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理解题考查的是学生综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时间:2019-05-13 08:4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阅读理解题考查的是学生综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阅读理解题考查的是学生综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第一篇:语文阅读理解题考查的是学生综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阅读理解题考查的是学生综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它包括语言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评判能力、语言运用能力。

如何做好语文阅读理解题从中考语文改革发展的趋势看,阅读理解题的比重在逐渐加大,其中主观测试题的题量呈上升趋势,而学生在中考中失分较多的地方也在于此。碰到阅读题,多数同学表现出畏难情绪,不知该如何下手,做题不完整,答题答不到点子上,本来会做的题也往往丢分,导致成绩不理想。

其实,阅读理解题并不象有些同学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明确解题要求,遵循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一些类型题的解题方法,大部分还是能够正确解答的。

1、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一般情况下,阅读理解中的说明文比较容易,议论文次之,记叙文较难。因此在答题时,千万不要心慌,要静下心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先从容易的人手,逐渐打开思路。粗心是学习的大忌,在审题时,要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分析问题的提问要点。粗心的同学往往会与正确的答案失之交臂。(要求注音,有的同学解释;要求回答论证方式,有的同学回答成了论证方法)类似的情况在考试中常见。粗心是一部分同学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仔细、认真细心审题至关重要。

2、仔细研读阅读语段,整体感知原文内容。阅读完语段后,是记叙文要能明确主题及作者的爱憎感情;是议论文要能把握作者所持有的态度和观点,是采用什么方法论证的,只有整体感知,才能把握文段要领。此外还要根据思维的特点,讲究研读的有序性,即整体感知——思考选择——排除筛选——组织概括,切忌把讯问选文搞得支离破碎,断章取义,否则将会顾此失彼,回答不到点子上或者回答不完整。

3、回答问题时,要密切联系记叙文的主题思另想,说明文说明对象的性质或特点,议论文的三要素,不能离开语段回答问题,要知道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即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不要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及语段以外的信息强加于文中。当然,主观发挥性试题则另当别论。

第二篇:如何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要点:

一、加强背诵和朗读训练

二、精心设计训练

三、强化迁移训练

四、把握训练时机

《新课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提出高要求。同时,也要求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然而在小学语言课堂教学中对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不够重视,只重视对字、词、句及篇章内容的理解,学生积累语言没有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难以在表达中正确而恰当地运用。这如何来解决学与用的“脱节”问题呢?

一、加强背诵和朗读训练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自幼读书,日记数千言。”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十岁写诗文。”一代宗师正因为“日诵千言”,才有了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才有了惊人的记忆力、领悟力和创造力。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跟他所背诵内容、数量、质量成正比。背诵既有知识的积累,又有文化提升和品位,然而几十年来的教学中,始终没有对之予以足够重视。背诵就将指定背诵的内容,只是课后规定时间死记硬背,至于课文中一些写得好而未指定背诵的句群、片段更是“不屑一顾”。因此学生背诵吃力,记忆力越来越差,作文时找不到话写,更不用说生动了。没有积累,怎么运用呢?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重视每一篇课文(包括阅读的文章),对课文中的名篇佳段、名言警句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并指导学生及时背诵下来。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能把词语、句式、谋篇布局、修辞手法等及时储存下来,形成范例,一旦需要表达就能得心应手。

加强朗读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必备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语言感受能力、丰富学生情感的有效途径,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从低年级起就应注意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兴趣。朗读和理解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对课文理解越深刻,就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另一方面,通过朗读,又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理解是朗读的基础。1

然而我们在听课中,发现多数教师重讲轻读,教完一篇课文,多数学生不能正确、流利地读通全文。因此,教师除了经常性的示范朗读外,还须指导学生剖析课文内容所展示的情景、人物的心情,使学生能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学四册《妈妈的爱》,先让学生看图感受妈妈对小朋友的爱,然后让学生想象自己平时生活中,妈妈怎样关心自己的,体会妈妈的爱。通过学生想象和教师情感的感染,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生发感激的情绪来朗读课文。在朗读训练时,我们必须注意形式要多样化。有的内容适合单独朗读,以便充分运用朗读的技巧,表情达意;有的则适宜齐读以增强气势、渲染气氛;有的需要分角色朗读,以激发情趣,更直观地再现文中的艺术现象。为了烘托气氛,还可以恰当地配以音乐、图画让学生更灵活地运用表情、动作等辅助手段来表达情感,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别外还应加强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学生陶冶道德情操,提高阅读能力,丰富语言积累,增加知识储备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与学生阅读的兴趣、方法及阅读量紧密联系。因此,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除了向四十分钟要效益,抓住课堂教学外,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精心设计训练

设计语言文字的训练,不能局限于帮助和巩固理解的范围,要打破这个狭隘的,根深蒂固的指导思想,在训练中把理解和运用结合起来,理解为运用服务。比如教学“兴高采烈”一词,可以这样设计训练:

第一步: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第二步:按要求填写。

(1)在课文中,人们是在(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会在时表现“兴高采烈”。(如喜事临门、立功受奖、取得好成绩、实现愿望„„)。

再如教学《丑小鸭》中“羡慕”一词时,先让学生用音序查字法理解这个词的意思,然后问学生丑小鸭看见什么羡慕,平时你看见什么“羡慕”,最后用“羡慕”造句。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就知道这个词可以在那些语言环境中出现,使消极词汇化为积极词汇,正确迅速地运用到语言表达上。

三、强化迁移训练

迁移训练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手段,模仿是转化中的台阶,能促进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

如教学《骄傲的孔雀》的第一句话“孔雀很美丽,可是很骄傲”。为了使学生理解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本文的重点是孔雀骄傲,而不是美丽。而理解“可是”一词是关键,为了使学生理解“可是”有表示转折的意思,我设计了这样的迁移训练。

