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的社会知觉(5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08:41: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亲密关系的社会知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亲密关系的社会知觉》。

第一篇:亲密关系的社会知觉

本次访谈共收到10份结果,整理结果如下:你对你的男(女)朋友的过去了解吗?哪些方面?

9位女生回答了解男方的过去。主要在家庭,朋友,个人成长经历,爱好,习惯,学业,恋爱史等方面,一位女生回答在情感和意志品质上了解一点。6位男生回答了解,主要在家庭生活学习上,4位男生回答不太多,一点;主要是在家庭和过去(女方诉说)。比较来看,女生对男方了解较多,并且注重恋爱史的了解,所有女生均了解男方的恋爱史。2 你相信他(她)的过去吗?你觉得准确性有多大?

所有人都相信自己了解的对方的过去。准确性在80%-100%。

3你觉得信任是否是必须的,如果你发现对方不信任你,你会怎么处理?

所有人都回答信任是必须的。在处理问题上,7位女生回答解释,沟通,努力让对方相信;其他3位的回答:不知道,不怎么办,冷战。9位男生回答:解释,沟通,用实际行动证明等。有一位男生回答不知道,并且他的女朋友回答也是不知道怎么办。如果你和你的男(女)朋友吵架或发生矛盾时,你认为是谁的错?

6位男生认为双方都有错,4位男生认为,大部分是自己的错,从对方考虑,要向对方认错(绅士风度)。9位女生认为双方都有错,一个巴掌拍不响。1位女生认为大部分是她的错,令人奇怪的是,她的男朋友也认为大部分是自己的错。你觉得你的男(女)朋友完美吗?你觉得这样好吗?

9位女生回答不完美,人无完人。1位女生回答,还行吧。8位男生回答不完美,有位回答完美。3个女生认为不完美好,3个认为不完美不好,需要改进。其余未回答。5位男生回答不完美是好的,2个认为完美是好的,其余未回答。如果你发现他(她)并不像你理想的那样完美,你会怎么做?

5个女生回答接受,帮助帮助对方改进,希望变的更好。2位回答包容原谅。2位回答增加性格的融洽,磨合。1位回答凑合。5位男生回答接受,适应,不刻意要求对方的转变。3个男生回答希望对方向自己的理想转变。1位回答合则来之,不合则分道扬镳。1位回答不知道。

我们的访谈验证了社会心理学的一些研究

1随着亲密关系的发展,信任替代疑虑,向对方的自我表露越来越多。我们不仅喜欢敞开胸怀的人,也会向我们喜欢的人敞开胸怀,而且在自我表露后,我们会更加喜欢这些人。真实的自我表露也是培养爱情的一种方式,研究表明,经常敞开心扉的夫妇或情侣报告更高的满意度也更容易保持长久的感情。

2伴侣可能并不像他们认为的那样了解对方,虽然随着交往和在一起的时间增加,伴侣之间确实了解对方。但伴侣之间的相似性,预期等会影响对社会知觉的判断。归因问题。尽管伴侣之间有亲密的了解,他们仍受到旁观者效应和自我服务偏差的影响。如果双方能够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把冲突归结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淡化负面行为,而将积极的行为归结于内因,将有助于提高亲密关系的满意度。而且归因受到其他因素如个人特质等的影响。

4将伴侣理想化好吗?与大家预期相反的是,这并不是好与坏的回答。这取决于积极幻想的不现实程度。如果我们想愚弄自己,将伴侣赋予他她不具有的品质,那么注定要幻灭。如果我们了解所有事实,只是以一种善意大度的态度看待,那么将是非常有益的。默里的研究证实: 相互理想化的伴侣过得更开心,随着时间的积累获得更多的快乐,他们看待伴侣的态度甚至比伴侣看待自己更加积极。更好的方法是随着了解的增多,我们不断修正对理想伴侣的看法,使之更契合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伴侣。

参考文献1 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第8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莎伦 布类姆等 亲密关系(第3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第二篇:社会知觉概述

第一节 社会知觉概述

导课:在上课前,我先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吧。一个世界500强的公司经理在回办公室取东西时,发现自己没有带钥匙,此时他的私人秘书已经下班,经理试图联系未果。于是经理难忍怒火给他的秘书发了一封措辞严厉的谴责信。经理在邮件中写到:我曾告诉过你,想东西,做事情时不要想当然,结果晚上你就把我锁在门外了,从现在起,无论是午餐时段还是晚上下班后,你跟你服务的每一名经理都确认无事后才能离开办公室,明白了吗?可想而知啊,这样的一封邮件发出去,秘书会怎么回复呢?后来秘书给经理回复了邮件,她写到:首先,我锁门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如果丢了东西这个责任谁来负?其次,你有钥匙自己没带,就不要说别人的不对。第三,已经到了下班时间,你无权干涉我的私人时间。第四,我从工作以来,就一直很尽责任,加班也没有怨言,你还用这种语气,请注意一下。

