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福明:学习哲学的一点体会

时间:2019-05-13 07:59: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胡福明:学习哲学的一点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胡福明:学习哲学的一点体会》。

第一篇:胡福明:学习哲学的一点体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点体会 胡福明

胡福明(1935--)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作者,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名誉院长。曾任南京大学哲学系党总支副书记、副系主任、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省委常委、省委党校校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我在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学习的5年时间里,胡福明先生每年都会与在我们相聚几次。一般第一次是元旦前后,中心都会请回前辈老师与马哲专业在职教师和研究生(博士、硕士)欢聚一堂,辞旧迎新。宴会之始,由学术带头人张一兵(南大副校长、副书记)先向师爷、师祖辈们汇报马哲专业一年的工作业绩,然后由胡福明老师代表老一辈南大马哲人对徒子徒孙们致辞,寄语未来。宴会中间,张一兵陪着胡福明老师到每一张桌子跟前与每一位在职教师和在读学生共饮一杯,并把博士生一一介绍给老先生,老先生则都会嘱咐一二,使弟子们各得一经,年年不敢懈怠。到了年中之时,通常都是南大马哲学术会议高峰期,中心要么利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年会之时请回胡福明做一次学术报告;要么给博士生们来一次专题讲座,使学生们在领略大家风采的同时,与老先生互动交流交流,看一看什么是“马不停蹄”“老当益壮”,体会一下马克思主义哲人真正应该具有的“实践”“生活”之态。交流之中,胡老常常谈及一些学术之道,下面就是他一篇文章,今距胡先生写作本文时间已有三十余载,然认真读读,细细想想,其中道理的仍然值得我们谨记和实践,故转与同仁共享。

《文史哲》的同志要我谈谈怎样治学,我感到很为难,我还站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在摸索,没有什么经验可谈。但编者一再嘱咐我写一点,并说对象可定为大学生与哲学爱好者,既然如此,作为一个教员,谈一点体会吧。

我们研究哲学象研究其它科学一样,必须热爱它。一些人认为数学很枯燥乏味,但在数学家眼里,数学远比小说、戏剧动人有趣。哲学也是如此,哲学的抽象在一些人眼里是深奥莫测的,往往望而生畏,但对哲学爱好者来说,却正是无穷乐趣之所在。所有的科学家都热爱自己从事的学科,科学就是他的生命。而我们要建立起对科学的感情,除对科学的意义应该有正确认识外,还必须培养浓厚的兴趣。有了这种兴趣,从心里热爱自己的事业,就能在工作中产生孜孜不倦,废寝忘食的力量,就能在崎岖艰难的科学道路上,一往无前,终生奋斗。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轻视哲学、轻视马克思主义的看法,于是有些

哲学系的学生以至哲学工作者感到气馁,想改行。当然人各有志,可以走自己的路。但各门科学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哲学已产生了三千年,可说是最古老的学科之一,至今仍在不断发展,只要人类存在世界观、方法论问题,只要人们进行理论思维,哲学总会继续发展,决非两、三句闲话所能改变得了的。至于对人民的贡献,自有客观的社会效果作结论。坚定自己的志愿,锲而不舍,就能克服艰难险阻,作出成绩。

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树立科学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和战斗力,就在于它是科学,所以我们应当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其实在任何一门科学的研究中,都要坚持科学态度,因此都有一个解放思想,独立思考的问题。

有人认为自然科学研究中没有这个问题,似乎教条主义、迷信盲从只存在于社会科学研究中,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自然科学工作者由于陷入形而上学而在科学的新发展面前顽固的坚持旧理论、老公式,力图用旧理论、老公式强加于科学的新发现之上的现象,屡见不鲜。

例如,热素说、燃素说等错误观点曾经长期支配了许多科学家,甚至在发现氧气以后仍有坚持燃素说的,在热之唯动说提出以后仍有坚持热素说的;又如,在相对论提出后,仍然有人力图以牛顿力学去解释相对论问题。社会科学中比较容易出现教条主义、迷信盲从,这是由阶级的和社会的复杂原因造成的,所以社会科学研究中更应重视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坚持科学态度。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认识事物;解放思想就是反对教条主义、迷信盲从,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社会实践中获得理论,又通过社会实践检验理论,根据社会实践修正、丰富、发展理论。独立思考是要开动大脑,积极思考,从客观事物中发现规律性,反对人云亦云,反对思想懒汉。科学是神学的对立面,独立思考是盲从的对立面。搞神学就没有科学,迷信盲从就没有独立思考。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过痛苦的经验教训。在现代迷信盛行的年

代里,我们都上过当、受过骗。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开始觉悟起来,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研究哲学、社会科学。解放了的奴隶决不愿重新当奴隶。大脑明明白白是长在自己脖子上,决不要以为是长在别人身上的。

清朝著名学者赵翼有《论诗》两首,其二是:“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说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他反对研究诗词人云亦云,主张独立思考。对我们来说,应该树立追求真理,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科学无禁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认识,一切事物都可以研究,关键是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当然,我们可能再犯错误,但这在科学研究中总是难免的。这里还是一句老话,既然自然科学研究中要允许失败,犯错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也要允许失败,犯错误。犯了错误自然要重视改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应该是既能坚持真理,又能修正错误。研究马克思主义著作,要从历史背景出发,全面的、具体的、准确的分析著作的内容,领会其精神实质,决不能死记硬背。例如,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主义者?》一书中,矛头针对米海洛夫斯基的历史唯心主义,所以强调把一切社会关系区别为物质关系与思想关系,强调生产关系作为物质关系是最原始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并没有谈到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生产关系的反作用,但这决不意味着列宁否认这种反作用。在《怎么办》一书中,矛头针对鼓吹自发论、手工业方式的经济派,所以,列宁又着重强调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进行政治斗争和革命理论指导的巨大作用。列宁这两本书都深刻的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所以我们要了解历史背景,具体分析著作的内容,这样做比死记硬背要麻烦得多,可是,我们不化这个苦工夫,怎能领会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呢?