1、小明很爱学习,可是;

2、,可是。

如教学《丑小鸭》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丑小鸭来到湖边,看见丁香花开了,知道春天来了。这句话中运用了三个动词”,“来到、看见、知道”,为了使学生以后运用这种句式,我设计了这样的迁移训练。

小红来到——,看见——,知道夏天来了。

再如教学《桂林山水》,作者写漓江的水,桂林的山很有特色,是学生学习的典型范例。在教学中,我选用删比法让学生把“漓江的水真静、真清、真绿。”和书上的句子进行比较,看看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他们很快明白了书上运用了排比、比喻修辞手法,所以写得具体、生动、形象。在此基础上,我接着设计了两次迁移训练:

1、仿照范例把句子写具体。(1)田野里景色真美啊,美得。

(2)学习运用排比句子写一件事物。在检查评议中,我发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尤其是在写作文中,我常常发现学生运用这种句式、写法。(2)学习运用排比句子写一件事物。在检查评议中,我发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尤其是在写作文中,我常常发现学生运用这种句式、写法。

因此可以看到,迁移训练,具有及时、模仿性很强的特点,易于学生掌握运用。

四、把握训练时机

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课堂教学中,为促使学生的消极语汇向积极语汇转化,就必须把握一切训练时机。学生反复进行运用语言的针对性训练,把所学语言知识变成自身知识结构中,发展学生语言。

比如在教学第一册《雪地里的小画家》的第4句时,我问“这些小画家都是用自己的爪子在雪地上画画,为什么画出的画不一样呢?”要求学生用“因为„„

所以„„”的句式回答。我先出示了范例:因为小鸡脚印像竹叶,所以小鸡画竹叶。学生也用同样的句式说小鸭、小狗、小马画的画,多数同学能用这个句式回答。有时提问中出现了有“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有些学生就能运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简单的。

在教学第四册《葡萄沟》的第一自然段,“葡萄沟出产的水果很多,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还有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我要求学生仿照这个句子,用“有„„有„„还有„„”说话。有同学说“我家电器很多,有„„有„„还有„„”;“我们学校的老师很多,有„„有„„还有„„”、“我们家花园里的花真多,有„„有„„还有„„。”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正确运用这个句式。

再如教学“天昏地暗”一词,我是这样教学的:(1)“天昏地暗”是什么意思?

(2)课文中“天昏地暗”具体指什么?(3)除了旧北京刮大风时,还有什么情况下会“天昏地暗”?学生有的说:“六月里的天,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天丽日,一会儿是狂风骤起,天昏地暗,大雨下起来。”有的说:“有一次我病了,刚一迈步,就感到两眼发黑,天昏地暗。”

课堂教学中语言训练的运用练习的机会很多,如:归纳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可要求学生用上某几个关键词语;回答问题,可要求学生用上某组关联词;描绘图意,可要求运用总分结构方式或运用某种修辞手法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语言。

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是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从低年级抓起,从每节课抓起,把握各种训练时机,加强语言文字运用性训练,才能改变目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好语文。

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知识、技能和教艺似浩瀚大海。我们教育工作者应通力合作,不懈努力,达到完全拥有、熟练运用,不断发展的境地。

第三篇:加强语文逻辑思维,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加强语文逻辑思维,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以高考复习训练为例

【内容提要】

表达是思维的结果,逻辑思维出现差错,表达就不可能正确。当前语文高考复习中,学生答题时的答非所问、不合情理、以偏概全、要点不全、画蛇添足等问题的出现,都可以从逻辑思维这个源头找到原因。本文以高考复习训练为例,通过对问题案例所体现的思维问题的分析,认为高考语文复习必须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从关注答案走向情理分析,从直觉解读走向思维判断,从凑足要点走向思路推理,从追求文采走向理性感悟等。【关键词】

语文复习逻辑思维 理性感悟 解题能力

十几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最让我感到困惑与忧心的是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似乎在日渐丧失。从语文教材学习一直到高考复习,语文教师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抛弃逻辑思维,而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学中,正是逻辑思维的丢失,让学生语文学习没有了灵魂,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出现了一系列乱象。我们必须拨乱反正,高度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一、“新课标”对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缺失及后果

我们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找不到对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明确具体的要求,更没有相关专门条目或段落对其阐述,只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下的第二条“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理念中有这样的阐述:“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诚然,探究方法、探究能力、探究过程都离不开逻辑思维,但由于“新课标”没有明确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要求,而且无论像人教版这样的国家级编印的教材,还是像苏教版这样的地方自编的教材,各种高中《语文》教材都没有编 入逻辑思维的相关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题,逻辑思维的训练与培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几乎是空白,起码是无序的,不清晰的。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不是在语文教学中不重要呢? 先来看看两个简单的案例。1.教师是如何教的?

一次听一位教师上老舍的《想北平》,针对文章结尾“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啊!”这个句子的理解,这位老师与大多数教师一样,也是这样设问的:用这样的语句收束全文,有什么好处?学生马上答出两个好处:①点明题意,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②这简短的两句话包含着作者复杂的感情,表现了作者思念家乡之情的深切。

接着这位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之后,就讨论别的问题了。2.学生解题能力怎样?

