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灵魂最美的音乐》有感
读《灵魂最美的音乐》有感
番禺区沙墟一小学陈晓枫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灵魂最美的音乐》。我很奇怪:这“音乐”是真的音乐吗?读了才知道:不是。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这里写的“人生成长的关键词”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前,先看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这本书的内容分成4份
一、处处有善良
二、行善是一门人生的艺术
三、生活不会亏待善良的人
四、播种善良,我行我善 可以看见:四个标题都有一个“善”字,所以,这里的“人生成长的关键词”就是“善良”了。善良可以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有人说:行善很难。那么,我告诉这些人:行善其实不难。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在表现着善良。从小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原来的我只有一个人,就是因为我的性格,把朋友都赶走了。看了这本书后,我才明白过来自己做了傻事。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是第11个:《178个孩子的爸爸》。故事中歌手丛飞到深圳捐钱,他的钱可以让20个孩子重返校园。更让我感动的是:他先后20多次奔波各地捐助,甚至连衣服也脱下来捐助。2005年1月他去赈灾,那时,他患上了胃癌,吃饭都难以往下咽,但是他还是坚持捐款。甚至把治病的1.5万块全都捐了出去。
因为丛飞捐助的孩子越来越多,很多孩子都叫他“爸爸”。2005年6月15日,丛飞告诉家人:他要捐赠眼角膜,还要把自己的遗体捐献,做医学研究。他拒绝了赠送的房子,他说:”只能向社会捐献,不能向社会伸手。”看到这儿,我已经泪流满面。2006年4月20日晚,丛飞走了。他与癌症苦苦奋斗了10个月。而他仅仅只活了37岁。读完后,我已经泣不成声。
其他也一样有感人的故事。但是我觉得丛飞和普通人不同,他宁愿自己死,也不宁愿孩子们没有书读。我们希望全国人民都向丛飞学习。我们自己也可以加入到善良的行列中,勿以善小而不为,细微的善事也是善事。
这里的“音乐”指的是善良,虽然他并不是真正的音乐,但是,他是灵魂的音乐,而且是灵魂里最美的音乐!
第二篇:不朽的灵魂——读《名人传》有感
不朽的灵魂
——读《名人传》有感
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另一个是俄国的作家。他们各自处于不同的领域,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他们坚信只要自己的灵魂能够坚忍果敢,不因悲苦与劫难而一味地沉沦,那么就定能冲破肉身的束缚,奔向人生的最高境界。
《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贝多芬,他的音乐受到欢呼,他的困难却几乎无人问津,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米开朗琪罗,每从事一项工程,都必然遭到一批小人的嫉妒和怨恨,他同贝多芬一样终身未婚,没有能享受到真正的爱情。他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传世杰作。托尔斯泰,要面对整个贵族上流社会,以至被教会开除教籍。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
在这三位伟人当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贝多芬。他对音乐有火一般的热情,先后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的作品深邃而辉煌壮丽,充满了幻想。但灾难还是无情地降临到了他的头上,在1802年,他意识到自己的听力障碍已经无法治愈,并且会很快恶化。那意味着他可能再也不能进行创作了!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啊!但他却能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这也许是他后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作品的原因吧。这种对生活对命运永不妥协的精神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这伟大不屈的灵魂让黑暗的世界有了光芒,让生活有了希望。
读了贝多芬的故事,让我联想到了海伦·凯勒——一个同样有着坚强毅力的人。她的生活同样是很不幸的,儿时的一场大病,让她变成了一位又盲又聋又哑的小女孩。在她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也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命运的不公没有让她失去希望,她渴望了解一切,于是她加倍地努力,最终成为十九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名人传》的写作目的崇高,创造精神世界的太阳,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使人们在痛苦、失望的现实中获得心灵上的支撑。《名人传》洋溢着一股旺盛的激情。每一个阅读《名人传》的读者首先都会强烈地感受到作品中无法抑制的热情,都会为罗曼·罗兰那极富感召力的语言怦然心动。所以,我们要崇拜他们不朽的灵魂!