由此可见,只要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不可避免的从外界接受各种信息并对此作出反应。知觉过程就是人们依赖自己的经验,对所获得的信息作出判断。作为一个管理者,在管理中要预见和理解人的行为,认识到员工与管理者的知觉差异与归因是十分重要的。本章将介绍知觉的一般概念机特征,然后对直接影响管理效能的社会知觉以及归因进行探讨与学习,希望对管理者的实践有所启迪,达到提高管理绩效的目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有关知觉与社会知觉的知识。{写板书,第三章,第一节}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感觉。感觉—个体对于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PPT感觉分类)

⑴ 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⑵ 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感觉。

 知觉与感觉一样,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同属于对现实的感性认识形式。

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综合与解释。

 人的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由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

1954年,加拿大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

知觉的概念: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应,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人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几乎每时每刻都有许多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通过感觉也不断在了解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但事物的个别属性总是作为事物的一个方面和事物一起被反应出来,人们总是把各个感觉通道产生的感觉信息整合起来。例如,当人们看见一个苹果,既能感觉到它的形状、颜色,也感觉到它的味道等特征,把整个信息加工起来这就是知觉。

感知觉的关系

• ①二者都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同属于对现实的感性认识形式,均为感性认识过程;均为对事物表面现象,外部特征的反映。• ②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感觉越丰富、越精确,知觉也就越完善,越正确。

• ③二者往往同时出现,很少产生孤立的感觉。所以常常以感知的形式出现。• 感知觉的区别

•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

• 感觉只需个别器官的活动,知觉需各种感官共同的活动。

知觉的特点:1.选择性:人们在知觉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有选择性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的感知事物。例如,在课堂上,老师的声音成为学生知觉的对象,而其他的声音会成为知觉的背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知觉过程就是从背景中分离出对象的过程。“鸡尾酒会效应”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知觉对象的选择也与很多因素有关,与知觉者的经验、兴趣、爱好职业都影响。

2.理解性:不同经验的人对着同一个事物,知觉也会有所不同。对着一个X光片,不懂医学知识的人,是看不出其中问题的,而医生就能从中看出身体出现了哪些病变。比如听课学习,没有受过社会教育的人是不会学习的。“狼孩”根据过去已有的经验来说,他认为人是不应该直立行走的。知觉的理解性与语言指导有很密切的关系,能使在知觉过程更迅速,映像更完整。例如导游介绍山像什么样,我们就会觉得它像什么。当仅凭过去的经验无法知觉的时候,只要提示出来,就能很快别理解。例如赵本山小品卖拐吧,越说腿瘸了,范伟越觉得瘸。而且不自觉地就走路学腿瘸。

3.整体性:在知觉活动中,人们对整体的知觉要优先对个别成分的知觉。例如,一辆疾驰的汽车,人们首先看到的是整体,然后才是细节。知觉的整体性和理解性通常无法区分开。定律:接近率(空间时间上接近的容易被感知成一个物体),相似率(物理属性相同的),连续律(具有连续性的)。

4.恒常性:大小:对于我们所熟悉的人,无论他离我们远近,我们对他个子的高矮的知觉总是一样的。

颜色:当阳光照射的时候,人们就会把粉笔看成黑色,但事实并非如此。影响知觉恒常性的因素主要是理解的作用,当知觉对象超出了个体通常经验的范围后,知觉的恒常性就会被破坏。个体经验越丰富,越可有效的适应环境。影响知觉的因素:

知觉者:经验:社会认知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经验的。比如打疫苗,农村不打。人的知觉除了受客观环境的制约外,还受到个体知觉经验的影响。由于每个人所处主客观条件不同,所以即使面对同一个事物,人与人的知觉也会存在差异,而这种知觉上的差异又会导致人们行为上的差异。巴克拜也做了一项实验:以美国人和墨西哥人为被试,立体镜一面展示的是斗牛场面,一面展示的是美国小孩玩耍的情境,墨西哥人看到斗牛,美国看到小孩玩,实际上,要不就是什么也看不清楚,要么就同时认知两种事物。比如单位里新来了一个临时雇用的同事,那有的人就会想了,为什么要雇用临时工作人员呢?单位里是不是要裁员了?如果领导者能够向下属提供更多的信息的话,那么是不是会减少这种人心惶惶的感觉呀?