高考语用题复习,我自编“扩展语句”练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

根据提供的三个词语的情景,以“鸡血石”为中心,写一段话,不少于40字。老农

鸡血石

喜形于色

结果很多班级都出现了不少这样的描述:

那是一个爽朗的早晨,老农像往常一样下地干活,走着,走着,突然被什么东西绊到了,一个趔趄,老农转睛一看,立刻喜形于色,原来是颗鸡血石。

案例一不是教学的个别现象,而是普遍事实,它显示的是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已经丢失逻辑思维:老舍为什么想北平“要落泪了”?是不是对家乡想得深切就有“要落泪了”的情况?老舍为什么最后要那么强烈地感慨一声“真想念北平啊”?难道老舍写作《想北平》的目的仅仅是表达他对北平想念深切吗?我们学习老舍的《想北平》目标是什么?难道仅仅是感受老舍的思乡之情吗?如果是这样的目标,是不是过于肤浅?案例中,老师并没有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文章内含的深层逻辑原因。实际上,老师在教学《想北平》时都会介绍老舍的写作背景:文章写于抗战爆发前夕的1936年,当时老舍正在青岛的山东大学任教,而那时的北京不但失去了国都的地位而改称“北平”已经有八年,并且伴随着华北局势的日益吃紧又逐渐沦落为岌岌可危的“边塞”,这才是老舍想北平会想得落泪的真正原因。就如我们平时想念父母一般不会想得落泪,可当父母生病,而我们做儿女的又不能及时回到父母身边的时候,总会想得落泪一样。但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体会文章具体的语句、细节的时候,往往不去引导学生关联背景,学生自然不会形成这样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样,学生在写作中也不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力,往往只能无病呻吟。

正是语文教学缺失逻辑思维训练,学生缺少必要的逻辑思维水平,不少学生到了高三,在复习解题时仍常犯逻辑思维的毛病,案例二这样的现象也就成为高三学生解题的必然结果。

生活在鸡血石之乡的高三学生,竟写出这样毫无逻辑的语段,而且不是个别学生——每班都有十几位学生,这怎么能不让我们产生对语文因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缺失的严重担忧:从这段文字看,学生几乎不具备一丝逻辑思维能力,一方面没有按题目以“鸡血石”为中心的要求解答,另一方面所编情节完全不符现实——在如今已经很难挖到鸡血石的情况下,下地干活不可能看到暴露在路上的鸡血石,而一颗小小的鸡血石更不可能会绊人一个趔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缺失,已让很大一部分学生幼稚化。

我认为,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不仅重要,而且应当是语文教学一切能力培养的灵魂。

二、寻找丢失的灵魂

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的作用是终身的,在意识、观念、方法、思维、创新和行动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传统的学校教育,语文教师大多注重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而对语文思维的培育、思维的发展却几乎没有引起重视,也少有教师对此有清晰的认识。

缺失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后果怎样呢?

对当前学生存在的语文素养的一系列问题作深入分析,我们可以说:大多数学生的语文素养缺失或薄弱,根本原因就是逻辑思维能力低下。我在2014学年教学高三两个班的语文,从高考复习中可以清楚看出学生解题能力弱的主要原因就是解题过程中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往往只从知识角度、凭直觉感知来解答,于是出现许多典型错误。现择若干列举如下:

①答非所问。所作答案为什么不是所问的内容?当然是没有找到问题与答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或误解了问题的含义,所以作出的是与之相离的答案。例如2009年浙江高考语文卷的小说阅读有这样一道题:

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对这道题作出解答,不仅要回答“魔盒”好还是“贝格斯太太”好,更要说出理由。这就要从标题与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的联系上考虑,因为小说的一切内容,最终都是为这四者服务的,这样作出的解答就不会出错,这是解答小说阅读的逻辑思维规律。学生不按照这样的逻辑规律解答,结果自然答非所问。

②不合情理。表达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与事理情理相悖或过于绝对,有违真实性原则而不能使人信服。要避免不合情理的表达,就需要有基本的判断、推理、分析等逻辑思维能力。如多数学生找不出下面句子的情理错误,关键就是情理判断能力薄弱:

永州市男学女书传人谢少林夜以继日、不畏严寒酷暑创作的百米女书书法长卷近日在零陵区完成,他从收集整理文稿到书写装裱历时近一年,长卷书写《三朝会》、《哭嫁歌》等十余种女书传统内容3500多字。

这个句子不合情理其实很明显,百米女书书法长卷虽然需耗时较长,但是花一年的时间,不至于需要夜以继日。无论是因为句子长,学生顾此失彼而找不出情理错误,还是缺少常识想不到其中的不合情理之处,根源都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薄弱。

③以偏概全。吴家国在《普通逻辑》中说:“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以偏概全是指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对问题判断、分析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无不是逻辑思维不严密造成的。我们如果看新闻网评,会看到大量以偏概全的评论:

最近网上有这样一条新闻《清华现超级学霸:15门课程100分》,可是我们进入网友评论,会发现不少诸如以下这样的评论:“这样的人才是留不住的。”“科考机器人,中国教育培育的怪胎,有可能成为出类拔萃的‘专家’,但绝对成为不了大师级。”“最后的结果:书读傻了,连洗衣服都不会。”

我们很少看到对新闻的客观全面评价的网评,而大多数网友应该接受过中学教育吧?以偏概全的网评的大量存在,正是中学教学逻辑思维缺失的一个反映。

④要点不全。高考复习中,一些语文老师为了防止学生答题出现要点不全的情况,常强调两点:一是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赋分判断是几个要点,二是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掌握中心和层次,然后再答题。这就是不少教师教给学生的答题技巧。其实,这只是应试技巧,没有一点逻辑思维的内容。这样的教学结果往往使学生在具体解题时还是挂一漏百,或者面对具体的题目束手无策。比如下定义的题目,这种应试技巧就无从应对了。