建兰中学 七(13)班
胡哲宇
指导老师:梁老师
第三篇:读《带上灵魂去旅行》有感
读《带上灵魂去旅行》有感
上学时期毕淑敏的文章语文老师经常推荐,也是让我印象深刻,她简单而真实的生活描写,让我对她的描写佩服不已。后来我读了不少她的书,其中《带上灵魂去旅行》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一本散文书。
书是由很多小故事组成的,我很羡慕她能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如此细腻地吧自己的真实感受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甚至可以让我也好像感受到她所经历的。在阅读当中,让我知道了自己以往不认知的领域,还让我了解到了国外与中国的一些区别,也让我对不同的事物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书的前面讲的是作者走访各地的临终关怀医院、华人学校等与特殊人群的交流。后一部分则是一些真正的游记。
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关于临终关怀医院的部分。所谓临终关怀医院,就是在人临死前对其进行照料的一些公立或私立机构。类似但又不完全等同于中国的养老院,或者说也有一些像中国的养老院一样,以老人为盈利工具的机构组织。
说说我对临终关怀医院的一些认同吧。他们认为人应该在家里死去,在自己最熟悉的环境,在最亲最爱的人得陪伴下离开这个世界。而不是躺在医院冰冷的病床上。对此,工作人员会在预计老人快要离开人世的前几个星期,将老人送回家中,定期的去为老人检查身体状况,为老人及其亲属做适当的心理辅导,将死亡看做一件圆满而安详的事情,待老人离开人世的那一天,心态平和的微笑的看着自己最爱的人们安静的闭上双眼。我们总是为一个生命的呱呱坠地而欣喜不已,也应该以平和的心态送一个生命回到他来的地方。
在临终关怀医院,也有一些孤寡老人,医院就是他们的家,他们无儿无女来照顾他们。于是他们会在临死前做一些小礼物挂在一颗特殊的树的枝丫上,作为对这个世界的寄托。来到医院参观或者做义工的人们可以买走树上的礼物,我想,如果在天堂的老奶奶看到自己亲手做的礼物被人带走,有人喜欢,肯定也是一件特别安慰的事情吧。
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它让我知道很多我目前所不知道的事实。所以我也非常热爱旅行,热爱住在民宿,体验当地的风情。旅行使我们谦虚。旅途中可能发生的事件,强烈的超出了我们已知的范围,以一种陌生和挑战的姿态,督促我们警醒,唤起我们好奇。在我们被琐碎磨损的生命里,张扬起彩色的旗幡。在我们被刻板疲惫的生活中,注入新鲜的活力。在旅途中,猛地想起梦灭许久的往事,忆起许多故人的音容笑貌。
灵魂或许不能点亮烛火领着道路,但会无声无息的陪伴。不离不弃,除非断以牵挂。否则,我们就是一具飘飘荡荡的躯壳在蹒跚,敲一敲,发出空洞的回音,仿佛千年前枯萎的胡杨。让我们都带着灵魂去旅行!
第四篇:读穿越灵魂的微笑有感
读《穿透灵魂的微笑》有感
朱嘉雯
最近,我读了一篇名为《穿透灵魂的微笑》的文章,读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感受颇多。
文章叙述了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了,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扑向座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能躲过被冲毁的劫难。一个睡梦中的14岁小女孩,被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泥石流上升到了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生命,对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的拉扯无疑是一种伤害。然而,面对摄像机的她,不仅没有叫一个“疼”字,还咬着牙微笑着向营救人员挥手致谢,两臂做出表示胜利的“V”字形。因为她坚信政府派来的营救人员一定能救她,然而事实却总是那么的残酷,营救人员最终没能就出她,小女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那一刻,在场的人都被深深的感动了。
读完整篇文章,我的心灵被深深触动了,因为我被小女孩身上所拥有的精神感动了。面对死亡她还那么的乐观,如果是我身处在那种环境之下,我想我肯定不会象小女孩那样的镇定,乐观,我肯定会哇哇大哭,而且肯定忍受不了剧痛,还会很害怕。同样是面对死亡,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里“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也同样乐观,他一边与病魔做抗争,还一边关心着和他一样身患艾滋病的儿童。小女孩和恩科西坚强不屈、乐观向上的品质都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像他们一样,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第五篇:读《敬业——职业道德的灵魂》有感
读《敬业——职业道德的灵魂》有感
禄丰县广通镇小学 王冬梅 卫彦辰
当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高年级版)一书中读到“敬业是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是职业道德的灵魂”时,我内心被深深震撼着。我一直相信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我也知道,敬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要求我们做事必须认真,绝不能马虎了事。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曾说过:敬业就是专心致志地把事情做好。既然我们对自己的职业做出了选择,就应该脚踏实地把事情做好才行。有人说“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爱”。因为爱自己的职业,爱自己的岗位,才会默默付出、尽心尽力投入工作中。
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这样认真实干的教师。像我们的王冬梅校长就是这样一个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我曾看到王校长办公桌上的座右铭“兢兢业业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天,她披星带月,风雨兼程;寂静的夜晚,她还在加班,默默拼搏,把学校这个大家庭管理得井然有序、有声有色,赢得了领导、社会、家长的一致好评。其实,家家都有老小,每家都有老人需要照顾,王校长家更是如此——母亲病了需要照顾,女儿面临高考需要陪护……然而,更多时候,王校长是舍了“小家”,顾了“大家”。为了“大家”,她用心抓住每一个机会,绝不放弃每一次成功的希望;为了“大家”,她把那些琐碎、不起眼的事做得不平凡;那些棘手的问题她总能迎刃而解……她就是这样一个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扎根教育基地、诚恳实干、不懈追求的楷模!