研究哲学,应注意解决专业与广博的关系问题。我们不仅要读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还应当全面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还应研究中外哲学史上的古典作品,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著作,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哲学著作也要重视研究。严格说来,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哲学的基础课。因此研究哲学,知识面越广越好。

有位老哲学家曾对我说:给哲学系的同学带个信:对各门科学感兴趣,同时喜爱哲学,可能成为哲学家;仅仅喜欢哲学,对其他科学一概无兴趣,不可能成为哲学家。我认为这是至理名言。历史上的大哲学家,都懂得多门科学。我国现在的哲学工作者的致命弱点是知识面太窄,尤其是精通

一、两门自然科学的极少,这叫先天不足。正因为不懂自然科学,不懂其他社会科学,所以容易犯简单化、教条主义的毛病。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自然、社会、思维领域中提出的新的哲学问题,得出符合实际的新结论,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恩格斯说:“在从笛卡尔到黑格尔和霍布斯到费尔巴哈这一长时期内,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象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在唯物主义者那里,这已经是一目了然的了,而唯心主义体系也愈来愈加进了唯物主义的内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22页)社会实践是哲学发展的动力。目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前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本世纪初,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从哲学上概括了物理学革命的新成果,从那时以来,科学技术有了巨大的发展,先后出现了相对论、量子力学、遗传工程、控制论、系统论、信息等新学科,生理学、心理学也有了巨大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宇宙空间,并且制造了电脑,因此急待从哲学上进行研究,作出新的总结;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国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社会主义国家

也产生了一系列新问题,急待从哲学上作出新的概括,完成上述任务,是当代哲学工作者的历史任务。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只有从社会实践中吸收新的养料,科学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研究社会实践中提出的新课题是极为复杂的,以研究社会生活中的哲学问题说,捕捉住关键问题就很困难。例如,我国粉碎“四人帮”后,面临着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艰巨任务。如何完成这个任务呢?在开始一年半的时间内,在清查“四人帮”和揭批“四人帮”的反动谬论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是阻力重重,解决一个具体问题都要经过复杂的斗争,如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等都是如此,问题在哪里呢?人们逐步发现正是“句句是真理”,“天才论”这一套现代迷信象紧箍咒一样束缚了人们的头脑,正是这两个“凡是”束缚了人们的手脚,于是同志们先后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恢复和发扬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都是正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本是一个哲学问题,它又成为实践中的重大问题,这是由历史本身决定的。而从实际生活中重新突出地提出这个问题,又是经过了长期探索研究。

有的同志说:三十年来我国没有出大哲学家,这是真的,这是由复杂的社会历史条件造成的。但是,正因为过去三十年没有出大哲学家,今后三十年必须出大哲学家,未来的大哲学家应当已经出生了,他们正在学习、锻炼、成长。

第二篇:书生胡福明的庙堂之旅

书生胡福明的庙堂之旅

http://.cn2008年12月15日12:24《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山旭 南京报道

对于自己的官员生涯,胡福明说了一句颇具意味的话:“不懂要学。”但又跟了一句:“知识分子从政都比较难”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属实,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诉为标准一样。

—— 摘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如果天气情况允许,每天下午三点,胡福明都会到省委家属大院里走上一小时。此时没有上下班的喧嚣,少见往来官员,遇到退下来的老干部们就聊聊孙子们上学的情况。绿荫下的一份沉静,近似40多年前的南京大学。

1963年,是江苏无锡人胡福明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到南京大学政治系工作的第一个年头。著名学者匡亚明也是在这一年从东北人民大学调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作为一名哲学教师,胡福明倾心于研究大部头的马列著作。

3年后,“文革”肇始,刚过而立之年的胡福明被打成“匡亚明黑帮”。

“我这一辈子从来不失眠,但两段时间除外。”胡福明说,第一段是被打成“黑帮”之后,白天被批斗、游街,“我晚上睡不着,我想不明白啊”。

第二次失眠,则是在11年之后。他开始酝酿一篇名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文章,“写还是不写?”

目睹批判“四人帮”过程中的种种局限,理论工作者胡福明深感意识形态领域拨乱反正的不足,他希望用一篇文章来批驳当时桎梏人们思想和手脚的“两个凡是”,这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几经修改,这篇让胡福明焦灼不安却又不吐不快的文章,最终成为改革开放历史上一篇传奇性的文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胡福明知道这篇文章会改变他的命运,他甚至做好了离开校园入狱的准备,但意外的是,他却被带入了陌生的官场。1982年到2001年,胡福明总结说,20年里他仍没有贯通“为官之道”。

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秘书向胡福明转达了两个电视节目的采访邀请。风霜满鬓的胡福明一口回绝了第一个邀请,却答应出席以南京大学为录制现场的栏目。

“我这几十年,从来没忘了南大,从来没忘了校园。”他一字一句地说。

“此生不得安宁了”

1977年夏天,一边照看生病的妻子,一边在医院的走廊里写成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当时他确立了两个原则,一是不和别人商量,以防连累别人;另一个就是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面理论为主,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问题讲明白。后者被胡福明称为“策略问题”。

文章打了一场“语录战”:8处引用了“毛选”,其中以来自《实践论》的语句最多。而所举的门德列捷夫、哥白尼的例子,也都来自马恩列毛的经典著作。其中甚至也包括华国锋的话。

锋芒在第二部分末端终于显现:

马恩列毛这些革命导师,“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顶峰’,可以不受实践检验的;并不认为只要是他们作出的结论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不能改变”。“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

刀锋直指“两个凡是”。

9月初,胡福明将这篇8000字的文稿寄给了《光明日报》。心里想着:“此生不得安宁了。”

就在他焦灼地等待时,1978年初,远在北京,中央党校的理论家们,也在胡耀邦的指点下,提出了“应当以实践为检验真理、辨别路线是非的标准,实事求是地研究”。1978年4月,应邀去北京修改文章时,他没有告诉妻子此行的缘由。

按照《南大百年实录──南京大学史料选》记载,1979年2月19日,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9 个月后,中共南京大学委员会作出决定,对因1966年“六.二”事件受迫害的胡福明等人“一律予以平反,恢复名誉”。

这算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给胡福明本人命运带来的转折,但好运此前已有苗头。

不升不降20年省委常委

这篇文章发表不久,学校领导要胡福明做系党支部书记。胡福明推荐了系里的一位女同志。

1978年下半年,南大党委书记找到胡福明,告之中央要调他去中宣部工作,胡婉辞。“第一我喜欢教书,第二我知道我没有能力,第三北京这个地方太复杂,什么矛盾都集中在那里,我应付不了。”这以后的几年间,是胡福明学问上的另一个“春天”。

1981年,胡福明在上海《社会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有关社会主义发展特点的文章,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起点比较低、生产力水平低,与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主义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应从中国实际出发发展社会主义。