根据下面的内容,给“山寨文化”下一个定义。

2008年是中国山寨年,山寨广受追捧。先是山寨手机粉墨登场,继而山寨电脑、山寨服装、山寨春晚、山寨电影、山寨大学等形形色色的山寨之风在全国刮起。山寨一词原代表那些占山为王的地盘,有着不被官方管辖的意味。如今,这个词被用于那些数码产品的生产模式上。它是一种由民间发起的产业现象。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模仿化、快速化、平民化,涉及手机、数码产品等不同领域。“山寨”文化深深打上了创新、恶搞和非主流的烙印。“山寨”一词已经从经济行为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某学生的答案:山寨文化是表现为模仿化、快速化、平民化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解题过程是一种逻辑思维过程。解答下定义试题,只有理清概念的逻辑关系,明确了概念的特点,才可能正确而全面地下定义。要给“山寨文化”下定义,关 键在于对“山寨文化”的特点的把握,如何把握呢?一般而言,一个概念的本质特点包括成因、功用、结构、结果等,抓住这些文字按照合理的顺序组织好,一起作为属概念的定语,按照这样的逻辑思维找信息、组织答案,才可能保证答案的完整。

⑤画蛇添足。这是与“要点不全”刚好相反的一种错误,出现的原因同样是缺失逻辑思维力。如上面给“山寨文化”下定义这道题,如果学生没有形成下定义的逻辑思维方法,不知道从成因、功用、结构、结果等方面着手,就容易出现多写信息的情况,如把材料中的所有信息(如时间)都列举上去,不管是不是属于这个概念的特征。

从上述学生解题的典型错误的分析可以看出,逻辑思维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真正核心,必须把它放到突出的位置上加以重视。

三、强化学生逻辑思维的必要性 1.什么是语文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主要是运用归纳、演绎、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进行概念、判断、推理的认识过程。其中的方法是最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它适用于一切科学,对语文的教与学同样适用。

逻辑思维,是语言的内在本质。就语文高考来看,解答语文试题极大多数与逻辑思维密切关联,句子衔接与病句修改、语序调整与句式变换、仿造句子与修辞辨析、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无不与逻辑思维紧密相关。因此语文学习与语文高考都离不开逻辑思维。

为此,语文教学,包括高考复习都必须重视逻辑思维,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语文逻辑思维的能力,让学生掌握逻辑思维的方法,学会并运用语文逻辑思维来解读文本、解答试题。

2.逻辑思维是学科教学的灵魂。

最近时期,语文逻辑思维在学科与考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引起有识之士的认可与重视,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呼吁语文教师在课堂里必须有足够的重视,认为语文不能没有逻辑思维的训练。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一条最重要的认知规律,一个人思维的形成、思想的成长、语言文字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逻辑思 维能力的提高作为支撑,语文课堂承担着教会学生理解世界、表达自我的使命,更是与逻辑密不可分。”

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丢失思维能力,不能没有理性的底蕴,不能缺少了阳刚之气。语文课要有诗意美、情境美、形式美,更要有逻辑美、思维美、理性美。语文教师应结合实际,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利用语文的优势,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一定的批判能力、对自己思想行为的反思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肖远骑说:“在人们的生活、学习中,逻辑无处不在,与我们的思维、语言、行动等密切相关。没有逻辑的生活,将会一塌糊涂。没有逻辑的学习,只会徒劳无益。”

当下的某些语文课,逻辑混乱,甚至任意发挥,逻辑培养的缺失已经造成学生思维能力的不足。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充分重视逻辑思维训练。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唯有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而不是一味的赶进度,比试题的训练量,才能真正达到让学生学会求知的最终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语文教学与训练的真正灵魂。

四、语文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对策

语文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渗透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但限于篇幅,本文仅从语文高考复习方面,探讨如何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下面我结合在高考复习中的实践与体会,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从关注答案走向注重情理分析。

语文教学现实中有很多怪现象在一步一步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死胡同,于是不少人包括一些语文老师感慨说:现在的学校教育是在慢慢地把孩子教笨、教傻!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极端,但是如果我们了解教学实际,了解教学中的那些怪现象,就会觉得道理。

怪现象的根源当然是应试教育。这里不妨列举一二。

①老师是传声筒 就语文高考复习而言,一些高三语文老师上课只是拿着一张写满答案的试卷报答案,学生忙着记。课后,老师让学生利用早读课或课余时间读一读、记一记。这是最常见的高考语文复习。②学生是考试机 通常,高三学生的作业都是试卷,每天有“限时考”试卷,每月有“月考”试卷,还有大量的历届高考真题试卷。因为试卷太多,课堂授课时间少,有的语文老师来不及对答案,就以练代讲,把答案贴在教室后墙上,让同学们自己去对答案。

③课堂是模式化 高三语文复习课即使是那些调研课、观摩课、评比课,也一律以高考考点为根本,围绕高考试题开展教学,过程大致是一个模式:先是高考真题引路,接着是学生进行仿真题训练,再是教师出示参考答案,学生抄写答案。

例如教师先出示下面这道高考真题:

请在下面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语句。要求:运用比拟,与前面的语句构成排比,语意连贯。(2012年重庆卷)

水,有着很强的可变性:伸长脖子,就变成了江河;站直身子,就变成了喷泉;

。(2分)然后给学生两三分钟练习,接着老师会让一两位学生读读自己的答案,接着老师就出示参考答案:束紧腰身,就变成了溪流。

待学生抄写完答案,这道题的教学就结束了。

显然,整个过程中几乎看不到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教师既没有指导解答这类题的一般思路,也没有分析学生解题中的思维错误或思维闪光点。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只有机械的做题与熟悉参考答案,经过大量的练习训练,至多积累一些拟定答案的一点感觉。这种应试式教学的结果只能是学生思维能力的低下。当然,因为考试都依据参考答案阅卷,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小,所以学生考试成绩并不会太差。可逻辑思维能力的薄弱缺少却相当可怕。

我在高三语用题的语句扩展复习时,曾让学生练习下面这道题,从学生的解答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思维薄弱结果的严重程度: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使句子所表达的感情符合句后括号中的要求。

,别管他!(失望)

,别管他!(尊重)

,别管他!(同情)下面我实录部分学生的答案: 填写表示失望感情的:

①这人有了点钱就骄傲,现在被人打,活该,别管他!②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随他去吧,别管他!③瞧他平常那吝啬样,现在倒会求人了,别管他!填写表示尊重感情的:

①瞧他那认真样,刻苦的模样,别管他!

