应用可以达到培养儿童的性格的道德力量的目的。赫尔巴特认为训育与管理的区别在于管理的目的是使学生遵守秩序,而训育是要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影响,有目的地进行培养,训育在管理之后进行。训育与教学两者的目的都在于培养,不同之处在于训育要对学生的意志进行培养,而教学要对学生的多方面兴趣进行培养。教学应在训育之后进行。、纵观整本书,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赫尔巴特对教师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要求,提出教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或管理或教学或训育的措施,因此有人说赫尔巴特把教学当做一切以教师为中心的,但我不这么认为。虽然赫尔巴特一直都是在对教师做出要求,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学生还是教学的中心,这可以从他把培养学生的多方面兴趣以更好的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作为教育的可能的目的中看出。虽然赫尔巴特的观点存在一些缺陷,例如他过于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认为教师的有意识的形成可以造就儿童的好的性格,但却忽视了儿童的态度对性格形成的作用,但他在当时那个时代提出这些观点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他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学应该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来论证教育学的实际问题。他提出了形式阶段教育理论,有利于教师的有系统的教学,为近代教学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还提出了“无教学的教育”、“无教育的教学”等著名的教育原则。他在书中提出的许多的教育原则在当时是没被采用的,更没被实现,可这不代表着他的教育想法就是错误的,他的许多的教育方法是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都应该被采用的,我们应该辩证的来看他的理论,批判继承,加以实际运用,对现在的有缺陷的教育加以改造,培养学生的“多方面兴趣”。
第五篇:读书笔记之
读书笔记之:《第二十二条军规》
——虚幻的军规,真实的残酷
第一次看到《军规》是看电影《隐形人》的时候,一位优秀的高中生做着贩卖论文的勾当并将其“非法”所得藏入这本书中,电影对其的特写镜头以及中文字幕勾起了我的兴趣,利用暑假读完此书令我感触颇多。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长篇巨制,我花费几个星期才将其读完,对其情节没有过多感受,相反众多的人物角色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才是最大的看点。尽管身处二战背景,但在“皮亚诺扎”岛上,军队似乎并不急着结束战争,同样的,小说也内有用太多笔墨描绘战争,相反却是立足人性,反思自我。
疯子,荒诞
由于这是一部恢弘巨制,所以我只能从其高频词汇对其进行剖析,“疯子,荒诞”便是第一组。
小说开始便是主人公约塞连大喊着“疯子”,他认为所有人都是“疯子”,约塞连他不在意他的军衔,不在意他的收入,他只希望可以快点回国,不幸的是他所在的飞行大队的长官卡思卡上校一心想当将军,于是肆意增加飞行次数,由原来的四十增加到八十,约塞连对其难以忍受,于是用尽各种办法进行抵抗,博洛尼亚轰炸是最典型的一次,他不明白为什么仍有人愿意不断飞行只因长官的私欲。
战争的炮火不仅寝室人的肉体更折磨人们的精神,尤其是旷日持久的战争末期人类求生欲望空前高涨的时期,此时却不断被要求继续冒险,很难想象人们会做出什么样疯狂的事。幸运的是,约塞连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同样也是不幸的,因为他认为所有人都疯了。私欲,荣誉
文中三个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卡思卡上校,谢思科普夫少尉(中将),米洛司务长。三者皆以荣誉为名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在战争中他们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也不是最后一个。不过这三人却各具特点:卡思卡不择手段,谢思科普夫愚蠢却运气好,米洛则赚钱有术。三者共同之处在于他们对于战争本身并无任何感想,但对其带来的机会,谁也不肯放过。战争已接近尾声,人们都开始为自己做打算,战争的残酷不只在于其炮火,也在于其带来的稍纵即逝的机会,这种机会如同毒品一般让人欲罢不能,也正因如此,我们可以看到每次大战过后对于人类生活、科技各方面也都是全新的机遇。也因战争,我们的价值观等人文领域的东西也在不断改变。
“第二十二条军规”
打引号表明其特殊性,小说随叫《第二十二条军规》但其出场次数不过四次,都是约塞连想要回家并欲打破军规时出场(最后一次不是),所有人都清楚这条军规不过是虚幻的,但只要有人想用,它依旧有效,即使拿不出文件,之前列举的种种行为皆因它的存在。作者创造这一条军规的目的也十分明显,人类生活中的种种不和谐,都是源于这种不合理、前后矛盾的制度,约塞连无法改变只能逃避。但又因矛盾的制度它并不“存在”,所以可以想象,其实往往给自己造成困难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轻信和懦弱。
好友的不断逝去最终令约塞连明白只有靠自己逃离这个小岛才能最终得到解脱,他放弃了消极抵抗,撕毁了那令人作呕的协议,也不在想着装病那个蠢主意,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作者的构思巧妙,一个极其巧妙的伏笔,以及约塞连最终借此方法逃离苦海,这个伏笔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对它大篇幅的描写以及最终不动声色的揭露。
战争离我们远去,但文章留给我们的反思不止于战争,更多于生活,类似的“军规”生活中比比皆是,以中秋月饼为例,人们一方面追求着食品包装的精美,另一方面却又对高昂的价格表示愤怒,商家正如战争固然可恶,可反过来,难道我们就没有一点责任吗?面对此情相信我们会比约塞连更无奈,让我们最后伴随着约塞连飞往瑞典的旅程,在小说的留白上展开自己的想象。
高二(8)班俞皞哲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