1982年4月,省委书记明确告诉胡福明,要调他去省委宣传部。后来他了解,这是包括陆定一等北京、江苏两地老同志的要求。11月,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福明走马上任。

当时的江苏省委、特别是省委宣传部对“文革”问题仍存在争论。胡福明与另外一位常务副部长一同调入,不久又来了一位副部长。一下进了3个人,形势得到了彻底改观。胡福明和“左倾”的干部们交锋。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虽然没有明确的反对,很多人心里还是有疑问的。” 至于彻底批判“文革”,若干年后很多老干部的思想才转了过来。

追究原因,胡福明说,一方面是知识基础欠缺,对马列主义存在误读;另一方面有战争年代遗留的崇拜、服从的思想。

“官不好当,真不好当。”讲到这里,胡福明皱眉喟叹。原来以为是继续去做理论工作,却发现常务副部长的身份其实需要管很多事情。比如:

许多大学校长、书记拿着剪刀站在校门口剪高跟鞋的鞋跟和喇叭裤的裤腿。管还是不管?胡福明一直对“精神污染” 的说法比较抵触。

后来出现了一大批书籍讲述“走下神坛的毛泽东”。曾以破除“两个凡是”著名的胡福明却显得很谨慎:“他们怀疑 ‘文革’、怀疑大跃进吗?其实他们不怀疑,就是一种商业行为。”

对于自己的官员生涯,胡福明说了一句颇具意味的话:“不懂要学。”但又跟了一句:“知识分子从政都比较难。”

“官场其实是有规则的,但我说不清。”他说。

胡福明的官职不算小,但也不在仕途亨通之列。1984年底,他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身份担任省委常委。后来在这个级别上不升不降呆了近20年。

“我估计在国内也是罕见。”他不由得笑了起来。

10年专职党校校长

多少次,胡福明在省委办公室中遥想南大的风景,想象自己在那个环境中的愉悦与自由。最痛苦的还是工作和学习的矛盾。“没有时间了”,他说4年副部长生涯没有写出一篇好文章,还中断了在南大的研究项目。和老友们谈起来,大家也都没有什么好办法,“就是下不来了。”

这个情况在1986年有所好转。胡福明被调往江苏省委党校任校长。按照一般制度,党校校长由地方党委书记兼任,常务副校长主持工作。专职党校校长,胡福明在国内几乎是首例,也是唯一一例。

主理党校这段时间,正是中国社会变化最为激烈的时候。胡福明到校后,先增加了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改革开放的课程。他在党校还做了另一件大事:职称评定。过去党校教师评定职称都要挂靠高校,省委常委胡福明“以权谋私”为党校获得了评定教授的资格,自己还亲自担任高等职称评选委员会主任。

江苏省委党校的老教师回忆说,这让党校教师们抛弃了干部身份,真正开始注重研究工作。胡福明说,实现这种待遇在全国也是第一次。

1992年,邓小平南巡掀起新一轮思想解放。虽然交锋没有70年代末那样激烈,但胡福明还是深切感受到了改革的阻力:“我告诉你,中国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是艰难的,排除种种困难。这种阻力就是本本主义、‘左’的思想、表面化的马克思主义。”

胡福明说,在中央层面,没有激烈争论不代表没有不同意见。据他了解有意见的很多还是位置很重要的同志。党校自然也有这样的老同志。作为校长的胡福明自然站在解放思想一边。

“很愉快”,说起在党校的10年经历,胡福明眉眼间频现满足。

1995年,胡福明调任江苏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从这时起,他开始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情况感到担忧,“改革过程中,有些地方确实出了纰漏”。

“全国人民齐步走肯定不可以,贫富分化是难免的。”但胡福明发现,分化的速度在加快、程度在加大,而且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贫富差距加大的一个表现,就是劳动力的价值没有被承认和体现。“所以现在你看,严格要求劳动用工对企业的冲击特别大。”

胡福明到政协后,又开始了一番作为。过去政协常委会都是主席、常务副主席、党内副主席主持,他提出民主党派的副主席也参与轮流主持。

后来,胡福明主持增加了民营企业家委员,吸收新经济阶层。不过他也经常感到无奈和尴尬。

上世纪90年代末,胡福明与长江沿线10省市政协主席在南京座谈,希望加强对长江污染的管制。在将会议纪要送达中央后,他们只在《人民日报》看到了一篇报道,便没有其他回应了。这个原来设想一年一次轮流主办的座谈会也不了了之。

改革还未过半

剧烈变化的社会,对胡福明这位倡导改革者的家庭也冲击不小。

90年代,原来在外经贸系统工作的儿子悄悄辞职“下海”。胡福明偶然遇到儿子过去的同事才知道这个“大事”。

回到家,胡福明与儿子约法三章:“第一不要违法,第二不要指望我出面。”其实,胡福明与儿子经常发生“思想冲突”。儿子说他已经落后、不了解社会。

这个时候胡福明就说,问题肯定是有,“但我们还是会治理好国家”。

不过胡福明也承认自己可能真的不了解社会。他说,自己的信息都来自亲戚朋友,各种视察“了解不到实际情况”。因此,他对一些领导了解民生的渠道也有担忧。

老友说,胡福明之所以能写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他有学者的独立思考、独立人格。20多年间,这种独立与为官的约束是不是一直让他感到矛盾?“这个不好讲。”胡福明说。

不过,现在胡福明发现,自己的一些思想和民主意识让小孙子孙女非常困惑。

“他们经常回来跟我说,我说的和老师讲的不一样。”胡福明的家庭一贯民主,从他的子女开始,孩子们就可以辩论,不同意的观点可以“保留”。

2001年退休后,胡福明拥有了过去20多年不曾获得的空闲,得以想事情、写文章。解放思想30年之际,胡福明说,以他的看法,改革一半还没有走完。

从年初开始,73岁的胡福明已经接受了20多家媒体的采访,还远赴广东参加座谈。他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自己的体力只够聊上1个半小时。