②我能理解你这么做,我尊重你的想法,那些议论纷纷的人,别管他!③这件事是我一个人做的,责任在我,与他无关,别管他!填写表示同情感情的:

①就让他一个人先静一静吧,别管他!②这是他自找的,别管他!

③既然他不接受我们的帮助,那也没办法,别管他!

看,高三学生竟连最常见的几种情感都表达不到位,不能判断自己所写的语句是不是合乎情感的要求,有把尊重、庆幸当失望的,有把讽刺、勇于担当误作尊重的,有把关心、无奈错为同情的。这样的思维水平真的是被应试教育给教傻了!我认识到:如果一个学生连最基本的判断、解释、分析等等逻辑思维能力都不具备,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去收集、处理、表达各种信息,又如何去分析、推理、创新,使自己在工作上做出成绩?或许连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欠缺基本的判断、区分能力了。

而且由于互联网的高度发展,教师使用高考真题来给学生训练,学生往往借 助互联网搜索答案。一部分同学直接抄答案,自觉些的同学就仿照参考答案拟写,把独立思考、分析题目、判断解题思路这些重要的过程都省去了。这就错失了很多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机会。

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一是会寻找或自拟一些原创题目给学生训练(当然高考真题的演练必不可少),二是在高考复习过程中不片面追求训练的数量而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下面是我自拟的一道扩展语句的题目:

有三个小学生玩编小故事的游戏,规则是每人随意从《现代汉语词典》中选一个词语,然后连起来编成一个有意义的小故事。结果选出这样三个词语:手机、紧箍咒、进修。这三位小学生一时被难住了。现在请你帮帮他们,字数不超过150字。

学生独立完成上交后,我认真批阅,把学生的典型问题和优秀答卷录入幻灯片中,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讨论与分析,让学生真正明白逻辑思维错误的严重性,逐步学会合理进行逻辑思维,在练与讲中掌握运用归纳、演绎、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进行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

下面就是一份存在思维逻辑错误的学生答案: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大千世界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诱惑,稍不注意,就会被拉入泥潭。科技和网络的发展几乎使得人人有手机,人人用手机。各种欲望也找到了更为便捷的出口。它如同紧箍咒,在精神上牢牢绑住你,使你痛苦挣扎。毕竟只有少数的人能意志坚定,出淤泥而不染,这些人必定身体或思想总有一个在路上,在进修,在提升。

我让学生针对这份答案组织讨论,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要求找出问题的原因。经过讨论,学生知道这份答案既不符合题目中编成小故事的要求,即没有按照题目要求去思考和组织答案,也明白三个词语的串连很勉强,有强行拉在一起的感觉。但是,更深层的逻辑错误,学生却不能发现。比如手机不全是各种欲望的便捷出口,不是“只有少数人能意志坚定,出淤泥而不染”,而且身体是不能进修 的、也不会提升。

我也让同学分析下面这份答案的优点:

唐僧因佛经考试不及格,被送进如来佛学堂进修。一日,他的手机收到一条信息:人间恶人作乱,重金请各界专家支招解决。唐僧心系百姓,逃出佛堂来到下界,向世人传授紧箍咒,以便降伏恶人。待世人熟记咒语后,唐僧便拿了酬金回了西天。可是此时,世人忽然明白:空有紧箍咒,没有紧箍圈,怎么对待恶人?

这份答案以唐僧向人间受难百姓传授紧箍咒的寓言式故事讽刺了当今社会某些丑恶现象——如一些所谓的专家以帮助百姓的名义骗取钱财。小故事叙述环环相扣,情节生动,内涵深刻。这个故事不仅合乎题目要求,而且对故事的内涵有独特思考,反映了较高的故事叙述、语言表达以及结合社会现实的各种逻辑思维水平。借此,我告诉学生,表达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像脚踩西瓜皮一样滑到哪就算哪,必须既要合情又要合理。

我们常引用叶圣陶的话说“教是为了不教”,要做到这点,必须授学生以渔,让学生学会思考,具备逻辑思维的能力,能够独立分析,合理推断,准确判定,深刻反映。那种报报答案或抄抄答案的教学方式永远也不可能实现授人以渔的目的。

所以,语文教学,包括高考复习,只有从关注答案的怪圈中走出来,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对学生的思考进行情理分析,纠正学生思考中的逻辑错误,让学生学会合情合理的逻辑思维,学生才能真正学会独立思考。

2.从直觉解读走向推崇思维判断。

在课文教学及高考复习中,我常遇到学生的答案正确甚至有新意,可进一步追问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却说不出个所以然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呢?