还有,我们的老校长也是最好的典范!上个月29号下午,我校有四所学校的老师集中在这里进行篮球初赛。我们的老校长——杨永华老师来了。一进校门我就看见他背着一个包,里面装着修剪树枝的工具。他没顾路途的劳累,放下包就拿起剪刀开始了修剪。爬树、修枝,再爬树,再修枝,炎炎烈日及操场上热闹的一幕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他只是一丝不苟地修剪着。一会儿功夫,一棵棵树被杨校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一棵棵树精神抖擞、容光焕发了。这是老校长默默无闻、心甘情愿去做的工作!无论他走到哪所学校那个包没离开过他,美化校园的信念一直坚守在他心中。从杨校长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以校为家,什么是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看到杨校长身轻熟练地爬在树上的背影,我内心只有肃然起敬!
那天,尽管我还要在赛场上参加球赛,我还是利用闲暇之余把招呼客人的碗筷洗好,菜捡好、洗好;然后自觉维护好学生的纪律,让他们文明看老师的球赛。虽然辛苦、忙碌,但是我内心却充实、甜蜜。爱因斯坦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了责任感。我们应该像老校长一样爱校如家,真正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去打理!只有全心全意地投入,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品尝到快乐!
当完小教导主任,今年我是第三个年头。亲临这份工作,才知道好多与教学相关的事情,要学的东西很多很多,而单单会教语文、数学等科目远远不够。我爱教书育人这个岗位,并对她存有敬畏之心。在这个岗位上,我尽可能多学一点自己不懂的东西。比如多媒体一体机的运用,课件中音频、视频的运用,有关课程表、晨检记录表、教师签到表、教具使用记录表等表册的制作,教学教研活动的计划、操作流程、活动记录以及寄宿制学生的账单、营养餐补助、义教专款、教师生活账单的上报、规范填写等等,我都一一在学、在做。今年,我还摸索出怎样进入国网查阅学生的学籍号,怎样给一年级的学生拍照上传,保存,完成这项任务,我感到无比欣喜。因为我又多了一次学习的机会,向校长学习,向懂的教师学习。我想,只要开口,只要愿意学,总能学到一些东西。
有人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个香炉多个鬼,不是自己份内的事就不要去管了。好好静下来,该吃就吃,该玩就玩,该收拾打扮就收拾打扮,享受生活,享受人生。但是,如果所有的人都这样只为自己考虑,那么集体的事谁又来做?既然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里,集体的事就应该大家同心协力去做,能做多少就尽力去做,做了一点就少了一点。只要不推诿,不推脱,就能把事情圆满做好。
亲临完小教导主任这份工作,才知道除了要“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外,想问题还要以大局为重,不能只停留在班上几个学生的小圈子里去考虑问题。亲临这份工作,才发现要关注细节,在细微处下功夫,把简单枯燥的事做好,才能体验到教育工作的快乐。
爱岗敬业是一种对事业全身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是拼搏奋斗的动力,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因而,我更喜欢这句话“世界不曾偏爱哪一个不劳而获的人,亦不曾辜负每一个默默努力的人”。我会在校长们高尚品格、无私奉献精神的感染下,一如既往把工作做好,不断进取,精益求精。
相信,每一份坚持都会有所收获,每一份努力都会有所回报!无论何时何地,我也会牢牢记住“敬业是职业道德的灵魂”!我会让我的灵魂对得起这份崇高而伟大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