但胡福明说,他马上还要去深圳,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就要不断推动解放思想。-

第三篇:哲学体会

学习《学哲学 用哲学》心得体会

海口市劳教所教育科 李幸荣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早上好!今天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按照我所机关效能建设的要求,我用了1个月时间通读了《学哲学用哲学》全书。书中分为“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观点”、“重视总结经验”、“掌握辩证分析方法”、“注意研究特殊性”、“坚持发展的观点”、“坚持生产力决定论”、“坚持群众观点”、“弘扬中华民族‘和’的思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十章,再加上首尾两章:“提倡大家学点哲学”和“学哲学要学原理,用哲学也要用原理”等文献,使我读了以后深深受到启发和教育,受益匪浅。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实际工作、社会生活进行了朴实无华的论述,深入浅出、生动客观、循循善诱、娓娓动听、催人奋进,深感学习哲学的重要性,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现谈点我肤浅的学习体会和认识。

一、哲学是人的一生中不可不学的学问。

哲学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思考问题、研究工作的方法,也是一种研究和探索事物运动的内在关系的学问,所以,哲学是人的一生中不可不学的学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基本的思想武器。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基础。书中提到:“我一生最感兴趣的一门学问是哲学,下功夫最多的是哲学,对我帮助最大的也是哲学。”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李瑞环同志的哲学情结。学哲学首先要信哲学。这是李瑞环同志的一条非常深刻的体会。他认为,这是一个立场问题、感情问题、信仰问题,也就是为什么学的问题。他说:“共产党人信仰马克思主义,是理性的选择”。信仰不是迷信,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都不要迷信,但却可以信可以迷。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信了才能迷,只有迷了才能钻,只有钻了才能懂,只有懂了才能用,只有用了,在用中尝到了甜头,才会更加信、更加迷、更加钻,这里关键是个“信”字。李瑞环同志把学、懂、用、信的顺序做了调整,把“信”提到了第一位,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一个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要说根本不信、就是半信半疑的人,也是决不会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们还发现,有些搞哲学的人,违背了唯物论、辩证法,走入了歧途,究其原因,恐怕是把哲学当成了自己的职业,而没有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终身信仰的缘故。

二、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有人说哲学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法指导我们辩证的分析问题,指明向哪个方向拐,主、客观相结合,分析利弊,权衡得失。当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就应居安思危,防止和克服失误和差错,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我们就要对事物进行分析再分析,认识再认识,更好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让事物发展更加符合客观规律,在前进道路上遇到挫折或者失败是必然的,这时我们就应该冷静的思考,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重新认识,调整思路,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克服困难,以励再战,绕过那此坑坑洼洼,推进事业不断向着好的方面前进。再说,同样一件事情,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认识和看待它;一是消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认识事物发展变化。例如,我们年轻人,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应该多做一些工作,在我们的工作中,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而应当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地工作,去适应,以使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为单位的建设发展做贡献;在生活中,重视同志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人与人之间,同志之间的感情,塑造和谐生活环境。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呢,而我们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我认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我们要用唯物的方法,辩证的重点思考研究事物的发展。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善于分析处理问题: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用辩证的观点、唯物的方法去看待世界和认识事物。

三、现象与本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现象必然同本质有一定的联系,现象是本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所以观察一个事物,既要看它的现象,又要看它的本质。而我们在认知事物或是了解一个人时,应该全面、客观、公正地去认识它、分析它,既了解它的现象,又要了解它的本质,掌握它的运动规律,我认为工作是职责,工作应该经得起群众检验,让领导放心,我们既要认真做好日常工作,又要干净利索地完成好领导分配的工作,做任何工作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干好,这就是对工作的支持,对职责的履行。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体,既是一系列对立统一关系的集合,事物之间始终存在矛盾,既有矛盾的普遍性,又有矛盾的特殊性,这便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因此也就形成了不同事物存在不同特点。这里我想讲一下“个性”,因为我们受“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影响较深,不太鼓励个性的张扬。(这是中西方教育存在差别所在)实际上,我认为人与事物一样都有“个性”反映在你、我、他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不同的人和事物有不同的个性,各有长处和短处,比如对同一件事物有不同的看法,看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见解,做同一件事情有自己独特的创意,特别是“创造力”对问题的处理和看法就表现出了不同的个性。例如,在完成同一样的工作,有的同志会受到领导的表扬,有的同志则会受到领导的批评,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观念、思维、创造力、价值取向的差别。同样,因为每个劳教人员实际情况都不同,所以我们对劳教人员的谈话教育,也要尊重“个性与共性”的问题,有的放矢,注重教育的实效性。

四、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本质是事物客观存在的,我们要想发展,就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有用武之地的“英雄”,在放电的同时别忘充电。我们要运用哲学思想,积极面对现实生活和工作,努力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开拓劳教工作新局面。《禁毒法》的出台实施,是我国禁毒工作上的重大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劳教人民警察新的使命,是人民对我们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因此,我们的工作标准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水平,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驾驭时代潮流的能力,打牢过硬的业务基本功,迎接新时期劳教工作新的挑战。

《学哲学用哲学》的出版,无论是对哲学的普及,还是对干部的成长,都是不可多得的极好教材。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静下心来,好好读读这本书,一定会从中受益。

以上是我读《学哲学?用哲学》这本书的心得体会。如有不妥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第四篇:哲学体会

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一是培养精神境界,“化理论为德性”,二是训练理论思维能力,即“化理论为方法”,归结到一点就是改造世界和实现自我,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话说就是“成物”和“成己”。

(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认识工具

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能从实践的沃土中不断吸取营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个开放的体系,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在同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中不断战胜对方、完善自己。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邓小平哲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xx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面向新世纪创造性运用唯物史观的重大成果,是在新的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行动的指南.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

(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增强我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实践需要,在总结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最高成果、批判地吸取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相比,具有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三个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和(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增强我们签别各种理论和路线是非能力

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在实践中,人不仅认识了世界(是实践提供了认识的对象),而且改造了世界,在自在世界(天然自然)的基础上创造了属人世界(人类世界)。所以,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离开了实践观点,就不可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理论思维的水平和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物质世界,使唯物主义成为生机勃勃的科学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一个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辩证法和唯物论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的新的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表现在理论内容上,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唯物史观的伟大意义。唯物史观的发现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它揭示了人类自身活动的规律,使人们对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为人类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提供了强大的认识工具,它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石。

您可以访问本网(www.xiexiebang.com)查看更多与本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心得体会》相关的文章。

《学哲学 用哲学》心得体会

发布日期:2009-12-07

浏览次数: 2064

字号:[ 大 中 小 ]

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的选择

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你会选择什么?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用诙谐幽默而且富有哲理的语言,告诉我们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哲学,掌握这种方法,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读完《学哲学用哲学》,在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之间,只要“花”和“炭”都是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实事,你就不难选择了。