性格:自尊心强的人具有独立性,自卑的人容易接受暗示,出现随大流。比如上课,突然有人说老师点名了,那么一个性格很独立的人就会认为无所谓,反正都没去,但是一个相对性格弱一点的同学就会反复思索到底要不要去。一个平常爱怀疑他人的人,那么他所认知到的东西往往从猜疑的立场加以判断。

需要: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人的动机的事物,往往会成为知觉的对象,甚至注意的中心。硬币实验:布鲁纳,将一套分值大小不同的硬币和与硬币大小相同的硬纸片投射在屏幕上,让来自富裕和贫困家庭的孩子观看,结果画出纸片的大小一致,但硬币的大小就不相同了。贫困个家庭的孩子更是具有这种倾向。

知觉对象的特征:来到一个陌生的集体中,更有特点的人容易被记住。美得,丑的,王小波有一句话,不做一个平凡无奇的人,宁可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认识对象与背景的关系,(人人都自私,他大方,奇怪;反之亦然)动态与静态的影响,(广告牌,爱说爱笑的人比沉默的人更容易被感知到),认知对象的重复性(单位里经常为大家打扫,很快就认识了)情境因素:知觉离不开社会背景。比如老年人插队,大家会觉得没什么,年轻人插队会觉得没道德;珠海偷摸刻章给老婆做了4年的肾透析。

错觉:消除不利影响。例如分行训练;可为人类服务。艺术,建筑,桥梁等。

• 知觉的分类

• A、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社会知觉和物体知觉

• B、根据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性: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C、根据知觉中哪一种感受器的活动占主导地位: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味知觉和触知觉。

第二部分社会知觉

1.社会知觉:与普通的知觉有所不同,要放到社会这个环境中来对人的行为加以思考。比如一个每天来办公室打扫的人,人们在认识这种行为时候也会思考:一个同志乐于每天助人,是真心的吗?是不是其他的目的呀?比如学生与老师亲近,是不是想从老师那里获得什么呀?是真心的尊重吗?是因为老师课讲的好吗?“已己之心,度他人之腹”。社会认知是通过人的行为来认识其内在的心理状态机动机的。然而,动机等因素是内在的,动机和行为也不是单一的关系,一种动机可能表现出多种行为,同一种行为又可能有多种动机。所以,整个社会认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2.社会认知特点:直接性:最基本的特点。对心理反应是直接的,局部的。容易产生社会错觉。

一致性:以物为认知对象时,不存在一致性。例如衣服,只看新旧颜色,并不看质地。以人为认知对象,不可能又好又坏,无法容忍自相矛盾,人们还是会把他当做一个一致性的对象,通过歪曲事实等来消除不一致性。

选择性:除了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外,还根据人们自身的社会经验,价值经验等来进行选择处理信息。

防御性:社会地位高低,不卑不亢。为了维持自我的完整。社会知觉的种类:

(1)对他人的知觉:姿势:垂头丧气,兴高采烈,坐立不安,手舞足蹈,浑身颤抖。仪表特征: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等。

 这些特征可以提供一个人的年龄、职业、角色、身份等部分信息,这是了解一个人的依据,有经验的人据此就可以形成对他人的印象。1  一个外貌端庄,举止文明的人,总会给人留下良好印象;一个其貌不扬,举止失度的人也总会给人留下不好印象。

 我们不能以貌取人,但一个人的外部特征,特别是初次与人接触时,总会影响人的认知,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表情特征:

 是人情绪情感的外部特征,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总是通过表情流露出来,人类的表情有共性,是祖先遗传下来的,同人的思想意向、精神状态、身心健康状态相关,是其内心状态的真实流露,所以,观察一个人的表情可以了解其思想状况。

对表情的判断力来自于社会化的过程中学习得来。对先天性盲人进行面部表情的对比后发现,年幼的和与正常没区别,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出现不同。正常的儿童可通过后天的学习与模仿。

言语表情:开朗人说话大声,内向文静的说话缓慢,傲慢的人说话总带有训斥被人的口气,性格谦卑的人说话有懦懦的语气等。

目光接触:愿意听,目光中闪光;逃避的话,不看对方的眼睛;提问要是不会,眼神闪躲。犯罪心理学中的测谎,可通过这些语言来感知事物。

(2)人际知觉:越相处越喜欢,越喜欢越相处。人际关系从主体角度来看,包括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他人和他人的关系两个方面。

一般来说,人们越是彼此接近、交往频繁、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彼此就越是会产生友谊、同情和好感。