有两种可能:一是答案不是自己思考的结果,而是有参考的答案;二是学生凭直觉解读得出的,并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第一种情况前面已经阐述,下面我们分析第二种情况。

长期的应试教育和缺乏逻辑思维的语文教学难以促使学生具备严密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许多学生只能是直觉解读。少数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同学,往往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自己从小具有爱阅读、爱思考的习惯。直觉解读只是阅读 文本时凭直觉感知得出的认识,它是经过大量相似试题的训练后形成的一种感知认识,并没有形成理性的思维方法和推理水平,所以也许结果可能正确,但不能从逻辑上推导自己的解读对在哪里,也没有具体的逻辑思维过程。下面试举一例: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水是植物主要的组成成分,植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有的甚至可达90%以上。__ ①_,土壤中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__ ②__。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它还作为反应物参与植物体内很多生物化学过程。因此,_ _③

__。

一学生作出的答案是:①水是良好的溶剂。②然后能被植物吸收。③水是生命之源。

这位学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极为接近,可追问这位同学是怎么得出这一答案的,这位学生却连一点合理的理由也说不出来。他答案的得出或许是对语文填充题有了感知认识(从小学到高中,这类题可谓做得不算少了),也或许是对化学、生物学科中的这些知识记得比较熟,可是对语言表达所需要的逻辑思维却是不明白的。这正是语文教学缺乏逻辑思维训练的悲哀。于是我给同学们几分钟的时间思考、讨论,最后得出如下的逻辑分析:阅读一个语段首先必须弄明白语段的中心意思,比如本语段的中心意思是讲水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其次要明白文段是如何阐述这个中心的,比如这个文段共五句话,第一句话是说水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大,第二句话中需要填上两个句子,大意为土壤中的养分是通过水被植物吸收到的,第一个空应是统领这句话的,第三句话是说水在代谢中的作用,第四句话是说水在光合作用等方面的作用,第五句话是总括句;最后根据分析,联系上下文,就可以得出答案。

学生在解题中如果只是停留于直觉解读,那么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永远不可能上升到逻辑思维境界,而达不到逻辑思维境界,阅读与表达就都只会是肤 浅的,也不可能达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所以,语文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把直觉性解读提升到逻辑思维境界。

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呢?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逻辑思维水平是学习、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因为缺乏逻辑思维必然影响思维过程的合理化和科学化,并且不利于认知规律的形成,所以没有逻辑思维水平的思维常常表现为混乱无序,对事物的判断往往是错误或是不全面的。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科学离不开理性思维,人类进步离不开理性思维,物质文明创造更离不开理性思维。

其次,即使到了高三高考复习阶段,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同样要注重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训练。比如句子衔接与病句修改、语序调整与句式变换、仿造句子与修辞辨析、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以至作文,无不与思维有关。唯有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而不是一味的搞题海战术,才能让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与判断。

第三,要把一些逻辑思维的方法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作一定的强化训练。比如逻辑学告诉我们,逻辑思维推理要合乎排中律,必须遵循充足理由律,要遵循选言判断的思维规律,或者应该运用假言判断进行评判,以及不能违背矛盾律等等。比如“充足理由律”就是在思维的论证过程中,要确定一个判断或观点是真实不虚的,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如果缺乏充足的理由,那就没有论证性。“因为他书读得太多,所以思想越来越复杂,进步越来越慢。”这个病句所犯的逻辑错误正是违背了“充足理由律”,书读得多,思想怎么会反而进步越来越慢呢?这一推理毫无事实根据,缺乏充足的理由。

具有逻辑思维水平,学生就既可以发现他人的语言表达错误,自己也可以避免发生语言表达的逻辑错误,作出正确的思维判断。

3.从要点凑数走向讲究思路推理。

在语文高考复习中,一些语文教师总是反复提醒学生,对于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的简答题,要根据分值来确定解题答案的要点,比如4分题一般为两个要点或四个小点,6分题一般是三个要点。然而学生并不因此就学会分点答题,即使记住了分点答题,也无非是记住了形式。许多语文教师都没有重视学生解题思路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其实,各类试题的解答都有思路可循,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根据题目推断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解答的逻辑推理能力。可是不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只让让学生死板地记忆复杂的答题模式。为了清晰地说明问题,我们看下面的实例:

(2009年高考浙江卷)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5分)

针对这道试题,语文教师一般先告诉学生这是一道属于小说阅读中考查标题作用的题目,然后告诉学生解答这类题目有以下答题样式:内容+术语(写几点,一般看分值)。并指出可以按下面的要点套用:A.以“XX”为题,起到线索作用(贯穿全文);B.以“XX”为题,能概括……情节;C.以“XX”为题,突出了……人物的形象;D.以“XX”为题,揭示文章……主题;E.制造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F.以“XX”为题,象征了……对……具有暗示作用。

这类模式化、公式化教学,其实质当然是应试化,看起来似乎学生只要记住就可以套用了,好像很省力,其实不然。因为要学生记住高考小说阅读的各种类型题的模式与公式,量比较大,要记住不是很容易,况且模式与模式、公式与公式又有许多相似处,一旦搞混了,又是个麻烦。

其实小说阅读,不管哪类题都逃脱不了小说的规律,而小说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人物、环境、情节、主题。这是小说本身的内容,外在的还有一个就是要与读者发生关系。所以,解答小说题目的思路就是从这五个方面去思考。比如解答小说标题的作用,从与小说人物的关系看,可以思考与塑造、突出人物形象会有什么关系;从与小说情节的关系看,可以思考是否与小说的线索安排、情节的发展、细节有着怎样的联系;从与小说环境的关系看,可以思考是否与背景创设、气氛渲染发生何种联系;从与小说主题的关系看,可以思考有没有什么指示性或象征性或别的特殊意义;从与读者的关系看,对读者会不会产生什么影响。有了这样的解题思路,再结合文本对试题进行分析、判断既不容易遗漏要点,又不需要记忆大量的模式、公式了。

同样对散文阅读、诗歌欣赏,语文教师都只需要让学生掌握文体的不同规律、掌握文体特点就可以形成解题的清晰思路,学生的解题能力自然就提高了,解题 时一般可以做到八九不离十。

学生一旦形成了正确的解题逻辑思路,是不需要背诵记忆的,就如我们知道做四则运算的逻辑思路就不需要背诵公式都可以算出各种数字的运算一样;相反,如果学生没有形成逻辑思路,就像四则运算只是记住几个公式,也许按公式套的运算可以做出,可复杂的运算就理不出思路,就不能计算准确一样。语文试题的解答也一样符合这个原理。