“少讲空话,多干实事”,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还在于坚持辩证唯物论的思想路线。空话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实际问题要靠实践来解决。因此要重视实践,勇于实践,善于实践。

何为实事?就一般来讲,不同单位有不同的事情,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干法。每个部门,每个行业,实事都不一样,但是确定实事的原则一致的。实事就是每件事、每个项目都从人民的愿望出发,体现人民的意志。如何判断一件事是不是实事,是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应该掌握以下几点原则:

1、多数人受益的事。为多数人谋利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条根本原则。始终关注大多数群众的利益,时刻注意解决大多数群众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搞好一切工作的

出发点和归宿。

2、群众最急需的事。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主张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最后达到共同富裕,但是不能使贫富过于悬殊。关心群众疾苦,是我们党和政府的天职,一切真正关心群众的领导,都要急人之难,救急为先,把最困难的人的疾苦挂在心头,作为重点问题下力量加以解决。因此,我们办实事不只是注意了“锦上添花”,而且更重视“雪中送炭”。

3、长远起作用的事。办实事,是要解决群众的急迫问题,但是也不能够完全急功近利。群众的利益,既有当前的利益,也有长远利益;既有局部利益,也有整体利益。一般来讲,群众往往对当前的切身利益注意的多一些。而领导者的责任,就在于能够从全局出发,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高瞻远瞩,既考虑当前有想到长远,搞好远近结合。办当前需要的事情,尽可能为长远的事情,尽可能的结合当前的需要,而不能够脱离现实的条件。

4、力所能及的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办一切事情必须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历史的人必须承担历史的责任,但历史的人只能够办历史的事。因此,为人民办实事必须依据客观条件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人民生活中确实还存在许多困难;群众要求解决这些问题,应当说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客观条件有限,只有那么多钱、那么些物,决定了一个时期只能够集中力量解决一批问题。如果项目列的过多,把财力、物力撒了“芝麻盐”,到头来什么事情也难以办成办好,想的多,反而办少,甚至连少也办不成。当然我们也不能够以客观条件为借口,不去尽力而为。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抱怨 “事多事难”,其实,多,应该是拼命工作,讲究科学的理由,而不能作为大而化之的托辞;难,应该是兢兢业业,扎扎实实的根据,而不能作为逃避现实的借口。实事是实实在在的,有些还是错综复杂的,要真正干好它,必须勤于思考,善于琢磨。就是弄清具体情况,研究具体招法,观察具体变化,解决具体问题。

琢磨事是研究,探索客观规律的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琢磨事,必须下功夫,花大心血,熬夜,吃苦。要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毅力和“衣带渐宽终不悔”的韧劲。同时,还要善于琢磨,学会分析综合,认真把事情搞全了、弄准了,把材料掰开了,揉碎了,把关系理顺了、摆正了、把措施具体了,落实了。

干实事,必须务实求实。要知实情,想实招,说实话,求实效。否则就会把事办歪、办砸。(建设局 方华峰)

《学哲学用哲学》读书心得

近期,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学习了李瑞环所著的《学哲学用哲学》这本著作,深有体会,受益匪浅。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长期以来,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人一种很神圣、很正统、很严肃的感觉。《学哲学用哲学》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谈哲学,使哲学原理的运用,深入浅出,易懂易记,读后使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亲切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主动学习的亲和力。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哲学。我们要提高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必须学好哲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眼亮,办法多。学了哲学,懂一点哲学,在处理问题时就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进而能处理好事物的主要矛盾。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学习《学哲学用哲学》的体会:

一、学点哲学会使人终身受益

这是李瑞环同志的切身体会,也是他的肺腑之言。他在书中说到:“有人说,由一个普通农民、工人,一步步走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真不简单,这其中一定会有一些奥秘、诀窍,应该总结一下。要我说还是那句老话: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当然也不能否认个人的努力。光靠努力还不行,还要得法,得法就是要学习哲学。我这一生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我常讲,一个人要成长进步,要有所成就,有所建树,离不开上进心、求知欲、责任感这三条,这是无法代替的。重要的是学了哲学,掌握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养成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习惯,这样就不会吃糊涂亏、占糊涂便宜,避免和少走弯路。陈云同志讲过:‘学好哲学,终身受用’。这完全是经验之谈,我非常赞成。”这些发自内心的讲话,对我们树立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念是有很大帮助的,对学好称之为智慧学、明白学的哲学是很有示范作用的。

二、怎样才能学好哲学

正确的理论可以指导实践,掌握了理论,就可以在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矛盾现象中分清主次、抓住根本,在变幻莫测的事物发展中把握方向,在困难和问题面前找到解决的基本方法。李瑞环同志根据自己的体会,提出学习“两论”(《实践论》、《矛盾论》)是哲学入门的一个有效途径。真正学懂了“两论”,也就基本上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观点。学习理论要联系实际,联系经历过的实际,结合历史的经验来学,是学习理论、运用理论的重要方式。他提出:“如果把学习与自己熟悉的工作结合起来,拿实践的经验同理论相印证,就容易懂;

把基本的观点与具体的形象的东西相联系,印象会比较深刻,就容易学;把书本的东西融入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干什么就从什么里头学、就在什么里头用,就容易活。”一方面强调联系实际,一方面要强调刻苦认真的读书。要认真地读,反复地读,深钻苦研,努力读懂弄通。李瑞环同志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各级干部工作要艰苦,思想更要艰苦。他说:“付出辛苦,不仅仅是胳膊腿勤,很重要一条是思想必须艰苦。事实上,思想的艰苦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讲,才是最重要、最困难的。应该既能深入下去,又能坐得住,看东西,听意见,想问题,憋主意。”这些话一针见血,很有针对性。现在,有些干部面临事情很多,天天忙忙碌碌,屁股坐不住,如果自己不自觉挤时间学习,不经常翻翻书,就会变成事务主义者。脑子不补充营养,就会被掏空。他还要求干部“要力争把文字水平、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一致起来,不然,就将是会写的不会办事,会办事的不会写。”当然,作为一名机关青年干部,更应该认真学习哲学,要学习哲学原理,注重学用结合,把重点放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哲学原理指导解决实践问题。这才是正确的学哲学用哲学的态度。在学哲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用结合,时时用哲学原理来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分析存在的矛盾,抓住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运用哲学的一般原理来解决矛盾,而不是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现成结论。