(3)自我知觉:自我认知时,自己既是主体,又是认知对象,人们常说的“人贵有自知之明”。社会心理学家费思挺格提出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的自我评价往往借助社会角度出发。一个人为了准确的判断自己,常常把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如个人工作成绩的好坏,要以其他同志的成绩为参考。如果一个人的某些心理品质受到了赞扬或者与集体一致,那么会加以强化,如果出现了矛盾,那么可能发生从众行为来改变那些受到批评的品质或行为。正确的大众舆论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对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改变不良行为都有重大的意义。

工作中的社会知觉

见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管理心理学》

第三篇:社会知觉特点分析

社会知觉特点分析

事件

这是初三班主任告诉我的一个故事。

我的初中是一所镇级初中,条件虽不算很好,但也还可以。当时我们学校要招聘一个老师。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一所普通大学的本科生,第二个是一所重点大学的研究生。那位普通大学的本科生,虽然学历比不上后者,但其表现出的能力并不差,有着适合做老师的口才和基本素质;而那位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有着较大的学历优势,面试时也表现得更加自信,但事实上,他面试中的表现并没有前者好。可是,学校在比较了两者的自身条件和面试中的表现后,还是选择了后者。因为学校看中重点的更多是学历,他们希望招聘的教师能够保证学校教室队伍的学历水平,他们也相信作为一个重点大学的研究生,虽然现在的能力不突出,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能够很快得到提高,其最终的表现也一定会比那位本科生更加出色。

而结果却是,那位研究生的表现非但没有提高,而且表现得非常糟糕,平时上课缺乏逻辑,课堂氛围非常不好,同学反响很不好。这与学校的预期相当太大,大家感到非常失望,这也给了学校择人的一个巨大的教训。

反映出何种社会知觉的特点

这样的事件非常普遍,仅仅因为学历而对其另眼相看,但结果却往往不尽如意。上面这个事件涉及到的社会知觉很多,复杂性、主观性、易出偏差性等等。如同上述事件,评判一个人很复杂,很盲目,而且很容易出偏差。上诉事件就是判断出偏差的一个典型例子。下面,我主要讲讲社会知觉易出偏差性这一特点。出偏差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主要是由于我们在判断一个人喜欢走捷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

上诉事件中,后者的重点大学研究生这一特质,正是学校所期望看到的事物,这个特质也让学校忽略了他能力上的缺陷,改变了对他的总体印象,这就是选择性认知、晕轮效应。另外,他的高学历与竞争者的相对低学历明显衬托出了他的“优秀”,这就是对比效应。最后一点,学历越高,其能力、素质越高这种根深蒂固的意识,深深地影响了学校的判断,这就是刻板印象。

经验教训

因此,我们在评判一个人的时候,不能只看到某个人单方面的特质,或者因为某一刻板的印象,而对一个人做整体的评价。单方面的特质往往是具有欺骗性的,我们要懂得深刻反省,必要的时候少走捷径,确保自己在评价或者决策中保证公平和正确。

第四篇:亲密关系评估

亲密关系评估

评估一:整体来说,由0分(极不满意)到100(极满意),你对这个亲密关系的满意程度是几分?--------------------评估二:由1分(极不满意)到6分(极满意),你对下列亲密关系中十个方面的满意程度是多少分?(不适用的项目可略过)

极不满意—

1、金钱管理123452、感受关爱123453、冲突处理123454、性关系123455、家务分配123456、子女教养123457、姻亲关系123458、朋友交往123459、休闲娱乐1234510、宗教信仰12345

最后得分:

极满意

评估三(如果没有适用的亲密关系可略过):

由1分(极不满意)到6分(极满意)你对下列八个描述亲密关系的句子的同意程度如何?总分是多少分?

极不同意—极同意

1、我的伴侣经常批评我的个性,对我做人身攻击12、我中性的话语或行为经常被

伴侣误认为带有恶意13、我们无法谈论问题,小小的争执 经常会一下子失控,战火升高变成彼此凶狠对骂,带来更深的伤害14、我们经常冷战,关系像条紧绷的弦15、我的伴侣经常对我冷嘲热讽,表露

轻蔑、厌恶16、我们有争执时,总有一方不愿再谈,开始退避三舍,离开现场17、在这个亲密关系中,我觉得不安全,无法对我的伴侣吐露心声,表达我真正的心声与感受

18、在这个亲密关系中,我觉得很寂寞1

最后得分:

****** 45 6 6666 6

第五篇:亲密关系读后感

《亲密关系》读后感

在以前,出于对心理学的兴趣,也阅读过一些有关书籍,然而专业类的书图表统计繁杂,让人提不起阅读的兴趣,科普类的质量参差不齐,知识性也有高有低。而在我看来,《亲密关系》是一本科普性和专业性达到了一个较好的平衡的书。本书的核心由三个部分组成:1.我们为什么需要亲密关系2.作为亲密关系的前提,吸引力是如何产生的3.如何通过沟通来维持你的亲密关系。让我学到最多的是需要亲密关系的原因。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每天与他人的频率是很高的,然而为什么人际交往问题也越来越频发呢?这是因为我们每天和他人进行的短暂接触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位于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这两个物理性需求以后的就是归属需要。而归属需要要通过亲密关系来满足。在书中,作者列出来一份研究报告,展现了亲密关系缺失对人的影响。当孤独一人时,人的免疫能力会变弱,朋友和爱人很少的人寿命相比其他人更短。

当然,亲密关系对人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亲密关系会让人获得更高的自我认同,提高人的自尊。在很大程度上,人的自尊由他人的评价所影响。我们越多的获得正面的评价,我们的自尊也会相应的得到增长。社会测量学提出自尊是人们的“社会关系测量仪”,我们用自尊来衡量我们人际关系的质量。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会更多地感到被认可,这可以帮助我们建立高自尊。更高的自尊有助于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自信,坚持自己,从而更可能取得成功。

亲密关系是如此重要,但破坏亲密关系的隔阂的发生却是会轻易发生的。而想要维持亲密关系,我们不仅需要有维持亲密关系的意愿,愿意为这段关系去付出,更要注意在日常交流中我们的行为表达。非语言表达看上去只能表达一些简单的想法,实际上,我们情绪大多是由非语言行为表达的。例如好奇,厌烦,开心,失落……这些都是会极大程度上影响我们传达的信息的准确性和对方的情绪。

就我自己来说,从前很少注意到亲密关系的培养,甚至有时候还会主动疏远一些较为亲密的人。而其实亲密关系的重要性比我想象中重要的多。相较于之前,生活状态和学习效率都因为亲密关系的减少大幅度下降。

对于建立亲密关系,我也从这本书中学到了许多。比如积极进行非语言互动,表现出我有沟通的欲望,并且沟通时我是很愉快的。在沟通时,尽量准确理解对方的意思,并注重表达自己的关注和理解。同时,避免自身的消极情绪影响到正常的交流,努力传递清晰直接的信息,认真倾听,在发生争执时仍然保持礼貌和克制。当然,最重要的是意识到亲密关系对自身的重要性,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寻求建立和尽力保持已经建立的亲密关系。

下载亲密关系的社会知觉(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亲密关系的社会知觉(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亲密关系(推荐阅读)

    基础教育三班学科教学(英语)李轶凡51150400051 教师与学生的亲密关系 ——读《把握好教学心理》有感 摘要 初任教师对跟学生的亲密关系经常有疑问,不清楚其中优劣和是否恰当,也......

    亲密关系读后感[合集]

    亲密关系读后感关于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看得极少,这篇可能算得上是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的书,因为时间和个人习惯的原因,没怎么好好的品悟,但还是感悟蛮深的,今天想写写关于它的一点感......

    亲密关系读后感

    亲密关系读后感1 《亲密关系》是克里斯多福·孟的一本书,副标题是通往灵魂的桥梁。也就是说,通过构建亲密关系,可以到达自己的灵魂。可是,什么是亲密关系呢?我们以为亲密关系就......

    家庭亲密关系

    人最可贵的,是有一颗谦卑,愿意学习的心!一颗受了伤,还愿意不断去学习、不断去爱、不断寻求医治的心是一颗最美的心。 一个真正高质量的亲密关系,需要经过误解、伤害、饶恕、修复......

    亲密关系读后感

    亲密关系读后感 亲密关系读后感1 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我们都曾经历过痛苦、恐惧,我们渴望建立真挚的亲密关系却又害怕再度受伤。亲密关系让我们学习面对自己最好以及最糟的特......

    《亲密关系》读后感

    读《亲密关系》这本书是两个月以前的事情,坦率地讲,这本书读完之后并没有太深的感触,甚至每个章节的内容都不曾记得,通过大家的分享讨论,又仔细的翻读后,才有了更深的感悟。婚姻不......

    沟通与亲密关系

    “沟通与亲密关系”  人类是群居动物,也是一种需要归属感的动物,所以人类需要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有些事天生就有的,如与父母和亲戚的密切联系,有的则是后天建立起来的,如同学关系......

    亲密关系读后感5篇范文

    亲密关系读后感(一)这本《亲密关系》是我目前看过的唯一也是最好的一本心理学书,书很不易读,因为句句引发思考,看过一遍,只觉收获了书中50%的精华,写读后感时,只要随手翻开一页,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