4.从追求文采走向重视理性感悟。

吕叔湘、朱德熙在《语法修辞讲话》一书中说:“要把我们的思想正确地表达出来,第一件事情是要讲逻辑。”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手段,如果思维混乱不合逻辑,表达出来的语言必然混乱、不合情理。同样,如果思维合乎逻辑,那么表达出来的语言就可以是合情合理的、顺理成章的,只要我们具备一定的语言积累。正因如此,在高考复习解题能力训练中,本应特别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可现实是广大语文教师基本上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给丢掉了。

一些语文教师在高考复习中,非常注重答案有文采,片面要求学生把答案拟写得富有文采,却忽视了对学生逻辑分析的指导与训练,忽视指导学生对文章、考题内容的具体、真实的感悟,缺少引导学生深入文章或材料进行理性感悟的思维训练和方法的指导。

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就是要指导学生关注文章或材料中各种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各信息的内在实质,不被表象蒙蔽,使学生走出对文章或材料的表层的、肤浅的、孤立的、静态的甚至片面的、错误的理解。这样,学生阅读文章或材料后,就可以有自己正确的、独特的、个性的感悟。

感悟是什么?感,是感觉、感动、感想、感慨,它属于情感领域的活动;悟,是觉悟、领悟、开悟、彻悟,它属于认识领域的活动。感悟既是思想的活动,也是情感的结果,感悟更是生命的体验,是个性的体现。无论文章阅读理解还是语用题,包括作文,都离不开感悟。没有感悟的解答往往是机械的、僵化的,没有思维的灵动感。

感悟的过程是思维和情感的综合,感悟的结果应是理性的表达。

要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试题材料有正确的感悟,语文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指导 学生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水平,具备感悟的能力。

为了阐述得更具体、清晰,我们看下面的实例:

2010年12月31日,著名作家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他捐赠的肝脏在天津成功移植给了一位患者。请你以这位患者的名义给史铁生写一段感激的话。要求: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②不写称呼语;③不超过l00字。(2011四川卷)

对这道高考试题,有语文教师给出如下参考答案:

您用捐肝拯救我的生命,您用作品鼓励无数读者,您用行动为世人立下精神高标!您是轮椅上的哲人,永远的大师。谢谢您!祝您一路走好……

这个答案运用了排比、呼告、比喻,用词富有变化,很有文采。但也许这位教师拟写答案时,心思偏重在语言文采上了,答案的表述出现了逻辑毛病,也没有什么感悟的内容。试题要求是写一段感激的话,可这段答案主要是对史铁生生平的评价;试题要求以个人名义写,可参考答案更多从读者、世人的角度来赞美史铁生。而且内容多是高大上的套话,并没有自己对史铁生捐肝救人这件独特事实的感悟。这样的参考答案,实在是误人子弟。

不妨比较下面这个答案:

我没想到,濒临死亡的我又从死神手中挣脱了,感谢你,拯救了我。你生前,用文字给过我太多的精神财富;离世后,你又无私地将肝脏捐出,让我获得生的机会。铭记着你的这份奉献,感恩你的这种爱,我一定要积极地活着,继续体现生的价值。

这段文字,不仅合乎试题“感激话”的要求,而且从史铁生捐肝的事实中感悟出史铁生对“生命”的敬畏。写出这样的文字,离不开逻辑思维。

通过上述案例的比较,我们可以明白有没有理性感悟对解题是否到位是多么重要,而能否产生理性感悟,又是建立在是否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上的。

五、结束语 逻辑思维能力强,不仅可以自如地解答试题,而且能够理性应对现实生活,比如对不同新闻媒体上的互相矛盾的消息运用逻辑思维来进行辨别、判断,从而得出自己正确的看法。

我们的语文教学,包括高考复习,都必须加强语文逻辑思维的培养,真正从关注语文的“是什么”走向关注“为什么是这样”的深层思考。因为我们的教学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能生存,能创新,能合作。而一位不能说清“为什么是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学会生存、学会创新、学会合作的。

最近欣闻北京刚发布的《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已经明确提出: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相信,丢失了逻辑思维培养的语文教学的可怕后果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士认识到逻辑的重要、逻辑的力量,从而从教师到教育部门,从制度到教学实践都能真正关注逻辑思维的培养。

梁漱溟先生说过:“理性是人类的特征。”我们可以这样说:人的伟大,在于能运用逻辑思维作出理性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冉正宝,《语文思维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2.孙春成,《语文课堂立体教学模式》,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3.陈欢,《在语文学习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中学语文》,2014年第3期。4.吴格明,《语文教育当旗帜鲜明地倡导逻辑理性》,《语文建设》,2013年第8期。

附件:高三语文复习语用题训练学生解题答案(部分)摘录

第四篇:如何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a

如何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中学生来说,兴趣是推动其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如果学生对语文实践活动没有兴趣,即使教师的水平再高,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而一旦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由“要我学”、“要我练”变成“我要学”、“我要练”,最终发展成为“我爱学”、“我爱练”。这样,学生学习、训练的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智慧的潜能就能完全释放出来,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有可能增强。兴趣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前提,特别是中学生。因此,我们无论进行什么训练,都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使学生的语文技能训练取得好的效果,才能使学生体味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更大的兴趣,而能力也就在良性循环中得以形成和提高。