三、哲学能教我们如何做人

做人要正直,李瑞环同志说:“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在领导面前是奴才,干起工作来是庸才,一切活动为了升官发财,一旦掌权就搞独裁。必须防止这种人投机上来。”《学哲学用哲学》中关于人际关系的阐述,到处体现了和的思想,提倡求同存异,体谅包容,不要计较个人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要平等待人,诚恳待人,宽厚待人,依理待人。他说:“不但要懂得斗争的绝对性,还要懂得斗争的多样性。筷子与肉斗,肉到嘴里;手术刀与人斗,可以去除病灶;扁担与肩斗,可以把水挑进家里。这些都是斗嘛,为什么一说斗,非要你把我整垮,我把你整垮呢?”“中国人倒霉的时候容易团结,打胜仗后常常不团结,历史上这样的事很多,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的教训。”“冷静地想一想,掌声、歌颂未必真帮忙,批评、反对不是都添乱。”也许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总体上,当前的社会心态还比较浮躁,有些人热衷于与人斗,有些人喜欢个人出风头,有些人习惯听赞扬声。读一读《学哲学用哲学习》,听一听一位老者的教诲,无疑是服用一副清醒剂。所谓做事先做人,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个人的内心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个人成功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总之,通过学习《学哲学用哲学》,使我增长了见识、增长了知识。在我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学点哲学,终身受益”。(建设局 宋绍山)

抓重点 带全局

《学哲学 用哲学》是李瑞环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对现实中所遇到问题进行深层次思考的智慧结晶。全书通篇运用哲学的思维、简练的语言,紧扣时代的脉搏,闪烁着辩证的光芒,对我们做好各项工作都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李瑞环同志在1987年5月29日察看天津铁路枢纽改造工程后在指挥部的讲话,同样切合我们单位的实际,对我们掌握辩证分析方法,抓好施工组织,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强调了工程施工组织的基本工作方法是自始至终注意抓重点,抓主要矛盾。不抓主要矛盾,工作中就会如坠烟海,失去重心,没有秩序,不分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抓主要矛盾,就不能把握全局,辛辛苦苦,忙忙忙碌碌而成效甚微;不抓主要矛盾,就不会有正确的部署和计划,不可避免地要打乱仗;不抓主要矛盾,就无法缩短工期,实现多快好省。

联想到过去我们的工作,效率低、时间长,忙忙碌碌可成效甚微,根本问题就是没有自始至终注意抓重点、抓主要矛盾。通过读书,我知道了要抓好重点关键就是要注意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是抓得准。主要矛盾并不是哪个人凭自己的主观愿望任意决定的,也不是哪一级领导凭自己的权利随便“任命”的,而是客观存在的,是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规律的反映。

第二是抓得狠。常常有这种情况,主要矛盾看是看到了,但最终没有解决好。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抓得不狠。对于看准了的主要矛盾,一定要集中人力、物力,狠得了心,下得了本,在一定时期内全力以赴、不惜代价地拿下。从局部和暂时看,这样做似乎不合祘,但从全局和长远看,是很合算的,也是有必要的。

第三是顾得全。主要矛盾之所以成为主要矛盾,是因为它决定着全局,带动着其他。抓主要矛盾并不是说其他矛盾就可以不抓,我们讲抓主要矛盾可以使其他矛盾迎刃而解,但“解”也要有“刃”。实践证明,次要矛盾解决不好,也会妨碍主要矛盾的解决,甚至转为前进的障碍。所以,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不要

忘记抓次要矛盾。整个工程是一盘棋,车马炮和小卒子哪个也不应少,哪一个都有自己的岗位和作用。

第四是跟得上。主要矛盾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也会在一定条件下转移。施工中今天它是重点,大家都要去“保”它;明天它不是重点了,大家就要去“保”新生成的重点。原来是重点的,要跟上这个变化,主动去当配角,去“保”别人。各个工作人员都要正确认识自己在整个单位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全局观点,摆正自己的位置。该当主角时要上得去,攻得下;该当“配角”时要搞好服务,做好应该做的工作。

我们的工作人员一定要紧密联系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实际,联系个人的思想,认真地学习理论,深入地探讨问题,努力在指导实践上见成效。要有“力挽狂澜,舍我其谁”的气魄和胆识,积极围绕公司的中心工作想办法、抓落实,特别是要改变工作作风,抓好重点,抓好主要矛盾,把各项工作抓紧、抓细、抓具体、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房管局 王瑜)

读《学哲学 用哲学》学习体会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翻开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历史,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江泽民,一代又一代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以及许多革命家、理论家、思想家都能以哲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大量哲学理论成果。最近,李瑞环同志的新书《学哲学 用哲学》就是一部用哲学的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佳作。

《学哲学 用哲学》是李瑞环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对现实中所遇到问题进行深层次思考的智慧结晶。全书通篇运用哲学的思维、简练的语言,紧扣时代的脉搏,闪烁着辩证的光芒,对我们做好各项工作都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第一,《学哲学 用哲学》是李瑞环同志在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亲身实践和认真思考的产物。作者客观冷静地对社会主义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前瞻性、创造性的探索,提出了许多的新颖、科学的观点。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贯穿这部书的一条主线,就是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贯通,把哲学思维变成了自己的习惯思考方式和自觉行动指南。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李瑞环同志在论著中,用他切身的体会、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语重心长地为我们上了一堂堂生动的哲学课,使我们更加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的的重大指导意义,更好地学会运用哲学的思维和理念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第二,《学哲学 用哲学》它以朴素的文风、真诚的笔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给人以启迪,使人读后收获颇丰、受益非浅。李瑞环同志在书中,对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涉猎广泛、思考缜密,特别是其中有关新时期人民政协方面的论述,指导性非常强,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在《学哲学 用哲学》一书中,李瑞环同志对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做了大量阐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深刻阐明了新时期人民政协的地位。李瑞环同志认为,人民政协是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革命斗争的胜利成果,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历史条件下,政协工作非但不能削弱,而且必须加强。但他又明确指出,人民政协的特色是“亦官亦民,非官非民,”所以要做好政协工作,必须选好角度、找准位置、扬长避短,要“尽职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切实而不表面”。这些论述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恰如其分地阐明了人民政协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人民政协的健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2)强调指出了新时期人民政协的职能。李瑞环同志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和”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论述,为各级政协组织发挥作用找到了着眼点和着力点。(3)具体提出了新时期人民政协的工作方法。李瑞环同志经过认真思考,运用矛盾和联系的哲学观点,探索了改进政协工作的有效办法。他提倡,要采用“总结经验”、“比较”、“商量”的方法,多做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活血化瘀的工作,要重视社情民意。这些论述对新形势下的人民政协既给予科学定位,又指明我们以后工作思路和前进方向,并授之以有效操作手段。实践证明,李瑞环同志对人民政协工作的思考和探索,使人民政协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代化建设的条件下实现了新的发展。人民政协社会地位和影响日益增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马克思曾经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结解释问题,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学哲学 用哲学》不仅是一部凝聚着作者对马克思