古人尚且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何况今人?所谓方法,乃是解决问题的一门程序,也是一种技能,是对如何解决问题的规律性认识。例如,训练学生给文章分段的技能,我在教学中先给学生讲授给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如何分段,再找同类型的文章让学生试着分段,并在训练的过程中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作具体的指导,这样坚持训练下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不困难了。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正是我国二十一世纪中学英语教学的的新目标。笔者认为该目标主要体现在:强调对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养成;注意了解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即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的学生,我们应本着这个新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笔者就如何培养中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坚持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就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就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去注意那些特定的刺激物,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进图书馆,阅览室查找有关资料信息。作为老师不管问题难易都不能挖苦讽刺 而应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推广师生护动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我们应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我们都知道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英语的能力是在疑难问题不断出现和不断解决中发展的。学生在预习中碰到的问题,设计的问题都写在本子上课时大胆发言,大声提问引起全班同学注意及探讨。还要学会归纳反思。

利用课前5分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 能力。课前5分钟用来说英语,这种做法已被推广,笔者认为很好。让学生开口说英语是我们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本人要求学生按学 号或座位顺序,在课前5分钟为同学讲点什么,内容很丰富,要求 不高。我们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一个默许的眼神,一声由衷的赞许都能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正所谓理解不是讲出来的,能力不是教出来的。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教学的刻苦钻研及学生的严格训练的双项配合。只要我们从严抓起,加强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实践,一定会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

第五篇:成语是每年高考语言运用类试题的考查热点

成语是每年高考语言运用类试题的考查热点,题型一般以四选一的客观题为主。认真分析近年来高考成语试题的干扰项,我们发现成语误用的类型主要有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误用、不合语境、谦敬错位、搭配不当、自相矛盾和重复累赘等。下面,结合实例给同学们谈谈不同错误类型的解答技巧。

一、望文生义:所谓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有些成语有表、里两个意思,而字面意义并不是它的真正含义。如果不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就会犯“望文生义”的错误。解答这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重点语素。例如成语“文不加点”,是说“写文章非常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了”,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点”,在这里是“涂改”的意思,而不是字面意思——“文章不加标点符号”。再如“别无长物”,是指“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长物”指的是多余的东西,不能理解成“特长”。再如“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这里的“刊”,指削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这类望文生义现象的出现主要是考生对成语中个别语素没有把握到位。(2)把握引申义。例如成语“坐地分赃”,字面意思是“坐在地上分取赃物”,其真正意义为“不亲自偷抢而坐在家里分取赃物”。如果仅从字面理解就容易犯望文生义的错误。再如“目无全牛”,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耳提面命”,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这些成语仅从字面理解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把握它们的引申义。

二、用错对象:用错对象,即因不能准确把握成语固定的使用对象、范围而误用。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合对象。例如2010年全国Ⅰ卷第2题C项: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声情并茂”指“声色情感都很丰富”,形容作品或演唱的艺术性强,所表达的情感充沛动人。这里用来指“剧本”,不合适

(2)范围扩大。例如将“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等用于夫妻之间的成语而用于一般人等。(3)关系错位。例如:历史上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等,汗牛充栋。此中的“汗牛充栋”只能用来表达书籍多,用于指人就是关系错位。再如2010年辽宁卷第13题B项: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指男性,显然不对。

三、褒贬误用:多成语有着鲜明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运用时,要注意目的、场合、对象。赞扬、夸奖的时候要用褒义成语,贬斥、批评的时候要用贬义成语。命题者往往故意褒词贬用,贬词褒用。例如2010年辽宁卷第13题C项:奶奶去世已经十年了,但他生前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却一直铭记在心,耿耿于怀,这份情和爱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耿耿于怀”指事情(多为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一般带有贬义,不合语境。再如2010年江苏卷第2题A项: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是贬义词,与语境不合。

四、不合语境:实用成语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与语境不合,会造成误用。例如2010年江西卷第3题C项:上届冠军挪威队以全胜战绩出线,表现十分出色,其卫冕雄心及雄厚实力令人刮目想看。“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和事”,句中说挪威队已经是上届的冠军,表现十分出色,再用“刮目相看”,显然是不合语境。再如2010年江苏卷第2题C项: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信手拈来”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假思索,就能写出来,用在“捡垃圾”的语境当中,显然不恰当。

五、谦敬错位:谦词,是人们日常交际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用于自己。敬词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对他人。成语运用中,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比如: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筚生辉。“蓬荜”指用蓬草荆竹编制的门,形容贫穷人家。此成语的意思是“使穷人的家增添光辉”,是个谦词,只能用于己,把它用对方身上,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再如: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别人的敬意,把它用在“我”的身上,犯了敬词谦用的错误。

六、搭配不当:成语依据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一是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二是主谓搭配不当,三是介宾搭配不当,四是某些动词不能带宾语。例如: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豆蔻年华”专指“十二三岁的少女”,此处作“大学生”的定语,不恰当。再如: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再如: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司空见惯”的意思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的事物”,后面也不能带宾语。

七、自相矛盾:自相矛盾,指前后说法不一。例如2010年江苏卷第2题B项: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与句中“在种种灾害面前”矛盾。再如: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既然不认为孩子的毛病是对的,下面就应讲他相应的反应和措施,或批评教育,或纠正其非;但是该句中的“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显然并非“不以为然”之后相应的正确态度,而是一种相反的态度。因此,该成语与语意发生了抵牾,如改用“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就可消除逻辑事理上的矛盾。两个成语,一字之差,意思却相去甚远。

八、重复累赘:重复累赘,是指不明白成语的确切含义,从而造成了语境中的一些词的含义与成语自身的含义重复。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经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造成整个句子重复啰嗦。例如: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真知灼见”与“意见”语义重复。再如:对于我们这些平凡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也可以闪光。“芸芸众生”原指“世间一切生灵”,后指“平凡普通的人”,句中“平凡普通”与之重复。

成语误用还有其他类型,本文不能尽述,希望同学们平时要多积累,多练习,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下载语文阅读理解题考查的是学生综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阅读理解题考查的是学生综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