主义深入学习和系统思考的理论专著,而且还是一本指导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教科书。李瑞环同志阅历丰富,其本身的经历对许多人就很有启发作用。但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书里面不是光讲大道理或写传记,而是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经验去阐明学哲学、用哲学的重要性。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的认识,同时也能学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去搞好各项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如作者对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天津城市建设等方面所进行的思考和实践,就是在当前仍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为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鲜活的例证和有益的借鉴。

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 用哲学》一书,是当前社科论著中的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对于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同时,它又是一部运用哲学观点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经验总结,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房管局 孟苗)

一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这些年轻人不禁想起在校时枯燥的政治课:老师在前面高谈阔论,我们就趴在桌子上睡觉,通常大家都把它的乏味度提的比高数还高,数学题至少还有几个“书生”(也就是“呆子”)啃的津津有味,而马列主义NO WAY,NO ONE!

当然,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我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呀!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其实,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最没实际应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面我就将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体会的几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以简单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 a coin!”(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可以泛指为“问题”、“困难”。诗有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可正是这些坎坷让我们一天天长大、成熟。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正确面对他们,承认“矛盾”的积极作用,既然“问题”在所难免,为什么我们不把这看作一次提高能力的机会哪?反正我对电脑硬件的知识的了解,都是从解决家里电脑的问题学来的。

在与同事、朋友交往中同样难免出现一些矛盾,我们也不要千方百计掩饰或一次次的仅仅通过自己的让步来避免矛盾的激化。我们应该明白,这些矛盾可能会反而促使我们彼此加深了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关系,“不打不相识”吗!实际上矛盾的发展只有三种结果:一方压倒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一种新的对立统一关系产生。所以我们既不能一再的谦让,也不要拼个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的寻求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关系。

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处理各种问题要分清主次、考虑轻重缓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大堆问题扑面而来,到底哪个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影响最大的,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集中起来,别的问题到要让路,解决了这个关键问题是不是其他的就迎刃而解了哪!或者一些小问题办不好就算了,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没什么大的原则性的错误就行了,完美主义者是最累的。

而一个问题、一个矛盾又有一方起着决定性的,或是一方比较重要,只要把握好解决问题的关键也会事倍功半。比如我们通常会遇到的“工作与学习的矛盾”,而且大家都觉得“越到考试工作越忙!”,分析起来,我们不可能从工作中拿出太多的时间,所以关键就是怎样在业余时间上做文章,少睡一会儿、少玩会儿、提高点效率、平时紧张点不就行了吗?关键之关键有成了平时要控制自己多学一点儿。另外,办事要有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就能提高效率。

四、矛盾的双方总是处在不断的转化中;

这点大家很容易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理解,想想VCD刚出现时,“求”大于“供”,利润很大,大量厂家一窝蜂的生产之后,矛盾就转化了。而对于我们中有些总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金子们”,很多情况下,是在抱怨中虚度了时光,等机会真正来临,又没有能力把握了,变成了“用武之地无英雄”了。所以正在郁闷的我们更要打牢基础,要知道“学业才识,不日进,则日退!”

五、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我对这点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这也是来自钢琴的学习,因为我这个人兴趣比较广泛,音乐、美术、英语、乒乓球、摄影样样喜欢,但因为小时候没有机会接触,总想找个什么机会弥补,后来终于知道了青年宫有这样的钢琴成人班,便欢天喜地的报了名,开始还挺新鲜,可每天最少得练一个小时,真是没办法坚持,而且老师说至少的弹两年才能像点样子——还得聪颖好学,后来没俩月我就退学了。之后我就琢磨:学点什么才能又省力见效又快哪?钢琴得弹两年;素描、色彩什么的没两年也差的多吧;英语就更别说了,这都学了十多年了不还那样吗?想来想去终于明白了:什么都得慢慢积累,别太急于求成,人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踏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做好一件事情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如果想在“台上”风光十分钟,还就的能耐得住那十年的辛苦。

这其实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种的“度”的道理。节俭是一种美德——过分了就是吝啬;忍让是大度——太甚了就是软弱。在生活中,就要特别注意这个“度”:对人别太苛刻,那样会让人无法与你相处——也不能太软弱、没主见,这样大家总是充当保护的角色,在困难的时候又没法得到你应有的支持,当然也不愿和你呆在一起;对自己别太苛刻,那样活着会很累,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逼着自己比别人强,最后赢了别人输了自己——也不能太放纵,人都有惰性,谁都知道呆着轻松,可还得逼着自己尽量克服这种惰性,在年轻的时候多学一点东西。

六、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我们总是抱怨机会太偶然,再轮到自己头上可能性就更小了,却没有想到偶然中又蕴藏着必然。汪国真说过:“实力就是机会!”的确,只要你有实力,在你的言谈举止中,在你处理的任何小事中,群众雪亮的眼睛当然能够辨别出你的与众不同,领导自然也会将难度一件大于一件的事情交给你处理,机会自然多了,得到的锻炼也多了,成功的必然性也就大多了!

七、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而认识则可以指导实践,这可以引申到我们面临的“学习”与“应用”的关系,通常我们在业余时间学习,都比较辛苦。也许是因为书本上学到的东西真的与实际相差太大,或认为有些科目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数”、“管理学”一类的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总之是没什么兴趣,我们基本上都是被逼学习,单单为了“考”而学。其实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辨证法的逻辑观点,研究事物的深度和广度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正因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具有指导一切的普遍性,我们才不可能期望它在某个具体问题上给出明确的答案。而其他那些看起来没什么实际应用的科目,恰恰也是普遍应用在工作生活之中的。

“高数”最主要的是锻炼了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解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处理各种问题的过程,先对题目进行分析、弄清题意,然后考虑属于哪些知识点,找出关键问题,再搜索一下大脑中有几种方案可以解题,判断一下那种方案最简便,之后便是具体解题过程,最后再检查一下就ok了。在生活中我们也应注意说话办事的逻辑性、条理性。

而像“管理学”,虽然我们不是高层管理者,却仍处在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中,知道如何“管理”也就知道了如何“被管理”,比如管理学中有个“例外原则“:即领导一般只抓最好的和最差的,所以你要想拥有更多机会,就要努力做的最好。

另外,也许一些科目没有明显的作用,或是目前没有作用,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却告诉我们:既然学了就应该努力掌握。所以我们应该树立“学

而有用”的思想,相信“艺多不压身”,而且要想办法多应用,在应用中你就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在应用中学东西也比较快。

八、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现象必然与本质有一定的联系,哪怕是假象也只是本质的一种特殊表现;所以观察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必然能够了解它的部分内心活动。而我们在认知事物或是了解一个人时,应该全面分析各种现象,因此与一个人交往要注意别过分相信“第一印象”,那只是某时某地某种环境下给你留下的某个印象。

我们在工作时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辛苦工作了大半天,刚闭会儿眼睛,领导偏偏这时候来找你了,俗话说“不打馋的、不打懒的、只打不长眼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做些表面文章哪?领导同事在眼前时多干活,桌子上什么时候都摆一大堆文件。我认为工作的确需要别人认可,但没必要太刻意,你只要平和心态、干净利索的把手头的活干好,别人也会通过你表现出来的多种现象了解你的本质的。

九、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体,既是一系列对立统一关系的集合,事物之间便可能存在相同的矛盾,也可能有自己独特的矛盾,这便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因此也就形成了事物的不同特点、人的不同个性。这里我想强调一下“个性”,因为我们受“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影响较深,不太鼓励个性的张扬。实际上,我认为有“个性”到也不一定非穿奇装异服,或是处处不屑与人相同,他更反映在你与他人相同之处的特殊上,比如对同一件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看一同件事情有自己的独特眼光,做同一件事情由自己独特的创意,特别是“创造力”最能体现出你的与众不同。

十、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明白了这个本质,也就清楚了我们要想发展,就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有用武之地的“英雄”们,在放电的同时别忘充电;没机会放电的同志们更应该抓紧机会充电。有人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可要紧的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这句话说得真是太好了,我们发展的黄金时间,或者说为我们以后发展打牢基础的黄金时间就是现在——为数不多的几年。

年轻朋友们,让我们向着远方的理想,拚搏奋斗吧,世界是属于我们的!

谢谢。

第五篇:从严治党学习心得体会胡明强

党员教师从严治党学习心得体会

长宁镇下鲍学校 胡明强

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执政地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

从严治党,首先要严格按照党章办事。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总书记指出,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以党章为武器加强党性修养。“君子之修身,需内正其心,外正其容”,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牢记入党誓词,以焦裕禄、杨善洲等模范人物为榜样,对照宗旨检查言行、修正坐标。自觉讲党性、重品行、以实际行动作表率。

从严治党,还必须严肃党纪,坚决惩治腐败。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与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高发,反腐败斗争形势非常严峻。惩治腐败,一方面,要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建设在规范权力运行、防治腐败中的根本作用。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通过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坚持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永葆生机活力。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治国须先治党。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从来都是强调从严治党。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曾多次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2000年,江泽民在中央纪委全体会议上也曾表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总书记在本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第一次露面的讲话就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表态要“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时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始至终要有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保证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必须坚持严字当头、不走过场。如果走过场,放松要求,就会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就会出现被苍蝇叮食的裂缝,甚至损害党的威信和形象。黄麻纪念园是一个对外服务的窗口单位,党员干部的作风直接体现红安党员干部的素质水平,而通过这次学习,改进了工作作风,作为党员干部,如果不能严于律己、洁身自好,随时可能步入歧途。通过从严治党教育活动的学习、组织生活、专题研讨等方式,认真学习指定书目,重温党的群众路线的经典论述和党的光辉历史,我每学一次在思想上就受到一次深刻教育、一次灵魂触动;每读一次对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使命感就得到一次强化,对坚持严字当头、从严要求搞好活动的责任感就得到一次增强。

严字当头、从严要求,必须从思想入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群众路线的贯彻、工作作风的转变,前提在于认识水平的提高,在于思想理论的自觉。作风问题,说到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是理想信念、政治品质的体现。要从思想入手,从源头抓起,学好规定的内容,自觉强化党性修养、品德修养和党纪观念,真正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思想和行动中。

2015.12

党员教师从严治党学习心得体会

长宁镇下鲍学校胡明强

2015年12月2日

下载胡福明:学习哲学的一点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胡福明:学习哲学的一点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老子哲学的一点体会

    老子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哲学家,在百家争鸣的时代独树一帜。老子哲学的核心是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是总括了世事万物的变化规律。他认为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是矛盾对立的统一......

    学习黄福昌体会

    他的优秀品质和崇高境界 永远值得世人学习并传承下去----心得体会 “如果你把工作看成一座煤山,那么热情就是火种,你去用热情点燃这座煤山,工作就会燃烧起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学习胡总书记重要讲话体会

    学习胡总书记“七一”讲话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党中央隆重召开庆祝大会,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回顾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瞻望中国发展繁荣的光明前景。胡锦......

    学习胡总书记七一讲话体会

    学习胡总书记七一讲话体会:铭记历史、紧跟党走、投身未来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日,胡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社会上引起强烈......

    学习胡总书记七一讲话体会

    学习胡总书记七一讲话体会 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读了令人鼓舞、催人奋进。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思想认识,坚定了干事创......

    学习章献明体会(推荐)

    听特级教师章献明校长讲座后的心得体会 5月8日下午,我有幸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章献明校长的专题讲座。在学习中,我认真地听了讲座,并做了详细记录。章献明校长的讲座让我感觉受......

    创业带头人胡明

    自主创业显身手,温室大棚创佳绩 ——记六十九团胡明创业事迹 我叫胡民,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毕业后,被分配在农四师六十九团九连工作。 刚工作的我,贫穷是出了名的。九连地少......

    胡泽明心得体会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今天我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教学支教小分队与我区老师精彩纷呈的“同课异构”活动。两位老师精彩的表演,学生忘我的聆听,积极的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